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市区8公里,东与海门镇、德胜镇为邻,南接
三和镇,西与
通州区川港镇接壤,北与
三星镇毗邻,镇人民政府设于镇区中部,通启公路北侧,天三公路西侧。下辖高桥、补南、陶港、
广丰区、大石、
建安区、彦英、光荣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其中耕地面积1548公顷,全镇总户数10564户,国内生产总值11.5亿元,全镇财政收入30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02元。
历史沿革
天补镇所在地原是
长江边的块块沙洲,开沙时有西天补沙、裙带沙、裙玉沙、小浅沙之分,潮水涨落时隐时现,清
乾隆,海门厅第三任同知徐文灿倡议,在西天补沙西南测筑一拦洪坝,以拒海潮之袭,达通海之途。筑成之堤长二千九百八十丈,宽一丈五到三丈,被后人称之为徐公堤,从此之后,支泓断流,南北水滩不数年俱成沃土,现天补镇的大部分属西天补沙,南部属裙带沙、裙玉沙,西南一部分为小浅沙。
天补乡于1949年建立,下辖桃源、崇华、民仁、天补四个小乡,1958年10月,成立天补人民公社,下辖32个大队,1983年4月政社分设,撤销天补人民公社,成立天补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行政村调整为26个,后宝兴村一分为二,分别为宝兴村和桃北村。1991年天补乡撤乡设立天补镇,是天补区委所在地。2001年4月,行政村区划调整,27个行政村,合并成高桥、补南、陶港、
广丰区、大石、建安、彦英、光荣共9个村,2004年,宝兴村划归三星镇,2005年底,全镇8个行政村,26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天补镇系
长江下游
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基本一致,全乡平均高程为3.5米(以
废黄河为基准),土壤属潮土类,分三个土属(沙泥土、夹沙土、黄沙土),九个土种(略),其中以夹沙土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96.94%,全境土质较为肥沃,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全境范围均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在
大暑前后,平均为36℃左右,最低气温在
大寒前后,平均为3℃。横贯全境南有海门河、北有通启河,纵贯的东有汇通河,毕径河,中有浒通河,西有桃源镇竖河,此外东西向的河流有雄心河、八号横河、九号横河、十号横河、十一号横河,三四级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水利系统。
境内陆路交通便利,325省道及市道天三线穿越全境,环镇公路实现了硬质化,村级主干道硬质化路面达公里。镇区距
南通市机场35公里,经海太汽渡至
上海市市区仅2.5小时。
经济
农业
传统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料、薄荷为主,伴有一定数量的中药材如
白术、
元胡、
孩儿参等等,解放初期,按常规办事,如播种玉米的时间一般在“
谷雨”前后,品种是“大金黄”`“老人牙”,成熟期迟,容易遭受“处署”时台风的侵袭,造成减产,七十年代开始,实行“双改”即改播种时间,提前一个月下种(
清明节前后);改品种,选取“黄八叶”、“白八叶”,逐步过渡到“烟三”、“单交“、”丹玉“等早熟、矮杆品种,一般在“
立秋”前后收获,稳获丰收。棉花生产上,解放前后,都采用直播方式,培育方法粗放,产量低,棉质差,1951年,国家推广种植“岱”字棉良种,产量、质量、价格都有所上升,被列为主要产棉乡之一。但多年来,皮棉产量一直不满百斤,七十年代后期,推广了地膜,薄膜种植,有效地提高了产量,1978年终于超了百斤,历史上最高产量的1979年,皮棉亩产达160.2斤。薄荷生产是该乡经济作物的大头,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加上政府对薄荷生产比较重视,油价一直高稳,农民乐意种植,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最早是小黄薄荷,后改种紫筋薄荷,“687”、“海香一号”、“738”等,一年两熟收获,进入八十年代,摸索出了在薄荷田里夹种油菜的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单位面积收入,历史上
加拿大薄荷曾出现过大起大落现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从棉花用地膜或薄膜提高产量得到启示,在种植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如地膜玉米、地膜花生、地膜
