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境乡位于广东省海丰县
附城镇,据传
南宋嘉定年间吕青冈、蔡道山、岳婿两人一日出游,发现
龙津河下游离海丰县城五公里处,有一被丽江水包围的长方形山麓。东南(偏西)走向,长约五公里,宽约三公里,东边高山长有
啼血杜鹃,每逢春天时节满山
映红,俗称“红花山”。遂决定在此定居,开基之日偶见二鹿嬉戏于山中,颇觉景象迷人,即兴命名“鹿境”。
历史沿革
鹿境乡(俗称六仔乡)吕蔡二姓的始祖吕青冈、蔡道山是翁婿,吕蔡始祖系从
莆田市同时迁来
海丰县鹿境开基,繁衍子孙,建基立业。
吕姓出自
姜姓,吕氏太始祖姜伯夷(
齐姜神农之后裔,受封
吕国,以国为姓)创姓祖姜伯夷是
炎帝的后裔,为舜四岳长,佐禹治水有功,于虞、夏之际,封于吕,建立侯爵吕国,称
许文叔。吕国历夏、商,世有国土,至
西周周穆王时,
吕侯入朝任司寇。
姬静时又称吕为“甫"。《诗经·大雅,嵩高》有“维岳维神、生甫及申"之句。其中的“甫"指的就是吕侯。吕国在今
南阳市县西一带,延续至
春秋初期(公元前688年),吕国被
楚文王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
吕姓。散居韩、魏、齐、鲁等地,史称吕氏正宗。姜伯夷之苗孙姜太公,名
姜子牙、字子牙,垂钓于
渭河之滨,遇
周文王聘为相,助周有功。被封于齐,成为
齐国第一代国君,其子
齐丁公为齐国第二代国君。其后代
吕青世居
山西省,助刘邦立汉有功,封为
阳信县候,故有“渭水家声”、“河东吕氏”之望族。鹿境吕姓始迁祖吕青冈,原籍
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后迁居
海丰县鹿境。
蔡姓太始祖
蔡叔度(周文王第五子,受封
蔡国,以国为姓)之后裔多居河南
济阳区,称为“济阳蔡氏”。汉魏期间由于战乱给蔡氏宗族的变迁带来极大的影响。
晋朝末年先祖蔡剑之孙蔡彦礼徙居
浙江省钱塘,其子蔡用元、
蔡用明在
王潮、
王审知(闽王)兄弟率众从
固始县入闽之同时,举家迁居闽之
泉州市,初居
同安区,不久由泉州迁居闽省兴化郡
仙游县。蔡用元第六代孙
蔡襄(
北宋名臣?宋
端明殿学士)建造泉州洛阳桥,扬名天下,故有以“洛水家声”为其郡望。其次子之苗孙--鹿境
蔡姓始迁祖蔡道山,在
南宋年间随往东莞任职的
叔父蔡淳甫(县令)路经
海丰县县时,观其土厚人稀、山水秀丽,有意来海丰开基创业。宋末(新山家谱记载明初),蔡道山偕同岳父吕青冈举家从
莆田市县猪菜街八角井徙迁海丰,起初安扎于堤冲村、道山村、后择龙津河畔(现海城镇龙津社区灵爷宫址)。据传吕青冈、蔡道山深晓堪舆学,认为该处不适合建巢筑穴,需另择地建居。
即兴命名“鹿境山”。鹿境山从头至尾凸出六个山头,高出水面的土地即为陆。“陆”与“鹿”近音,意为福、禄、乐,
闽南语把数字的“六”(陆)读为“蜡”,先人寓意“蜡仔山”。又闻从“蜡仔”到“鹿境”还与地名的雅称有关,经探讨查得岭南古为百越属地,“蜡仔”也是古
越南语地名、即“山仔”的意思。从马宫越海遥望之,鹿境山严似鸡笼,南海船人称“内鸡笼山”亦称“小金笼山”(马宫西北侧海中的“关拦山”为大金笼山)。在
宋朝战乱时,传说金龙公主曾在山顶筑鹿寨为王,称该山为“金龙山”(又传
赵昰把大小金笼山易名为“金龙山”)。鹿境山脉逶迤起伏,状似鹿,故名“鹿岭”、“鹿山”、“鹿”。明嘉靖《海丰县志?山川》载:《随志》谓“海丰有黑龙山是也”,说明
清代前又称“黑龙山”。
平地起金峰,山明水秀,依山环水之胜地--鹿境,是
海丰县附城吕蔡两大姓的摇篮。鹿境
吕姓始祖吕青冈之长子吕永山生:渔潜、
绿松石、竹逸、幽兰、梅轩、仙童(新山与池口六大房);次子吕归畴生:云野、云兴、云隐、云溪、云龙、云峰(新南六大房),住西南边。鹿境蔡氏始祖蔡道山之长孙蔡石涧生:博士“仁房”、崇阿“信房”;次子蔡石泉生:处士“义房”、学士“礼房”、逸甫“智房”、(新东北五大房),住东北边,汪村住吕蔡两姓中间,却新北和新山交界处归新山管,
汪姓是青岗公家童的后代。鹿境地早有杂姓聚居,数百年来陆续迁出,现还有姓谢的谢厝田和姓洪的洪厝田寮二村住
丽江市(渡仔溪)南畔。
