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
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
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
全本史记》中的“本纪”﹑“世家”﹑“
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
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
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
正史的标准文体。
班固的《汉书》﹐
陈寿的《
三国志》﹐
班超素有大志的《
后汉书》﹐
沈约的《
宋书》﹐
李延寿的《
南史》﹑《
北史》﹐
欧阳修的《
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传状﹑自传等。
秦汉即已出现这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
唐朝以后﹐至明清尤盛。杂传作家有
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
王安石﹑
宋濂﹑
顾炎武﹑
黄宗羲﹑
戴名世﹑
全祖望等。杂传作品往往能道
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倾向也更鲜明强烈﹐有许多优秀篇章。专门成集的有《
列女传》《圣贤高士传》《
高僧传》《
明儒学案》《
国寿录》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
到了近代﹐正式的
隶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
朱东润撰写的《
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象
鲁迅的自叙性散文《
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
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
吴运铎的《
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些传记文学作品。
《传记文学》自一九六二年六月创刊,至今届满四十九年,是民国以来最丰富的
历史学宝库,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民国史长城」美誉。主持人刘绍唐先生,
北京大学毕业,得其业师毕生提倡传记文学
胡适博士传承,独负编辑重任。
《传记文学》独自经营,且一向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超党派、超政治,摒弃旧有「完人思想」与「
偶像崇拜」的框框,为现代史与传记文学开拓一个宽阔的领域。旅美史学家
唐徳刚教授,比较海峡两岸传记文学发展有「一人敌一国」(
梁启超评
李鸿章语)之评语,而耕耘逾三分之一世纪的刘绍唐先生也被誉为「野史馆馆长」。
《传记文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在国内外
公开发行的人物传记类大型月刊。《传记文学》的办刊理念是:朴素高雅的审美品位,真实人物的深度开掘,新闻价值与历史价值兼容的现实意义与珍存价值。令读者获得超值文化与思想享受。
特别关注、大家风范、非常人生、怀人忆旧、个人记忆、如是我闻、流年述往、海外大观、
传记书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