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原名崇德学校,位于
西城区西绒线胡同33号,举世闻名的人民大会堂西侧1000米。前身是建于1911年的崇德中学。始建于1911年,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这是一所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完全中学。著名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
两弹元勋"邓稼先以及著名建筑工程学家
梁思成等十位中科院院士,著名艺术家孙道临、
林连昆、
王凯传,渡海英雄张健,全国劳动模范、小学特级教师、北京育民小学校长
翟京华,锡华集团董事长张杰庭等都曾在该校就读。
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办学条件
该校是
西城区文明校园、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逾百万元。拥有900多平方米的游泳场,200米跑道的操场。初中12个教学班,
高中18个教学班,在校生1300余人,教职工133人。在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在不断前进。校长提出"健全、完善、夯实、提高"的办学思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实行层次管理,完善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十一中学生群体素质较高,在校生参加中、高考成绩保持在北京市较高水平。教师队伍中有一批骨干教师,在区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有一批教师获奖。
教育技术
三十一中是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北京市首批电化教育优类校。自行研制的电化教室控制平台获得国家专利,研制、开发了一批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电教设备、教学软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1999年、2000年分别通过了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和银牌验收,2002年3月通过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验收。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2001年被命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实验学校。2002年被命名为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
体育特色
三十一中是北京市体育项目(排球)传统学校,
西城区体育项目(游泳)传统校。在游泳、京昆、键盘乐、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出色表现。该校是北京市第一所推广软式排球的学校。学校排球代表队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其中,排球、游泳等一直保持市、区比赛前三名。
历任校长
时间校长
1911~1913鄂方智
1913~1921史多玛
1921~1928纪铎辅
1928~1941凌贤扬
1945~1950凌贤扬
1950~1966李瑞启
1966~1971宋克
1971~1975范景瑞
1976~1980刘铁岭
1980~1984孙焕然
1984~1987刘书泽
1987~1991徐嘉
1991~1999刘书泽
1999~2004许承庸
历任书记
时间书记
1952~1958陶
1958~1959汪一静
1960~1963鲁旭威
1963~1971宋克
1971~1975范景瑞
1976~1981刘铁岭
1980~1984孙焕然
1984~1987姜明珠
1987~1998刘书泽
1998~1999张淑芬
1999~2000刘书泽
2000~2006庞笑荣
2006至今刘翠梅
校史长廊
风雨沧桑坚韧自强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举世闻名的人民大会堂西侧约1000米的
西城区西绒线胡同33号,其前身是由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于1874年的崇德学堂。学堂于1897年一度停办。1903年在虎坊桥中华圣公会内复校,1908年迁入绒线胡同筹建崇德中学堂,并于1911年10月28日正式开学,是西城区乃至北京市建校最早的普通中学。当时除校长外仅有教员六七人,学生(包括小学)不过三四十人。首任校长为
英国传教士鄂方智,其后由史多玛继任。1920年,校长由
新西兰传教士纪多甫担任。1927年,学校在
北平市教育局立案,由凌贤杨(英国
剑桥大学毕业)接任校长职务,结束了由外国人对学校的完全控制。
北京三十一中学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五四"运动时,当时的
崇德学生成立了自治会。学生们不顾当时代理校长鄂方智的极力阻挠,在市学联的领导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1925年
上海市"五"惨案发生后,崇德中学反英气氛特别高涨。为表示反英,大部分学生纷纷退学或转学,使当时一个200来人的学校,在九月开学时剩下不到百人。
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崇德部分学生在12月16日一早不顾校长凌贤杨的劝阻,走出校门参加游行。在中山公园举行的一次演讲会上,
杨振宁代表崇德中学参加了中学生演讲竞赛,演讲的题目是《中学生的责任》。"一二·九"的震动下,高中学生力易周、
朱迈先、
孙道临(孙道临)、陶声垂、徐树仁、刘忠渊等人,领导同学们开始了救亡运动。1936年的10月至12月,力易周、孙道临、徐树仁、朱迈先(
朱自清之子)、刘忠渊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崇德中学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力易周。1936年11月,
绥远省的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犯,
崇德住校学生曾节约部分伙食费加以支援。
日伪统治时期(1937-1945年),北京中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1939年,崇德中学被迫停办。1940年春,
燕京大学校长
司徒雷登与凌贤杨密谈协商,在燕大掩护下将崇德的旧底搬到海淀蔚秀园,成立燕大高中部。同年八月招收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共150余人,九月开学,由凌贤杨任高中部主任。1941年12月8日,日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与高中部同时被
日本关闭。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
崇德校友和教师倡议赞助下,
