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1日),是新中国首位女性导演,是中国电影史和话剧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1934年,王苹因主演话剧《
玩偶之家》中的主角“
娜拉”,引发“娜拉事件”;抗战期间,其积极参与演剧队,转辗多地出演剧目的同时亦投身于抗日宣传,并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其中,王苹曾出演《北京人》《大雷雨》《雾重庆》等著名剧作,亦参演《
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
万家灯火》等多部影片,被观众所熟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苹参与了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后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导演。1952年后,王苹拍摄了我国首部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为军事题材的影片创作提供有益探索;导演八一厂首部故事片《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拍摄《
柳堡的故事》,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电影风格。此外,其还拍摄《东方红》《
槐树庄》《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作品,并荣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誉满影坛。文革后,王苹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搬上银幕,不久其导演的故事片《
我们是八路军》上映,后因执导大型音乐片《
中国革命之歌》中国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王苹(1916—1990),原名王光珍,出生于南京一个
回族知识分子家庭,为其成长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1931年,她考入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进校后,她在学校结识
张水华等人,并参加“磨风艺社”,排练以革命为主题的戏剧。在校期间,王光珍积极参加学校的表演活动,接触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两年后,上海左翼剧盟
陈鲤庭和
宋之的吸收磨风艺社集体加盟,成立南京分盟,王光珍成为南京分盟唯一的女性。193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前往南京兴中门小学教书。
演员起步
自1934年起,王苹在磨风艺社相继出演《姐姐》《
玩偶之家》/《娜拉》等剧,“王苹”这一艺名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其中,《娜拉》于1934年
元旦在南京市中心的陶陶大剧院公演,王苹成功塑造女主角“娜拉”一角的形象,吸引了许多观众。之后她却因此被
国民政府当局下通令,迫使南京市任何学校不得聘用王苹为教师。这一通告激起了南京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掀起了一场请愿活动,引发“娜拉事件“。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王苹到
江宁区铜山小学任教。。
1935年10月,在中共的帮助下,王苹离家北上投身革命,前往
上海市参加了由
宋之的编写的一部名为《无限生涯》的拍摄工作,她在其中扮演一名歌女,尽管最后该剧未成功拍成,但王苹由此开始了演员生涯。
在抗日战争到
解放战争期间,她先后辗转重庆、上海、
香港特别行政区、
昆明市等地跟随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演出了宋之编剧的《雾重庆》《武则天》、
曹禺编剧的《家》《北京人》等许多剧目,演艺水平得到了提高。王苹不仅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舞台,同时在
昆仑影业公司《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丽人行》《
万家灯火》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类型的角色。其中,她在香港期间与
沙蒙、金山等人联合成立“旅港剧人协会”,演出剧目中以《雾重庆》最为出名,观众曾达“人潮如涌、水泄不通”的盛况。剧组在重庆时期,周恩来对中国艺术剧社的剧目曾亲临观看,并多次观看《雾重庆》。
导演生涯
解放战争时期,王苹配合丈夫
宋之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送信、买药品,摆脱特务的盯梢,并出色完成任务,这一地下工作经历为其影片《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积累了实际经验,成功塑造了李侠、
何兰芬两个坚定淳朴的艺术形象。抗战胜利后,王苹被安排留在
上海市,她在参加《
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千里路云和月》和《
丽人行》等影片的演出的同时也在私下为地下党做了很多工作。
1949年,王苹被调到
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次年,她被调往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1952年,王苹参与了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在八一厂建成后,她便成为了其中的导演,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导演。期间她学习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艺术和军事常识,拍摄了我国首部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为军事题材的影片创作提供有益探索。《河川进攻》的成功同时也为王苹的拍摄积累了不少经验。
《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是王苹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八一制片厂的第一部故事片。该片于1954年拍摄,由于缺乏经验,王苹向
蔡楚生、
史东山、
郑君里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取经,期间她还经历丈夫的离世,在安顿好家庭后又迅速投入影片的制作,该影片在1956年上映,开启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之后她又拍摄了《
柳堡的故事》,该影片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地方色彩,更富有浓郁的诗意和人情味,上映后获得了成功,影片的插曲《
