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1927年12月4日—2007年1月5日),出生于
富顺县,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黎英海毕业后,先后在湖南音乐专科学校、中南文艺学校、中南部队艺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曾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创作部主任、副院长。1958年,黎英海收集了许多
民俗音乐并改编成独唱歌曲,他任教期间广泛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把对调式的研究由民歌扩大至戏曲、
说唱及民间
器乐等领域,他还深入民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工作,在探索中国民族和声发展的道路上,借鉴了西洋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和印象派的和声理论,1959年出版《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中国多声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创作和编配的许多钢琴乐曲选入中国各级教材。他的代表作《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等让民族音调和钢琴语言相得益彰,实现了钢琴艺术的“中国化”。1988年8月,黎英海完成专著《歌曲即兴伴奏编配法》。2007年1月5日,黎英海因病在北京逝世。
1980年,黎英海与夫人顾淡如合作的舞蹈音乐《咏梅》获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创作奖。此外,黎英海创作的歌曲《枫桥夜泊》获得“8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金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7年12月4日,黎英海出生于
富顺县,家境贫寒,父亲为小职员,
川剧爱好者。黎英海受父亲、姐姐和七哥的影响,自幼喜好川剧及其他
民俗音乐。从1941年赴
泸州市就读川南师范起,黎英海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启蒙,并立志以音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他曾在泸州城恽代英所办
泸州市梓橦路小学师从王立三学习音乐。
当时的音乐教师王立三发现了他的才能,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黎英海的音乐才华更加显露。当时王立三老师创作的抗战歌曲《中国男儿血》《献金歌》表达了中国男儿坚贞不屈、积极抗战以报效祖国的热血之情,对黎英海影响很大。他师从王立三老师学习基本乐理、基础和声和作曲知识,为他的音乐之路奠定了音乐基础。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音乐,在王老师的支持鼓励下,黎英海决定前往
重庆市报考音乐专业学校。1943年,黎英海去重庆考国立音乐院,一曲《
嘉陵江上》打动了主考的
喻宜萱教授,他被声乐系录取。黎英海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表示是亲历的现实使他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异常深刻。学生时代,他参加过学校的抗日救亡宣传队,经常到富顺文庙和乡下宣传抗日,每当唱起《流亡三部曲》《
松花江上》,总是唱得满场抽泣声。在国立音乐学院,他随
陈田鹤和
德国作曲家弗兰克尔(W.Frankel)学习作曲,后师从马思荪和
俄罗斯拉扎诺夫(Razanov)学习钢琴。不久,他效仿音乐大师
弗雷德里克·肖邦为
钢琴创作了24首序曲,每个调一首,这些作品得到了弗兰克尔教授的赞许,教授还将其带到了国外。
创作经历
1948年,黎英海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南京文工团、湖南音专、
武汉音乐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工作、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任职并担任行政职务。黎英海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创作了
声乐作品,如
韩乐群作词的《在英雄墓旁》、白萍作词的《千里草原把身翻》、
陈侣白作词的《百花洲变成金银洲》、沙金作词的《港湾的春天》等。1952年,黎英海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历任该院的讲师、副教授、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作曲系副主任。黎英海在这里有机会广泛地接触民族
民俗音乐,并把对调式的研究由民歌扩大至戏曲、
说唱及民间
器乐等领域。他还深入民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工作,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大量的民歌编配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 此外,他还在教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被选为文教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
从1954年至1984年,黎英海先后为《
聂耳》《
伟大的起点》等8部爱国电影配乐。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资源,黎英海将各地民歌改编成艺术歌曲,并于1956年出版了《民歌独唱曲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其中有不少广泛传唱的歌曲如《嘎哦丽泰》《
在银色的月光下》《我的花儿》《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
小河淌水》等。20世纪50年代,黎英海为配合研究民族和声理论就写过百余首
民俗音乐小曲。195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的《民歌小曲五十首》,是民族风格和声应用的教材;此外,中国五声性音调作品在钢琴上演奏时,有其独有的弹奏指法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黎英海专门创作了《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得到了钢琴演奏家及音乐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并作为通用教材。1958年,黎英海完成20多万字的作曲理论专著《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1959年,黎英海参加了全国劳模国庆观礼团,1960年,他应邀参加了
