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主办、由中国青年杂志社出版发行,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刊,它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宗旨,肩负着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重要职责。
五四运动爆发后,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继承《
先驱》成为中国
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恽代英、
肖楚女、张太雷、林育南、
邓中夏、
李伟森等革命先驱是《中国青年》的早期创办者。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后,萧楚女、林育南、恽代英等主要编辑人和撰稿人相继被害,《中国青年》终因革命形势险恶被迫停刊。随后,《中国青年》先后改用为《
无产青年》《
列宁青年》秘密出版。1939年,《中国青年》在延安再一次与青年读者见面,毛泽东第一次题写了刊名。1941年3月,《中国青年》面临着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和经济困难,印刷材料缺乏难以继续出版,再次停刊。1948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和团中央决定第二次复刊《中国青年》,在
平津战役胜利后,《中国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1966年,在“文革”开始后不久,《中国青年》的主编被下放,再次被迫停刊。直到1978年,“四人帮”粉碎后,沉寂了12年的《中国青年》得以第三次复刊。
《中国青年》创刊之时,正值广大青年经历
五四运动以后,感到为救国而到处碰壁,陷入“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青年》创刊号发刊词最强烈的鼓动是对祖国的拯救,它阐述了自己的使命:要帮助广大青年分析、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命运多的人生,引导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到强健的路上,到切实的路上。《中国青年》提出“到民间去”,帮助处于苦闷中的青年知识分子找到一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传播
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国青年》先后获得首届、第二届
国家期刊奖,连续四年入选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荣誉期刊;获评“致敬创刊70年”荣誉期刊;获得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精品期刊等荣誉奖项。
时代背景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
会议强调共产党员在
中国国民党中的行动原则,包括不与
帝国主义妥协、阻止国民党忽视政治宣传和倾向改良、保持团结一致,并努力使国民党与
苏联接近。
会议还通过了《青年运动议决案》,强调
社会主义青年团要为青年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奋斗,并积极参加国民运动。
根据党的指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3年8月20日至25日在
东南大学梅庵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团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保持团的独立性,并选出了第二届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为贯彻党的要求,团中央决定停刊《
先驱》杂志,改出《中国青年》周刊,以推进社会主义思想宣传、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介绍和青年团的发展建设。
文化背景
1923年1月初,恽代英和其他团员前往
重庆市和
成都市考察社会主义青年团情况,与当地的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进行了会面。恽代英在成都给成都读书会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讲解了《阶级争斗》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团中央对恽代英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也肯定了成都团地委的工作。恽代英对
王右木和成都的工作印象深刻,王右木也高度评价恽代英的贡献。
随后,恽代英参加了团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南京出席会议。在
邓中夏和恽代英的策划下,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成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了168期,但在1927年停刊。
这些事件标志着恽代英在成都的活动以及《中国青年》的创办,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思想背景
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人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高点,创办一份为中国青年喜爱的报刊已经成为了时代要求和青年需求。以介绍
马克思主义列宁理论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研究中国革命和青年团建设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引导中国青年走上“活动的、强健的、切实的道路”为初心使命,在衰老沉寂、混乱黑暗的旧中国为青年点亮了希望的光。
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青年们得到了思想上的启蒙,逐渐认识到民主、文明、自由、团结的重要性,但如何更加有效地团结更广大的中国青年投入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凝聚青年爱国热情,仍然是一个难题。《中国青年》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它在青年中广泛传播和宣传
马克思列宁主义,呼吁青年到工厂中去、到农村去,使青年同工农阶层紧密团结在一起,为深处黑暗社会中的广大青年指明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人物背景
《中国青年》创刊号由
邓中夏题写刊名,恽代英为第一任主编。林育南、
肖楚女、
李伟森、陆定一也曾任过主编,但恽代英任职时间最长,主要撰稿人有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刘仁静、林育南、李求实、任弼时、
刘昌群、陆定一等。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
沈泽民、张太雷、
陈潭秋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该刊的作者。
历史发展
1923年10月20日,在邓中夏、恽代英的谋划下,《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编辑部设在萨坡赛路朱依里252号(现
淡水路66弄4号)。《中国青年》接替此前停刊的《
先驱》,正式成为团中央机关刊。这是团中央宣传部的一处秘密机关。通讯处为上海
复兴中路一八六号但一君转,即由恽代英转。
1926年5月,《中国青年》迁到
广州市。1927年5月,
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当局继
蒋介石“四·一二”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也于5月15日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青年》被迫迁往武汉。6月30日,《中国青年》167期出版后暂停。10月在上海秘密出版第八卷第三号后停刊。据统计,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青年》共出版发行168期。
1927年7月《中国青年》迁回
上海市。在1927年11月至1932年间,曾先后改用《
无产青年》《
