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慈
古书画鉴赏家
陈少慈(1962年2月-)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大国人文》栏目总策划、总顾问。字华仙人,号根草堂主,广东潮汕人,中国著名诗人、辞赋家、思想家、古书画鉴赏家、文化艺术策划家、书法家、收藏家。其撰写的《潮汕赋》、《鹏城八景》、《武当记》、《怡心泉记》先后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一书,广为流传。成为自宋苏轼前后《赤壁赋》800年之后,辞赋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第一人,是历史上草根文化在辞赋界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的第一人,也是历史上唯一将儒释道三种文化写入教科书第一人。
人物简介
陈少慈(1962年2月—)字华仙人,号根草堂主,广东潮汕人,中国著名古书画鉴赏家,诗人,辞赋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化艺术策划家。长于诗书画鉴赏,书法和辞赋撰写。曾以《潮汕赋》、《武当记》名声大振,得到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褒奖。其撰写的《潮汕赋》、《鹏城八景》、《武当记》先后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一书,广为流传。
生平乐于寻古觅迹,遍游三山五岳,拜访各界大名家,其艺术底蕴博彩众长,自成一家,纳化之处,皆以赋辞行迹,抒发情恰,赞美祖国人杰地灵,山河秀美。
社会兼职
现聘: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大国人文》栏目总策划、总顾问、深圳市专家联合会研究员、深圳市专家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主编。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陈少慈是出身“草根”,生平走遍大江南北,游遍三山五岳,寻访各界大家,对文化艺术不懈地追求,他在古书画鉴赏、诗歌、辞赋、书法、艺术策划、收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辞赋方面更是登峰造极,既继承古人,又有其强烈独特的风格,作品《潮汕赋》、《武当记》先后被编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成为当代辞赋被编入规划教材第一人,更是自宋苏轼前后《赤壁赋》800年之后,辞赋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第一人。是历史上草根文化在辞赋界被编入国家教科书的第一人。是历史上能够撰写地方辞赋成功第一人,也是历史上唯一能将儒释道三种文化写入教科书第一人。多年来作品有《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陈少慈诗联集》、《论中国书画艺术品分类》《小春秋》、《鹏城八景》、《潮汕赋》、《名人撰联集》、《东江赋》等等;
作品欣赏
潮 汕 赋
借五岳浩气,纳昆仑龙恩。抱神龟玉柱,揽日月辰星。晒天地万物,威镇①潮汕地区矣。
粤闽之交,襟海背山。美丽富饶,无欲有容。夏无醒者,冬绝严寒。史载潮土,五千余年。秦汉以降,各族和睦。山风海涛,涤荡心胸。共历沧桑,柔中寓刚。刻苦耐劳,谦恭和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江河行地,日月经天。涛声依旧,潮人永存。卓越贡献,举世闻名。薪尽火传,历久弥许。兼告开放,源远流长。
尤睹潮史,源于两晋。时郡立揭,福享流域。西辖粤惠,东连闽浦。北跨兴梅,南据海涯。天地之间,生灵万物。各茁奇葩,无不攀天。为添意如,浦惠两地。另立郡卫。重溯海阳市。唐宋贤俊,岭南丽珠。韩公文道,永铭潮汕地区。璀璨文化,独树一帜。风流人物,萌芽千秋。八俊七贤②,功勋无量。
绣山丽水,环绕三江。两寺相映,玄山开元③。鸿雁群集,海碧蓝天。令其天意,府居潮安。地灵人杰,盛水洞天。大明大德,清月清风④。时冠二林,文武状元⑤。
今朝盛世,天地和谐。巍巍新都区,四市九县。土沃园博,瀚林之乡。江山如画,海纳百川。宏港明珠,独占头。春秋彭湃,民众夸赞。林君子丰,时振英港。
许姓涤新,经书立传。庄翁世平,德高望重。泰斗宗熙,谱写史章。陶朱嘉诚,楷模一鉴。高贤林立,胜举难书。俊彦贤达,漫笔延闻。
潮人当今,千千万万。根扎广宇,四海和颜。五洲共济,百业辉煌。尤以商贾,驰名宇环。大鹏展翅,龙凤高翔。亿万裔孙,旭日朝阳。金黎鼎盛,富山奇蝶异树。
目目芳菲,无一不妍。古今美德,团聚骨肉。风呈水起,诚信相传。故曰“三江水汇脉相连,傲骨花开四海妍。八俊七贤今再现,潮人商贾遍大千”。
美哉、美哉!。。厚德 载 物,潮汕地区潮人也
丁亥春月华仙人陈少慈写于泰龙斋
词汇解释:
①威镇:指潮汕人杰地灵,五神灵气相助。
②八俊七贤:七贤为。许申 .张 刘允 林巽 王大宝 .卢侗 .吴复古;八俊为。翁万达 林大钦 郭之奇 黄奇道 .