全国文教群英会。1964年,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的需要,中国成立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骨干力量的黎英海被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任作曲系副主任。1975年,黎英海发表
大提琴独奏曲《老码头工的回忆》。1978年
改革开放后,黎英海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1980年1月,他调回中国音乐学院复院,历任创作研究部主任、副院长。同年,他为影视作品《
海囚》
配乐,《海囚》的
音乐创作深刻地表现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在
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双重压迫下的深重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而且在电影音乐交响化以及音乐与画面的对位化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受到电影界和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此外,他还与夫人顾淡如合作写有舞蹈音乐《咏梅》和《放学路上》,其中《咏梅》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创作奖。1981年,黎英海发表了论文《潮州音乐的调变化发展》,该论文是在他对福建南音和潮州音乐进行了认真和深入的研究之后写成的。
1983年,他赴日本访问时为中日民族乐器混合乐队先后创作了《仙鹤行》《音乐之旅——日本民谣组曲》等。1985年,
自贡市拍《古盐都传奇》电视片,他被邀作曲。在曲中他成功地大量借鉴了富含
自贡井盐民间风味的盐工号子、板车号子和
民俗音乐,使曲子富有“
四川省盐巴味”。1986年,他发表
钢琴组曲《杂技素描》。1987年,黎英海在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春晓——黎英海歌曲选》中,收录了自己的
声乐作品,包括独唱、合唱、群众歌曲、儿童歌曲和艺术歌曲等近200首(部)。其中,1982年他为首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创作的声乐套曲《唐诗三首》中的《
枫桥夜泊》(张继诗,1983年第1期首发于《音乐创作》)较为著名,该作品被选入中国新时期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作品之列,并获得“8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的金奖。
离休生活
1989年10月,黎英海离休后又历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歌曲》月刊主编、
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邀理事等职。
因病逝世
2007年1月5日,黎英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创作特点
民族音乐
在关于如何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方面,黎英海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发展创造要植根于传统的土壤”,同时,“传统本身也是在发展的”;“创作贵在富有创造性,要杜绝任何固定模式的束缚,要有个性,即便对本民族的传统的继承,也要有所出新才能发展”。在涉及同外来音乐的关系上,他认为:“每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总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值得其他民族借鉴。善于吸收借鉴别的民族的好经验好手段,用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是民族兴旺的一种标志。但是如果抛弃自己的传统,忘记祖先,一味去仿效,跟随别人,那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黎英海向来不同意“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提法,他认为“音乐又不是足球,没有走出国界的问题,本来就存在这世界上。”他进一步分析说,
欧洲各国都十分重视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却不采取“走向世界”的提法。国家虽然不大,但每一个地方都独具特色,组成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是值得思考的。
中原地区音乐的未来,在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最具中国风格、最具特色的高水平音乐作品丰富世界音乐文化之苑,为全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六十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深厚民族底蕴的作品,广泛涉猎了
声乐、
器乐、电影和舞蹈音乐等领域,且均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
配乐创作
影视音乐是黎英海
音乐创作的又一重要领域,他曾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主要有《伟大的起点》(1956年)、《
球场风波》(1957年)、《聂耳》(1959年,与刘福安、
葛炎合作)、《海上明珠》(1976年)、《海囚》(1980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海囚》的音乐创作,不仅深刻地表现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在
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双重压迫下的深重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而且在电影音乐交响化以及音乐与画面的对位化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受到电影界和音乐界人士的一致赞誉。1981年,黎先生发表了论文《潮州音乐的调变化发展》,那是在他对福建南音和潮州音乐进行了认真和深入的研究之后写成的。1985年,
自贡市拍《古盐都传奇》电视片,他被邀作曲。在曲中他成功地大量借鉴了富含
自贡井盐民间风味的盐工号子、板车号子和
民俗音乐,使曲子富有“
四川省盐巴味”。此外,他还与夫人顾淡如合作写有舞蹈音乐《咏梅》和《放学路上》,其中《咏梅》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创作奖。
