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烈士纪念馆,是位于上海龙华地区的纪念龙华革命烈士的纪念馆,1990年,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启动。1997年5月28日,烈士纪念馆建成并开馆。2017年,烈士纪念馆完成基本陈列更新,2020年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完成升级改造。
纪念馆位于陵园中轴线后端的最高平台上,建筑高36米,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建筑造型呈金字塔状。陈列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设8个展厅、1个多功能厅。纪念馆陈列着自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捐躯的先烈事迹和珍贵文物。展厅内基本陈列了有代表性的革命先烈、革命先驱235人的事迹,展出实物、文献、图照1000余件。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题写园名“龙华烈士陵园”,江泽民题写碑铭“丹心碧血为人民”,1991年2月,陈云题写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
龙华烈士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于2022年9月荣获第九届“
博博会”最佳展示奖。
馆舍介绍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位于上海市
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坐落在上海市核心区域徐家汇,占地面积313亩,是国内城市中心城区最大的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园内设置有广场仪式区、英烈祭奠区、展陈纪念区、碑刻文化区、遗址体验区、舞台演绎区等多种功能区,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开放式人文纪念地,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龙华烈士纪念馆,面积1万多平方米,纪念馆呈金字塔形,四层阶梯建筑内墙面装贴的红花岗石,与塔上覆盖着的天蓝色幕墙玻璃相贯结合,形成4个充满阳光与生机勃勃的四角中庭,在庄严肃穆中透出现代气息。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展线长度1300米, 基本陈列《英雄壮歌》——
上海市英烈纪念展,共分为“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信仰的召唤”“使命的执着”、 “信念的坚守”、“民族的脊梁”、“胜利的奋争”、“时代的先锋”和“尾厅(仰望)”8个部分。 展览以“创新发展”为总体要求,紧扣“英雄之城孕育英雄,英雄精神激励后人”主题, 本着“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的布展理念,使用照片1500余张、实物400余件、 油画、
国画、螺钿、铜版、漆堆、玻璃刻画等各种艺术品百余件,并辅以多种先进的陈展技术, 集中展示了257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
序厅
序厅有主题性
浮雕“龙华英烈”及两组“英雄的城市,苦难的
上海市”和“旅游圣地·杀人魔窟”史料图片。主题性浮雕可辨形象20余人,均据在龙华牺牲的烈士原形提炼概括而创作的艺术形象。天穹设一具大灯光箱,直径4米,嵌以盛开的
桃花之景,寓意“墙外桃花墙内血”。
基本陈列
第一部分——信仰的召唤
该展区分为辛亥风云、中共一大、中国
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劳工组合书记部和中共二大五个单元。主要人物有:
李汉俊,
俞秀松、
李启汉、蔡和森等。
历史背景为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寻找救国之路,从太平天国、
戊戌变法到
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1919年,中国爆发了
五四运动。参加五四运动的知识分子,开始用
马克思主义来思考国家的命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召开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第二部分——使命的执着
该展区陈列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中共四大、
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五个单元。
历史背景为1923年国共合作的步伐加快,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工农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与工农联盟问题。不久,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了五运动。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市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展区,突出
向警予、黄仁、恽代英、
杨贤江、
李硕勋、
邓中夏和
董亦湘等重要的历史人物。
五卅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运动的序幕,展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五卅运动这一重大史实及
顾正红、尹景伊、
何秉彝、陈虞钦、刘华、瞿秋白六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第三部分——信念的坚守
该展区分为前仆后继、郊县农民武装暴动、龙华二十四烈士、左翼文化四个单元的历史内容和
陈延年、
郭伯和、
黄竞西、
许白昊等英烈人物。
历史背景为第一次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而英勇献身。此外,自1927年10月起,全国各地的许多文化人士汇集
上海市。前仆后继采用