③玄山开元:指碣石玄武山寺;潮洲商丘开元寺
④大明大德,清月清风:指明朝和清潮,同时也是用艺术的角度来描述。
⑤时冠二林,文武状元:潮州市明朝嘉靖年间文状元林大钦,清代康熙武状元林德镛
学者评价
读陈少慈的《潮汕赋
赋是一种古老的文体。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勰说:“赋自《诗》出,分歧异派。”按古籍记载,最早写赋的是战国荀子。到了两汉,进入到赋的黄金时代。可以说,赋是那个时期最显赫的文学形式,公卿大臣、骚人墨客无不写赋。汉朝的文学大家,如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都是写赋的行家里手,留下了诸多不朽名篇。《汉书·艺文志》记有赋九百篇,作者六十余位。“赋者铺也”。作为诗的一个变种,它的演唱方式不是“引吭高歌”、“一倡三叹”,而是“不歌而诵”。用今天的话来讲,它不是“咏叹调”,而是“郎诵调”。所以,节奏较快,比一般的歌曲能容纳更繁多的内容,善于铺排,善于叙事。
东汉班固两都赋》问世以来,以赋写名景胜也,迅速蔚然成风,两千年来络绎不绝。张衡的《二京赋》继《两都赋》之后再次引起“轰动效应”。左思的《三都赋》直令“洛阳纸贵”。至于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千古绝唱,世世代代为万民所争诵。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从复苏走向复兴,赋这种古老的文体也重新引起文学家的兴趣。魏明伦、许兆焕等方家,都曾为自己的家乡写过赋。
潮汕赋》的作者陈少慈是一位中年汉子。他从小热爱文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学,但从未进入过文科大学的殿堂。中学毕业参军离家,转业后投身企业界,从事商贸工作。经历风雨沦桑后的陈少慈不改对文学的痴迷,把全部业余时间都花在研文习艺上。他对诗书画都很有兴趣,时有新作问世。这首《潮汕赋》是他歌颂家乡的呕心沥血之作。
潮汕地区是水乡、侨乡、商贸之乡、文化之乡,自古闻名于天下。一千多年前,大文豪韩愈曾被贬到此地当刺史,播下了文化火种。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著名国学家铙宗颐,都是潮汕人。作者在五百多字的古文中,用生动的笔墨勾勒了潮汕的历史沿革、山川草木、人文习俗和当今巨变,笔底透露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自豪之情。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简约古朴、气势不凡。古代骈文多为四、六句。陈先生的《潮汕赋》以四言为主,杂以少量五言、七言。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我以为古朴庄重有余,略欠汪洋恣肆。赋作为一种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文体,善于铺排点染,通过状物和叙事来抒发情感。晋朝挚虞说:“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挚虞的这段话主要是批评汉朝流行的“大赋”,对于今天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以为,陈先生如能在形象化、抒情化上再下一点功夫,他的创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读陈先生的赋,我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些不吐不快的想法。
