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甲胄(
汉语词类 armour),又名盔甲、介胄等,包括甲和胄,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将士使用的防护装具。
中式甲胄相传由
蚩尤发明的,也有说是
夏朝少康之子杼发明的,原始的甲胄,用藤条、竹木、骨头、兽皮等很容易找到的材料制作,
商朝及西周时期,主要使用兽皮和
青铜制作甲胄,同时期还出现了马甲胄。
战国后期,铁制甲胄开始出现,两汉时期,铁制甲胄取代皮甲胄,一直到宋元时期,都处于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因为
火器的广泛应用,甲胄转为轻量化,出现了
棉甲、
锁子甲、布面甲等类型的甲胄。清朝后期,
洋务运动兴起,统治者按照西方军队的样式编练
新建陆军,甲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式甲胄由胄、护项、披膊、护臂、甲身、束甲绊、鹘尾、甲裙、腰带、胫甲、靴等部位组成,制作中式甲胄的材料有藤、竹木、动物骨头、兽皮、
青铜、石头、铁、玉、纸、绢、棉等,每种材质的制作方式及工序都不同,铠甲的主要类型有
札甲、鱼鳞甲、
筩袖铠、
明光铠、锁子甲、两当铠、
山文甲、乌锤甲、锦帛甲、步人甲、马甲等。
中式甲胄最主要是在战斗中使用,也在护卫仪仗时使用,还作为随葬品使用,是古代贵族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中式甲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防护价值,在当代,中式甲胄具有美学价值、工艺价值、兵学价值、
武学价值、伦理价值、塑造价值。中式甲胄,在东亚文化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促进了
朝鲜及
日本甲胄的发展。现有的甲胄出土文物有
江西省博物馆藏的商代兽面纹
青铜胄、
湖北省博物馆藏的
曾侯乙墓皮甲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的秦石甲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金缕玉衣、
西汉南越王墓铁甲等。
名称
中式甲胄(Chinese armour),又名盔甲、介胄等,包括甲和胄,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将士使用的防护装具。甲,又名“介”“函”等,是
中原地区古代将士的护身装具。先秦时期,甲的材质主要是皮革,到了
战国后期,开始有了铁制的甲胄,于是改称“铠”,皮质的甲胄仍然称为“甲”,唐宋以后,人们不再根据材质来区分甲的名称,而是统一称呼为“铠”“甲”或“铠甲”。胄,又名“兜”“头鍪”“头盔”“盔”等,是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
历史沿革
起源时期
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中式甲胄是由
蚩尤所发明创造的;《尚书·费誓》正义引《
世本》中记载,中式甲胄是由
少康之子杼所发明创造的。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战争也随之出现,为了抵御敌方武器的伤害,可能是受到动物身披
甲壳亚门或皮毛以自我保护的启发,人们开始制造甲胄。最原始形态的甲胄,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材料制造的,如藤条、木头、竹子、骨头、兽皮等,制作方式简单粗糙,防护部位仅限于人体最重要的部分,如头、胸、背等部位。
夏商周至秦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战争中武器的改进,防御手段也相应地发展,藤条、竹子之类的甲胄材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牛皮、野牛皮、犀牛皮等坚厚的兽皮甲胄材质。刚开始,人们一般用整片的皮革制作甲胄;
商朝时期,因为战车的发展,为了保护拉战车的马,产生了马甲和马胄,之后,
青铜铸造技术的兴起,人们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武器和甲胄,但因为技术的限制,真正使用青铜制作的甲胄数量并不多。除了常规的青铜胄以外,商朝还出现了一种保护头部的青铜甲面,形状类似面具,可以扎在顶额或是缀在皮胄上,虽然保护面有限,但有成本低、容易打造的优点。
商周,
皮甲的技术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因为整片的皮甲穿起来不方便,人们开始按照防护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甲片,并且把两层或多层的甲片合在一起,然后再编缀成整领的皮甲,既便于活动,又增强了防御能力。同时,人们还习惯于将铜胄、铜皮复合胄和皮甲、铜皮复合甲配套使用。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制甲胄开始登上舞台,铁甲继承了皮甲的甲片形制和编缀的方法,铁胄外形似鍪(锅),开始称为“兜鍪”,但一直到