多媒体的手段,整体采用沉稳凝重的环境色调,艺术品穿插在整体环境中,起到点睛作用。军委四烈士展区的整体设计,都是在为体现革命的低潮时期,烘托出整个区域的历史氛围。二十四烈士雕塑多媒体剧场,采用雕塑、光影、音乐、舞蹈、朗诵五维艺术的手法将龙华二十四烈士生动再现。
第四部分——民族的脊梁
在纪念馆展陈内容的这个部分展示了一 ·二八淞沪抗战、文化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抵制日伪、支援各地抗战、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等历史事件和茅丽瑛、童子军四烈士、姚子青、
谢晋元等英烈。
历史背景为1932年1月28日和1937年8月13日,先后爆发了中国抗战史上震惊中外的两次
淞沪会战,极大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战士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以自己的政治主张、模范行动,凝聚起广大民众,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展厅内,八一三淞沪战役主要通过天幕投影
笕桥空战,多维度展墙,以及八一三淞沪抗战视频,立体展示中国军队在残垣断壁中英勇抗击日军的场面。文化抗战则采用交互式
多媒体展项,在展区中央设置一处四面均可触摸的互动展示屏,观众通过观看抗日音乐、电影、戏剧和报刊,模拟参与在
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报名参军,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了解历史。
第五部分——胜利的奋争
本展区内容主要包括反对内战争取和平,里应外合迎接解放和电台三烈士、警委四烈士、
上海战役牺牲的烈士的事迹。
历史背景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但是
中国国民党无视人民的要求,坚持独裁、发动内战。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并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解放上海展区以混凝土和工字钢为主材展示墙面,强调战争的氛围,引入室外景观,结合室内装置艺术品“7613”装饰雕塑,表现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7613名解放军指战员。
上海战役多维视觉场景,将油画艺术品、现场场景和投影、裸眼3D影像等多种手段融为一体,将《战上海》这幅油画,转变成动态的作品,全景式地表现波澜壮阔的人民军队解放上海的过程。
第六部分——时代的先锋
该展区主要展示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各领域涌现出的烈士与英模,本展区的人物陈展分为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三个单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上海市人民在解放初期,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一批热血男儿踊跃参加志愿军,投身
抗美援朝战争。上海初步建成一个综合性工业基地、科技基地,并形成了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服务全国的局面。祖国至上展区运用
勋章作为元素,立体展示抗美援朝时期徽章、肩章等文物。无私奉献展区,展现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岗位的普通人面对险情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及精神内涵。锐意创新展区,采用人物图文展示,结合
多媒体多点触摸的展示形式,通过超大屏幕点击人物姓名,拓展阅读相关的图文资料,了解英烈,学习英模。
尾厅:仰望
通过环幕影片播放英烈和
上海市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成果和远景。
馆外陈列
纪念瞻仰区
在陵园中部、南部的南北主轴线上,大门广场内有传统特色的门楼,楼顶上有邓小平所题“龙华烈士陵园”。门外广场东侧保留红岩,象征革命烈士威武不屈的英姿。门内香樟林后面为三层逐层升高的逐层向两边扩大的平台。第三层广场正中,一座用红色
花岗石筑成的巨大横幅由鲜花凌空托起,正面镌刻“丹心碧血为人民”,反而镌刻着碑文。
碑林区
位于陵园东西轴线的东端,占地20余亩,其间有碑亭、碑廊、两座长50余米的碑壁和数以百计的天然石林造型碑刻。入口处是一座名为“且为忠魂舞”大型烈士群雕,底座镌刻毛泽东手书的的《蝶恋花》。碑廊外一侧有对称的两座碑墙,一墙镌刻
鲁迅《
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手迹;另一墙镌刻烈士诗文29首。碑苑还镌刻有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和鲁迅等创作的诗文。
遗址区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园的
东北地区端,是当年
中国国民党囚禁和杀害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刑场。现已修复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部分遗址、男女看守所(
龙华监狱)、刑场等处所。看守所的墙上,留下了革命者用鲜血写成的诗句。
烈士墓区
位于陵园的西北面,由
烈士墓、烈士纪念堂和无名烈士墓组成。烈士墓地呈半圆形月亮状,墓地面向东南、长百多米。沿坡而上浓郁的绿茵中整齐地排列着座座红色
花岗石卧碑。墓地共安葬烈士800余名。烈士纪念堂是墓区的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从空中俯瞰,纪念堂圆形的玻璃屋顶宛若太阳,与半月型的墓地交相辉映,寓意烈士精神与“日月同辉”。纪念堂内置巨型瓷版画《碧血》,表达了后人对爱国志士的追思和缅怀。堂内安放着500余名烈士骨灰。无名烈士墓坐落在主轴线底端,由墓、雕塑、碑和长明火组成,这里安葬着271名烈士忠骨。
专题展览
专题展览有《亦工亦农,罗亦农——2023馆藏文物线上展览》、《青年!青年!——
