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镇,隶属于重庆市江津区,地处江津区南部,东与
蔡家镇、
柏林镇相邻,南与
四面山镇接壤,西与
四川省合江县先滩镇、自怀镇连界,北与
永兴镇、蔡家镇毗邻,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56千米,区域总面积154.42平方千米。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中山镇境域属江津县忠信乡笋溪里;1993年12月,中山乡、常乐乡合并组建中山镇。截至2018年末,中山镇户籍人口为27828人。截至2020年6月,中山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山镇常住人口为13867人。
2018年,中山镇有工业企业2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中山镇境域属
江津区忠信乡笋溪里。
清代,中山镇境域属笋溪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境域属江津县笋溪里十二都;清
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乡镇自治会,十二都分为嘉乐、嘉升、嘉平3乡。
民国十年(1921年),嘉乐乡属十二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嘉乐乡更名为三合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合乡分为三合、太和、紫云3乡,仍属二区。
1958年10月,撤销三合乡,成立三合公社。
1981年2月,三合公社更名中山公社。
1984年3月,中山公社改中山乡。
1993年12月,中山乡、常乐乡合并组建中山镇。
2001年5月,嘉乐乡并入中山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山镇地处
江津区南部,东与
蔡家镇、
柏林镇相邻,南与
四面山镇接壤,西与
四川省合江县先滩镇、
自怀镇连界,北与
永兴镇、蔡家镇毗邻,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56千米,区域总面积154.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中山镇境内地形大部为深丘、山区,地势为南高北低,海拔500—10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八角尖山,海拔1555.2米;最低点位于龙塘村田沟头,海拔239米。
气候
中山镇属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5℃,1月平均气温10.2℃,极端最低气温-0.9℃(1991年1月8日);7月平均气温26.0℃,极端最高气温41.3℃(2011年8月17日);最低月均气温3.3℃(2011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39℃(2011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0.9℃;生长期年平均345天,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1小时小时,年总辐射86.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最大降雨量1120毫米(2002年),最少降雨量714毫米(2009年)。
水文
中山镇境内河道属
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
笋溪河、飞龙河、茶坝河等;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笋溪河,从
四面山(
头道河)至中嘴流经境内,长34千米,流域面积180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30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中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地质滑坡等。旱灾平均三年两遇,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8月,受灾面积30195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水灾多发于6—9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自然资源
中山镇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为
膨润土、
瓷石矿。2011年,中山镇有耕地面积2.0万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15万亩。
高山
镇内名山:金鸡台、母猪、朝天嘴、插旗山、乱山、朝天马、土地岩、牛背、插垴弯、红石坎、寒坡岭、楠木坪、埃山等几十座。红石坎最高山峰海拔1442米。
名石:跳墩、团石堡、螺蛳石、梭滩石、关门石、棺材石、马儿石、和尚石、鞭打石、船石、席子石、三条石、泥鳅石、乌龟石、螃蟹石、猪嘴石、蛤蟆石、旋网石、活宝石、晒金石等上百块。
动植物种:有以豹、猴、
红腹锦鸡、白鹭、毒蛇为主的动物上百种。有以
桫椤、银杏、
罗汉松、
楠木、
铁杉、
红椿木、
杉木王、丝粟、水红、古柏等为主的植物数十种。有以
天麻、
杜仲、
黄连、伏苓、
厚朴、
白菊等为主的中药材几十种,以及
油桐、棕片、
小磨香油、板炭、蓝淀和大量木制、竹编、藤编工艺品。
河流
笋溪河为古镇主要河流,从
贵州省寨坝至古镇、四面山水口寺至古镇、四面山龙潭湖至古镇、嘉乐黑神庙至古镇、嘉乐浑水塘至古镇五大支流水系纵贯全境,形成笋溪河的源头,东西两岸发源于岩缝峰谷中的大小溪泉几十条。其间,形成以高洞瀑布、马尿岩瀑布、上龙格子瀑布、下龙格子瀑布、弯头瀑布、高岩塘瀑布等为主的瀑布数十挂,天然湖泊十余个,并形成无数浅滩。在山和沟谷纵横交错间,溪、瀑、滩天然形成,上下承接,互相映衬,点缀成无数美景,令你神往。
行政区划
1997年,中山镇下辖新铺、徐家、游家、岩口、桐林、常乐、沙田、生田、正坝、牛岩、川洞、龙项、鱼13个行政村和三合1个社区。
