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甸傣族乡位于
昌宁县西南部,距县城79公里,处两市三县结合部。国土面积314平方公里。辖5个
村民委员会,5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傣、回、苗、彝等14种民族,是全县3个
民族乡之一。现有农户3056户,有乡村人口13458人,其中农业人口12679人,劳动力8424人,其中从事
第一产业人数7361人。
2019年7月24日,湾甸傣族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1年,昌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湾甸傣族乡人口为17416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为东经99度18分至28分,北纬24度20分至37分。东与
更戛乡接壤;南以
镇康河为界;西与
施甸县连接;北与
鸡飞镇相连;海拔608米至2056米,年平均气温22.3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
森林覆盖率62%,常年基本无霜,属
低烧河谷立体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整个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向的狭长
坝子,
勐波罗河自北向南穿境流过,界牌山居
中将整个坝子截为上甸和下甸两大部分。
湾甸,古称“哑”,傣语。勐,地方或坝子之意;哑,两河(姚关河、卡斯河)相汇之意。地形巧合的是:上甸为姚关河与卡斯河汇入地,下甸为
镇康河与湾甸河汇入地。“勐哑”反映出地形特征。
唐朝时,蛮名称“细赕”,意为小坝子或盆地。元代时,称
湾甸子镇,“湾”,河流弯曲之意,“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元时称小于县级政区的区地或坝子、盆地为甸。
勐哑,傣语自称,即上甸之意。勐哈,
傣族自称,即下甸之意。
湾甸,系汉语,因傣族聚居,置湾甸傣族乡。
湾甸乡境两边高山坡地,
山麓之间为狭长河谷坝区,坝区中部横一界牌山,海拔1103米,自然地把湾甸坝为为上甸、下甸。乡境最高海拔为薄刀山,海拔2056米;最低海拔为湾甸河与
镇康河汇合处,海拔608米。乡域平面似成人头部侧面,眼、鼻、脸部明显,
经络清晰。
湾甸乡交通便利,资源配置条件优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安居乐业。近几年来,湾甸乡借
西部大开发的优势,真抓实干,在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上闯出了一条具有湾甸特色的新路。
经济
耕地主要集中在
勐波罗河东西两岸,沿河从小街子至大城。适宜种植
甘蔗、
茉莉花、玉兰花、反季蔬菜、香料烟、
热带优质林果、桑和早、中、晚三季水稻。有耕地面积31463亩,人均耕地2.48亩,林地278301.8亩。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95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该乡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乡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274.43万元,占总收入的65.53%;畜牧业收入1275.99万元,占总收入的13.33%(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30900头,出栏
肉牛977头,出栏
肉羊1485头);
渔业收入36.32万元,占总收入的0.38%;林业收入316.5万元,占总收入的3.31%;第二、三产业收入1127.16万元,占总收入的11.77%;工资性收入69.48万元,占总收入的0.73%。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畜牧业和二、三产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53.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7人(占劳动力的2.93%),在省内务工150人,到省外务工117人。
特色产业
湾甸,是滇西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属
低烧河谷立体气候,常年基本无霜,气候较炎热,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境内耕地大多分布在
勐波罗河东西两岸,沿河从小街子至大城,土壤属淤积型红壤混合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一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发展理念,相继大规模发展种植了以大辣椒、苦瓜、茄子、
菜豆为主的冬早蔬菜,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459亩,蔬菜产业已成为湾甸的一大亮点。其次是在巩固好
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种植香料烟,香料烟产业在湾甸已从无到有,种植面积已由2006年的557亩发展到3735亩。另就是加大
甘蔗种植力度,使甘蔗产业稳中有增,种植面积已达40000亩,预计农业产量可达16万吨,创历史新高。再就是扩大西瓜种植规模,提高优质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使西瓜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2000亩以上。
文化
湾甸这片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炽热土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
傣族少乘佛教文化、
回族清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及各族节日文化的精华于一体,
泼水节、
火把节、打秋千、打陀螺、婚嫁中的抢亲,劳作中的对歌是傣乡的一朵奇葩。
社会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湾甸傣族乡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
集镇有路灯。乡内
水利设施主要有:芒回水库、上东沟、下东沟、三·七沟、新村沟,集镇供水主要以湾甸自来水公司配供。电力设施:35kv