崇德中学于同年九月复校。仍由凌贤
杨任校长。
1947年春,
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愈演愈烈。4月,地下党学委在
北平市筹建一个爱国青年学生的政治组织--"民主青年联盟"。不久,
崇德中学建立了民联组织,李友滨、郑甲登、
庄守经等同志是第一批盟员。1947年11月初,正式建立
崇德中学的中共地下党支部,由李友滨任书记,
顾昂然任组织委员,郑甲登任宣传委员。地下党支部建立后,带领同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组织不断壮大,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学校已先后有中共党员17人,民联盟员40多人。1948年底解放军包围北平,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学校曾一度变成国民党伤兵收容所,无法上课。凌贤杨在教会某人的怂下,解聘了全校教职员。这时学校地下党支部组织起教工学生护校队,日夜值班巡逻,迎来了北平解放,胜利地组织师生参加了解放军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入城,
崇德中学的师生们在前门五牌楼,万分激动地欢呼北平解放。1949年2月学校如期开学。校董事会进行了改组,教职员中成立了人民教育工作者联盟,使学校大权掌握在人民手中。1950年凌贤杨辞职,校董事会决议请李瑞启担任校长职务。
1952年10月,北京市的全部私立中学由政府接办。崇德中学从此改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全部教职员继续留用。李瑞启是公办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党和政府派陶棨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学校从此在党和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发展。
崇德中学一般下层社会子弟的自费生很少。学生中大约一半来源于中小资产阶级及其上层官僚子弟;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子弟。神职人员的子弟可不经考试,优先入学,免交学杂费;教徒子弟要经过考试,家庭经济宽裕的自费,困难的享受免费或学金待遇;还有百分之五六的学生从
河北省农村教会小学选拔。从1913至1927年,每年暑假在分布于永清、安国、河间、
献县、
肃宁县等地的教区设立
崇德高小招生点,报名时由家长自报能交多少学费;被录取的学生每年缴纳学费由5元至20元不等,入学后免交其他学杂膳宿等费,享受教会学金待遇,寒暑假回家发给路费。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自费生毕业后不受任何约束。免费和学金生若想升学,只能报考教会同意的学校--
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北京税务专科学校、山东
齐鲁大学医科、
武昌文华大学、
上海圣约翰书院或
金陵协和神学院。解放前全国各地的海关差不多都有崇德的毕业生。
学校英语教学比较突出。从小学五年级起,都是用直接教学法。教师多由英籍教员担任。课本从
英国直接定购或应本校英籍女教员芮德兰编写,
高中也选用
林语堂等编写由
开明书店印制的课本。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发音准确,符合学生的英语程度。许多毕业生反映,他们能顺利从事和英语有关的工作,其基础就是在本校打下的。
中文教学比较重视古典文学,最初尽量聘请一些老学究上课,如左沛(榜眼)、
吴震春(翰林,后任
燕京大学校长)、王鹤樵(拔贡)等。这也吸引了一些清末文人送其子弟投考该校,如
梁启超之子
梁思永、
梁思成,
陈宝琛(溥仪的老师)之子陈赓,
刘春霖(清末最后一个状元)之子刘海云等。
数学课本小学和初中都由本校编译,其突出特点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设平面几何课,初中一年级开始讲
代数。自编的几何课本由几何画开始,从直观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代数课本用自译印刷的
英国数学家高福来与西顿思合编的《普通代数学》,特点是从形象引入概念,有很多直观性的插图。从中学三年级开始用英语讲课,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加强了英语的训练。
学校对国文、数学,特别是英文等重点课程的教学抓得比较紧。对学生学习、自修的管理和督促比较严格,促使学生养成好的读书风气。
崇德中学热爱体育成风。学校特别注重足球、网球和墙球活动,有一个足球场,三个网球场和几个墙球场。
崇德足球队曾在本市颇有声誉。学校代表队常和英国驻华使馆英国兵足球队进行比赛。此外,也常和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北京汇文中学比赛,并得胜而归。足球一直是崇德中学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培养了不少比较出色的足球队员。五十年代还多次举行过足球义赛,为
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微薄的贡献。足球成为全校同学最热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1961年北京三十一中学被市教育局定为
西城区重点中学,学校从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后是全市第一个正式恢复上课的学校,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当时全市乃至全国开放的唯一一所中学。
桃李争艳英才辈出
北京三十一中学建校以来培养了2万余名学生。其中不乏后来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著名的艺术家。1933年夏末初秋,崇德中学迎来了新一批学生,其中就有后来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杨振宁,1922年农历8月11日出生于安徽省
合肥市。1929年秋,杨振宁的父亲
杨武之应
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全家到了
北平市。在崇德中学,杨振宁接受了正规的中学教育。他聪敏好学,兴趣广泛,不仅数、理、化课成绩优异,
越南语和英语也念得不错。1938年,杨振宁考入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
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生活为杨振宁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1945年夏,杨振宁前往美国求学。1957年,
杨振宁和
