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是2004 年初,由原广播电视学院和信息传播科与管理学院合并建成。广播电视学院前身为电化教育系,创建于 1983年,是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系, 2000年撤系建院;信息传播科与管理学院的前身为信息管理系,其更早的根源是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后者创建于1960 年,2000年撤系建院。是我国最早创办的
图书馆学教育单位之一。经2010年
教育技术学和图书馆学合并入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1年和2013年新建专业,2013年学院设有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等四个本科专业。2015年新增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学院概况
学院现设有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
新闻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四五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新闻学,
戏剧与影视学、新、艺术学理论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下设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广告学、新闻传播和数字媒体技术系5个系及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数字媒体研究所、东亚媒体文化研究所、纪录片研究所等单位。现有教授 11人,副教授 19人,
高级工程师3 人。在校本科生1180 人,硕士研究生 231 人。现任院长为
张文东教授。
学院具有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拥有 3000 多万元的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 2300 多平方米。设立传媒科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电子广告设计实验室。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体系、二维图像创作与制作体系、网络化的教育信息处理体系。学院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在
吉林广播电视台、
吉林教育电视台、
上海教育电视台和
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教学体系。
2009年2月20日,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传媒科学学院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成为2008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这是
东北地区、内蒙地区首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也是继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之后,我校的第二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传媒科学学院院长王以宁教授获任全国传媒、艺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组副主任。
传媒科学学院制作的《感知中国》系列电视片进入亚太广播发展机构资源库,并获"全国
科学教育影视科普奖"。将于2009年12月2日在中国
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球华人播出。2009年11月27日《感知中国》开播仪式暨
东北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国家级电视媒体,首次播出由一所高校的传媒学院独立选题,独立制作的大型系列电视节目,此举在国内与国际上均产生重大影响。副校长
张绍杰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外汉语频道执行总监丁永胜、
空中课堂频道执行总监黄国培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节(项)目研发中心和东北师范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今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与
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战略伙伴将长期开展合作。
专业设置
广播电视系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非师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主要培养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文字撰稿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系主任:黄永春
副主任:崔剑剑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研究方向:1.影视艺术理论研究 2.电视文艺理论 3.影视戏剧创作与理论 4.影视艺术与技术研究 5.
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6. 纪录片创作与理论
一、专业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始建于2000年。广播电视编导系从建立开始一直秉承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特色化"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的适应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的人才已遍布
中国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省市级广播电视台、
腾讯视频、
光线传媒以及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级电视台中担任摄像、制作、策划、主持、评论、采访、写作、报道、编排等重要工作岗位;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这些部门制片人和节目组中负有责任的骨干力量。
广播电视编导系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9人。广播电视编导系十分重视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引进和提高。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和推荐青年教师出国和到国内知名专业的院校学习进修;同时也注意吸纳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以加强和补充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广播电视编导系青年教师中博士毕业生和在读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现已经有毕业博士7人,在读博士12人。近年来,每年都有2-3名的中青年教师在国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学院积极鼓励和扶持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影视艺术作品比赛,其中一些纪录片、
微电影、广告等作品多次获得参展大奖,体现了学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创作实力。
经历了十四年的发展历程,
广播电视编导系逐渐形成了注重艺术创作和注重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广播电视编导系的毕业生在业界反映良好、能很快适应和胜任各项媒体工作就得益于此。广播电视编导系作为传媒科学学院一直以来人员最多、最具活力的艺术学科本科专业队伍,我们一直在寻求着新的突破和发展。2014年初,学院提出了"视听艺术与文化"的学科顶层设计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广播电视编导系将在坚持原有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走好开门办学的道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创作实践与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工作之间紧密联系,力争走出一条以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就业的基本目标、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个人兴趣为学生学习动力、最终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就业取向的艺术学专业办学之路。
播音主持系
播音主持系建于2011年,学院通过校级教学资源整合建立,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
传播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副主任:孟
本科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学
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研究方向: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一、专业简介
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方向)学生,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正式设立播音主持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
传播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将紧密结合当代媒介化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
