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庵
陕西西安境内国家AAA级寺庙
水陆庵,又名蓝渚庵,是皇家寺院悟真寺风景旅游区其中的一部分,为六朝名刹。地处西安市东南40公里,距蓝田县城10公里。紧邻312国道与关中环线,南依秦岭,北临灞河,位于普化镇的终南山下。水陆庵本是悟真寺风景旅游区下寺北普陀蓝渚庵内的水陆殿,因坐落于蓝水的河心岛上、故名水陆庵。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
悟真寺风景旅游区水陆庵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公元600年),是举行“水陆大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奉旨修建,由唐朝最著名的雕塑家杨惠之到水陆庵雕塑神像。唐时这里已经佛寺林立,香火旺盛,有南北普陀之分,常住僧达千人以上。悟真寺风景旅游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寺院。净土宗二祖释善导净业大师曾在此开坛讲经。其后,净土宗的高僧法成禅师慧远慧超等都曾先后在此长时间居住。诗人白居易王维杜甫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都留下了著名诗篇。唐末因战乱,诸寺遭兵燹,寺院渐趋荒芜。明代,秦藩王朱怀埢喜爱这里的山水,奉水陆殿为家祠佛堂,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动工,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至隆庆元年(1567年)竣工,历时5年。同时,聘用山西省能工巧匠“佛像士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超”等,精雕细绘,重塑壁塑。水陆殿盛于隋唐,败落于唐末兵火。此后水陆庵屡遭损毁,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和民国9年(1920年)先后两次对水陆庵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文革”期间,红卫兵曾闯至庵前欲捣毁壁塑,因有驻军保护,得以幸免。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八十年代按照明代建筑原貌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
水陆庵坐西面东,为三进四合院布局,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寺院东西长234.5米、南北宽29米,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三门殿天王殿、水陆殿、罗汉堂伽蓝殿地藏殿、举行斋会的法堂寺坊所等。大殿内大小不等的各类独塑、壁塑、群塑彩色塑像共有3700余尊。大型雕塑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三尊菩萨、观世音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千手千眼佛药王菩萨老子像、孔子像、四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八部护法等。同时大殿内还有历代十大名医岐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王叔和葛洪陶弘景等人的塑像。雕塑中所塑造的亭台楼阁、殿宇佛塔、山水桥梁、园林瀑布等建筑,玲珑别致,金碧辉煌。塑成的出水海天、花尾榛鸡舞凤、奔骐跃虎、花竹鱼虫,无不跃然纷动,逼真细腻,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天王、力士、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佛涅盘塑像,还有鸟、兽、麒麟等。整体布局严整,神态各异,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佛教众生平等,以及四大皆空、修身养性方成正果的出世思想。塑像以佛祖入胎、降生、出游、逾城、降魔、成道、说法、涅槃等八组故事,将佛由凡入圣的诸多故事,描绘得淋漓尽致。
