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奂
南朝时期官吏
孔奂(514-583):吴兴知府孔琇之的曾孙、太子舍人孔(jian)之孙、无锡县令孔稚孙之子,孔子的第31世孙。字休文,会稽山阴人。生于萧衍天监十三年,卒于陈叔宝至德元年,享年70岁(《南史》作年七十余。此从《陈书》)。孔奂品学兼优,为人刚正,曾任晋陵县太守,广受好评。
人物生平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孔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不通读过的。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当时左民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被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辩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京城被侯景攻陷后,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命他主管文书工作。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予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不久因为母亲去世,悲伤异常以致于毁损身体,超过了礼法的要求。高祖受禅即位后,孔奂转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授为晋陵郡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惟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市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很是敬怕。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所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天嘉四年,重授他为御史中丞,不久又任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大中正不变。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到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世祖曾对孔奂等人说:“现在三方鼎立对峙,人民未得安宁,天下的事很重,应该要有一位年长的君主。我想近则效仿晋成公,远则弘扬商朝的方法,你等必须遵照我的意思去做。”孔奂流着眼泪抽泣着洗:“皇帝只是饮食不大正常,很快就会痊愈恢复,皇太子正当盛年,圣明的品德一天天隆厚,安成王有皇弟的地位尊严,足能够像周公那样成为皇帝的辅政大臣,陛下若有废太子而立他人之心,恕臣子们只知道忠诚而不明事理,不敢按照您的意思去做。”世祖说:“古代坚持正道坚守原则的遗风,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天康元年,遂起用孔奂为大子詹事。世祖驾崩后,高帝即位。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李治对此很赞赏。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嘱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大子,重臣如公侯,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时常在东宫,想要让江总作为太子的詹事。高宗准备答应允许,孔奂于是上书说::江总是有才华的人,现在皇太子才华也不差,怎么能跟从江总学习!按照我的不太高明的见解,希望挑选敦厚忠实的人,用来辅导(太子)》皇帝问:”就算像你说的这样,谁又可以担任呢?“孔奂说:”都宫尚书王廓世代都有好美德,知识丰富性格敦厚聪敏,可以担任。后主当时也在(皇上)旁边,于是说:廓王是傲慢的人,不可以位居太子的詹事。”孔奂又上书说:“宋朝范晔也是傲慢的人,同样也是太子的詹事,以前的朝代没有怀疑。“后主仍然固执争论这件事,皇帝死后用江总为詹事,孔奂仍然违背旨意。这大概就是这样。
到了德元年死了,当时正七十岁。
史书记载
《陈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数岁而孤,为叔父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沛郡刘显深相叹服,尽以藏书相付。州举秀才,射策高第。起家扬州主簿,宣惠湘东王行参军,并不就。又除镇西湘王直外兵参军,入为尚书仓部郎中。后又为丹阳市尹。陈永定中,除晋陵县知府。郡中号曰:“神君”。宣帝时,为吏部尚书,应接引进,门无停宾,加以识鉴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莫不悦服。性耿介,绝诸请托,达于政体。后主时,终弘范宫卫尉。奂著有文集十五卷,弹文四卷,(均陈书本传)并传于世。孔奂,字休文,绍兴市人也。曾祖之,齐左民尚书、吴兴太守。祖臶,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稚孙,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令。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沛郡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曰:“昔蔡邕坟素悉与王粲,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起家扬州主簿、宣惠湘东王行参军,并不就。又除镇西湘王直外兵参军,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出为南昌侯相,值侯景乱,不之官。