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先进传播理念,全媒体环境下综合发展的自我建构者,培养具备专业播音能力、新闻传播知识、兼顾语言表演艺术能力及语言语音教学、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同时,建议该
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第二学位学习,具备其他某一学科(如:
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体育学、
政治学、生物学、
历史学等)的专业背景,形成符合媒体语言传播要求的专业对象性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培养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他新闻宣传单位、党政机关、各类大型企业、社区等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宣传公关、媒介管理公关等各项工作的语言传播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广告学系所设广告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够在新闻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级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学科人才。开设
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摄影、广告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外广告法规、美术基础、
经济学等课程。
系主任:张淑燕
副主任:高红阳
研究生专业:广告学专业
研究方向:1、广告叙事学(此方向包含时尚研究) 2、广告批评学 3、广告产业经济学 4、图像修辞学
新闻传播类
新闻传播系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平面媒体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策划等工作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新闻人才。开设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电视新闻编辑、新闻摄像、新闻心理学、网络新闻学等课程。
系主任:刘 婷
副主任:李学孟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新闻系依托学院强大的实验教学背景,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先进资源,在
新闻学基础上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学科特色,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在
吉林广播电视台、
长春市电视台、长春日报、
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教学体系。一半以上教师具有媒体工作和实践经验,而且学术梯队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当代广播电视媒体前沿的发展动向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新闻学僵化的教学模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这种专业发展特色给学术队伍的科研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教师的科研领域也多集中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
本专业培养方式创新,培养目标明确,旨在培养有较高新闻专业素质,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使学生既有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又能保证比较高的就业率,这些学科优势使我们具备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历史延革:
我院新闻系成立于2000年10月,2001年9月正式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四年制本科生。
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已获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1人。整个学术队伍趋于年轻化,知识背景多样化,其中6位教师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尤其侧重于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研究,适应新闻传播系这一新学科特点。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达标,富有朝气和活力的较合理的学术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
依据本学科教师的研究专长,在电视新闻学、传播学理论、新媒体研究、传媒经济理论与实践、电视纪录片、媒介素养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延伸点,并将新闻传播理论与媒体新闻从业实践相结合,寻求突破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新闻实践教学特色工程的开拓创新。
实验教学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与管理实验中心(成立于1980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于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实验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学校发展策略,着眼于传媒科学专业群建设,整合上述机构,并提供资金支持,在国内率先建立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形成了开放式的,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播音主持、摄影艺术、
信息管理、电子技术、网络应用、媒体教学、
平面设计、广告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为校内诸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验教学平台。在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实验项目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媒体应用研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探索、与业界联合建设“学研产”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认真把握现代大学教学与学习理念,合理运用投资,在中心建设方面不断取得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的广播电视制作实验室在装备高清晰度电视设备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对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的心理物理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广告实验室新增设了广告创意实验课程组、并重新设定了广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加重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比例;中心在新媒体本体研究和新媒体应用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特别是有关手机电视的研究项目以及基于手机电视技术的移动学习项目已经展开;实验教学中心的基于传播心理学而开展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理想成果;中心增设了有关教学媒体应用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研究获得系列研究课题,在基于
信息技术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中取得进展。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总计3300平方米。中心下设十三个分支机构:电视演播实验室、电视采编实验室、新闻采访实验室、
非线性编辑系统网络实验室、播音主持实验室、电子广告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音频
工作站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平面媒体制作实验室、
多媒体实验室、
数字图书馆实验室。另外中心的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依托体系下设:媒体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龙狮传媒研究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信息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
吉林广播电视台培训、拍摄基地。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使命是促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升21世纪人类的学习力。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倡创新、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研究所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博士或在读博士6人。近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建立科研基地4处、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0余部、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该研究所已经与美国、
英国、
荷兰、
澳大利亚、
日本、
朝鲜、
新加坡等国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联系。研究所接受留学生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多名。