水陆庵被喻为“壁塑瑰宝”,有“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之称。是陕西省最完整的明代壁塑群。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佛教研究价值。水陆庵从唐至今已千余年,作为一座保存完整的艺术宝库,它为研究我国民族雕塑、绘画、建筑、宗教等方面的艺术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借鉴,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海外游客赞誉水陆庵为“中国第二敦煌市”“东方雕塑陈列馆”,建筑界的大家们从水陆庵壁塑建筑物中,引发了开发一流古建筑的兴趣。音乐艺术家从诸多罗汉吹弹是乐器中,领略了唐朝宫廷音乐的韵律。而泥塑艺术家更是将水陆庵泥塑奉为珍贵的泥塑楷模,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而佛教界更把水陆庵作为佛塔福地,顶礼膜拜,日本净土宗就曾万里迢迢从日本到西安市蓝田县水陆庵认祖归宗。
2001年,水陆庵被列入中德合作开展的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主要对彩绘保护、墙体空鼓、裂缝等问题进行研究。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由陕西省文物局监督领导,美国西北大学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共同开展了"三维扫描及数字化图像制作技术蓝田水陆庵应用研究"项目。1956年水陆庵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背景
西安市蓝田县志》及水陆庵有关碑文记载,水陆庵原称“水陆殿”,是南朝古悟真寺的殿宇之一。其名来自萧衍为超度水陆一切亡灵而首创的水陆法会,故称“水陆殿”。
水陆庵除了因水陆法会而得名外,也有称其因自然环境而得名。此庵所处位置三面环水,背后有青山耸立,周围有河水环绕,故称水陆庵。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十二月,蓝田县地震,北普陀水陆庵,临山处发生地陷,又恰逢暴雨如注山洪暴发,水陆殿南部连山处被洪水重新冲刷出一条新的河道,并与北河道形成了一个环状水域,将水陆殿与玉泉院、华严堂完全分离,使水陆殿四周形成了四面临水卧鱼形的孤岛。后来,明藩王秦王朱怀埢将水陆殿奉为官家佛地,改为蓝渚庵,老百姓俗称水陆庵为“水留庵”或“水流庵”。
水陆庵内共有大小不等的各类独塑、壁塑、群塑彩色塑像3700余尊。大型塑像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三尊菩萨、观世音地藏菩萨千手千眼佛药王菩萨、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妙善公主等。
同时,大殿内还有历代十大名医:孙思邈华佗岐伯、雷公、扁鹊张仲景淳于意皇甫谧王叔和葛洪陶弘景等人的塑像。
历史沿革
悟真寺依山而建,有悟真寺风景旅游区悟真寺之分,水陆庵在悟真寺。水陆庵原为隋唐名刹悟真寺下院山北道场的一部分,悟真寺风景旅游区水陆庵创建于开皇(公元581年-公元600年),原名北普陀蓝渚庵,是山北道场举行“水陆大会”“水陆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
唐时这里已经佛寺林立,香火旺盛,有南北普陀之分,常住僧达千人以上。悟真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寺院。净土宗二祖释善导净业大师曾在此开坛讲经。其后,净土宗的高僧法成、慧远慧超等都曾先后在此长时间居住。诗人白居易、王维杜甫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都留下了诗篇。唐末因战乱,诸寺遭兵燹,寺院渐趋荒芜。
因此,水陆庵后殿中的早期泥塑,尚保存了北朝末泥塑“秀骨清像”的痕迹。到了唐朝,由开国名将尉迟敬德负责监造扩建,主体建筑包括有三门殿、天王殿、水陆殿、罗汉堂、伽蓝殿、地藏殿、举行斋会的法堂寺坊所。尉迟恭聘请了雕塑家杨惠之雕塑壁塑群。杨惠之为达到形神兼备,专门请教长安大慈恩寺从西天取经回来的唐三藏唐僧谆谆告诫,惠之心神领会,遂精心雕塑而成。杨惠之雕塑的水陆庵壁塑群,不仅使塑像充分体现了唐代“丰满圆润”之特点,而且把印度尼泊尔等南亚佛教文化同中原文化结合起来,使神佛菩萨都雕塑得灵气活脱,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这种形神兼备的传统技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风格。
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寺院残破,佛像毁坏,秦王朱怀埢见此处山清水秀,殿宇宏伟,将水陆庵奉为家慈佛堂,改为蓝渚庵,大兴土木,修建庙宇。老百姓俗称水陆庵为“水留庵”或“水流庵”。历时5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竣工。同时,秦王朱怀聘用山西省能工巧匠“佛像士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超”等,在杨惠之雕塑的基础上精雕细绘,重塑壁塑。秦王朱怀埢母亲去世后,他将寺名改为水陆庵,沿用至今。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水陆庵曾重修,明末清初时又在原庵的基础上增建了弥勒殿。
