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大帝原名灵耀,由于出生时有三只眼也有三眼灵官、三眼灵耀的别称,后来收服风火两位妖怪被
玉皇大帝封为灵官马元帅,他自称华光天王、花酒马灵官华光大帝是
道教护法神,有驱魔降妖的职能,他是四大元帅之一,是民间
祝融、
粤剧戏神、驱邪逐疫的神、保佑生育多子的生育神,也是
五通神之一,被大惠静慈
玄都大法师封为五显灵官大帝。
华光大帝原来是佛教一位名为华光的菩萨,后与五显神合二为一,随着官方的认可,他在宋元时期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他主要在岭南一带受到信仰,当地人们每年会举办华光诞的民俗活动。华光大帝在粤剧中被奉为戏神,粤剧戏班也有拜华光的相关活动,以祈求防火防灾,表演顺利。华光大帝的民间信仰遍布海外,许多海外华侨创立了社团、会馆来纪念华光,在华光的诞辰会举办游神活动。华光大帝的艺术形象丰富,有雕塑、绘画、文学等多种形式。
华光大帝对粤剧行业有深远影响,他提高了粤剧行业的地位,对粤剧的重振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粤剧在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被禁,直到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才解禁,粤剧的地位却处于戏剧末端,表演人员备受打压,因此粤剧借华光大帝的戏神名号来扬名,粤剧地位也因此不断提高。华光大帝在民族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源于“回保汉”“汉保回”的传说,是地方性神话新创造,促进了回汉两族间文化交流,拓宽了两族交往空间。
名号
名号由来
五显灵官大帝
宋元的
道教经书《福德五圣经》中记载,大惠静慈妙乐天尊封华光为五显灵官大帝,文中记叙华光是天下正神,在天界为五帅之一,在人间为五王之一,他对善恶赏罚分明,有赐福消灾的能力。
南宋时,五显神与佛教名为华光的菩萨相联系,至明初,五显神被纳入佛教系统,是作为正神来供奉,具有驱邪逐疫的职能。据道书记载,华光大帝曾经三次“显圣”。
三眼灵光
在明代神谱《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载,华光大帝原来是至妙吉祥,他化身如来灭焦火,被贬凡间,以五团火投胎于马氏,出生时就是三只眼睛,于是被称为三眼灵光,具有
祝融的神格。明初时,华光大帝演化为
王灵官,王灵官形象奇特,赤眼、三目、披甲执鞭,又称三眼灵官,《新搜神记》《通惜篇》中记载其行略,他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同时被
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作为镇守山门之神存在。
灵耀
明代,《
道法会元》三十六卷中《清微马、赵、温、关四帅大法》,列出了四帅的名字,其中马即马灵耀。在明代神谱《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载,华光大帝在投胎于马氏后,偷走了紫徽大帝德金砖,于是投胎于火魔王公主,他出生时左手掌有一个“灵”字,右手掌有一个“耀”字,故称灵耀。民间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
名号释义
灵官是是
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是在明代时所设的道官,逐渐形成灵官信仰,灵官信仰源自川蜀
二郎神,后来明永乐间道士周得思以二郎神的传说为蓝本鼓吹出灵官法,灵官法在全国推广开来,灵官信仰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护法神是指负责护卫教法免受妖魔袭扰,维护教义的完善的神灵,一般现怒相,手持兵器、脚踩教法之敌。这些神灵主星辰、主阴阳、主雨、主命、主禄、主降伏鬼神、主福祸等等,他们以护持为主要职能,与民众生活、生产、安全息息相关。他们在
道教神灵体系中本为降伏鬼怪之神灵,佛教将其借用过来,与佛教护法金刚、天龙八部同时启请。