自先祖从闽省迁徙
海丰县开基创业至今,鹿境族人吕蔡两姓和谐生息,人丁兴旺,子孙蕃衍。今包括鹿境和出祖的海内外宗亲约有二十五万人(2008年数据),后裔支派立宗分布四海,汇入中华民族经济、文化之洪流。
鹿境乡名胜古迹颇多,有的以形状肖似而得名,有的以景色壮丽而取胜,有的因传说而扑朔迷离,不一而足。鹿境周边河流蜿蜒环绕,就有海丰八景之一的“丽江月色”。山上有“金龙公主”筑寨遗址、山间有“圣井古迹”。乡之西南边有“御宴潭”、“龙舌埔”、“仙踏石”、“輋港庵”、“太阴娘宫”。乡之中间有“菩堤古庙”。乡之东北边有“古巷”、“抗日烈士陵园”、“先人公妈庙”、“车地树灵”(蔡氏祖祠)等等。鹿境乡有史以来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地方,素有名乡之称。
大事记略
民国时期
1924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六月三日,接连两次
飓风暴雨、洪水成灾,鹿境一带农作物损失严重,房屋倒塌。
1937年:农历九月初一日,刮
热带气旋、中心风力12级以上,暴风挟带海潮,鹿境大部份地区受海潮淹没,连续三年不能耕种。因只有闪电无雨,群众称此次飓风为“铁风"。
1941年:农历四月初九日,池口村有25位群众被日军抓到村后山坡町头,用
机关枪扫射,惨遭杀戮。随后,
日寇进入鹿南村,抓百多名青壮村民赶到老爷公庙旁边的山坡上,准备扫射屠杀。幸得此时
中国国民党黄子才部队驻在荣港九栏村,发现鹿南山上有日本兵活动,便用
迫击炮向日本兵射击,炸伤一名日本兵,慌乱之际,救了一批村民。但仍有吕胜伦等12位村民被日寇抓到径口村路边活埋。这就是血腥腥的“四·九"惨案。同年,盘踞径口山的日军向鹿南半輋村(现新城村)轰击两颗炮弹,造成“七尸八命"的惨案。
1943:旱灾连续四个月,造成大饥荒,又遇
霍乱流行,鹿境民众饿死,病死者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1日,
陆丰市宣告解放,鹿境乡同时庆祝解放。
1950年: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七区一镇44乡,鹿境归属第一区新霞港乡。
1951年:鹿境新东北村为全县土改运动试点。同年,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八字运动。
1952年:全县开展土改运动,评定阶级成份。鹿境各村派驻土改工作队,各村成立贫雇农主席团、领导土改工作。
1953年:成立“龙山区"(即十一区),鹿境归属龙山区管辖。是年实行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9月2日,
强台风12级以上,降雨量116.9毫米。鹿境内涝成灾二天,房屋倒塌,作物损失严重。
1954年:新南组织劳力,对
丽江市下游进行裁湾截流,筑坝蓄水的改造工程。经排咸蓄淡,成为“淡水池"。既可灌溉农田,又可供村民饮用。是年,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5年:鹿境出动劳力,修建“引赤工程",从赤岸经关东、赤山、新江将赤岸溪水引入鹿境,灌溉农田。鹿境各村开始办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6年:完成从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过渡。是年,开展对私营商店、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改造私营企业为“合作化"。同年,新南村
吕以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北京大学。当年秋,新东北小学开始办初中班,被县教育部门命名为“海丰县第七中学"。
1957年:5月13日,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为531.9毫米,鹿境地区洪水成灾。是年开展
