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姓
中华姓氏之一
南(nán)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来源的姓氏。
南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广韵》,南姓的来源比较复杂多样。第一,据《史记》记载,南姓来源于夏禹的后代;第二,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南赤龙,他的后代就以南为姓,如其曾孙南仲在周宣王时为大夫;第三,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卫公子郢(姬郢)的字为“子南”,他的后代把南当作姓;第四,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高士隐于南乡这个地方,他的后裔就改姓南;第五,还有南姓来源于他族改姓,如清满族八旗的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等都有改成南姓的。此外,朝鲜族中也有南姓。
南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河南省的南姓人尤其多,约占全中国汉族南姓人口的75%。南姓的历史名人很多,如战国时的卫国大夫南文子;唐朝的洛阳令南卓、名将南霁云清代,云南昆明南氏更是出现了江南提督南天祥、湖广提督南天章等许多名人。
历史发展
姓氏源流
出自周代南仲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源韵谱》所载:商王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市,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周初为大夫,后世子孙遂以祖名为姓,称南氏。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郑樵《通志》:以字为姓。南氏,姬姓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为姓。”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孙以祖字为姓,称南氏。
出自春秋时晋国隐士之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有晋国高士居隐于南乡(今山西省),其后代子孙以地名为姓,称南氏。
出自姒姓,源自大禹之后,以国名为氏,为男氏所改。据《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隐:“系本‘男’作‘南’”,称南氏。
出自张姓,避祸,改为南姓。朱祐樘孝康张皇后为人贤明,曾修兴济减河(天津娘娘河)、建青县盘古庙等好事,而其两兄弟却仗皇亲一贯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明世宗下令将其问斩。1547年前后,子孙四处逃跑,四个方向便演化为后来东、南、西、北四个姓氏,南姓由此而来。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南姓源自那拉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南氏;今藏、满、回、蒙古、朝鲜、僳等民族均有改汉姓南氏者。
迁徙分布
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今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五十一位,人口总数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4%左右,多以汝南县洛阳市为郡望。
作为姓氏,南氏被最早的姓氏谱牒著作《世本》所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考证为禹后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南氏等等。
唐朝宰相、诗人、学者《姓源韵谱》中提供了另一说法:商朝盘庚妃子梦龙入怀生子,取名南赤龙,郡望在汝南,曾孙是周代大夫南仲,“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就是他在《诗经·小雅·出车》里的忧伤叹息。
汝南、洛阳都在河南省省,可以推想南巘应是南赤龙后裔。南宋绍兴末年,南巘之子把全家从磐石再搬到黄华的海滨定居,子孙繁衍,耕读传家,乡里称贤,干脆把其地叫做南宅。
人口分布
历史上南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南姓大约有1万4千人,主要集中于陕甘地区。明朝时期,南姓得到迅速发展,大约有10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三十七位。陕西省为南姓第一大省,约占南姓总人口的六成。其次分布于山西省浙江省河北省、湖北等地。
当代南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南姓的人口大约有20万,为第二百七十四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南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现∧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甘肃省、山西、辽宁省、陕西、河北、浙江等地,河南居住了南姓总人口的26%,为南姓第一大省。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74)表明:在豫晋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陕宁、青海省东部、甘川渝鄂大部、辽宁北部、吉林省西南,南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3%以上,这部分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住了大约56%的南姓人群。