现任所长:王以宁 博士/教授;
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以宁 男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格拉斯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顾问:
何克抗 男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委 员:赵 蔚 陈晓慧 彭 立 郑燕林 于 勇 张 海 赵 鹏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习技术、教学设计、
计算机教育应用
研究机构:
学习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远程教育研究中心、CAI中心、网络教育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
媒体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4月,是中国首家从课程角度介入媒介素养研究,融媒介素养教育科研、教学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中心以“为个体在媒介中和谐生存”为宗旨,在我校“为基础教育服务、开放式办学”理念的带动下,结合我校
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与研究优势,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学实践单位展开充分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以期促进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化进程。经中心成员编写的中国大陆首创《中国媒介教育实验教程系列丛书》之《
小学媒介教育实验教程》已由
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做实验教学研究。
中心负责人:闫 欢
中心指导专家:刘京林 李月莲 王以宁 马云鹏 王确 张向葵赵蔚
中心研究人员:
于冬黄松爱郑军 袁磊 敖柏孟翀刘婷 霍美辰 鲍枫 李波
师资队伍
教学人员(按照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博士生导师
张文东 王以宁 王稼之 张 海 孙 宁
教授
关大我 孙 宁 郑 军于勇 王以宁 张文东 张淑艳闫 欢 张 海 史册
副教授
黄永春 张治江 于 冬 王建辉 王 均 姜守斌 洪 杨 黄松爱 庄新路 佟维学 高红阳 敖 柏 王 丽 鲍 枫 赵海霞 裴晓冬 温彩云 吴文汐 范 颖 姚姿如 刘 婷崔剑剑 徐 鹏
讲师
李 波 杨 斌 王诗戈 孟 翀 贾 若 李宏蕾 梁世敏 董 昕 韩立国 滕 锐 霍美辰 尹家美 辛 露 李学孟 阴 艳 王若子 肖 鑫 侯 月 王 硕 祁 勇 刘绩宏 陈卓群 张海天 刘晓
赵嘉怡 张选中 王 洋 张雯雯李在荣
实验技术人员房 芳 付淑峦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地处
长春市—
吉林省长春市,本部校区位于宽阔笔直的
长春市人民大街中段,学府林立,人才荟萃,净月校区位于长春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内,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东北师范大学走过了一条辉煌的道路,成为一所著名的“人民教师的摇篮”;在这块丰沃的黑土地上,一代代学子在这里学习和创造,陶冶着“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憧憬着做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
东北地区师范大学的前身是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
综合性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处在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关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先后从
延安市、华北、
山东省派遣干部和部队挺进东北,开展政治、军事斗争,发展文化教育,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到
延安大学,向校长周扬和副校长
张如心传达了党中央的决定,要求延安大学的一批骨干力量去东北,办
东北大学。10月25日深夜,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接见了周扬、张松如等延安大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指示说:你们去创办的
东北地区大学,是新型的东北大学。
这样以周扬为队长、张如心为副队长的延安大学部分干部、教师组成的“松江支队第四大队”告别延安,开赴东北。
1946年
元旦前后,
中共中央地方局指示著名作家
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
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
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至此,一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大学,迎着纷飞 的战火在东北大地上诞生了。她为东北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学习革命理论的基地,引导他们走上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道路。
建校伊始,为局势所迫,学校辗转颠沛,1946年3月15日转至
丹东市(现丹东市)后,继续转移经通化、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之一“海上大楼”。5月,由于
中国国民党反动军队向
公主岭市进犯,学校再度北撤。27日到达
哈尔滨市,除留部分师生接收
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北撤。6月1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北满根据地
佳木斯市。学校定址于“满赤医院”,开始了新的历程。在历时3个月,行程1500余公里的北撤中,学校的队伍不断壮大,干部、教师始终和同学同甘共苦,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显示了党的干部的优秀品质和作风。青年学生们在艰苦历程中,表现出了积极向上、追求真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意志,显示了一代英才的风貌。他们是先驱,是榜样,在学校创建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1946年8月,
张如心所率
延安大学和
华北联合大学的百余名教师、干部胜利地到达
哈尔滨市,加入了东北大学的行列,壮大了
东北大学的力量,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教师、干部队伍。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大学继承和发扬延安大学的办学经验和革命传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构建毛泽东同志指示的“新型东北大学”,为解放区建设和全国解放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1948年7月,
中共中央地方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
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
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1949年2月,
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
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
东北大学。1949年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
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2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
成仿吾到该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成老到校后,带领全校干部、教师实行正规化办学,狠抓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科学研究的领导和管理,充实教师队伍,弘扬延安精神,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时我国最有影响和最具发展实力的师范大学之一。
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
吉林省领导,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
吉林师范大学。十年动乱期间,学校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但富于革命传统的广大师生在动乱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学校后来的发展保存了力量。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
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一个蓬勃发展的师大在高等师范教育的沃土又开始了新的耕耘。
目前东北师范大学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政法学院、
商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9个院系,逐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以生命科学、
历史学和
汉语言文学等为代表的、在我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成为一所以培养优秀中学师资为优长的高等学府。
