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尾鱼科
辐鳍鱼纲鲈形目动物
刺尾鱼科(学名:Acanthuridae)是鲈形目的一种鱼类,包括了刺尾鱼、唐鱼和独角鱼等物种。这些鱼类因尾柄上有类似外科手术刀的硬棘而被称为“刺尾鱼”。此外,它们还有“外科医生鱼”的别称。刺尾鱼科的鱼类通常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是浅水珊瑚礁区中数量丰富且色彩鲜艳的鱼类。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海底的藻类,但也有一些种类是以浮游生物和碎屑为食。刺尾鱼科的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共有6属82种,其中在南海有6属约28种。
形态特征
刺尾鱼科的鱼类体形多样,从卵圆形到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50毫米左右。皮肤坚韧,覆盖着细小的粗糙鳞片,类似于鲨鱼皮。尾柄两侧各有1个或多个尖棘或带有锐嵴的骨板或瘤突。口小,前位,不能或稍能向前突出。齿侧扁,且常有锯齿或波状缘,两颌各有一行,犁骨与腭骨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无锯齿。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后颞骨固连于颅骨。腹鳍有硬棘3~5枚,腋部无长形尖腋鳞。侧线完整。背鳍一枚,连续且基底长;尾鳍凹形、新月形或截形。尾柄部有一至数枚硬棘或骨板,有时退化或消失。
分布范围
刺尾鱼科的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尤其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浅水珊瑚礁海域。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太平洋地区
西太平洋:4属10种。
中东太平洋:4属5种。
中西太平洋:3属4种。
西北太平洋:2属2种。
西南太平洋:1属1种。
其他太平洋地区:4属7种。
印度洋地区
东印度洋:1属1种。
西印度洋:3属8种。
其他印度洋地区:4属5种。
大西洋地区
西大西洋:1属5种。
东大西洋:2属2种。
其他地区
印度-西太平洋区:5属31种。
印度-泛太平洋区:1属1种。
生活习性
刺尾鱼科的鱼类属于暖水性鱼类,主要栖息于沿岸潮池、浪拂区到深远数十米的岩礁及珊瑚礁区。它们是浅水珊瑚礁区中最显眼且数量较丰的鱼族之一。属日行性,夜间避栖礁穴。此科鱼类的稚鱼漂浮期很长,凭借长期而长距离的漂送,使得该科鱼类的地理分布极广泛。大部分的刺尾鱼都是食底藻类的素食者,它们的口很小,门齿缘呈锯齿、波浪状,有的牙齿甚至长得像一把细细长长的刚毛刷,很适合刮食附著在珊瑚礁上的藻类,常成群结队在珊礁区觅食。除了用肌胃来磨碎藻类外,有些种类在肠的末端会膨大为「盲囊」(醱酵腔),内有共生细菌负责消化藻类。有少数几种刺尾鱼以水层中的浮游动物为主食,而栉齿刺尾鱼属则是碎屑食性。
繁殖
刺尾鱼科的鱼类在繁殖时会形成一对或多对群体,但也有单对和成组产卵的情况。产卵期通常在冬季或早春,且与月阴周期有关。产卵时,刺尾鱼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数量庞大的群体。它们中有些种类可以全年繁殖,冬末春初是其产卵的高峰期。基于繁殖地社会系统的存在以及两性间一致的大小差异,暗示一些种类的刺尾鱼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没有证据表明刺尾鱼对稚鱼提供亲代抚育。刺尾鱼不会变性,雄鱼和雌鱼的外型也没有差异,所以不容易分辨。繁殖季节,成熟个体会在黄昏时成群集结,但是如果碰到阴天,也可能在白天进行产卵,显然影响的因素是当时的光线,而非温度。产卵时通常是其中一群鱼会变得异常活跃,接着便一起往上冲,精子和卵子随之排出。快速上冲的过程会使它们的鳔略为膨大,有助于卵和精子的排出,另外,也可以借助上层较强的水流把受精卵带离礁区,当然也避开底层众多的猎食者。刺尾鱼的形态、体色会随成长而变化。刚孵化的仔鱼在海上漂流时呈透明或银白色,体型高,背鳍和臀鳍上各有一根长棘,适合漂浮,而且可以保护自己。在海上漂流36~70天,才沉降下来到珊瑚礁定居,此时则变态为与成鱼形态相近的稚鱼,有些种类的刺尾鱼体色还会黄化,产生原因不明。由于刺尾鱼的漂浮期比其他珊瑚礁鱼类长,所以有机会到达比较远的地方,地理分布也比其他鱼类广。刺尾鱼的体型介于10~20厘米间,成熟约需2~3年的时间,寿命则可达20~30年,远胜其他草食性鱼类,如褐篮子鱼青点鹦嘴鱼、雀鲷等。