甘蔗、地膜
阳芋、土膜西瓜等等,
青椒、茄子、草莓、莴笋等蔬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设施栽培技术,陶港村1996年开办了村级小农场,总面积270亩,当时主要是稻麦两熟制轮作,由机械收割,2000年,因粮食价格下跌,改成
巨森苹果及蔬菜设施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效益,2003年从外乡镇引进苗木种植大户,承包种植苗木面积为100亩,品种有香樟、
七叶树属等几十个品种,带动了周围农户的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基地。
养殖业
解放前,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很少,规模也很小,六十年代中期,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饲养项目以猪、鸡、兔、羊为主。
生猪。1965年为历史上饲养量最高年份,年饲养量达10839头,由于生猪生产超过了实际消费水平,加上当时缺少冷库设施,造成猪肉大量过剩,故当时提出“吃肉为革命”的口号,文革期间,贯彻“以粮为纲”方针,客观上有利于发展生猪生产,生猪饲养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000头以上,1978年以后,政府对生猪收购价多次调变,并大力扶持发展
母猪生产,1983年,全乡母猪发展到294头,创历史最高纪录,解决了全乡50%左右的苗猪供应问题,生猪品种也在不断优化,由原来的自繁杂种发展成采用优良猪种、杂交品种,同心村副业场每年饲养数量300头以上。进入九十年代,生猪生产渐成规模化发展趋势,唐湾村的袁祖平、光荣村的施海腾、联民村的茅一飞,陶港村的黄介平,广丰村的王绪红年饲养量都在100头以上,最多的达300多头,2005年全镇生猪产品产量3547吨。
山羊。解放前后,一般农户都饲养,但数量不多,品种以
海门山羊为主,从六十年代起,开始引进外地
绵羊品种,如湖羊、美丽多等,历史上饲养量最多的年份是1984年,山羊饲养量为15638头,绵羊则在1980年为饲养高峰,总量为1012头,进入九十年代,新安等村一些农户开始探索高架养羊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1995年,全镇山羊饲养量35024只。
鸡。解放前,一般农户都饲养,但饲养量小,品种单纯,品种也较差,解放后,饲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八十年代,饲养肉鸡成为一个致富门路,形成气候,1982年,乡多种经营公司办起了苗鸡孵坊,年产苗鸡30万只,基本满足了全乡苗鸡供应。1983年,全乡饲养肉鸡22万元,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同心村成为全县有名的养鸡专业村,饲养量占全县的七分之一,产值30多万元,品种以白羽星菠罗与黄羽海新为主,1986年以后,肉鸡生产出现滑坡,主要是外贸收购量少,价格回落,此时,蛋鸡生产开始兴起,规模较大的有大石村俞步元,同心村的张永祥等,品种以罗斯鸡为主。
兔。解放前后,全乡养兔量较少,进入六十年代,养兔出现高峰,1962年为历史最高年份,饲养量达8061只,以后养兔逐年减少,进入八十年代,饲养品种以
肉兔为主,八十年代后,毛兔比重逐年增多,1984年饲养量达1527只,品种先后有白菜兔、青紫兰、
安哥拉长毛兔、日本大耳长毛兔,
西德长毛兔等。
淡水养殖
解放前后,淡水养殖基本以户养或联户养为主,1958年以后,公社成立了渔场,繁育鱼苗,当时。大河放养采取分级管理办法,中小河道及交界河仍采用联户,单户养殖,宅沟、横沟、泯沟都由社员户养,或联户放养。由于种种原因,
渔业生产发展缓慢,效益不高。
1984年10月,乡政府发动各村开挖精养鱼塘523亩,投放各种鱼苗20万尾,使渔业生产有了新的突破,2000年,随着
通启高速公路的兴建,北侧的取土坑全部改造成高标准养殖基地,面积在850亩。
螃蟹。进入九十年代,螃蟹的市场销售价格不断上升,因此,不少农户开始挖塘养蟹,其中西南片的新安、东北片的合理、东南片的湾南等村,养殖面积较多,规模较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当地主要河道河水污染严重,养蟹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产量品种下降,影响了效益,养蟹业呈自然萎缩趋势,到2005年底,螃蟹养殖面积在80亩左右。
工业
解放前
解放前,只有几爿个体手工业作坊,如赵信泰的烧酒坊,端义康和黄道生的染坊,蔡云章、杨袅郎的铁铺,还有席义泰、陆福林、黄士明的
豆腐坊。此外,在农村中有私人开办的油坊、磨坊、香店,如同心村钮万顺,建安村邢乾坤的油坊,补南村沈益章香店,同心村秦文完、补南村倪文高、石桥村黄方珠磨坊等,分散在农村中的轧花户7户。
1958年,在大办工业的年代,公社办起了糖厂、玻璃厂、针织厂、