李政道共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杨振宁教授作为美籍华人科学家第一个回来访问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访问期间,以及1994年、1998年他曾到母校北京三十一中学参观。杨振宁为中美建交、为中国学者到美国深造以及在中国教育、科技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思想、言行已远远超越了一个物理学家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挚热的关怀之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使我们深为感动。在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列出他要见的人员名单,名单上第一个人是他的挚友,崇德中学的同学邓稼先。
崇德中学培养的学生中还有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我国
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
方俊、世界结构工程大师
林同炎、有机化学家
高振衡、
地球物理学家
秦馨菱、著名材料科学家
严东生、数学家
关肇直等七位中科院院士。连同
杨振宁、邓稼先,崇德中学共培养了九位中科院院士。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孙道临、话剧表演艺术家
林连昆、词作家凯传、画家丁午,体育活动家、原
北京体育大学院长、
国际排球联合会规则委员会主席马启伟,全国第一个横渡
琼州海峡的游泳运动员、第一个成功横渡
渤海海峡、创造世界纪录的北京体育大学教师
张健,原国家足球队队员张坤岳、体育播音员
宋世雄、骨科专家
冯传汉、特型演员
刘锡田等,驻
芬兰大使
王廉,原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英国大百科全书翻译
庄守经、北大出版社美编室主任林胜利、在
德国分别获得工程和医学博士的赵政康、赵政川兄弟,曾任人民医院院长的冯传汉、
黄萃庭,著名摄影家廖增益、国际知名电机专家廖增武,以及廖增琪兄弟三人,原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江平、书法家林信成、漫画家孙以增、围棋选手张文东、著名电影演员
张光北、
丛珊等都曾在该校就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名人,如蔡延、王震、安子文、李井泉、杨成武、童小鹏、廖汉生、吴烈等的子女都曾就读于北京三十一中学。不少校友的祖孙三代的中学时代都是在这个校园度过的。
不管是崇德中学,还是现在的北京三十一中学,都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基础。正如
严东生院士1985年8月重返母校时所说:"北京三十一中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教书育人是母校一贯的宗旨。我在这里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感谢母校为我的人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这是北京三十一中学的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激励在校学生,在48届校友,东北工业大学
秦皇岛市分校汪振武教授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10月,北京三十一中学荣誉室落成,室内展出了杰出校友代表九位中科院院士的事迹。从此,这里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爱校教育、德育教育的基地。
北京三十一中学不仅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也有许多教师在各自的工作中创造了突出的业绩。1976年7月28日
唐山地震后,学校成立了由毛浦森老师负责的地震小组。他们把观测到的数据及时通报国家地震局和有关单位,为上级及时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重要证据。他连续三年用接受震前电磁(波)辐射监测地震的方法,多次接收到震前信息,并目测出大致方位。此成果他写成论文,发表在1986年第一期《
地震学报》上。在全国震前电磁波会议上,他的观点被大会采纳。他还引进
计算机技术,设计"接受震前
电磁辐射智能化纪录仪"。1990年10月国家专利局通过了此项专利申请。毛浦森的名字被选入1992年5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发明家大辞典》。
治学严谨校风优良
北京三十一中学,这所有这辉煌历史的学校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焕发出勃勃生机。校园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是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整个校园占地1.7万平方米,建有设备齐全的物理、
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
多媒体备课机房及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5万册,阅览室可同时容纳150名学生阅览,130种报刊供师生选阅。200米跑道的操场和占地900平方米游泳池为师生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
北京三十一中学治学严谨,校风正,是
西城区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西城区学科带头人8名。学校的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发扬崇德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诚实、文明、团结"的校训,提倡"勤奋、多思、坚韧"的学风。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核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实行层次管理,完善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加强心理教育,倡导、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更有效的
课堂教学模式。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特别是
京剧、
钢琴、
手风琴、
电子琴、排球、游泳特长的培养。三十一中学是北京市体育项目--排球传统学校,校排球代表队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是北京市"软式排球"培训基地。足球、游泳在
西城区比赛中也均有出色表现。新建的形体教室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文体活动,特长生在三十一中学有更大的发展。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被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