反右派斗争运动。是年冬,全县撤区设大乡。龙山区分为:三新、赤山、联河、守望四个乡。三新乡人民政府设在新北村,当年
端午节,鹿境龙舟队在全县举办的锦标赛中夺得亚军。
1958年:9月成立海城人民公社、三新乡(鹿境)归海城公社管辖。是年,公社组织社员上山砍柴,兴建
高炉,
大炼钢铁。在农业生产中,大搞深翻改土,小棵密植,双龙抢珠等不切合实际的大增产运动。
放卫星盛行,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又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用钱,大刮
共产主义风。
1959年:该年中期:鹿境全乡从海城公社划归陶河公社管辖。当年10月动工兴建公平水库,鹿境各村集中主要劳力上水库参加劳动。
1960年:6月8日和9日,鹿境各村遭受台风、暴雨,海潮袭击。
1961年:冬,鹿境从陶河公社划出,成立三新人民公社。
1962年:鹿境“三新虹吸管"穿过丽江江底,引青年水库水解决农田的灌溉。是年8月31日—9月3日,遭受台风、暴雨、海潮袭击。
1963年:丽江渡仔溪首次架设
木桥,结束村民坐渡船过溪的历史。当年,池口从新山大队划出,成立池口大队。
1964年:开展“小四清"运动。是年7月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4月,三新公社撤销,归入海城人民公社管辖。7月,鹿境各大队开展“
四清运动"。是年10月,兴建西溪水闸及丽江水闸。是年11月18日,创建《香港吕氏宗亲会(有限公司)》。
1966年:5月“四清运动"结束。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宣告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年9月,新南创办全县第一所农业中学“海丰县新南农业中学"。是年秋,西溪(西闸)桥闸竣工通车通船。
1967年:经县政府批准,将
丽江市10孔桥闸,划出一个专给新南、池口排水、排洪。是年冬,全县对黄江流域进行裁湾截直改造工程。
1968年:4月,海城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鹿境各大队也更名“革命委员会"。是年11月,兴办合作医疗。
1970年:贯彻中央文件,开展“
一打三反运动"运动。
1971年:7月,县政府组织农村支部书记到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参观学习。是年,池口大队组织劳力修建一条长100米,高7米,上宽8米的拦河堤道。当年,鹿境各大队向干部、群众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文件。
1972年:南方日报发表题为《开门办学好--
海丰县县新南农业中学调查报告》的特写文章。
1973年:鹿境各大队开展基本路线教育运动。创建《香港海陆丰蔡氏家族会(有限公司)》。
1974年:鹿境各大队组织“批林
批孔"。是年12月,海城公社划出
北平市、新江等七个大队归属城东公社。鹿境仍属海城公社管辖。
1975年:海城公社与联安公社共建大液河桥闸,并于当年修建青年水库排洪裁湾截直工程。鹿境各大队组织劳力参加工程建设。
1977年:鹿境各大队组织专业队,支援“朝面山水电站"建设。是年冬,各大队平整土地,修机耕路,大搞水利建设。
1978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78)11号文件,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鹿境部份干部、教师得到平反、恢复工作。
1979年:新南建设一座装机容量75千瓦的火力发电站,供全大队照明之用。
1980年:池口、新山、新北、新东在旅港同胞的支持下,都相继建起了火力发电站,解决群众的照明。是年,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其子女新定成份。
