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位于中国
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寇家河村南,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华古寿第一山”。其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
磨脐山、向西与驼山隔瀑水涧相望,海拔421米,占地面积5.5平方千米,经纬范围为北纬36°4'~36°8',东经118°0'~118°6'。
云门山属鲁西隆起区(Ⅱ级)的泰山-沂山隆起(Ⅲ级)的鲁山凸起(Ⅳ级)的北端,以断裂构造为主,是典型的
碳酸盐岩(
石灰岩、
白云质灰岩及
白云岩),地形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等多种地形类型。云门山地属
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云门山的景点包括观寿亭、山神庙、望寿阁、摩崖巨寿、马丹阳
浮雕像、云门洞、
云门山石窟、万春洞、仙女玉女祠、东西阆风亭等众多景点。云门山留有大量佛教、
道教的
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寿文化,成语“人无寸高”也是来源于此。从唐宋至明清,文人墨客留下100余首诗赋和题写镌刻于山崖之上,如《题云门山》《游云门山》等。2023年起,云门山每日人流量在2000人以上,假日人流量会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13200人,景区省内游客占比84%左右,但省外游客也在持续增多。
1985年,云门山被
山东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游览区。2002年,云门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8月,获批国家级资格。2017年,云门山被
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命名
云门山山势走向自东向西连绵起伏,两边山峰对称形状如翅,中间呈凸状,如纱帽帽檐,被当地人称之为“纱帽山”。纱帽山山阳对面山顶上有一方天然宝印,称为“宝印山”。“乌纱”“宝印”遥相对应,受人推崇,认为此山为风水宝地。于是,佛、道两家纷纷在此建寺、建庙或相互争夺此山。至今(2023年),山上保留了众多关于佛、道两家的遗迹。云门洞南北贯通,如玉璧嵌崖,逢夏秋之际,云雾缭绕,穿洞而过,被誉为“云门仙境”,自
隋朝起,纱帽山被称为云门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云门山位于中国
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寇家河村南,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6°4'~36°8',东经118°0'~118°6'。云门山属于
泰沂山脉,北衔金凤山、南依
劈山、东临
磨脐山、向西与
驼山隔瀑水涧相望,占地面积为5.5平方千米。
气候
云门山地属
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云门山年平均气温12~12.5℃,年平均降水量640~860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大为400.2毫米,冬季降水量最小为32.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91.7天,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在
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上,冬季主要受温带
气团影响,干燥寒冷,南北地区存在较大的温差。而在夏季则主要受变性
热带气团及温带气团影响,多雨暖热,南北地区的温差较小。夏季易形成涝灾,冬季、春季和晚秋易发生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地质
地质构造
青州市处于中国新
中原地区第二隆起带与第二
沉降带的衔接部位,云门山属鲁西隆起区(Ⅱ级)的
泰山沂山隆起(Ⅲ级)的鲁山凸起(Ⅳ级)的北端,隆起区是下古生界
地层出露区,包括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沿河谷还有少量第四系地层。该地断裂构造为主。
岩石特征
云门山是典型的
碳酸盐岩(
石灰岩、
白云质灰岩及
白云岩)低山丘陵区,岩石陡峭耸立,断崖发育。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界奥陶系和寒武系碳酸盐岩类地层,其中,奥陶系是一套厚层状豹皮灰岩、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厚层状含
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的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地层;寒武系是一套薄板状泥质
大理石、生物碎屑灰岩、中厚层竹叶状灰岩,薄层疙瘩状―链条状灰岩,缅状灰岩,黄绿色、紫色
页岩及藻凝块灰岩
地层。低山丘陵区碳酸盐岩占全部地层的80%以上,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低,碳酸盐地层岩溶较发育,易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蓄存。
地形地貌
