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1914—1990),字莲生,
清苑区(现在
保定市)人,
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史教授。
人物经历
1940年8月,贾德纳给杨联陞发来电报,愿出旅费和生活费,邀请杨联陞到美国去,继续做他的助理;贾德纳还承诺,他还可以在哈佛研究院选课,直到获得奖学金正式攻读哈佛大学的学位。1940年年末,杨联陞告别母亲、妻子和三个儿女只身离开
北平市。杨先生的母亲马君慧后来还记得,那一天早晨,她正在给大孙女杨忠平梳头,这时候儿子杨联陞走过来,跟母亲说:“妈,我走了!”于是他便离开了家。他母亲听到这里,不禁哭了起来。离开北平后,他从
天津市乘船到
上海市,转乘
日本商轮“镰仓号”,在
太平洋上颠簸月余,在1941年2月初抵达
旧金山。随后,他乘火车到地处
波士顿的
哈佛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继续给贾德纳做助手,同时在哈佛大学学习。1942年夏,他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而后又获得
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杨联陞去美国工作和学习,他的夫人缪鉁则留在国内。她上要孝敬侍奉公婆,下要照料三个小孩,生活非常辛苦。1948年秋天,他的夫人才带着二女儿杨恕立到美国与杨先生团聚。从杨先生夫人赴美的安排来看,他们一家没有作长期滞留美国的打算。后来中、美有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处于隔离状态,杨先生的母亲和一双儿女则留在了祖国大陆,彼此音信难通,这是他们没有料到的。
当时汉学在西方属于边缘化的学问,很多一流的中国历史文化学者都希望在国内发展。到美国学成后寄居美国并不是杨先生的终极理想,他学的是中国经济和历史,肯定在国内更有用武之地和发展前景。1944年,
胡适给杨联陞的一函中就提到“
北京大学万一能复兴,我很盼望一良与兄都肯考虑到我们这个‘贫而乐’的大学去教书”。1945年,胡适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杨联陞致信胡适说,如果他能够进北大教书,可以开设断代史、通史等七八门课程。他不仅向胡适提交了简历,还留下了
北平市的住址:东城遂安伯胡同三十六号。同时,还在
哈佛大学研究和讲学的
浙江大学教授
张其昀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
傅斯年也向他发出了加盟的邀请。他权衡各种情况,心中还是属意北大,希望将来能够执掌北大教席,聊以弥补未能上北大的遗憾;同时他还打算在史语所兼职,增加一份收入。他在给张其的信中谈道:“近来叠接北平来信,备悉舍间窘迫情况。弟之堂上不惟有母,且有
伯父伯母,教养之恩无殊恃。丧乱以来,弟负远走,家中长幼十余口,一宅而外,别无恒业。盐之计,悉以累亲。”种种理由表明,他当时还是决心学成后回国服务的。
1946年下半年杨先生接受
哈佛大学聘请担任讲师,同时还担任
联合国语文研究专员;1947年,他接受哈佛大学聘请担任副教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国内政局不稳也是他不愿回国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杨联陞当时生活还算安定,但是总有点儿寄人篱下的感觉。他时时都在想念着祖国,想念着这里生活着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
杨先生虽不以诗歌创作名世,但是他特别喜欢用中国的格律诗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1947年,他在写给同学
梁方仲的一首诗中说:“强慰闺人夸远志,应知异国误华年。”1965年7月,他在一首绝句《感时》中也说:“书生海外终何补,未耀圆颅鬓已霜。”这些诗句强烈地表达了自己不愿滞留他乡,希望回归故土一展才华的家国情思。1965年,杨联陞先生获得哈佛燕京讲座教授的荣誉职位,很多人登门祝贺,
余英时写了一首诗表示祝贺,杨联陞先生有和诗。此时的他伤心人别有怀抱,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古月寒梅系梦思,谁期海外发新枝。”
“古月寒梅”暗指
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校长
胡适和
梅贻琦,他念念不忘这两位师友,怀念培养他成长的清华大学和期待为之效力的北京大学。可惜他身不由己,终至寄居他乡,只能在海外“发新枝”了,而“谁期”两字则充分地表现出杨先生的遗憾和悔恨。
对于他人的诗,只要涉及家国情怀的,他也会被深深感动,以至于痛苦悲伤,不能自持。1944年下半年,胡适应邀在
哈佛大学远东系客座任教,和在哈佛大学学习和任教的杨联陞、
赵元任等中国学者有非常密切的交往。1945年6月29日,
胡适致信杨联陞说:“
北京大学近来不敢多约人,正因为前途无把握……戏就您的《柳》诗,略换几个字,寄我解嘲之意。”他的这首绝句的最后两句是:“虽然不是家园柳,一样风流系我思。”他将这首诗寄给了杨联陞和正在美国学习的
