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革命博物馆最初为1967年复建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后在1988年,因筹建武汉博物馆时无馆舍,而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合署办公,后逐渐形成一套班子,五块牌子的运营模式。
武汉革命博物馆内有武昌农讲所、
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起义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五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场馆总占地面积321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81.72平方米,展厅面积10395.44平方米。
武汉革命博物馆对外开放有复原陈列26处,基本陈列11个,截止至2023年3月,根据
国家文物局数据,武汉革命博物馆登记在册的藏品共2790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57件/套。
历史沿革
武汉革命博物馆目前为一套班子,五块牌子,下辖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暨陈潭秋烈士纪念馆、
武昌起义门管理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时期
中央农民讲习所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讲习所由建于1904年的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
坐北朝南。旧址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于1958年经中共
湖北省委批准筹建,1963年4月对外开放。1967年复原修建
毛泽东旧居,1976年在旧居按原貌修复当年的民居建筑,内辟陈列室,1977年修建完成。
1981年
武汉市政府拨专款对
武昌起义门城楼进行重新修缮,同意设立武昌起义门管理所,隶属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管理。
1983年武汉市政府再拨专款对武汉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的武昌高师附小旧址进行修缮,辟《中共五大历史陈列》和《陈潭秋在武汉陈列》2个陈列室,并批准成立陈潭秋烈士纪念馆,由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管理。
成立武汉革命博物馆
1986年
武汉市筹建市博物馆,因无馆舍,1989年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7年经武汉市政府同意批准,正式成立武汉革命博物馆,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馆址设在农讲所旧址内。
2000年武汉革命博物馆独立办公,武汉市博物馆迁至汉口新址。
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即陈潭秋烈士纪念馆的保护利用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同年10月,在中共中央委员,时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
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亲自关心下,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纪念馆,2007年11月30日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隶属武汉革命博物馆管理。
2019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设计布局
建筑布局
武汉革命博物馆内有武昌农讲所、
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起义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五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场馆总占地面积321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81.72平方米。
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
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为
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农讲所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周恩来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名。农讲所建筑主体为四座传统砖木结构建筑,斗拱与榫卯保存完好,基调为青瓦灰砖,均建在平均高约1.2米的高台上,走势沿水平面延伸,与正门处于同一中轴线上,第一排房间自西向东依次为总队部、常委办公室、教务处、庶务室、总务处、医务室等,第二排房间自西向东依次为小教室、大教室、小教室,第三排二层楼房为学生寝室,第四排为膳堂。一、二排间有风雨回廊相连,三、四排之间亦然;二、三排之间有一面积4800平方米的大操场,使农讲所内部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将教学区与生活区间断开来。
武昌毛泽东旧居
武昌
毛泽东旧居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办公地兼居所,是当时中共中央农委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旧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四周为硬山头风火外墙,大门为单坡屋檐,墙体有门楣装饰,朱红色的板门上装有门钉、门。占地面积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36平方米,院内三进三天井,内隔断均为木质板壁和隔扇门窗,后檐有门,贯通呼应。地面装有石质双钱式地漏,厅堂中有亮瓦,采光充分,净空很高,体现了对武汉气候特点的适应,具有典型江南民居风格,体现了武汉地域建筑特点。正门额上木质红色横匾,上有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旧居”七个金色大字。
1967年毛泽东旧居按原貌重建并对外开放,内有毛泽东卧室等复原陈列。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毛泽东旧居基本陈列《毛泽东在武汉》陈列展厅对外开放。
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
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昌区都府堤街2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11平方米。
会址建筑为中西合璧的武汉近代教育建筑,既吸收了西方教会学校建筑元素,也体现了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建筑风格。学校当街为二层门楼,为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上有巴洛克式花雕,入口两侧
开间二层各设一小阳台,铁花栏杆。进入门楼,右侧有一组马蹄形建筑,由3栋砖木结构平房组成,呈三面围合型院落,合院中有一六角亭。这组建筑为内廊式布局,设有互相
连通的通廊和环绕建筑四周的游廊。建筑内设有推拉式玻璃窗和荫蔽式通风气窗,体现了对武汉气候特点的适应,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整体色调为青瓦灰砖红柱。
1956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
武汉市人民政府对陈潭秋烈士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武昌高师附小旧址进行修缮,开辟《中共五大历史陈列》和《陈潭秋在武汉历史陈列》2个陈列室,批准成立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武昌起义门旧址