水陆殿盛于隋唐,败落于唐末兵火。此后水陆庵屡遭损毁,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和民国9年(1920年)再次大规模整修水陆庵,1959年在大殿南、北山墙外各加修一间耳房,维修中在背上发现元代重修题记。“文化大革命”时期,水陆庵弥勒佛殿中佛像被毁,现为“佛教石刻艺术展览室”。“文革”期间,红卫兵曾闯至庵前欲捣毁壁塑,因有驻军保护,得以幸免。
新中国成立后,1981年又对水陆庵进行全面维修。1982年把大殿屋面支柱提高50厘米,将两檐墙改为防潮墙以保护殿内壁塑。1983年按明代建筑原貌维修。现其山门内所竖《大唐空寂寺大福和尚碑》是1989年由空寂寺遗址迁来。
历史传说
相传,唐朝开国元勋鄂困公尉迟敬德奉旨在蓝田蓝水岸边监修大型佛寺水陆庵,他调集京兆一带能工巧匠,很快就在蓝水河分叉的鱼形岛上修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大殿,雄伟高耸的山门和钟、鼓楼,一座庞大的寺院建起来了。尉迟敬德又启奏唐皇李世民,调当时天下最著名的雕塑大家杨惠之到水陆庵雕塑神像。
杨惠之不愧是雕像名师,他不用蓝本模特,便在水陆庵大殿内塑造出大型佛像,协侍佛像,阿难陀陀、迦叶佛佛二大弟子像多尊。在南北山墙上,还以连环画的形式,塑造了表现释迦牟尼经历的佛本生故事,另外还夹杂一些以民间故事传说为内容的塑像,有佛、菩萨、供养人、飞天;花尾榛鸡、舞凤、狮于、麒麟、牛和象等等。应有尽有,丰富多彩。
杨惠之所雕塑的塑像特点、相貌和心性,来源于长安大慈恩寺玄奘的指点。水陆庵“开庵盛典”这天,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圣驾也请来了,陪太宗前来的,还有魏徵程咬金等文武大臣。李世民仔细地瞻仰了殿宇、佛像、壁塑,一言未发,及至观看了“罗汉渡海”群塑,不由得抚掌赞道:“此一雕塑,也是朕的明镜啊!”于是给监修官尉迟敬德加官进爵,重加赏赐。敬德不受,推说全系杨惠之的功劳。太宗又升赏杨惠之,谁知杨惠之说,自己已得到报偿了。太宗惊问:“谁在朕之先已重赏了惠之?”,无人回答。杨惠之指指五百罗汉说:“众罗汉大师已‘重赏’了微臣,使微臣学得了雕塑的真传。
方位布局
水陆庵坐西面东,为三进的四合院布局,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寺院东西长234.5米、南北宽29米,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
水陆庵主体建筑包括有三门殿天王殿、水陆殿、罗汉堂伽蓝殿地藏殿、举行斋会的法堂寺坊所等,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
中轴线上自东向西先是新建的歇山式山门,门内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顶的前殿,门额悬赵朴初题“水陆庵”木匾。后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弥勒佛殿,其建筑形式同前殿,明末清初建,“文化大革命”中殿中佛像被毁,现为“佛教石刻艺术展览室”。
再后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大殿——诸圣水陆殿,大殿五架梁,前檐单步梁,硬山式顶,屋面施布纹板瓦,屋脊施花脊六兽,前、后檐施勾头滴水,南、北山墙有排水沟。山门和三殿之间的南、北两侧各有十三间硬山式带廊厢房,组成三进院落。
位置境域
水陆庵地处西安市东南40公里,距蓝田县城10公里。紧邻上海—霍尔果斯公路关中环线,南依秦岭,北临灞河,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的终南山山脚下。据GPS测定,水陆庵建筑群中心位置为东经109°11′,北纬34°30′,海拔820米。水陆庵东依古时情侣惜别之蓝桥镇,西邻现代游人如织的白鹿原;南靠秦岭山脉终南山,北望东西横流水河。唐朝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诗句“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对其地貌做了诗意般描述。水陆庵前对玉山,左右清河环绕,环境怡人,清幽雅致,每到月圆之夜,水陆庵仿佛被环绕在两道流水潺潺的银河之中。蓝水自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蓝谷出山后,折向西北流,由于地形隆起,蓝水分为南北二河,现统称为清水河,南侧清水河绕水陆庵半周后与北面清水河汇流,向西一直注入灞河,成为灞河的重要支流之一。
重要景点
大殿雕塑
大殿内的明代壁塑保存尚好。殿内以壁相隔分为三个区间:
中隔雕塑
