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曾为独立系所。现已与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
社会政策系等合并建立了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并成为该院中最大的一个系。
复旦大学社会学学科为“
985工程”、“
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学系现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超过一半的教师为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有教授12人;另有聘自海外名校的顾问和特聘教授5人,访问教授2人。在教师中,有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在科研上,本系致力于开展以理论创新为导向的经验研究;在社会不平等、社区研究、
经济社会学、文化与
宗教社会学等领域里,取得了在海内外学界有影响的成果。在教学上,以培养
社会学专业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社会实践领会到社会学作为知行之学的价值;注重使研究生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基础和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能力。本系每年大约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60名、硕士生15名、博士生8名、
人类学专业硕士生3名。
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始建于1925年,迄今已经走过83年的历程,期间教研活动中断了26年,建制中断了36年,1988年恢复重建。
创立建设
本系是在开设
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董事会董事长
王宠惠博士于1914年在
复旦大学文科开讲“群学”,为我国大学由中国学者讲授“社会学”课程的第一人。1915年至1918年,先后由李照松、校长
李登辉接替主讲“群学”。1919年改称“社会学”,先后由留美回国的汤松、陈定谟和
何葆仁等讲授。
1925年2月,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同学之要求,经行政院议决,在文、理、商、心理四科外,添设社会科学科,分政治和社会组,于秋天分设
政治学系和
社会学系,推何葆仁先生兼任系主任(《1926年复旦年鉴》第162页)。1926年10月,复旦社会科学会成立,聘请刘庐隐、
应成一、
孙本文等教授为顾问。1929年秋,学校遵照教育部规定,设立各学院,本系归入文学院。当年注册学生有70余人,在各高校社会学系中,人数最多(应成一:《社会学系概况》,载《复旦大学一九三0年毕业纪念刊》)。1939年改属法学院,直至解放。抗战期间,本系随学校迁往四川重庆北,留在上海补习部的
社会学系仍隶属文学院。
1928年10月29日,孙本文与
吴泽霖、
吴景超等,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决定出版《社会学刊》(季)。
孙本文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编辑部主任。1930年2月8日,孙本文和北方的
许仕廉、
陈达、刘强等改组东南社会学会,在上海成立
中国社会学社,以《社会学刊》(季刋)为会刊,仍由孙本任主编。1930年秋创办《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半月刊》(孙本文题写刊名),1934年改名为《社会学期刊》。1938年5月9日,本系成立
复旦大学社会学会(改为国立复旦大学社会学会),下设学术组、康乐组、总务组和服务组,系主任及本系专任教授皆为指导员。学会在《嘉陵江日报》创办《农村周刊》,在校内
油印发行《社讯》。1941年8月,本系成立社会研究室,由系主任
言心哲任室主任,编辑社会学及社会事业丛刊,发行《社会事业与社会建设专刊》(辑入言心哲、毛起、
郭任远、张鸿钧、
李景汉、
孙本文等学者的14篇论文),与社会学会合作组织农村生活、抗属生活、工人家庭状况和北碚棚户等调查。1943年,本系师生共同创作了《复旦社会学系系歌》,由何德鹤作词,贺祥霞、许慎安和柏相云三同学谱曲,歌词反映了复旦社会学人爱校、爱民、爱国,向往全球和平的情怀。
本系1929年开设
社会工作课程,其后增设
社会政策、社会事业与行政等课程。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言心哲任
社会学系主任,设置了社会行政组课程,计有20门。
1937年修订的本系教学大纲规定,以培养
社会研究之人才、社会工作之人才和社会调查之人才为目标。为此教师身体力行,认真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活动,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办学传统。
1949年秋,
同济大学哲学系并入
复旦大学,在社会学系内分设社会学组和哲学组。1951年秋,东吴大学社会学系被撤销,15位同学转入复旦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同年夏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亦被撤销。尚未毕业的学生转入其他系或转学,
刘咸、胡曲圆和
严北溟教授留校任教,徐蕴辉、何德鹤、
杨一之、
王养冲、
应成一、
言心哲、
王仙舟、毛起鵕、高达观等教授先后调离复旦。
本系创立建设时期历任系主任:何葆仁(1925-1926)、刘芦隐(代理系主任,1926)、严恩柞(1927)、孙锡麒(1928年春)、
孙寒冰(1928年秋)、马绍良(1929年春)、应成一(1929年秋-1936、1947-1949)、余楠秋(1936-1937)、言心哲(1938-1946)、胡继纯(1938,上海补习部)、应成一(1939-1946,上海补习部)、胡曲园(1949-1950)、刘咸(1950-1952)。
1925-1952年,在本系任教的教师有73人,中国早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
应成一、
孙本文、
杨开道、
潘光旦、
郭任远、李剑华、范定九、
言心哲、雷洁琼、
卫惠林、张镜予、朱约庵、毛起鵕等曾在
复旦大学任教,抗战时期
陈长蘅、郭沫若、
黄文山、潘光旦、
陈达、
李景汉、郭任远、熊芷、孙本文、
吴文藻、张鸿钧、
吴景超、谢徵孚、傅尚霖等在复旦大学开设
社会学讲座。
这时期本系教师的主要著作有:孙本文的《社会学上之文化论》(1927),潘光旦的《中国之家庭问题》(1929),李剑华的《犯罪学》(1930)、《社会学史纲》(1930)、《社会事业》(1931)、