酱油蘑菇厂、营造厂、农具厂、运输站、综合社,从而揭开了天补工业的序幕。
从1972年开始,社队办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规模较大的有:农机厂、
电镀厂、创新制盒厂、石桥牙刷厂,其中永新电熨斗厂与上海电熨斗厂实行挂牌生产,产品在国内市场热销。
八九十年代
进入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值得一提的是,天补镇皮鞋生产企业从一个村办小厂,发展成为全镇骨干企业,并与上海蓝棠、博步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定点生产名优产品,并与上海皮鞋厂合作创办天补分厂,1991年,新办
海门区飞梅皮鞋厂,当时三个皮鞋厂职工超千人,1992年,飞梅牌皮鞋参加农业部组织的评比活动,获得部优质产品称号。
1996年开始,乡镇企业开始资产转让,先在木螺丝厂、
无线电器材厂及预制场三个企业展开,之后在镇办企业和村办企业推行,从此,政府不再兴办企业,主要由民资和外资投入。1998年,镇办的威海装饰材料公司濒临倒闭,具有一技之长的企业家朱善忠带资5万元,前来承包创办了森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很快扭转了局面,研制开发的
不锈钢产品畅销市场,与跨国企业结成产销合作关系,成为全市骨干企业,2005年销售达1.5亿元。
陶港制盒厂
在村办企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数陶港制盒厂,七十年代中期靠3000元流动资金起家,生产业务主要为
上海市等地制药厂配套。因质量、价格、服务方面赢得对方信任,业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得到提高,主要业务来自上海复写纸厂及上海制药企业。1989年,办起了纸箱厂,1991年办起了复写纸厂,1992年组建了联天联合有限公司,1993年开始研制开发干式复写纸,经过两年努力,产品打开了销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96年获国家五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级新产品证书。2003年,该厂又投资200多万元,购进了一条瓦楞纸板生产线,这样,全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成为全市骨干企业。
家纺企业
由于受叠石桥绣品城的辐射,家纺企业大量涌现,到2005年底,全镇家纺规模企业有45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凯斯特公司、雅莱公司、欧比亚公司、欢喜多公司、白玉兰公司、苏佳公司、舒恋公司、浩博公司、欧罗曼公司、依伟达公司、韩世公司等,与此同时,与家纺企业配套、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新雅化纤、天鑫无胶棉、
顾姓印染、耀剑编织袋公司等等。
工业集中区
于2000年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南区位于彦英村,一期占地120亩,建成了250米长,12米宽的
水泥路,西区位于325省道两侧,北区座落于天补砖瓦厂地段,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土地、出租、出让厂房等多种措施,吸引投资者前来兴业,至2005年底,全镇工业企业88家,当年实现销售40.5亿元,利税3100万元。
建筑业
天补建筑站始建于1974年4月,当时办公地点在天补运输站内,1985年异地新建三层局部四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60平方米,造价42万元。2003年,原地新建现大楼,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总造价880万元。建站时规模较小,只有74人,1976年9月,根据县建筑公司分配,到
山西省搞建筑,工程队伍随之扩大,工人的技术素质也大为提高,不仅能建一般的平房,还能建造三、四层高的楼房。1981年,改成天补建筑工程队,先后赴
大庆市、
南京市、无锡等地承包基建厂房,1982年在大庆市开辟建筑市场,获大庆市全优工程证书,1983年获大庆市
金杯汽车一只,并被评为省样板工程。1984年,天补建筑工程队更名为县建筑安装公司一O二工程队,1986年更名
海门区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一二工程队,1994年更名为海门县第一建筑工程一一二工程处,1994年海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一一二工程处,同年更名为海门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2000年4月,获国家工程建设质量银质奖,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三级资质,公司员工2500人,各类技经管理人员300人。1993年,在
