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本名方远镇,号慧生,化名李祥松。
中国共产党党员,弋横年关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
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中农家庭。
方志敏先后就读于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校、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和
南伟烈大学,相继接触到了改良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和
马克思主义,并且受到了
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运动的影响,组建学生团体,宣传先进思想。之后于1922年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组织要求下回到江西,负责组织群众展开革命活动。1924年3月,在
南昌市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农民运动,发展革命根据地。1934年,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并为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担任其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方志敏不幸被捕入狱。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方志敏在狱期间还创造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作品,他的著作被收入《
方志敏文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方志敏出生于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劳动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分担家务。8岁时,方志敏进入私塾读书,之后跟着塾师前往烈桥搭学,接触到的书籍种类也越来越多,包括
古典小说名著、传播改良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文章等,他在14岁时便结束了在私塾的学习生涯。1916年秋,方志敏在家人的努力下进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校就读,与邵式平交好,之后方志敏受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成立了弋阳“九区青年社”,成员们使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接触新知识,对时事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久后,“九区青年社”发起了针对恶霸张念诚的斗争,但成员们没有斗争经验,未能成功。之后方志敏将“九区青年社”改为“弋阳革命青年社”。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方志敏与邵式平等人组织动员弋阳高小的全体同学进行集会游行,方志敏为此过于劳累而患上
肺结核。同年秋天,方志敏从弋阳高小毕业,前往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就读,因为方志敏成绩较好,所以成为了极少数享受学校免费待遇的学生。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校长赵宝鸿在任用人员方面较为混乱,不少“关系户”都被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方志敏因此编写了一部讽刺剧,这部名为《私塾的怪现象》在
南昌市学生联合举办的联欢会上作为节目出演。1921年春,方志敏和
学生自治会的同学们调查学校教室因为接连下雨而倒塌的原因,发现是赵宝鸿私吞经费而导致教室建筑质量差,并且赵宝鸿用这些经费为自己建造了一所豪华的公馆。于是方志敏在学生自治大会
上将这些结果公布,并和另外三名学生被推举为代表,向赵宝鸿提出意见。但这一举措惹怒了赵宝鸿,他将包括方志敏在内的四名学生代表开除学籍。于是全校学生通过罢课、游行请愿等方式表示抗议,整整持续了一个礼拜,但赵宝鸿求助于
北洋军阀,学生行动因此被镇压。方志敏等人被迫搬离学校,但方志敏也因此成为了
南昌市公认的学生领袖之一。
投身革命
搬离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后,方志敏于1921年秋季前往九江的一所教会学校—
南伟烈大学读书,他在就读期间学会了英语。方志敏在学习学校规定课程的同时自发学习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还组织了“读书会”来组织进步学生阅读和讨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进步书刊,并且在短期内将“读书会”壮大为“非
基督教大同盟小组”,进步青年的数量不断增加,方志敏还组织众人通过张贴标语、演讲等形式来宣传反对
帝国主义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引起了北洋军阀九江镇守使吴金彪的注意,他向学校施压要求开除方志敏,但学校考虑到方志敏本人的影响力,选择用“内部开除”的方式留下方志敏。但方志敏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和渴望学业的矛盾而感到焦虑,再次复发肺病。之后方志敏收到了在上海《
民国日报》社工作的朋友洪宏义的信,随信而来的还有一份名为《
先驱》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出于对报纸观点的认可,方志敏在1922年6月主动退学,选择前往
上海市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方志敏找到了《先驱》的编辑部,从而结识了张太雷和
