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印乡是在2005年12月撤销原
龙街镇、鼠街乡,合并后新成立的一个乡。五印乡隶属于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该县的西部,东与
庙街镇、
南诏镇毗邻,南与青华、牛街接壤,西以
漾濞江为界与
昌宁县珠街乡隔江相望,北与漾濞县鸡街乡、
马鞍山乡一河相通。辖龙街、蒙新、新街、白池、鼠街、白乃、岩子脚、
新民市八个村民委员会,143个自然村,175个村民小组。距州府
大理白族自治州90公里,距县城39公里。
地理气候
全乡为山地结构,地势东高西低,土壤结构以红土和山地森林腐殖秀丽山川
土为主。层峦叠嶂,地形复杂,高差相殊甚大。五印乡最高海拔为2806米,最低海拔为1179米,全乡平均为1800米—2000米之间,海拔2100米以上为冷凉高山区,海拔在1400以下沿江一带为低热河谷区。境内山脉属
云岭哀牢山脉,属于
澜沧江(
漾濞江)水系,气候属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雨量835毫米;多集中于6至10月,干旱是主要危害。五印历史悠久、山川锦绣、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为440.4平方公里,辖区耕地面积为41930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7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8288亩,旱地33642亩,适宜栽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
大麦、
白芸豆、大豆等。经济作物有
烤烟、红花等。拥有林地48.2万亩,主要种植
云南松、
华山松、
泡核桃、
梅果、
花椒、木瓜等;花卉有玫瑰、
杜鹃花属、独具特色的莲瓣
佩兰。药材有三七、
附子、天麻等。经济林果有云南松、华山松、泡核桃、梅子、花椒等。菌类有
松茸、香菌、
黑木耳等。主要的矿产资源有扎村金矿。集市主要有新龙街、新街、新街场、老街场和岔河街。
农村经济
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717万元,比上年6864万元增853万元,增幅为12.4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上年增收189元,增长12.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176亩,其中小春34200亩,大春39976亩,实现粮食总产1318.38万公斤,比上年增28.38万公斤,增长2.20%;其中小春330.98万公斤,大春987.4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536公斤。主要经济作物:全年种植
烤烟8430亩,完成收购量134.94万公斤,完成计划数108.70万公斤的146.67%,实现烟农收入2126.08万元,比上年的1300万元增826.08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烟叶收入达866.80元,进入乡级收入的烟叶税209万元。
白芸豆种植5000亩,实现总产95.70万公斤,产值达380多万元。有林面积48.2万亩,森林覆盖率72%。全乡大牲畜存栏21093头,牛存栏19687头,出栏10182头;生猪存栏30710头,出栏23578头;羊存栏22360只,出栏27370只;家禽存栏175398羽,出栏281411羽只;禽蛋产量177.10公斤;畜牧业总产值达6555.39万元。
主要景点
五印乡位于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县城以西,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是巍山县著名景点小鸡足山和五印山所在地。
五印山一名千佛山,在巍山县城西南的五印乡,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山半腰并排突起五个山峰,宛如五颗倒立着的大印,五印山因此得名。五印山是巍山境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中建有胜光寺、林寺、
普陀山、静室、太子殿等
佛教寺院。明代曾有刑部
主事宣廷式、福建
兴化府推官宣廷宾弟兄二人辞官回籍在五印山为僧隐居;
清代有高僧照宏、道余、学清、性量、广载在山中开堂讲经说法,四方僧人云集,使五印山声播滇西,成为佛教的圣地。五印山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在胜光寺可看到佛光、彩云现瑞、蜃楼玉宇三种自然景观,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旧志称之为“五印灵光”,把她列为巍山十六景之一。胜光寺即由此得名。观看佛光一般在秋天的早晨,到有云雾笼罩山壑边,当太阳出山的时候,在云雾中可看到一圈圈五色光环,摄四方景物和游人于内,并随景物和游人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有趣而神奇。
康熙帝《蒙化府志》对这种景观作了记载:“秋晓晴明,云气自下铺于壑中,光若云海。每于早日初升,则有五色圆光,摄人影于内。”观赏“彩云现瑞”的时间,一般在秋雨初晴的中午,当
太阳当顶时,天空的云彩会呈现各种形状,美丽异常。“蜃楼玉宇”常出现在农历的二、八月间,在雨后放晴,太阳落山的时候,在五印山西部的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幻景,有似草原上滚动着的牛羊,有似汪洋大海中飘浮着的帆船,有似深山密林中的古刹等等,可一饱眼福。除“五印灵光”外,五印山中还有八景,即佛光现瑞、五印摩空、天晴霞、夜阑村火、石噗甘泉、林吞返照、千峰霁月、万壑秋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五印山的朝山庙会,届时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都前往朝山,
彝族群众则在歌头的带领下,和着芦笙、笛子的拍子,翩翩起舞,打歌调激扬顿挫,震撼山谷,给山会增色添辉。
基础设施