天津市开辟建筑市场,1986年在北京开辟建筑市场,2000年在上海、内蒙、
南京市等地占得一席之地,1996年,建筑业进行第一次改制,2003年根据上级关于
建筑企业改制精神,又进行二次改革,并更名为
海门区天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建筑职工2450人,工地波及
北京市、天津、内蒙、
上海市、
镇江市等地。2005年,全年施工面积45万平方米,实现建安产值2.3亿元,经济总收入81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50万元,营业税760万元。
发展
2008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财政收入6500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完成国税3300万元,地税2800万元,同比增长72%。
(一)农业经济提质增效。2008年,天补镇在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农业上大做文章,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4.5%,为实现小康新水平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天补镇坚持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积极培大育强主导产业,不断扩大中高效农田的占比,加快发展大棚蔬菜、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凸现,全年中高效农田达1717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1%,同比增长32%。设施栽培面积2000亩,同比增长39.6%,新增加大棚蔬菜300亩。畜牧、珍稀动物等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镇拥有千头猪场2个,万羽鸡场12个,药材、
甘蔗、瓜果、鳜鱼、河蟹等规模种养殖迅猛增加。
质量农业成效显著。农产品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天补镇对高桥、建安两个村的蔬菜基地,广丰绪红现代生猪养殖场实施准出制,对镇农贸市场实行农产品准入制,有效地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今年新申报
江苏省无公害瓜蔬生产基地600亩和无公害农产品注册商标1个,无公害瓜蔬检测合格率达99.9%;新申报江苏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0亩和绿色食品注册商标1个。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我镇的绿色蔬菜受到市委市政府嘉奖。
项目农业再攀新高。2008年,全镇实施农业项目24个,总投资7580万元,同比增长182.8%,超过市下达计划的11.1%,其中1000万元以上1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200万以上的项目4个,新增农业示范工程14个。
科技兴农步伐加快。围绕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的目标,天补镇不断加大技术引进、推广和应用力度,着力实施蔬菜栽培及搭棚、晚秋高效农业开发、家禽家蓄水
产科学饲养、
甘蔗果树等特种经济高效栽培多种技术。我镇2人被市评为先进个人,镇农技站被市农林局评为“
园艺科技入户工作”先进集体,甘蔗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被海门电视台拍成专题,上了“金色大地”栏目,全镇农业适新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大全镇基础投入,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水利重点村和水利常年施工。全年投入150万元,对三四级河道全面进行疏浚,完成土方21万方,埋设涵洞192个,总长度1218米;建造硬质排水渠2公里;投入11万元栽种紫薇、桂花苗27160株,完成了高桥、建安两个村农田林网绿化和总长度8公里的道路绿化,绿化面积达2000多亩;全年改造农桥6座;新建