周一良,表现了胡适对这两位学界俊彦的爱护和期盼,希望他们学成之后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服务国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两句诗也表达了杨联陞深深的家国情怀。他在晚年回祖国和家人团聚时,还能够在家人面前兴致勃勃地背诵
胡适这首绝句。据杨联陞日记记载,1976年2月,年近八十的
萧公权寄来一首七律《兀坐》,最后两句是“结伴还乡天倘许,今生已矣卜他生”。杨先生读后不禁潸然泪下。身处他国异乡,有国不能随意回,有家不能及时归,其痛苦之情可想而知。
杨联陞虽然身在美国,但是,他的生活方式和消遣方式仍然还是非常中国化的。他一生的业余生活中有三个爱好,唱
京剧、下围棋和打麻将,而这三个爱好都和
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有关。杨联陞早年就喜欢京剧,他在北师大附中读书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国剧研习社。他喜欢言派,学的当然是言派。他到达美国后,不能够经常看戏,在家里只好听京剧的唱片或
盒式录音磁带,聊以慰藉深深的思乡之情。著名历史学家
黄仁宇在《母亲》一文中还记载说:“1965年的一天,我与
哈佛大学的杨联陞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的
刘子健教授同在
何炳棣教授家中晚餐。饭后,何唱《
霸王别姬》,刘唱《
四郎探母》,都是慷慨悲歌。杨即席说:‘我们为中国的母亲同声一哭!’”他爱
京剧,实际上是热爱自己的家国,或者也可以说,京剧是他家国之思的寄托!唱戏大概是杨先生最顶尖的业余爱好,他唱老生戏的水平极高,是可以灌唱片的。二十多年间,朋友们为他录制了近十盘
盒式录音磁带,而他演唱最多的是《
武家坡》。1981年,杨联陞在北师大附中义结金兰的六兄弟之一的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
赵荣琛赴美探亲和讲学。杨联陞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赵先生到
波士顿后,杨先生接连几天在家里宴请他。1984年,赵荣琛再度访美,杨联陞专程从波士顿赴
纽约去观看赵先生和邹苇澄先生合演的《武家坡》。杨联陞钟情《武家坡》,当然是个人的偏好,但是他心系国家、思念家人的感情与
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年、夫妻难得相见的感情有许多相通之处。
杨联陞是著名的中国史专家,他的主要著作虽然是英文作品,但是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史。他的著作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他被著名汉学家
费正清称之为“西方汉学第一人”;
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眼界扩大,杨联陞的学术成就在国内文史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
耶鲁大学还是在
哈佛大学,杨联陞都以宣扬中国文化为己任,以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为天职。
杨联陞的学术研究涉及经济史、宗教史和
中原地区的语文,写过重要的
历史学著作,特别以七八十篇书评蜚声海内外汉学界。1965年夏,杨联陞对在
芝加哥大学执教的
何炳棣教授闲谈时开玩笑说:“你是历史学家,我是汉学家。什么是汉学家?是开杂货铺的。”杨先生在很多场合用“开杂货铺”“杂家”自谦、自嘲,但是这种说法也道出了杨先生做学问的特点,那就是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不是因为研究广泛,对很多问题的研究就可以浅尝辄止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正如何炳棣教授当时回答的:“可是你这杂货铺的主人货源,确实充足,连像我这样‘傲慢’的历史学家还非向你买货不可。”杨联陞在治学上继承了
清代以来的朴学传统,坚持以“训治史”,即彻底掌握史料的文字意义,尤其重要的是能扣紧史料产生的时代而求得本义,将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融入
现代史学的规范之中,开辟了汉学研究的新境界。
在美国,杨联陞交往密切的有贾德纳和
费正清等外国学者,而主要交往的是中国学人,这些学人包括长期逗留美国或短期在美国访学的
胡适、
赵元任、
何炳棣、
洪业、
梅贻琦、
钱端升、
李济、蒋彝、
杨振声、
张光直、
余英时等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师长,有的是同辈学人,有的是学生。
在
改革开放之前,杨联陞主要是同台湾的学人交往,他和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台静农以及著名学者
孔德成、
王德威、
陶希圣、