赵醒侬,通过考察以后,方志敏经赵醒侬正式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之后,方志敏在组织的要求下于1922年秋回到
江西省,负责组织群众展开革命活动。方志敏回到
南昌市后,与进步青年邵式平、崔豪等人共同创办了“文化书社”,通过发行《新江西》和《青年声》小报来传播革命思想,并将其作为宣传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地、发现培养积极分子以及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机关。之后,赵醒侬和方志敏共同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执行委员会,用来团结所有的革命力量。在此期间,方志敏亲自主持“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学习讨论活动、发表关于革命理论的文章、前往学校进行公开演讲并且协助
赵醒侬等人开展“民权运动大同盟”,方志敏甚至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并且因为劳累过度而导致肺病又一次复发。1923年3月,方志敏经过上级组织批准,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负责领导党在
南昌市地区的工作,但之后方志敏受到了反动派的镇压,被迫前往南京。同年,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展开。
1926年4月,作为江西农民运动代表的方志敏参加了在
广东省开展的为期15天的第二次全省农民运动大会,并与
彭湃结下了革命友谊。同年冬天,身为国民党
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间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省农委书记的方志敏在患病的情况下回到南昌,负责组织和带领江西省的农民运动,配合北伐军东征。在方志敏与邵式平等人的努力下,省内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农民协会也逐渐接管了地方政权,仅1926年10月到11月,江西省农民协会的人数就从六千多增加到五万以上。同年11月19日,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正式成立,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但不久后,以
蒋介石为首的
中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争夺国民党对
江西省的控制权,但在方志敏等人的努力下,江西省农民协会的领导权最终归于共产党,江西省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到1927年6月为止,江西省的10个县、171个区和2000多个乡都相继成立了农民协会,全省农民协会的人数达到了38万以上。
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革命政变,成立了
南京国民政府,江西也受到了影响,环境逐渐恶化。江西省委为了安全起见,要求方志敏转移到
赣州市,于是方志敏暗中乘船到达
吉安县,对
吉水县、莲花、安福等地进行了深度考察,还开展了农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促进了当地农民运动的发展。之后
汪精卫于同年7月15日公开叛变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吉安地区的反动派部队也在当地搜索抓捕共产党员,于是方志敏选择躲在农民家中,暂时与党组织失联。
创建革命地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
南昌起义爆发。方志敏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乔装打扮离开了吉安,于同年10月初到达了弋阳
漆工镇,并于11月在
弋阳县窖头村带头召开了党员会议,参与的成员为邵式平、
黄道、吴先民等人。在此次会议中,方志敏提出于农历年关在弋阳、
横峰县两县起义暴动的计划,这一计划也受到了众人的认同。由于横峰楼底蓝家一带的农民受到豪绅地主的压迫,在横峰县衙门上门勒收税款时将上门的委员痛打了一顿。方志敏得知此事后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决定尽快展开武装暴动。弋横大暴动前后涉及的地区共几百里,近7万农民参与其中,持续了两个月。
之后,弋横德中心县委正式成立,由方志敏担任中心县委书记,方志敏选择先停止继续抗争敌人,把精力放在内部整顿中,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集中精干力量,采用
游击战争形式。不久后,一股以磨盘山为中心的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渐渐成型,并且对
南昌市地区派来的反动派军队展开了游击战,但随着敌方军队数量的增加,游击队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回退到磨盘山的中心地区。之后方志敏于1928年6月底在
磨盘山的主峰展开了会议,并且坚持抗争到底的主张。之后游击队采取逐个击破的方法解决了此次困境,方志敏对游击区的首要反革命分子进行了镇压并借此鼓舞群众情绪,还在
贵溪市一带相继组建了农民革命团。
此后革命力量不断增强,苏维埃政府也在
弋阳县、
横峰县两县成立,游击队被正式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连,不久后被扩大为独立营。之后方志敏在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当选中央委员,并于10月参加了有江西省委召开的省的党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于1928年秋再次派遣军队攻打信江根据地,在方志敏的带领下,根据地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并于年底领导
中国工农红军和群众开展扩大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3月,江西省委将原有的弋阳、横峰中心县委扩展为信江特委,
