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
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
对于此一性质,作者
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内容简介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兵略是一门实学。《孙子》中说:“兵者,国之大事。”《
道德经》也说:“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国语·周语》载
周穆王将征
犬戎族,
祭公谋父谏曰:“夫兵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寇不可玩,玩则自焚,兵衅一开,天下震动。所以,在《乾坤大略》的开篇自序中,
王余佑特别告诫说,该书所讲的十端方略,每一端都深蕴杀机,对于初学兵略者而言,它是一盘定局,要处处依照筹画庙算而行,不可以有一丝错乱,慎勿妄自揣摩。全书十卷共征引战例一百七十余条,每一卷中或多或少,每一条文字或长或短,都各有深意,不得妄自夸多,或妄为增益。只有识得了这是一盘定局,才可以知道它也是一盘活局,步步举措契机甚活,任用甚广。各卷之中,其前后左右中间皆有含蕴,皆须发明,皆待接补。
书中所征引的战例,有言所已及者,有言所未及者,有及而已尽者,有及而未尽者,都须看活,深切揣摩。每摘其一字,俱可作十日思、百日想。等到识得了这是一盘活局,便又自可明白它终是一盘定局。如诸葛亮《隆中策》,不过三言两语,足以定天下大势。又如读
周瑜对
孙权所讲拒迎
曹操一段话而与《隆中对》相比照,足知天下英雄所见略图。
该书所引均为信史,源出古人的实战。时间上起
春秋,下至元代,地域则包括中原、
山西省、关陇、燕赵、
吴越、荆楚、巴蜀各大区,可以说是囊括了古今四方。大凡六合之内,秦鹿之隐显,九鼎之轻重,已尽在其掌握之中。汉代藏书于秘府,东平王向
汉宣帝上书求《
史记》,大将军
王凤说:“《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
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许。”
唐朝李世民命
李靖教
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奏曰:“李靖且反!兵之隐微,不以示臣。”唐太宗责备李靖,李靖说:“方中原无事,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求尽臣术,此君集欲反耳!”《乾坤大略》实在也是这样一部不可随意宣泄的秘书。杜越一见此书,慨叹道:“此草庐中事业也!”王源也曾评论说:“此诸葛武乡之流也!”足见此书之重要。
人物介绍
从先秦至
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
陈禹谟《
左氏兵略》、
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谈兵与谈略有很大不同。前者千端百计而变化无穷,后者则仅出数端即可明见端倪,甚至胜负立判。
朱熹《
朱子语类》在评论
张良时说:“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
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同样,诸葛亮的《隆中策》其实也只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连
孙权,北伐
曹操”数策,却是
蜀汉始终贯彻的方针。古代兵家运筹,一向只画上中下三策,虽只两三端,一经运作,天下得失立见。不过当时虽是如此,对于需要借鉴的后人来说,两三策毕竟太过简易。
《乾坤大略》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十大方略不仅互不重复,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各有先后次序,必须依次而行,不可以超前,不可以打乱,不可以增减,不可以颠倒。这十大方略是:一、兵起先知所向;二、兵进必有奇道;三、初战决战为上;四、决胜在于出奇;五、略地莫过招降;六、攻取必于要害;七、据守必审形胜;八、立国在有规模;九、兵聚必资屯田;十、克敌在勿欲速。十大方略不是可以更番尝试的十样招式,而是保举王业自始至终克成其功的一盘完整的棋局。就此一点而言,此书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兵书的特殊价值。
作品影响
从先秦至
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
陈禹谟《
左氏兵略》、
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谈兵与谈略有很大不同。前者千端百计而变化无穷,后者则仅出数端即可明见端倪,甚至胜负立判。
朱熹《
朱子语类》在评论
张良时说:“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