秦朝时期,皮制甲胄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此外,
皮甲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出现了“盆领”“披膊”等新的防护部件,进一步提升了防御能力。
两汉至南北朝
汉朝建立后,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和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铁制甲胄迅速发展了起来,逐渐取代了皮制甲胄,但皮制甲胄仍旧作为辅助性的防护装备而存在,铜制甲胄则在
东汉时期消形灭迹了。西汉初期的铁铠,还主要使用较为简朴的大型甲片的
札甲,到了
刘彻时期,出现了中小型甲片编缀而成的鱼鳞甲,汉武帝之后,又出现了更精锻细密的鱼鳞甲;铠甲的防护部位也扩大了,上、下身趋向分体,增加了保护肩背的“披膊”或简形袖,有的还带盆领,同时加强了对下身的保护,有保护腰胯的“垂缘”,保护两腿的“鹘尾”和“膝裙”“腿裙”等。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甲胄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到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由将士使用的黑光铠、
明光铠、两当铠、
锁子甲、
筩袖铠等新型铠甲,同时,开始出现了战马使用的
马铠,西晋灭亡后,重视骑兵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马铠因而得到突出的发展,适用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一度非常流行,与战马装备的“具装铠”配合使用,
北魏以后,明光铠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
隋唐五代
隋朝的甲胄,基本上继承了
南北朝的形制,将士使用的铠甲以明光铠为主,战马仍然是具装铠。
唐朝时期,
重装骑兵开始衰落,战马使用的具装铠逐渐减少,后期只能在
仪仗队中看到,步兵和轻装骑兵则成为军队的主力,步兵甲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军队,有百分之六十的将士都装备了铠甲。
天宝甲胄的形制非常丰富,《唐六典·卷十三》记载有十三种铠甲,比起之前朝代的铠甲,具有重量轻,防御更强的特点。
李治时期,天下承平,奢华之风盛行,新增了由纸做成的铠甲,以及由绢布做成的
白布甲、
皂绢甲、布背甲等,这些甲胄外观很漂亮,但没有什么实战价值,主要为仪仗礼仪服饰,直到“
安史之乱”以后,甲胄才恢复到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
五代十国时期的甲胄,在
晚唐甲胄的基础上稍有改进,并且逐渐规范化,形成比较统一的型式。
辽宋金元
唐朝灭亡后,
中原地区陷入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状态,北方的契丹民族趁机建立了
辽朝政权。辽国的甲胄与晚唐时期的甲胄类似,之后受
宋朝所影响,与宋朝甲胄相似,但腿裙有些短,胸前正中增加了一个大型圆护,成为辽国甲胄显著的特色。宋朝建立后,甲胄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形制多样,有裆甲、明光细网甲、长短齐头甲等多种新式铠甲。虽然宋朝发明了
发射药,但因为火药的威力还不大,甲胄仍然是将士非常重要的防护装备。随着冶铁技术进一步提高,使宋朝的铠甲坚精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出现了柔薄坚韧、光亮可以照见毛发的子甲。而且,宋朝的甲胄生产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有严格的操作管理程序,非常注重质量。
李元昊建立
西夏后,在都城兴州(今
银川市)设置了“铁冶务”,专门制造甲胄兵器,西夏的甲胄坚硬光滑有光泽,为全身披挂,头盔、披膊与宋朝相同,身甲形似两裆甲,有护肩,长及膝上,两边胯间开有分衩,没有腿裙。
金朝早期的铁甲只有半身,下身是护膝,头盔很坚固,之后,甲胄很快完备起来,有了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与
宋朝的甲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到了宋朝的影响。在进攻中原的战争中,金国统治者把
重装骑兵作为军队的核心,全部重铠全装,人披铠甲,马披具装,号称为“
铁浮屠”,杀伤力强大。早期的蒙古部落,甲胄主要是从战场上获取,有回鹘、宋朝以及
波斯等各族的形制,随着
火器的发展,传统甲胄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元朝统一
中原地区后,主要发展更适合战场的轻型甲,主要有布面甲、毡甲、绢甲、绵纸甲等,还制造了用丝绸制成的、极轻但防护效果极佳的锦甲。
明代
明朝甲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明朝的早期阶段,将士们所穿戴的甲胄延续了唐、宋、
五代十国的形制,他们头戴兜鍪,胸背甲由甲带束缚,肩有披膊,腰带下有袍肚、腿裙,下部则绑有