武昌起义门旧址位于
武昌起义南路,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城十大
古城门之一。武昌首义爆发后,革命党占领并打开中和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在城楼布定
火炮轰击总督府。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
1912年,改名“起义门”。城台主体占地890.8平方米。城门高7.1米,宽5米,城门上方嵌有长方形石匾,上刻叶剑英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金色大字。城楼高11.3米,是穿斗歇山顶式的双层建筑,飞檐凌空,两侧是高大厚实的带箭垛的灰色城墙。整个建筑庄重雄伟,极为壮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是在中央纪委、
湖北省委高度重视下,在湖北省纪委、武汉市委领导下,由武汉市纪委主持建设的全面展示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的专题性展馆。展览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加强纪律建设的历史脉络。
展览分“创立与探索”“推进与曲折”“恢复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四部分,运用微缩
浮雕、
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纪律建设理念、战略方针及主要成果。近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5件(套)文物资料,700多幅珍贵高清历史照片,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
陈列展览
武汉革命博物馆对外开放有复原陈列26处,基本陈列11个。下列仅列出武汉革命博物馆官方网站收录的陈列。
基本陈列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
此陈列位于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5号楼与3号楼的二楼。展览主题为“紧急时期的艰难探索”,着重凸显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紧要关头,面对风雨如晦、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势,以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任弼时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年轻的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陈列共分为“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中共五大的召开”“中共五大的贡献与局限”“中共五大后的探索与奋斗”四个部分,展出历史图片300余幅,上展文物资料18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9件。陈列通过雕塑、场景、微缩景观、
多媒体、艺术品、VR技术、
AR实景等多维度展示手法的综合运用,提升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最佳观展效果,增强观众沉浸式观展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色彩上,使用革命的红色突出主题。同时,注重运用细节元素,增强情感代入。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
此陈列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举办。目的为回顾党的纪律建设历程。展览分“创立与探索”“推进与曲折”“恢复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四部分。运用微缩
浮雕、
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纪律建设理念、战略方针及主要成果。近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5件(套)文物资料,700多幅珍贵高清历史照片,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
武昌毛泽东旧居人物展
为大力弘扬和发展
红色文化,在
红色文化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无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武汉革命博物馆在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旧居推出《光辉永存——武昌毛泽东旧居人物展》。
展览通过40余幅历史照片、23件珍贵实物,再现了
夏明翰、蔡和森、澎湃、
郭亮、毛泽民、
方志敏等革命先辈1927年在武昌都府堤41号工作和生活过的情形。以夏明翰烈士的《
就义诗》和
彭湃被捕入狱后写给党中央的信为代表的内容,展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中厅的雕塑则生动地反映了1927年6月上旬毛泽东、蔡和森和来自
湖南省基层的工农群众探索革命去向的场景。
安邦基石——武汉国家安全教育展
此陈列位于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纪念馆。《安邦基石》展陈系列通过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及部分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法律、知识的介绍,多方面地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种大安全时代的国家安全大思路,揭示了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下,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定地维护并拓展国家安全利益。
安邦基石展分为安国重典、较量无声、无名丰碑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分别展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机关反分裂国家法、反渗透、反颠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隐蔽战线工作做出的特殊贡献。
伍修权生平展
此陈列位于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纪念馆。
伍修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在长达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此陈列以展示
伍修权同志的生平为主,主要通过展览伍修权同志的照片、复原办公室、列举生平大事年表等来表现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湖北有个黄负生
此陈列位于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黄负生是湖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曾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宣传委员,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秘书,《
武汉星期评论》主编,为湖北共产党、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4月在武汉病逝,1945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子
黄钢、其女
黄铁在党的关怀下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黄负生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他不仅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也是武汉地区新文学的拓荒者。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潭秋在武汉