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同样,诸葛亮的《隆中策》其实也只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连
孙权,北伐
曹操”数策,却是
蜀汉始终贯彻的方针。古代兵家运筹,一向只画上中下三策,虽只两三端,一经运作,天下得失立见。不过当时虽是如此,对于需要借鉴的后人来说,两三策毕竟太过简易。
《乾坤大略》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十大方略不仅互不重复,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各有先后次序,必须依次而行,不可以超前,不可以打乱,不可以增减,不可以颠倒。这十大方略是:一、兵起先知所向;二、兵进必有奇道;三、初战决战为上;四、决胜在于出奇;五、略地莫过招降;六、攻取必于要害;七、据守必审形胜;八、立国在有规模;九、兵聚必资屯田;十、克敌在勿欲速。十大方略不是可以更番尝试的十样招式,而是保举王业自始至终克成其功的一盘完整的棋局。就此一点而言,此书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兵书的特殊价值。
作者简介
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明末清初人,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七十岁。
作者王余佑,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明末清初人,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七十岁。其先世为小兴州(今河北栾平北)人,本姓宓,自八世祖时徙居直隶新城,赘于王氏,因改姓王。
王余佑的父亲名延善,字维婴。
伯父名建善,字恢婴。有一兄一弟,兄名余恪,弟名余岩。在
崇祯十三年(1640)以前,王余佑已被过继给伯父为嗣子。崇祯十三年,王建善出任
临县知县,王余佑也相随到了临县。
王建善后调河南鲁山,王余佑也到了那里。入清,父兄罹难后,王余佑携伯父母解印归乡,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号为五公山人,不入城市者垂三十年。晚年时,
献县献陵书院邀请他前去讲学,为此又迁居献县,自称献县人。因之
清代各种传记中述其籍贯,有时称其为新城人,有时又称其为献县人。
王余佑幼伟岸,有大志。聪颖,读书识大体。十六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人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人
孙奇逢,又与
茅元仪、
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人
左光斗的赏识。
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清初北方的学术大师
颜元(字浑然,号习斋)、
李塨(字刚主,号恕谷)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二,温、恭是也。”称王
余佑气度包罗,可资师法,自谓平生所不能及,以至对王余佑“以父道事之”。李也说:“春风满坐,经济满怀,吾不及五公。”而在王余佑卒后,其长子王孚则亦以为李塨最能传其父之学。到
王余佑在献陵书院讲学时,门弟子远近从游的多至数百人。新城、
易州、
献县均相距不远。王余佑生长于幽燕之地,自幼受性理实学的熏陶,又遭逢明末与阉党斗争和明亡的激变,故其为人颇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其治学则以性理为根本,以实学及物为主旨,以明体达用为宗,以间邪存诚为要。其治身心专以诚敬为主,其于日用专以躬行实践为事。待人则教以忠孝,和易简谅,对己则立身孤介,刻苦砥砺,喜通任侠,敦尚气节,有古独行之风。王余佑虽为儒林中的士子,但是他读书的态度决不是追仿时文或是空谈性理,而是沿着实学一派的传统独开一径。
其治学范围,举凡天文地理、礼乐政刑、耕桑医卜,以至西洋语文,无不穷析端委,上下数千年如指掌。他还擅长书法,风格遒逸。而对于
清代极盛的考据之学,则多所忽略,盖其心意不重在此。喜作诗文,但都由兴所之,本乎性情,兴酣笔落,顷刻数纸,然而写后常随手散失,且多不合格律。
王余佑顷重的是实学,他的门人
李兴祖说他:“极纵横上下之说,数千年间事如
烛照数计。及指陈得失,蒿目时艰,真有坐而言可起而行者。”王余佑的实学才能在当时已被誉称为有本之学、王佐之才、命世之才、
王霸大略、足以安民济世。李兴祖说:“从来讲理学者弊在拘方而不适用,谈经济者流为功利而不入于纯”,王余佑则能“本理学为经济”,明体达用一以贯之。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尹会一也极力称赞说:“嗟呼!吾尝怪世之人动以儒术迂疏为道学诟病,如先生者隐而未见耳!使获见用于世,其不一雪斯言也与?”
