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是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机构,也是韩国国立博物馆的中心馆,坐落于
首尔特别市龙山家族公园内,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3.4万多平方米。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前身为朝鲜总督府博物馆,于1915年在
日本殖民统治下设立。1945年
日本战败后,韩国政府正式接管总督府博物馆,将之改名为国立博物馆。1972年,命名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2005年,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21年6月,博物馆与
仁川国际机场合作,在候机楼4层开设了
韩国文化博物馆。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常设展厅面积约19000平方米,分为6个馆,分别是史前·古代馆、中世·近世馆、书画馆、捐赠馆、雕塑·工艺馆、世界文化馆。馆藏
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的22万余件文物,内容涵盖考古、历史、美术等领域,有旧石器时代的简易手斧、
朝鲜三国时代的金冠、
高丽的青瓷,
朝鲜王朝的画作,以及现代的摄影作品等。
博物馆专门开设了
儿童博物馆,根据儿童自身特点,陈列了
古代兵器、书法、绘画、农耕、音乐及衣食住行等展品。同时,馆内设置了一系列社教课程,如针对青少年的“融合在陶瓷里的先魂”课程、“三国时期灿烂的金属首饰”课程,以及针对成人的“人文学开讲”讲座、“博物馆历史文化教室”等。
历史沿革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前身为朝鲜总督府博物馆。1910年,
日本与
韩国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开始对韩国的
殖民统治。1915年9月-10月,日本为了加强统治,于
景福宫内举办“施政5周年纪念物产共进会”,展示了从韩国收集的考古文物和艺术品。共进会结束后,于1915年12月1日就地开设了总督府博物馆。总督府博物馆负责管理从韩国收集的
文化遗产,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修复、保存、复原古建筑等工作。
1945年日本战败后,韩国政府正式接管总督府博物馆,将之改名为国立博物馆。1954年6月国立博物馆迁移到
韩国最早的西洋式建筑——石造殿内。
1972年,国立博物馆在朝鲜时代皇宫——
景福宫新建馆舍,命名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2005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在首尔龙山家族公园内建成新馆,占地面积30.7多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3.4多万平方米。龙山家族公园位于首尔市中心龙山,所在地区曾是
驻韩美军基地,随着美军基地的迁移,这一带被改建为韩国国家公园。
2021年6月,博物馆与
仁川国际机场合作,在候机楼4层开设了
韩国文化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包括宫廷文化、传统美术、
传统音乐、印刷文化四部分。
建筑布局
建筑设计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建筑的形态呈圆柱与长方体相结合的形式。设计灵感来源于
韩国传统城墙,将历史的
断层、时间的长轴及文化的积淀等意义蕴含于建筑中。
馆内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主要分为东馆与西馆两部分,西馆象征着历史的印记,功能为临时性展厅;东馆象征着现代与未来,功能为常驻展厅。两馆中心由一个开放式的广场相连接。中心开放性广场既有建筑入口的功能性作用,又代表着贯穿古代和现代的“历史之路”。
展厅布局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常设展厅共由6个馆和50个室组成,并展出12044件文物,按照对外借展日程及文物保存状态,定期更换展品。博物馆一楼设有史前·古代馆,包含10个室,以及中世·近世馆,包含6个室,这两个馆以展示
韩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为特色。二楼设有书画馆,捐赠馆和思惟展厅,书画馆包含4个室,展出书画、佛教绘画、木漆工艺等作品;捐赠馆包含1个室,展出博物馆的受赠藏品;思惟展厅并排展示两座韩国国宝——半思惟像。三楼设有雕塑·工艺馆和世界文化馆,雕塑·工艺馆包含4个室,展出韩国佛教雕刻品、高丽青瓷和
朝鲜白瓷等陶瓷工艺品以及金属工艺品;世界文化馆包含6个室,展出
中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
日本、
中亚、印度·东南亚等世界的文化。
陈列展览
常设陈列
史前・古代馆
史前・古代馆位于博物馆一楼,展示了自人类开始在韩半岛生活的
旧石器时代起,经过朝鲜三国,到统一
新罗与
渤海国并存的南北国时代为止,
韩国各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设有旧石器室、新石器室、青铜器·古朝鲜室、夫余·三韩室、
高句丽室、百济室、伽室、新罗室、统一新罗室、渤海室。
中世・近世馆
中世・近世馆位于博物馆一楼,根据时代变迁,按照不同的主题,展示从高丽时代至