水利建设:组织实施了别乐古、石头村、岩子脚等11500米三面光大沟建设工程;共完成小水窖池建设1058口;完成了蒙新村委会富堂村民小组烟水管网工程8320米;投入资金40多万元,完成了8件人畜饮水项目。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实施,解决了2000多群众的饮水困难和3000多亩田地的灌溉问题。农业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电力通讯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架设高压输电线路60多千米,架设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室内线100多千米,解决了57个村组3000多农户的通电用电问题,全乡村组通电率达到100%。全乡通电率达100%。全乡电视覆盖率达97%,电视普及率55%。有移动电话通讯基站8座(
中国移动6座、联通公司2座),电话覆盖率达95%。
公路建设:牢固树立“要致富先修路”的思想,大力发展交通事业。配合县
交通局搞好了县乡公路养护,同时完成了乡村公路弹石路面改造测量新民8.75公里、龙街14.8公里、岩子脚16.5公里;积极筹措资金和组织当地群众,对岩子脚、
新民市、龙街、蒙新四条乡村公路进行了养护,确保了乡村公路常年畅通,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和支持当地人民群众搞好村组公路建设;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完成了河西、狗街河两座大桥建设。举全乡之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帮助群众修通致富路。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50多万元,开挖了200多公里村组公路,解决了87个村民小组15000多群众通路问题。目前,全乡村组通路率达96%。
能源建设: 加大以沼气池、节能灶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两年来,共建成沼气池731口,节能灶684口,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人口民族
全乡总户数6450户,总人口25130人,其中男13080人,占总人口的52.1%;女12050人,占总人口的47.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7人。年内出生率10.2‰;年内死亡率5.2‰;乡内有11个民族,
彝族、
汉族、
苗族、僳族是这里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146人,占总人口数的76.3%;其中彝族18574人,占总人口数的74%;其他民族有
白族、
拉祜族、
藏族、
回族、
纳西族、
傣族、
怒族等。
2021年7月,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五印乡人口数为20311人。
社会事业
教育
全乡有两所中学,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2人,在职专任教师62人;有9所完小,48个教学点,9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5人,在职小学专任教师102人,全乡还有代课
教师32人。全乡有一所私立幼儿园,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85人。有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八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抓好了学校危房改造、“两基”成果巩固、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全乡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口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一年来共投入资金137万元,完成了富堂校点、蒙新小学、鼠街小学、备利洒校点和新村校点等5个(校)点的排危任务,共排除危房1700平方米,新建校舍1354平方米。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年内顺利完成了印山小学滴水箐校点、上五嘎路、阴山等3个校点的撤并工作。
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入学率不断提高,辍学率明显下降。初中入学率达到了96.10%,辍学率为1.67%,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76%以上,辍学率为0.44,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人事制度改革后,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教师考核力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使全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2008年的中考中我乡两所中学(龙街中学、鼠街中学)共有101名学生上了
普通高中分数线,鼠街中学在全县15所初级中学中,中考综合评比名列第二名,获得县级中考先进集体。
文化建设
有乡级文化站1个,工作人员2人,村文化室8个。近几年来,我乡相继组建了5支文艺队,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乡还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风俗
生活在这里的
彝族群众,他们能歌善舞。彝族打歌是他们传统的集歌、舞、乐为一体的集体娱乐活动。“调子一响,脚板就痒,芦笙一吹,歌声就飞”,每逢婚丧嫁娶、竖柱盖屋等这些时候,或者节日期间、朝山庙会,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在歌头的带领下,和着芦笙、笛子的拍子,载歌载舞,时而“
苍鹰搓脚”,时而“矮蹲物达”,舞姿优美,打歌调激扬顿挫,震撼山谷。农历二月八、五印山朝山、
小鸡足朝山、灵宝山庙会等都是彝族打歌的盛会。在这里,可以尽情体会这个民族原始的风情,男人的粗犷,女人的柔美,尽在其中,充分感受这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文化,探索和发现
彝族这个古老民族神秘而奇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