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仓镇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辖镇
便仓是千年古镇和旅游小镇,宋末时便仓称为“东溟镇”,后因采樵煎盐设立简便盐仓而得名;便仓枯枝牡丹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许多奇特怪灵的神奇传说流传很广;便仓是盐城市大市区和亭湖区南大门,还是亭湖、盐都区、城南、大丰区、市开发区和兴化市的连接杻纽;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4万人口,设2个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集镇建成区2.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3万人。
历史沿革
唐时即产海盐,因东临大海,时称东溟镇。
宋朝时,盐城合并九盐场为七场,各场均设正、便盐仓屯盐,此地乃伍佑场之便仓,故名。1957年为新桥乡,1958年更名便仓公社,1983年改便仓乡。
地理环境
码头镇位于南安市西北部,下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45个党支部,其中行政村党支部24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1个,单位党支部15个,非公党组织5个。
码头镇东临山美水库,北与永春县相接,南与南安梅山镇相连,西与南安诗山、金淘两镇相临,镇区距离南安市区36公里(直线距离25公里),泉州市市区50公里,厦门市市区110公里。
码头境内诗芸公路全长20公里,其16米宽水泥路贯穿码头镇全境,首末连接省道307线,交通便捷,属半山区半丘陵地理特征,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8℃,夏长少酷暑,东短无严寒,雨量充沛,降雨集中。
便仓镇是盐城市蔬菜基地。1957年为新桥乡,1958年更名便仓公社,1983年改便仓乡。位于盐城市郊东南部,距县府约21公里。面积70.5平方公里,人口4万。通输公路、串场河穿境而过。农业主产稻、麦、棉、黄芽菜。便仓枯枝牡丹闻名海内外,称“枯枝牡丹之乡”。
便仓,是见诸宋史的千年古镇,地处盐城市郊和亭湖区南大门,东倚通榆河,南枕斗龙港,串场河、新长铁路、204国道穿越全境,紧傍宁靖盐、盐海高速公路,距盐城南洋国际机场仅2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万人口,总面积78平方公里。境内一马平川,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蔬菜重镇、蚕桑强镇、旅游名镇和枯枝牡丹之乡的美誉。
行政区划
辖20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全镇现有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万人口,总面积72平方公里,集镇建成区2.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3万人。
政治
党委书记:丁金火
镇长:洪贵生
经济
(1)经济增长:2004年完成工商税收1671万元,同比增长20.8%,用电量实现8182万千瓦/小时。2005年1~9月份,完成工商税收1540.9万元,同比增长23.9%,用电量实现7833.6万度,同比增长28%。
(2)农业经济:成片开发柑橘属龙眼等水果4万亩,水果年产量1.4万吨,居全市之首,粮食产年量14042吨,食用菌年产量209吨,水产年产量1080吨。
(3)工业经济:大小企业100多家,2004年企业产值16.7亿元,比增23.7%,初步形成了纸制品支柱产业和轻纺、化工、塑胶、五金机械四大行业的工业发展格局。先有留安宫、金格、贵格、联新、演园、水盘头、石磨山、杏东岭兜、大坝圆子山等9个工业项目区,其中金格工业项目区拟规划建设4500亩,形成了沿诗芸公路两侧“一线串珠“的工业小区群,1998年以来入驻工业项目区的企业有15家,总投资近5亿元;知名企业有贵格、金格、联新、兴达、聚宝、盈盛、诗南食用菌厂、辉兴织袋、华南化工厂等10家企业,其中贵格纸业有限公司、金格纸业有限公司分别受到南安市纳税大户的表彰,并被定为2005年度明星企业,2004年度分别纳税529.2万元和302.3万元;名牌产品有兴达集团生产的卫生洁具;
(4)名优特产:创建了大庭优质米、东大无公害柑橘属、南冬。
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步伐快,素有“蔬菜之乡”之称的亭湖区便仓镇,有集中连片、反季节、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大棚设施栽培蔬菜2万多亩,先后被省、市确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永久性保护基地,其中“便仓牌”紫长茄、西芹、大白菜、黄瓜、菠菜、大蒜等系列30多个品种,被部和省评为无公害农产品。东菜、西禽、中间桑的产业布局特色明显。蔬菜专业种植已有50多年历史,有集中连片、反季节、高品质、无公害、大棚设施栽培蔬菜1.16万亩,拥有紫长茄等8个无公害品牌蔬菜.