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1985年在《人体心脏》生物教学中运用复合式幻灯片、自制录像片、教学电影短片等手段,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之后,三十一中在电教的硬件、软件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自行研制成电化教室控制平台和一批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电教设备、教学软件,并在
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电教优类校,1997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承担了市级科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第一"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密切社区关系,注意教师间、师生间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1997年,全校师生为一位患骨癌的同学捐款4万余元,使这位同学深受鼓舞,最终战胜病魔,并于2000年
高中毕业后到瑞典读书。1999年,学校通过了健康促进学校铜牌验收。
从1997年开始,三十一中学主动承担了"教育扶贫"任务。每年为
云南省绿春县培养1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高中生,首批10名学生已于2000年全部升入大学。
北京三十一中学是对外开放单位,多年来,接待了近百个国家(地区)的一万二千余人,其中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埃德加·斯诺及美籍华裔科学家
李政道夫妇等。
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斯林1972年、1974年两次来校访问,并以三十一中教师教育学生的内容为题材拍摄了电影《球的故事》,该片在1974年4月巴黎电影节200余部电影中一举夺魁。
1992年,三十一中与日本
福冈县立玄界高等学校结成姊妹学校。通过两校的交流,增强了师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参加国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京三十一中学,历尽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建校初期的小楼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些久远的故事和曾经的辉煌,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北京三十一中学正在不断前进!
杰出校友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
怀宁县白麟坂。他和
杨振宁是同乡,父亲
邓以蛰是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与杨振宁的父亲
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邓稼先和杨振宁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1936年,邓稼先由志成中学转到崇德中学读初二。读中学的邓稼先,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一半因为他已经长大,开始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生活在那种沉重的民族压迫的环境里,觉得要救我们的国家,必须有知识、有本领。这也许在当时是他脑海里一种比较朦胧的意识,但它毕竟存在。他已由一个不懂事的顽童,变成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人了。1941年秋,邓稼先考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秋,邓稼先受父亲的好友
杨武之教授之托,与
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结伴到美国读书。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顺利通过
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论文答辩。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他毅然踏上回国的旅程。回国后,邓稼先在中科院大约工作了八年。1958年8月,邓稼先服从组织调动,主持
原子弹、
氢弹的理论设计工作。邓稼先是我国
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将自己的智慧、
个人幸福以至生命,无偿地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奋斗了28年。继突破原子弹、氢弹的原理后,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并进一步达到武器化;随后又研制成功新型加强氢弹,对第二代新的核武器做出重大理论突破并试验成功。他曾四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
特等奖。我们中国的国威大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有他一份极为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功勋。他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1986年7月29日,受辐射严重伤害、饱受
大肠癌折磨的邓稼先终因全身大出血而与世长辞。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33-1937年在北京崇德中学上学,1938-1942年就学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进入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两年。1944年夏,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1946年初,杨振宁到
芝加哥大学成为注册研究生,他在芝加哥大学活跃的学术气氛中,接触到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些研究方向。
1971年夏天杨振宁访问了新中国,是知名华人学者访问新中国之第一人,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美人民之间相互了解,起了极大作用,深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赞誉。
1979年1月30日,
杨振宁在全美华人协会、全美各界华人和美中友协会合办的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的宴会上讲话:我代表全美华人协会和全美各界华人热烈欢迎你们光临这个宴会!