中隔正壁雕塑的横三世佛,佛高3.5米,宽2.5米。中间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跌坐于莲台之上,睿目含慧,神态安详。释迦牟尼佛的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等。接引佛身后的背光则有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右为大势至菩萨。另外尚有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庞大的伎乐队伍。左侧是摩诃迦叶,右侧是阿难陀,一手平托,一手拈花指,表示佛慈航普度众生。释迦牟尼背后的佛光,为椭圆状放射图案,使用了层层复叠的雕塑方法,包含了极为复杂的内容。佛光中只见金龙盘绕,异花生彩,瑞兽呈样,七宝璎珞,十方诸佛,天人菩萨护法神,人形金翅雀,异彩纷呈,一片金光闪烁。释迦牟尼坐像左侧为西方净土接引佛,右侧为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中隔背面为2.3米高的三尊菩萨像。中间乘龙者为观音菩萨,左边骑狮者为文殊菩萨,右面骑象者为普贤菩萨
中隔北壁
中隔北壁间,正面是地藏菩萨,背墙上是地藏变。北壁间背面是十六臂观世音像,像后壁上则是妙善公主剜眼割手为父治病的经变故事。
中隔南壁
中隔南壁间,正面台座上塑药王菩萨,其两侧小殿分别供奉孙思邈华佗,南壁间背面台座上塑孔雀灵王,像后壁上塑孔雀灵王的经变故事。大殿两侧是色界欲界二十四天王的立像,有的降妖伏怪面目狰狞,有的笑容可掬慈眉善目。众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山墙下部是五百罗汉图,汹涌澎湃的大海,涛声可闻,五百罗汉各施法宝,与妖魔海战。整个场面宏大,动感强烈,观之有身临其境之感。山墙上部层层排列密密麻麻的群塑,以佛祖入胎、降生、出游、逾城、降魔、成道、说法、涅槃等八组故事,将释迦牟尼由凡入圣的诸多故事,描绘得淋漓尽致。
北山墙塑
北山墙最底层为色欲界二十四诸天。北山墙的第二层,为五百罗汉过海塑像。三层以上,为释迦牟尼传略的连环壁塑故事,有“降生”“出家”“逾城”“成道”等释迦八相之前四相。
南山墙塑
南山墙最底层为北山墙十二诸天之延续,第二层变为“五百罗汉”之延续,第三层以上为“释迦八相”之中“涅”等后四相。
由于唐朝推崇道教,以及唐朝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后,在哲学与学术上出现的多元化的倾向,因此在水陆庵泥塑中充分体现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
东檐墙塑
东檐墙左边是佛的报身相卢舍那,佛后壁塑佛、道、儒三教教主像,右边是佛的应身像。中为释迦牟尼,在释迦牟尼的坐像两侧,左边塑有道教鼻祖老子李耳像,右边为儒学宗师孔子塑像,而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常发生各宗教之间互相争斗指责、排斥攻击的现象,而水陆庵中释儒道三教教主并排同坐于云头之上。孔子头戴儒巾,宽衣博带,左手持乐器,右手持书卷,和蔼可亲。老子则眉目修长,神情恬淡,左手持灵兰,象征着道教内外兼修,长生不老,手持书卷为《道德经》。三教合一于佛殿内,充分体现了明代佛教兼蓄并收、禅净结合、相互交融的特点,这种思想代表了明代佛学思想的主流。
西檐墙塑
西檐墙并列着众多佛教人物像,名为“兜率天”,也叫“千人听经图”,状如蜂房,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认为约是五代十国时制作的。
泥塑壁塑
水陆庵彩绘泥塑保存于大殿之内。大殿坐西面东,殿中央前奉三佛六弟子,后奉三菩萨六童子,四周墙面布满壁塑和悬塑。正中殿门面阔三间,殿门两侧墙面塑满壁塑,高4.12米,宽3.10米。大殿东墙北侧为加固修复区,由报身佛、两协侍圆塑及背壁十二诸天壁塑和横世三佛悬塑组成,并以佛塔、祥云、飞天悬塑渲染。
整个大殿共有独塑、壁塑、群塑、大小彩色泥塑像3700余尊。壁塑总长86米。壁塑中的佛本生和各种经变故事都采用连环连接的形式,通过山石的回环、林木的交错、庙宇的掩映和云水的衔接,把许多不同的画面连成彼此相通的艺术整体。
雕塑中所塑造的亭台楼阁、殿宇宝塔,玲珑别致,金碧辉煌。塑成的出水海天、花尾榛鸡舞凤、奔骐跃虎、花竹鱼虫,无不跃然纷动,逼真细腻,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天王、力士、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涅盘塑像,还有鸟、兽、麒麟等。整体布局严整,神态各异,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佛教众生平等,以及四大皆空、修身养性方成正果的出世思想。
艺术特点
合理布局
大殿中心位置为"横三世佛",构图威严而又不失和气。三尊塑像雕镂手法相似,上有庞杂辉煌、面积庞大的佛光,下有敷彩绚丽、层层叠加的须弥座,佛像线条简练、顺畅,周身沥粉、贴金,佛座下的力士,体形虽小,却也透露出极强的力量感。三世佛背面为三尊菩萨造像,没有按照人们习以为常的女性形象塑造,而是塑成了男性,但是用色和神态却保留了菩萨惯常的慈祥和温馨。
