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镇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辖镇
汉阳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剑阁县北部,地处剑阁县新老县城之间,大县城规划区内,镇境东与高观镇江口镇相邻,南与城北镇闻溪乡接壤,西与姚家乡、北庙乡交界,北与下寺镇剑门关镇相连,幅员面积142.8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5900人。
东汉末年境内置当德县,是剑阁县境内最早的县以上建制,蜀汉改称汉德县,三国时即为古蜀道上重要驿站。清末设广安保,民国时置汉阳乡,1958年改为汉阳公社,1984年复置汉阳乡,1989年改为汉阳镇。
国道108线新旧线路贯穿全境并在该镇中心村境内交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翠云廊位于境内。
历史沿革
封建时期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占据益州,分广汉郡葭萌县梓潼县白水县涪县梓潼郡时,在今剑阁县境内新置当德县,隶属梓潼郡,治地在今汉阳镇境内,故城名为黄芦城,是今剑阁县境内最早的县级以上建制。县境东北接汉寿县,西临梓潼县,东南界巴郡阆中县,西北连阴平郡和广武县,境域大体为今青川县南部的竹园镇马鹿镇一带和今剑阁县原龙泉、汉阳、剑门关镇、下寺、江口区及鹤龄镇、白龙、开封、柳沟区部分地区。
三国时,当德县更名为汉德县,为蜀汉领地,属益州梓潼郡。
西晋泰始三年(267年),汉德县属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汉德县为成汉领地。
南北朝刘宋元嘉初年,汉德县改属梁州白水郡,继复改梁州晋寿郡;并于汉德县境内侨置南安郡南安县,治所旋即迁至普安城区。刘宋大明(457-464年)年间,南安郡始改侨置为实郡。
南齐元初,汉德县复归梓潼郡,不久即废,今汉阳镇境域改属南安郡南安县。
北朝元钦三年(554年),南安改名普安,今汉阳境属普安郡普安县
天授圣历二年(699年),新置剑门县,治所位于今下寺镇大仓坝,不久迁至剑门关镇,今汉阳镇境域改属剑门县。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剑门县并入普安县,今汉阳镇境域再次隶属普安县。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废普安县并入剑州,原普安县境域改由剑州直辖,今汉阳镇境域属剑州。
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设剑义保,治剑门关(今剑门关镇),今汉阳镇境域属之。宣统二年(1910年),于汉阳铺设广安保(治今汉阳镇),属安仁乡(治剑门关)。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广安保改称广安团,同时废安仁乡,广安团直属剑阁县(剑州1913年更名改制)。
民国十九年(1930年),广安团改为广安区,设区办事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广安区与泰和区、隆礼上区合并为第五区(治江口),区下设联保,全县以序号定名,联保下设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缩编联保并更用新名,改序号命名为治地命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废除联保。民国30年(1941年)2月,剑阁县调整行政区划,置汉阳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定乡镇编制,除普安镇为甲等镇外,包括汉阳乡在内的其余25乡为乙等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剑阁县调整行政区划,汉阳乡属第三指导区。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复置汉阳乡,属剑阁县剑阁区。
1952年,剑阁县调整行政区划,第八区(剑阁区)公署迁治汉阳铺并改为第十区。
1953年1月,汉阳区公署改称汉阳区公所,后改称第十区公所。
1955年10月,撤第十区公所,汉阳乡及第十区所属其余各乡改由剑阁县人民委员会(剑阁县人民政府更名改制)直辖。
1958年9月,汉阳乡改为汉阳人民公社。
1963年9月,恢复汉阳区公所。
1966年11月17日,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改制)、绵阳专区行政公署(地级绵阳市人民政府的前身)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区公所和人民公社改为具有“革命意义”的新名称,汉阳改称永胜,次年恢复。
1968年5月11日,剑阁县革命委员会(属军事建制,实际取代了县人民委员会职权)成立后,区、公社、大队均成立革命委员会,生产队成立革命领导小组。
1984年初,恢复汉阳乡建制,同时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改为村、组;同年,汉阳区公所迁至剑门场(1989年复称剑门区)。
1989年,撤汉阳乡改建汉阳镇。
1992年,剑阁县撤区并乡建镇,撤销剑门区,小剑乡并入汉阳镇。
2006年6月,剑阁县撤销11个“县辖区”督导办公室建制,剑门督导室(剑门区公所改制)撤销,汉阳镇直属剑阁县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汉阳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翠云社区中街1号。
社区:翠云社区;
行政村:新场村、登山村、壮岭村、东风村、壮山村、陡咀村、灯煌村、永泉村、锁溪村、青松村、二龙村、金星村、顺风村、中心村、云丰村、天桥村、七里村、青春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汉阳镇位于剑阁县北部,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05度30分,北纬32度5分,东与高观镇江口镇相邻,南与城北镇闻溪乡接壤,西与姚家乡、北庙乡交界,北与下寺镇剑门关镇相连。南距普安镇普安镇20公里,北距县城下寺镇25公里,位于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内,距国家4A级翠云廊景区仅1公里。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7.5公里。
地形地貌
汉阳镇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丘陵山区,属中山向低山过渡地带。境内单斜晶系中、低山地貌连山绝岭,奇峰林立,峻岭横空。地势北高南低,山高坡陡,沟壑交错,群峰林立。平均海拔798米,最高海拔896米,最低632米。
地质
汉阳镇主要土壤有紫色土和黄壤冲积土。其中,黄壤土主要分布在剑门七十二峰以北及大小剑山主体的单面山,顺斜坡的中上部,海拔500-750米,PH值4.5-6.5,偏酸,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性强,土壤肥沃。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剑山及其以南台梁状馒头低山区,PH值6-8,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保水、保湿性较强,土质较肥沃,中、南部山上部到山顶PH值6-8,有机质含量少,肥力较差。