列宁青年》等名称秘密出版。抗日战争时期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1939年4月《中国青年》在延安出版,1941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五期休刊。
1948年12月,《中国青年》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持复刊,在
石家庄市出版,次年迁
北平市(今北京)。第二次复刊时的《中国青年》为月刊,32开,重新编印总期号,并按总期号连续出版。在
西柏坡镇出版了3期后,从总第4期迁往北平出版,总第5期改为16开,总第12期起改为周刊,总第30期时改为双周刊。1952年第10期后,《中国青年》改为半月刊。
1963年2月,毛泽东主席书写了“向
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上首发,由于收到毛主席题词时,《中国青年》当期已印刷完毕,所以题词是另外
制版印刷,后粘贴在首页处的。1965年,毛泽东主席第三次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1966年8月,《中国青年》在出至当年第16期时被迫停刊。1975年5月10日,《中国青年》出版复刊试刊号一期。
1978年9月,《中国青年》第三次在北京复刊。复刊号重新刊发了毛主席1948年为《中国青年》复刊的题词,叶剑英副主席、聂荣臻副委员长为《中国青年》第三次复刊的题词。1999年1月,《中国青年》恢复为半月刊,并将开本改为大16开。
2008年,《中国青年》大刀阔斧地改版,以新的青春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青年》曾连续荣获第一届、第二届“
国家期刊奖”,在中国期刊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发展现状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带领下,坚持政治统领,聚焦主责主业,旗帜鲜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努力增强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价值引领力、社会影响力,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动力、勇建青春新功注入了强大思想能量,引领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担当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为半月刊,大16开,全彩,共80页,开设有卷首语、观天下、封面人物、专题、强国一代、品质生活、创新高地、青年外交、共青之声、精神家园、青年实话等栏目,新媒体开设了
新浪微博、微信、学习强国号、抖音号等。《中国青年》杂志由邮局发行,邮发代号为2-39,国际代码为SM8。
《中国青年》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主办,中国青年杂志社作为出版单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组织。该杂志社由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组成,
皮钧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蔺玉红担任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杰担任编辑部主任,陈敏担任编辑部副主任。网络编辑部由刘博文负责领导,而编辑记者团队则由刘善伟、张斯絮、郝志舟、董铁莹和徐吉鹏组成。网编部编辑记者包括朱玉芳、宋泽宇、彭姝疑和韩冬伊。此外,实习记者宿云燕和于丹也为该杂志社作出了贡献。在美术方面,张颖和蔡林负责编辑工作,而张雪则是新媒体美编。流程编辑方面由刘晓负责。这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努力确保了中国青年杂志社的成功发展和出色的内容创作。
重要事件
1923年
1923年1月初,恽代英和其他团员前往
重庆市和
成都市考察社会主义青年团情况,与当地的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进行了会面。恽代英在成都给成都读书会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讲解了《阶级争斗》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团中央对恽代英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也肯定了成都团地委的工作。恽代英对
王右木和成都的工作印象深刻,王右木也高度评价恽代英的贡献。随后,恽代英参加了团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南京出席会议。在
邓中夏和恽代英的策划下,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成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了168期。
1927年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
肖楚女、林育南、恽代英等主要编辑人和撰稿人相继被害,《中国青年》终因革命形势险恶被迫停刊,随后,《中国青年》先后改用为《
无产青年》《
列宁青年》秘密出版。
1939年
1939年,《中国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在延安再一次与青年读者见面,毛泽东第一次题写了刊名,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多次刊文,宣传抗战救国口号,团结广大青年参加到抗日战争之中成为了它的主要任务。
1941年
1941年3月,《中国青年》面临着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和经济困难,印刷材料缺乏难以继续出版,再次停刊。
1948年
1948年,毛泽东在
西柏坡为《中国青年》第二次复刊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
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12月20日,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中共中央和团中央决定第二次复刊《中国青年》,《中国青年》复刊号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出版了。继
延安市《中国青年》之后,毛泽东再次为这本杂志题写了刊名,他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的著名题词也首次刊登在这本复刊号上。
1949年
1949年5月4日,在今天位于新华社院内的“民国国会议场”,来自全国各解放区的优秀青年代表济济一堂,召开了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号召“团结各界青年,参加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工作”。朱德的题词是“青年大团结,建设新中国”。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先后发表讲话。这次大会在刚刚解放三个月的
北平市开幕,是当时解放区青年与待解放区青年首次大会合,也是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运动的锋芒从摧毁旧统治到建设新中国的转折点。
1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举行。这期的封面照片是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发表讲话。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未有过的大团结。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34人,来宾300人。代表来自国内外的各个方面,有党派的代表、区域的代表、军队的代表、团体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等五部分,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它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年来的艰苦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
1953年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同年,
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式美术图片大量发行,还编入了中小学课本。《