桑蚕生产
蚕桑生产是便仓的重头戏,拥有高标准连片桑园近万亩,有4个桑园面积超过1500亩的蚕桑专业村,桑园生态化,品种优良化,年产优质鲜茧3万担;便仓的畜禽饲养、淡水养殖、杂交水稻制种、花卉种植等产业优势也十分明显。
蔬菜生产
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地处盐城市南大门,素有“蔬菜之乡”之称,六十年代就被省、市列入菜篮子工程。全镇蔬菜复种面积达17500亩,年亩平纯收入5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以上,年产蔬菜20万吨。
便仓镇的大棚蔬菜种植历史长达四十多年,是盐城市乃至苏中、苏北地区蔬菜生产的“摇篮”,已被市政府列为全市永久性保护基地,该镇现有集中连片、反季节、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大棚设施栽培蔬菜上万亩,从全镇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时令菜、反季节菜产销两旺。为确保全镇蔬菜产得出,卖得好,成立了蔬菜协会,培植专业经纪人队伍200多人,销往上海市、无锡、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等大中城市,平均每户销售收入达40000多元,纯收入20000元以上。2006以来,随着全市“双百工程”和该区“一三五”工程的大力实施,该镇以实施无公害蔬菜建设为契机,加大创建品牌的力度和高效优质蔬菜的引进力度,先后新建成无公害绿色大棚600座。通过农户组织成立蔬菜专业产购销合作社,该镇的紫长茄、西芹无公害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已形成一定产业特色。合作社生产的反季节西洋芹产量高,香味浓,在省内农贸市场小有名气,产品供不应求,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蔬菜交易与深加工
1999年全乡生产蔬菜20万吨,生产总值达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3%。便仓乡蔬菜生产由来已久,自84年开始棚室蔬菜生产逐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大力推进,该乡发挥本地优势,大做“菜”文章,围绕“基建大投入,生产大规模,档次大提高,销售大市场,经营大效益”的思路,大抓“主菜”经济,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全乡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成标准化日光能温室16座,16亩;钢架大棚12000座,8500亩;竹木中小棚5000座,3000亩。投资500万18元建成一个年交易量达20万吨的蔬菜批发市场。投资500万元建成年加工能力2000吨的蔬菜制品加工厂一爿,200吨冷藏库一座。投资500万元新建桥梁、涵闸45座。蔬菜生产区内水、土、田、林、路综合开发,沟、渠、桥、涵、闸配套齐全,涝能排,旱能灌,田成方,树成行,路通车。全乡西红柿、茄子、青椒、大白菜、西芹、丝瓜、黄瓜、苦瓜、西蓝花香椿西葫芦、包菜、花菜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时令菜、反季节菜产销两旺。除供应本省各大城市外,还远销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山东省北京市黑龙江省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便仓乡棚室蔬菜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关键在于位置突出,着子过硬,措施得力。
文化