灵耀:出生时有三只眼睛,左手掌中有“灵”字,右手掌中有“耀”字。
源流
华光大帝起源于五显神,五显神最早是宋代的一路神道,华光是佛教的一位菩萨,在明代时由于民间通俗文学的传播两者合二为一。五显神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五行真气论,宋代
进士胡升在《星源志》中提出“以五人帝五官神皆五行真气也, 盖五行为天地决至入之极, 必有为之主宰者,今五神之降于此, 岂非默助五行之造化以福生民乎”,他提出作为五显神是五行之气变化而来的,他们通过变化五行来造福百姓。二是出自民间,宋代诗人鲁应龙的《
闲窗括异志》中记载了
五通神由于能使病者痊愈,民间认为这是神明灵异之事,就将其供奉起来并修建楼阁安置祭祀,宋淳熙时被封为显应公、显济公、显公、显灵公、显宁公,由于封号中有显字,遂被称为五显神。而
道教从
北魏时期成为官方认可的制度化宗教后, 往往站在与政府相一致的立场上,随着五显神在官方中得到认可,道教就开始吸收民间通俗文学和佛教中有关五显神与华光的说法,在宋元时期将华光大帝纳入道教神仙体系。
宗教角色
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神将,是道教仪式中护卫道场驱鬼降妖的神;同时他也是民间的火神、;行业的保护神、粤剧戏神;驱邪逐疫的傩神;在佛教中,他是名为华光的菩萨,后与
五通神合二为一。
神格职能
护法神将
明代时,华光大帝马灵官与
赵公明赵元帅、
温元帅温元帅、
关羽关羽(一说温琼、康席、
岳飞),组成
道教“护法四帅”,成为道教护法神将。道士在
斋醮科仪祈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在《太上天蓬伏魔大法》中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四元帅的伏魔阵妖的威力,文中道“天蓬一法以制邪为宗,耶以火狱为主。”
清代时,四元帅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变为马、赵、温、周为四元帅,马为马灵耀、赵为赵公明、温为温琼、周为周广泽,改明代时关羽为周广泽。
火神
明初时,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华光大帝就是以火神的形象登场,剧中华光大帝登场时自报家门“驱驰火部三千万, 正按南方位丙丁······宣灵王将火部驱, 胡总管将火律掌。”今见所有文献中, 这是第一次华光明确宣示自己的火神身份。在明代神谱《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已经记载了华光大帝掌管使用火,他是以五团火的形象出现,后收服风火两妖得风轮火轮,为救母亲降伏五百火鸦,华光大帝的火神身份得到验证,后在明代
余象斗的小说《
南游记》中华光大帝的火神身份正式确立。华光大帝马灵官在明代时又演化为
王灵官,王灵官的身份、外貌、法器皆与华光大帝相似,王灵官也供职于“玉枢火府”, 是位火神爷,有着“赤面三目”的相貌,随身携带着“金砖”“火车”等兵器、法宝。
戏神
华光成为
粤剧戏神与他的火神神格息息相关,明代华光确立了火神神格后,他也逐渐被奉为粤剧戏神,早期粤剧演出中会出现与祭祀相关的行为,如烧香、纸衣等,再加上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常会燃放爆竹烟火,因此在粤剧中极易引发火灾,道光《佛山忠义县志》中记载
乾隆至嘉庆年间发生了七起火灾事故,其中三起是演戏失火,因此粤剧戏班特别注重供奉
祝融,华光作为火神既能放火,也能灭火,在
清代时被粤剧戏班奉为戏神。
傩神
傩神是指驱邪逐疫的神祗,华光大帝的傩神神格与明代
汤显祖的戏曲《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有关,在戏曲中清源师是民间的
二郎神,二郎神也是戏神,同时具有驱邪逐疫的职能,因此被封为傩神,华光大帝的傩神神格也与二郎神相似,由戏神衍生而来。在明代《万里续道藏》中记载他能“扫荡妖氛,驱逐不祥,肃清境界,人鬼分离,生民安泰”,华光驱邪逐疫的神格也就确立下来,同时也融入了祈福的职能,在