开国大典》中构图和绘画技巧的创新给人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清晰的感受到这幅旷世之作的艺术魅力。《开国大典》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而风靡全国。
1963年
1963年应《中国青年》杂志之邀,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雷锋从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共和国“一号英模”。3月,毛泽东为《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发表使这一期杂志的发行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1965年
1965年,毛泽东主席第三次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
1966年
1966年8月,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由于《中国青年》的主编被调离,导致《中国青年》在出至当年第16期时被迫停刊。
1975年
1975年5月10日,《中国青年》出版复刊试刊号一期。
1978年
1978年,“四人帮”粉碎后,沉寂了12年的《中国青年》得以第三次复刊,复刊后的第一期,《中国青年》发表了《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两篇文章,提倡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两个凡是”。
1980年
1983年第5期的《中国青年》卷首后,刊出一封署名“
潘晓”的青年来信,并一则“编者的话”。短短3页的“潘晓来信”,让人触目动容。从《中国青年》7个月中编发的十七万余字、六万余件
读者来信来稿中,我们可以想象,这寥寥数语让无数年轻人盈泪思忖。寄往编辑部的信件从小邮包换作大邮袋,再后来索性用上“蹦蹦车”。老编辑回忆说,办公室里三天两头能见到自费来社一诉感想的读者。后来,人们说,这是一代青年的“精神初恋”。坦诚的“潘晓”,与同样赤忱的年轻人,在这里惺惺相惜。
栏目设置
常设的栏目主要有“时事述评”“一般革命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及革命理论研究”“新刊批评”“青年界消息”“青年问题”“文学艺术”“通讯”。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和重大问题上开设“特刊”。如“列宁特号”“苏俄革命纪念特号”“十月革命号”“列宁征集周”“
帝国主义与
中原地区”“九七特刊”“五月第一周特刊”“纪念孙中山先生”等。
代表人物
价值影响
价值意义
1978年,“四人帮”粉碎后,沉寂了12年的《中国青年》得以第三次复刊,复刊后的第一期,《中国青年》发表了《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两篇文章,提倡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两个凡是”。1980年5月,
潘晓在《中国青年》发表《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一文,引发青年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思想,《中国青年》也再一次彰显了自创办以来所积淀的思想伟力和巨大影响力。
《中国青年》蕴含着近百年的峥嵘岁月和革命时期的英勇斗争往事,记录着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艰辛历程,进行着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教育事业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寄托着先辈们对中国青年的激励和期望,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去回味、去阅读。《中国青年》的一代代编辑人和撰稿人,一代代中国青年,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推动历史不断进步、国家不断发展,正是对先烈们伟大事迹和精神的崇高敬畏,也是对百年红刊初心和使命的接续传承。
社会影响
《中国青年》传播
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重要的时间节点,采用“专栏”的形式,进行集中宣传。例如:《中国青年》第16期(1924年2月2日),为“列宁特号”,发表了陈独秀的《列宁之死》、仲英(团中央代称)的《列宁之思想》、敬云(刘仁静)的《列宁的政治主张》、
邓中夏的《列宁年谱》、敬云的《列宁逝世之后》和恽代英的《列宁与中国的革命》。这些“专栏”,对在中国青年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革命青年的思想,指引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恽代英提出,《中国青年》“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到强健的路上”“到切实的路上”。具体意思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要给中国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
如何引导青年到活动的路上,恽代英指出:“要介绍一些活动的方法,亦要陈述一些由活动所得的教训。
中原地区的事,总是要做的。做事的方法,总是要学的。青年要学得做事,要用做事以学做事。青年是需要读书的,要读指导怎样做事的那些书,但是同时要做事。只顾读书而不做事的人,纵然把指导做事的知识学到手中了,他会失了他做事的习惯。”
怎样引导青年到强健的路上,恽代英提出:“要介绍一些强健伟人的事迹与言论,亦要用种种可以警惕青年的材料,以洗刷青年苟且偷惰的恶弊……中国需要强健的国民,只有强健能救拔我们于习俗之中。”
恽代英确切地指出,引导青年到切实的路上,就是“要介绍一些切实可供研究的参考材料。要帮助青年去得一些切近合用,然而在学校中不容易得着的知识。中国的青年,已经显然可见其必须担负指导群众的责任”。
评价
《中国青年》的第一任主编恽代英,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早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者,被周恩来称作“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曾说过:“我们常说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因为青年的感情丰富,气性刚烈。他们不知道隐忍羞辱,他们不知道躲避危险,所以他们见到应当革命便会勇猛的为革命而奋斗。”青山埋忠骨,红刊载功勋。《中国青年》蕴含着近百年的峥嵘岁月和革命时期的英勇斗争往事,记录着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艰辛历程,进行着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教育事业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寄托着先辈们对中国青年的激励和期望,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去回味、去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成长于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思想意识多样化,不良思潮、封建落后的思想很容易对青年造成影响。《中国青年》的百年传承、丰富内容及其思想伟力和感召力,能够为青年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领航青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当代青年树立起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警醒当代青年要时刻牢牢记住那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当代青年也要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个“老朋友”,接续《中国青年》的百年传承和红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进,不断前行。
相关作品
获奖荣誉
社会信息
2022年9月7日消息,“青春百年 红色传递”——《中国青年》IP发布暨《中国青年》杂志与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IP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