应成一的《社会学原理》(1932~1933)、《社会问题》、《十年来(1937~1947)的中国劳工问题》(1948),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1944)等。
恢复重建
1979年3月15~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
社会学座谈会,与会60余人。会上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推选费孝通为会长,我校
田汝康被推选为第一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到会讲话,为社会学恢复了名誉。胡乔木提出,“要赶快带徒弟,要教学生,即在大学里边恢复社会学系。不能在全国
综合性大学同时都设立,那么就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设立”。同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
国际社会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从此,我国
社会学走上了恢复重建道路。教育部很快做出了回应,要求北京大学和
复旦大学先行恢复社会学系。是年5月,我校哲学系筹划开展社会学学科的恢复重建工作,有计划地培养、吸纳社会学师资,安排
刘豪兴先行转向从事社会学教研工作,并派他参加北京社会学讲习班学习和教育部组织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教材编写。1980年复旦大学分校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学系,后并入
上海大学文学院。根据教育部文件,1981年春学校从哲学系、国际政治系和经济系分别选派77年级本科生
范伟达、
周雪光和郭申阳前往南开大学
社会学班学习一年,1982春范伟达、周雪光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81年度第一学期起,在全校先后开设了“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1984年9月,经学校同意,哲学系成立社会学教研室。1986年11月,教育部批准哲学系设立社会学专业。1988年10月11日,校长
谢希德主持校长会议,听取了社会学系筹备小组工作情况汇报,讨论并批准成立社会学系。1993年初,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合并,形成一套班子,一系一所的建制。次年系所隶属法学院。1995年11月,系所分开,
社会学系重又独立建制。2004年11月,在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下属4系1所:社会学系,原社会学系的
社会工作专业和心理学专业分别组建为社会工作学系和心理学学系。
在本系恢复重建中,社会学前辈费孝通、雷洁琼、
袁方、胡曲圆、
田汝康以及本系顾问教授美国奥本尼大学林南和
香港中文大学李沛良等,给予了关切和支持。1997-2003年,本系的于海、
陆康强、
王威海、裘根祥、
孙时进、曾亦、
徐珂等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参加
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大陆高校社会学系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1.教师队伍和行政负责人。1988年本系恢复重建时,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及助教各2人,兼职教授3人。2004年本系有在编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助教3人,助理馆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后,本系引进校聘优秀人才3位(
刘欣、
周怡教授,
潘天舒副教授);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8人(
范丽珠、
胡守钧、刘欣、
瞿铁鹏、
谢遐龄、于海、张乐天、周怡),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
本系于1985年6月聘请北京大学费孝通教授为兼职教授,1993年5月聘请
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林南教授和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社会学
讲座教授李沛良为顾问教授。2007年,授予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
凯博文(ArthurKleinman)
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1988年10月社会学系重建后,学校任命
田汝康任社会学系系主任,黄海泉任副系主任(1989年6月后,系务工作由副主任黄海泉全面负责,1992年系务工作由
刘豪兴主持)。1993年2月起社会学系与人口所合并,由
彭希哲任社会学系系主任(1993~1995)、阎嘉陵(1993~1994)任常务副系主任、戚进勤(1993)任副系主任,继后由
范伟达(1994~1995)和陈家华(1994~1995)任副系主任。1995年11月,系所分开,
社会学系由
谢遐龄任系主任(1995~2004)、并先后由
朱国宏(1995~1997)、于海(1995~2000)、刘豪兴(1999~2001)、
顾东辉(2001~2004)任副系主任。2004年11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后,
瞿铁鹏(2005)任社会学系系主任,
范丽珠(2005)任副系主任。2006年1月起,
刘欣任社会学系主任,
桂勇任副系主任。
2.专业设置和学生。1979年春起,哲学系承担开展
社会学学科的教研工作,为本系的新生起了孵化作用。1988年招收首届社会学专业本科生27人(其中1人由物理系转入)。1999年和2001年先后增设
社会工作专业和心理学专业。至2008年本系本科毕业生547人,现在校本科生208人。1998年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大专生34人,2000年全部按时毕业。
1994年建立应用社会学专业硕士点,2001年建立
人类学专业硕士点,至2008年获硕士学位134人(含
应用心理学方向和社会工作方向),现在校硕士研究生61人、
博士研究生25人。
在前系主任
谢遐龄以及全系教师集体努力的基础上,由
张乐天牵头,整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师资力量申报的
社会学博士授予权,于2006年1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经校学位委员会批准,