1981年至1984年冬:接通县电网,统一使用“一线用电",群众用电照明得到全面解决。
1982年:鹿境渡仔桥用水泥预制板建成通车。当年10月15日,取消
海丰县县革命委员会,复用海丰县人民政府名称。公社、大队也相继恢复原名。是年7月,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
1983年:开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顿社会治安秩序。
1984年:1月,海城公社改称为“海城区公所”。鹿境划分为“新东北乡”“鹿山乡”(含池口)、“新南乡”。
1985年:9月10日,鹿境所属学校的教师参加首届“
教师节”庆祝活动。
1986年:6月,原新东北乡划分为“新北乡”和“新东乡”。是年,
太阴娘宫全面大修重光。
1987年:1月,“海城区公所”易名“附城乡人民政府”,原辖下各乡改称“村民委员会”。鹿境划分为:新南、池口、新山、新北、新东五个“村民委员会”。当年5月21—22日,鹿境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
1988年:3月1日,
汕尾市建市、辖三县一区。当年新南集资建自来水厂。同年新建“新山小学”教学楼。10月重修“天后宫”。
1989年:鹿境五个村委会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是年正月,新山重修菩堤古庙。重修“文献堂”。
1990年:1月,鹿境五个“村民委员会”更名为“管理区办事处”。是年,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
1992年:池口村重建二层的“池口小学”教学楼。
1993年:新北、新东、池口管区新建二层的办公楼。是年新北修建渡仔桥头至村口的水泥道路。
1994年:9月,原新丰小学划分为“新北小学”及“新东小学”。“新北小学”另择校址,新建一座学校。是年,新山集资安装自来水管,村民饮用自来水。
1995年:9月8日,经县统战部批准,县民政局、县公安局登记备案,成立“海丰海外联谊会鹿境分会”。同年新南小学另择校址,新建三层教学大楼。当年12月,西溪大桥及
丽江市大桥建成通车。
1996年:新南投资,建设无害化公厕,并对晒谷町进行大修。2月,新山开始修建狮地仔山脚
水泥路。
1997年:鹿境
吕姓始祖
青冈公墓进行大修。始祖青冈公墓茔重光
大庆市,海内外吕姓子孙举行祭祀大典。同时成立“纪念始祖青冈公理事会”。是年11月18日,新南新建三层办公大楼。
1998年:鹿境吕、蔡二姓同胞共筹资340万元。建成从
海城市至渡仔桥的海河公路(即海城至陶河)。全长4500米。同年新北集资建设三横三直的水泥村道3600米长。12月,鹿境五个“管理区办事处”易名为“村民委员会”。
1999年:6月新山村委会新建二层的办公楼。当年3月动工填基开始修建赤西公路。7月,新南学子吕荐瑞高考成绩名列全市榜首,获
汕尾市“高考状元”称誉。同年,新南村委会投资30万元,加固丽江堤围及建设排洪站。
2000年:2-5月,修建从新东经新北、新山、池口至大凹村前的赤西公路(鹿境路段)。5月,新南学校新建二层楼的图书馆。6-7月,新山集资改建“榕仔脚”至村委办公楼路段为5米宽的水泥路面,并安装路灯。10月,新南建成一条经仙石、新二、新一、口、新城5个自然村,长1500米,路面宽7米的水泥村道。是年10月,《鹿境蔡氏乡史族谱》印制出版。11月,新山修建从村委会办公楼接至赤西公路的水泥道路。鹿境五个村委会全面架接电话线路。同年秋,建《新北村牌楼》一座,中共
海丰县委书记罗校题字。
2001年:新南续建从西闸至双山仔800米长,宽7米的
水泥路道。新东建设路面宽5米,长1450米的水泥村道。新南田寮修建从大凹村至该村的路道。新山山头社自然村重新修建村内及接赤西路的水泥路面村道。12月6日,輋港庵重建竣工,并举行重光典礼。是年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鹿境乡供电干线全面换新整改。是年
