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水镇位于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东南,总人口9588人(2020年),总面积55.1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洄水居委会、茶稻村、桦栋村、团堡村、目连桥村、联沟村、燕山村、庙沟村、营寨村。
历史沿革
据《紫阳县志》记载:“洄水湾镇,形成于
清代,街道长约350米,宽2—3米不等,板石铺面,房屋多土木结构。解放前,由于地处偏远,管理不便,常被兵匪滋扰。”
1950年置洄水乡,1959年改管理区,1966年建曙光公社,1972年更名洄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镇。
地理环境
地理区位
洄水镇位于毕柳星宿分野,地处紫阳东南,
大巴山脉北麓,距县府19.7公里。与岚皋县“一衣带水”,隔洄水河相望。权洄公路穿镇而过。
水文
洄水镇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洞河水系。境内主河流为洄水河,东南-西北流向,流经洄水镇,与岚皋县
民主镇隔河相对。此外,另有堰塘、水库等9处人工饮水工程,为茶稻、庙沟、营寨、
燕山、联沟等村提供安全饮水和农业灌溉。
气候
洄水镇地处秦巴谷地,属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由于山地相对高差大,呈立体气候特征。低山河谷地带全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量1127.8毫米,湿润指数1.94,年平均日照1606.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6%,10℃积温4669℃,无霜期268天,属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中高山区的气温、日照和无霜期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海拔1 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与中低山区差异显著。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洄水镇人口数为9588人。
自然资源
洄水镇
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土壤富
地层丰厚,在这一区域生长的植被,含有充足的
硒,可以满足人们缺硒的需求,属于中国罕见富硒区。
土壤资源
洄水镇境内土壤为溪、沟渠
沉积物,土壤分属水稻土和砂黄土两类。境内多为山地,适宜立体农业发展。主要农产品:茶叶、蚕茧,
红苹果,山药,
黄金桃,小青南瓜,
岱绿,酸莓,中药材等。
植物资源
境内林地繁盛,野生水果较为丰富,如
野生猕猴桃、野生
五味子、野生
盘木瓜、野生
八月瓜、野生青癞瓜等。亦有板栗、
野核桃、
橡果等野生
坚果。
鸡蛋菌、鸡枞、鲑鱼菌、黑木耳、
鸡油菌、奶浆菌等野生蘑菇。另境内可识别的中草药200余种。
动物资源
虫类
昆虫有
萤火虫、八角仙、
蜜蜂属、霸王胡峰、玉带蜻蜓、双涡蝶、
中华虎凤蝶、假眼夜蛾、
眉纹天蚕蛾、菜刺蛾、中华蛾蝉、蝼蛄、
阆中九香虫、黑草蚁、四星大蚁等。
两栖动物有
黑眶蟾蜍、
花背蟾蜍、
虎纹蛙、
湍蛙、
菜花原矛头蝮、
忧遁草、
乌梢蛇、土蛇、
颈棱蛇、倍足纲、白颈环毛蚯蚓等。
兽类
有松鼠、短尾
竹鼠、
白面狸、
黑麂、
林麝、野猪、蝙蝠、
铅山壁虎等。
鱼类
鸟类
有画眉、鹭、斑鸠、
杜鹃科、
环颈雉、
岩鸽、喦鹰、
山麻雀、竹鸪、
喜鹊、
白鹡鸰、
纹喉绿啄木鸟等。
矿产资源
境内富含
硒,主要矿产资源:锌,
硅灰石,
斑铜矿,
耐火粘土,粘土。
基础设施
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稳定在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8元,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各项经济指标如期实现,为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交通运输
大力实施通村
水泥路建设。按照“群众铺底子,政府打面子”的办法,竭尽全力实现了村村通路,改善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2000余万元,共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85公里,完成水泥硬化63公里,修建便民桥12座。
积极培育电商服务(孵化)平台。引进申通物流、圆通物流、
天天快递、
顺丰速运、
韵达快递、闪送快递、
德邦股份等多家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入驻。
水利工程
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依托新农村建设,建人饮工程9处,着力解决了茶稻、庙沟、营寨、
燕山、联沟等村的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电力通讯
加强农电网改造建设。截止2011年,全镇8个村已有5个村完成了农电网改造,网改覆盖率达到65%,让村民用上了安全电、平价电。
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
茶、桑、畜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茶叶基地模范初步形成,我镇已成为全县12个产茶重点镇之一,茶叶
加工厂不断增多,极大的调动了茶农种茶、务茶、经营茶的积极性;
春蚕产业成为促农稳定增收的传统优势产业,畜牧大户强村战略初见成效。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县政府提出的“低山茶叶蔬菜,中山
魔芋桑蚕,高山木本药材”立体生态农业布局,我镇科学规划,规范种植,
反季节蔬菜、
厚朴、魔芋已成为促农增收新的增长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新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镇政府始终把这两项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2005年以来,积极向上争取重点村、特困村、新农村建设村项目,加强与市县包村部门联系,从资金到人力上给予重点扶持,通过“迁移式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五改三建”等项目,对新农村建设村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院落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小城镇建设呈现亮点。通过对洄水老街的整体改造,完成了15000余平方米的房产开发,使老街居民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商品房;多方筹资120余万元,完成了老街硬化和排污工程,规划了农贸市场、修建了集镇公厕,安装了50余盏路灯,组建了集镇卫生清洁队,强化集镇总体规划和管理,使洄水集镇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我镇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全县小城镇建设亮点之一。
城镇建设
洄水镇把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依据,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按照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标准和完善功能、彰显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集镇规划
1999年,洄水镇专门聘请县城建局规划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编制了《洄水镇集镇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准。借规划报批的机会,该镇大力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和《洄水镇集镇规划》,坚决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的管理原则,严格按照规划蓝图和“一书两证”的
法定程序审批土地,组织建设。同时,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推动农村人口
向城镇转移。富裕起来的洄水人民,争先恐后地修建新房,一座座高楼雨后春笋般沿沿权洄公路两侧拔地而起,很快就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新街长1.5公里,容纳了500多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00多户,集镇人口净增2000多人。