清代的北路壮剧中,华光念白中既有“不准妖魔作乱,若有作乱,将其打下阴都,永不超生”的咒语,又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本屯男女老少福寿康宁,户户发财”、“本班弟子个个平安”的祝颂语。
生育神
华光大帝生育神神格与他的戏神神格相关,戏神偶像是戏曲演出中的婴儿道具,戏神信仰仪式中带有浓厚的求子色彩,戏神本身就兼具生育神功能,在明代的《万里续道藏》中提到如有“夫妻刑隔嗣续未蕃”,或“身怀六甲母子未分”等灾难,可请灵官大圣消灾。后在《
南游记》等文学作品中进一步强化这一神格,文中指出华光在受封后永镇中界,老百姓“求男生男、求女生女”,“感灵应验”,因此在求嗣或者安胎保产的场合中往往可以见到华光的身影。民间常请傀儡班来家做‘设霞’法事,以保母胎平安。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在今天的闽东梨园教道坛中,仍然保留着用傀儡演出以辅助道法的
戏剧性剧目。
五显神
在佛教中,华光大帝就是华光
大日如来,名为华光佛的菩萨。这位华光菩萨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的
舍利弗,在《
妙法莲华经》中记载:“尔时佛告舍利弗……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
南宋时,佛教的华光菩萨和
五通神开始合二为一,《
闲窗括异志》中记载:“五显灵官大帝,佛书所谓华光如来。”可见,后人认为五显神就是佛教的华光菩萨。五显神即
婺源县五神,其先后得到“五通侯”“五显公”“五显王”“五圣王”等称号,南宋至明初,五显神被认为是有制止
瘟疫、护佑生民等功德的正神,多供奉于
佛教寺院,是被纳入正统佛教系统的神,而五通神被认为是邪神,被纳入制祟的名单之内。
清代时,五显神与五通神已没有明确区分,并在江南各地传承至今。
宗教形象
在
道教典籍《灵官咒》中记载,华光大帝手中拿着金枪,脚下踩着火轮,他有一双
顺风耳,可以千里之外的事情,而且他法力无边,可以分身化气,在三界巡游,掌握火鸦、火焰,他有金砖万叠,都闪耀着雷火。
在道教典籍《福德五圣经》中记载略有不同,文中说华光大帝有三目,身着黄裳锦袍,戴着绸帽,脚踩火轮,他有金砖、金枪作为法宝,掌控着火鸦,斩杀妖怪速度就像雷电那样快。
民俗信仰
华光诞
华光诞是为了庆祝华光大帝的诞辰的民俗活动,曾流行于岭南一带,目前只有澳门、
广州市、
佛山市等地还保留华光诞这一民俗活动,其中澳门地区的华光诞活动最为盛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于每年九月八在华光庙举行,活动包括一系列酬神仪式和神功表演,酬神仪式即向华光庙中供奉的菩萨烧香拜祭以酬谢神灵、祈求平安,神功戏表演即戏班表演,一天要演三场,分日场、夜场和天光戏。
拜华光
许多戏班会在每年农历九月廿八进行拜华光的习俗活动,其中以
粤剧戏班为主。粤剧的戏台是由竹木搭建而成的,他们把
木船作为交通工具,因此表演或交通出行都极易遭火灾,粤剧戏班也因此十分重视防火防灾。而华光大帝是掌管火的神官,是火部兵马大元帅,所以粤剧戏班把华光大帝尊为戏神。这项习俗活动在
清代《佛山忠义乡志》中就已有记载,文中记载,那时人们会修建火清澜来酬谢华光大帝的庇佑,并用绸缎装饰庙宇,会请巫师作三四天的法事,会提前购置古器、水果等来上香祭祀。现在戏班拜华光的活动不局限于农历九月廿八,凡是新戏台建成、开新戏或戏班到某地演出, 开锣前都会祭拜华光大帝。
游神活动
海外华人创办的地缘性社团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至正月二十二日举行游神活动。这种地缘性社团大多由来自
福州市、
海南省、
潮汕地区的华人创办,有同乡会和会馆两种形式,其中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广肇会馆”最为知名。游神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抬着庙中的华光大帝的神像巡游全城,在游神过程中会有祭拜、献礼等仪式,还会通过摇晃神轿的方式来表达对华光大帝的敬奉和虔诚。
道场祖庭
《
新安志》卷五《婺源祠庙》中记载,唐光启二年 (公元886年),华光大帝与其他
五通神一起降于
婺源县(今
江西省)城北王喻的园林中,他们说会赐福保佑当地百姓,言毕就飞升而去,因此婺源被认为是华光大帝的道场祖庭,园林主人王喻将这座园林改造为五显神的