端午节,全县龙舟锦标赛中,鹿境龙舟队夺取亚军。新北村委会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镇”光荣称号。
2002年:
元旦,鹿境五个村委会开通公共汽车。是年鹿境五个“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二委”干部。9月,开始重建鹿境双车道水泥结构的渡仔桥。
2003年:新山、池口重修“文献堂”祖,并于农历七月廿二日列祖升座志庆。
2004年:鹿境渡仔水泥钢根桥落成通车。当年端午节,在全县举行的龙舟锦标赛,鹿境龙舟队夺得冠军。龙舟队夺冠后,有两市四县十八镇,近百个自然村的宗亲及邻里群众前来庆贺。鹿境五个村委会及海城灵爷宫、可塘蔡厝围村六个地方同时演“头标戏”,燃放烟花两晚,盛况空前。是年
中秋节,《鹿境河东堂
吕姓宗谱》正式出版。
2005年:鹿境在渡仔桥头及西闸路口兴建“治安亭”。夜间安排
地方武装值班执勤,维护社会治安。新南村委会被
广东省授予“广东省卫生村”光荣称号。同年池口兴建“老爷馆”。
2006年:国家宣布免征农业税。鹿境进行第三次的换届选举工作。是年,新山环村
水泥路全面贯通。
2007年:新南从西闸路口至新城天后圣母宫前2500米长的水泥村道旁,安装水泥线杆及路灯,并修建村前大池的栏杆。为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南设置体育健身器械(包括篮球场、排球场)。1月8日,
深圳电视台在鹿境新北小学开机拍摄电视连续剧《好大一片天》。4月,《鹿境吕氏文献堂族谱》印制出版。10月,《新南村纪事》印制出版。
2008年:8月《华夏吕姓历代名贤录》印制出版。
2009年:1月,新南修建从(芳名亭)起经和平村前接
大凹村前赤西公路的水泥道路。正月,“文献堂”部份先贤功名匾重光悬挂。《鹿境风情录》印制出版。同年重修鹿境蔡氏《济阳堂》十一月十五日竣工,恢复明代古建筑风貌,并举行重光庆典。
地理环境
鹿境乡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热,夏长冬短,春早秋迟;秋冬春旱,常有发生,夏涝风灾,危害较重。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平均最高气温26℃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19℃左右,水稻安全生长期约260天左右。雨季始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终于10月中旬;每年4~9月的汛期,既是一年之中热量最多的季节,又是降雨量最集中的季节,占全年总降雨量85%左右。
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48%,光合潜力每1/15公顷约7400kg。“冬不寒冷,夏不酷热,夏长冬短,春早秋迟"也是主要气候特点之一。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14℃左右,10℃低温日数的多年平均为2.9天,5℃低温日数的多年平均为0.1~0.3天,极端最低气温1℃;而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29℃左右,35℃高温日数的多年平均为0.7~1.5天,极端最高气温38.8℃,名副其实的冬不冷、夏不热。据统计,夏季长达183天左右,而冬季只有10天左右。春早秋迟,初春在2月初巳经来临,而初秋至10月底才姗姗来到。
行政区划
鹿境乡在
龙津河下游,环绕鹿境山出大海弯弯曲曲的河段,称
丽江市。吕、蔡两大姓及汪、谢,村民环绕鹿领而居。分投五个行政村民委员会,辖32个自然村。从西南至东北划分:
2008年统计:鹿境乡有农业户数2710户,12722人,迁出城镇的人数11906人,旅居港澳台及国外的约有39900人。鹿境和出祖的海内外宗亲约有二十五万人。(各村委农业户数、人数由海丰