唐在刚担任书记一职,方志敏为委员。之后在同年10月1日,方志敏主持召开信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被推选担任信江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一职。1930年2月,方志敏兼任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6月,信江特委改为赣东北特委。之后,方志敏于同年秋担任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的主席一职。并且方志敏在将红军独立师扩编为中国红军第十军后,带领军队攻克占领了景德镇,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被进一步扩大与巩固,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
参与抗日
1931年3月,方志敏主持召开了赣东北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组建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并担任其主席和财政部部长的职位,同时他担任了中共赣东北省委常务委员。同年11月,方志敏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次年4月,方志敏和邵式平共同指挥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进攻横峰杨家门一役并取得胜利,并于6月带领红十军进军
南平市,同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起将赣东北和中央根据地之间的障碍扫清。之后红十军被改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后调入
中央革命根据地,方志敏留守在闽浙赣根据地,重新组建了新十军。
1933年3月,方志敏主持召开了闽浙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改组政府,连任主席,同时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他“
红旗勋章”的仪式。在1934年1月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中,方志敏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连任执行委员,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34年11月,中共中央下令将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派来的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与新十军合并为红十军团,由方志敏担任新组建的最高领导机构军政委员会的主席。红十军团使用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来完成北上进军华北前线抗日的任务,方志敏在同年12月带领军队向北进入
皖南,但经过
黄山区谭家桥时,方志敏及军队被
中国国民党军队重兵包围,经过奋战后红十军团突破包围圈,给敌军造成重创时部队也受到了一定损失。于是方志敏带领军队返回闽浙赣根据地。
被俘就义
1935年1月中旬,带兵返回的方志敏在
怀玉山区再次受到国民党军队优势兵力的围攻,之后他带着少数部队突击离开包围圈并隐藏在山中。1月29日,方志敏不幸被捕,之后他被押送到南昌国民党监狱。在狱中,方志敏拒绝国民党的诱降后遭受到了折磨,但他依旧策划着越狱行动。此外,方志敏被关押期间还创造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狱中纪实》《
可爱的中国》等作品。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赣江畔下沙窝牺牲,时年36岁。
主要作品
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2月9日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上刊载了方志敏狱中遗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方志敏狱中遗著在社会传播的最早版本在1936年1月出版,其中包括了《在狱致全体同志书》和《我们临死以前的话》,以及他人撰写的《方志敏传略》和几篇文章。上海出版公司于1951年10月将《
清贫》《可爱的中国》《
遗信》的手稿影印出版,书名为《可爱的中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方志敏遗著的第一个版本。《方志敏文集》收录包括狱中遗著在内的各类著作共四十四篇,二十八万余字。文集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
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出版。1999年8月,为纪念方志敏诞辰一百周年,《方志敏文集》由
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
主要影响
方志敏创建了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他参与领导了弋横暴动,并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此外,他还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
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首创了
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
人物评价
毛泽东同志用“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八个字赞扬了方志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拥有的革命意志和其自身的高尚人格。