李伟森烈士事迹展》、《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联动展》、《英雄儿女——致敬朝鲜战场先烈展》、《这盛世如你所愿——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文物史料展》、《借次清霜坚傲骨——龙华英烈之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四烈士专题线上云展览》、《俞秀松——革命先驱 凡人日记》、《这盛世如您所愿》、《热土英魂——上海市部分烈士事迹展》、《中国梦的托举者》、《生命绽放在黎明前》、《艰难岁月,志士风高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民务实清廉展》、《浦江军魂——人民军队英烈事迹专题展》、《为了忘却的纪念 - 纪念龙华二十四烈士牺牲八十周年》、《树民族魂 扬爱国旗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片展》、《龙华千古仰高风--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介绍》、《流逝岁月中的回响 - 上海部分老建筑的历史往事》等。
沿革和建设
抗日战争前,
中国国民党的淞 沪警备司令部位于龙华公园西侧,内设看守所,民国16~26年间,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被关押于此。龙华公园东北(今龙华路2501弄1号)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刑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罗亦农、杨殷、澎湃、陈延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家
李伟森、
柔石、
殷夫、
胡也频、
冯铿等上百位革命者均在此英勇就义。
1950年,
龙华区地区挖掘出“龙华二十四烈士遗骸”后,有关部门就想在此建立龙华烈士陵园以告先烈的心愿。1957年,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市政府向全国征集“龙华烈士纪念公园”总体设计方案,因故未竞。1958年,正式选址龙华。1963年,政府重拟建造龙华烈士纪念公园,并在公园入口处矗立“红岩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中断。1983年,
赵世炎烈士的夫人夏之栩来到龙华,致函中共中央,建议修建龙华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得到赞同。198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筹建龙华烈士陵园的请示》、《关于龙华烈士陵园总体设计方案的请示报告》,得到同意。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85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把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烈士就义地原址和龙华公园建为龙华
革命烈士陵园,但因征地、动迁、投资等复杂原因,未竞。1988年,国务院批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江泽民为龙华烈士陵园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邓小平为龙华烈士陵园题写园名。1990年11月1日陵园第一期工程动工。工程主要项目是建造临时纪念碑,布置龙华烈士纪念馆,修复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部分遗址和整修就义地等,1991年2月,陈云为龙华烈士纪念馆题写了馆名。陵园于1991年6月26日竣工。1991年7月1日,陵园局部向社会开放。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
上海市烈士陵园迁入龙华烈士陵园一并建设,建成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依此指示,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于1994年5月27日开工,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7月1日对社会开放,纪念馆于1997年5月28日开馆。
馆藏文物
龙华烈士纪念馆展厅内基本陈列了有代表性的革命先烈、革命先驱235人的事迹,展出实物、文献、图照1000余件,分为艺术展品、文物精品、诗文赏析三大类。
其中雕塑艺术展品有《万众一心》、《且为忠魂舞》、《五卅惨案》、《四一二殉难者》、《独立•民主》《解放•建设》、《龙华烈士殉难地》、《少年英雄》、《无名烈士》等,油画有《五卅惨案》、《走向刑场》、《战上海》、《陈化成》、《邹容》等,
浮雕有《丹心》、《忠魂》等。
文物精品有20世纪30-40年代
李公朴用的旅行箱、20世纪40年代
秦鸿钧修发报机用的焊锡盒、1926年彭干臣用的指南针、20世纪40年代胡文杰的名章、1928年彭干臣的“耐寒”名章、1948年5月1日
郭莽西的学生赠送给他的印盒、20世纪40年代秦鸿钧修发报机用的电烙铁、1948年5月1日郭莽西的学生赠送给他的笔筒、20世纪40年代
虞健刻蜡纸用的钢板、20世纪30年代
俞秀松用的猫头鹰台灯、1946年
张困斋使用的
美国GE牌收音机、20世纪30年代俞秀松在新疆时使用的镇纸、20世纪30年代俞秀松结婚时使用的花瓶、20世纪20年代
李汉俊的皮护腿等。
诗文赏析有
安友石《诗一首》、
陈天华《猛回头》、
杜斌丞《牢中慰问同难王菊人同志》、郭莽西《遥夜书怀》、
何挺颖《寄谢左明》、黄治峰《诗一首》、瞿秋白《赤潮曲》、林育南《龟蛇吟》、刘华《诗一首》、龙大道《诗一首》、
罗学瓒《咏怀》、
欧阳立安《诗一首》、秋瑾《申江题壁》、孙炳文《行路难》、
夏明翰《就义诗》、熊亨瀚《客上海》、杨虎城《诗一首》、
杨杏佛《途中不寐有感》、
袁玉冰《弟》、
赵世炎《远望莫斯科》、周文雍《绝笔诗》等。
文化活动
文化教育
2021年,龙华烈士陵园联合
上海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10集系列专题片《不能忘却的纪念》,邀请英烈后代口述烈士故事,由上海党史研究及高校专家学者讲述革命先烈为民族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相关视频在
学习强国APP和某视频网站同步更新后,播放量已达849.7万。龙华烈士纪念馆还制作了系列纪录片《青春龙华》等,让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纪录片网上话题阅读量达2405.7万,参与话题讨论3.6万人次,相关内容微博平台播放量超过千万。
“我们采用数字化表达方式,拉近受众与历史的距离。”龙华烈士纪念馆副馆长
王海银介绍。近年来,他们打造官方