新街的建成,为洄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曾经为周边群众服务上百年的老街渐渐被人们冷落,“百年古镇一条街,户户篷旧门槛” ,街面凹凸不平,狭窄不堪,排水不畅,土木结构的房子,一户连着一户,安全隐患很大。许多老街居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到新街摆地摊度日。老街改造迫在眉睫,2006年,该镇确立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建老百姓自己的市场。”的原则,制定了《洄水镇老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经过镇政府和居委会干部苦口婆心地宣传发动,老街86户居民,积极投身老街改造,总共拆除房屋158间,无偿让出街道面积1216平方米,规划出了一条长304米宽8.6米的街道及农贸市场,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和协调贷款,多方筹集资金1342万元,新建房屋80套,19000平方米,商业门面158间,3000多平方米。老街改造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镇政府正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完成路面硬化、给水供电、排水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原先在新街摆地摊的老街居民纷纷搬了回来,开始在自己崭新的门面房里做起了生意,眼见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乐开了怀,打心眼儿佩服镇党委、政府的英明决策。
社区新貌
洄水镇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放在首位,以为群众满意为宗旨的服务理念造福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共驻共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夯实基础工作,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做到社区工作社会化,强化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一、社区组织、制度建设健全
1、社区支部、居委会、监督委员会班子健全,充分发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各项工作制度健全、规范,各种资料齐全、帐目清楚。社区的重大事项均要通过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居民能充分的行使他们的权力,同时,广泛地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1、新建了社区标准化活动室。2008年通过积极争取,新建了400平方米标准化活动室。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类档案资料。
2、实施“点亮”工程,组织居民集资2.8万元,安装路灯52盏,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夜间出行。
3、疏通河道1公里,将影响行洪的河滩大石移走,保证了100余户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通过招商资800余万元,开发老街房地产400余套。
5、新、老街改造集资共24万余元,完成了新、老街道路硬化和排污工程。其中,老街道路硬化和排污工程正在实施中。
三、社区服务项目落实
1、抓好社区卫生工作,成立了5人的清洁工作队,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一辆,每天对社区居民垃圾实行
日产汽车公司日销,划定了垃圾场,实行定点清倒。
2、集中力量抓集镇街道“双创”工作,开展集中整治活动2次,拆除乱搭乱建建筑12处,灶台8座。
3、实行
计划生育自治,自2000年以来,无超生现象发生,为居民提供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
4、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经常得到社区提供的服务,常年为社区失业、待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
5、关注弱势群体,通过调查摸底,落实国家低保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6、成立了公益事业理事会。切实加强社区内公益事业建设,逢红白喜事提供热情服务,搞好组织协调工作。
四、社区治安良好。社区设有警务室,三名民警驻社区开展工作。每逢重要节假日组建了社区巡逻队,对辖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同时,切实加强治安防范宣传和治安预防措施,减少了
刑事案件的发生,使社区居民能安居乐业。2000年以来,社区内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五、强抓维稳排忧工作。充分发挥综治调解机构的作用,加强社区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矛盾纠纷调处率在98%以上,无集体上访事件发生,使社区居民群众能和谐相处,友好互爱。
六、社区文化繁荣、体育活动丰富。设有文化活动室,成立了社区文化娱乐文艺队,组建了50余人的秧歌队和15人
民俗音乐演唱队,每周组织广大居民唱民歌、扭秧歌等健身娱乐活动。
七、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社区建设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地提高;社区的形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和扩大。
社会事业
招商引资
洄水镇抢抓“两线”建设机遇,立足自身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广开招商门路,广引各路客商,取得了一定成效。五年中,我镇共引进洄水老街房产开发、百货超市、服装城、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十余个,实现外资注入2000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年招商引资任务,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
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以小流域治理项目为重点,我镇大力实施庙沟村坡改梯工程、龙行沟、陈家沟、肖家沟防洪治理和桦栎、
燕山河堤治理工程,逐步完善了镇内防汛基础建设,防洪抗洪能力大幅提高。
人口计划
落实人口
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清三查”、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创建为目标,继续加强计生基础工作,树立优先优育风尚,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计生队伍自身建设,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搞好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符合政策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刚性指标完成较好。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进一步规范,计生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开展,生育观念有了根本转变、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文教科卫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各村新建了村级卫生室、农民图书室,成立了洄水民歌演唱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小学危房校舍得到普遍改造,灾后重建项目如期完成,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改善,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两基”攻坚、市级教育强镇创建目标。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实施,洄水
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