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1860年-1918年),字恪士,号孤庵,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隶籍顺天府宛平县。晚清政治人物,知名于政界、诗界、教育界。其所著《庵集》传于世。
生平介绍
俞明震出身于山阴俞氏,至其
曾祖父俞世琦始寄籍顺天宛平。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兴宁、东安知县,故乔居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长沙县)。俞明震少年能诗。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中
庚寅恩科三甲
进士,同年五月,改
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刑部
主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台湾
巡抚唐景嵩奏调,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接替
顾肇熙,担任台湾布政使。之后仅数日,
清代据《
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
日本,俞明震与唐景嵩、邱逢甲等组织台湾守军抗日,成立
台湾民主国,并出任内务大臣,不久因兵败,匆促离台,内渡
厦门市。
戊戌变法期间,俞明震积极支持康、梁,并参与
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当地推行的新政。变法失败后,转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兼附设矿务铁路学堂总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转任江西赣宁道。
宣统二年(1910年),任
甘肃省提学使。三年(1911年),代理布政使。民国初年,任平政院肃政使。不久,辞归故里。晚年寓居
上海市、
杭州市等地,民国七年(1918年)卒。有《觚庵诗存》四卷。
俞明震学生成才者甚众,如国学大师
王伯沆、作家
鲁迅等。
中日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台湾
巡抚唐景崧据守台湾。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
承宣布政使等职。俞明震曾担任过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18岁的周树人(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
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国留学的“恩师”。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琐记》一文中回忆他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读书时情形,说:“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
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u2018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被鲁迅曰为“新党”的总办亦即俞明震,字恪士,祖籍山阴斗门,《鲁迅日记》中尊他为“恪士先生”。当然那个时候,
鲁迅也许还不知道这位四品衔的总办,和他还有同乡之谊。因为早在俞明震
曾祖父俞世琦时,已寄籍顺天府宛平县,到他的父亲
俞文葆这一代,官
湖南省新宁、
东安县知县,家居善化(属今
长沙市),一家又变作
湖南人。因俞明震三弟
俞明颐与湖南最负盛名的曾国藩家族联姻,而被
徐铸成称之为“湖南望族”了。
光绪十六年
庚寅恩科,俞明震中试成
进士,依例为
庶吉士,三年散馆授刑部
主事。
中日甲午战争前奉台湾
巡抚唐景奏调赴台,委管全台营务,并亲临前线,参加了抗击
日本侵略者的战斗。这是俞明震任江南陆师总办前的大致经历。目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俞明震倾向变法维新,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推行的种种举措。他在陆师总办任内,两次带领陆师学生赴日留学,其中包括
鲁迅和他的儿子
俞大纯,他自己和他的弟弟
俞明颐重点考察了日本的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军事教育。期间他在南京接待了来
中原地区考察学务的日本使者
嘉纳治五郎。俞明震妹夫
陈三立参加了这次宴集。鲁迅先生在《
琐记》一文描述雷电学堂(即江南水师)的乌烟瘴气,教学内容陈旧不堪,学校当局昏聩糊涂,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等,俞明震、陈三立也都心知肚明,面对
日本使者惟有惭愧而已。陈三立撰有五言长诗记其经过。
俞明震任陆师总办时,在
戊戌政变中被废的妹夫陈三立移家
江宁区,东南名士
李瑞清、
樊增祥、
夏敬观、
朱祖谋、
王伯沆、陈伯等一班人,相从优游于六朝烟水间,
秦淮河寻涨,后湖观荷,诗酒流连,无虚日,人谓胜流如林,蔚为景象。其中陈伯弢撰《
杂记》写了俞明震一则轶事:
岁
辛丑,余需次江宁,居乌衣巷。一日饮集同人,待俞恪士观察不至,旋以诗来辞云:“寒风吹脚冷如冰,多恐回家要上灯。寄语乌衣贤令尹,腌鱼腊肉不须蒸。轿夫二对亲兵四,食量如牛最可嫌。轿饭若教收折色,龙洋八角太伤廉。”轿饭,京师谓车饭钱,虽每名只犒一角,然南京