附城镇政府提供)
文化
丽江月色
海丰八景之一,在龙津河下游,环绕鹿境山出大海弯弯曲曲的河段,称丽江。丽江江面较宽,水清、波微,皓月当空之际,朗月印江心,波光潋滟,景色明媚,令人陶醉,引人遐思,富有诗情画意,故称之为“
丽江市月色"。
每当月圆之夜,站在鹿境山岭可看到丽江月色之佳景,尤其是秋高气爽的晚上,碧空无云,皎洁明月,将清辉倾洒下来,给
微波不兴的江面上涂了一层光明、淡雅、柔和的月色。岸边的翠竹绿林都轮廓清晰地倒映在丽江上。微风拂过,水面上会摇曳出层层闪亮的波光,美不胜收。据载:
南宋末代皇帝端宗兵败之后,曾率兵船从
甲子镇港出发,顺东溪往西,尔后到达西溪丽江埔。将士们为丽江月色所迷住,从而激发出他们收服破碎河山的豪情壮志。以前,清澈的
丽江市水是半咸半淡的,外面的海水从丽江口溯流倒灌,进行渗透,枯水季节的影响范围更大。因此,丽江就能够孕育滋生出丰富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恰好是蚝蚌繁殖成长的理想场地。月光如流水一般舒缓地泻在丽江上,旋即折入水中,照彻江底密密丛丛的贝壳蚝蚌上,使得一些衔珠的老蚝贝,更见璀灿耀眼。与此同时,江底的光芒纷纷返身折射,透出江面。顷刻间,粼粼浪花跳跃着,浮光跃金,好像万千萤虫在闪烁流动,与碧天上的星光月色遥相辉映,确实是美不暇接。
丽江市月色曾经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浮想联翩,留下赞美的诗词。
丽江月色诗赞曰:
横波素练水晶乡,万户蟾光桂蕊香。何处兰舟吹短笛,孺歌月下咏沧浪。——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黄德(海城人)
玉蟾此夜映波间,万里无尘水自闲。楼外不知人耐坐,一声秋笛过晚山。——
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海丰知县徐旭旦
萧疏暮霭垂零露,清质临流树影低。共听风篁声寂寂,还怜江夜色凄凄。
长空众宿皆为掩,极目飞鸟未定栖。此夕扁舟乘兴好,也应绝胜棹
剡溪。——清康熙二十二年海丰知县姚德基(浙江人)
鹿境物产
鹿境乡位于县境中部,丽江流域中下流,平原宽广,溪河纵横交错,鱼塘鱼星罗棋布,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一)粮油类
主要有稻谷、
番薯、
大麦、小麦、黄豆、玉米、花生、芝麻、
甘蔗、薏仁、
黄麻、
蓖麻等。
(二)果蔬类
主要有:白菜、
芥蓝、
卷心菜、菠菜、
蕹菜、油菜、
莴苣、
包芯菜、大芥菜、韭菜、
芹菜、葱、蒜、
豆瓣菜、京白菜、椰花、西芥兰、西芹、莞菜、香芋、
生姜、辣椒、
莲藕、
木瓜粉,
番石榴、
黄皮、
泸州桂圆、荔枝、香蕉、
阳桃、芒果、
余甘子、梨、柑、梅、柚等。
(三)花卉竹木
鹿境乡的花卉有
芍药、
海棠花、绣球玉兰、
水培水仙、木梨、四季香、
万寿竹、菊花、
复色矮紫薇、杜鹃花、玫瑰、
鸡冠花、含笑、美人焦、
仙人掌科、
万年青、大红花、角花、石榴、
凤仙花、圣诞红。竹木:
松树(
雅榕)、松柏树、
青竹、
桑树、槐树、
槭属、柳树、
榕树、桉树、
苦楝树、
木棉、薄题树、番石榴、
檀香、白银树、洋桃树、
杧果、龙眼树等。
(四)药材类
鹿境乡民间采集或种植的中草药有龙胆、
益母草、
车前、荆芥、薄荷、白银树、丰葱、祺艾、
弄岗报春苣苔、苦皮、
韭子、
枸杞子、何首乌、
湘蕾金银花、
芦根、
茅根、
小叶榕树、蒲公英、
桑叶、
乌点规、山滑菜、迷酸仔、蜡里根、
莲子草、杜盏头、
香附子、柑皮、
白花蛇舌草、步地锦、
鬼针草、輋藤、鸡屡藤、
春根藤、
络石、
铁包金、
火炭母草、千金拨、
珍珠菜属、
莴苣菜、壳菜、箭头菜、水芥菜、
灵芝(
逐风草属)、
土沉香、
吴茱萸、
乌梢蛇、五花蛇、
唇足纲、
水培水仙只、
蛇蜕、蝉衣、蜂蜜、鸡内金、
蟋蟀科、
环毛蚓、
鳖盖子、
龟板等。
鹿境乡家庭饲养的家禽:有鸡、鸭、鹅、鸽子、鹌鹑、
水牛、黄牛、猪、猫、狗、兔等。常见的鸟类:
环颈雉、
喜鹊、乌鸦、燕子、麻雀、