庙宇,在
宋徽宗三年 (公元1109年) 赐该庙宇庙额为“灵顺”,在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年 (公元1314年)赐庙额为万寿灵顺五菩萨之庙,该庙宇经历过战乱、流寇,被摧毁又被重修,至今依然存在。
相关典籍
《万历续道藏》
《万历续道藏》是《
正统道藏》的续集,两者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由
正一派第五世代天师
张国祥在明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刊行,书中《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经》是有关华光大帝的记载,主要讲述了
五通神的由来和他们的神通之处,文中描述他们可以现身于一具躯体之中,也可以分开现身在不同的躯体之中,他们掌管三界的祸福,拥有杀生的权利,同时救度众生。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全称《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该书是刊行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7年)到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之间的一种神谱,全书共七卷,作者不可考,编撰中参照了《搜神广记》。书中记载了儒道佛的圣贤和神仙,其中第五卷中有灵官马元帅的记载,文中记载华光三次投胎,最终被
玉皇大帝收为
玄武部下。
艺术形象
雕塑形象
华光大帝的雕塑形象多出现在寺庙里,在中国部分佛寺里以伽蓝神面目出现,在国外却由于文化差异和传播发生了变化,与中国华光大帝像相比,除了表情、衣服样式、金砖大小、双手姿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其它地方相差不大,如: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华光大帝像、美国檀香山华光大帝像、马来西亚柔佛居銮华光大帝像等。
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华光大帝金身坐像,于2012年11月在广东粤剧博物馆亮相,该塑像以木制华光像为模型,用铜铸造而成。这座华光大帝金身坐像十分庄严,熠生辉,华光大帝神色端庄,目视前方,他身穿长袍,左手中拿着金砖,右手中握着金枪。
在国外供奉华光大帝的佛寺颇多,以
日本京都黄山万福寺为首,它起源于中国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明末清初时华光大帝像传至日本,
隐元以及
范道生两位福建籍僧侣依照明朝佛像的风格重塑了华光大帝像,重塑后的华光大帝有着“帝王外貌”,他身着
龙袍,有三只眼睛,表情温和慈祥,颔下无须,左手手中持着一块象征财运的金砖。
绘画形象
有关华光大帝的形象特征有多重记述,存世的图像在呼应了这种情况的同时融入了新的创作,华光的绘画形象多为青面三目,身披金甲,袍绿靴,背火瓢仗剑,腰间或背后有
白蛇吐火缠绕,如《道子墨宝》《玉枢经》中的华光大帝形象,画家们也根据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创作,如陈的华光大帝宫庙
连环画。
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画家
陈瓒根据明代
余象斗的小说《
南游记》创作了华光大帝宫庙连环画,现存有八幅,由纸本, 工笔彩绘而成,画中描绘的是孝子华光大帝杀东海龙王, 大闹地狱, 拯救母亲结识陀的故事。目前保存在福鼎博物馆。
《道子墨宝》是一套关于
道教神系的纸本白描作品,2004年由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书中描绘了36位道教元帅、天君、太保的图像,其中马元帅为三目双臂造型,代表性的火轮、火瓢元素被省略,白蛇元素绘制在所持兵器上。