此陈列位于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纪念馆。陈潭秋在武汉陈列位于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分为“参与建党”“唤起民众”“投身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三个部分。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湖北省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在短短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在武汉
此陈列位于毛泽东同志旧居。由“烟雨莽苍苍”“积木楚天阔”“她在丛中笑”三部分组成。展示他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道路的勇敢探索者和开拓者的过程与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持会议,会见外宾,读书写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者。这位前无古人的旷世伟人,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曾50余次来到
武汉市,从事革命实践,进行理论探索,深入调查研究,指导经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湖北武汉地区和全国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
此陈列位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农运声威动地惊”“江城讲习开新篇”“文武兼修育英才”“革命火种播神州”四部分组成。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主持农讲所全面工作的毛泽东怀着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极大热忱,同邓演达、瞿秋白、澎湃、李立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和
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努力,指导来自全国17个省区的学生学习革命理论和农运常识,进行军事训练,参加社会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运骨干。
此陈列展示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
中原地区近现代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复原陈列
武汉革命博物馆共有复原陈列26处,包括武昌高师附小教室、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学生寝室等。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第一排房间自西向东依次为总队部、常委办公室、
教务处、庶务室、总务处、医务室等,第二排房间自西向东依次为小教室、大教室、小教室,第三排二层楼房为学生寝室,第四排为膳堂。以上皆为复原陈列。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纪念馆现有: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
陈潭秋夫妇卧室,陈潭秋任教、
伍修权上课的教室,武昌第一小学传达室和古井五个复原陈列
武昌毛泽东旧居内有: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住过的房间、杨开慧的母亲和保姆住过的房间、
彭湃、毛泽覃先后住过的房间、
夏明翰、罗哲先后住过的房间、客房。
起义门旧址本身即为复原陈列。起义门因其在首义胜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是一座记录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勋业伟绩的丰碑。以下仅展示部分复原陈列。
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
这是武昌第一小学的风雨操场,是学生下雨时上体育课的地方,楼上为教工宿舍。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开幕式。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代表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代表
罗易、
多里奥、
吴廷康,
中国国民党代表团
谭延闿、
徐谦、
孙科,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苏联等国共产党代表,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农民协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等代表和其他来宾也参加了大会。
湖北省总工会纠察队队长项英带领工人纠察队向大会行礼致敬。大会由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宣布开幕并致词。
武昌高师附小教室
这是
陈潭秋任班主任的教室。1922年至1927年,陈潭秋在此担任五年级级任(班主任)老师和四、五、六年级英语教员。他利用
课堂教学和课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引导学生走上为
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道路。
伍修权正是在武昌高师附小学习时,在这间教室上课。他在陈潭秋的精心培养下,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临时展览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曾举办和引进各种历史、文化、艺术专题展览,先后举办了《中国近百年史展览》《毛泽东与武汉》《基层干部的榜样--吴天祥先进事迹展》《胜利属于人民》等多个陈列展览。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所在的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
其中,“大江弄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2018年武汉革命博物馆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精心打造的原创性展览。该展览突出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
武汉市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曾荣获2018年度“
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敢教日月换新天———武汉70年巨变”,是2019年武汉革命博物馆为庆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的临时展览,该展览突出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曾荣获2019年度“
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日出江城———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是2019年武汉革命博物馆为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推出的原创展览。该展览重现了武汉解放及解放初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的历史过程,曾在2019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展览推介活动中,获
国家文物局重点推介。这些临时展览以传承
红色文化为主题,重温红色历史,
讴歌时代发展。以下仅展示部分临时展览。