朝鲜时代以及
大韩帝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由高丽Ⅰ室、高丽Ⅱ室、朝鲜Ⅰ室、朝鲜Ⅱ室、朝鲜Ⅲ室、大韩帝国室所组成。
书画馆
书画馆位于博物馆二楼,设有书画Ⅰ室、书画Ⅱ室、佛教绘画室、木漆工艺室。馆内可以欣赏通过
笔画和色彩所表现的
韩国传统书画之美,也可观看各类高品位书画作品和大型野外仪式用佛画。
捐赠馆
捐赠馆位于博物馆二楼,蕴含着各位
收藏家为分享
文化遗产的美丽与价值而捐献一生收集的文化遗产之大意,展示韩国各种古美术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第一捐赠室位于捐赠馆首次展厅,以“分享价值的发现空间”为主题。
思惟展厅
思惟展厅位于博物馆二楼,并排展示了两座韩国国宝——半跏思惟像。半跏思惟像的形象为将右腿放在左膝上,右手指轻轻地放在脸颊上陷入沉思。以出色的铸造技术为基础,简洁而生动、华丽而又节制的半跏思惟像象征着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和领悟。
雕塑・工艺馆
雕塑・工艺馆位于博物馆三楼,可欣赏
韩国佛教雕刻与工艺文化的精髓,了解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
佛像和金属工艺品以及韩国陶瓷文化之精华。分为粉青沙器·白瓷室、青瓷室、金属工艺室、
佛教雕塑室。
世界文化馆
世界文化馆位于博物馆三楼,展示美索不达米亚、
中亚、
印度和东南亚、中国、
日本等世界主要文化的悠久传统与文化,展现文化间的共同性与多样性,分为中国室、美索不达米亚室、日本室、中亚室、印度•东南亚市、希腊·罗马室,分别展示了各国特色文化。
临时展览
巨匠的视线凝望向人——英国国家美术馆名画展
该展览位于国立中央博物馆企划展览室,展期为2023年6月2日至10月9日。展览由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主办,为纪念韩英建交140周年,韩国首次公开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名画,展出
拉斐尔·桑西、
提香·韦切利奥、
卡拉瓦乔、
尼古拉斯·普桑、
委拉斯开兹、
安东尼·戴克、
伦勃朗·范赖恩、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康斯特布尔、
托马斯·劳伦斯、
爱德华·马奈、
克劳德·莫奈、雷诺阿、
保罗·高更、
文森特·威廉·梵高等西方画坛巨匠的52件名画。展览介绍了15至20世纪初
欧洲绘画的发展流向,通过西方美术名作探讨美术的主题逐渐从神转向人与日常的发展轨迹。
日本佛教雕塑的世界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常设展厅三楼世界文化馆日本室,展期为2022年4月5日至2024年10月9日。展览以“日本佛教美术”为主题,陈展了代表
密宗、净土宗和神佛习合这三种日本佛教信仰趋势的雕塑作品,主要展品有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的
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等。
永世之家,阿斯塔那古墓群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常设展厅三楼世界文化馆
中亚室,展期为2022年7月16日至2023年7月16日。展览介绍了国立中央博物馆馆藏中从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及相关资料,为了介绍吐鲁番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展品按墓葬布局进行陈列。展品有伏羲女娲图,连珠纹明器和木盘,骑马武人俑等85件。
馆藏文物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藏
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的22万余件文物,内容涵盖考古、历史、美术等领域,有旧石器时代的简易手斧、朝鲜三国的金冠、
高丽的青瓷,
朝鲜王朝的画作,以及现代的摄影作品等。
半跏思惟像
此藏品年代为三国时代,材质为金属-金铜制,半跏思惟像的一只腿横放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手指托面颊,做沉思状。源于悉达多太子尚未
出家前,因忧虑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而陷入沉思的形象。国宝第78号半跏思惟像高83.2厘米,头戴华丽宝冠,以日月装饰,因此得名“日月饰宝冠”。国宝第83号半跏思惟像高93.5厘米,是
朝鲜三国时期的金铜半跏思惟像中最大的一尊
雕像。头戴名为
三山帽或莲花冠的矮冠,上半身则一丝未挂,只简单的挂着项链。虽然简单,但匀称的身材与脸部淡淡的微笑,增加了作为宗教礼拜对象的崇高之美。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二楼思惟展厅。
甘山寺遗址弥勒菩萨立像和阿弥陀佛立像
藏品年代为统一
新罗区,材质为
花岗石,1915年从新罗首都
庆州的甘山寺遗址转移而来。弥勒菩萨立像高270厘米,面容温和,微转腰身;
接引佛立像高275厘米,表情严肃,呈笔直站立的姿势。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雕塑·工艺馆的佛教雕刻室。
敬天寺十层石塔
敬天寺十层石塔是
韩国首座用
大理石建造的石塔。从三层结构的基座到塔身三层,从上面俯视如同一个“亚”
字形,到了四层则呈正方形。基座和塔身以高超的雕刻手法刻有