声乐创作
黎英海的声乐创作形式主要是独唱、重唱、合唱和民歌改编。他的声乐创作很注重题材的选择,并刻意追求较高的歌词立意与意境。中国古典诗词满纸留香,能让吟诵者和听者回味无穷,它们以“含吐不露为贵”,特别追求意境美,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诗词崇尚含蓄,追求言外之意。因此,黎英海把声乐创作的视角投向了中国古典诗词,他的声乐作品多是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歌词进行创作的。声乐套曲《唐诗三首》,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博得同行们的赞赏和演唱者们的青睐,是音乐会上久唱不衰之
声乐精品。
其中《春晓》一歌,是黎英海用
孟浩然的诗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它的曲式是前有引子,中间有过渡句,后有尾声的二段体结构。在这首歌曲里,他用形象化的音乐语言,恰切歌词的精神,尤其是
琵琶和弦音模式的点缀(二度、四度、五度的叠置),主、属持续音的交替,以及属音上切分持续的“乐队踏板音”,都赋予音乐以生命意义。前20小节较淡的“音程和弦”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线性思维,使人感受到“不是和声的和声”。而在21至24小节黄金分割点处,作曲家使用了严格模进的手法,并加厚了它的和声,再现了春雨打在花儿上的情景。很好地体现了春风、春雨、啼鸟、落花这些诗人倾诉情怀的对象,给我们带来隐约、淡远的审美愉悦,同时展示出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
器乐创作
黎英海的器乐创作,主要是
钢琴作品。早在50年代,他为配合研究和声的民族风格写过一百多首民歌小曲,出版了钢琴曲集《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这本钢琴曲集是根据中国二十一个地区的民歌改编而成。其中《
拔根芦柴花》是根据
江苏省的苏北号子改编的钢琴小品,它既保留了原有的劳动节奏,又使其旋律保持原有抒情的、优美的风格;尤其是作曲家采用了对比复调手法,使各声部旋律线条相互独立而且互为补充,赋予了
民俗音乐形象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绣荷包》是根据山西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它的伴奏节奏基本保持了十六分音符进行,且每一拍的第一个音符都是休止符。它不但保存了民歌高亢、质朴的风格,而且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深化了姑娘温婉清柔和向往爱情甜蜜的形象。五十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黎英海用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不仅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创作园地,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而且对“中国化”和声的进一步研究与提高中国的钢琴教学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五声性音调作品在钢琴上演奏时,有其独有的弹奏指法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黎英海专门创作了《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1963年由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在
钢琴键盘上熟悉五声音阶各个调性上的调式音阶及一般音调,也能使学生通过这些练习逐渐熟悉五声调式的一些转调方法,同时还能通过这套练习养成用相邻的手指弹奏小三度“五声式级进”的习惯,使隔指和邻指都能运用自如。通过这套基本练习,还能够使学生在提高演奏技术的同时练习一些特殊的音调及
音型,例如加音的和弦琶音和四五度的和弦琶音,五声加花的各种装饰音型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板的变速节奏,另外还有很多模拟各种不同的民族乐器如
古筝、
扬琴、
古琴、
锣鼓等演奏效果的音型等。
黎英海
钢琴改编曲《
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是将古琴曲意和琵琶曲意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合起来,以原古琴曲和琵琶曲的主题音调作为变奏的基础,运用创造性音乐思维;在充分发挥钢琴的巨大表现力,同时也不失去中国韵味的前提下,创作具有崭新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作品完美地体现了儒道音乐美学思想的“共同体”,即“和、静、清、远、古、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等审美旨趣,正所谓“超脱宁静,淡处知音”。
学术成就
20世纪40年代的国立音乐学院的进步学生组织“山歌社”,于1945年正式刊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壁报一一《山歌》,对“和声中国化”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付诸以实践,是继
赵元任、
黄自之后对民族和声的进一步探索。作为“山歌社”的一员,“黎英海发表了《我怎样为民歌配伴奏的》一文,并改编蒙古民歌《无题》,对民族化的和声进行了探索。此后,黎英海一直对民族化的和声进行探索,在五十年代,提出了“
琵琶和弦”的理论,“琵琶和弦”包含了两个纯四度协和音程,但是内声部由一个大二度音程的叠置,与外声部呈两个纯五度交织,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趣味,它的使用能进一步体现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
此外,他就对
汉族民俗音乐的诸多调式现象发生兴趣并着手进行研究,并将此研究延伸至戏曲、
曲艺以及民族
器乐等各个领域。他一方面深入民间进行大量的田野考察,另一方面对传统乐学理论予以梳理、归纳,将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与现存的传统音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此外,他还大胆进行有益的探索,即如何把