京城陷,朝士并被拘,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持法度,并以孝闻。
景平,司徒王僧辩先下辟书,引奂为左西曹掾,又除丹阳尹丞。萧绎荆州即位,征奂及沈炯并令西上,僧辩累表请留之。帝手敕报僧辩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为朝廷所重如此。仍除太尉从事中郎。僧辩为扬州市刺史,又补扬州治中从事史。时侯景新平,每事草创,宪章故事,无复存者,奂博物强识,甄明故实,问无不,仪注体式,笺表书翰,皆出于奂。
高祖作相,除司徒长史,迁给事黄门侍郎。齐遣东方老、萧轨等来寇,军至后湖,都邑搔扰,又四方壅隔,粮运不继,三军取给,唯在京师,乃除奂为贞威将军、建康令。时累岁兵荒,户口流散,敌忽至,征求无所,高祖克日决战,乃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军人旦食讫,弃其馀,因而决战,遂大破贼。
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县知府。晋陵自宋、齐以来,旧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监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市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迁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中书舍人,掌诏,扬、东扬二州大中正。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及世祖疾笃,奂与高宗及仲举并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等入侍医药。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乃流涕?#91;而对曰:“皇帝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伊尹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太子詹事,二州中正如故。
世祖崩,废帝即位,除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光大二年,出为信武将军、南中郎康乐侯长史、寻阳知府,行江州事。高宗即位,进号仁威将军、云麾始兴王廞,馀并如故。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赐米五百,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太建三年,征为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五年,改领太子中庶子,与左仆射徐陵参掌尚书五条事。六年,迁吏部尚书。七年,加散骑常侍。八年,改加侍中。时有事北讨,克复淮、泗,徐、豫酋长,降附相继,封赏选叙,纷纭重叠,奂应接引进,门无停宾。加以鉴识人物,详练百氏,凡所甄拔,衣冠绅,莫不悦伏。
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始兴王叔陵之在湘州,累讽有司,固求台。奂曰:“衮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因抗言于李治。高宗曰:“始兴那忽望公,且朕儿为公,须在鄱阳王后。”奂曰:“臣之所见,亦如圣旨。”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言之于奂。奂谓瑜曰:“江有潘、陆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有所难。”瑜具以白后主,后主深以为恨,乃自言于高宗。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奂曰:“都官尚书王廓,世有懿德,识性爱新觉罗·敦敏,可以居之。”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旨。其梗正如此。
初,后欲官其私宠,以属奂,奂不从。及右仆射陆缮迁职,李治欲用奂,已草诏讫,为后所抑,遂不行。九年,迁侍中、中书令、领左骁骑将军、扬、东扬、豊三州大中正。十一年,转太常卿,侍中、中正并如故。十四年,迁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前军将军,未拜,改领弘范宫卫尉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赠散骑常侍,本官如故。有集十五卷,弹文四卷。
子绍薪、绍忠。绍忠字孝扬,亦有才学,官至太子洗马、仪同鄱阳县王东曹掾。
人物轶事
南朝陈霸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出任晋陵县知府晋陵自南宋南齐以后,一直是个较大的郡,虽几经盗寇骚扰,仍然是个殷实富足之地.在这里任职,对于那些贪婪的官员说,当然是一个肥缺.所以前后不少人在这里为官,都有贪沾公家财物的行为.唯独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到晋陵去,只他一人单独赴任.不仅如此,他到任后,所得俸禄,常常用来赡养那些生活无靠的孤寡老人.晋陵郡的老百姓都很庆幸本郡来了这么一位太守,尊敬地称他为"神君".曲阿一家富户的主人殷绮,看到孔奂人为一郡之守,住的用的穿的都那么朴素节俭,以为他手头拮据,给他送来一套比较象样的衣服和一床毡被.孔奂答谢说:"太守的俸禄是很多的,怎么会买不起这东西呢 只是我看到郡中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所以才不敢使自己生活豪华.多谢您的美意了,但东西我却不能收下,愿以后也别再这样打扰麻烦您了."