九九艳阳天》传唱至今。该影片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同时也奠定了其清新、细腻、严谨的导演风格,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电影风格,合了经典诗歌意象和民间曲辞,将知识分子的个体情感和大众的情感融为一体。之后她又相继拍摄《
永不消逝的电波》《江山多娇》《东方红》《
槐树庄》《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作品,其中,1962年上映的《槐树庄》为其荣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王苹自此誉满影坛;《东方红》集演艺界精英于一堂,她提出的该影片一律不属个人姓名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的赞赏;《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演后反映热烈,是一项将舞台艺术转换成电影艺术的再创造。
王苹所拍摄的三部军事电影《
柳堡的故事》(1957)、《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根据时间排列,随着拍摄时间愈往后,阶级色彩愈浓重。其在阶级分类之上,赋予影片更丰富的
意识形态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体现了军人的英雄主义。革命军事的题材选择、军人形象的塑造、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彰显是其电影最为鲜明的标签。这些电影的特色以及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奠定了王苹在新中国电影史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也使她的电影成为新中国红色经典电影谱系中的代表性作品。此外,王苹也对新中国新女性形象的进行了塑造与阐释,将女性角色独立的个性、自由的意志通过影片传达出来。
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刚“解放”的王苹再次满怀信心的投入艺术创作。1974年,她作为顾问参加了《
闪闪的红星》的导演工作,两年后,她又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搬上银幕,不久她又导演故事片《我们是八路军》,为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作出了贡献,成为中国电影史和话剧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她不顾自身身体状况,接下了执导大型音乐片《
中国革命之歌》的艰巨任务,她去伪求真,既保持了事件的完整性也保持了节目之间的连贯性,在其努力之下该影片不到半年便完成了制作。1986年,该影片上映,她也因此获得中国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两年后,在拍摄《
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续集时,王苹应邀去拍两场戏,然而此时她已患病。
1990年12月,王苹病逝,享年74岁。
主要作品
(以下资料来源:)
导演作品
参演电影
荣誉奖项
(以下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家庭
父亲王耀奎是个教书先生。王光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是中央大学的学生,两个姐姐从业较早,一个是幼稚园的音乐教师,一个是小学的体育教练。
情感生活
在拍摄《无限生涯》期间,王苹与宋之情投意合,结为夫妇。
解放战争时期,她的丈夫宋之到了解放区,王苹配合丈夫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在抗战胜利后,
宋之的被调往东北第四野战军工作,王苹则带着两个女儿独自留在
上海市。后不久,王苹也被调往
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
兴趣
王苹喜欢阅读,如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
母亲》、郭沫若的《
女神》、
茅盾的《蚀》等文艺作品,使她充满追求和幻想。在上学期间,其结识了同学和朋友,后来这些人亦成为著名电影艺术家,如
瞿白音、
张水华、
王家乙、
严恭等。
文革遭遇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苹被关进了“牛棚”,同时亦过上被隔离、监禁、审讯的日子里。此时,她已身患
高血压和心脏病。
人物评价
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女性电影导演作为一个群体第一次登上中国现代历史的舞台。王苹作为第一代中国大陆女性电影导演在历史上的崛起和取得的空前的成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型、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国家体制化以及早期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官方,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发展的结果。王苹有几部电影都被普遍认为探索了从前未曾涉足的主题和艺术领域。她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电影包括《
柳堡的故事》(1957)、《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槐树庄》(1961)和《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槐树庄》让她于1962年荣获了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她所执导的著名的音乐舞蹈史诗剧《东方红》(1965),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
艺术片题材,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王玲珍评)。
在长期的导演艺术生涯中,王苹创造了淳朴、真实、委婉、细腻、抒情的艺术风格,使她所导演的影片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她一生献身影坛,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产。(
凤凰网评)
作为
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早的导演之一,王苹执导的影片展现出阶级、革命、民族、国家的
意识形态,塑造了英姿勃发富有拯救情怀的军人形象,传达出新中国的政治意志,建构起主流影片的叙事风格。但另一方面,国统区
左派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又使她的作品不时显现出政治边缘处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与独立的情感诉求。这些特征整合到王苹的电影之中,在以
上海市为地理空间的电影影像中表达得更为鲜明(周雪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