欧洲传统和声的原则与中国民族的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由此创作出《民歌小曲五十首》。他还在音乐学院作曲系开设《和声的民族风格问题》《多声部写作基础》与《民歌改编》课,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教育资源并加以整合、验证、充实和深化。1958年,黎英海完成20多万字的作曲理论专著《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它首次将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三种五声性七声音阶,作为民族音乐的音阶体系来看待并加以命名:即“雅乐音阶”、“清乐音阶”与“燕乐音阶”。尽管其间尚存在着“把乐种名称混同于音阶名称”等问题,但被认为“是理论上的重要突破”。针对一直是困扰中国音乐理论界与作曲界的民族五声调式在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复杂多变的“旋宫犯调”现象。
该著经过大量的文献、曲谱考证与实际调查研究之后,将这种特有的民族调式发展现象做出了“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的归纳。这一研究成果,把中国民族音乐调式发展理论又往前推了一大步。该著还总结了以往中国专业
音乐创作中关于民族风格和声的探索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各调式的基本和声及其发展形式,为民族五声性和声原理与西方和声理论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该著作目前已被全国乃至
菲律宾、
日本等国外各大音乐院校选为教材。
社会任职
人物作品
著作
音乐作品
参考资料:
影视配乐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1985年7月中旬,黎英海回
富顺县与文化音乐舞蹈界的老乡会面时,赠送了一盘
盒式录音磁带,并题字“敬赠故乡音乐界,献给孩子们!”遗憾的是这盘磁带放过几次,并未引起音乐界和教育界的重视,更未在小学生中教唱,后来连磁带的下落也不知道了。他对儿童
钢琴教育一直都非常关注,于1974年、1986年分别为孩子们创作了《记住祖母的话》和《动物园》两套钢琴
组曲。
个人生活
黎英海母亲和姐姐学会了很多
民俗音乐。
四川省盛产竹子,竹子挖几个眼、竹筒蒙上
蛇蜕就是黎英海最初接触音乐的乐器——笛子和
二胡。条件虽艰苦,但挡不住他对音乐的酷爱。
黎英海的妻子是顾淡如,儿子是国家一级演员黎石,黎石在
欧洲留学期间师从
欧洲泰斗级
小提琴大师Devy Erlih和德意志交响乐团终身首席Bernhard Hartog。黎英海的孙女
黎雨荷是小提琴演奏家、
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小提琴副教授。黎英海大女儿是黎英,二女儿是黎宁,外孙女是陈雨黎。
人才培养
黎英海作为师者,他教学时始终不忘的最高准则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的修养与升华,是
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经常强调两点:第一,要处理好音乐和人民的关系。为谁写?怎么写?并强调音乐创作一定要纳入到先进文化(即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轨道中去,并身体力行,高度重视群众音乐活动,并经常关心和辅导群众业余音乐创作,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工人作曲家。
自1949年12月以来,黎英海不曾离开过三尺讲台,且长期担任教学行政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学生很多,其中如竹风、
吕其明、
莫尔吉胡、江明墩、
张敦智、
顾冠仁、
樊祖荫、
谭盾、
郭文景等都是他的嫡系弟子。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黎英海先生的
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开始于40年代重庆
青木关镇国立音乐院学习期间,在大半个多世纪里,他在声乐、器乐(包括影视音乐、舞蹈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中国音乐的创作与作曲理论的创新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国音乐学网评)
黎英海先生将其一生的主要精力倾注在此项事业中,把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探索五声性调式潜在的结构力与表现力,在调关系等领域予以不断开拓,奉献了《
枫桥再泊》等一首首可资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具有
范式意义的作品,他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珍视。(西音图书馆评)
黎英海创作的艺术歌曲《
枫桥夜泊》自1982年首演以来,一直受到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他所创新运用的多种单一调性的扩张技法,将中国五声性调式特有的宫系交替手段与近现代调性思维方式自然而无痕地结合起来,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因而受到普遍欢迎与赞誉。(西音图书馆评)
黎英海钢琴改编曲《
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是将古琴曲意和琵琶曲意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合起来,以原古琴曲和琵琶曲的主题音调作为变奏的基础,运用创造性音乐思维;在充分发挥钢琴的巨大表现力,同时也不失去中国韵味的前提下,创作具有崭新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中国音乐学网评)
轶闻趣事
1983年,黎英海曾应邀出访
日本,在
东京一家川菜馆就餐时,他特意点了一个菜——油淋锅巴,他向在场的人介绍,这道菜当年在重庆又叫“轰炸东京”,其实就是当地的百姓对日本军国主义残暴行径的控诉。在场的人听了黎英海先生的讲述,无不深受其动,在场的日本代表当场向黎英海先生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向当年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牺牲的无辜的中国同胞表示愧疚。
黎英海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第一年主修
声乐和
二胡,第二年转为
钢琴和作曲。当时的学习条件异常艰苦,黎英海第一年的学习没有获得公费待遇,家境的贫困使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但他对学习却是异常勤奋,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练琴中,以惊人的速度,一个多月弹完整本“
费迪南德·拜厄”。经过奋发努力,他在第二年获得了公费待遇。到第三年,黎英海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
卡尔·车尔尼练习曲740的水平,并经常为声乐的同学弹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