由于孔奂注重品德修养,又十分干练,一个时期内在仕途上还算顺利.到陈顼太建八年(公元576年),孔奂已是南陈的侍中了,相当于宰相,握有选拔人才,黜百官的重权.有些人想走他的后门向上爬,他一概拒绝.即使是皇亲国戚,甚至那些公侯王子们,他也不肯通融.始兴王叔陵在湘州,曾几次私下活动,欲求宰相之职.这天,孔奂与陈宣帝议论起此事,颇对始兴王叔陵的行为不满,对陈宣帝说:"我认为象宰相这样的要职,考虑人选时应以品德是否高尚为根本,不一定非得是皇帝的后代或亲戚."陈宣帝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当时陈叔宝东宫太子,他想让江聪为太子詹事,让管记陆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孔奂,孔奂直言相告说:"江聪这个人,虽有晋朝潘岳,陆机那样的横溢的文采,却没有汉初商山四皓中东园公和绮里季那样的见识和才干,让江聪辅佐东宫,我认为很难达到辅佐的目的."陆瑜把这些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陈后主,陈后主为此对孔奂怀恨在心,并亲自把想让江聪任太子詹事的事问陈顼说了,陈宣帝竟然同意了陈后主的意见.孔奂听说后立即进谏说:"江聪是个文人,如今皇太子并不缺乏文才,何必借重于江聪!依我之见,应当选择品行敦厚又有政治主见的人辅佐太子."陈宣帝问他说:"依你所言,谁比较合适 "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世世代代德行操守都很有名声,他本人又才识过人,是较合适的人选."当时陈叔宝也在旁边,连忙阻止说:"王廓是王泰的儿子,不可居太子詹事之职."孔奂又上奏说:"南宋范晔范泰之子,也曾任太子詹事之职."陈后主听了他这番话,仍然坚持已见,极力向陈顼陈述他的理由,陈宣帝最后还是听从了陈后主的意见,结果江聪成了陈后主身旁的要人,陈后主即位后又成了宠臣.最后南陈江山丧落在陈后主手中,与这件事极有关系.如果陈后主或陈宣帝听从孔奂的意见,那么后陈的历史恐怕是要另写的.
司马光评事
永定元年(557),陈霸先称帝,建立南陈,是为南梁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在位虽只二年,却很能干,史评“江左诸帝最为贤”。陈霸先喜爱侄儿陈蒨胜过自己的儿子们,常称道说“此儿吾宗之英秀也”。永定三年(559),陈霸先驾崩,陈继位,是为陈文帝。
陈文帝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资治通鉴》载有他勤于国事的一例。为避免晚上打瞌睡,陈文帝命每晚传送更签(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的人,一定要把签扔到石阶上,令其锵然有声,“吾虽眠,亦令惊觉。”陈文帝在位七年,表现也不差。
天康元年(566),陈文帝病重,国事皆由到仲举、孔奂两人来决断。此时中原地区版图上也是小三国的形态。北方原有东魏西魏,之后高洋篡东魏建北齐,宇文觉篡西魏建北周
陈蒨知道儿子陈伯宗懦弱,担心“三方鼎峙”的局面,陈伯宗守不住江山,表示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安成王陈顼。陈扑通跪在地上,一把濞涕一把泪,推辞不做。文帝又对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说:如今局势复杂,需要长者为君,我想把皇位传给弟弟,你们依诏行事。然而孔奂声泪俱下地表态:坚决拥护太子,不同意行废立事,况且安成王足可当周公之任。
将死的陈文帝闻言,很是高兴,称赞孔奂有直道而行的遗风。于是任命孔奂为太子詹事。“太子詹事”在南北朝时期是东宫所有官员的首长。也就是说,陈蒨将保驾太子的重任交给了孔奂。
然而一年之后,陈顼野心勃发,废了侄儿陈伯宗,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孔奂对此无动于衷,被汉宣帝从外任招回朝廷,历任清要之职而终天年。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84篇里,首先祭出“人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一句。意思说,人臣事君,要玉成其美事,匡救其过失。然后分三点,把孔奂批得非常狠。
其一,孔奂负托腹心重任,决策国家大计,如果认为陈文帝的话不出真心,就应当像窦婴袁盎那样,据理力争,防微杜渐,以绝陈顼非分觊觎之心。
其二,如果认为陈蒨真有那个意思,就应当请皇帝明下诏书,向中外宣布。这样,既可宣扬陈文帝舍子立弟的美德,又可避免陈顼后来废侄自立的恶行。
其三,如果真心拥护皇太子,就应当竭忠尽诚来辅佐他。可是陈奂在陈文帝活着时,一味揣测他的心思而去迎合。等到陈文帝死了,陈顼篡国却不能挽狂澜于即倒,嗣主失位又不能殉节去死。
