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面积24.25万公顷(由养、勐仑、勐腊县、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
该保护区属热带湿润气候,是以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1981年省政府把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片保护区调整为一个保护区,统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区内有亚洲象、小鼷鹿印度野牛中华鬣羚、豹、蜂猴菲氏叶猴绿孔雀白鹇犀鸟科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望天树篦齿苏铁云南苏铁藤枣属四数木管花木樨、红春、土沉香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植物。
2013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05、2013年保护区热带雨林分别被《中国地理》和《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森林”之一。2017年6月《雨林故事》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全国公共机构生态文明宣传作品征集活动视频作品”二等奖。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云南勐腊勐仑兽类鸟类及爬行纲重要栖息地入选。
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
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
1981年,省政府重新区划调整。
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199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的接壤地区,距州府景洪市25公里。
气候特征
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西双版纳处在世界季风热带的最北缘,横断山脉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地势开阔,周围海拨1000多米的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并有利于热带海洋暖湿气流的引伸。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光、热、水分配合理,全年大都为静风环境。
地形地貌
保护区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有和缓起伏的山丘和群山环抱的宽阔盆地。保护区内沟谷纵横,溪流密布,澜沧江及其支流横贯全境。
区域面积
保护区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由勐腊县、尚勇、勐仑、勐养镇、曼搞等互不相连的5片组成,总面积约24.12万公顷,占自治州总面积的12.7%。其中勐养片9.93万公顷,勐仑片1.12万公顷,勐腊片9.29万公顷,尚勇片3.05万公顷,曼搞片7304公顷。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海拔从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处的457米到南贡山顶的2007米。以保护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物种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热带雨林属于东南亚雨林的一部分,按植被类型分为沟谷雨林和山地雨林两大部分。生长着高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种类的12%。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的15%。林木茂密而层次结构复杂,在100平方米样地上,竟有乔木60多种。林木具有板状根、支柱根和气生根藤本植物丰富,附生、寄生植物到处可见,紫荆和纹杀植物总数八分之一。珍贵植物有出产龙脑香料的有望天树,与柚木相媲美的云南石梓,本地区独有的四数木,还有毛坡垒、版纳青梅、合果木麻楝、肉豆蔻、龙血树属风吹楠、萝芙木等。古老的白桫椤苏铁鸡毛松天料木也在此地残存下来。药用植物已知有800多种,其它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种类也很多。因此,该区在全国植物区系中占有特殊地位。
已鉴定的维管植物约38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望天树、版纳青梅、苏铁、藤枣属黑黄檀、滇南风吹楠、千果榄仁、四数木、合果木、长喙厚朴红椿木、粗枝崖摩、桫椤等53种。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已增加到95.7%,苏铁、、鸡毛松、树蕨等古热带植物活化石已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
动物资源
栖息着539种陆栖脊椎动物,约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的25%;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的36%;两栖纲47种,爬行纲68种,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的20%以上;鱼类100种,分属18科54属,占全国总属数的40%,占总种数的27%。其中亚洲象,兀鹫白腹黑啄木鸟、金钱豹、印度支那虎属世界性保护动物。大象、野牛、懒猴、北白颊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科等13种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占全国一类保护动物总数的19%;绿孔雀鳞甲目小熊猫属金猫菲氏叶猴等15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占全国二类保护动物总数的30%;小灵猫紫红头鹦鹉、鹰等24种,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占全国三类保护动物总数的39%
陆生脊椎动物有62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绿孔雀、黑长臂猿、亚洲象等24种。本区的特有植物有细蕊木莲等30种,特有动物有双高鳍带鱼螈等7种。野生亚洲象数量呈现增长态势,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79头发展到目前的250余头。2007年2月下旬,科研人员首次在保护区内大沙坝水库发现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各少数民族。有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香竹饭。西双版纳不仅是物种的天然基因库,而且其神奇的热带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中原地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
特殊物种
黄臀是一类在亚热带热带地区很常见的鸟,云南省有很多种鹎,黄臀鹎在云南东部和北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云南一般把鹎俗称为“黑头咕”或者“黑头儿”。“黑头”说的就是很多种鹎外貌上的共同特点――头顶是黑色的;而无论是“咕”还是“倌儿”,模拟的都是这种鸟的叫声。黄臀鹎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到3000米的各类有林地带,喜欢较为开阔的环境。