吊腿;明朝中期,甲胄仍然保持了明初的基本风格和样式,但设计变得更加实用和舒适,在精致程度上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腿裙更加宽大,增加了吊挂装置,这样方便将士骑马作战和日常活动;明朝后期,因
火器的广泛应用,头盔的形制变得更坚固,有铁帽、头盔、锁子护项头盔、抹金凤翅盔等多种头盔形制,都是由钢铁制造,与之相反的是,铠甲的种类转而轻量化,
锁子甲、布面甲、罩甲等甲胄流行了起来,逐渐取代了传统铁甲的主流地位。
清代
在清朝的早期阶段,甲胄继承了明朝的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有
棉甲、明甲、暗甲、
藤甲、锁子甲等各种形制,多为实战用甲,甲衣内置钢片,袍上缀满密密麻麻的铜星,防御能力和外观装饰都有了进步,还制定了等级森严的甲胄制度以区别身份位阶,明确规范了不同等级甲胄的形制、用料、颜色、图案、装饰、部件的差异。然而,
火器的日益发达使得甲胄越来越不受重视,清朝中期,作战时只穿棉甲,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种铠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
中原地区北方步骑兵使用,对
古代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清朝后期,
洋务运动兴起,统治者按照西方军队的样式编练
新建陆军,甲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形制
结构
胄
胄,又名“兜鍪”“头鍪”“头盔”“盔”等,是中国古代甲胄的头部结构,对于颈部、耳朵、脸颊具有保护作用,通常由胄顶、胄体、顿项、织物系带等部分组成。
甲
甲,又名“介”“函”“铠”“铠甲”等,按照穿着部位,可以分为护项、披膊、护臂、甲身、束甲绊、鹘尾、甲裙、腰带、胫甲、靴等。护项,又称为“护颈甲领”,
秦朝时期称为“盆领”,是
中原地区古代铠甲的颈部结构;披膊,又名“披覆”,是中国古代铠甲的肩部结构,用于保护肩和上臂;护臂是中国古代铠甲的手臂结构,用于保护小臂;甲身由胸甲片和背甲片两部分组成,是铠甲最重要的防护结构,用于保护人体的关键部位;束甲绊又被称作“带状缔结”,
南北朝后期用于系束
明光铠,使甲身贴体并便于活动;鹘尾是中国古代铠甲保护裆部的结构,佩戴于腰间;甲裙是中国古代铠甲保护臀部及下肢的结构;腰带是系于腰部,用于固定甲身和甲裙的铠甲结构,通常位于身体的最外部;胫甲,又名“
吊腿”,是
中原地区古代铠甲保护小腿的结构;靴,是中国古代铠甲的脚部结构,最初多以皮革制成,有长、短之分。
马甲
马甲,又称“
马铠”,是中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有铁制及皮制的,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竖在尾上的“
寄生”,除了战马耳朵、眼睛、口鼻、四肢及尾巴外,其他地方都有铠甲的保护。
材质
藤甲胄
藤甲胄,是用藤条和藤皮制作而成的,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被广泛使用。考古学家根据耶美人制作的
藤甲,窥知来
中原地区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制作的藤甲外形:“像一件短背心,前面开身,从两侧腋下与背甲编缀成一体,上面有袖孔以伸出双臂。”藤甲胄适合在潮湿多雨的地区使用,为了增加防御能力,人们有时还会在藤甲表面加上一层皮革。藤甲不仅材料容易获取、重量轻、结实耐用,而且防水、透气性强,具有出色的柔韧性,能够有效防御大部分刀枪的攻击,但也有不能御寒、怕火的缺点。
木甲胄
木甲胄,是竹甲胄与木甲胄的总称,曾经在
商朝时期被广泛使用。木甲胄使用时间历史悠久,据《唐六典·卷十六》中记载,
唐朝有十三种铠甲类型,第十一种就是木甲,说明最起码从殷商到唐朝,木甲一直在使用。
骨甲
骨甲是将动物骨头打磨成
薄片,四角钻孔,再穿连编缀制成的甲。骨甲在
周原遗址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北吕周人墓地等
周代墓葬均有少量出土。
皮甲胄
皮甲胄,从殷商时期到
清代时期一直在使用,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甲胄,并且在殷商至
秦朝时期,占有主导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犀牛皮是制作皮甲的上等皮质,象皮次之,牛皮和熊皮再次之,而因为牛皮材料容易取得,使用最广泛。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是直接将完整的兽皮披在身体上,作为初级的防护。
商朝前,人们逐渐懂得把皮革加以裁制加工,使它更合身,更能保护身体的主要部位,于是出现了具有一定形制的整片的皮甲。
殷商后,因为整片的
皮甲穿起来不方便,人们开始按照防护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甲片,并且把两层或多层的甲片合在一起,然后再编缀成整领的皮甲。
春秋战国时期,皮甲的制作工艺更加精良,已经采用了现代流水线一样的生产方式,具有相当的规模。皮甲由甲身、甲袖以及甲裙组成,甲身又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和大领构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甲片逐渐小型化,甲片的组合越来越细密。
