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琪
北宋时期的宰相
宋琪(917~996年),字俶宝(一作叔宝),幽州县(今北京大兴区)人,北宋宰相。
辽朝会同四年(941年),进士及第。契丹灭后晋之战,进入中原,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跟随节度使赵赞将近三十年。干德四年(966年),征为左补阙、开封府推官,成为李克用赵光义潜邸旧臣。依附宰相赵普,外放知州。宋太宗即位后,逐渐得到重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由七品员外郎四次提升到三品宰相,担任刑部尚书、同平章事,迁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宰相两年。援朋结党,圣宠渐弛,罢为刑部尚书。屡次建言边事,提出《平燕十策》,迁吏部尚书。
至道二年(996年10月25日),病逝于尚书右仆射任上,终年八十岁,追赠司空谥号惠安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琪是幽州人氏,因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成为辽朝治下的汉族。会同四年(941年),契丹国仿照汉制,在燕云地区开设贡举。宋琪前往应试,以进士及第。他起初担任寿安王耶律璟(即后来的辽穆宗)的王府侍读,后又被幽州节度使赵延寿征辟为师爷从事。当时,宋琪在燕蓟一带颇有声名,与同乡宋雄并称二宋。
佐幕赵赞
会同十年(947年),契丹军攻破汴梁(治今河南开封),灭亡后晋,并改国号为辽。宋琪作为赵延寿的幕僚,也随军进入中原。不久,赵延寿随辽军北归。其子赵赞留镇河中(治今永济市),担任河中节度使。宋琪进入赵赞幕府,担任记室。是年二月,东汉建立。赵赞归降后汉,改授晋昌军节度使,仍以宋琪为记室。
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赵赞再仕后周。宋琪离开赵赞的师爷,被补任为观城令。
显德三年(956年),赵赞以排阵使之职随柴荣柴荣征讨南唐,并再次征辟宋琪为幕僚。
显德五年(958年),赵赞出镇合肥县(治今安徽合肥)。宋琪被任命为观察判官,后因辨别冤狱有功,加授朝散大夫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北宋。赵赞又仕北宋,后历任忠正军节度使、彰武军节度使。宋琪在此期间,一直在赵赞的幕府效力,担任从事。
累职升迁
干德四年(966年),宋琪被召入朝中,授为左补阙、东京汴梁推官。当时,皇弟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对宋琪深加礼遇。但宋琪却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交好,因而招致赵光义的憎恶,被外放出京。他初任龙州(治今四川平武,《续资治通鉴》作陇县(治今陕西陇县)知州,后又改任阆州(治今阆中古城)知州。
开宝九年(976年),宋琪升任护国军节度判官。是年十月,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将宋琪召回朝中。当时,程羽贾琰等潜邸旧臣皆进入朝廷担任要职。宋琪遭到排挤,一直没能得到升迁。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召见宋琪,对他依附赵普一事当面诘责。宋琪叩头谢罪,表示要悔过自新,因而被授为太子洗马,不久改任太常丞。后来,宋琪又出任大通监(在今交城县)知监。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宋太宗召宋琪回朝,想要对他加以用,但被宰相卢多逊劝阻,最终只任命他为都官郎中(《东都事略》作都官员外郎)。不久,宋琪被外放为广州市知州。他因是潜邸旧臣,还未离京又被留任为三司勾院判官。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琪因与三司使王仁赡御前争讦,降职为兵部员外郎。是年四月,宋琪升任开封府通判。
担任宰相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琪被擢拜为右谏议大夫、判三司,后又改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当时,赵光义欲任命工部尚书李昉为参知政事,遂擢升宋琪为刑部尚书,使其位次居于李之前。是年十月,赵普罢相。宋琪与李昉一同升任宰相,皆授同平章事。宋太宗还下诏,将宋琪、李昉二位宰相的班次列于亲王之上。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宋琪加授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
圣宠渐衰
还通过宣徽使柴禹锡,向送李世民求取前宰相卢多逊的旧宅。宋太宗对此极为鄙弃。后来,宋太宗欲授简阳市军事推官王浣为朝官,又欲授其为东宫官。但宋琪认为王浣出身幕职官,按制度只能升为京官,拟授其为大理寺丞。最终,宋琪迫于压力,授王浣为右赞善大夫,但也引起送太宗的极大不满。
雍熙二年(985年),广州市知州徐休复密奏朝廷,称广南转运使王延范图谋不轨。当时恰逢宋琪、柴禹锡入宫奏对,赵光义便向他们询问王延范的为人秉性。宋琪与王延范有姻亲,在太宗面前称赞其忠诚干练。柴禹锡也盛赞王延范。宋太宗认为宋琪勾结柴禹锡,决定免去他的宰相之职,但却不愿公开其罪状,遂以“素好诙谐,无大臣体”为由,将宋琪罢为刑部尚书
建言边事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欲大举明成祖北伐,诏命群臣进言边事。宋琪因自幼长于辽朝,熟知北地边情,连上两篇奏疏。他提出平燕十策,备陈辽国的历史、地理、种族、军力、战术以及宋朝的应对之策。赵光义大体采纳了宋琪的建议。