刘欣、张乐天、
周怡为首批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7年春,经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批准,社会学专业博士授权点开始招生,现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人(含社会心理学方向2人、
社会工作方向1人)。由刘欣组织整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师资力量申报的社会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于2007年8月获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同年10月,经
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由刘欣任站长,
胡守钧、
梁鸿、刘欣、
彭希哲、
王桂新、
张乐天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徐建牛任秘书。本站从2007年冬开始招收
博士后研究人员,现有指导教授18人,在站研究人员12人。
3.教学改革。20年来本系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不断有所改进和提高。1988年
社会学系重建时,明确“本专业培养社会学理研究人才及国家
有关部门人事社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2003年秋,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修改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
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和心理学专业设立时对培养目标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2006年春,本系成立系务委员会,由系主任刘欣、副主任
桂勇、
社会学理论教研室主任
瞿铁鹏、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研室主任
范伟达、应用社会学教研室主任
徐珂和
文化人类学教研室主任
潘天舒组成,刘欣主持工作。本系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思路,以使
复旦大学的
社会学学科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同类专业接轨。在科研上,致力于开展以理论创新为导向的经验研究,注重本土化的学术创新和应用,同时亦注重具有国际比较研究的视野;在教学上,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学专业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意识到社会学作为知行之学的社会价值;在研究生培养上,注重使学生具备同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坚实基础,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能力。
本系参照国内、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于2006年春对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各教研室根据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参照国内外一流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分别提出本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然后再经过比较分析和论证,最终形成了新的
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化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社会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本系还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包括毕业论文的工作进程和要求,合格毕业论文应达到的基本指标和评分标准,毕业论文的任务书和教学管理。制定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规范,硕士论文答辩程序,答辩决议提纲、答辩注意事项等规范化的管理条列。
在教学过程中,本系注重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尤为注意精品课程建设。比如,本系重建之初即将西方社会思想史列为重点课程,由于海编写的《西方社会思想史》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
一等奖,2002年该课程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2006~2008年,于海分别获
上海市精品课程奖、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4.学术研究。1996年,本系成立学术委员会,由
胡守钧任主席。本系先后建立了4个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1997年12月),
孙时进任主任;“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2001年10月),
张乐天任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11月),
谢遐龄任理事长。2007年10月,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合作研究中心,中方由
潘天舒任主任。
20年来,本系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在SSCI刊物发表论文12篇。出版学术专著130多部,译著40余部。编写各类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据不完全统计,本系教师承担课题近200项,其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市)部委项目25项,
福特基金会及其它国际基金项目10余项。2005年,本系编辑出版《复旦社会学论坛》,系主任
瞿铁鹏和曾亦负责编辑工作。
本系教师的一批论著获省部级人文
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