为了写今天这个短短的讲词,我花了很多时间,稿纸一张一张地都被送到字纸篓里面去。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类似的经验。那时候我在北京崇德中学初中念书。为了参加中山公园里面的初中生演讲竞赛,记得我非常紧张。好几个晚上不能睡觉。我的讲题是《中学生的责任》--那是一二o九、一二o一六的时代。
杨振宁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继续说,中美建交和邓副总理的访问是近代史上的分水岭性的发展。国际关系从今开始了新纪元。中美两国的学术、文化和商业旅游等一切交流都将大大扩展。我们全美华人家庭团聚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1978年夏天杨振宁再次访问新中国,正值全国热烈向四个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7月21日赴
拉萨市途中飞越那木桌尔瓦山。山高七千七百五十余米,在西藏
墨脱县境,
雅鲁藏布江大转弯之焦点,高过欧非美澳各洲之任何一山脉,奇景难忘,有感赋诗一首:
玲珑晶莹态万千,
雪铸竣岭冰刻川;
皑皑逼目无边际,
深凝静亿万年,
尘寰动荡二百代,
云水风雷变幻急;
若问那山未来事,
物竞天存争朝夕。
1977年出任全美华人协会首任会长,为促进中美建交(1979)做了许多工作。1981年他在石溪分校设立了CEEG奖金,自美国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捐资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迄今已有80余人得到此项支持,其中绝大部分已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1983年
杨振宁在香港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自任基金会主席。
自1986年起,杨振宁接受
陈省身教授邀请,在
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内组织了理论物理研究室,数年来该室在国际数学物理学界颇有声誉。
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得拉姆福德(Rumford)奖,1986年获得
国家科学奖章。他有多项荣誉学位,也是中国许多大学的名誉教授。现定居
清华大学。
梁思成
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是我国近代史上名人
梁启超先生的长子。1912年梁思成随父母从
日本回国。1913-1915年在建校初期的崇德学校小学部读书,其弟
梁思永也在崇德读书。
梁思成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毕业于美国彭省大学,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在
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
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
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直至1972年去世。
1947年获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解放后,当选为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梁思成一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从30年代开始,来自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四十年代中期,梁思成和我们的民族共度苦难的岁月,贫疾交加,挫折一个接着一个,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博物馆邀请他去美国讲学访问,一些美国朋友也好心力劝他们到美国去工作并治病,他当即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
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美国著名学者
费正清回忆说:"二次大战中,我们又在中国的西部重逢,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研究。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怕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不论是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这一时期,
梁思成写成了《中国建筑史图录》。他以英文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世界介绍
中原地区建筑的宝藏及其结构原理。这因为他们既通晓中国古典文化,又懂得作为艺术和科学的外国建筑。在忧患的战时生活中能获得如此成就还说明,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而正是后者使他们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牺牲,坚定地为中国民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就在这个时期梁思成胜利地征服了《营造法式》这本天书,用现代工程制图法将其中主要篇章的图解绘制出来。
就在这个时期
梁思成完成了我国第一部《
中国建筑史》。实现了"《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
1943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编写。
在他编写《中国建筑史》时,常常想起最初研究
中原地区建筑时所读的一些国外学者写的关于中国建筑的资料,感到其中谬误太多。作为中国人,他有责任把祖国的建筑介绍到国外去。但是中国建筑有不少晦涩难懂的专门名词,对外国读者来说既困难又枯燥无味,于是他决定以图版和照片为主,加以简单文字说明编写一本英文版的中国建筑史,所有图注都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名为《中国建筑史图录》。该书于1945年完稿。1946年
梁思成将书稿带到美国准备出版,后因种种原因直到1984年才在
费慰梅(
费正清夫人)的努力下,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出版社出版,此时,梁思成去世已12年了。
这一著作问世后,在美国得到极高的评价。美国著名的中国文化史教授、美国的东方美术专家学者都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出了最宝贵的贡献"。"不仅是对中国的叙述,而且可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历义性文献"。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也因出版此书而获得1984年全美优秀出版社的荣誉。
著名建筑家
陈植先生说:"这一名著是中国建筑学家第一次以英文撰写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建筑简史……。使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1947年
梁思成被外交部推荐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同年4月
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一百五十周年
大庆市,梁思威在"