南北山墙最底层的"二十四神将塑造"是水陆庵的精彩之笔,他们神色各异、威武雄健,五官和身形塑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塑技艺。山墙之上的佛传故事内容丰富、构图繁密,工匠在设计画面时充分考虑到观者的心理反应,合理布局、恰当用色,从雕塑技艺和画面设计等方面消解了大体量构图容易产生的不适感,堪称雕塑史上的一绝。
主题突出
水陆庵彩塑除佛传故事外,还有佛本生故事。佛本生讲的是释迦牟尼的前生故事,宣扬舍弃自己的肉体,以取得精神的轮回。唐宋以后,佛本生故事逐渐被经变故事所替代,壁画和雕塑中的这类题材也大大减少,这也体现在水陆庵彩塑之中。水陆庵彩塑中的佛本生故事仅有"舍身饲虎"和"割肉贸鸽"两个主题,二者塑造在一起,造型简单、明快,占用面积很少,如"舍身饲虎"仅通过一僧人伸手喂虎来表现。
创作手法
水陆庵泥彩塑主要为佛传故事,在营造场景时,工匠们充分利用了建筑元素,包括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佛塔、寺院等建筑样态48处,这些建筑造型基本上是当时社会建筑样式的挪移,参差交错地分布在墙面上,起到了很好的点景和衬托作用。水陆殿南北山墙长11米、高7米多,在如此宏大的场景中塑造满壁悬塑,既要照顾到内容的表达,又要兼顾到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观感。
古代工匠在塑造方法和程式方面采用了以栏杆式建筑连接同一层画面的做法,这样既可分隔出不同层面的画面,又可通过金色栏杆提亮画面的鲜活度,还可体现建筑的等级。水陆庵彩塑中处处可见匠人用心营造的痕迹,通过这些精心塑造的场景,人们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明代建筑样式和空间布局,也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找到可资借鉴的蓝本。水陆庵彩塑包括佛祖、僧众、供养人等大量人物雕塑,如何营造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是雕塑家们考虑的问题,为此塑造者在塑造人物不同体态、表情之外,还通过服饰来表现人物身份。
价值意义
艺术价值
水陆庵彩塑群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以来的原貌,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技艺精湛。雕塑中既有程式化的东西又有自身的特色,可与敦煌市、龙门、云冈、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造像相媲美,为人们认识明代水陆庵雕塑提供了具象素材。
水陆庵彩塑在反映中国古代雕塑工匠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折射出自身的艺术特性,如室内雕塑群体的合理布局,幽暗环境中色彩的巧妙应用,利用建筑因子连接分隔画面,整体构图与单幅画面的组合,人物关系的串联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水陆庵彩塑的艺术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
水陆庵从唐至今已千余年,作为一座保存完整的艺术宝库,它为研究我国民族雕塑、绘画、建筑、宗教等方面的艺术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借鉴,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海外游客赞誉水陆庵为“中国第二敦煌市”“东方雕塑陈列馆”;建筑界的大家们从水陆庵壁塑建筑物中,引发了开发一流古建筑的兴趣;音乐艺术家从诸多罗汉吹弹是乐器中,领略了唐代宫廷音乐的韵律;而泥塑艺术家更是将水陆庵泥塑奉为珍贵的泥塑楷模,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而佛教界更把水陆庵作为佛塔福地,顶礼膜拜,日本净土宗就曾万里迢迢从日本到蓝田水陆庵认祖归宗。
宗教价值
在空间表现方面,悬塑作品是高于壁画的,水陆庵彩塑通过悬塑技法营造了三维空间,扩大了雕塑面积和内容,这样就可以使信徒现场感受到佛国世界的高远和神秘。水陆庵大殿在整个空间中塑造了12尊主像,每尊主像的后面都有繁复的佛教故事;两面山墙则主要为佛传故事;描绘了佛祖出生、出家、不同化身、成佛、涅槃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宗教文化价值。
如北山墙正中央为"降生"故事,包括"托胎""出胎""九龙沐浴""狮子吼"等,整组画面以宫殿式高大建筑为中轴,各个故事分布于建筑的不同部位。通过建筑的体量和等级,表现出佛祖出身王室的身份,以及佛祖成长的环境。与北山墙对应,南山墙正中央为"涅槃"故事,通过环境烘托、人物表情,清晰而准确地刻画了佛祖"涅槃"这一重大宗教事件。这就符合了对称原则,使观者获得视觉上的平衡感。