《玉枢经》中的马元帅在“灵官马元帅”的造型上有所添加,“灵官马元帅”为戴巾帽簪花,双手分持
长矛和砖,三眼造型,《玉枢经》中的马元帅是三面六臂的形象,手中拿着长矛,脚下踩着火轮,身边还有蛇、火鸦、祥云。在长矛另一侧有淡墨痕迹“华光帅”三字。
文学形象
在明代
余象斗的神魔小说《
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华光大帝的故事,妙吉祥原是
大日如来佛堂前的油灯,灯花堆积化为人身。因以三昧真火烧死独火鬼王,如来赐他五种神通和天眼,罚其投胎马耳山娘娘为子,生而三眼,名三眼灵光。后因偷北极
紫微大帝金枪,被紫微大帝用九曲珠法困死,八景宫大惠尽慈
玄都大法师送其魂投胎斗梓宫赤须炎魔天王公主为子,出生后除仍为三只眼外,左右手又分别有“灵”“耀”二字,所以取名三眼灵耀。长大后被妙乐天尊收为徒弟,给他五百火丹,他又私下将其师的金刀炼作一块三角金砖。他奉
玉皇大帝之命收伏风、火二判官,得到风轮火轮,玉帝封他为三眼灵耀火部兵马大元帅,即灵官马元帅他大闹天宫的
琼花会,抢夺琼花,自号华光天王。于是逃出天宫,投拜朝真
山洪玉寺火炎光佛门下。后来他再次闹天宫,被北方
真武大帝收降,成为其麾下天将。华光在中界先后制服
千里眼、
顺风耳、火漂将,并将它们收为部下。他再度投胎到南京徽州府
婺源县萧家庄萧长者家,其母范氏为天界出逃的吃人恶鬼吉芝陀圣母。华光以佛祖所赐的五通和天界的琼花投生,因此范氏一胎为五子一女。火炎光佛化身为僧,代兄弟五人取名显聪、显明、显正、显志、显德,华光即为其中之一。吉芝陀圣母因继续吃人,被龙瑞王捉去,打入
丰都县。华光为寻母,再次与天兵交战,又收了火(部)百加圣母的五百火鸦。后战
哪吒,闹阴司,烧东岳庙,下丰都,败
孙悟空。最后终于皈依
如来佛祖,
大日如来上奏
玉皇大帝,封华光为王,封佛中上善五显灵官大帝。
在明代
余象斗的神魔小说《
北游记》中,记载了
真武大帝收伏华光这一情节,真武大帝收服华光时,大声喝道:“来者何人!”,华光回答道:“某乃在此名胜,好酒贪花,号作花酒马灵官是也。”这里也提出了华光大帝“花酒马灵官”这一称号。
在明代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
西游记》第九十六回中,师徒四人来到“华光行院”时,一位长老介绍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为剿除
毒火鬼王,被降了职,化做五显灵官。
在元末明初
施耐庵的小说《
水浒传》中,第十三回描写
杨志与索超比武时提到“一个如华光藏生嗔,仗金枪透锁魔关。”文中华光是用金枪来降魔除妖的形象。第九十九回中也有华光形象的出现,文中描绘
田虎的部下
马灵“素有妖术,脚踏风火二轮,日行千里,因此人称他做神驹子。又有金砖法打人,最是利害。凡上阵时,额上又现出一只妖眼。因此人又称他做小华光。”这里的华光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天降,他仍然以金砖为法宝,脚踩风火轮,有三只眼睛,和佛教中形象相似。
在明代
罗懋登的神魔小说《三宝大监西洋记》中对马元帅的形象描绘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称元帅二华光,眉生三眼照天堂,头戴硋攒顶帽,五金砖在神儿藏。
影响
粤剧
华光大帝作为
粤剧的祖师、戏神促进了粤剧行业地位的提高,对粤剧的重振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粤剧著名艺人
李文茂起义,粤剧在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被禁,粤剧行业地位下降,粤剧艺人大都流离失所,备受打压,直到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才解禁,因此粤剧就通过华光大帝的名号来达到“借神自重”的目的。其次当时通俗小说《
南游记》在下层民众中十分流行,小说中华光大帝有勇有谋,对母亲十分孝顺且具有反叛精神的形象与粤剧艺人初期经历相似,因此粤剧借华光大帝来扬名。
民族交往
马天君魁阁神话人物出现在回汉杂居的
云南省通海县纳家营村,马天君是地方性神话新的创造,他是具有
回族身份的魁神,但是却被当地