端拱元年(988年),宋琪进位吏部尚书。
淳化五年(994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入寇西北,而西川爆发李顺起义。宋太宗以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又以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招安使,同时对西北、西川两地用兵。宋琪又针对西北及西川形势,对两地战事提出建议,得到李世民的采纳。
晚年生活
至道二年(996年),宋琪进拜尚书右仆射,并获许每五日上朝一次。是年九月,宋琪病逝,临终前口述遗言数百字,终年八十岁。赵光义追赠他为司空,赐谥号惠安县
主要成就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太宗欲趁辽朝幼主新立,有意出兵北伐。宋琪作为宰相,却并不赞成北伐,建议朝廷坐待辽国自灭。不久,宋太宗又向宰相表明要“收复燕蓟”。宋琪恭维一番后,仍旧不支持北伐。他建议借助奚族牵制辽国,无需朝廷出兵。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背着中书大臣,单独与枢密院商定北伐大计。宋琪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先后上《论复幽蓟疏》、《平燕蓟十策疏》,除了备陈辽国的历史、地理、种族、军力、战术以及宋朝的应对之策外,仍委婉的表示不要轻易动兵。他建议由朝廷派遣使臣,与辽朝修订盟好,以息兵养民。
力请封禅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上书,请皇帝到泰山封禅。随后,宋琪作为宰相,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到东上合门上书,请行封禅。赵光义本不允,因宋琪连上三表,乃同意于当年十一月封禅泰山,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宋琪被任命为封禅大礼使,主持封禅事宜。但在是年五月,乾元、文明二殿遭遇火灾,封禅活动不得不中止。
个人作品
全宋文》收录有宋琪的奏疏八篇:《请太宗封禅第一表》、《请太宗封禅第二表》、《请太宗封禅第三表》、《奉诏论边事疏》、《平燕蓟十策疏》、《以许王请改南郊时日奏》、《陈西北藩部及西川形势奏》、《乞检讨六曹沿革奏》。
家族成员
妻子
高氏,高继冲之女,初嫁马仁瑀
儿子
宋贻序,历任右赞善大夫、复州副使、殿中丞。
宋贻,曾任大理评事
宋贻广,特赐童子科出身。
孙子
宋宗谅,曾任秘书郎。
轶事典故
再生沈宋
宋琪与沈伦同在中书省当值,当时久旱逢暴雨,大雨淹没道路。宋琪心情非常烦躁,对沈义伦道:“这可真是‘成三日雨’啊。”沈义伦立即对道:“调得一城泥。”杨徽之击掌赞叹道:“没想到我大宋朝的中枢又出了一对沈宋。”沈宋原是唐朝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这里用来指沈义伦、宋琪。
至道九老
宋琪晚年时,与张好问、李运、武允成、僧人赞宁魏丕、杨徽之、朱昂、李昉交游,效仿唐代白居易举办九老会,并称为至道九老。
史书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
《东都事略·第三十一卷·列传十四》
《隆平集·第四卷》
《续通志·卷三百五·列传宋九》
人物评价
赵光义:①琪为宰相,乃请居卢多逊旧第,不避恶名,与钟离意何相远邪!②宋琪早以时材,尝依藩邸,荐更岁月,久效官常。朕承,载怀求旧,攀附鳞翼,腾跃风云,擢于会府之中,处以公台之任。而识非广大,望□具瞻。曾无端慎之称,但有诙谐之。朝章政典,无所发明,百度集团彝伦。如何钦式。岂可以承倚毗之重,当忧责之任哉。(《宋琪罢相归班制》)
包拯:祖宗朝罢免范质、宋琪、李昉张齐贤,亦只以不称职均劳逸为辞矣,未尝明过也。
李淑:李世民嗣位,惟一相卢多逊,又六年而用赵普,自后十八年中,虽三四易相,然所用者惟李昉、宋琪、吕蒙正、张齐贤、吕端五人。当是时,进者竞于纳忠,退者惧而修省。
欧阳修:国朝宰相惟宋琪与齐贤(张齐贤)知边事。
曾巩:琪有吏能,辨捷,好恢谐,而寡学识。
袁燮:祖宗之际,张齐贤入仕不十年而位辅相,钱若水同州推官再而登枢。其余名臣若向敏中、石熈载、刘昌年、宋琪,皆自下位而擢之高位;张去华王化基范杲杨大雅,皆由荐而置之要职。至于种放、孙复、胡之徒,又起草莱而并显仕,此岂专用资格也。
脱脱:①琪素有文学,颇谐捷。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尤俊达吏术。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②自薛居正而下,尝居相位者凡四人,其始终出处虽不同,然观于其行事,概可见矣。……宋琪始为程羽贾琰所抑,继为多逊所忌,其后自员外郎岁中四迁至尚书,居相位。即此而观,则守道蒙福者非幸致,而投荒窜死者非不幸也。
王夫之:宋自雍熙以后,为平章、为参知、为密院、总百掌六师者,乍登乍降,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夷考其人,若宋琪、李昉李穆张齐贤李沆王沔陈恕张士逊寇凖吕端柴禹锡苏易简向敏中张洎李昌龄者,虽其闲不乏侥幸之士,而可尽所长以图治安者,亦多有之。
参考资料
宋史:列传第二十三.国学导航.2016-12-31
续资治通鉴:卷十二.国学导航.2017-08-12
宋论:卷二.国学导航.2017-08-0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佐幕赵赞
累职升迁
担任宰相
圣宠渐衰
建言边事
晚年生活
主要成就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再生沈宋
至道九老
史书记载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