司马光认为,象孔奂这号人,“乃奸谀之尤者”,是奸诈奉承到极品的人物。陈文帝托他顾命之重,是看走眼了。
孔奂不死于太子,这是当时的风气所致。从南北朝的实际来看,行的是绅士政治,皇帝的走马灯,士族们才不管,这一点我们在《城头变换大王旗》(臣光曰76)中说过。孔奂不算最典型,他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司马光的评论往往基于事实,又高过事实,他是从为人臣的大势来看,认为孔奂当死。但我以为,死不是尽忠的最高境界。尽忠的最高境界当是匡扶社稷,如周勃的安刘。孔奂于此两者都做不到,又不能匡扶太子,又不去死,所以挨批。
其实孔奂其人也有清介可取。孔奂,字休文,会稽郡人,孔子三十二代孙。善属文,通经史百家。有个叫刘显的,很是推重他,“尽以藏书相付”。侯景之乱时,尽管他侧身侯景心腹大将侯子鉴的手下,但别人对侯子鉴都高看一眼,独孔奂傲然自若,说:“岂有取媚凶丑,以求全乎。”陈顼时,他任吏部尚书,谁来买官卖官,他都一律拒绝,连陈宣帝的太子、后来的陈叔宝的面子,他都不买。《宋书》称“其梗正如此。”
但孔奂力保太子登基,表明了他的不知大势。不管真心不真心,陈蒨的担忧是对的,不有一个成熟的智慧来处理时事,皇位什么时候被人抢了去还不知道。此一番顾虑宋初的赵匡胤也有。赵匡与赵光义有“烛光斧影”之说,传为疑案。但我以为,赵匡胤有陈文帝的心思是可以肯定的,赵匡胤本人不就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皇位的么。基于此而言,可以肯定,疑案之说不能成立。
如果孔奂听从陈文帝的意见,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孔奂误导了皇帝。因此,司马光认为,孔奂是善于逢迎之辈。而其平生最为痛恨此类人,比如在“臣光曰”第22篇,就批叔孙通教唆刘盈文过饰非,但语气没见这么狠。此篇是司马光批此类人中语气最狠的一篇。
廉篇孔奂单船
孔奂清白。赴任单船。俸分孤寡。不受衣毡。
原文
陈孔奂、除晋陵县知府。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惟以单船临郡。所得俸秩。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殷绮见其俭素。馈以衣毡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岂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不烦厚意。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孔休文。靖之来孙也。少孤。为叔父虔孙所养。永定中。除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惟奂清白自守。单船赴郡。应得俸秩。且分赡孤寡。况衣毡乎。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粤语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陈有一个人。姓孔,单名叫一个奂字的。放到晋陵县地方去做知府官。他的为人很清白自守。妻子们并不跟着上任去。只自己坐了一只船、到晋陵地方去。他所应得的、薪俸。随手立即分给那一般没有父母、和没有了丈夫穷苦的人。那一郡地方的百姓们。都称呼他叫做神君。有一个姓殷名叫绮的人。看见孔奂很俭朴。就送给他一套衣毡。孔奂见了就说道。我做了太守官。得了很大的俸禄。难道不能够备办这些物件吗。但是百姓们还没有周全。当然不可以独自享着温饱。你这种厚意。是可以不必的。
古籍记载
资治通鉴》卷169
臣光曰84:夫人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社稷之大计,苟以世祖之言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袁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赵构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辅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如晋之荀息,赵之肥义。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救,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资治通鉴》卷169)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史书记载
人物轶事
司马光评事
廉篇孔奂单船
古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