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上,应邀出席做了《唐宋雕塑》与《建筑发现》两个学术报告,是所有与会学者专家中唯一做两个学术报告的人。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研究上的贡献,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梁思成回国后,决心要办一个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的建筑系,他说?quot;建筑师的知识领域要很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最本质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梁思成的学生时代除了学习优秀外,兴趣十分广泛,爱好体育运动,并擅长音乐和美术。当年在学校时是个有名的足球健将,在全校运动会上得过跳高第一名、单双杠和跳绳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梁思成回忆说:"我很感激母校对我的培养,和严格的体育训练。想当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搞野外调查,在学校中单双杠和爬绳的训练,使我后来在
测绘学古建筑时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梁思成解放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
城市规划工作,主持并参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他所领导的
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材。
梁思成少年时曾就读于我校,今天重温梁思成老校友的辉煌一生,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
方俊
著名的
大地测量学与
地球物理学。生于190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老校长刘书泽带领同学去看望方俊时,方老兴奋地说:我是1919年冬季考入崇德的,上学后的第一年就留了一级,第二年就考了个第二名,两年后跳了两班。1923年就考入了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预科,在崇德我一共读了三年,当时崇德的学风非常好。我得益于崇德,学校的英语非常突出,我学了两年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学也非常好,学校的足球挺有名,还有个难得的游泳池。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这个学校还收了许多名人的子弟,与我同班的王世诠就是状元
王寿彭的儿子,学习非常出色,从小学开始,就没考过第二名,刘海云是状元
刘春霖的儿子,
梁启超的儿子
梁思成、
梁思永都是崇德的学生。
方俊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
大地测量学与
地球物理学,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是固体潮研究的开拓者,方老更是一位靠艰苦自学而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因家境贫困,他不得不从唐山交大辍学到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当实习生,1931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译作--《投影几何》。30年代,中国第一幅标准的地形挂图发行,打破了中国地图抄袭外国地图的历史。原图的左角清清楚楚写着"方俊"两字。
在我校师生看望方老时,方老亲手?quot;院士风采"巨幅画册和航天部军委测绘局等单位为祝贺他九十寿辰赠送的"礼瓶"一并转送给了母校。以此回报在他童年时代所给予的良好教育。方老谈起他的科学经历第一句话就是:人主要靠自学。我始终信奉:"勤能补拙"。
方俊院士的一生是坚持刻苦钻研、不断攀登高峰的一生,方老从小养成的刻苦顽强的自学精神,为我们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学习的楷模。
1998年5月5日,方俊院士在北京逝世。
秦馨菱
著名
地球物理学学家,生于1915年,祖籍山东安邱。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当刘校长师生一行来到国家地震总局,看望科学院院士,我们的老校友秦馨菱,向秦老送上了一个花篮时,秦老激动地说,此刻把我这80岁的老头带回了童年,使自己感到年轻了60岁,我在崇德上学时,也和你们一样大,那是1929年的秋天,我随父母从山东转学到崇德上初三,刚到北京还带着一口的山东话,同班同学很快就给我来了一个绰号"小山东"。
1937年,
秦馨菱毕业于
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
学士。曾在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先在北京西郊峰地震台跟著名地震学家
李善邦学习地震观测,因战事后从事地球物理探矿工作。曾在我国西南诸省用重力和磁力等方法探测
铅锌矿、红
铁矿、
磁铁矿和
砂金矿等。1941年他随李善邦首次
测绘学出
攀枝花市地区的三幅地形图。并最早用磁力法探明该区铁矿的规模和分布,最早带回
矿石标本进行化验分析,确定为
钛铁矿。
1945年前往美国联合
地球物理学公司、斯郎波基公司和菱井公司学习地震探矿及石油井电测法。1946年回国后从事电法探矿试验及试制放射性探矿仪器。
新中国成立后,仍在原地质调查所从事物探工作,任技士及技正。
1950年12月始,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56年到1958年兼任北京地质学院放射性探矿教授。1960年参与气象火箭电子仪器的研制工作。1961年1月至1966年6月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探空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1978年以后在国家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室主任。是
中国地质学会终身会员(1938年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及该学会仪器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地震学会(一届)理事,第二届荣誉理事,国际地震中心理事。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地震实践委员会委员等。
秦老在向师生讲述他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时,力劝同学们从小要养成动手能力,他说:我上初中时自己动手做了个矿石收音机,在高中时做了个真空管的短波收音机,到了大学我做了一套收音机和发报机形成了一个业余电台。我们使用的材料如:电线头、铜皮、铝片……等,多是从废物堆中捡来积攒起来的,我觉得自己动手制作无线电,除了可以自学些无线电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精神。我在清华时
萨本栋老师就时常对我们说:"光有理论不行,得能实际干出来才能强国……。"
我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同学们问秦老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什么,秦老提高嗓门坚定地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2001年10月28日,秦老参加了北京三十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庆典。
高振衡
著名的物理有机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出生于北京。1923-1925年在崇德中学读书,1934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1941年赴美从事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1946年毕业于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
南开大学教授。