江泽民同志评价方志敏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并呼吁同志们以他作为榜样。
胡锦涛认为方志敏同志是党的骄傲,人民的骄傲,方志敏所拥有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9年9月10日,方志敏被评为100位为
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中国纪检监察报称赞方志敏一生最鲜明的品格风范就是清贫,称赞方志敏一生大义担当。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教训恶霸
方志敏年少时,当地有一个名为邵襄臣的土财主,他拥有许多田地用来收租,名下有一家叫“鼎丰商号”的铺子,同时向其他人放债。漆工镇和附近县城部分农村的大多数人都是他的租户或者欠债人,因此邵襄臣随意欺压百姓,这引起了方志敏的不满。方志敏在
除夕那天用沾上粪便的稻草在白纸条上写了“抬头见鬼,开门招灾”几个字,并将白纸条夹在了“鼎丰商号”的大门中间。大年初一上午,邵襄臣打开商号的大门时发现了这张纸条,这让他感到憋屈与恼怒。之后这件事便被许多人知晓,知道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拍案而起
方志敏性情温和,但他曾经也为了同志拍过三次桌子。第一次生气是因为军官
匡龙海经常用打骂、体罚的方式管教士兵,于是有士兵向方志敏哭诉。方志敏为此召开了连长以上的干部会议,要求匡龙海不能随意打骂士兵,匡龙海却表示中国人都是骆驼性子,不打不行。这使得方志敏发怒,他拍桌斥责了匡龙海,于是匡龙海不敢再顶嘴。在这次会议上,方志敏废除了
中国工农红军中的体罚制度,明确了官兵一致的部队纪律。
第二次发火是因为闽浙赣省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徐大妹的儿子,赣东北省工会常委王老五在
弋阳县组织工作时被敌人抓住杀害。徐大妹在方志敏安慰她时提出要去弋阳工作,为自己的儿子报仇,方志敏因为弋阳没有党组织而不同意她去弋阳工作,并且劝说她冷静下来。但徐大妹直接就转身往外走,这时方志敏焦急地拍桌大吼,表示自己也想报仇,自己的亲人也在弋阳牺牲了,但作为革命者要守纪律,他甚至激动地热泪盈眶。徐大妹也因此落泪,不再提去弋阳工作的事,而是在
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继续工作。
第三次生气是因为作为“中央代表”的曾洪易于1931年7月来到苏区,用各种名义将根据地的干部诛杀,之后因为闽浙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
吴先民不满他的“左”倾领导,而将他定义为反革命。方志敏为此和
曾洪易据理力争,互相拍桌子争论,之后曾洪易将方志敏和同样反对他的邵式平关入禁闭室停职反省,并公审处决吴先民。方志敏和邵式平为了大局,写了书面检讨才结束了禁闭。之后方志敏向中央提出申述却遭到制裁,直到一年之后闽浙赣苏区大幅缩减才让中央认识到方志敏关于停止“肃反”和机动出击的建议是正确的。
传递文稿
方志敏在狱中写出的《狱中纪实》《
可爱的中国》等作品的文稿是分成四次传向社会的。第一批文稿是由一个名为高易鹏的监狱文书传出去的,他佩服方志敏精神,同他交流,还买报纸、
朱云峰等物给他。方志敏在与高易鹏的相处中觉得这个人可以信任,于是将部分书稿托付给他,希望他能将这些书稿和写给党中央的信件转交给
鲁迅先生,再由鲁迅先生传递到中央。高易鹏答应了方志敏的请求,之后他将这些东西交给程全昭,由程全昭负责将这些信稿带到
上海市。之后这些信稿通过
章乃器的妻子
胡子婴、胡愈之和中共中央特科的
毕云程的传递,最终被特科负责人王世英抄送给共产国际东方部。
第二批文稿是
胡逸民托付他的妻子向心影送出。胡逸民曾经担任过
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长、中央军人监狱长等要职,他在一次
中国国民党的内部动荡中被
罗列罪名关押到监狱。他受到命令前去劝降方志敏,但在谈话过程中被方志敏说服,于是方志敏将部分文稿托付给他,胡逸民将这些文稿托付给了他的妻子向心影,请求她转交给鲁迅先生。但由于向心影在胡逸民出狱前便和国民党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结交,她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就回到了
重庆市,于是这批文稿在社会上遗失。第三批文稿由
胡逸民在出狱之后亲自交给
胡子婴,但不久后
章乃器等七君子被捕,胡子婴就将这批文稿托付给章乃器的弟弟
章秋阳,让他交给宋庆龄,宋庆龄拿到这批文稿后就将其转交给了中共
左派作家联盟负责人
冯雪峰。第四批文稿则是由高易鹏带往
上海市,但因中途出现变故,这批文稿遗失在浙赣铁路沿线,解放后被陆续找到。
后世纪念
方志敏烈士墓
方志敏烈士墓,位于
南昌市西郊梅岭山麓,1959年8月修成。
方志敏纪念馆
方志敏纪念馆,位于
江西省弋阳县城北面峨眉嘴山顶,1978年9月建成,2003年10月对其进行改建,最后于2004年初重新开放。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对外又称“弋阳革命烈士纪念馆”,是省级重点烈士纪念馆建筑保护单位,是省、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人们瞻仰先烈的重要名胜点。方志敏烈士事迹陈列馆,于2001年在南昌梅岭方志敏烈士陵园内落成;“清贫园”,位于
玉山县怀玉乡,2004年落成。
纪念活动
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1999年8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方志敏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由国家邮政总局于1999年8月发行。
方志敏广场
2008年8月6日,
南昌市东湖区投入经费千万余元,在方志敏的殉难地南昌市东湖区下沙窝处修建了方志敏广场。广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方志敏烈士
塑像用
花岗石石做成,高3.6米,寓意着烈士36年的光辉历程。广场的后方有两面环绕弧形文化墙,镌刻着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不朽名作《
可爱的中国》。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