今浙江省的温州市乐清市,陕西省的西安市阎良区、渭南市临渭区、蒲城县、咸阳市乾县、三原县、商洛市、兴平市、延安市子长县、榆林市定边县、铜川市,河南省省的郑州市、周口市西华县、扶沟县、黄泛区农场、濮阳市清风县、平顶山市鲁山县、漯河市、安阳市滑县、商丘市睢县、南阳市新野县、商城市、舞钢市,江西省的宜春市高安县、樟树市,天津市的武清县,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桥东区、行唐县、保定市唐县、唐山市、黄骅市、邯郸市涉县、衡水市冀州区、枣强县、武强县、邢台市巨鹿县、城市、张家口市康保县、尚义县、南皮县、河间县、定州市、泊头市、廊坊市、沧州市南皮县,山东省的济南市历城区、龙口市、济宁市、泰安市东平县、潍坊市昌乐县、日照市、淄博市张店区、城市、滨州市无棣县、莱州市、菏泽市、临沂市平邑县、清平县、高唐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清原县、大连市开发区、营口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宁乡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江苏省的南京市、连云港市、沭阳县、淮阴市,上海市,湖北省的武汉市、黄冈市浠水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广东省的吴川市、深圳市、东莞市,北京市,山西省的汾阳市、运城市、稷山县、新绛县、盂县、文水县、长治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双城市、牡丹江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兴安盟科右前旗、赤峰市,居安徽省的金寨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从江县、北海市,甘肃省的兰州市、定西市安定县、陇西县,台湾省,韩国等地,均有南氏族人分布。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汝南郡:汉置,治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宗祠楹联
姓启商代;望出汝南:全联典指指南姓源流和郡望。
谕忠义以啮指;得璧马而反忧:上联典指唐朝顿邱人南霁云,少年时为人操舟。安禄山反叛时,巨野县张绍起兵,任他为将。后跟从张巡守睢阳,安禄山部将尹子奇攻城,他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奉张巡命率精锐骑兵三十突围求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不愿出兵,仅用美食招待他。他说:“睢阳的将士已经饿了一个多月,我不忍心一个人吃。”说着,抽出刀来,砍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又返回睢阳,城破后被杀。下联典指战国卫国大夫南文子,当时晋国荀瑶准备攻打卫国,先送给卫国四匹野马、一块白璧,卫国君臣大都非常喜欢,只有南文子面带忧色。卫君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无功的赏赐、无由的礼物,不可不有所警惕啊!”卫君把他的话告诉给边境。智伯果然起兵袭击卫国,至边境见卫人有防备而退兵,说:“卫国有贤人哪!事先知道了我的预谋。”
袁可立传名远;忠勇将军享誉高:上联典指明朝弘治举人南仝,官至南京四川道御史,清直不挠,多所平反,论劾不避权贵,豪强敛迹,称为“铁面御史”。下联典指南霁云。
王国武臣,具攻战方略;圣门高弟,得道学渊源:上联典指周代南仲姬静时将领,《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下联典指春秋鲁人南宫括,即仲孙闵,以居南宫,故以为氏。字子容,亦称南容,孔子弟子。以智自讲,事清不废,世浊不污;读诗常三复“白圭”之章。孔子妻以兄之女。
得璧马而反忧,终全卫境;谕忠义而啮指,共仰唐臣:上联典指战国时卫国大夫南文子事典。下联典指天宝顿邱人南霁云事典。
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千秋忠义,神灵海上有孤臣:全联典指浙江省温州南氏的始祖南巘,宣和年间进士,任江苏徐州签判,“靖康之变”时护从赵构南渡,返海来温,见瓯之重石(今乐清市磐石镇重石村)山水佳丽,遂乞休隐处,宋高宗敕封为“护驾功臣”。绍兴市末年,其子迁到海滨定居,后代繁衍,耕读传家,乡里称贤,号曰南宅。
浙江乐清南氏字辈:嗣元应德光,常存君子道,孝友启贤良。
辽宁朝阳南氏字辈:元庆景海保,志国振德方。
山东泗水、青岛市南氏字辈:“云大尚德传家远”。
山东清平南氏字辈:“敬法国红大”。
菏泽市南氏字辈:“相化继松红”。
高唐县南氏字辈:“丙希双怀建”。
河北泊头南氏字辈:“金汝荣振保永西树德奎”。
枣强县南氏字辈:“堵自成明远克家延青长”。
南皮县南氏字辈:“国宗英其进洛自永清玉富宝金”。
黑龙江省省南氏字辈:曹国井万喜,中福振元江。海河山沿秀,风云世代祥。满洲青华绿,天林佩汤阻。
黑龙江密山南氏字辈:“克学玉光(广)明兆云锐”。
黑龙江南氏一支字辈:“殿怀井红……”
湖北水南氏字辈:“鉴阳斗子廷邦一应天运方兴玉堂集瑞金市策储英文章焕启世德维新鸿光远绍骏业克绳龙飞凤舞寰宇升平”。
湖北黄冈南氏字辈:“玉堂集瑞金策储英”。
淮阳区南姓字辈:春德立业广,保送和平昌
河南滑县南氏字辈:“方天清敬秉”。
礼泉县乾县南氏字辈:“松柏贵建……”
陕西兴平南氏字辈:“广长万大怀伯生子”。
南氏一支字辈:“修尊(正)亲(青)进(敬)体”。
南氏一支字辈:“允宏夫西昌”。
家谱文献
河北枣强南氏族谱,(明)南公全始修,明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南程绪于清爱新觉罗·旻宁九年(公元1829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南廷献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三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南春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四修木刻活字印本,(现代)南俊先1997年五修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家庄。注,该支南氏由山西华州渭南县于明朝永乐年间迁至河北枣强县南家庄。
浙江乐清黄华南氏家谱,(清)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浙江省黄华县海滨村。