自上个世纪初的白话运动以来,我国产生了一批新的文体。它们顺应了历史前进的需要,对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艺画廊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推崇新文体走到冷落以至排斥旧文体,这不能不是历史前进中出现的曲折,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继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怎样才能全面地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继承前人的创作成果,用它来丰富今人的文化生活。但是光有这一条是不够的,还要继承和革新前人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经验,用它来表现今天的新生活。近百年来出现的文学新品种,充其量也就是文学天地中的半壁江山,仅靠它们是不可能全面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譬如老百姓过年,需要大量新的楹联,而我们的文学部门几乎是很少考虑这方面的社会需求。又譬如我国产生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需要相应的诗词歌赋楹联与之相搭配,以提高它的文化品位;即使是老的景区,也需要新的诗词歌赋楹联。而我们在这方面也很少有所作为。解决这一类难题,要靠专业文学家的努力,也要靠陈少慈这样年轻作者的奋斗。他们很执著,很痴迷。他们不追求热门,愿意干那些并不显赫,但确实于文化建设有益的事,能够填补文学事业的空白。所以,陈少慈这样业余作家的出现,令我十分欣喜,令我由衷地为他鼓与呼。
笔者系:全国著名作家、学者;现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艺报主编辑。
读陈少慈所撰朝京门楹联
李靖国
惠州朝京门重建,向全国征集楹联。笔者有幸,与几位教授、学者、博士赏析了这批征联。深圳市文物收藏家陈少慈先生闻之,在参加一次画展之际,即席挥毫,撰一楹联悬挂于城楼大厅双柱之上:
朝州明月,月月丽水秀西湖
京海旭日,日日神光普东江
陈先生并赋诗一首,诗曰:“一门通南北,两岸气吼天。登台摘日月,眨眼诗千篇。”笔者其时恰好在场,反复吟诵了陈少慈的楹联与诗歌,感到气势阔大,但于诗、联格律上有所失粘。尽管现今赋诗填词撰联,已有许多人早就突破了格律的梏,特别是普通话“四声”中,没有“入”声,作诗撰联,很难把握。陈少慈先生收藏诸多名家字画,于诗联规矩,不可能不懂。于是,我请他用家乡话(闽南语)重新朗诵对联,发现平仄仍未入律。大抵少慈先生爱其力作,不愿以“声”害“意”罢。但我是个墨守成规的“顽固派”,便力劝陈先生仍应守律,戴着镣铐跳舞。陈先生当场表示接受我的意见。
不久,陈先生专程到惠州,约我聚谈,并展示自己的新作:
朝外晨星/垂辉粤海东坡第
京门皓月/朗照鹅城西子湖
这副新联,从现代对楹联的宽松要求来说,基本合律。楹联格律,最基本的要求,是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此联上联末字“第”对下联末字“湖”,仄对平,符合“底线”要求。传统对联,如上下联各两个分句者,则前后分句末字平仄须相反。此联上联“星”对“第”(平对仄),下联“日”对“湖”(仄对平);又符合深一层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妨对此联的内容来一番点评。
朝京门,明洪武三年(1370),惠州地方官扩建城池,始增此门,当年为北门。洪武二十二年(1389),惠州设卫,再扩规模,改北门为“朝京门”,始传其名。合肥古城墙为六百多年历史的见证,又经受多次战火洗礼。惠州的水利建设,注重与文化大省的格局同步。水利修到哪里,哪里就凸现水与人文和谐的特色。惠州市委市政府选定北门故址,重建城楼,使古老的朝京门重启生机,与具有抗击“百年一遇”洪涝的大堤融为一体。面临浩东江,背倚旖旎西湖,揽山色于胸怀,摄湖光于方寸,诚历史吟诵胜地,人文旅游佳境。陈少慈先生的楹联,正是以朝京门为出发点,观照惠州的光辉历史,讴歌惠州市的璀璨文化。“朝外晨星”对“京门皓月”,取“朝”“京”各一字,首字标其目,“晨星”对“皓月”,时间上早晨对夜晚,平声对仄声。古人写“星”、 “月”诗词,何计其多。但写星、月共辉,又臻于妙境者不常见。曹操“月明星稀”句,千载以下脍炙人口,陈先生联语乃从杜甫《五律·旅游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化出,杜诗显宏伟气势,陈联求和谐意境,“垂辉”对“朗照”大体工稳。“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泛指岭南,特指广东省。毛泽东赠柳亚子,有“饮茶粤海”之句,惠州市乃惠州之借代。“粤海”对“鹅城”,地名对地名,“仄仄”对“平平”,可谓妥贴。“东坡第”当指苏轼当年贬惠州时的寓所,这是一段光辉的史话。他垂老罹难,数迁寓所,都在西湖周边,惠州的父老乡亲欢迎他热爱他。以“东坡第”对“西湖”,既是史实,又切人文,最好不过。
