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馆是一座展示“大河文明”的综合博物馆,位于园博园中部,张公堤南侧,展馆建筑面积约为31000平方米。于2013年11月13日破土动工,截至2023年12月,现任馆长为吴宏堂。
长江文明馆面积3.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分《序厅》、《走进长江厅》、《感知文明厅》和《梦幻长江厅》,拥有藏品9141件。2018年10月28日,长江文明馆将与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签约,成为中部地区率先加入这一网络的博物馆。
长江文明馆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嘉许状”,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情教育基地、教育部授予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
湖北省、武汉市授予的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历史沿革
长江文明馆由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
武汉大学兴建,于2013年11月13日破土动工,2015年9月25日落成开放,馆舍面积3.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分《序厅》《走进长江厅》《感知文明厅》和《梦幻长江厅》,拥有藏品9141件。
方位布局
长江文明馆馆舍面积3.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
场馆设计
设计理念
长江文明馆的设计理念是"展之翼",通过设计让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力求使建筑融入自然--借山势,面水体,与园区景观相得益彰。在技术层面上,通过运用适宜技术,如自然采光与通风、地源热泵等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以工程理性展现绿色科技,呼应园区的"绿色"主题,而非仅仅是外观上貌似生态的建筑;在建筑形态上,呼应城市历史地块特征,建筑与景观设计强化并尊重地段特有的城市发展痕迹(如张公堤、三环线等),平行于三环线及张公堤的建筑流线,简洁而舒展,恰如湖畔飞鸟展翼,又象征展览插上绿色科技的翅膀,起飞于
北京园博园,引领城市生态发展方向。
建筑特点
在建筑材料选用上,长江文明馆采用可调节的建筑表皮,应对武汉独特的夏热冬冷气候特征,适应本土环境;在内部空间组织上,结合未来使用,展览空间可灵活划分,室外庭院与建筑使用空间结合,每个展厅均具有单独出入口,便于单独开发使用,以适应后
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时代建筑功能的多向需求;在建筑造价上,基于园博会限时建设的需求及经济性考虑,使用空间的模数化单元设计,利于快速建造及节省造价,很好的控制成本及工期。
技术特点
长江文明馆具体技术应用包括屋顶覆土绿化、雨水收集系统、智能喷灌系统等,同时本建筑还将进行节能构造设计,通过可调节的屋顶天窗,展厅内部可获得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通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降低建筑空调和照明能耗。天窗上的活动遮阳可根据内部功能需要,引入或屏蔽直射阳光,向南翻起的天窗顶板保证北向漫射光补充室内照明。
馆内布局
长江文明馆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园博园东路8号。长江文明馆分《序厅》《走进长江厅》《感知文明厅》和《梦幻长江厅》。
展览陈列
常设展览“
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利用长江流域典型的文物标本,集中展示了长江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明。其中不乏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濒临灭绝的
中华鲟,“植物活化石”
珙桐,反映藏滇文化的唐卡、
铜鼓,反映荆楚文化的铜尊、曾侯剑、铜方豆、大府铜量,反映吴越文化的良渚玉琮等标本与文物精品。
体验厅《梦幻长江》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一大创新,它以长江干流各省区最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最经典的人文景观为题材,打造了一个大型沉浸式体验项目,让人们用10分钟时间领略长江的自然之美、人文之最。
常设展览
为集中收藏、展示、研究
长江自然生态和历史文明,根据溯源、求知、明道、展望的建馆纲领,通过“长江之歌 文明之旅”常设
主题展览,讲好长江与文明两个故事,讴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长江精神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和经济长江为展示重点,全面展现长江的
自然禀赋和文明大成,展览分布于序厅、《走进长江》、和《感知文明》厅。《走进长江》厅以一轴八点为展览结构,将八个单元展示在长江流域大沙盘周边。《感知文明》厅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入生态为脉络设置八个单元,引领观众纵览长江文明。
临时展览
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 ——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
长江文明馆(
武汉自然博物馆)联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主办“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该展览于2022年1月12日在长江文明馆正式开幕,共展出长江流域多个民族的精选服饰、银饰和丝织刺绣等130余件(套),彰显了长江流域代表性民族文化。
“潜龙卧虎——抗战时期的中共隐蔽战线”图片展
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合作,成为“潜龙卧虎——抗战时期的中共隐蔽战线”图片展的重要一站。展览于2021年4月13日开展,展期持续至2021年5月13日。
“潜龙卧虎——抗战时期的中共隐蔽战线”通过39块展板、130张珍贵历史图片,以三个部分:“
日寇侵略、民族危机;长江局、南方局、八办的相继成立;隐蔽斗争、功勋卓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鲜为人知的隐蔽战线历史。在展览中,观众能了解到充满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谍战”历史,可以领略到抗战初期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走出去的两位情报人员——
沈安娜和熊向晖的英雄风采。沈安娜曾被誉为“能按住
蒋介石脉搏的人”;而熊向晖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莹莹生辉——长江流域矿物晶石展
2020年12月16日,“莹莹生辉——长江流域矿物晶石展”在长江文明馆开幕,这是长江文明馆(
武汉自然博物馆)2020年度首个以长江流域矿物资源为展示主题的线下展览。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第二十一期大河讲堂“莹莹生辉——长江流域矿物晶石展专家分享会”同步开讲。
长江流域是
中原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及能源矿产丰富,储量大,部分矿种达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流域内的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湖北、
湖南省、安徽等省均为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展览共展出长江流域珍稀矿物晶石43件(套),包含大规格的