农村公路11条11.4公里,修建砂石机耕路8500米,完成了农村电气现代化建设任务,共更换线路10千伏11.18公里,400伏线路18.28公里,调换变压器34台、电杆786根。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08年,天补镇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了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亿元,实现销售64.2亿元,利税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8%和45.2%。
规模工业不断壮大。天补镇加大了对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扩大规模企业的总量,提升规模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总量达35家,同比增长30%。全镇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3.8亿元,实现增加值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5%和21%。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达46%,应税销售
绝对值居全市第四,在非合并乡镇中排名第一;工业用电量4700万度,增幅20.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市重点骨干企业
森达、海天复写纸、泛亚锂钴三大公司的产值、销售、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8%、22.3%和18.9%,规模企业的龙头带头作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第三产业
(服务业)
天补镇的商业在抗战时期,由于受
通货膨胀的影响,部分商店停业,曾一度萧条,其余时期一向较为繁荣,全盛时期,镇上有药店3家,染坊3家,米行3家,
茶食店3家,酒店、点心店8家,日杂商店4家,肉庄5家,酒坊2家,豆腐店5家,纱布店1家,茶馆2家,赌场1家,地盘篮(经手粮食买卖的粮摊)2家,另外,还有摊头近10家,除张城、张士林兄弟俩合开豆腐店外,其余都是夫妻店,这些店铺互相倾轧,资金雄厚的左右市场价格。新开店面往往开初几天,商品的价格比市场价低20%——30%,俗说“价”。除店铺外,东市梢街北有一个能容纳600——700人的竹器市场,囤盘、筛子,箕、大篮应有尽有,营业额相当可观。1947年——1948年,
中国国民党拉扶捉壮丁,有的被抓,有的逃避。市场上只剩下老弱病残者,上市不久就散市了,商业不景气。
2003年,天补供销社投资建造了现有的供销大楼,87年,天补合作商店新建了位于振兴路南侧的2层商业大楼,2002年2月,供销、商业系统实行改制,职工实行一次性买断,棉花收购部于2005年出让,商场由职工联办成超市,药店、农资门市承包给个人,卜荷油收购点租赁给个体户经营黄砂、水泥、石子等。
天补镇的商业布局有过3次调整,解放前后,主要集中于浒通河东的老街两侧,农贸市场则是在浒通河以西,八十年代初期,由于镇区向南发展,农贸市场搬迁到现振兴路北,浒通河以西,设施也由原来的地摊,改为有水泥柜台,上有彩钢雨蓬,1995年,镇党委政府决定开发天补商城,在9号河镇区段埋设地下涵管,与市农科所置换土地34亩,以房地产开发和吸引农民进镇建房等多种办法,建造了天补商城,开设门市部80多个,1998年,镇政府对育才路两侧、通启公路北侧、影剧院门口、天补汽车站地段开发改造,使天补镇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2004年,因天补至三星镇的公路拓宽,镇区段又作了开发改造,至2005年底,天三线形成营业门面30多个。
郁家店竹木市场兴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规模很小,而西边的
通州区川港木材市场规模很大,镇政府会同木场负责一起研究扩大经营场地、吸纳经营户的一系列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经营户逐渐多了起来,经营品种由原来的原木,发展成粗加工产品,分类堆放,分区布局,同时加强了对经营户的管理,规范了文明经营,诚信服务的行为规范,使顾客买得放心,买得称心。该市场于1995年11月21日晚发生过火灾,南通、通州及海门消防队先后前来扑救,损失较大。市场办公室加大设施投入力度,加强了消防管理,添置了瞭望设施,铺设了砂石路面,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在9号河架设桥梁2座,扩大经营场地40亩,到2005年底,整个木场占地200亩,经营户180户,年销售额2.3亿元。
海门区金属回收公司天补拆解点前身是天补拆车市场,早在九十年代初,永新村几个个体户回收报废车辆,在自己家里拆解,把有用零件卖给