东北师范大学传承、弘扬的是老一代革命家所积淀的光荣的革命传统,践行的教育理念是“尊重的教育”。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5万名优秀中学教师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师范大学以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学术水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蜚声海内外,成为有志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青年学子追求和向往的地方。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精品化、系列化、学院专业特色化的校院两级校园文化格局,其中“双百论坛”学术报告、“挑战杯”科技竞赛、“文明修身”道德发展、“炫亮东师”原创艺术、“激情年华”精品展示、学院专业素质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07年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
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国内首次由一所大学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文艺演出。
东北师范大学学子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喜获
特等奖,实现了吉林省在这一奖项上20年来零的突破;在被誉为“中国青少年科技类最高奖”的“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东北师范大学学子连续两届榜上有名;东北师范大学红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也具有全国性影响,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学校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先后与美国、
加拿大、
日本、
英国、
韩国、
澳大利亚、
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 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长期外籍专家学者300余人来校授课,先后聘请了以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8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每年派出近百名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举办了30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开展了多项重大合作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国际知名度。学校分别在韩国
韩国东亚大学、
巴伦西亚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
世纪交替,百年更迭,
东北师范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1999年,学校顺利完成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与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0年,启动净月校区建设,进一 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同年,学校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3所拥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实现了东北师大几代人的夙愿和梦想。
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为
东北师范大学题词: “办好师范教育,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党和人民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拳拳重托和殷殷厚望。身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师范大学行列,以研究型、综合性的姿态跨入崭新的21世纪已经成为今天全体东北师大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师大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师大人,为创造东北师范大学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断拼搏,不断奋进。
2007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在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的陪同下来到
东北师范大学,和同学们热烈讨论起师范教育问题,并首次就免费师范生教育问题和同学们交换意见。温家宝总理来校视察,鼓舞着全校师生员工更加满怀信心地走强校之路、特色之路、开放之路,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7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东北师范大学担负起了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任,东北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946年,
东北大学新生在
哈尔滨市的东大办事处门前集合赴
佳木斯市。
1947年5月9日深夜,东北大学学生、刁县土改工作团团员李雷,被土匪杀害。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
烈士墓。
1947年5月12日,东北大学学生
张建堂在参加土改时,同土匪激战中光荣牺牲。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烈士墓,并将刁翎村改名为建堂村。
1947年,东北大学学生在佳木斯过着艰苦的生活。
1948年4月,
东北大学师生300余人下乡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5月,东北大学学生绘制的
解放战争发展形势图,竖立在校门口。
1949年3月,东北大学学生刘自然率东北学生代表团出席第十四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1日,东北大学师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1949年11月6日,东北大学青年团、教工会、学生会召开庆祝党公开大会。
专业介绍
学校2004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校现有22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204个硕士学位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51个博士学位点,设有研究生院。有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数学、
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应用经济学、
政治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物理学等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等12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体育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教育学原理、
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全球视野下的亚欧美文明及其互动关系,
真核生物基本生命活动和人类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我国东北草地、湿地生态过程、功能及修复技术基础,
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时空过程研究及其成果应用,
多酸及光发射材料与应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问题驱动下的
应用统计学等8个“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个“十二五”吉林省一级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历史、中文、生物等3个学科是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我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格局。
教学改革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2006年至2010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5亿余元。目前人文社科领域承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
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等115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96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3700余篇,SCI论文数2000余篇,2009年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0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50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奖励共54项,其中部级奖励17项,省级奖励37项。同时,学校与英国、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
韩国等多所大学合作,通过“3+1”或“2+2”培养模式,培养中国某些短缺专业的人才。
荣誉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
教育学、
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中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遗传学、草地生态学、
应用数学、
多酸化学、功能材料学、
环境科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
细胞遗传等优势领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信息化 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