黑枕黄鹂、
大杜鹃(
杜鹃科)、苦鸡(
秧鸡)、白鹭、老鹰、
猫头鹰、
啄木鸟科、斑鸠、雁鸟、剪尾鸟等。古代近代野兽:
华南虎、豹、狼(狮狗)、
狐属(山狗)、
腊肠犬(播狗仔)、
刺猬亚科(
河猪)、
灵猫科(七段仔)、山猪、
猕猴、
水獭亚科等。
社会
教育
鹿境乡素来是
海丰县有名的文化之乡,世代崇尚读书,教育蔚然成风。早在一百多年前,鹿南(即今新南村委会)就有一所私塾学堂——庭兰书院,由吕心焯(
清代贡生)吕心澄、吕心镜创建,鹿山(即今新山村委会)高等小学于1912年创办,校址设在鹿境吕氏河东堂,先后由吕月槎(贡生)和吕采人(生)父子主持,同时还创办一所女子学校;地址设在
继述堂,主持人先后有吕月槎、吕焕标。1923年成立鹿山国民小学,地址在文献堂。(1925年,继述堂女子学校合并国民小学)。鹿南国民小学建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是一所1-6年级的完全小学。
而鹿境
蔡姓(即鹿东、鹿北)原有三个学校(即鹿东、恭寿、笃庆),于1938年合并为济阳小学校址在蔡氏祖祠济阳堂。首任校长蔡家邦。由族中以高薪聘请名师执教,学校设备齐全,办学成绩显着成为全县有名的完全小学。一九五二年命名为“海丰县第一小学”(县重点小学)。一九五六年秋,开始办初中班——县命名为“海丰县第七中学”(次年因食水问题无法解决而撤销初中班,学生一律转
彭湃纪念中学就读)。不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由于这间学校教学质量好,办学成绩名藻海邑,所以吸引了不少外乡、外姓学子(如蔡厝围、北笏、新山、小屿、头等乡村),慕名前来求学。历年来,学校为上一级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工作,鹿境三间小学校招收适龄儿童入学读书;1952—1958年间,三间小学办识字夜校,招收不识字的青、壮年农民进夜校读书识字。由于适龄儿童进校读书的人数逐年增多。1991年,新山另择校址,新建两层楼的校舍,而池口村于1963年从新山大队划出,成立池口大队后,另建池口小学新校舍。1995年,新北村另择校址,新建新北完全小学校舍,新东完全小学仍在济阳堂。新南完全小学在1985年进行大规模改建,1995年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另择校址,新建三层楼的校舍,有大小课室24间,另建有两层楼的图书馆。
1996年,鹿境五所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有2124名,达到历史以来的顶峰。鹿境除五所小学校。1966年,还创办全县第一所由大队办的农业中学——《海丰县新南农业中学》,校长由新南党支部负责人吕春厚兼任,1967年由县教育局注册,省教育厅备案,在县教育局大力支持和重视下,逐年扩建校舍。农业中学设初中班、高中班、农机班、植保班等不同层次的班级,有来自县内的学生300多名,拥有十多位大专以上资深的专业教师,为我县培育了一大批拖拉机驾驶员及农业技术骨干。1971年,
华南师范大学讲师团到新南农业中学考察,得到他们的好评和肯定,随后,南方日报发表了《开门办学好——海丰县新南农业中学调查报告》的特写文章。县教育部门曾两次在新南农业中学召开全县教育改革工作现场会。新南农业中学作为职业教育途径的探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鹿境乡(2008年统计)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约有250人,有的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在全县各所学校,都有吕蔡二姓的教师。高校学子更是不胜枚举,仅新南村就有256人,其中博士生8人,研究生4人,硕士生15人,学士生79人,本科生75人,大专生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