汽车修理厂,无用的按废钢价格卖出,获得一定收益,由于从业的个体户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1996年,镇政府与市金属回收公司决定成立一个拆车市场,在镇区西侧专门辟出10余亩地,新建了办公室,强化管理,规范他们的经营范围。2001年8月,市金属回收公司将个体户接收下来,列入他们的管理范围,作为业务员使用,拆车厂与镇政府脱钩,市金属回收公司办公场地也搬了过来。
社会
集镇建设
解放前后,天补镇区范围较小,街道以浒通河东为主,全长500米左右,街面均为石头铺成,高低不平,街宽约3米,东街成“元宝”型,称为“元宝街”,西街较短,称为七寸街,商店大部分在东街,是闹市所在,两侧皆为住户,集贸市场在浒通河西侧,镇上有供销社、商店、银行、食品站、铁店、邮电局、茶食工场、中学、小学等。进入七十年代,天补镇向南扩展,公社搬迁至现址,为四排平房,设有办公室、会议室、饭堂、宿舍,1985年乡政府建起了一幢三层办公大楼,2002年,对办公楼进行装修,镇区命名了振兴路、育才路、新村路等主要道路。1990年,居民委员会正式成立。1989年被省列为工业卫星镇,2004年天补至三星的天三公路进行拓宽改造,2005年底,镇区发展东至17号泯沟,南至市农科所,西至汽车拆解公司,北至供销社宿舍,市国税、地税、工商、公安、电信、邮政均在镇设立分局。1995年,异地重建农贸市场,鼓励引导农民进镇自建或购买商品住房,一下子吸纳了100多个农户前来投资,繁荣了镇区,1995年在镇区主街道及通启公路镇区段安装了路灯。
卫生
解放前,医疗卫生状况很差,
霍乱、
伤寒、
痢疾等传染病流行。那时在乡里行医的多属中医,分西南片、东南片、东片、镇区,镇上的中药店有冯桂贤的保生堂、丁春芳的大生堂、王佳如的大吉春,其中保生堂生意最好。
解放后,个体医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愿组织起来,1949年6月,在袁公所天主堂建立了集体性质的汇通区人民医院,搬到天补,改称天补卫生所,并成立天补区卫生工作者协会,曹思仁为主任,1958年,原天补片几个联合诊所重新整顿,按片建立了建安、崇华、石桥、陶港、广丰、
通海县镇6个保健室。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实行半统筹医疗制度,即看病不收门诊费,只收药本费。两个月后,实行全统筹医疗制度,即病人看病不要钱,但未满三个月,所有保健室被搞得几乎一无所有,不得不取消这个制度。
1963年5月,天补卫生所下放,由全民所有制转达为集体所有制,其人员性质也由全民改为集体,卫生所改为天补人民公社医院,1968年起,公社医院为大队培训了赤脚医生,由各大队推荐赤脚医生到公社医院脱产学习,半年左右,培训结束后回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1969年,公社医院绝大多数医生及各保健室的医生都就近插到各大队协助办好合作医疗,他们的工资由大队在合作医疗经费中支付。
1975年3月,公社也办起了社办合作医疗,根据章程,每个社员每年交1元,大队公益金中支付1元。
1976年,经合作医疗管委会讨论,社办合作医疗扩大福利范围,个人交1元,大队支付2元。
1970年,经公社同意和卫生局支持,在天补镇西边建造了天补(地区)医院,并从其他医院调进了业务骨干,添置了医疗设施,开设了内外科、五管科、妇产科、化验室等。
八十年代后期,天补医院改为天补卫生院,隶属关系下放至乡,1991年乡投入90万元,原地建造了一幢三层医院大楼,建筑面积平方米,95年,集资建造了职工宿舍楼,2002年,卫生院实行资产转让,由原院长沈彬接手。
止2005年底,有医务人员38名,主要医疗设施有:X光机,超声波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血常规、尿常规
计数仪等。
2002年,天补卫生所开始建立,主要职责是对乡村医生及全社会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教育
全日制教育
清末民初,天补地区的教育以私熟为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天补镇办起了第一所洋学堂——天补小学,民国三年至民国十七年之间,先后办起了利民、徐堤、桃源、高桥、培才、培蒙、崇仁七所小学,至解放前夕,全乡范围有小学17所,33个班级,43个教师,在校生1358人。
解放前中学很少,仅有明诚中学、黄氏中学、开敏中学3所。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所有学校,改为公办,1951年改天补镇小学,合并为汇通区中心小学,1955年在天补镇西市黄家宅重建天补乡中心小学,由天补校、明德校、建华校,1982年,将原校舍迁至天补中学前面,共建校舍4排48间,1991年,中心校新建了一幢两层教学实验楼,先后将利民小学、徐堤小学、同心小学、天补小学、桃源小学、高桥小学合并到镇中心小学。2000年,建造了一幢四层教学大楼,2003年新建了一幢三层多功能办公楼,修建一个标准操场,至此,教育设施均全部达到上级规定要求。