2011年末,中山镇下辖三合1个社区,龙塘、常乐、太和、白鹤、四合、渔湾村6个行政村;下设6个居民小组、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中山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三合社区、龙塘村、常乐村、白鹤村、太和村、四合村、鱼湾村,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场。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中山镇总人口28401人,城镇化率37.7%;另有流动人口250人。总人口中,男性15218人,占53.6%,女性13183人,占46.4%;以
汉族为主,达28383人,占99.4%;有彝、苗、土家、
哈尼族、毛南、
仡佬族、
布依族7个少数民族,共18人,占0.06%。2011年,中山镇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2人。
2017年末,中山镇常住人口为24070人。
截至2018年末,中山镇户籍人口为2782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山镇常住人口为1386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中山镇财政总收入1751.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万元,比2010年增长21.0%。2011年,中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635元。
2018年,中山镇有工业企业2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中山镇是江津林业生产基地,以种植水稻、玉米、
番薯、蔬菜为主。2011年,中山镇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2010年增长21.3%,农业增加值12232万元。中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
玉蜀黍属、红苕为主。2011年,中山镇生产粮食2.0万吨,人均0.7吨,其中水稻1.1万吨。中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蔬菜等。2011年,中山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53亩,产量358吨,其中花生217吨,油菜140吨;蔬菜种植面积4621亩,产量4725吨。中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中山镇生猪饲养量4.0万头,年末存栏2.1万头;牛饲养量500头,年末存栏300头;家禽饲养量19.5万羽,上市家禽1.1万羽。2011年,中山镇生产肉类1635吨,蜂蜜产量14.6吨;畜牧业总产值3000万元。2011年,中山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798吨,主要品种有西瓜、
柑橘等。中山镇渔业以养殖鲤鱼、草鱼、鲢鱼为主。2011年,中山镇
渔业总产值200万元。2011年,中山镇绿色环保农产品有
富硒大米、高滩蜂蜜、
走地鸡、生态猪、无公害蔬菜等。
工业
中山镇工业以木材加工、
水力发电为主。2011年,中山镇工业生产总值1.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2011年,中山镇有工业企业23家,职工127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50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4%。
商贸
2011年末,中山镇有商业网点425个,职工1123人。2011年,中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亿元,比2010年增长19.1%;有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0.5亿元。
金融
2011年末,中山镇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2.6亿元,比2010年增长18%;人均储蓄5750元;比2010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9%。
文化
地名由来
中山镇因境内山岗“中山岗”而得名。
历史源由
中山镇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据
江津区市级文物保护点
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三合场有可考历史为856年。清康熙33年,这里就设有行政办事机构,即笋里十二都,无数现存的岩墓(又称蛮子洞,据史学家考证为
汉墓)更证明其历史之亘古。1892年张东岩王元和书刻的“三合场”大字题刻可佐证其由原老场、龙洞场、马桑垭三个场合并而成。解放初期建为三合人民公社,1982年改建中山人民公社,1993年与常乐乡合建中山镇,2001年又与嘉乐乡合建为现在的中山镇,2004年5月,四面山镇高滩村并入,现辖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人口近2.9万人,面积156平方公里。
2000年6月,中山镇组建古镇旅游保护开发领导班子,开始筹划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2001年9月测设规划,制作申报国家立项的保护文本资料,2002年4月被评为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保护规划与设计》。2004年3月被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9月16日被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历史遗址
清溪县城遗址址
据《江津县乡土志》记载,清
康熙,云南王
吴三桂三世孙吴世番,在狮子坝设立清溪县,历时三年。县城朝门、围墙残坯被彻底销毁于解放初期,至今在原址上还能见到一对两米高的
石狮和遍地瓦砾,据传当年县官所穿朝服,仍流存于本镇民间。
江家码头遗址
以
江姓命名的古镇船运码头,全长约500米。当年,古镇商贾云集,物流丰富,水运繁荣,码头停靠大小船只数十艘,大船吨位达30多吨,以船为家以船为生的不计其数。至今,码头昔日百舸争流,万头攒动的景象已不存在,能看见的就只有“太平石”三字石刻和几个系船的石孔了。
昔日笋河第一闸,今日人称解开中山古镇繁荣史的金钥匙,当年古镇每艘到达