大江弄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年12月16日,“大江弄潮——庆祝改革四十周年”展览开展仪式在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举行。此次展览分为“勇立潮头”和“大城崛起”两个部分,用200余张图片、200余件实物,展示
武汉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展览既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宏大叙事,又不乏老百姓所熟悉的生活老场景和物件的微观呈现。
第一部分“勇立潮头”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旅事业”“社会事业”“生态文明”五个单元;第二部分“大城崛起”包括“经济实力”“深化改革”“衣食住行”“文化建设”“美丽武汉”五个单元。一组组图片,一件件实物,无不呈现出
改革开放中的武汉巨变,帮助观众读懂武汉40年来的发展变迁。
敢教日月换新天——武汉七十年巨变
2019年9月29日,武汉革命博物馆在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举办《敢教日月换新天——武汉七十年巨变》专题展览,全面展示70年来武汉取得的伟大成就。展览分为“改天换地 探索前行”“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壮阔大江潮 奋进新时代”三个部分,通过200多张图片、100多件实物,生动反映了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带领武汉人民在满目疮的土地上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部分重要展品
毛泽东1926年著《中国佃农生活举例》
《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书是毛泽东1926年在
湖南省湘潭县西乡“与佃农张连初君会谈之结果”,是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一篇关于农村调查的报告,并于1927年 由农讲所出版。该书下端写有“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丛书”、“1927年3月”,是农讲所学习丛书。毛泽东通过准确的计算而得出的令人信服的数据,是中国广大佃农痛苦生活的写照,揭示了“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的事实。
讲习所将毛泽东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丛书正式发表。学员们通过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也将革命的火种埋进心中。毕业后,他们就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随后更为严酷的革命斗争中,燃成燎原之势。
恽代英主办的《互助》
32开本小册子,纸质铅印。长19厘米,宽12.1厘米。上方红框内从右至左印两行红色小字:“互助”“武昌利群书社发行”。底部也印有红色小字两行:“第一期”“一九二〇年十月”。《互助》是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于1920年10月创办的进步刊物,《互助》第一期印数仅1000册,出版后就停刊了,历经沧桑变故,该刊大部分已经遗失,因而弥足珍贵。
1920年初,恽代英等人筹备成立利群书社。《互助》是利群书社成立后出版的内部刊物,第一期刊登了恽代英撰写的《未来之梦》和《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还有利群书社社员之间的通信,以及
五四运动前后
武汉市的进步社团介绍等,印数仅1000册。《互助》虽只发行了一期,但由于被社员带到各处传播,使其成为
武汉市地区宣传新思想、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主战场。
中共五大代表李维汉使用过的柳条箱
这只
杞柳箱长61厘米、宽38厘米、高22厘米。箱子以柳条编织而成,深绿色铁条皮包边。箱子除拎把和一个锁扣经过修理外,其余目前都基本完好。
李维汉(1896-1984),湖南长沙人,党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李维汉率
湖南省代表团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担任大会政治委员会委员。这个柳皮箱,是李维汉30年代在
上海市从事地下工作时使用过的(或者是李维汉40年代在
上海市、
南京市谈判期间购买的)。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如今收藏的这只柳条箱下面,依稀可见用毛笔写的“北京□□135号吴景之收”。吴景之是李维汉的夫人。这说明,
新中国成立成立后,李维汉还在使用这只箱子。箱子里面有一块硬纸板,写着“李维汉的柳条箱:
上海市→
中央革命根据地→
长征→
延安市→行军→北京。李铁林2005年5月”。从日期可以看出,箱子从2005年5月起被李维汉的次子李铁林珍藏起来。
学术科研
武汉革命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在2020年编撰出版《大江弄潮——武汉改革开放四十年》画册。 改革开放对
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座“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有着浓厚改革内生基因的城市,武汉的改革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博物馆编撰出版的《大江弄潮——武汉改革开放四十年》画册,充分还原了展览内容,为研究武汉改革开放成就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资源。
武汉革命博物馆也注重对文物的收集与保护。武汉革命博物馆每年都会进行文物征集,以收集文物进行
文物保护与修复,藏品“李维汉使用过的柳条箱”正是在2007年文物征集时,李维汉的儿子李铁林亲手交给博物馆工作人员。武汉革命博物馆还在建筑的修缮上下重笔。2020年11月,对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进行包括对木地板、地面、墙面、屋面、立柱、梁架等进行全面清理修复。
社教活动
武汉革命博物在尝试开拓讲好
红色文化故事新途径的基础上,博物馆以点串线,突出本馆特色,启动制作红色精品系列节目,形成了红色革命系列、国宝文物系列、传统节日系列等红色精品系列节目,向社会做好社教活动。
武汉革命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云游都府堤”系列线上精品节目。将都府堤红色文化建筑群中多个革命旧址和陈列展览重新梳理,精选展区搭建线上逛展场景编排,将重要革命文物、相关革命历史背景以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录制成四期线上参观的精品系列节目。
“云讲国宝”是疫情期间博物馆利用云端举办的讲述
国宝、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一种兼具讲解比赛和网络综艺节目双重属性的在线文物传播活动。通过网络微视频讲述的形式,为观众带来鲜活生动的
国宝故事,让珍贵的国宝“活”起来。武汉革命博物在全媒体传播平台上推广这些节目,广泛征集网友对博物馆线上教育活动的建议,不断完善线上教育体系。
所获荣誉
唐风晋韵——
晋国历史文化及晋侯墓地遗址展获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2017年年底,馆武汉革命博物馆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5月4号,武汉革命博物馆举行“全国文明单位”授牌。
2019年3月7日,
武汉市市纪念“三八”
国际劳动妇女节109周年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对从全市评选出的女性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武汉革命博物馆荣获“武汉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获得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2010年12月,武汉革命博物馆升级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成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20年12月22日,武汉革命博物馆被授予
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