电气石、玫瑰花状
黄铁矿方解石、粉红色
文石等,以展示长江流域丰富的矿物资源,帮助观众了解矿物晶石的魅力。
馆藏情况
长江文明馆拥有藏品9141件。
重要馆藏
动物
红鸟翼凤蝶
红鸟翼凤蝶为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褐黄毒蛾凤蝶科鸟翼凤蝶属。成虫翅展120~160mm。雄蝶前胸黑色,腹部金黄色;
前翅呈黑色,上半部分
柑橘和绿色带,有光泽,后翅边缘黑色,内侧有绒毛,布有大片黄、绿色带,有黑色斑点链和脉纹,背面则是黑色和黄绿色,并布有黑色斑点链和条纹。雌蝶前胸黑色,腹部黄色,胸部局部有红色的绒毛;前翅呈褐色(某些
亚种为白色),有白色不规则斑点,后翅黑褐色(某些亚种为白色),有金色不规则斑点链。CITESⅡ 保护物种。
虎纹蛙
白尾鹞
植物
铁角蕨
罗汉松
地质古生物
绒铜矿
绒铜矿尺寸:27×11×20cm,产地:
贵州省。是一种稀少的铜矿物,
正交晶系,在簇状集合体中形成微小针状
晶体,也呈皮壳状或纤维状细脉。浅蓝到深蓝色,条痕浅蓝色。半透明,
丝绢光泽。硬度3,比重2.76,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形成于
矿石脉,尤其是铜矿氧化带。
绿松石
绿松石,尺寸:12×6×17cm,产地:湖北。
磷氯铅矿
磷氯铅矿尺寸:9×8×5cm,产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水晶黄铁矿
水晶黄铁矿尺寸:53×27×18cm,产地:湖北。黄铁矿是
硫化物,晶体呈
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八面体,常见
双晶现象,晶面通常有条纹。也可以块状、粒状、肾状、钟乳状、
葡萄状或
结核状集合体产出。浅铜黄色,因此有“愚人金”的别名,表面带有黄褐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参差状。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性脆。 黄铁矿是岩浆岩、
沉积岩和
变质岩中的一种常见的副矿物。用于提取硫、制造
硫酸,含钴、、铜、金、等元素较高时可综合利用。 与硬金属物碰撞发出火花。易于熔化。 世界著名产地有
西班牙、
捷克、
斯洛伐克、美国和中国。中国
黄铁矿的探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
云浮市、安徽
马鞍山市、甘肃白银厂等。黄铁矿是
地壳中分布最广的
硫化物。
文物
学术研究
江水澹澹 星汉灿烂——长江文明 馆以咏志
大约在26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基本结束,青藏高原隆起成为了
地球的第三极,中国西高东低的阶梯式地貌成形。从这时开始,古
长江水系第一次开始向东奔流,奠定了长江流域的基本格局。这个时间节点,是
地质年代的第三纪
上新世末、
第四纪更新世初,而更新世与上新世分界的重要标志,正是人类的诞生。
大量的石器和遗迹遗存证据显示,从更新世开始,原始人类已开始从
古猿中逐渐分离出来,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进化之路。
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如星星之火,最终将第四纪点燃为耀眼的“人类时代”。
在长江流域,历代水利设施鳞次栉比,从战国时期湖北的
白起渠到
唐朝以后在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兴修的圩田,其中许多堰渠时至今日依然保护并灌溉着广袤的农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成都平原的
都江堰。都江堰是公元前256年左右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其设计巧妙,施工精心,实现了农田灌溉、泄洪排沙、水路运输、城市供水等效益,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为令人艳羡的“
四川省”,也使成都在
西汉已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长江文化特质断想
随着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展馆之一的长江文明馆的惊艳面世,长江
文化研究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而研究长江文化自然涉及到对其特质的认识和把握。概而言之,长江文化作为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势必形成一些带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创新、进取和开放。
长江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文化创造活力。水稻的栽培和推广,是
长江文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的开创性贡献。迄今
中原地区共发现
新石器时代含人工栽培稻的文化遗存约60处,95%在长江流域。其中时代最早的水稻遗存在长江中游的
道县玉蟾岩,距今约10000年,不仅早于黄河流域出土的最早的稻谷遗迹,而且比已知国外最早的稻谷遗存—印度
北方邦安拉阿巴德马哈加拉遗址的稻谷遗迹约早4000年。因此,说稻作文化由长江流域向
环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播迁,不为无据。
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长江是中国第一
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区域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史前时期的文化见诸于历史文献记载乃至故事传说的却不是很多。因此,这一区域的史前文化的面貌和发展脉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考古资料。本文拟根据迄今的考古发现,对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略述管见。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400万年前,人类已经出现于东非。在中国,目前最早的
人类活动的遗迹,大约在距今200万年前。在
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
巫山人”和长江下游的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发现的与古人类有关的遗存。说明在200万年前,长江流域已经有人类活动。
2005年,在湖南
洪江市高庙遗址发现了距今7800年的大型祭祀遗迹,出土了有凤鸟、兽面、八角形图案,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白陶器。凤鸟和兽面在全国目前所见都是最早的,在后来相当于尧舜禹时期的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文化以及
夏商周时期的玉器上都可以看到高庙文化这些纹饰的风格的延续。
文化活动
2023年11月9日, 2023年气候行动周《自然赋能未来》科学艺术展来到第二站——长江文明馆(
武汉自然博物馆)。本次巡展特别展出中国自然类博物馆唯一一只
西非低地大猩猩标本。这也是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首个科学类艺术展。展览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呈现。
荣誉奖项
价值意义
长江文明馆作为园区的核心,功能上通过展示流域文明,着重讲述长江文明,而"展之翼"自身是绿色生态教育的载体,其在后期布展方面,也留有路径方便实现建筑与展览的一体化设计,
建筑设计只是一个外壳,其内部的布展内容将突出反映流域文明,尤其是长江流域文明的地理、文化、历史,展后它将必然与武汉的旅游、教育、经济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