新浪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网站等为一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筹划开展“我和龙华英烈的故事”“
清明节我们来看望你”等40余项线上活动。同时,馆内还设有动态雕塑展、69个口述史屏、52个互动知识屏等,全方位多角度还原真实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合作交流
2021年3月26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与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签约共建仪式,在实现党建联动区域化、开展建党百年专题活动等多方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度合作,把党的革命精神、优秀传统和革命风范融入到合作共建当中,引导广大青年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2021年11月24日,龙华烈士纪念馆与
上海师范大学达成“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建意向,双方要共同打造集“党建育人合力、场馆志愿服务、红色剧目创作”于一体的合作平台,着力用好青年师生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学术研究
2020年10月26日,由
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主办的“英雄烈士与初心使命”研讨会(2020)于龙华烈士纪念馆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几十所红色场馆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党史研究专家汇聚一堂,分别以各地经验、各场馆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内容包括:革命文物的认定、保护和利用;革命类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示现状和趋势研究;探索革命类纪念馆四史教育新路径;中共城市斗争历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狱中斗争研究等多个课题、多个角度,来一同围绕英雄烈士与初心使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学习交流。
2023年6月25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赴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与其班子成员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文章”开展联组学习,并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党性课程纳入学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开展专题研讨。
机构设置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是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事业单位,内设18个科室,分别为行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宣传科(党委办公室)、保卫科、信息部(网站)、研究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开放管理部、遗址管理部、纪念堂管理科、总务科、绿化科、保洁部、工程部、服务科。设置岗位总量323个,其中管理岗位112个,专业技术岗位168个,工勤技能岗位43个。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法定代表人为纪念馆馆长。
所获荣誉
龙华烈士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于2022年9月荣获第九届“博博会”最佳展示奖。
相关故事
“军委四烈士”
1929年8月30日,上海龙华,
彭湃与杨殷、
颜昌颐、
邢士贞4人英勇就义,烈士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龙华阴霾的天空。彭湃和杨殷时任第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颜昌颐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邢士贞为江苏省军委干部,后人敬称他们为“军委四烈士”。
龙华二十四烈士
1931年1月17日至24日间,国民党
上海市公安局伙同公共租界的工部局逮捕了林育南等36人。他们先被关押在老闸、汇山和戈登路巡捕房,被引渡到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后被解往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在狱中,他们忠贞不屈,挫败了
中国国民党当局的各种威胁和诱降,保守住了党的秘密,保护住了党的组织。同年2月7日深夜,国民党当局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将其中的24人秘密杀害,他们是: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龙大道、
欧阳立安、
恽雨棠、
罗石冰、
王青士、
蔡博真、
伍仲文、段楠、
李文、
柔石、
胡也频、
殷夫、
冯铿、
费达夫、
汤士伦、
汤士佺、
彭砚耕、刘争、
贺治平、
李云卿以及一位佚名烈士。
馆址位置
龙华烈士纪念馆位于
上海市徐家汇龙华镇龙华西路180号。
开放时间
纪念馆周一闭馆,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参考资料
园馆介绍.龙华烈士纪念馆官网.2024-01-05
基本陈列.龙华烈士纪念馆官网.2024-01-01
专题展览.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官网.2024-01-06
文物精品.龙华烈士纪念馆官网.2024-01-01
艺术展品.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官网.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