杜维明等人都有许多交往。他从1966年起担任台湾《清华学报》的主编长达十年,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同时在台湾《史语所集刊》上也发表过许多文章。
钱穆(字宾四)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杨先生和钱穆交往前后长达几十年。杨先生早在
清华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旁听过钱穆先生的中国通史课。1957年,杨先生拜见了主持香港新亚书院校务的钱穆先生。1960年1月,钱穆先生应邀到
耶鲁大学讲学,此后应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之邀赴哈佛讲学,杨先生是介绍人和翻译。1962年4月,杨联陞从
欧洲讲学后飞抵
香港特别行政区,然后准备前往
日本讲学。他在香港逗留一天,会见了钱穆,钱穆正在撰写《〈论语〉新解》一书,他委托杨先生在日本购买日本人研究《论语》的著作,很快,钱穆就收到了杨先生从京都寄过来的书籍。1968年7月下旬,杨联陞有一次
台北市之行。这时候的
钱穆已经迁台,并且住进了新修的
素书楼,杨联陞是钱穆住进素书楼后第一客人。1969年,为了钱穆晚年最重要的著作《
朱子新学案》的出版,杨先生特地破例向
哈佛燕京学社申请补助款三千美元。1985年,杨联陞应邀到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讲学,杨联陞说:“宾四先生素所景仰,承教有年,中文大学又颁赠予荣誉学位,亦思报答。”杨先生对钱穆推崇备至,他在不同的场合称赞
钱伯初是当今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硕果仅存的大师之一,他思想博大精深,当世无人能出其右,甚至连
胡适也未必能够达到他的境界。
改革开放后,很多学者访问美国,特别是访问杨联陞执教的
哈佛大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有钱书、
李学勤、
周一良、
任继愈、
汤一介、
张培刚、
葛剑雄等著名学者访问哈佛,都受到杨联陞的热情接待。1982年6月,著名历史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周一良访问哈佛,6月9日,周一良造访杨联陞居所,杨联陞接待了自己的老友,并且和周一良一起凭吊了
洪业、
赵元任两位先生在康桥的故居。杨联陞和
四川大学教授
缪钺在中美关系恢复正常之后又恢复书信往来。在这些书信中,他们一方面互相交流彼此的家庭情况,更多的是诗词唱和和讨论学术问题。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谭其骧教授的高足葛剑雄教授1986年7月到访
哈佛大学,曾经拜访过杨联陞先生,并将自己的论文交给杨先生,希望得到他的指导。杨先生认真地阅读了他的论文,并对他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1973年5月,著名旅美学者、语言学家赵元任访问大陆,5月13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刘西尧一起接见了赵元任夫妇及其外孙女、外孙女婿。在谈话的过程中,周总理表示,海外的中国学者都可以回祖国看看,祖国欢迎大家的到来。周总理还点了几个人的名,其中就有杨联陞。这个消息通过《
人民日报》传到海外,触发了杨联陞多年的思乡之情,促使他下定回祖国看一看的决心。
1973年年末,杨联陞先生给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寄去了贺年卡,很快就得到了驻美联络处的回音,联络处还为他寄来了一式三份的申请表。他迅速填写妥当,寄回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74年8月13日,杨联陞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1931年,杨联陞的父亲杨子徵在北平遂安伯胡同购得一处院落,五十年代初期因这个院落被拆迁,杨家迁到了
新开路胡同的一个小巧的四合院,杨母住两间北房。当时杨联陞回国,有关部门接待的规格很高,安排他住在
北京饭店,并且配备一辆轿车出行。杨先生坐车回新开路胡同杨宅,往往引起附近居民的围观。1974年8月27日,杨联陞夫妇还受到时任外交部顾问、中日友协会长的廖承志的接见。9月1日,杨联陞夫妇从北京飞往
上海市,在
江南游览后飞回美国。
杨联陞夫妇回国的1974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文革”已经接近尾声,但是社会的
政治经济学形势还没有恢复正常。他每次跟家人写信,下笔非常慎重。1976年2月21日的信中说,他几乎每日看报(指《
人民日报》),看《自然辩证法》;他看了2月8日
北京大学历史系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报道,说这让他“十分感动”。在1976年7月7日的家信中,他说他收到了女儿从
北京饭店寄到美国的一包书,“计有《论孔丘》《孔丘教育思想批判》《铁旋风》《边城风雪》《青松岭》《杜鹃山》《创业》《渡江侦察记》《火红的年代》,共九册,都很有用”。1975年,杨联陞有在下一年再次回国探亲的计划。他跟他的女儿杨忠平写信说:“国内历史界如此努力,令我十分感动,必得趁早在年纪不算老时加强学习。”他不仅想会见祖国历史学界的同行,也想见见其他方面的朋友们,看看