长江的船只,沿途需经斑竹滩、晒狗石(嘉平)、两岔河(两岔)、响
虮子(夹滩上游)、铁匠滩(夹滩下游)五处木板堰闸。每到
笋溪河水淹至“太平石”时,便开闸行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将木板堰改成石堰,至今闸箱和拦水坝保存完好,虽然功能尚存,但也不行船了。
民俗风情
爱情天梯
“爱情天梯”的概况及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刘国江,男,现年71岁;妻子:
徐朝清,现年81岁。两人相濡以沫,相亲相爱,隐居深山数十载,开凿爱情天梯6000余级,演绎了一段人间旷世奇缘,爱情故事撼天动地。从2002年开始,国内外众多媒体先后予以宣传报道,在国内外引起极大轰动,有韩国国家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
夕阳红》、《讲述》、《家庭》等栏目组;
重庆市、
四川省、北京、
河北省、
上海市、
陕西省、
福建省、
江苏省、湖北等十多家电视台和栏目组。二00六年,“七夕情人节”
刘国江应
江苏电视台邀请出席“爱的盛典”大型演出晚会,十一月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
岳阳市政府等单位及社会大众,评为全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二00七年入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文化思想
道家讲今生今世,释家讲来生来世,
儒家讲因果报应,各派都弘扬珍爱生命、惩恶扬善、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人文化精神。千百年来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许多教义和哲理思想已融入了五千年民族文化。
古镇虽然地处偏僻,但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大量外来移民爬山涉水,远隔千里而来,融入当地,经商发家,兴建豪宅,大修
庙宇,顶礼膜拜,寄托上天和神灵的保护,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当年镇内所修建的大小几十座庙宇、道观,足以证明当时的富有程度。双峰寺、
玉皇观等大寺和道观都是“儒”、“道”、“释”三家合一而建,都同时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它们在古镇完全融合了,商德古镇产生的文化及人文精神,无不是各家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民俗文化
古镇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巴人文化和行帮文化历史久远。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
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
道琴、庙会、灯戏、赛龙舟、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狮子、舞龙灯、千米长宴等。
古镇特色
商德文化
昔日繁荣的商贸流通,产生了盐帮、马帮、船帮、木帮、米帮、青山帮、青果帮、水手帮、围腰帮等行业帮派,孕育了世界最早的“WTO规则——吴蜀均沾”,
中原地区较早的“打假公告——禁卖发水米碑”等商业文化,“东方十字架”等生殖文化,“木帮公罚”等行帮文化,“禁止宰杀”、“禁止捕鱼”等环保公约,“
婆娑石”等行为规范,“郑氏节孝碑”等妇女文明。
古寺庙
其中双峰寺、玉皇观、圆通寺、清溪寺、黑神庙最为著名。双峰寺,位于中山镇南15公里外的白鹤村,原名景德寺,属佛教临济宗派。凭
碑刻记载,大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相继维修,该寺属于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交通
中山镇有嘉乐至合江、中山至
四面山、中山至
江津区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45千米。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中山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570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3所,在校生1649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87人,专任教师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中山镇教育经费达11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0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中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0人,经营管理人才10人,技能人才55人,农村实用人才3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中山镇有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各1个,村级文化中心7个,有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2.8万册。2011年末,中山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1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中山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3个;床位40张,固定资产总值4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4名,其中执业医师15人,