云门山地形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等多种地形类型,主峰海拔为421米,山地最大
相对高度达610米,山势总体不高,沟谷交错,洞穴密布,岩层呈水平状,顶部平坦,形如方桌。全区内北坡面积为2221.14公顷,占总面积的28.11%;南坡总面积为3057.11公顷,占总面积的38.68%;平地及其他坡向总面积为2624.75公顷,占总面积的33.21%。
水文
云门山地表水相对缺乏,地下水是人畜吃水、农田灌溉用水、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取水水源。大气
降水渗入为云门山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类型为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分为裸露型裂隙岩溶水和覆盖型裂隙岩溶水。裸露型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埋藏深,分布极不均匀,开采相对困难,但水质良好;覆盖型岩溶裂隙水含水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比较清晰,水位埋藏浅,补给充足,储量丰富,水质良好,是
青州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云门山佛道并蓄,留有大量佛教、
道教的
文化遗产。据考证,云门山最古石刻为隋开皇间
造像。古青州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发祥地,
赵恒封禅
泰山,曾敕旨于青州建立道观。明就藩青州的
朱祐楎在云门山开凿摩崖巨“寿”,修建碧霞元君行宫并各殿庙;开造万春洞,雕有“
陈抟”睡卧石像;雕刻
马钰线刻像,这些都是云门山风景区中宝贵的道教文化遗产。寿文化由道教文化派生而来,近500年来,前来拜寿的清浊名士络绎不绝,青州云门山形成了独特的寿文化。
开发历程
云门山自隋朝起开始被开发。隋朝年间,在登云门山必经之路上修建增怡亭。隋、唐时期,佛教在云门山开凿
四大石窟,雕刻石佛造像。
元朝,为纪念七仙女修建了天仙玉女祠,是一座蒙古包式建筑,后来因
孛儿只斤·忽必烈崇尚
道教而改为道士帽形状。明朝,在山上刻寿字,改名为观寿亭。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
青州市知府夏一凤对云门山进行大规模修建,修缮山顶原有紫阳殿、三元殿、玉皇殿、王母宫以及赠怡堂,各处建有留亭、问云亭、倚云亭、耸云亭。2005年前后,在修复云门山名胜古迹的同时,又先后征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
武中奇、舒同、
李铎、高启云、
于希宁、史进前等名人的字画,镌刻于岩壁之间。1985年,云门山被
山东省政府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游览简史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和达官贵人们留在山上的一些形形色色的摩崖题刻。其中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北海郡太守
赵居贞的《投龙诗》,
后周广顺兰年(公元953年)彭仁福等《云门山大云寺重妆修壁功德记》,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青州
知府兼京东安抚使
富弼等7人题刻,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青州
知州欧阳修等6人题刻等元朝以前的珍贵字迹20余处。明清两代,在云门山题刻者更多,如明正德庚午年“少保
太原市乔宇大篆云门山三字于崖,都宪陈凤梧题其后”,明工部尚书
钟羽正登云门山诗等,“寿”字是明嘉靖年间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自此,
青州市官民、朝野上下,去云门山拜寿的人络绎不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青州当地有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方位格局
云门山山门处有999级登山石阶,山腰百余级石阶处为观寿亭,山神庙在观寿亭附近。望寿阁位于“渐入佳境”上方,其东侧是“海岱雄风”的题记。隋唐石窟造像群位于
山阳县,明代摩崖巨寿位于山阴侧石壁上,西侧是马丹阳浮雕像。云门洞位于山顶,其北侧为二龙池,西边有云窟,南口周边为投龙壁题刻群。云门山西面为西阆风亭,向东到达云门山顶峰大云顶,向东分别为三皇殿、东阆风亭,云门山东麓有万春洞等景点。
主要景点
观寿亭
观寿亭位于云门山山腰处,因其与山顶的“寿”字遥遥相望,故更名为“望寿阁”。始建于
隋朝,是一座两重檐五重梁的仿古高亭,曾取名为增怡亭。明朝时期,在云门山上刻“寿”字,此处为观寿的最佳角度,于是改名为观寿亭。观寿亭内有六个石鼓形的凳子,材质为青刚石,上面分别刻有
貂蝉、
西施、
李清照、
王昭君等美女、才女的形象。亭子上方绘有
八仙、观音、
南极仙翁的图案。由于植被遮挡,现在人们坐在观寿亭内看不到山上的“寿”字。
山神庙
云门山山神庙位于观寿亭附近,是一座小型石质建筑。《礼记∙祭法》有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虞舜时即有“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
青州市当地古制延续至今。人们至山神庙求子求财、求福求寿、祈求生活幸福安康。
望寿阁
望寿阁位于云门山半山腰处,民间俗称
灵官殿,
北宋末年
王灵官孝文化的故事既源于此。民国末年毁于战火,20世纪90年代重修,道观依山势而建,驼山之上远观形似“