三等奖20余项,瞿铁鹏的《
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和
朱国宏的《人地关系论》于1995年和1998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
二等奖。
刘欣发表在《
中国社会科学》(2005(4))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获第八届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
一等奖。
本系主办了20余个大型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主要有:“第五届
潘光旦纪念讲座”(1999年10月)、“
经济全球化下的民间非盈利组织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9月)、“非小说类作者的权利:保护、发展与国际网络——
挪威与中国的经验”国际研讨会(2003年11月)、“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个平衡发展的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年10月)、“发展公益事业建构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2006年上海社会学学会年会:
社会结构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复旦大学-
哈佛燕京学社‘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国际学术论坛”(2007年10月)等会议。
5.社会实践。本系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1988年秋开始实施的教学计划及以后的调整都明确规定大学四年学习期间,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和任务,进行成绩评定,给予
学分,近几年来对社会实践优秀者还给予奖励,发给纪念奖牌。
1995年,本系
吴烨宇、
桂勇、刁鹏飞、沈扬等10位同学完成的“
浦东新区社会调查”,获第四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指导教师
范伟达。2003年,本系庄好、魏炯翔同学完成的调研报告《融入大上海:台商低调策略》,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张乐天、
瞿铁鹏。范伟达荣获由中共
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委等六个部门联合颁发的“上海市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2001级硕士研究生
冯艾两次参加西部计划服务队工作,2003年11月,作为
支教代表出席全国经验交流会,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并作了发言,先后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扶贫服务金质奖章、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1991年由本科生建立的社会学社和2002年秋开始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社会人节”,持续地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和课题研究,培养了同学的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
6.对外交流。从美国
斯坦福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A·英克尔斯1983年5月12日来复旦访问作学术讲演开始,特别是本系重建以后,对外交流日益增多。2005年以来,本系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有60%以上的教师应邀作学术出访或讲学。
本系恢复重建以来,已有美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法国、
瑞典、
英国、
德国、
日本等国家和港台的20余名教授,在本系讲授社会思想史、
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
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社会福利与
社会工作、美国社会结构分析、南斯拉夫社会学的发展、日本社会学研究之现状等课程;MichaelBurawoy、ArthurKleinman、林南、AliceSchelgel、MartinK.Whyte、EricO.Wright等著名学者先后来本系作学术讲座数十次。
7.合作办学。本系注重同海内外学界的交流和合作办学。1987~1989年,在费孝通的倡导下,
复旦大学与
上海大学文学院合作,开办了首期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最近几年先后与
浦东新区城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61398部队等单位联合举办了10期社会学专业社会
行政管理方向和
应用心理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收学员400多人。
2001年,在系主任
谢遐龄等的多方努力下,本系与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达成协议,联合开办了四期“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社会行政管理硕士(MSSM)课程班,共招收学员141人,2004年12月已有13人获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15人获得社会行政管理硕士学位。
本系先后开设了多门国际合作课程,比如,“全球化背景中的社会比较视野”(复旦大学与瑞典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发展研究”(复旦—女王大学)、“全球化研究”(复旦—
卑尔根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复旦—
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办了
复旦大学IES“中国都市研究”项目。于海、
范丽珠、
潘天舒主持了有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