• 树麻雀
麻雀云南人更习惯把麻雀叫做“瓦雀”,呵呵。我们习以为常的麻雀为什么还要叫做树麻雀?因为除了我们天天见到的这种麻雀,中国还有很多种其他麻雀,像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等等。在所有这些麻雀中,树麻雀是中国最常见的城市麻雀。
• 颠颠雀
颠颠雀和麻雀亲缘关系很近,在中国有六个亚种的分布,云南省能见到六种里面的四种,这种鸟终年在云南栖息繁衍,另外三个亚种只在秋冬季节出现在云南,不在云南繁殖后代。
• 戴胜
戴胜个头比鸽子稍小。它们一般都在地面觅食,用细长的喙伸入土壤或者堆积物中探寻各种可以果腹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蚯蚓、蜗牛、蛴螬、地老虎蟋蟀科和蚂蚁美国白灯蛾之类。
棕背伯劳是一类很凶猛的益鸟。很多种伯劳都有黑色的眼罩,很有点强盗的味道。棕背伯劳是中原地区南方个头最大的伯劳,也是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最容易见到的伯劳品种。云南省的棕背伯劳有两种,一种就像照片上的这只,另外一种整个头顶都是黑色的。它们喜欢在庭园,农田附近和水滨的高草地上活动,最喜从突出的高处扑食地面的蚱蜢,有时候也会发狠捕食青蛙、蜥蜴、小鸟甚至老鼠这么大的动物。一旦抓获大的猎物,它们就将其叉到突出的尖树杈或者仙人掌科刺上挂起来然后慢慢撕食。伯劳的叫声很嘹亮刺耳,偶尔也会模仿其他鸟发出婉转的鸣叫。它们会大胆地攻击小型福特猛禽或者乌鸦一类的大型鸟,总之是个狠角色。
• 暗绿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在云南省,很多像暗绿绣眼鸟这样圆溜溜绿茵茵,个头没有麻雀大的益鸟都被叫做“乌嘴柳莺”。在所有这些“绿豆雀”里面,暗绿绣眼鸟的特征是最明显的――白色的眼圈。
是一类生活在开阔生境的小型鸟,大多颜色简单,鸣声单调。黑喉石是云南大部最常见的鸟类,在云南南部还有其他种类,往往生活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例如菜地、水滨草地、干旱荒芜的高地之类的地方。
• 鹊鸲
很多人都知道英国有个罗宾汉,好多外国人名字叫做“罗宾”。罗宾到底是什么呢?其实“Robin”就是一种鸟的名字了,事实上robin是一个很大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大多有小巧的体形,醒目的羽色和动听的歌喉,这个家族的中文学名就叫做“鸲”了。鹊鸲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各地最普遍的鸲。
红头长尾山雀是另一种在昆明周边的林地中最常见的鸟,如果算绝对数量的话,它们可能比黄臀鹎还多。红头长尾山雀极其小巧,往往能在一片叶子正面背面来回腾挪,正立倒挂,活动自如异常。
山雀科是一大类分布在北半球森林中的小型鸣禽大山雀是这些山雀中分布最广,个头也最大的。可是虽称“大”,其实也就跟同类相比显得大罢了,大山雀的个头其实还没有麻雀大。
云南省傣族人民信奉南传上部座南传佛教,小乘佛教的历法也有十二个属相,其中有一个属相就是金翅雀
金翅雀体型约与麻雀相当,但比麻雀显得纤细一些。
是一大类跟莺类亲缘关系很近的鸟。这个家族的成员形态各异,既有大到鸽子大小的大噪鹛,也有小到比绣眼鸟还小的鹛。既有像相思鸟属等绚丽异常的,也有像白颊噪鹛这样朴实无华的。蓝翅希鹛属于林鹛科大家族中的希鹛分支,相对于那些繁茂的噪鹛、雀鹛支系,希鹛这一支显得很单薄,在云南省仅能看见三种――斑喉希鹛,红尾希鹛和蓝翅希鹛。蓝翅希鹛是这三种希鹛中唯一一种愿意与人为邻的。
• 白颊噪鹛
中国西南是世界上噪鹛分布的中心,但是噪鹛类大多都在远离都市的地方生存,不易见到,惟有少数种类的噪鹛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让城市中的朋友也一睹真容,白颊噪鹛就是这少数几种噪鹛中的一种。
• 褐胁雀鹛
中国西南也是世界上雀鹛类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云南则拥有中国的几乎所有种类的雀鹛。雀鹛代表了林鹛科演化的另一个方向――保持小型化。雀鹛的体型大多比麻雀小,体色多样,头部有显著的斑纹标志种类。雀鹛都依赖较为繁茂且有丰富林下植被或者附生植被的森林生活,在云南省各个海拔各种林相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雀鹛类群,褐胁雀鹛、棕头雀鹛褐头雀鹛,则属于适应昆明市周边原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类群。这三种雀鹛在昆明又有不同的分布偏好。
管理状况
管理机构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并挂牌办公、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管理局下设勐养镇勐腊县、尚勇、勐仑、曼稿5个管理所和科研所、生态旅游管理所共7个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总编制285人(含森林公安63人)。
存在问题
在自然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边民入境偷猎和盗伐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以高压态势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保护区紧临国境线,区内社情复杂,难以彻底防范境内外不法分子,潜入保护区进行偷猎和盗伐等破坏资源的违法活动时有发生。三是人象冲突依然存在。随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与数量在明显增加,也导致了野生动物(特别是亚洲象)到社区采食农作物、破坏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情况发生。四是野外工作经费不足。资源保护工作性质决定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大量工作日在野外,由于保护区交通工具的老化、野外保护工具和人身安全设施的不足,增加了自然保护工作人员的危险性,这对保护区管理部门全方位的开展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提升自然保护科学管理水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五是基层职工参公问题未得到解决。
交通信息
交车
景洪市城里共有三路公交车,城内所有景点都可乘公交车到达。
公交线路:
公交1路 自景德路民航路口(民航售票处对面,在此可转乘3号线)至嘎洒,票价2元,沿途经过民族风情园新、旧大门,机场门外。
公交2路 自景洪港至嘎栋,票价2元,沿途经过客运站(在此可转乘3号线),热带花卉园,药用植物园
公交3路(环线)自景洪北路嘎兰北路交叉口至曼听公园,票价1元,沿途经过景洪客运站,版纳客运站,集贸市场,金凤宾馆,天顺超市,曼听公园。
出租车
景洪市城内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出城起步价为7元。
自行车
景洪市内不大,租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一些宾馆里可以租借,但需要交纳押金。
路途较短或观赏市容,可乘当地的人力车,费用2元左右。
参考资料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4-03-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地形地貌
区域面积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特殊物种
管理状况
管理机构
存在问题
交通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