古人做联方法,不外乎三。一是集前人成句而成联;二是从前人诗文脱化而成联;三是自撰新联。陈少慈此联,乃是二、三两法之结合。文采既灿然,书法又自成一格。至于其组句技巧、用字手法等则不遑论述,惟陈先生的敬业精神、谦逊态度,特别是他对惠州洋溢之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一楹联,他数次奔走在惠州、深圳市两城之间,则更令人感动,现在这样执着的人实难多见,故特作文以记之。
作者系广东省政协委员,惠州政协主席惠州学院副院长
著名学者评陈少慈揭阳楼楹联
由著名企业家、慈善家黄向墨先生捐资兴建的揭阳市楼,雄踞于揭阳市区的东入口,迎着爽朗的南风,披着金色的阳光,巍然耸立在仿古城墙上。这座气势磅礴而又古香古色的楼宇,不但给粤东增添一个夺目的城市地标和良好的文化活动的场所,还可引人触发思古之幽情,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进而增强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国家文博专家研究员、著名楹联家、辞赋家陈少慈先生登上这座美轮美奂的楼台,抚栏眺望无垠的天宇和花团锦簇的大野,不禁感慨盈怀,认为此楼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完全可以与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省的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肩比美,于是挥笔撰写了一副楹联:
揭岭榕荫江水腾龙德祖千年辗转朗月声声抒秦汉
阳楼玉璧巍峰跃虎仁孙世代承传瑞风道道颂春秋
这副鹤顶格的楹联凝练地赞颂了揭阳市山川的壮美、历史的悠久、人文景观的丰富和揭阳楼渊源的深远,是感情充沛、内容真实之作。
“揭阳”之名,源于揭岭,它早已出现在我国的史页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立揭阳戍守区;公元前111年,刘彻建置揭阳县,管辖今广东省揭阳、潮州市汕头市梅州市福建省南部的龙江、漳浦一带的广袤地域;公元590年,杨坚建置潮州,揭阳归属其下,然而很多诗人骚客仍对这古县的名字念念不忘。“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被贬任潮州刺史时,涉及潮州的诗歌常以“揭阳市”代之,“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别赵子》)就是一例。他为了彰扬古史,还主建揭阳楼,遗址即今潮州市笔架山韩文公祠。揭阳楼虽已毁于岁月的风雨,可是依然萦回于诗人词客的华章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送胡都官知潮州》一诗中,就有“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之句……因而陈少慈这副楹联,内涵十分深厚。
楹联上句的“德祖”,不但指自古以来含辛茹苦创业的土著,还指韩愈等来自异地的仁人智者。他们为揭阳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高风亮节与丰功伟绩,不管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艰难日子还是“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好时光,都辗转流传于人们的心中。下句的“仁孙”,指后来的英杰——包括上文提及的黄畅然和其他万千精英。他们承传了先祖们的美德,奋力开创更加绚丽的未来。作者相信,他们的雄豪气派亦将传颂千秋万代。“声声朗月抒秦汉”与“道道瑞风颂春秋”二语,囊括了宽广的空间和纵深的时间,含蕴深沉的历史感,令人读后沉思不已。