变电站1所,5个行政村全部开通10kv输电线路,自然村全部通电。道路交通设施:全长56km的卡湾县际柏油路穿境而过,上甸至大城15km弹石路,下甸至芒回9km弹石路;建有姚关河大桥、大花桥、章东河桥、芒胆河桥、弄戛河桥、永甸大桥、小街子大桥、新城
泸定桥;全乡所有自然村都通公路。通讯设施:驻有电信所1个,5个行政村都实现
光缆化,通电话的自然村37个;建有移动、联通、
小灵通、致富通
信号塔9座,乡域内通讯十分方便。电视设施:设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管理站1个,行政村开通
闭路电视4个,有线电视用户达1500多户;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区外建有
卫星地面
无线电接收机2200多户,电视覆盖率达88.75%。乡内建有车站1个、农贸市场3个、
金融服务网点2个、
白糖厂1个、
水泥厂1个、煤矿1个。湾甸灵泉水厂、傣安砖厂、源茂公司、丰泉彩板瓦厂、湾甸自来水公司、兴农公司、兴茂公司、鑫龙公司、彩虹大酒店、金龙宾馆、湾甸果蔬公司相继在湾甸落户。全乡共拥有汽车85辆,农用运输车88辆,
拖拉机222辆,摩托车3084辆。全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1626.3亩,有效灌溉率为65.1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654.0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7亩。到2010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520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1777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83户。全乡有3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1个自然村已通有线电视;有3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砖混、砖木、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650户居住
砖混结构住房;有8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人口卫生
解放前,湾甸是个“瘴之区”(指亚带流行的潮湿地区恶性疟疾等传染病)。《永昌府志》载:“湾甸州每六月瘴毒炽盛,水不可涉。有黑泉色黯淡。涨时,鸟飞过辄落。”“在湾甸州南,每岁至六月,水自土出,人马近之则病,饮之则死,土人用毡水救之,取出可杀人”。解放后,医疗队进乡防疫治病,解放前流行的
疟疾、
痢疾、天花、
霍乱、
伤寒等病症基本控制,人民健康、生产发展。该乡现有农户3813户,共有乡村人口14219人,其中:男性7109人,女性7110人。其中农业人口13345人,劳动力9128人。该乡以
汉族为主(是汉、
傣族混居地),其中:汉族9805人,傣族3445人,
彝族720人,其他民族249人。
有乡医院1个,病床21张,村级卫生所5个。到2010年底,全乡参加农村
农村医疗保险13023人,参合率达97.59%;参加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302人,占人口总数的2.36%;享受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91人,占人口总数的6.68%。
2021年,
昌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湾甸傣族乡人口为17416人。
文化教育
湾甸乡有电影、电视、广播等设施。建有中学1所,在校生528人;乡完小5个,在校生1075人。乡村人口中按教育程度分:大专及以上89人,占人口总数的0.69%;中学文化4241人,占人口总数的32.74%;小学文化6809人,占人口总数的52.56%;未上学人数1815人,占人口总数的14.01%。在傣族大寨中的缅寺内还普及傣文,由缅寺长老、佛爷任教,多以
佛教经典为主。
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湾甸乡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保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2008年全乡参加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294人,占人口总数的2.18%;享受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38人,占人口总数的4.74%;参加农村
农村医疗保险人数11630人,占人口总数的91.73%。
旅游
湾甸傣族乡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
民族乡,按原始风貌对村寨进行保护开发,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内容,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和
手工艺制作,开展民间文艺活动,向外界展示淳朴的民风民情,体现民族文化内涵;依托项目建设,进行村寨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绿化美化村寨环境,维修改造住房圈舍,整治村寨环境卫生,形成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社会治安良好、民族特色浓郁、展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寨;支持、引导开展传统节日、庆典、祭祀、娱乐、竞技活动以传承传统文化;以节庆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穿戴民族服饰参加节日活动;发展生态蔬菜种植修建大棚,开办农家乐,开发出住傣家驿站房,品
傣族小吃,尝新鲜的蔬菜,体味田园之旅的快乐的乡村旅游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对进入辖区内新开发的30米大道进行绿化美化,栽种乡土树种,标识古树名木,适当路段建设整而化一、气势恢弘的景观大道,加强对自然地形地貌、森林
植被、水体、自然景观及古迹遗址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完善
集镇功能建设,提升其使用功能,大兴广场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的体质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