水陆庵彩塑不仅包括以不同的雕塑手法和雕塑元素构建的佛国场景,还在雕塑用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金色的大量应用。宗教类题材的壁画在用色上通常以青绿的冷色调为主,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营造出彼岸世界的庄严和神秘,如山西的永乐宫壁画。水陆殿内悬塑作品众多,容易造成空间上的逼仄和压抑,雕塑家们突出了金色在整个彩塑中的应用,这样既不失宗教的威仪,又提亮了环境效果,还可体现寺庙出资人——秦王的身份地位。
历史价值
水陆庵彩塑不仅参照了佛教仪轨的内容,而且结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营造了明代佛教造像的特色。与大多数寺庙大殿中四壁多为壁画不不同,水陆殿四壁皆为悬塑作品,从地面一直攀延至屋顶,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佛国世界。这种三维立体雕塑融合了许多现实元素,如释迦牟尼、老子孔子雕塑在一个立面之上,实现了释、道、儒"三教合一",这也是佛教世俗化的历史见证。通过水陆庵彩塑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审视明代宗教文化,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建筑样式、空间布局、庭院装饰、民俗服饰、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游人云集,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已达千万人次之多。近年来蓝田县又陆续修葺了中殿,重塑弥勒金身佛像和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彩绘。在新修的荷花池中,雕塑了汉白玉滴水观音菩萨像,修复了极具书法艺术价值的唐大福和尚碑,新植了翠柏修竹、芳草怪石,使庵内清新秀丽,空灵静远,充分体现了幽雅、静谧、清静无为的佛家自然之美,也为古老的水陆庵增添了新的景观和文化内涵。
文化活动
庙会活动
庙会一直是寺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寺庙附近居民的盛大节日。水陆庵传承明清以来的传统,以每年正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作为庙会的日子,在这几天里,人们到寺庙烧高香、祈幸福,以期得到佛祖保佑。伴随着烧香祈福,庙会还是文化展示的平台,传统的小吃、杂耍、手工艺等纷纷亮相。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6日,水陆庵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水陆庵被列入中德合作开展的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主要对彩绘保护、墙体空鼓、裂缝等问题进行研究,并选择隐蔽区域进行除尘、颜料加固及彩塑修复等治理研究。
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由陕西省文物局监督领导,美国西北大学、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共同开展了"三维扫描及数字化图像制作技术蓝田水陆庵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对水陆庵彩塑全方位的数字化图像信息采集,为世界范围内宣传和展示水陆庵彩塑的艺术价值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为文化交流、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修复及合理开发旅游等提供了具象材料。
参考资料
第四章 古代建筑.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3-05
水陆庵.遗产数据库 .2024-03-28
尉迟恭监修水陆庵.陕西省图书馆.2024-10-10
西安地名故事 | 六朝古刹水陆庵.西安市民政局.2024-10-10
【这里是陕西】千年古刹——水陆庵.西安市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2024-03-05
华夏文明之旅之水陆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24-03-28
央视直播:蓝田水陆庵古会盛况.西安蓝田公安.2024-03-05
目录
概述
文物背景
历史沿革
历史传说
方位布局
位置境域
重要景点
大殿雕塑
中隔雕塑
中隔北壁
中隔南壁
北山墙塑
南山墙塑
东檐墙塑
西檐墙塑
泥塑壁塑
艺术特点
合理布局
主题突出
创作手法
价值意义
艺术价值
宗教价值
历史价值
文化活动
庙会活动
文物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