执业助理医师35人,注册护士24人。2011年,中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7万人/次,住院手术30台次,出院病人3.97万人次。2011年,中山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2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万人,参合率93%;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中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61户,人数258人,支出70.2万元,比2010年增长15%,月人均227元,比2010年增长8%;医疗救助59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50人次,支出41.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8户,人数1041人,支出93.7万元,比2010年增长7%,月人均75元,比2010年增长4%;
农村医疗救助10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41人次,共支出52.05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农村临时救济90人次,支出3.5万元,比2010年增长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9.2万元;社会福利费168.5万元;有敬老院2家,五保家园2个,床位8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5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0.7万人,参保率25%。
旅游
古镇老街
中山古镇老街沿
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
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整条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民居建筑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
阮仪三考察评价是
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
古庄园
中山古镇是端庄质朴的民居、古庄园的集中地。镇内著名古庄园有龙塘庄园、枣子坪庄园、白鹤林庄园、朱家嘴庄园、两河口庄园、沙榜上庄园、斑竹林庄园、四面厅庄园、瓦屋头庄园、贺家庄园、赵家坝庄园、大地坝庄园、塘口头庄园等十几处。
古寺庙
有双峰寺、圆通寺、清溪寺、观音寺、白岩寺、平安寺、太平寺、古佛寺、大佛亭、老鹰窝、大佛岩、佛寿岩、显龙庙、新庙子、朝天马(庙)、常乐庙、黑神庙、歇马台、玉皇观等二十余处,但大多数已被破坏,双峰寺、玉皇观最为著名,至今保存完好。
古寨
有朝天嘴古寨、大岩山古寨、塘口古寨、沙王庙古寨四处。
古桥
有大桥滩石跳蹬、桂家滩石跳蹬、高滩子石跳蹬、两角口石跳蹬、卷洞桥、大桥、高生桥等古桥十余处。
石牌刻
有“清溪龙洞题名”(
南宋绍兴辛未年)、“横梁洞题刻”(
乾隆十九年)、“观音岩题刻”(乾隆三十五年)、“大顺桥六棱修路碑”(嘉庆四年)、“水位题记”(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禁止捕鱼碑”(道光十六年)、“三合场题刻”(光绪壬辰年)、“木帮公罚碑”(光绪十三年)、“禁卖发水米碑”(光绪二十五年)、“吴蜀均沾”、“
婆娑石”(清)、“迷津广济”(清)、“乐处行”、双峰寺“无名碑”、“碑界立议”(
爱新觉罗·颙琰二年)、“立案镌碑”(光绪十六年)以及歇马台、
长治玉皇观等处
碑刻数十块。
古墓
有枇杷岩、高升桥、两角口、太平寺汉墓四处,双峰寺、两河口、
楠木、大地坝历代古墓群四处,牯牛背悬棺一处,古镇内还有无数星罗棋布的历代古墓。
古镇三合场
古镇三合场古称龙洞,身处龙蛇穴,古镇老街外在山形活像一条即将飞腾的巨龙。站在高处观看这条
巨龙结构完整,造型精美,活灵活现,老大桥上至跳墩一段,河是龙身,街是龙鳞。跳墩以上是龙尾。老大桥下是龙头,后街是龙冠,老桥墩是龙舌,休闲亭岩脑是龙下巴,关门石等巨石是龙牙。所以,古人就给这个场起名叫龙洞场。
双峰寺据寺内
碑刻记载,该寺曾在太合场开办“书院头”学校一所,在寺庙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置有大量庙产。鼎盛时期单武僧就达五百人。寺前有500级巨型石板大路直通笋溪河上游,这些石板长1.2米宽0.7—0.8米,厚0.2米。相传当年要到寺内当和尚,每个人必须得背得起这样一块石头,修上一步路,才能受戒当和尚。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双峰(寺)下有朱杨(寺)”之说,是
贵州省习水、四川合江、
江津区、
綦江区等临近地区有名大寺庙。
据碑刻记载寺中和尚有
四川省和贵州两派,天长日久,两派矛盾日渐尖锐,最终发展到为了争夺主持之位而进行搏斗。贵州派力单势弱,派一人回贵州求援,师傅在其手心写一“火”字,意为“火速回黔”,但该弟子未问清楚,回到双峰寺,将手心之字拿给众人看,大家见其手心写一“火字,皆以为“打不赢,用火攻”,于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贵州派弟子一把火把寺庙烧得所剩无几。该寺现保存完好的
三大殿和其它古建筑均为后来重建,但距今也有数百年历史。
龙塘庄园
龙塘庄园,又名余家大院,主人余世海家境贫穷,继承祖业,挑担卖油为生,家住福寿崖内。有一次,余世海担油到码头卖经过老街时,拾到一块大洋。但这一块大洋在其他群众的眼中却是一口水,当时双峰寺长老仁刚和尚见此情景,觉得余世海是一有福之人,于是将双峰寺的所有桐子交余世海打油卖,余世海赚钱后,买下了福寿崖的老油房经营当上了十二二都镇后,又在王家手中买入大量土地新修油房和龙塘庄园。经历3年时间龙塘庄园终于完工,但就在庄园完工的年余岁时岁时余家支柱倒塌债台债台高筑后余世海的好友当时县官龙
知事见余家可怜,于是在1921年提拔余世海之大儿子余百遐(体重280余斤,人称大胖子)任团练局副局长,后又任局长,直到1932年止卸任,于1948年病逝于瘘症,终年48岁。
获得荣誉
2005年,中山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布为第二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20年1月22日,中山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镇。
2020年7月29日,中山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