楹联的意象是揭阳市楼,实际上是对揭阳地区的颂歌,字里行间还凝聚着对其“德祖”们的诚挚崇敬和对其“仁孙”们的良好祝愿,堪称当代楹联之杰构。前些时,作者曾为惠州朝京门撰写了一副同是鹤顶格的楹联:“朝外晨星垂辉粤海东坡第;京门皓月朗照鹅城西子湖”。我们将二联并读,就会进一步体会到才情并茂的作者国学根基之深厚。
陈少慈更长于辞赋,他于前年撰写的《潮汕赋》,全文仅五百字,但已将潮汕地区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显著特点呈现于篇章之中。由于概括力强,语言精练而且辞采华美,因此被选为大学教材,收进国家高职高专十一五《大学语文》。
古语说:“江山须要文人捧。”楼台馆阁更是如此——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楹联实际上是二段体的诗歌。笔者相信,陈少慈此联定然会给揭阳楼增添隽永的文化情味。
杨光治:原花城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赖海晏:《广州日报》编辑、记者,《南方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南方周末》主编
诗人陈少慈作《武当记》 开创文坛新使命
有感而发做《武当记》一首,大气磅礴,在延续《潮汕赋》和揭阳楼楹联感情充沛内容真实的同时,更加绮丽壮美,将太岳武当的秀丽景色尽归其赋。
陈少慈的作品作向来以情动人、以真写实,《武当记》也不例外,在严格遵循赋这一体例的严格性之外,更是独辟蹊径,在赋作中合以现代写法,并且不漏痕迹,令人读来朗然充满韵味。《武当记》与陈少慈以往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一篇以景为主的记述文,然而,太岳武当丰富的人文历史并未因此而逊色,相反由于作者巧妙高超的写作技巧,景色与人文浑然天成,为《武当记》增色不少。
陈少慈的《武当记》虽为赋作,但其新手法的运用以及创新演绎,有开赋作新风创立新文体的重大里程碑意义。
《武当记》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名闻于世,何及伟哉?
太岳武当,源自秦川。圆方八百里,誉振九重天。七十二峰峻岭,千秋一月和颜。巍峰金顶宝殿,背倚古架神农。添道观棋布,如星闪玉嵌。一宫隔十里,五里距一庵。百灵森郁,万仞山高。道观何奕彩,汉水泽声淘。
眸回远眺,多少风骚。人杰于地,物华于天。山秀于灵,水碧于清。笑睹凡间岁月,沉思玄道春秋。昔日明皇赐锦,秉天御旨如松。龙腾日出,虎跃星垂。两仪共衬,乙泰同辉。太极克刚,气吞浩瀚。制柔神剑,划破天苍。刚刚柔柔,柔柔刚刚。世间今古,两绝无双。六十四卦,一统河山。青山放眼,靖海归心。奇葩蝶影,红叶心声。纵是天飞三万里,终归地宿一席坪。然僧陶趣,自我闲行。徘徊漫步,略悟岁晖。达则识鲲鹏,行须问己安。万物包容皆上等,一生怒恨终下策。心生恶、腑厌世,万般恶世,舍此一空。祈天寄世,三丰之能,炳地逸生,鹤天绝尘。借古言,譬天窗。道可道、非常道。贤不贤,寄先贤。玄岳人鱼,能过海天。物渊于本,道仁于心。今古往,相侯王,问津寻道,不绝仰攀。游人骚客,尽挥墨翰。
尤睹太子坡里,筑圣绝技妙玄。脊梁十二根,一柱顶天平。峰山鹤幻舞,幽谷虎吼声。南岩悬峭壁,鬼亦胆心惊。唯道通天法,炼己化为神。眼看龙头柱,重有千万斤。若无神鬼斧,焉能入云庭。紫宵凤展翅,金銮雀锦披。洞天古井映,勤酬物生移。辗转风和畅,龙孙慧眼高。鹄雁日闪烁,龟蛇月天参。奇花各异彩,一道一圣光。轻盈抒明月,举泰纳海天。
顿悟观世上,斯时看伟明。伟哉!太岳生瑕、岂有仙山金顶殿。玄天不伟、何来汉水怡心峦。
人物作品赏析
《怡心泉记》
春始来兮物复苏,行者化仙兮游天峦,归返流连迤千年,暗慨凡尘峥嵘变。兀见良景,不觉脱化神体,翘首赏观。不意独享,遂告九霄俗凡,共瞻继世桃源。河源市十余里,丰江水倾天,万绿隐现磐龙岭。任谁坐观山中海,皆以瑶池降人间!