故事
有几件事很能说明
王余佑躬行实践的实学精神和他北方学者慷慨悲歌的任侠性格。
一是明末
天启五年(1625)
魏大中、
杨涟、
左光斗等人被阉党
魏忠贤逮捕入狱,魏大中长子
魏学洢至京师抗争,当时阉党逻卒四布,王余佑与
鹿善继、
孙奇逢、
杜越等人予以掩护,奋不顾身,相与周旋患难。
二是在
临县时,条列时弊数千言上之,由于拂当事者之意,继父王建善被调任鲁山,实欲困之。王余佑见时世不可为,遂力劝继父解印归田。
三是在明末清初,经历了父兄的死难。
王余佑的生父王延善为县诸生,为人尚气义,曾以万金家产结客。明末兵乱,王余佑正校试于
易州,闻讯投笔而归。路经容城,与孙奇逢谋起兵。于是王延善率三子以及两个从子余厚、于慎联合
雄县人马鲁(一作马于)
建义旗,传檄起兵,聚众千余人。
孙奇逢也在
容城县起兵,共同收复了雄县、新城、容城三县。这时清兵入关,诸人遣散。不料王延善却遭仇家陷害,以抗清的罪名被捕入京。余恪、
余佑、余岩三人准备进京赴难,余恪以余佑已过继
伯父为嗣,不可轻死,于是偕余岩赴京。驰至琉璃河,夜闻人唱《伍员出关曲》,余恪说:“阿弟,误矣!吾二人俱死,谁可复仇者?弟壮,可复仇,
我死之!”挥余岩去,自赴京,大呼曰:“我起义
生员王某长子也,来赴死!”于是父子二人俱死燕市。余岩归,夜率壮士入仇家,尽歼其老幼三十余口无孑遗。官府急捕余佑、余岩兄弟,幸得
保定市知府朱(一作朱甲)及
易州道副使黄国安知其冤,为之力解乃免。王余佑闻父兄罹难,痛不欲生,招魂葬父兄毕,即奉继父母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称五公山人,躬耕养亲,不求闻达,三十年不入城市,而为学益勤。有时登临峰顶,慷慨悲歌,泣数行下。
王延善敦尚气义,散万金结客。
王余佑也和其父一样,任侠重友,慷慨好施,时人常称其能“困者周之,危者拯之,殁者敛之”。
孙奇逢以奇节自许,但这并不妨碍他平易和淡与世往来。仁以律己,恕以待人。其治身务自刻厉,而于人无论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用行。与人无畔,虽武夫悍卒、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由此名在天下而无人忌嫉。王余佑也和其师一样,“信道笃而任道勇,近仁之质,得诸刚毅”,然而与人和易,从容简谅。晚年时,时乘牛车往来于上谷、
渤海、嵩岱之间,儿童野夫见其过,皆聚迎随观,争相慰藉,说:“王先生来矣!”
王余佑也时时停车,问劳而去。
王余佑一生生活困苦。他做山人时的情形是“一闲牧竖,藿不充”。主将献陵书院时,他的布衣之交河间
知府王奂为他购置宅舍,副将
孔毅买下二百亩田地馈赠给他。晚年四方豪俊争相造访,他典衣挫荐接之,有时遇人有缓急,即为之筹措,百数十金无难事。及交游有馈赠,则介然不受,却金之节世咸重之。王余佑教弟子学诗时曾说:“
杜甫入蜀,
苏轼海外,乃有忠孝之情发为歌咏”。
孙奇逢曾对王余佑说:“余年五十始识一‘贫’字。我辈以贫贱之身,值流离忧患之际,典琴书,质簪珥,忍病停药,日不再食者屡矣。对妻子似难快心,对同志应无愧色。此字不明,终非真实学问。”所说很能代表当时诸人的性格。由此可知
王余佑虽列身儒林,但是他的生活环境和治学态度的确与一般俗儒、腐儒迥然不同。
王余佑研究兵法战略是由来有本的。他早年跟随孙奇逢学兵家言,以学习《孙子兵法》为主。他跟随
鹿善继受学,鹿善继曾协助
兵部尚书孙承宗镇守榆关四年,任赞画,有兵书《车营百八叩》传世。他的师友
茅元仪更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所撰《
武备志》有二百四十卷,约二百万字,附图七百三十余幅,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综合性兵书,茅元仪本人也曾随孙承宗督师
辽东,任赞画、副总兵,
方以智称赞他是“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为
王余佑所仰慕的
南宋人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也曾考论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成《酌古论》一书,对王余佑影响很大。明末清初时,军事问题已成为注重实学的一派儒士所共同关心的焦点,王余佑对于兵法战略的研究,就是在当时传统和风气影响之下进行的,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而在王余佑之后,