便仓唐时即产海盐,因东临大海,古称东溟镇。宋朝时,盐城监(管理一地盐业的官府)合并九盐场为七场,各场均设正、便盐仓屯盐,此地乃伍佑场之便仓,故名。
历史传奇
名卉传说之一
便仓镇称“枯枝牡丹之乡”,此名卉传奇众说纷纭,盛广有三。一如《镜花缘》中载:唐朝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齐放,唯有牡丹仙子玩误御旨,引怒武后,遂将宫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灸烤,以成枯枝。《镜花缘》仍有记载述称:“如今世上所传的枯枝牡丹,淮南卞仓(便仓)最多,无论何时,将其枝梗摘下,放入火内,如干柴一般,顿可燃烧。
名卉传说之二
元朝末年,少年卞元亨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一虎,尝其智勇,吴王张士诚官以兵马大元帅。士诚败,元亨隐退便仓,途中马鞭丢失,遏一花鹿,口衔枯枝,跪倒马前,元亨取其枯枝,策马而归,至便仓家园,插枯枝于地,遂为枯枝牡丹。
名卉传说之三
明朝有一伍佑盐官杨应广,悉元亨遗戍,知牡丹奇异,醒爱之灵气,随移植官署,仍栽而不活,只得弃之,卞氏后裔复取,栽至原地,竞枝舒叶茂,生机勃发。
便仓镇牡丹
牡丹花其源追溯
追溯其源,此花灵根乃原主人——卞济之,宋未任陕西省参知政事时所植(1988年出土文物石件记载)。宋亡后,济之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姑苏枫桥街道,后为避世又从姑苏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随主人迁移于古镇一便仓。到了元末,济之嫡孙元亨——被吴王张士诚委以兵马大元帅(简明历史辞典145页记载),乃爱其花,1367年9月士诚败(简明历史辞典124页记载),元亨解甲隐退于便仓,将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至此奇花名噪乡里。朱元璋卞元亨文武才能,曾三请其而不出,太祖元璋怒,元亨被遣辽东充军十年,此间牡丹总不放花。赦归,又重放异彩,满园红花。1984年又从洛阳市、荷泽引进各类瓣型76个珍品牡丹,10多种颜色,新辟一园,加上遍植各种奇树异草,把偌大的枯枝牡丹园装点得如入仙境,成了苏中、苏北的一大人文景观游览胜地。
枯枝牡丹园的前世今生
便仓镇在盐城市以南,距盐城市老城中心约20公里,紧邻盐城城南新区。小镇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万。这里却以枯枝牡丹的独特秀色,饮誉古今。市区有12路公交直达。
每年谷雨前后,赏花的人如潮涌至,万人同赏的场景已经是寻常事情,转悠在阁楼馆之间,移步于堂室轩亭之中,右观枯枝白牡丹茶心净而思,左赏枯枝红牡丹暖流于心。保存了稀世珍品,蔚为奇观。
枯枝牡丹园中的牡丹,最称奇的一点就是枝梗干枯而花开鲜艳,外表看上去十分干燥的枯枝之上却能开放美丽的花朵,堪称一绝,如果你将其枝梗摘下,放入烈火之中,这枯枝会如干柴一般,登时就可以烧着。
这一奇花还被李汝珍写进小说《镜花缘》,据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所述:无论何时,将其枝梗摘下,放入火中,如干柴一般,登时就可烧着。每逢花盛时节,这园中的鲜花恰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那繁密厚实的叶片,也青翠欲滴。然而其枝梗呢,却如摇曳在寒风中的枯枝,憔悴欲朽,若折取一枝,划根火柴即可燃着。
又正如《卞氏宗谱》记载:牡丹品类不一,此独以枯枝别之异不在花也,骨则破裂,皮则粗,爪之则干枯,折之则脆。枯枝牡丹还有一奇,本系春花,有时却在深秋或初冬时节,竟傲霜斗雪,忽放红花,更引得游人竞赏,车马频喧,不禁咏之,说之,序之,铭之,赞之。
清代小说《镜花缘》记述道:“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市便仓最多。”被誉为牡丹的牡丹,历来荟萃于洛阳市,为何便仓小镇却也生产牡丹?