西汉后,由于冶铁业技术的进步,铁制甲胄迅速发展了起来,皮制甲胄逐渐作为辅助性的防护装备而存在。
青铜甲胄
青铜甲胄,出现在
商朝、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胄通常为一体型,需要整体模具;青铜甲有一体型胸甲和甲片连缀型两种,甲片四角开孔,以绳带或皮条为编缀材料,编缀时互不重叠,以皮革为衬里,青铜甲韧性较差,体量笨重,穿着使用不便利,并且对制作要求很高,由于条件有限,青铜甲只能供一些高级将领使用,用量很少,作战时通常是与战车搭配使用。
石甲胄
石甲胄,在
秦始皇陵有出土发现,是经过选材、开片切割、打磨、钻孔、修整、连缀等工艺制作,用青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分为石鱼鳞甲、石
札甲、石特大型甲、石胄四大类。石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为30余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石甲由前身甲、后身甲、前甲裙、后甲裙、双肩、披膊八个部分组成。
铁甲胄
铁甲胄,出现在
战国晚期。早期的铁甲胄基本延续了
皮甲的形制,
西汉时期,铁甲取代皮甲,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备,随着
冶炼技术和锻造工艺不断的进步,铁甲胄的工艺越来越精良,变化丰富,汉朝有
玄甲、黑光铠、
明光铠、两当铠、
锁子甲、
马铠等种类,
魏晋,最具代表性的是
筩袖铠,
南北朝时期,骑兵穿两当铠,战马穿具装铠,
唐朝有明甲铠、细鳞铠、山文铠、锁子甲、光要甲、乌锤甲等,
宋朝有步人甲等,后因
火器的广泛使用,铁甲胄逐渐式微。
玉甲胄
玉甲,又称“玉匣”“玉柙”“玉衣”,不是战斗防护型甲胄,而是皇室及贵族丧葬时使用的殓服,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鞋等部分组成。玉甲胄起源于
周代时期;西汉时因为
儒家思想及黄老思想的影响,促使人们追求灵魂不死升仙,认为玉是通神、圣洁之物,“玉能防腐,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玉衣开始盛行,并且出现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丝缕玉衣等形式;
东汉时期,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逐渐建立并完备;
魏晋,由于社会动荡、生产力被破坏,再加上盗墓盛行,
曹丕曹丕提倡薄葬,下令废除玉衣随葬制度,玉衣的制作与使用逐渐衰落。
纸甲胄
纸甲胄,出现在
唐朝,由河东节度使徐商所发明,当时他为了抵御突厥,征调一千士兵装备纸甲作战;
五代十国末期,淮南起义的农民军,装备纸甲,号称“白甲军”;
南宋时期,纸甲成为重要的防护装备之一;
元朝时期,统治者也认可纸甲的防护作用,特意设置了“纸甲局”,专门制作纸甲;明朝时期,纸甲不仅有专门的生产工匠及生产记录,还严格监督其质量;清朝时期,因为
棉甲的盛行,纸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纸甲的原料有陈年账簿、树皮纸、麻类植物长纤维纸等,一般用纸做基底,再配合棉布、旧棉絮一起制作,有轻便、坚固、防水及防火的优点,多用于装备水军军队或者防御远程射击武器,缺点是不能长期保存,制作难度比铁甲和
皮甲更高。
绢甲胄
绢甲胄,出现在
天宝,最初是非实战作用的仪仗甲。绢甲是采用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作为面料,以厚帛为里料,表面上镶有皮革、
金属制造的装饰配件和甲片,外观上于实战铠甲相似。
宋朝绢甲称为“五色甲胄”,是以黄粗帛为面料,以布为里料,表面绘有青绿色的甲叶,搭配红色绵带。
绵甲胄
绵甲胄,又名“
棉甲”,是一种用棉花和布类织物等材料制作的铠甲。明清时期,
中原地区普及了种棉技术,棉花使用广泛,制甲成本大大降低。绵甲用材轻软,比较长而宽大,具有保暖防寒的特点,非常适合中国北方步兵使用,战斗中比铁甲行为更方便自如,将绵甲过水沾湿后,强度增加,可抵御初级
火器的射击,晾晒后又能恢复轻便,是元、明、清三朝的主流铠甲。
制作方式
藤甲胄
制作一套藤甲胄的过程极为复杂,首先,要选择粗细适中、不易折断、没有太多节点的藤条,将其采回来后,进行适当修剪,再用
平滑叶八角嫩叶、松啷、冬青等原料配制的
药水,对藤条进行浸泡,以达到防虫、防蛀的效果;其次,要将藤条进行晾晒,去除大约50%的水分;第三,要针对人的身高、胖瘦,将藤条编织成
藤甲胄的各位部件,并且进行二次阴干处理,待水分脱干,将藤甲部件用特制的生桐油反复浸泡三次,让桐油充分渗透进藤甲胄,使其色泽光亮,结实耐用;第四,浸泡完成后,要将藤甲胄各个部件的里外层,用毛刷各刷一次
熟桐油,最后用小牛皮条连结,并组装成整套藤甲胄,放置通风阴凉处。整个流程下来,大约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木甲胄
木甲是用竹子或木头作为骨架,外贴革片,再经过连缀拼接,进行漆制成的。
皮甲胄
皮甲胄在
商朝至
秦朝时期,占有主导地位。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不懂得要将皮革裁制加工,而是直接将完整的兽皮披在身体上作为甲胄。殷商前,人们逐渐懂得制作具有一定形制的整片的皮甲,考古学家根据云南傈族使用的皮甲,来窥知当时