汉族供奉,这与“回保汉”“汉保回”有关,据当地老人说,回族圣人和唐王是同年同月生的。圣人游天宫, 唐王游地府, 游完以后开了一个会议, 要研究“回保汉”“汉保回”的问题。但他们不会互保, 只有用汉人换回回, 1个回回换几个汉人,由于回族人少,所以最终决定用3000汉族换800个回族,马天君就在这800个回族人中,他掌管文事,在800回回死后, 只留下他,因此汉族同胞将他供奉起来。马天君的神话形象是纳村回汉文化边界中存在的一种相互认同的文化内容,在宗教信仰中,超越了回汉文化边界,是回汉两族打通族际文化交往通道的一次尝试,坚固了历史上的回汉和谐关系,拓宽了族际交往空间。
争议
粤剧戏神
华光大帝被推崇为粤剧戏神的第一位,但关于华光大帝如何成为粤剧戏神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由香港企业家陈守仁提出的,在他的《仪式、信仰、演剧:神功粤剧在香港》中记载,凡间表演粤剧惊动了
玉皇大帝,玉帝就派华光大帝去凡间把戏棚都烧毁,但华光大帝陶醉在粤剧之中,不忍心毁掉戏棚,就让戏班子弟在表演时焚烧香烛衣纸来营造戏棚被烧毁的假象,玉帝也相信了,后来粤剧戏班就将华光大帝奉为粤剧戏神以表达感谢。第二种说法记载于《粤剧大辞典》,文中记载华光大帝不舍得烧毁戏棚,就让戏班在表演时挥舞系有硫黄火药的竹竿,以此瞒过玉帝,后来粤剧戏班就将他奉为粤剧戏神。第三种说法记载于《梨园五十载》,文中记载南海县县令送给了
粤剧戏班一座紫铜铸造的华光神像,说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因此粤剧戏班将其奉为粤剧戏神。
评价
唐朝学者
张守节在《
史记正义》中对华光大帝的评价是:“赤帝,南方赤怒之神。火者南人之命,南人之事赤帝,盖事火也,事火者事其命也。”可见,他认为华光大帝掌管着火,在南方人眼中十分重要。
民国研究
洪门历史的李子峰在《海底》中对华光大帝的评价是:“谐公肝胆见义气,扶明四海一家人。”他认为华光大帝有肝胆般的义气,救济四海的人民。
当代澳门历史文化学者
陈炜恒在《路氹掌故》中评价华光大帝为:“华光为火星,是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阳。”可见,陈炜恒认为华光大帝是
祝融,掌管火,在火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典故传说
智取铁扇公主
华光大帝的金砖被
哪吒骗走,华光就扮作天界的使者骗凤凰山玉环圣母,他说天界要召开斗宝会需要借
佛塔一用,凤凰山玉环圣母没有识破他的诡计,就将宝塔给了他,但女儿铁扇公主看出他神色慌张,认为他是妖怪所变,后从
观世音那里得知是华光骗走的,铁扇公主就带着铁扇向华光宣战,华光被铁扇一扇,落在了北方风毒洞,遇到一位老仙翁在洞中修行,老仙翁告知铁扇公主和他有宿世之缘,并给他一粒镇风丹,说吃下这镇风丹,铁扇公主就无法扇动一根头发,华光得此宝物与铁扇公主打赌,赌三扇之内若是被扇动就将宝塔归还,若没有被扇动就作他的妻子,铁扇公主失败了,只好留下作华光大帝的妻子。
酆都救母
华光的母亲吉芝陀圣母被龙瑞王押在酆都城,日夜受苦,华光为了救母亲,三次前往都,第一次变成
玉皇大帝派来的使者,说要将众鬼都送往天界惩罚,但是酆都王的两位元帅怕有诈,就提出用魔镜照一照,是否真的是使者,华光听说这件事就赶紧逃走了,第二次他变成了看押犯人的
东极青华大帝,结果由于缺少装扮、侍从也被识破,第三次他找来了玉女金童,还有九环锡杖、金銮袈裟等宝物再次假扮太乙救苦天尊,酆都王和两位元帅都以为是本尊就把吉芝陀圣母交给了他,华光大帝三下酆都救母成功。
后世纪念
华光庙
华光庙又称五显庙、火神庙。在清乾隆以前,华光庙主要分布在粤西、粤北、澳门及珠三角一带,清乾隆以后,华光庙也出现在粤东地区。沪、鄂、浙、琼等地也有少量供奉有华光大帝的庙宇,如
海上白云观、湖北
武当山太和宫等。在岭南地区最早开始修建华光庙,据记载宋代2座,明代7座,清
康熙6座,乾隆年间14座,在乾隆以后
南海区县内已有华光庙达9座之多,而广东
鹤山市华光庙也有4座。澳门知名的
莲溪庙在1843年扩建了华光帝的殿宇,成为主要供奉华光第的庙宇。
在海外也有华光庙,大多由移民华人和僧人所建,主要分布在新加披、
马来西亚、
日本等地。如:
新加坡华光大帝庙、马来西亚柔佛居銮华光宫、日本黄檗山万福寺等。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