凤冠”,近与大云顶摩崖巨寿相互对应,故更名为望寿阁。望寿阁在民国末年毁于战火,于1984年重修。望寿阁位于“渐入佳境”刻字上方,因为从此处可以看见山顶的寿字,于是被命名为望寿阁。望寿阁的正殿为四面透窗的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门楣上的牌匾为三星共照;东厢房供奉着
泰山老母、
送子娘娘和眼光奶奶;西厢房供奉的是
关羽以及文武财神。
石窟造像群
云门山石窟造像群位于山阳摩崖处,开凿于北周至隋唐时期(557年-907年),自西向东共有6个石窟,造像300多尊。云窟旁的两窟为
北齐和
隋朝开凿的石窟,主要为西方三圣像,即
接引佛、观世音菩萨以及
大势至菩萨。窟中有隋开皇九年至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的十余处题记。东边另一窟为中型窟,开凿于北齐,其中的
佛龛是云门山的
造像中形式最大的一处。
摩崖巨寿
云门山摩崖巨寿位于云门山山阴石壁上,通高7.5米,宽3.7米,仅“寸”字就有2.3米,“人无寸高”一词便来源于此。云门山寿字为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
重阳节,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寓意寿比南山。云门山因此被誉为“中华古寿文化第一山”。
马丹阳浮雕像
马丹阳
浮雕像位于寿字西侧,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凸面高约半厘米,为头部侧面像。该雕像刻于明嘉靖年间,是衡王府弘扬道教的历史见证之一。雕像原型是
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教第二代掌教
马钰。马丹阳原名马从文,字宜甫,
吕振羽邱处机在青州布道。
云门洞
云门洞位于山顶,是一处南北贯通的天然大洞。该洞南北相通,远望如门,又处在山顶云雾之中,尤其是夏秋季节,经常有青云穿洞而过,因而得名“云门”。洞高约4米,宽约6米,长约10米。该洞随季节变化,远望可呈现“满月当空”、“玉璧嵌崖”、“明镜高悬”等奇观,故称“云门拱璧”、“云门悬镜”,为青州古八景(亦有“十景”之说)之首。云门洞北侧有两个池子,名为二龙池,古称“龙潭”。根据地方志记载,龙潭为
干德年间,都纲
王承庆等所凿,西池侧地面刻有“天池水”三字。二龙池池水深不见底、常年不枯,有“云门明珠”之誉。
云窟
云窟又名李公井,位于云门洞西侧。口状如井,深不可测,夏秋季节云雾蒸腾,故名“云窟”。唐天宝十一年,北海
知府赵居贞在此为
李隆基投龙祁寿,唐薛异弱《
集异记》记载有
隋朝北海人李清(今
云门山街道李宝峪村)探云窟的故事,明
冯梦龙据此改编为《李道人独步云门》并收入《
醒世恒言》一书中。
万春洞
万春洞(希夷石室)又名希夷石室,俗称陈抟洞。明嘉靖年间青州衡王府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开凿,寓意万年长春,是体现云门山寿文化的又一珍贵遗存。洞高1.6米,宽1.2米,深5米。石室内有
陈抟枕书长眠高浮雕石像,石像前上方有雪蓑的《山居吟》摩崖题刻,字径9厘米。石室内还有自然山泉和人工开凿的石井、石床,洞内外遍布历代诗文、题记。
东西阆风亭
东西阆风亭位于云门山望海峰之上与西边山崖处,在东西阆风亭可远眺西南层峦群峰。据史料记载,
天宝书法家
李邕任北海太守时,
李白、
杜甫同来
青州市拜访,李白曾在东阆风亭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一诗。
仙女玉女祠
仙女玉女祠始建于
元朝,是一座石质无梁双拱建筑,原为蒙古包式建筑,后因
孛儿只斤·忽必烈崇尚
道教,改为道士帽形状。这种模式的建筑中国仅有三处,一处在
五台山,另一处在南京朝天宫。仙女玉女祠的赐匾落款位于上方,是皇族特有的顶天格式,为
中原地区三处拱形建筑中仅有的。
其他看点
青州云门山旅游度假区
四季滑雪场
2018年5月1日四季滑雪场开业。滑雪场位于
青州市云门山旅游度假区内,大马山南侧、海岱路东侧,占地面积104412平方米,接待大厅建筑面积4256平方米,滑道面积约16000平方米,包含初级道、中级道、高阶道、单板道、滑圈道等多种雪道,其中初级道(含练习道)3200平方米、中级道2800平方米、高阶道6180平方米、单板道1600平方米、滑圈道230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约50亩,车位520个。
九龙峪景区
九龙峪景区依托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原生态山体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旅游配套区三大功能区,包含
体育公园、欢乐世界、
玻璃吊桥、国防教育基地、陈毅纪念馆、药王谷、如意园、硅化木
世界地质公园等多个项目,2019年获评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外设临时休息点40余处,主要是长椅或长廊,卫生间28处,公共自行车站点1处,观光车乘车点4处,购物点4处,医务室1处等配套设施。共设6个大型停车场,共可停放大巴50余辆,私家车1000余辆。
青州不夜城
青州市不夜城项目以行为艺术、情景演绎与美食为核心吸引力,打造休闲化、体验化、情景化的旅游打卡地。在滨水休闲带原有规划基础上,建设模块化售卖亭及美陈打卡艺术装置,利用国潮元素打造1200米古风情景街道空间,中间穿插游龙广场、云门广场、非遗坊、戏楼、祈福楼等演绎活动场所。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2年,青州市将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规划建设集影视动漫、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