藤甲的制作方式:“将两张长约一米的长条形生牛皮相叠缝合在一起,并且在其上开挖一条舌形缝,沿缝将切开的皮革掀起来,形成领孔,掀起的舌形皮革正护住脖颈,使用时,将士将头套入领孔内,在腋下把前后两片皮革用绳结系牢,使
皮甲紧贴在身上。”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
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制作皮甲胄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当时,制作一套皮甲胄需要多个步骤。首先,先要对皮甲片进行塑形,即将不同形状的甲片,用塑泥或其他材料制作出来;其次,翻制
陶土范,再阴干、晾晒、入窑、
烘焙;第三,用青铜铸出整套模具,再将铸出的模具修整边缘及型腔,使之光滑平整,扣合严实;第四,先根据甲片大小粗裁革料,使其四周略大于甲片尺寸,再将裁好的皮革片浸入水中,使之潮湿松软,并且保持平整无褶;第五,将皮革片放入模具中压合,让其干燥定型,取出,再进行修整,使其规整合度;第七,用管形刀口的冲子将皮革打孔;第八,用生熟大漆多次分层涂刷;第九,将皮革片编缀成皮革甲胄。
青铜甲胄
泥范铸造是青铜胄的主要铸造方式之一。首先,制作外范,用泥土雕刻成泥模,再用拍打均匀的平泥片按压在泥模表面,印刻出泥模上的纹样;其次,制作内范,趁泥模湿润时刮去薄薄的一层,再用火烤干,刮去的部分则是兜鍪的厚度;第三,将外范与内范合拢,盖上封闭的范盖,并预留至少一个浇注孔,将融化的青铜溶液均匀灌入浇注孔,等其冷却后,打碎内外范,再进行精细的打磨修整。青铜甲制作时是先铸造出比甲片稍厚的青铜甲片,然后根据防护部位的不同,加热锻打制成相应形状的
青铜甲胄部件,并且在加热的状态下冲压卯孔,最后编缀成甲。
石甲胄
在
秦始皇陵出土的石甲胄,
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实现分析,发现其制作过程大约分为七个步骤。首先,
秦朝的工匠在制作石甲胄时,选用
层解石和方块石,其中又以层解石为主;其次,将采来的石头用金属锯切割成甲片;第三,将切割好的甲片用金属锤及之类的工具打琢;第四,使用直尺、墨笔等量度、划线工具,在甲片上刻划出甲片尺寸及甲片钻孔的位置;第五,用金属钻、金属锤等工具给甲片钻孔;第六,将钻好孔的甲片进行琢磨和抛光;第七,将已经钻好孔并且打磨好的甲片按照预先的规划连成一个整体,再用扁铜丝将其编缀成一套甲胄。
铁甲胄
制作方法铁甲胄,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要把铁铸造成甲片,再经过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稜、精磨等工序,得到成品甲片;其次,用皮革条将成品甲片编缀成整领铠甲;第三,在铠甲里面挂上衬里,以防止磨损披铠战士的身体。
铁甲胄的精坚程度跟冶铁的技术是分不开的,
春秋晚期,人们已经可以
冶炼生铁和块炼铁;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块炼渗碳钢和
铸铁柔化术;两汉时期,出现了炒钢、脱碳制钢、百炼钢、灌钢、贴钢等技术;
南北朝时期,灌钢技术得到普及;
宋朝时期,
沈括应用冷锻铠甲法,将铠甲的精坚程度推到了一个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出现了苏钢技术,是灌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玉甲胄
制作玉甲胄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首先,要选用
玉石;其次,要规划设计好玉衣的款式,再将采来的玉石切割成不同形状的玉甲片;第三;将切割好的玉甲片进行磨制、抛光处理;第四,用管钻、杆钻给甲片钻孔;第五,用
金属丝将玉甲片编缀成一套甲胄。
纸甲胄
制作
纸甲的工序有三种。第一种是先将裁成长方形小块的长纤维纸浸湿,然后在上面刷粘合剂,夹入棉絮或者棉布,置入模具,锤打、粘贴、叠压的操作步骤反复至甲片达到约1厘米厚,析出水分晒干,修整形状,最后订钉缀缝而成。第二种是先用纸片裹上棉布,再叠片、锤打,之后订钉缀缝而成;第三种是用树皮做成的纸先搓成约0.6-0.8厘米粗细的长绳,再结成直径一寸左右的结,绳结连缀并缝制在数层粗布上,再根据需要裁剪成需要的甲衣部件,最后组装起来。
绢甲胄
绢甲胄是由皂绢、皮革和部分金属材料制成,制作绢甲需要多道工序。首先,采用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作为主要面料,内衬数层厚棉;其次,在绢甲外面镶嵌皮革或
金属制造的装饰件或甲片。
绵甲胄
制作一套绵甲,首先,要将七斤棉花浸水后反复锤压;其次,把反复锤压好的棉花叠缀起来,以粗线逐行横直紧密地缝制成袄状,甲袖长度至过肩五寸处,下摆垂至过膝;第三;把缝制好的
棉甲放入水中浸泡透;第四,将棉甲取出,用脚踩实,直到它不再膨胀为止;第五,将棉甲晒干收藏,也可以在表面缀以制甲块。
主要类型
札甲
札甲,又称“甲扎”,是春期