清代的北方学者中,
颜元也是自幼学习兵法,于
技击驰射无不精通,遇豪杰无论贵贱莫不结纳深交。
王余佑死后二十年,为他作传的大兴人王源也是一位喜欢任侠言兵的奇士,其父为明
锦衣卫指挥,又曾从著名兵法家
魏禧受学,性情豪迈不可羁束,于当世之人视之蔑如,于古人亦然,心中所慕惟有汉诸葛武侯(诸葛亮)、明王
刘基(
王守仁)二人,自以为当北面武乡侯,而与
陈亮并驾齐驱以争先后。
王源对人自然是少有赞许,况且又精通兵法,但他对
王余佑却能独加赞赏。
王源在为
李塨的父亲所作的《李孝先生传》中说道:“北方学者多暗晦,寡交游,著述亦不传于天下。以予所闻,
孙奇逢而外,不过山右
傅山(傅山)、
渭河平原李中孚(李顒)数先生而已。既与李刚主、张文升订交,乃知有五公山人及
颜元诸君子。”从王源对王余佑的评价中,也可以印证出他在兵法战略研究上的分量与价值。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余佑还身负武学。早年他跟随孙奇逢受学时,就是一面学兵家言,一面习骑射、击刺,无不工。时人称其才兼文武,精于
技击,说他“恒以谈兵说剑为事”。他常与弟子歌诗饮酒、骑射技击为乐,直到晚年,他谈兵述往事,仍能目光炯炯如电,声若洪钟。有时持兵指画,胡须戟张,蹲身一跃丈许。驰马弯弓,矢无虚发。使观者莫不震
栗色动,啧啧称叹。
王余佑自己也说他平生性不平,好武健,生来一点血性,不肯以涂朱傅粉争妍取怜于世人。有时居家郁闷,一室叫跳,须眉如刀立,倚天而号,提剑而舞,击节徘徊,欲歌欲泣。王余佑在新城时,李恭曾将他车迎至家,传授枪法刀法。
在王余佑的诸多遗著中,亦有一套《十三刀法》,又称《太极连环刀法》传世。王余佑研究兵法战略是将理学、武学、兵法和慷慨任侠的性格合为一体,这样贯通成一种有根基、有渊源、有活力的实学。就此而言王余佑实非寻常文弱书生排比史事
纸上谈兵之可比。
清代盛传于北方的
颜元力倡实学,高举实学、实习、实用的大旗,而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在三十岁时就曾登门问学于
王余佑,受到王余佑的很大影响。就此来看,王余佑完全可以称做清初北方实学的先驱。
再说到王余佑对清廷的态度。王余佑生当明末清初,父兄又为清人所杀,国亡家毁,对于满清异族统治不能没有抵触。只不过当时天下大局已定,而
河北省又近在京,所以他不可能有太过激烈的举动。《
清诗纪事初编》中评论说他诗似谢皋羽(
谢翱)、
郑思肖(郑思肖),文模
陈亮(陈亮),“然辞旨隐约,不作陵厉指斥之语”,也即此意。陈亮于谢翱、郑思肖均为
南宋人,陈亮力主抗金,诗文豪放激越。谢翱曾参加
文天祥的抗元义军,诗风沉郁,寓沦亡之意。郑思肖于宋亡后隐居
苏州市,更名思肖、所南、忆翁,
墨兰不画土根,墨竹画苍烟斜月,皆寓对
北宋的思念。
王余佑身上所表现出的抗清情绪可以从数处隐约察知。其一,他平生独慕陈同甫,为其有真英雄风度。而至垂老读史,“至谢皋羽、郑所南诸君,又未尝不掩卷流涕也”。说明他的个人情感已与国家兴亡连在一起而不可更改。其二,王延善父子起兵时,值清兵入关,仇人诬陷。然而王氏父子是否真正有心抗拒清兵,恐怕确实在半虚半实之间。王余恪入京赴难,不喊冤枉,而大呼“义军来赴死”,似是自服之辞。其三,入清后,王余佑先在五公山隐居三十年,又在
献县讲学十年。四十年不出仕,亦当是一种不合作的抗拒。其四,
王余佑在编定了《乾坤大略》的十卷之后,又专门搜集了江南对于北方的十次胜战,编定了补遗一卷。他说:“十卷中至矣尽矣,尚须补也与哉?曰:为十胜而设也。”“此十者,皆起于江东之师,以取胜中原。”“江南脆弱,谁不闻之?然迹其所以胜,不在强弱也,顾人之运用何如耳!”其意似深望于南明之光复。
王源对王余佑所著诸多兵书战略评论说:“予久知山人名,特不详其水平。后交李刚主,始闻其详。而今乃得读其遗书,抚卷流涕曰:此诸葛武乡之流也!天之生此人也,谓之何哉?既已生之,又老死之,天乎!吾不解其何意也?”又说:
隋朝王通隐居教授,所造就的人才皆足以安民济世,而不必功自己出。现在天下人才日下,没有能比得上前人的,但是也许
王余佑的弟子不同。王余佑的亲传弟子虽不能有所作为,但是日后只要是读过其书能私淑王余佑的,自然也是他的弟子,“虽数十百年之久,固无异于亲炙之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王余佑“又何憾焉?”观其文意,似已预期数十百年后谋图翻覆之举。