下级分类
刺尾鱼科包含以下8个属:
刺尾鱼属(Acanthurus)
心斑刺尾鱼 Acanthurus achilles
白颔刺尾鱼 Acanthurus albimento Carpenter, Williams \u0026 Santos, 2017
白胸鳍刺尾鱼 Acanthurus albipectoralis
橘色刺尾鱼 Acanthurus auranticavus
月尾刺尾鱼 Acanthurus bahianus
肩斑刺尾鲷 Acanthurus bariene :又称肩斑刺尾鲷。
布氏刺尾鲷 Acanthurus blochii :又称布氏刺尾鲷。
小带刺尾鱼 Acanthurus chirurgus
黑斑刺尾鲷 Acanthurus chronixis
蓝刺尾鱼 Acanthurus coeruleus
额带刺尾鱼 Acanthurus dussumieri :又称杜氏刺尾鲷
福氏刺尾鱼 Acanthurus fowleri
黑色刺尾鱼 Acanthurus gahhm
太平洋黑吊 Acanthurus grammoptilus
斑点刺尾鲷 Acanthurus guttatus :又称斑点刺尾鲷。
日本刺尾鱼 Acanthurus japonicus :又称日本刺尾鲷
白唇刺尾鱼 Acanthurus leucocheilus
白斑刺尾鲷 Acanthurus leucopareius :又称白斑刺尾鲷。
白胸刺尾鱼 Acanthurus leucosternon
彩带刺尾鱼 Acanthurus lineatus :又称线纹刺尾鲷。
斑头刺尾鱼 Acanthurus maculiceps :又称头斑刺尾鲷。
暗色刺尾鱼 Acanthurus mata :又称后刺尾鲷。
尾斑刺尾鱼 Acanthurus monroviae
白面刺尾鱼 Acanthurus nigricans :又称白面刺尾鲷、黄点刺尾鱼。
黑尾刺尾鲷 Acanthurus nigricauda :又称黑尾刺尾鲷。
褐斑刺尾鱼 Acanthurus nigrofuscus :又称双斑刺尾鱼
暗刺尾鱼 Acanthurus nigroris
密线刺尾鲷 Acanthurus nubilus :又称密线刺尾鲷。
橙斑刺尾鱼 Acanthurus olivaceus :又称一字刺尾鲷。
多带刺尾鱼 Acanthurus polyzona
黑鳃刺尾鱼 Acanthurus pyroferus :又称火红刺尾鲷。
蓝氏刺尾鱼 Acanthurus randalli
背面刺尾鱼 Acanthurus reversus
红海刺尾鱼 Acanthurus sohal
坦氏刺尾鱼 Acanthurus tennentii
黄尾刺尾鱼 Acanthurus thompsoni :又称黄尾刺尾鲷。
五带刺尾鱼 Acanthurus tractus :又称海洋刺尾鲷。
横带刺尾鱼 Acanthurus triostegus :又称绿刺尾鲷、三明刺尾鱼。
暗体刺尾鱼 Acanthurus tristis
黄鳍刺尾鱼 Acanthurus xanthopterus :又称黄鳍刺尾鲷、网纹刺尾鱼。
栉齿刺尾鱼属(Ctenochaetus)
双斑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binotatus :又称双斑栉齿刺尾鲷。
青唇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 :又称青唇栉齿刺尾鲷。
黄尾鲴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flavicauda :又称黄尾栉齿刺尾鲷。
夏威夷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斑马蝶 :又称夏威夷栉齿刺尾鲷。
缘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marginatus :又称缘栉齿刺尾鲷。
涟纹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striatus :又称栉齿刺尾鱼
扁体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strigosus :又称扁体栉齿刺尾鲷。
印尼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tominiensis :又称印尼栉齿刺尾鲷。