佛像、菩萨以及草花纹等,第一层塔身上记录了该塔建于高丽忠穆王4年,1348年。
该石塔原来位于
朝鲜京畿道的
开丰郡,1907年由
日本宫内大臣
田中光显非法运至日本,于1918年归还朝鲜。之后,1960年在
景福宫重新修复,但因
酸雨和
风化作用遭到破损,经过1995年至2005年长达10余年的修缮处理,如今已修复并在博物馆一楼“历史之路(Path to History)”处展示。
金冠
此藏品时代为公元5世纪
新罗,高27.5cm,垂饰长13厘米至30.3厘米不等,具有典型的新罗王朝时期特点。金冠前部形似汉字“山”,两侧有鹿角形装饰。三个“山”
字形饰上垂挂着十六块品相极佳的
勾玉,鹿角形装饰上有九块,头上有十一块,整个金冠共有77块玉。圆形金片呈对称分布,使得整个金冠熠生辉。垂饰从头箍上垂下,经粗环连接,左右各三条。最长的垂饰在最外侧,最短的在最内侧。垂饰的尾部缀有与头箍上相似的翠玉,外侧是树叶状的金片。此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一楼史前·古代馆的新罗室。
《仁王霁色图》
《仁王霁色图》是一幅描绘仁王山雨后景色的画作,作者为
韩国朝鲜时代18世纪的著名画家
郑敾(号谦斋,1676-1759年),郑善于描绘
金刚山观光地区等韩国名胜山水,以此扬名,在76岁时画下了这幅作品。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二楼捐赠馆。
《十长生图屏风》
此藏品时代为19世纪
朝鲜时代,十长生图描绘的是象征长生、长寿的吉祥
纹样,这些图案经常出现在民间艺术中。十长生主要是指
太阳、山、水、岩石、
松树、云彩、乌龟、鹤、鹿和
野生黑芝。这件
中式屏风加绘了竹子和桃子,画面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二楼捐赠馆。
《伏羲女娲图》
此藏品为丝织-麻材质,尺寸为189.0×79.0厘米,发现于
吐鲁番市的
阿斯塔纳墓穴中,创作题材为中国创世神话中出现的
伏羲和
女娲。图中央为两神相望,左侧是女娲,右侧是伏羲。两神各持规和弯曲的矩尺(曲尺),象征天圆地方这一
中原地区传统的宇宙观。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则是互相缠绕的蛇形。神像先以重墨线勾勒出轮廓后,涂上厚厚的红色和白色颜料制作而成。背景绘有
日月星辰,形成了一个小宇宙。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世界文化馆
中亚室。
青瓷瓜形瓶
此藏品年代为高丽时代,材质为陶瓷-青瓷,高22.7厘米,出土于
高丽第17任国王
高丽仁宗(1122-1146年在位)的陵墓——
长陵。藏品是没有任何
纹样、色彩和装饰的纯青瓷,也是高丽青瓷的代表之作。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雕塑·工艺馆的青瓷室。
青瓷透刻七宝纹香炉
此藏品年代为高丽,高15.3厘米,是高丽青瓷的代表之一,由可以溢出香气的盖子和焚香的炉身以及支撑它的底座组成。将一个个花瓣连在一起组成了莲花状炉身,通过刻有七宝纹的球形盖散发出香气,连接炉身和底座的花瓣同样也是单独制作后组合在一起的,用三只兔子装饰而成的底座架支撑着整个香炉。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雕塑·工艺馆的青瓷室。
青铜银入丝蒲柳水禽纹净瓶
此藏品年代为
高丽,材质为金属-铜合金制,高37.5厘米,以精巧的入丝手法演绎了水边风景与瓶身优雅的形制,体现精湛的传统金属工艺,瓶身图案用0.5毫米粗的细银线入丝,现在银线已经腐蚀变黑,青铜色的底质也已被草绿色的锈覆盖。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雕塑·工艺馆的金属工艺室。
百济金铜大香炉
此藏品为年代为6-7世纪
百济时期,高61.8 厘米,曾是佛殿中用于焚香的
熏炉,出土于扶余陵山里的寺庙遗址。从整体上来看,此香炉的造型为一条前爪抬起的
龙口市衔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花蕾,花蕾从中央断开,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是香炉的炉身和
炉盖。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一楼史前·古代馆的百济室。
《檀园风俗图帖》
此藏品年代为
朝鲜时代,材质为纸,创作者为金弘道,尺寸为39.7×26.7厘米,《檀园风俗图帖》共收录二十五幅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中心作画,收录了《私塾》《田耕》《射箭》《摔跤》《行商》《舞童》《上瓦》《铁匠铺》《渡口》《酒铺》《井边》《切烟丝》《编坐垫》《水稻脱谷》等绘画,反映了人民日常生活景象。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二楼书画馆的书画室。
《千手观音菩萨图》
此藏品年代为14世界高丽时代,绸缎设色。在这幅画中,
千手观音菩萨有11张脸和44只手。每只手里都握着吉祥物。菩萨头顶的光环里绘有很多只眼睛。藏品展览于博物馆三楼世界文化馆
中亚室。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1916-1945年间,韩国国立博物馆的前身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出版了介绍其收藏中亚文物的书籍,包括《朝鲜总督府博物馆所藏西域文物图集》《朝鲜古美术大观》第三卷《京城总督府博物馆》《博物馆陈列品图鉴》和《世界美术全集》的相关内容。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出版的《中亚美术》是最早介绍中亚文物代表的文物