王源的这个意思,未始不是道出了王余佑的真意。而这
反清复明的心愿,无疑更加突出了王余佑兵略研究中的实学特点。
王余佑一生著述除《乾坤大略》外,还有《居诸编》十卷、《诸葛八阵图》一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十三刀法》一卷、《文集》三十二卷,《涌幢草》三十卷,以及《认理说》、《前著集》、《通鉴独观》、《茅檐款议》等。《居诸编》汇集古人经世之事而成,据《乾坤大略总序》所说“十年间胸中垒块悉谱之于《居诸编》一书”等语,当是作者较为注重的一部书。原书不存,其大部分内容收入蠡吾人李培所编《
灰画集》中,后者的书名亦取自王余佑诗“灰画何年计得成”。《茅檐款议》据《
清诗纪事初编》称是作者所最自信者,该书与《通鉴独观》、《前著集》三书中,估计应有不少篇幅仍是论述军事地理与军国大略的。《太极连环刀法》今见于《蟫隐庐丛书》。《涌幢草》应是
王余佑的诗集。今所传《
五公山人集》是在王余佑卒后,由门人
李兴祖(字慎斋)另外搜集、抄录的,后迟至
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刻行世。共十六卷(《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
直隶总督采进本为十四卷),其中诗五卷,文十一卷。
王余佑卒后,其遗书一说存于后人、家人之手,一说交与门人
李塨。王余佑有二子,长子王孚,次子
王咸。王咸早殇。王孚字曙光,
吕振羽李塨同游,但在王余佑卒后,亦寻卒。不过据
秦聚奎《乾坤大略序》王余佑裔孙王亭(字茂才)携其先人藏书数种、《
四库全书总目》子孙遂为
献县人等语,王余佑应有后人传嗣。
李兴祖在编定《
五公山人集》时也说:“先生编甚富,几重压
牛腰,今藏于家,未及行世。”但据《颜李师承记》所说,王孚将卒,使人招李塨至献县,“尽以五公遗著付之”,李塨还选编了一种《五公文集》,并为
王余佑写了传记。而在二十年之后,
康熙四十二年(1703),王源也确是在李恭处得以读到了王余佑的遗著。大概在李塨卒后,王余佑的遗著便也从此逐渐散失。
《乾坤大略》的编撰在《居诸编》之后,观其总序,当时王余佑仍在五公山隐居,而其署名中称献县人,似到其晚年在献陵书院时最后编定。魏坤《五公山人传》也说:《居诸编》、《乾坤大略》、《诸葛阵图》、《通鉴独观》诸书“皆山人所手辑也”。据
李塨《颜习斋先生年谱》和《颜李师承记》所说,《乾坤大略》又名《一史兵略》。但由该书既不按史书分类、又不依先后编年的体例而论,仍以《乾坤大略》的书名更为切题。
《乾坤大略》的版本最初为王余佑“山中所手辑”的手稿本。
辰州人
秦聚奎任肃水(即
安肃,今徐水)知县时,由当时的传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但所抄本的内容往往事不归类,驳颇多,甚为可疑。秦聚奎随后调任饶川(即
饶阳县),
咸丰四年(1854),正逢
王余佑的裔孙王懋亭到饶,带来了王余佑的藏书数种,其中就有《乾坤大略》。秦聚奎称此书为“原本”应该就是王余佑的手稿本。秦聚奎将传抄本依据原本重校一遍,才知传抄本中错杂重复之处为后人所窜入,“而原书固自融贯也”。当时正值
太平军起,“筹防吃紧,到处戒严,韬攻守之术尤为救时良剂”。于是
秦聚奎又据原本将此书重新校录,将传抄本恢复为原本。
传抄本的主要问题,是较原本多出了十三条,其中一条是重出的,十二条是不类的。
王余佑原书编纂时的体例,是各卷之间不避重复,所谓“一时俱有”,这样的重复全书共有五条,而秦聚奎校出的一条是于本卷中重出的,因此在重新校录时便删去了。不类的十二条则仍然保持传抄本的原状,而于各条下注明“秦校原本无此条”小字。这时上距王余佑之卒已有一百七十年。又过了二十余年,光绪五年(1879),《畿辅丛书》开雕,《乾坤大略》是惟一被选刻的王余佑的著作,所依据的就是
秦聚奎据原稿校录的本子。这是该书的首次校录,上距
王余佑之卒已近二百年。
《乾坤大略》后来的版本,有宝兴堂光绪三十二年(1907)刻本,山西育才馆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丛书集成初编》铅印本,均以《
畿辅丛书》本为底本。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