尤其以为神奇的事是,枯枝牡丹正巧盛开在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之时。还有一年,竟开在欢庆我国于联合国恢复席位之际。这当然是纯属巧合,但人们却借此来抒怀,赞其为神花。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这是老将军张爱萍为重建便仓枯枝牡丹园而题的楹联。形象地概括了枯枝牡丹的变迁。说到便仓枯枝牡丹的变迁,不可不提及它的原初主人,即卞氏家庭的先祖卞济之。
枯枝牡丹园所在的位置,历史上是卞氏家族的宗祠遗址所在地。卞济之是枯枝牡丹灵根的主人。卞济之曾任陕西省参知政事。宋朝灭亡后,他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姑苏枫桥镇,后为避乱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也随主人迁移于此。至元末,卞济之的嫡孙元亨于张士诚兵败后解甲隐退,将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从此奇花名噪乡里。
卞济之将牡丹花从西安市移植到苏州市,后又被移到了便仓,才有了如今的枯枝牡丹。
《盐城县志》和《卞氏家谱》对此事都有记载:“卞氏始祖取红白两色牡丹之意,是植花明志。取红者,以示报国赤诚忠红;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廉洁。”原来,卞氏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带回红白两色牡丹是为了警示自己和后人,永远精忠报国和清廉为官。
卞氏的这两株枯枝牡丹后来被卞济之嫡孙卞元亨继承。元末明初时,卞氏家族传到两淮盐运使卞仕震时,几乎要绝后的卞仕震年过半百才生了一个
男孩子起名卞元亨。卞元亨聪明过人,能诗善文、诗词音律样样精通,吹拉弹唱都是行家里手。而且,卞元亨长得虎背熊腰、高鼻阔口、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只猛虎。刘兆宏说,卞元亨就是《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施耐庵是兴化白驹(今大丰白驹人),与卞元亨是表兄弟。张士诚时,施耐庵参与谋划。后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拂袖离去。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后还旧故里,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卞元亨则被作为梁山好汉行者武松的原型写进了这部不朽之作。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该园题写了“枯枝牡丹园”的横额和“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的楹联。另外便仓牡丹园中还保留有宋、元、明、清时期的牡丹11株(其中有一株还是最早主人栽植的),据今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通常植物生长过四百年的就能称之为宝了,所以便仓牡丹园中的牡丹犹为珍贵。
现如今,枯枝牡丹园全部建成,共有两堂两室五轩十二亭,分别设有32处观赏点。凡是新景点悉数依照《镜花缘》中众姐妹的芳名而命名。如:探花、暗香、叠采、揽秀、倚霞、仙葩、秀、齐芳、临芳、沉香等12亭,含芳、扶绿、倚香、劲节、奇葩等五轩;芳名、群芳两堂;延春、清香两室。此外远芳榭、韶华楼、冠芳馆、留春廊等建筑也应运而生。整个建筑面积将达2000多平方米,亭轩相连,堂室相通,而榭阁楼馆是八角回廊环烟霞笼罩在霞在绿荫如盖的石山溪水之中。春回时节,鸟语花香。有山有水,有亭有阁,绿荫如盖,鸟语花香。古镇便仓,今后的发展必将如同牡丹一样大放异彩。
社会
便仓,集镇建设亮点多。新改造的仓中路、新建的花园路、仓南路,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现代通讯、金融服务、宾馆餐饮、娱乐休闲、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商贸活跃人气旺;正在开发建设的花园小区设计新颖、风格独特、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小桥、流水、绿地、游园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便仓,项目推进势头猛。坚持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理念,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以工兴镇战略,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了机械、服装、建材、塑化、电子、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培植起门类较全、较为完整的主体经济产业链,塑化产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宏立电子、金联建材等新上项目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便仓,高效农业步伐快。东菜、西禽、中间桑的产业布局特色明显。蔬菜专业种植已有50多年历史,现有集中连片、反季节、高品质、无公害、大棚设施栽培蔬菜1.16万亩,拥有紫长茄等8个无公害品牌蔬菜;蚕桑生产是便仓的重头戏,现有高标准连片桑园近万亩,有4个桑园面积超过1500亩的蚕桑专业村,桑园生态化,品种优良化,年产优质鲜茧3万担;便仓的畜禽饲养、淡水养殖、杂交水稻制种、花卉种植等产业优势也十分明显。