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以长方形甲片为主的甲胄,因该类甲片形似书札而得名。札甲因为使用了叠压而成的甲片制作方式,使甲衣具有一定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层内与层间甲片的厚度增加,提高了甲衣消解打击力的能力,另外,札甲使用了固定编缀与活动编缀相结合、大小不同规格甲片组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鱼鳞甲
鱼鳞甲,
秦汉开始出现,是一种将较小的甲片下面两角磨成圆形,编缀起来后呈鱼鳞状的铠甲。
筩袖铠
筩袖铠,又名“筒袖铠”,
西汉已经出现,学者辛龙、高小超、宁琰等人认为,筩袖铠是针对戟这种兵器进行防护的一种铠甲,圆筒状袖与甲身连缀在一起,身体侧面、腋下无防御无死角,可以对戟的攻击进行最有效的防御,是两晋时期最主要的铠甲类型之一。
明光铠
明光铠,在胸前、背后都有两片椭圆形的圆护,这种圆护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经打磨后可以变得如铜镜般透亮,经太阳光照射,铠甲会发出耀眼的“明光”,因而得名。明光铠在三国已经出现,两晋、
南北朝、
隋朝一直沿用,到
唐朝时,明光铠的形制基本定型,铸造更精巧,并且具有了艺术装饰性能。因为明光铠胸前背后的圆护多为铜制,不仅加强了胸前背后等要害部位的防御能力,而且在阳光照射下圆护会反光,对敌人和战马的视线能够造成一定的干扰。盛唐时期,因为统治阶级奢靡成风,
明光铠逐渐衍生成一种带有礼仪属性的服饰。
锁子甲
锁子甲,又称环锁铠、锁铠、连锁甲、锁甲、连环锁子甲等,是由金属环相互套扣联结,并依据人体的形状连缀如衣形的一种铠甲,通过改变锁子甲结构单元的金属环数目和套扣方法,可形成不同的外观肌理,金属环的直径越小,套扣的数量越多,织出来的锁子甲就越密实,其防御能力就越强。锁子甲在三国时期已经传入
中原地区,
宋朝初期官方就掌握了锁子甲的制作技术,其优点是柔软轻便,灵活性强,在作战或日常使用中如有破损,只需更换破损处的金属环,就可以快捷的修复,缺点是需要的金属环数量多,制作难度大。
两当铠
两当铠,又名“两裆铠“,因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似而得名,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所组成,在肩部用带子联结起来,腰上束带,“当”有“挡”的意思,有前挡胸、后挡背的含义。两当裆适合骑兵使用,在
西汉时就已经出现,在
南北朝逐渐成为军队中的主要防护装备。
山文甲
山文甲,因甲片形状如山字而得名,其扎法很独特,一种是三端用甲钉或缝缀到布革之类甲衬上而成,一种是“错扎法”,通过甲片与甲片之间互相技杈交错,配搭成甲,据说,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划一的话,制作一件山文甲甚至不需要一个甲钉、一缕丝线。山文甲是
唐朝时从
中亚引入,宋明时代成为常见形制的一种铠甲,后来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之星”,日本人称为“唐甲纹”。
乌锤甲
乌锤甲,因为甲片形状为一长条铁叶,顶端部呈圆锤状,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一种铠甲。
锦帛甲
锦帛甲,是用绮丽华美的丝织品制成的模拟甲,因其绚艳多彩,所以主要用于重要节日庆典、宫廷乐舞中的武舞、宗教仪式等场合。
步人甲
步人甲,是宋朝的重步兵铠甲,周身为整片甲片,由12列小长方形甲片组装而成,上面是保护胸、背的部分,用带子从肩上联结,腰部用带子向后往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身上缀披膊,左右两片披膊在颈背后联成一体,以带纽结在颈下。
马甲
马甲,又称“
马铠”,是
中原地区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拉战车辕马的马甲,一类是保护骑兵战马的马甲。
商周,马甲用于保护拉战车的辕马,分别保护马头及躯干,主要是由皮革制成,上面涂漆,并常画有精美的图案。
秦汉,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转而保护骑兵的战马;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全副马铠;
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具装铠”,又称为“
马具装”。
唐朝时期,
重装骑兵不再是主要的军队,马甲日渐减少;宋、辽、金时期,各有装备
马铠的骑兵;明清时期,马甲跟人甲一样轻型化了。
使用场景
战斗防护
中式甲胄最主要是在战斗中使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甲胄来抵挡敌人的石刀、石箭,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战争日渐频繁,作战武器日渐精进,防护变得和进攻一样重要,作为防护装备的甲胄,不管是结构、材质还是类型,都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革新。
护卫仪仗
中式甲胄也在护卫仪仗时使用。早在