吾临其境,襟海自焉。顿于景,平心静悟,怀圣贤忧乐之心,唯拙语二三,聊表厚泽,无食俸之业,存仁心之端。
自然之趣,显于山水之间,山水之趣,始于天然雕饰。宗归启始,寻根溯源,葱郁帐层层墨染,碧溪龙潺潺绵延,履青峦叠翠,游碧水披粼,观列雁南翔,赏云霓虹彩。幽居玉谷,雅趣芳菲,耳濡目染,声蕴阴阳。亦龟蛇朱雀,龙凤影舞,若易典宝穴,祥瑞天成。追忆古圣先贤,顺意为之,善视而史启,天地依存,万物偕生。
时至黄昏,宝穴依旧,丽景仍长。莺鸣不尽,鹤翼翔空,花妍柳态,拂影活。千里云泉,百载脉渊。莽莽天宇,尽洒瑞祥。虽无存暖燕碧柳,亦睹春色满园。醉也!醉也!
景醉吾心,行者不舍,犹醇香悠久之慕,心怡之而不自禁。负峻岭巍峨,万物飘香。磐龙圣地,万语尤不足言美。古贤圣道,金沙水淘。风轮月,水清源。胜境有胜天,圣人传圣言。碧澜万里,霞彩纷飞。仁者于心,达则于义。人生如白驹,益世处之,正邪自辨,功成者,皆始于仁心。故无非凡世,人海莫沧。胸有丘壑,明尘朗世。
众皆愿,而愿无同,泉澈而海无边。人生境于界,岁月在达康。修心惠里,品明性清。神赋其之,逍遥乐,乐逍遥。禅茶无味亦存味,美酒有津亦存津,意尽已概之。涩苦醇甘于人异,其个中味,唯诸君自知也。
癸巳之秋华仙人陈少慈撰于金叶岛聚友亭
文学带动旅游经济“怡心泉记”受媒体关注
学者陈少慈新作《怡心泉记》再次引起文化圈热议,诚然这已经不是陈少慈第一次成为焦点,然而这次的《怡心泉记》还是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观。
从文章上来看,陈少慈继续以浪漫幻想主意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山河,其中一个重要的悬念设置——怡心泉的具体位置,就已经让文章充满了神秘感。而在遣词造句上,陈少慈不愧是有着当代辞赋第一人的美誉,能将一些句子描述的优美却意境犹生,这的确需要深厚的功底,还有拿捏文章的大局观。文章格局很大,却也同样将细微处描写的精致,笔墨之间,彰显了陈少慈的细腻笔锋。
说陈少慈文章好的早已大有人在,不必多言。而从文章中,我们需要看出更多深层次的东西。
其一,古文学,特别是辞赋的发展在国内已经陷入了一个瓶颈,除了代表人物陈少慈之外,几乎难觅其他大家。
陈少慈一直致力于发展传统文学,其内心也是渴望能有人和自己一起扛起发展的大旗。然这些年,除了陈少慈的文章屡屡出现在报刊杂志、或者大学语文教程之外,其他当代辞赋文学作品鲜有佳作。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学的发展也需要大力的推广。从辞赋文学来看,需要在基础教育上面入手。培养青少年对辞赋文学的热爱,鼓励青少年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这才是真正有利于传统文学的地方。
其二,文学经济。陈少慈一篇《怡心泉记》让很多人激发了一探怡心泉到底在哪的冲动。而根据专家的考量,当所谓地点确认之后,甚至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文学刺激经济的现象就不在少数。大作的景点都成为后世争先游览的场地。文学搭台,经济唱戏,这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惯用手段。
在明星走穴的同时,其实文人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诸如陈少慈的一篇大作能吸引众人的兴趣一样,如何将文学彻底的做成一个产业链,这也是需要很多思考的问题。毕竟不管从任何方面来看,当文学能刺激经济,而经济又能反过来刺激文学更好的发展之后,这两者的良性互动会让各方得到更多的利益!
