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
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基本简介
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
明皇陵的“万年
生基墓”。该
两周王陵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
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
巩华城”。该城原为
朱厚熜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
明长陵(成祖)、
明献陵(仁宗)、
清景陵(
李忱)、
裕陵(
朱祁镇)、
明茂陵(
朱见深)、
清泰陵(
赵昚)、
明康陵(武宗)、
清永陵(世宗)、
明昭陵(穆宗)、
定陵(
朱翊钧)、庆陵(光宗)、
明德陵(
朱由校)、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
昭陵、神路。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
明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
延庆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
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发展历史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
明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 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
明孝陵”。第二帝
朱允炆(建文帝)因其
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
朱祁钰,因其兄
朱祁镇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
明十三陵”。
陵区特色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
太行山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
昌平区,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
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
蛟龙翔;东趾踞
卢龙县,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
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
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
中原地区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
英国著名史家
李约瑟说:
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
明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
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
明十三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
中原地区持续五百余年的
世界观与权力观。
馆藏文物
一、金丝翼善冠
出自
朱翊钧头侧的一个圆盒内。冠重826克,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此冠虽属于皇帝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518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后山与折角也全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工艺进行雕刻,呈半
浮雕效果;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这样绝妙的技艺的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
翠鸟科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
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
红宝石71块、
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衮服
衮服,简称“衮”,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
礼服之一。
定陵出土的万历衮服共有五件。其中刺绣三件,丝二件。它们均饰十二章图案,即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十二团龙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身各三、左右两侧各二。日、月亦分布在两肩,星辰、山分布于后,华虫饰于两袖,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分别饰于前后襟的团龙两侧。据载,十二章图案起源甚早,早在
周代以前即已成为天子礼服上的装饰。十二章图案各有深刻的寓意:日、月、星辰称为“三光”,取其“照临”之意。山,能行云雨,人所仰望,取其镇重之意。龙,变化无方,取其神。华虫为雉,文采昭著,取其文。宗彝,为
聂氏宗祠祭器,绘虎、二兽,取其祀享之意;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宗彝绘虎,是取其严猛,绘(一种
食蟹猕猴),是取其智。
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藻,水草之有文者,取其文,取其洁。火,取其明,取其炎向上。粉米,即
白米,取其洁白能养人。黼作为斧形,刃白而黑,取其能断之意;又有一说,按八卦方位,白为西方之色,黑为北方之色,黑白之交(即西北方)为八卦中的乾位,乾为天、为阳,故象征刚健能断。黻形为“ ”,一说认为是古“弗”字,取“拂弼”之意;另一说认为,是两“己”或两“弓”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之意,亦取君臣离合,去就之理。这十二间图案,虽然古人释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美化王权的政治意义。
清定陵出土的五件衮服,织造之精不同凡响。以缂丝衮服为例,此种工艺起源于汉魏时期,织造时不用大型
织布机,而是采用通经断纬、小梭挖织的技术,故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所用织造材料尤为珍贵。特别是大量地采用赤圆金织纬,是历代缂丝织物中极少见的。而大面积地采用孔雀羽绒制龙纹,则使衮服金翠相映生辉,倍显华丽。此外,衮服还用了蓝、红、绿、黄等28种彩绒。其中经线全为强捻丝线。每厘米的地子用22根;纬线全为不加捻的彩绒。每厘米多达100根。经过这样的色彩搭配和工艺处理,衮服的色泽更加富丽堂皇、庄重大方,从而达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
四、百子衣
定陵孝靖皇后的“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和“红暗花罗绣‘万寿’字过肩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是两件难得的刺绣艺术精品和艺术瑰宝。
这两件百子衣,均方领,对开襟。从图案的设计看,所绣百子画面精彩生动。各组画面上的童子从1至6人数不等,共组成40余个场面。每个场面儿童的嬉戏方式和神情各不相同,有的斗蟋蟀、戏金鱼,有的练武、摔跤、踢毽子,有的爬树摘果,有的站凳采桃,有的放风筝、玩
陀螺,有的放爆竹、捉迷藏,有的扮作教书先生处罚弟子,有的学
武松姿态揪打花猫……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此外,两衣的前后襟及两袖还以金线绣有九龙,其姿态有升、有行、有坐,富于变化,体现出了明代宫廷艺术中龙的造型特点。百子图案之间,则点缀以象征吉祥如意的金锭、银锭、方胜、古钱、宝珠、
犀牛角、珊瑚、如意等杂宝图案,以及由
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整个图案变化多彩,寓意着皇家子孙万代、多福多寿。衣料的配色尤见匠心独运。整体色调以正色为主,在朱红色的地上配以枣红、水红、粉红、普蓝、
藏青色、浅蓝、月白、
艾叶绿、黄绿、茶绿、
孔雀石绿、中黄、宫黄、驼黄、
山茶黄、驼灰、浅褐、牙白等不同色调,取得了金彩夺目的艺术效果。从两衣的刺绣技术上看,其针法的运用,包括有穿丝针、抢针、网绣、铺针、平金、斜缠、盘金、
松针、打籽、扎针、擞和针等11种,丰富多变的针法大大加强了刺绣的艺术表现力。
五、金盖金托玉碗
出自
朱翊钧棺内西端北侧,
白玉制成。敞口,弧腹,圈足。玉质细腻、莹润,洁白无瑕。镂空金盖,弧面形,短沿外折,从沿到顶呈阶梯状分作三层,顶部饰一莲花形钮,连云纹圆钮座,钮中心嵌
红宝石一块。沿上浅刻连云纹一周,盖面以镂空云纹为地,下层饰三龙赶珠,中层及上层各饰二龙赶珠纹。龙姿矫健优美,作腾空飞跃状。
金托盘,沿边外卷,浅弧腹,平底,底部正中由外壁向内压出一圈足形
碗坨。盘腹内壁刻八组整齐的云纹图案,盘底为沙地,刻二龙赶珠及云纹,正中碗托内刻云纹,托外饰
浮雕式连云纹一周。
碗高7厘米、直径15.2厘米、圈足径5.9厘米,重337.5克。盖高8.5厘米、口径15.7厘米,重148克。托高1.6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16.7厘米,重325克。
十三大景区
神路
神路是
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
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
方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
麒麟、狮子等
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
沧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 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
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 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
明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
两周王陵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
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这些围墙都早已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
明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
两周王陵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
龙首铜像龟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