湖北蕲春南氏莹分八修宗谱三十一卷,首十一卷,(民国)南寿督修、南辉协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
旅台南氏家族纪要,著者待考,版本待考。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日报·黄海晨报》副总编辑南方处。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了南姓历代名人29名,占总名人数的0.06%,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一十三位;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南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三百零六位。
南霁云 (?-757),唐将领。顿邱(亦称清丰县、敦丘,在今河南清丰南寨)人。善骑射,少为舟子,后为张巡将。安禄山反,从巡守睢阳区(今河南商丘睢阳区),既而城中食尽,霁云奉命突围出,乞师于贺兰进明;进明无出师意,又欲留他,设宴之;霁云拔刀断指,不食而去。复冒围入,后城陷被执,贼欲迫降。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与巡同被害。
南巨川,唐文学家。鲁郡(今山东州)人。盛王府录事参军南琰之子。开元二十七年(739)登进士第。至德二载(757)任给事中,奉使吐蕃。后坐事贬崖州,经岳州贾至有诗赠之。著有《续神异记》,载冥祥灵验故事,今不存。
南卓,唐学者。字昭嗣。初游学于吴、楚,羁旅十余年。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任拾遗时,因诤谏贬为松滋县令。会昌元年,任洛阳令,后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观察使,卒。卓善诗文,亦通音乐。其任洛阳令时,数陪白居易、刘禹锡宴游论文,因谈及鼓事,白、刘二人遂劝其撰《羯鼓录》。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首叙羯鼓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实。后录载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诸宫曲名,为研究唐代音乐之重要资料。另著有《唐朝纲领图》、《南卓文》等。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明代陕西渭南市县田市里秦家堡(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人,南金长子。心学大儒王阳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学者。性豪宕,雄于文。
南企仲,明臣。居益族父,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文选郎、太仆卿。请亟罢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官,帝大怒,降企仲官一级。复被张凤翔弹劾,削籍。天启时,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
南居益 (?-1643),明将领。陕西渭南人,字思受,号二太。万历进士。天启时,曾巡抚福建省荷兰海盗骚扰漳、泉,击退之,并筑城镇海港,平息海患。后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不久削籍归乡。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从,次年绝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乐清市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居江苏。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南国农,1920年生于江西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他是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先生是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家,其电化教育“七论”奠定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往耶,诗人,记者,批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于雷山县的独南苗寨。他策划并主持的文化工程“南往耶对话中国100位作家诗人学者”系列访谈,及主编的《雷公山诗刊》,在文化界产生巨大反响,人称“铁腕记者”、“诗坛少帅”。
南仁东,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情恶化逝世,享年72岁。
其他南姓名人有周将领南仲春秋鲁国季氏字臣南遗、南蒯,齐史官南史,晋美女南威战国韩大臣南公揭,卫大臣南文子;辽状元南承保;明大臣南师仲、南大吉、南居业、南仝,史学家南轩;清大臣南洙源,将领南天祥南天章等。近当代南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南萍,物理学家南秀华、南京达,电力专家南志远,化工专家南仁植,材料专家南策文,天文学家南仁东,农学家南文元、南都国,植物学家南寅镐,地质学家南延宗,数学家南基洙,医学家南龙哲、南征,经济学家南汉宸、南钟万、南江,企业家南存辉,南利军,法学家南英,哲学家南同茂,历史学家南炳文、南致平,政治学家南俊英,图书馆学家南润根,翻译家南致善、南映一、南金子、南英植,编辑家南尚、南云瑞,古典文学专家南矩容,新闻家南振中,作家南新宙、南豫见、南翔,诗人南永前,书法家南祥安、南朝明、南君求,画家南恽笙南海岩,版画家南洪申,表演艺术家南慧云,音乐奇人《南卫东,南卫平》兄弟,田径教练员南康荣,航模运动员南雍,宪政研究者、培训师南云飞,导演南鑫,为邦电气公司南涛等。
参考资料
这些姓氏,你听过吗?.上游新闻.2023-11-23
南(nán)姓.大槐树.2024-01-29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人口分布
传统文化
姓氏名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