图册,共介绍了100余件文物,其中包括18幅壁画和纸制、织物材质的绘画7幅,共25幅宗教绘画作品。
学术交流
2007年11月1-2日,东亚
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论在韩国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召开,来自中韩日三国的三百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2011年9月23日,第六届中日韩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在国家博物馆召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吕章申主持本届会议,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金英那率团参加。会议上,与会三国馆长分别就本馆过去一年来的藏品情况、学术研究、展览陈列、公共教育、文物修复等方面的业务发展做了介绍,并就三馆各合作事项进行了讨论。
2013年9月,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研究人员到
唐山博物馆参观交流,先后参观了唐山博物馆的《冀东三枝花》《唐山历史》《馆藏艺术品》等专题陈列。
2019年4月11日,“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馆长裴基同以博物馆角度阐述了
朝鲜半岛和东方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并表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正筹备开展多个丝路主题展览,以促进与国际博物馆间的交流,以更好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儿童教育
2005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设了
儿童博物馆,根据儿童自身特点,陈列了
古代兵器、书法、绘画、农耕、音乐及衣食住行等展品,博物馆的一些馆藏精品被复制或制成模型供儿童观看、触摸。馆内还设置了可以亲手参与制作、拼装、拓印的互动环节,通过触、听、视、阅,全身心的融入其中,既满足了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新的知识。
青少年教育课程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课程主要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以展品或者
教科书上的文物为素材,通过体验活动介绍韩国的历史和文化。如“融合在陶瓷里的先魂”课程,是以小学1-3年级学生及其
家庭成员为对象,内容为观赏陶瓷,参加陶瓷制作活动,体会古代陶匠的精神;“三国时期灿烂的金属首饰”课程是以小学4-6年级学生为对象,内容为观赏三国时期首饰,参加体验制作过程。
成人教育课程
成人教育课程由各领域的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向观众传授历史、文化、艺术等与博物馆相关联的知识,使其更系统地了解
韩国传统文化及历史。如“博物馆历史文化教室”以中央博物馆的展品为主线,向观众介绍相关的背景历史、文化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人文科学概论开讲”通过“历史、哲学、宗教、文化、美术”这五个方面的专题讲座,让观众了解
朝鲜时代苦战中人们生活的智慧。
特殊群体教育课程
特殊群体教育课程针对盲童、聋哑儿童等特殊群体,安排相关教育活动。比如专为盲童制作的国宝级的文物模型,以及为聋哑儿安排制作
中式屏风的活动。
外国群体教育课程
外国群体教育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
韩国传统文化,并为其提供体验活动,如陶器制作、印章雕刻、韩国画体验等项目。
文创设计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销售的文创产品由韩国国立博物馆文化商品开发组进行系统的开发设计,设计师以反映韩国特性和传统文化为中心,围绕博物馆的代表文物,系统开发了兼具传统和现代感的文创产品,包括:生活用品、办公
文具、服装服饰、电子产品、餐具、装饰品、玩具以及其他类型。
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有4家文创商品店,包括一家儿童文化商品店,店内不仅有
韩国文化遗产的活用创新设计产品,还有便于儿童接触和理解的儿童专用产品及书籍。
参考资料
馆藏精品.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7-26
思惟展厅.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8-01
世界文化馆.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7-19
馆藏精品.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7-22
馆藏精品.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8-02
伏羲女娲图.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7-22
青瓷瓜形瓶.国立中央博物馆官网.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