宴会如座客有
道员五七人,亲兵之外,尚有顶马、伞夫,开销动辄百余名,跟丁则每名倍之,或竟有需索者,廉员请客固不易也。
撰上面这则杂记的陈伯弢,也是
湖南人,光绪十九年
举人,以试用知县住在夫子庙前乌衣巷,与俞明震以诗文交。他摆酒请俞明震,所谓“观察”是对道台的美称,时俞明震以道台出任陆师总办,因系军校性质,所以有亲兵、顶马。俞明震作
打油诗婉辞,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黄濬《
花随人圣庵摭忆》写了这一件事,同时说“俞寓,当是芝营三号”。见于
徐铸成先生文章谓“芝蔴营六号”,不知是因为记错还是写错。俞明震后来在城北头条巷,自己买地皮造“俞园”,芝蔴营三号大约是初期的住处,他去学校要坐马车,与学校大约有一段距离,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以收藏著名一时,秘本甚多,多系内廷珍藏之本,如宋元
孤本、明清名家碑帖、书画、尺等,虽
张元济、
张謇、
郑文焯等家亦不如。居
杭州市时,有书屋五楹,藏书楼名为“蕴玉山房”,收藏有戚本《
红楼梦》,有
乾隆间
德清县戚蓼生收藏并序。桐城张开模藏有过录本,光绪间为俞明震所得。与
袁昶、
沈曾植、
金蓉镜等藏书家往来甚频,藏书印有“俞明震印”、“
俞姓藏书”、“俞恪士珍藏”等。编《俞氏藏书楼目录》和《收藏纪事册》,为其收藏图书和金石文物的帐簿。撰《觚庵集》、《
觚庵诗存》、《觚庵漫笔》、《台湾八日记》等。
家庭成员
先辈
其父俞文葆,
咸丰元年(1851年)
举人,以知县入仕,署湖南
兴宁市(今属郴州市
资兴市),知
东安县(今
衡阳市属),后任
知府,终因萎病废职,著有《神雪馆诗》若干卷。俞文葆有三子一女,长子俞明震;次子俞明观,字用宾;三子
俞明颐,字寿臣,娶
曾国藩孙女、
曾纪鸿(曾国藩次子)之女
曾广珊。长女
俞明诗,为戊戌维新时
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
陈三立夫人,有子
陈寅恪。俞明颐之子
俞大维,又娶了陈三立的女儿陈新午,因此俞大维回忆陈寅恪时有“两代姻亲、三代世交”的话。
长子俞大纯,曾任陇海铁路局局长。
曾孙俞正声,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曾孙俞强声,俞启威长子,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部前身)北美情报司司长,1986年叛逃
美国。
曾孙女俞懿声
曾孙俞恬声
曾孙俞悌声
长孙女俞珊
长孙俞启孝
次孙俞启信
孙女俞瑾
么孙俞启忠
三孙俞启威,又名黄敬,俞大纯三子,其妻范瑾。
旁系亲属
小妹俞明诗,是陈三立的夫人,生有陈衡恪、陈寅恪、陈隆恪三子,及一女陈新午。
三弟俞明颐,其妻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曾纪鸿之女。
侄子俞大维,曾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等职,其妻表姐陈新午,子俞扬和。
侄女俞大彩,傅斯年夫人。
侄女俞大絪,曾昭抡夫人。
与曾宪植(叶剑英妻子),两方亲戚关系。
主要亲属具体介绍
俞明震长子
俞大纯,曾留学
日本、
德国。归国后曾任
北洋政府工艺局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等职。俞大纯娶妻卞洁君,生下4个儿子和2个女儿:
俞大纯长子俞启孝出生于北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
天津市当教授;
俞大纯老二俞启信在德国出生,专攻
化学,在一家
兵工厂工作,后来长期患病;
俞大纯老三即俞启威(又名黄敬),生于北京,幼年随母亲住在南京;曾经是江青爱侣。
俞大纯老四俞启忠,学农,五十年代从
美国回国,在北京当教授;
俞大纯长女
俞珊,老大,出生于日本,喜爱文艺,成为演员。父亲以为名门出“戏子”,很不光彩,一度要登报脱离父女关系。后来,俞珊主演《沙乐美》、《卡门》,上海各报登载她的剧照、报道,受到社会尊重,很多朋友在她父亲跟前称赞她的成功,父亲也就只得作罢。俞珊嫁给戏剧家
赵太侔。赵太,又名赵畸,山东益都人,是19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的校长。
俞大纯幼女
俞瑾,一生从医,洁身自好,既不过问政治,也不爱好文艺。
黄敬(1912-1958.02.10),本名俞启威,俞明震的孙子,俞大纯的第三个儿子,江青的前夫。曾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兼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一二九运动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据俞瑾回忆,她出生后,家里还很阔绰。那时,俞宅在上海
哈同路(今铜仁路),父亲出入总坐小汽车。但在俞明震去世之后,俞大纯依然花天酒地,家道日渐衰落。到了1930年前后,
俞大纯在担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时,得罪了
山东省新军阀
刘峙,丢了官,躲到
上海市家中“赋闲”,家境一落千丈。
俞明震共有三兄弟,他居长,二弟俞明观。
俞明震的三弟
俞明颐有子
俞大维,曾任"
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俞大维之子
俞扬和后来和
蒋经国的唯一女儿
蒋孝章结婚,生子
俞祖声;
俞大维之妹
俞大彩,则是
傅斯年夫人。傅斯年曾任
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1月起,任台湾大学校长。
参考文献
2.刘宁颜编,《
重修台湾省通志》,
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