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乡,俗称园头乡,今属
潮安区东凤镇,古称围头汛,水网交织,平畴沃壤,十分适宜渔耕劳作,
南宋时东南望仍是汪洋大海一片,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已退离海岸四十余里。
鳌头乡历史上一直隶属潮州府
海阳县南桂都;民国十八年(1929年)后属潮安县江桂区;1939年8月抗战沦陷时,日伪曾设立南桂区鳌头联乡维持会;1956年2月撤区并乡,建立行政鳌头乡,乡设人民委员会,12月,与鲲江乡合并仍称鳌头乡,乡人委会驻于内畔村可楼;1958年9月,与东凤乡合并成立东凤人民公社;1961年4月又拆出,单独设立鳌头人民公社;1963年1月,再与东凤公社合并,自此至今隶属
东凤镇管辖。现在已根据就近整编原则,合并为黄尾、堤边、王厝陇、陇仔、内畔、洋东、下园、下吴八个管区,出现“一乡跨两镇”的状况,下吴管区于1957年秋行政划属
庵埠镇,余七个管区仍归属
东凤镇,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不计韩江洲园),总人口两万有余。
鳌头创乡始祖
陈宏规(1144-1208年),字献可,
南宋福建漳州龙溪县人,一称
莆田市县涵头市
东埔村人。生于
赵构绍兴十四年(1144),
赵昚乾道二年(1166)中式
进士。
赵扩庆元元年(1195)以军器监丞出任
潮州市知军州事,增置
广济桥东岸桥墩二,结架如丁公桥,桥顶增筑
贾涉亭以止过客,始名“济川桥”,从此形成桥东名“济川”、桥西名“丁公”达几百年;在北门外辟建
养济院,以资助伺养孤苦无依之人;在西湖葫芦山倡建贤守祠,崇祀潮州历代先朝名贤守;自出俸服,充崇祀府
学名宦祠费用。政绩卓著,史志有载,被誉为宋代潮州贤守之最,与
丁允元齐名,崇祀名宦、贤守两祠。庆元三年(1197)
广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入为吏部郎中,晋阶
朝请大夫。公独具慧眼,择地
海阳县南桂都围头汛落籍创居,更改乡名为“鳌头”。卒后葬于本乡
王厝陇村赤龟吉地,今辟为宏规陵园,俗称“麻坟”。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1811)在本乡蔡厝头建有二进二火巷的“陈氏家庙(大宗祠)”以崇祀,至今仍保存完好。
鳌头始祖妈宽栗宣氏,
漳州市望族出身,共生育三子,是为鳌头陈氏天、地、人三大房,天房长子美斋公陈安宅迁居
揭阳市桃山都西淇乡(即今揭东登岗西淇);地房次子仁斋公陈藏用迁居揭阳县龙溪都柯陇乡(即今潮安庵埠官里);人房尾子存斋公陈德留居
海阳县南桂都鳌头乡。分衍三地竟皆两代单传,岌岌可危,几近一族绝代,幸天意见怜,至第四代方得各自开枝散叶,瓜绵绵。鳌头本乡四世祖
南阳市舍人公陈作霖(俗称狮阴公,1266-1319),生信乡、叟、平山三子,再分孟、仲、季三房,及后人丁蓬勃旺盛,子孙繁衍分创海内外各地。
鳌头陈氏是
潮汕地区几大
陈姓支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派衍各地百余村落,海内外后裔总数约近二十万,子孙多以“川旧家”为郡望,外创世系也有以“八座世家”或“鳌头旧家”为标记,灯笼红书“潮州府正堂陈”字样,
聂氏宗祠门联为“莆田世泽,
刺史家风”。据初步考证,鳌头陈氏与本县秋溪陈氏、金砂陈氏皆为忠顺王陈“南院太傅派”后裔。派下子孙今日已经遍及潮阳西胪乡、禾皋乡、西岐乡;澄海山边乡;
湘桥区花园村;
惠来县县城、
杭美乡、兴岗村、靖海月山;揭东西淇乡、
地都镇,揭西棉湖、
五经富镇;陆丰上陈、田歧、
甲西镇、
碣石镇;
陆丰市公平、
海城市;汕头达赤港、
葛洲;
博罗县;惠东平山、山;
大埔县、
东莞市、
花都区等
岭南地区,远及东南亚还有“
新加坡颍川鳌头旧家同乡会”与“泰国潮阳西岐陈氏宗亲会”等。
东临
韩江同
汕头市澄海区隔水相望,南面田园阡陌同潮安新县城区接壤,西连本县
彩塘镇华美(
华美二村)乡可通省道233线潮汕路,北面紧挨以
芡实盛名的本镇下张乡。距离
潮州市古城二十五公里,距离汕头特区约十五公里,省道S232线护堤路和镇道东梅路自北由南沿乡穿过,有公车过往可北上潮州、南下汕头,有鳌头轮渡可抵澄海地境,交通设施完善便利。因乡里紧靠江边,领有韩江江中鳌头洲、北岛洲、海南洲三大沙洲岛,韩江南堤外侧堤边洲、内畔洲、中洲、洋东洲四处洲园,乡人俗统称“过(溪)洲”,韩江西溪迂回至此分为
新津河、
梅溪河、
外砂河三大支流入海。
相传风水形如卧地梅花,能目目发芽,创乡必聚,人丁兴旺。自明清两代以来,虽历经离乱迁界,人口繁衍仍增长迅猛,据《
海阳县志》所载,最迟至清末光绪年间,已形成黄厝尾、堤边、王厝陇、高园、
新乡市、墩上、陇仔、内畔、后巷、桥头、东厝、洋东、蔡厝头、田边、张厝尾、下园、花楼、下吴总共十八个自然村,统称为“鳌头十八乡”,自北向南绵延近十里,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斐然本县大乡望族。
鳌头镇素来以
陈姓为主,但自古至今皆为杂姓聚居之地,旧时有蔡、黄、林、张、石、王、徐、杨、李、吴、谢等姓,现仍有蔡、张、黄、杨、林、吴、谢、曾、苏等姓,各姓和平共处,安居乐业。
鳌头本乡十二世祖
陈一松(1520-1582),字宗岩,号乔东,又号玉简山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
进士出身,馆选
庶吉士,历任兵部职方司
主事、广西按察使司事、湖广按察使司副使、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福建按察使、福建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
从二品)、南京应天
府尹、大理寺太卿,累官至
通议大夫、工部左侍郎(
正三品),督修昭陵加服俸一级(
正二品),举能其官,清廉有声,民为之遮道立祠,万历初荣褒三世大理寺卿。归隐桑浦山玉简峰(今
潮州甘露寺),人称玉简书院,有《玉简山堂集》等著作行世。卒后与夫人庄慈吴氏合葬潮州府
大埔县乌槎司高坡村,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韩绍奉旨谕祭葬,
清代崇祀潮州府学乡贤祠。陈一松是鳌头乡创始以来,成就最突出、官阶最高级、知名度最大的第一人,八百年来无有超乎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