青州市组织各景区参加省旅游局统一组织的“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活动,申请成为
山东省旅游协会理事单位,云门山等三家景区成为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
2019年,
潍坊市实施“双百”工程,青州云门山四季滑雪场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建成运营。
2021年,青州市开创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将非遗元素融入云门山等旅游项目中,建设了
青州古城非遗文化聚集区。
2022年,青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原有地形地势对云门山景区周边荒山、沟壑等进行持续综合整治,打造“城市绿肺”,同时修建了休闲步道、生态水系健身广场等设施。
保护
2013年,
云门山石窟及石刻被国务院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石窟”,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申报工作。2015年,
山东省文物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现场考察云门山等地的消防、安防工作,提高了对青州市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2020年,青年中国行—展望者社会实践队对青州云门山风景区山林防火工作进行调研,提高对山林防火的意识。
相关文化
“寿”文化
云门山被称之寿山,登山石阶被当地人称为长寿路。明朝嘉靖皇上崇信
道教,衡王府采取行动积极响应,开凿摩崖巨寿,此“寿”,通高7.5米,宽3.7米,号称天下之最。嘉靖三十九年(1560)
重阳节,衡庄王朱厚燆庆贺自己的寿诞,由时任衡王府内掌司的周全书写了这个“寿”字,并命工匠镌刻在悬崖上。自明朝开始文武百官来此拜寿的人就络绎不绝,云门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无论是长寿路、观寿亭、望寿阁无一不是因为寿字而得名,也因此形成了青州所独特的“寿”文化。
历史故事
云门山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云门山成为佛门弟子的胜地。据《
新唐书》记载,唐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法明和尚编撰了一部《大云经》献给
武则天,称武则天为西天
弥勒佛下凡,应该取代
唐朝做天下之主。武则天对其十分赏识,当即下令将《大云经》颁布天下,并吩咐在
长安、
洛阳市及诸州各建
大云寺一座。现在云门山山前崖壁上的“云门山大云寺”题刻还历历在目。
成语典故
云门山上巨“寿”取自“寿比南山”的吉祥之意,整个“寿”字高7.5米,仅仅下方的“寸”字偏旁就有2.3米,所以当地人经常说“何须自大,人无寸高”,成语“人无寸高”就是来源于此。
投龙活动
“投龙”是古代一种把许愿写刻于金属或
玉石之上,投入洞穴、峡谷或泉水之中,进行祈寿求福的
道教礼仪。云门山大云顶山势陡峭、洞穴密布,是古代投龙的理想所在,今有诗碑和石刻多处。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北海太守
赵居贞为
李隆基祁寿,作《投金龙环壁诗》,诗文被收入《全唐诗》。
文学作品
诗文化
《云门山投龙诗》
[唐]赵居贞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是时雪初霁,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霞间朱萦,岚际黄裳。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香气入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表海亭赏雪》
开樽表海最高亭,正是纷飞雪态轻。
比屋万层琼室遍,夷途千里玉沙平。
因风起絮先春意,与月交光后夜清。
共喜丰登有佳兆,结成和气属民情。
《花林野趣》
碧水青山处处村,百花千树半柴门。
山藏柳市无车马,水隔桃源有子孙。
问舍地偏为得计,寻幽心远遂忘言。
悠然迥出尘嚣外,垂老犹矜兴未存。
《题云门山》
[明]阎曾
《游云门山》
云门俯青州,千里青葱禾黍油。
府海关山应富庶,当年霸业自千秋。
影视作品
2014年12月31日,CCTV-7的《美丽乡村快乐行》节目走进青州泰和山,其中介绍了青州不得不看的美景,包括云门山摩崖巨寿等名胜古迹。节目中以巨“寿”为引,来进行节目设计。
重要事件
摄影大赛
2012年4月29日,由
山东省旅游摄影学会、
青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旅游世界》杂志社、青州市旅游局承办的山东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授牌暨首届“魅力青州”旅游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青州市云门山风景名胜区举行。
景区荣誉
1985年,云门山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3月,青州地质公园获得省级地质公园称号;2012年,青州国家地质公园(分为云驼园区和仰天山、黄花溪园区)正式揭碑开园。
2017年,云门山被
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青州云门山.潍坊市文化与旅游云.2023-07-31
关于我们.青州云门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