气候
汉阳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0℃,境内最高温度38.5℃,最低温度5.5℃,全年无霜期278天,无极高、低温危害,年日照时数1450小时,年降水量1060毫米。
水文
汉阳镇境内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77.5毫米,年平均径流量372.0毫米,但实际丰枯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镇域内主要河流为小剑溪,其余为溪流。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汉阳镇总幅员面积142.8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境内实有耕地面积26680亩。
森林资源
截至2010年,汉阳镇有林业资源8906公顷105个品种,人均林地7.69亩,其中用材林72911亩,有5个品种,经济林7117亩,有60个品种,灌木林6349亩,有35个品种。有草地47213亩,在全镇18个村均有分布。全镇森林覆盖率57.5%。境内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四川省森林植被区划中属盆地内部亚热带松、栎林区,盆地柏木油桐马尾松小区,森林垂直分布不明显,水平分布主要是因为地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异,形成南北中部不同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植被主要是马尾松、映山红、蕨类、芽草群落、栎类。
水资源
汉阳镇境内有小(一)型水库一座,水域在20亩及以上的水库13座。其中剑雄水库位于顺风村、中心村和云丰村交界处,水库总库容45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00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0年,汉阳镇总人口17390人,其中男9050人,女8340人;家庭户户数4447户,家庭户总人口17340人,其中男9020人,女8320人;0-14岁总4634人,其中男2464人,女2170人;15-64岁总11572人,其中男6025人,女5547人;65岁及以上总1184人,其中男561人,女623人;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477人。
截至2010年,汉阳镇总人口1736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0969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5900人。
民族
汉阳镇属汉族聚居地区,人口以汉族为主。
经济
第一产业
汉阳镇农业种植主要以烟叶、水稻、小麦、玉米、番薯、油菜、水果为主,盛产优质粮油、生猪、肉羊、长毛兔、猕猴桃等农副产品。
第二产业
汉阳镇第二产业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有华玉家具厂,其余有豆制品加工、建筑材料制造等以及建筑业
第三产业
汉阳镇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由于汉阳镇位于剑阁县新县城和老县城之间,地处剑门蜀道旅游线,毗邻剑门关风景区,翠云廊风景区位于境内,距集镇仅1公里,汉阳镇的餐饮业、零售业、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在县内较为兴盛。
社会
教育
截至2013年,汉阳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和幼儿园3所。
汉阳镇主要学校
3.剑阁县小剑小学校
医疗卫生
截至2013年,汉阳镇有公立卫生院1所,有18个村卫生站和各类私营诊所。
汉阳镇主要医疗机构
剑阁县汉阳镇卫生院
市政
截至2013年,汉阳镇镇区有广场1处,街道5条,停车场1处。
广场:翠云文化广场;
街道:上街、中街、下街、新街、市场巷;
停车场:翠云停车场。
交通
国道108线南北穿越汉阳镇全境,在境内长7.5公里。下普快速通道南北贯穿汉阳镇境内,是国道108线剑阁县境内下寺至普安新改建工程项目,起于剑阁县城下寺镇三江口,经两河口、凉水沟、大吊岩、龙王潭、弥家湾、母家窝、文家岩、刘家河止于普安镇三江大桥南岸桥头,与国道108线相接,路线全长30.029公里,比原国道108线剑阁县境内下寺至普安段缩短里程约14.9公里。公路设计标准为二级,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于2012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2015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文化
三国文化
汉阳镇东汉时为汉德县治地,三国即为重要驿站。三国文化的重要遗存翠云廊由东北向西南穿越汉阳全境,是游客寻根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旅游
风景名胜
翠云廊位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古道”的剑门蜀道上,在古驿道两旁分布着8000余株高大挺拔的古柏树,最大的胸径达2米以上,据测定其树龄已达2000年。相传为当年张飞手植,故称为“张飞柏”,又称为“皇柏”,因而该段古蜀道随之称为“皇柏大道”。清人题为“翠云廊”,现翠云廊古柏树保存完好的有大柏树湾、石洞沟、拦马墙、十里长廊四段。其中,在汉阳境内有大柏树湾、石洞沟两段。
小剑山、小剑门关位于剑门关镇双旗村和汉阳镇锁溪村,小剑门关之险,比之剑门关更具特色,山势更险峻,山峰更奇。
剑雄湖
剑雄湖人们习惯称为剑门水库,其位于顺风村、中心村和云丰村交界处,水域面积约900亩,总容量450万立方米。剑雄湖附近地区为小剑溪源头,湖水清澈,山水一色,俨然世外桃源。
位于大柏树湾的“剑阁柏木”躯干挺拔,枝叶向上,树冠紧小,远看似松,近观为柏,人称“松柏长青树”,后经中国林学会专家鉴定此树为柏木属中新品,为珍稀树木,仅此一株,定名“剑阁柏木”。
获得荣誉
汉阳镇荣获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称号。
汉阳镇是“省级优美乡镇”、“省级重点生态乡镇”。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参考资料
剑阁县汉阳镇人民政府.剑阁县人民政府.2016-03-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封建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地质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经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社会
教育
医疗卫生
市政
交通
文化
旅游
风景名胜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