初中教育始于1958年,地址在天补镇西部,开办时只有2个班级,1968年起增办了
高中班,成为戴帽子高中。中学教仪厂创办于1974年,1975年底研制手摇发电机,并批量生产,1977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产品鉴定会上被确定为定型产品。1980年,县革委决定改天补初中为完中,建立了党支部。
1958年,天补镇西三里(
大石桥市)办起了第一所农业中学,开办时有8个班级,14个教师,360个学生,1964年办了一个农机专业班,在全区6个公社内招生,1977年,该校增办了一个高中班,招收了两届高中生后停办,1983年,办起了一个建筑专业班,在天补范围内招生39名,1962年光荣村办起了光荣农中,一年后停办,1964年复办,1977年办了一个高中班,办了两届后停办,1962年,施秀兰在同心大队办起同心农中,1964年在合心大队办起了合心农中,1978年停办。1965年关正时、陈宝龙在抗美大队创办了培才抗美农中。1973年王德昌在宝兴大队创办了宝兴农中。完小也办起了戴帽子初中班,主要有利民、天补、徐堤、桃源等小学。
1968年,学制缩短,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
高中、初中均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废除升学考试,改为大队、公社推荐制,1971年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1975年又恢复秋季招生制,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核,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成人教育
1984年7月,天补乡创办了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副乡长李信超兼任校长。徐思德任专职干部,关正如任专职教师。到1985年2月,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举办了两期泥工班,三期专职会计班,三期农技班,一期化工班,一期电视机整装、修理培训班,提高了工、农、副三业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996年,办起了机械职高班,1999年,办起了乡村行政管理职高班。
党员教育
1984年,乡党委创办了
南通市第一所乡镇党校,地点放在乡政府会议室,由乡党委书记杨颖珍兼任校长,党委副书记郁伯香任副校长,刘成甫为专职教师,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企业及直属单位党支书、党员及建党对象、后备干部,培训时间一般为4天以上,党校创办后,连年获得相关荣誉,1990年,全省先进基层党校联席会议在天补党校召开,1989年被
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基层党校,1989年被江苏省宣传部评为先进基层党校后,在1995年、1998年、2001年、2004年连续四次评为省红旗基层党校,同时在
南通市两年一度的评比中,多次评为南通市红旗基层党校。
党校专职副校长
王和平被评为2000——2001年度省优秀教员。
阵地建设中,乡党委十分重视,于1986年投入30多万元建造了一幢教育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设置了图书室、办公室、活动室、阅览室等,1998年,又投入40多万元,建造了一幢多功能教学楼,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添置了课桌椅,为迎接省三年一度的检查评比,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拍摄了反映全镇党员教育成果的专题片《江海大地铸丰碑》,至200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40期,培训人数25820人次,收集档案资料365卷,影像资料28册(本)。
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班教育始于1974年,当时全公社32个大队办了30个,共有幼师60人,幼儿近千名,场地一般都借用民房,有的利用生产队仓库,设施间陋,活动场地小,无完整课桌椅,乡中心幼儿班于1978年创办,五年中一直借用民房,教学设施差,活动阵地小,1980年在县妇联和公社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办了两堂标准课桌椅,1982年暑期,搬进了中心小学内的新教室,1984年,乡政府拨出专款,在中心小学东侧建造了一幢新的幼儿院,添置了活动器具,到1985年,全乡幼儿班发展到29个,教师数发展到33人,学生人数达1741人,1997年9月,乡政府筹集资金异地重建了中心幼儿园,2003年10月幼儿园资产实行转让。