中原地区的新面貌。他为了再一次探亲访友,进行着各种准备工作。
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的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禁慢慢打破,特别是对外方面各种层次、各个方面的交流愈来愈频繁,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回国探亲访问的华人越来越多。1977年7月4日晚上,杨联陞及其家人再一次到达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探亲访问之行。这次探亲访问,他们下榻于
王府井集团北口的华侨饭店,官方没有高规格地接待他,但是他造访的地方更多。他访问了北京、
西安市、
洛阳市、
郑州市等五个城市。在访问期间,会见了
吕叔湘、
夏鼐、
史树清、
王力、
朱德熙、
白寿彝、
王毓铨、
胡厚宣等学界耆老,参观了
北京大学和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慈恩寺塔、
龙门石窟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琉璃厂、
民族文化宫展览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等公共历史文化单位。在与历史学家、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白寿彝见面时,杨先生向白寿彝建议尽快加快中美之间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交流;会见后回到住处,他还开列出美国东中西部相关大学的
人文科学概论者名单,供相关人士参考。最令他感到温馨的是,他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和下一辈人写写画画,享受更多的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杨联陞这次回国,正是粉碎“四人帮”不久,
改革开放的大船正准备起航,环顾四周,新景色新气象扑面而来。他心情畅快,对于新中国面貌的变化甚为欣慰,于是写诗言志,其兴奋和满足之情溢于言表:“居夷垂老到中原,最喜河山换旧颜。新寨新林看不足,轮车已过几重关。”
这首诗说自己“居夷”,用“夷”来指称所居之国,特别值得玩味。无独有偶,1974年杨先生回国会见著名物理学家
周培源的时候,周培源劝杨先生生病要少服西药,杨先生非常幽默地说:“在番邦只好服番药。”
中原地区古代,人们喜欢用“夷狄”“蛮夷”“番邦”来指称周边的少数民族,我们在欣赏杨先生幽默诙谐之余,更为杨先生心中永不衰竭的中国情怀而感动。
1985年,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
宿白先生邀请杨联陞先生到北京大学讲学,杨联陞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他认为前两次回国主要是探亲访友和旅游,作为著名的学者,还是要以学术为本位。他已经与祖国的学界有几十年没有较为深入的学术交流,他认为这次应该是以讲学为主。他还与四
四川大学学的缪教授、在
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的老友
吴于廑教授联系,商量有关讲学的事宜,打算在北大、川大和武大各讲一次。他特别对到北大演讲充满期待,当时已经确定了到北大演讲的题目,题目是“中国经济史中之数字与单位”“金元时代之康禅(即头陀宗)初探”。至于在川大和武大演讲的题目还要和缪钺先生、吴于廑先生商定。年轻的时候,他因为选择了
清华大学而与
北京大学失之交臂;四十年代本来准备接受
胡适的邀请回国入职北京大学,终因时局的变化和自己在
哈佛大学找到教职而使愿望未能实现。这次如果能够站在北大的讲坛上讲学,也就了却了他一生的夙愿。但是当年,北京大学在处理外宾讲学的问题上的政策出现一些变化,对外宾的招待之权由外事处转移到各系,政策方面的变化让他拟议中的回北大讲学计划搁浅。
杨先生腹之富与才思之美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据著名历史学家、杨先生的好友
周一良先生描述,杨先生为人谦和,虽在美国几十年,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中国旧时的读书人。他感觉到,杨先生一直没有适应美国文化中如
费正清、
孔飞力这样的学者所体现出来的高度自我表现、习惯于言之凿凿,咄咄逼人的一面。可能正是这种文化操守上的固执,造成他的精神上的压力和苦痛。从五十多岁开始他就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因而未能在汉学研究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0年11月16日,七十六岁的杨联陞病逝于他在美国
马萨诸塞州阿灵顿的寓所,而后葬于
波士顿枇杷地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