周代,就有了虎贲和旅贲两支护卫军队,虎贲将士披甲执盾,平时守卫王宫,在国君出行时则担任护卫,在举行各种仪式如庆典、祭礼、葬礼时,除了负责安全保卫及礼仪,还有壮大王室声威的作用。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认识到仪式之礼的重大政治意义,对其充分重视了起来,建立并逐步发展完善仪仗制度,历朝历代都配备了身穿甲胄的仪卫军队,而包括甲胄在内的仪仗用具,则成为彰显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丧葬冥器
中式甲胄还作为随葬品使用。甲胄随葬于墓葬,在
商朝后期就已经存在;两周时期,《仪礼》中明确记载了甲胄的使用。据考古学家的分析,历朝历代甲胄在丧葬中的使用,分为两类,一种是把实用或非实用的甲胄,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一种是用于葬仪中,包括披甲的军队和模拟军队(
陶俑军队)。甲胄用于丧葬有着两方面的特殊意义,一方面是作为武备,具有军事方面的意义,源于古代武器随葬习俗;一种与
中原地区古代的等级制度有关,是古代等级、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
相关价值
在中国古代,中式甲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防护价值,然而,随着
古代兵器的终结,甲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当代,中式甲胄具有美学价值、工艺价值、兵学价值、武学价值、伦理价值、塑造价值。
美学价值
随着考古文物的发掘,中式甲胄以文物的形式登上博物馆,为当代观众打开了一扇欣赏古代军戎服饰之美的窗口。从远古狩猎时代的藤条、皮革,到
青铜器、钢铁、棉帛等多种材质的运用,历朝历代不同形制设计的中式甲胄,展现了不同朝代的军戎服饰风采,犹如一部部
隶书,让当代观众了解到古代社会的艺术。中式甲胄上精心雕琢的装饰和绘画,更是其所属时代的艺术瑰宝,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这不仅能让当代观众提高和丰富
审美鉴赏能力,更是对古代美学文化的传承。
工艺价值
中式甲胄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横跨诸多朝代,不管是从选材、编制、生产流程,还是风格、样式,其演变历程丰富多彩,从新生到成熟、从缺陷到完善、从量质到质变,每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工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对中式甲胄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为当代甲胄的修复提供有力的参考。这些中式甲胄蕴藏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是研究古代工艺的重要物证,是
中原地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兵学价值
中式甲胄,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是将士防护装具发展史的缩影,反映了历代战争防御技术的进步与变迁。通过研究不同时代甲胄的结构、形制、类型,人们能够了解到它们在当时的军事需求和防御技术。中式甲胄的进化脉络,不仅再现了不同时期的军事战争,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战略和战术知识,对了解古代战争方式和军事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武学价值
中式甲胄,蕴含着丰富的武学智慧。不同时期的甲胄,是为了抵御不同的兵种和不同的作战能力而设计制造的,如学者辛龙、高小超、宁琰等人认为,
筩袖铠之所以将圆筒状袖与甲身连缀在一起,让身体侧面、腋下无防御无死角,就是为了有效抵挡戟这类兵器的攻击,了解不同时代的中式甲胄,就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风格、发展历程。
伦理价值
中式甲胄,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伦理制度。在中国古代,甲胄的使用,严格遵循着社会等级与伦理规范。不管是在战场,还是仪仗、丧葬等场合,君臣、王侯、将士使用的甲胄都不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尊卑之分,了解不同时代的甲胄,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等级制度以及礼仪文化,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塑造价值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威名远扬的历史英雄人物,如
白起、
卫青、
霍去病、
曹操、
关羽、
岳飞、
戚继光等,他们的传奇故事经久不衰,常常被现代影视作品所描绘和赞颂。中式甲胄,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作为必不可少的服装道具,不仅能够增强角色的历史真实感,还能有效地突出他们的英雄形象和独特魅力,为他们的形象塑造增添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关影响