高振衡专长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长期担任南开大学化学系领导职务,对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参加了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从1962年起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组织者,曾担任
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组负责人,被尊为我国物理有机界的老前辈。那时,有个出国的机会,都时兴带回几大件,当年高振街出国回来时,是把手头仅有的一点钱财买回来几件手头用的科研仪器,当年高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仪器、器材至今仍珍藏在
南开大学的化学系里。
他在《
中国科学》、《
化学学报》等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高教授一直拦任《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物理有机化学》的教学,撰写了四部著作都是国内该学科获课程的首版书,他的书为高校大学习专业课和研究生教材,在国内有相当的影响。几十年教育生涯为我国培养了许许多多教育和科研人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并有多人被选派出国进修或读学位。
高振衡教授因患高血压病于1989年1月14日离开了我们。
当年活跃在有机化学领域里的一些青年专家学者,不少人从师于高振衡。他们在缅怀高教授的治学精神时说:"我们不能忘记,在实验中,每当我们的操作不合要求时,他帮助我们纠正,他对我们说,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习惯。通过这些严格认真的要求和训练,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素养,使我们终生受益。不能忘记,他经常督促我们做好实验记录,一定要准确,一个现象都不能放过……这些要求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张健
1982届校友。
北京体育大学教师。1988年,
张健用时9小时19分52秒64游完29.5公里宽的
琼州海峡,被誉为"横渡海峡的中国第一男人";2000年8月10日,张健历时50小时22分成功横渡
渤海海峡。游行距离123.58公里,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2001年7月30日,张健用时11小时55分,成功横渡宽为23.69公里的
英吉利海峡。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2001年8月28日,张健成功横渡了水温为6℃的
长白山天池。
2000年9月1日张健回到母校,他和师生们谈到自己成功四要素: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坚强的毅力、集体的协作。
现为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俱乐部委员会主任。
严东升
原中科院副院长、著名材料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1935年在北京崇德中学读书。
关肇直
著名数学家,生于1919年,祖籍是
南海区,1982年11月逝世。从学校仅存的一本当年的历史资料--《1936年同学录》得知,关肇直是1931-1936年崇德学校读书。
林同炎
林同炎博士生于1912年,1924-1925年在崇德中学读书。18岁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21岁即获美国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刘若庄
物理化学家。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道临
1937届校友。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在校时用名孙以亮。"一二九"时代在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在同学中传播革命思想作过许多工作。
其他
谷钰之
三十年代校友。医学教授,对
食道癌、
贲门癌的防治做出很大贡献。
一九三九届校友。中国
药理学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药理、
毒理学导报TiPS编委。
1932届校友。著名骨科专家,曾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黄萃庭
三十年代校友。教授,著名医学家,曾任北京人民医院院长。
沈季能
1927-1935年在我校就读。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1983年获美国国防陆军部最高荣誉奖。廖增益
一九三六届校友。著名摄影家。在国内外多次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
江平
一九四八届校友。原名江伟琏。著名法学家,教授,曾任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王廉
一九五八届校友。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芬兰特命全权大使。
1950届校友。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曾任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一九三五届校友。著名戏剧作家。
1950届校友。
少将。曾任国防大学副教务长,教授、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8年5月在崇德中学入党。
1949届校友。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等职。
王健安
1948-1951年在我校就读。石油地质勘探专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总工程师等职。
李鸿洲
1952届校友。长期从事航空气象、旱、涝和中尺度天气研究。1992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
一等奖。
1953届校友。曾任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习教授,中华美国学会理事,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汪振武
1948届校友。东北工业大学
秦皇岛市分校
地球科学教授,多年来为我校提供了大量的校友资料。
林胜利
一九六八届校友。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理事,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现任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美编室主任。
凯传
孙以增
一九五七届校友。著名漫画家。
廖增武
三十年代校友。国际知名电机专家,生前曾在美国获百余项科技发明专利。
1958届校友,著名特型演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扮演了陈毅元帅。
黄中孚
一九二五届校友。早年毕业于美国春田大学。曾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任体育研究员创办并主编了《崇德校友通讯》,倍受海外校友欢迎。
马启伟
1939届校友。原
北京体育大学院长、教授、博士、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
1971届校友。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特级教师。现任北京育民小学校长。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师德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