便仓,集镇建设亮点多。新改造的仓中路、新建的花园路、仓南路,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现代通讯、金融服务、宾馆餐饮、娱乐休闲、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商贸活跃人气旺;正在开发建设的花园小区设计新颖、风格独特、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小桥、流水、绿地、游园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新的发展时期,便仓正全力实施“迈强工步伐,举富民实招,建旅游名镇,做后起之秀”战略,协力同心,奋力拼搏“十一五”。后发优势明显的便仓,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开发,共兴大业,共创未来。
社会事业
全镇22所小学,2所初中校,1所二级达标中学,在校学生1.1万人,1座老人活动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
乡镇建设
码头镇政府驻地码头街。1976年新建一座三层办公楼和1985年新建一座四层综合楼,为镇政府大院。
住房建设:民国时期,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汉式大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房建筑沿用传统建筑形式居多,以石、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厝和楼房为主。1978年至1988年,镇区内新建住房30万平方米,80年代末,镇区人均住房达11平方米。
公用建筑:60年代起,扩建成功中学教学楼、科学楼和南安师范教学楼。新建金中学、枫林中学。至1988年,新建校舍24座,面积1.95万平方米,新建码头农行营业所、码头公安派出所、码头工商所、码头税务所、码头供电所、码头侨联、码头供销社、码头粮站、码头邮电所、码头汽车站、码头卫生院、码头镇企业办公楼,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经济建设:1983年新建码头马赛克厂。1986年新建码头农贸市场。1987年引进外资办针织、手套、塑料玩具、电子、雨伞等工厂。镇区内有东、西、南、北四条街,总面积0.35平方公里。境内有17公里的柏油路。1988年全镇的工农业总产值2260.7万元。
基础设施
(1)固定资产投资:该镇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从八个方面推动中心镇区建设,组织实施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拼搏,基本如期实现。
(2)交通航道:全镇乡村道路共155公里,已硬化130公里,除码四村7.2公里村主干道正在硬化外,其他24个村(居)主干道均已硬化。
(3)电力能源:小水电站三座,3.5万伏变电站1座,均与山美水库联网。
(4)电信邮政:拥有固定电话15000部,移动电话近10000部,互联网用户有500多户,有线电视用户9000多户。五供水:拥有日产汽车公司水量5000吨的自来水厂1座,主供镇区6个村(居)。
建设规划
根据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安市码头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码头镇总体规划方案获批。
(一)规划范围:下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二)规划期限: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
(三)规划人口:近期(2015-2020)镇域规划人口9.6万,镇区人口4.8万。
远期(2021-2030)镇域规划人口11万,镇区人口6.5万。
(四)用地规模:镇域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15.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0-140平方米。
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120平方米。
(五)发展定位:以旅游度假、轻工产业为主,具有侨乡特色的山水小城镇。
旅游
后劲足。拥有古青色马道、卞氏宗祠遗址、极乐寺、千亩楠竹园、枯枝牡丹园等众多人文景观,便仓的枯枝牡丹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堪称一绝,“枯枝奇艳”被评为盐城新十景。便仓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产作为业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拟定了枯枝牡丹风景旅游区建设规划,已逐步实施,新建墨香阁、奇葩轩等10多处景点,投资1亿元的生态休闲观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09年初开始,便仓镇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组织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月月有项目签约,月月有项目开工”的要求,对已签约项目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其又好又快向前推进,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地图.ditu.google.cn.2019-07-07
便仓镇.亭湖区政府官网.2021-05-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政治
经济
高效农业
桑蚕生产
蔬菜生产
蔬菜交易与深加工
文化
历史传奇
便仓镇牡丹
社会
社会事业
乡镇建设
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