中式甲胄,对于东亚文化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汉朝时期,军队已经制作出了细密精良的鱼鳞铠及
马铠,之后先传入
朝鲜半岛,后又经朝鲜半岛的南端传入
日本,促进了朝鲜及日本铁甲胄的发展;隋唐时代,
中原地区和日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文化交流,日本吸收了中国先进的甲胄制作技术及生产制度,从而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日本甲胄。另外,
元朝的骑兵铠甲装备,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
航空武器系统影响。
相关研究
因为中国历代帝王注重甲胄这种武力装备的管制,所以民间极少有保留至今的中式甲胄实物,早期中国对中式甲胄很少有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考古工作蓬勃发展,中式甲胄实物纷纷出土,针对中式甲胄的整理研究才开始分为系统化进行,主要分为考古学、军事、服饰三个方向,研究成果丰富。
相关文物
商代兽面纹青铜胄
1989年,在江西省
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大墓里,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胄。该青铜胄通高18.7厘米,口横18.6厘米,口纵21厘米,壁厚0.3厘米,重约2.21公斤,形制为圆顶帽形,正面下方开长方形口,左右及后部下方延伸,以保护耳部和颈部,装饰有
浮雕式兽面纹,双耳作斜长方形,双角向上斜卷。胄的正面有一脊梁,直通头顶,头顶部有一圆管,用于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个小孔,用以穿绳系胄固定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一个小洞,用作透气。现藏于
江西省博物馆新馆。
战国曾侯乙墓皮甲胄
1978年3月至6月,
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
随州市发掘了战国早期曾侯乙的墓,在墓中的北室出土了大量的皮甲胄,主要包含人甲和马甲两大类,后经考古学家清理和复原,整理出了13副人甲胄和马甲胄,人甲胄高84厘米,肩宽48厘米,袖长40厘米,裙围156厘米,由形制不一的甲片以丝带或革带编缀而成,外表髹2至3层黑漆,是研究战国甲胄重要的实物材料。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园石甲胄
1997年至199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工作站在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K9801号坑),发掘了大量的石甲胄。考古学家经过整理和复原,其中的T2G2甲1石甲标本,由各种形式的612片甲片组成,总体结构由主体、左右披膊、前后下摆等五个部位组成,整体上下高125厘米,左右宽43厘米,总重量约在20
千克左右。T4G1胄1石胄标本,总重量达到3815克,由六类74片不同形制的石片组成。K9801号坑出土的大量石甲胄,为学术界提供了首件
秦朝的头盔实物,填补了考古发掘的空白,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现藏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金缕玉衣
196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组成了考古队,在
满城区陵山上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发掘了一件金缕玉衣。该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基本是按照人体的形状设计的,全长为1.88米,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子五大部分,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淡黄色,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玉片为
新山玉片,一共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现藏于
河北博物院。
西汉南越王墓铁甲
198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广州市北门外的西汉南越王墓内发掘了一件编号为“83北象M2C233”的铁甲,经过整理和复原,该铠甲属于轻型铠甲,无立领、无披膊、无下摆,形状近似坎肩,通高58厘米、胸围102厘米、重9.7公斤,共有甲片709块,甲片的连缀方式较为多样化,上段、下段和肩片的组合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方式,上下排甲片直向排列,右胸与右肋系带开合的形式,继承了秦甲的形制。现藏于广州
南越王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