朱高炽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
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
洪熙元年),
碑石却是1435年(
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
明十三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
爱新觉罗·颙琰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
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犭孔。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
阮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
两周王陵中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
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
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
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
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星门 又叫龙风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
朱棣(年号
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
明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
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定陵地宫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
朱翊钧爱新觉罗·奕詝朱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
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
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
定陵地下宫殿可供游人参观。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
清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
两周王陵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
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明昭陵位于大峪
山东省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
朱载坖(年号
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
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
两周王陵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
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和他的三位皇后。穆宗,年号隆庆(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个平庸的皇帝,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
完颜雍肃皇帝
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
张璁及兵部员外郎
骆用卿等人为
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
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
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
江西省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
杨筠松、
曾文迪、
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
完颜雍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
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
明长陵神道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
朱高炽(年号
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献陵的营建是在
赵祯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宣宗
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他召尚书
蹇义、
夏原吉至皇宫,对他们说,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制。作为孝子也只是想使亲人体魄永久保存,并不想厚葬。秦、汉时期厚葬的弊病,足为明戒。何况皇考遗诏从俭
建陵,天下共知,今建山陵,我认为应遵皇考先志,卿等以为如何? 蹇义等回答说:圣见高远,发于孝诚,这是对千秋后世都有益处的事。于是,宣宗亲定
两周王陵规制,并委派成山侯
王通、工部尚书
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从
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地面建筑也陆续营建。八月,行在工部奉命营建门楼、享殿、左右庑配殿和神厨。
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建造明楼,次年三月,陵寝建筑全部完工。参加陵园营建的有南京守备襄城伯
李隆统领的万名军士,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000人,以及
河南省、山东、
山西省、直隶、
凤阳县、
大名县等府州征调的民夫5万人……
庆陵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
朱常洛(年号
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
刘姓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
两周王陵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首龟跌,无字。
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明茂陵,位于
清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
朱见深爱新觉罗·弘历朱见深(年号
成化)和
孝贞纯皇后、纪氏、
邵氏兄弟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陵名定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
朱祐樘下旨
建陵。陵址由礼部右侍郎
倪岳及
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
朱永、工部左侍郎
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九月十九日,山陵启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十二月十七日,葬
李纯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二十四日,
明茂陵陵寝工程竣工,共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
清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
朱厚照(年号
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
李忱章皇帝
朱瞻基(年号
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
朱祁镇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
李贤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
朱勇、新建伯李玉、
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
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
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
陵园制度,一遵
明献陵俭制。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
大高玄殿、
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
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陵事的筹划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孝宗丧事。
礼部左侍郎
李晔、
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 “
明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工科右给事中
许天锡也向
李炎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他还提议: “如有疑,亟
移文江西省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
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礼部亦赞成这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
明泰陵看视,最后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
德陵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折皇帝
朱由校(年号
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裕陵是明朝第六帝英宗睿皇帝
朱祁镇(年号
正统、
天顺)和皇后
钱皇后,周氏的合葬陵墓。公元1464年建,由石供器、宝城和明楼等组成。陵制简朴。
思陵
明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
朱由检(年号
崇祯)及皇后周氏、
慧贤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
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
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