文化
天补文化站建于1953年9月,1959年——1963年间,人事调动频繁,1964年县政府任命刘凤翔为文化站负责人,文化站性质属公办事业单位,经费由文化主管部门下拨,经费有限,房屋简陋,1974年,县财政局拨款重建,在浒通河东侧,共五间,132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三分之一。
文化站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群众文化的辅导工作,对业余剧团、文艺宣传队、农村俱乐部、图书室、黑板报、读报组等业务辅导。
站内有活动室三间,订有报纸13种,杂志15种,乒乓球室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对阵厮杀。
业余剧团成立于1952年,演员30多人,1953年演员阵容不断扩大。剧团除在天补区范围内演出外,还到过三厂、
常乐及
通州区川港、通海、大成镇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1956年,对子戏《绣袋送情郎》得到南通专署的奖励,1958年业余剧团更名为天补文工团,30多个业余演员搞“四集体”,还种土地15亩,一直到1960年11月才解散,1961年以后,群众文化工作坚持了“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八字方针,使文化工作逐步纳入正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公社32个大队有90%以上建立了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样做,误工太多,加重了农民负担。
1982年,乡投资30万元,建造了天补影剧院,邀请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王个移题词“天补影剧院,添置了16毫米和35毫米的放映设备各1套。
1983年底,乡成立了文化科普中心,对全乡的文化娱乐、科学普及、时政宣传、业余教育、群众体育进行统一管理,全乡26个村中,成立了19个俱乐部。
镇文化科普中心下设文化站,站内开辟了图书、阅览、活动室等。
1986年,新建文化站,活动阵地有所扩大,项目也不断增多,设有图书室、画室、排演室、乒乓室、桌球房、棋牌室、篮球场等,1991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广播电视
天补广播站于1965年建立,当年筹办了7000多支
孟宗竹,16号以上各种铁丝,1966年着手勘查、确定广播线路,由乡统一组织一支架线队伍,当时,每个大队定职干部、群团干部、各生产队队长家里都装了广播喇叭,1969年,全县掀起了普及安装广播的热潮,全镇原有数百只的基础上,一下子发展到6000只左右,1971广播站先后两次向县广播站购买了300瓦、1000瓦扩大机。
1979年,根据县站统一要求,推广实现水泥杆子和普及五个有(有木箱、有开关、有避雷器、有限流电阻、有标准电线),乡党委十分重视,除合理大队外,其余都普及了水泥杆子,1980年水泥广播杆已发展到1500多支,并全部换上了新铁丝,投入资金5万多元。
广播线路自1969年以来,共进行过4次变动,1983年秋,机房迁到乡政府,从机房南面东西分线,播音能传送到全乡各村。
1979年以来,除高桥、桃源、唐湾等村外,其余23个村都先后自办了广播扩音机,成为宣传政策、指挥生产、传授生产技术的良好工作。
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农村中建房户增多,加上道路上机动车辆增多,经常造成广播线路中断现象,镇村两级发现后及时予以修复,确保广播畅通,二00一年,全镇行政村由27个合并成9个,村里陆续把广播线路作了调整,机房也作了合并,实现了广播联通。
有线电视
1996年,有线电视接入镇区,居民纷纷申请安装,陶港村所属的海天公司老总张家斌对电视节目中的体育赛事很感兴趣,他积极与镇沟通,要求安装有线电视,后与市局协商,决定投入资金架设光缆,率先为海天公司安装。2000年9月,
奥运会在澳大利来
悉尼召开,他和公司员工顺利地看上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节目,后来陶港村采取补贴100元的办法,鼓励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到2005年,全村有线电视发展到520只,占总户数的65%。
全镇有线电视发展工作取得较快进展,到2005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36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