截尾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truncatus :又称截尾栉齿刺尾鲷。
鼻鱼属(Naso)
突角鼻鱼 Naso annulatus :又称突角鼻鱼。
粗棘鼻鱼 Naso brachycentron :又称短棘鼻鱼。
短喙鼻鱼 Naso brevirostris :又称短吻鼻鱼。
蓝尾鼻鱼 Naso caeruleacauda
马里亚纳群岛岛鼻鱼 Naso caesius
美丽鼻鱼 Naso elegans
马面鼻鱼 Naso fageni
小齿双板盾尾鱼 Naso hexacanthus :又称六棘鼻鱼、索氏鼻鱼。
颊吻鼻鱼 Naso lituratus :又称颊吻鼻鱼、颊纹双板盾尾鱼。
洛氏鼻鱼 Naso lopezi
方吻鼻鱼 Naso mcdadei
小鼻鱼 Naso minor
网纹鼻鱼 Naso reticulatus
大眼鼻鱼 Naso tergus
拟鲔鼻鱼 Naso thynnoides :又称单板盾尾鱼
球吻鼻鱼 Naso tonganus
瘤鼻鱼 Naso tuberosus
长吻鼻鱼 Naso unicornis :又称长吻鼻鱼。
丝尾鼻鱼 Naso vlamingii :又称丝尾鼻鱼。
副刺尾鱼属(Paracanthurus)
黄尾副刺尾鱼 Paracanthurus hepatus :又称黄尾副刺尾鱼。
多板盾尾鱼属(锯尾鲷属)(Prionurus)
比夫拉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biafraensis :又称比拉夫锯尾鲷。
印尼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chrysurus :又称印尼锯尾鲷。
侧棒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laticlavius 又称侧棒锯尾鲷。
斑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 又称斑锯尾鲷。
小鳞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microlepidotus 又称小鳞锯尾鲷。
点纹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punctatus 又称点纹锯尾鲷。
多板盾尾鱼 Prionurus scalprum 又称锯尾鲷。
高鳍刺尾鱼属(Zebrasoma)
德氏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desjardinii
黃高鰭刺尾魚 Zebrasoma flavescens :又称黄高鳍刺尾鲷。
宝石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gemmatum
长鼻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rostratum
小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scopas :又称小高鳍刺尾鲷。
横带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veliferum :又称高鳍刺尾鲷。
紫高鳍刺尾鱼 Zebrasoma xanthurum
主要价值
刺尾鱼科的鱼类在某些热带岛屿区是重要的食用鱼类,同时也是重要的观赏鱼。许多品种因其鲜艳的颜色而在水族馆中非常受欢迎。
参考资料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蓝色动物学.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蓝色动物学.2024-09-15
刺尾魚科.中文百科.2024-09-15
吊类/刺尾鱼科Acanthuridae.吊类/刺尾鱼科Acanthuridae.2024-09-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太平洋地区
印度洋地区
大西洋地区
其他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
下级分类
刺尾鱼属(Acanthurus)
栉齿刺尾鱼属(Ctenochaetus)
鼻鱼属(Naso)
副刺尾鱼属(Paracanthurus)
多板盾尾鱼属(锯尾鲷属)(Prionurus)
高鳍刺尾鱼属(Zebrasoma)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