相关新闻
中纪委原副书记亲临泰龙斋
近日,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徐青与著名诗人、辞赋大师陈少慈畅谈文学。徐青副书记一直以来是文学书法爱好者,对文人墨客的作品也是青睐有加。而作为古文学的代表人物,陈少慈自然也是徐青副书记追捧的对象。
两人开怀畅谈,言谈间徐青副书记对陈少慈屋内各种作品做了一一点评。或是拿出墨画细细品味,或是对陈少慈的诗文逐字揣摩,无时无刻不是将其爱好文学的情怀展露无遗。尤其是对陈少慈的代表作品《武当记》更是赞赏不已。陈少慈也是兴致颇高,不断将自己的珍藏作品拿出来和徐青副书记一起品析。
最后,陈少慈即兴提笔挥墨写下“清风朗月唐英醉,静谷幽居是我心”赠送给徐青书记。该联不单是陈少慈的写作心境,也是对徐青书记一生廉洁公正的高度评价。
陈少慈《武当记》纳入国家教材
记者近日获悉,我国著名古书画鉴赏家、诗人、辞赋大家、书法家陈少慈创作的《武当记》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填补了我国现行教材在赋作方面的一大文化空白。
武当记》是陈少慈登临武当,有感而发所创作的以写景为主的记述文,也是其继《鹏城八景》和《潮汕赋》之后第三篇纳入“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作品。
该文在认真遵循“赋”这一体例的严格性之基础上,独辟蹊径,将现代文法习惯和行文方式糅合在古老的赋作之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武当山景色与人文的浑然天成。
陈少慈的《武当记》纳入十二五规划教材,有益于增进青年一代对赋这种古老的文体的认识和理解;而其在赋作上的创新,不单具有开赋作新风创立新文体的重大里程碑意义,更是为我国现行教材的赋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填补了赋作方面的文化空白。
文化领军人物
陈少慈先生的辞赋多大开大合,在情与景的描述上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切身感受,同时也让读者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在辞赋方面既继承了古体辞赋的不歌而诵,又汲取了古代诸位辞赋大师的精华。《文赋》中亦曾这样叙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武当记》是陈少慈先生登临武当山,感怀于武当风景的壮美秀丽和磅礴大气,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景仰热爱之情,博古通今,写下了将现代之风和古代之律相糅合的经典赋文,此文可谓一气呵成,朗然上口,刚柔并济,独具匠心。
陈少慈先生的文风历来如此,因其在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辞赋方面的造诣和恰到好处的拿捏。所以他既能认真遵循“赋”这一体例的严格性之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将现代文法习惯和行文方式糅合在古老的赋作之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仅如此,近日以深圳市著名八个景点为题材撰写《鹏城八景》及《潮汕赋》编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一书,在业界广为流传,填补了现代辞赋在大学语文课本的空白,也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号角。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社会兼职
主要成就
作品欣赏
学者评价
人物作品赏析
相关新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