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二中学是一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公办全日制
普通高中,由湖州市教育局主管。学校创办于1901年,历经多次更名和合并,最终于1958年定名为湖州市第二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有47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2000余人,正式教职工224人。学校是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学校拥有33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累计170人次获得市级荣誉称号的老师。
历史沿革
湖郡女子中学时期
187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上海
嘉定区南翔镇设立悦来书塾,后分男女两校,男校名华英学堂,女校名文洁女塾。
1901年两校迁到湖州马军巷。女校迁来后即更名为湖郡女塾。
1906年在海岛建新校舍(原湖州师专和湖州宾馆处),随即迁入。
1907年增设中学部(原为小学)。
1927年改称为湖郡女子中学。抗战期间,因校舍被
日寇占领毁坏而一度停办。
1939年底开办女子补习班,后兼收男生而称为海岛中学。共办了五年。
抗战胜利后,即在1945年底海岛中学结束,1946年又恢复湖郡女子中学名称。
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时期
1901年华英学堂从南翔镇迁到马军巷,1904年又迁到天宁巷。
1906年在海岛建立中西学堂(现在十二中处),华英学堂随即并入。1910年改为海岛中学。
1915年又改为东吴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属
苏州市的东吴大学管辖(东吴大学就是现
苏州大学前身)。
1932年将东吴大学在
湖州市的第三附属中学与在上海的第二附属中学合并,在湖州建立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抗战爆发后,学校被
日寇占领。
1938年2月,部分师生逃到莫干山办临时中学,另一部分师生转辗几天到达
上海市,与苏州的第一附中在上海建立东吴大学苏州吴兴临时联合附属中学。
1938年8月在
莫干山的临时中学奉东吴大学校长之命也迁往上海,并入临时联合附中。
1941年15月8日,因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对美英宣战而进袭上海租界,占据联中的穆尔堂,这部分师生只能并到联中的另一处大陆商场继续上课,1942年1月因战事停办。
1942年1月26日联合附中二十余人组织起来,另借租房子,办起正养中学。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9月1日正养中学名称取消,恢复东吴大学苏州吴兴临时联合附中的名称。
1945年12月5日苏州附中奉命先回到苏州复校。而吴兴附中因在
湖州市的校舍被
日寇严重破环,师德堂大楼在1945年2-3月间被日军夷为平地,故暂不能回湖州。
1946年8月吴兴附中迁回湖州,9月开学,恢复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名称。
湖州市第二中学时期
解放后,1952年12月东吴大学吴兴附中与湖郡中学正式合并,建立湖州初级中学。
1957年改为湖州第二初级中学。
1958年改为湖州第二中学。
1977年底被评定为省重点中学。
1998年10月,湖州二中新校园落成。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有47个教学班,有学生2000余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03年,学校拥有教学楼2幢、实验楼1幢、学生公寓楼4幢、图书信息大楼1幢,拥有使用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艺体馆、乒乓球房、形体房、体操房、健身房及1个400米标准塑胶
田径场,10个
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
羽毛球场、1个标准塑胶网球场及1个带500人看台的室内篮球场。
师资力量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3人次,获市级荣誉称号的老师累计170人次,其中,
湖州市首批“南太湖特支计划”人才2名、市级学术带头人4名、市教学明星14名、市教学能手20名、教坛新秀18名。
省师德楷模:胡一兵、蔡轶佳、钱建琴
湖州市首批“南太湖特支计划”人才:贾桂强
硬件设施
占地面积
1998年学校迁入湖州市学士路新校址时,校园面积为100000平方米(约合150亩),建筑面积为17900平方米,拥有两幢回廊相连的教学楼、一幢配有20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的实验楼,一座食堂、两幢普通学生宿舍等设施。2001年学校开始二期工程,新征土地100000平方米(150亩),使学校整个占地面积达到200000平方米。2002年新竣工投入使用新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学生公寓
1999年竣工投入使用两幢带卫生间的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3年新竣工投入使用3幢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7440平方米。
图书馆
2003年新竣工投入使用图书信息大楼,建筑面积达8360平方米,图书馆书库一间,学生阅览室2间,教师阅览室1间,共有藏书86000册,每年学校订阅的杂志种类超过300种,全部对师生开架借阅,拥有专门
计算机教室3间,语音教室3间,1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电子阅览室,2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电视演播和闭路电视系统,并且安装了天文观测台等先进设施。2003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现代化的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超过了60间,为每位一线的教师配备了先进的
笔记本电脑,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电脑网络系统等设施,2013年全校共有电脑591台,每4.75个学生拥有一台电脑.
艺体设施
200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艺体馆,拥有标准的带500人看台的室内篮球场、乒乓球房、形体房、体操房、健身房等设施,完全满足学校雨天等体育活动。2003年新竣工1个400米标准塑胶
田径场,10个
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
羽毛球场和一个标准塑胶网球场等先进体育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精良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功勋教师宋萱,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省
化学特级教师
江旭峰,陈香梅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罗展华,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省政治特级教师张建庆,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朱建民,省师德楷模胡一兵、蔡轶佳、钱建琴,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旭峰、贾桂强等。目前,有省特级教师2名、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名、市级学术带头人4名、市教学明星14名、市教学能手20名、市教坛新秀18名等。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的老师累计200人次。
高考成绩
湖州二中在2018年高考中,一段上线率大幅提升,达到48%,创二中历史新高。
湖州二中2017年高考成绩一段上线率33%。其中曹家杨同学取得680分的好成绩!保送生班一段上线率达88%,创历史新高!
湖州二中2016年应届一本重点上线人数为259人,理科205人,文科54人,重点率达37%。理科有两位同学获得700以上高分。
湖州二中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其中重点上线人数为254人,理科190人,文科64人,重点率超35%,创历史新高。
湖州二中2014年高考,重点上线人数为248人,其中理科197人,文科51人,重点率再创佳绩。
湖州二中2012高考本科一批上线245人(其中理科198人,文科47人)。
学校荣誉
办学特色
校徽
上善若水,以承载万物的水作为湖州二中的核心文化载体,采用水的篆体为主形,以自然流畅的曲线变化,整体同步形成代表二中的数字“2”和字母“Z”的主形。
其中水的形象中第一笔是一个问号,取自
陶行知先生的“起点是一问”,寓意慎思笃行,也蕴含着二中人处世以“诚”,待人以“爱”;水的形象从中间一笔开始巧妙运用中国书法笔触,引出文房四宝之冠——湖笔,且下笔苍劲有力,气度不凡,彰显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二中精神;水的收笔处有一书卷,恰如翻飞的书页,寓意读破万卷书,以博学明辨,也昭示着二中人的“勤”与“毅”。
最后将湖州二中建校年份1901融入,是为铭记百年历史,结合整体斑驳的雕刻质感,尤其彰显出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部分留白处理,既是给予教育成长空间,也预示着二中师生将不断开拓未来,谱写新章。
校徽整体结构为圆形,与校标的方形相呼应,既有“天圆地方”之寓,又意“智圆行方”之道。整体的色彩区别于校标,采用中国红作为主色调,寓意了二中师生,以拳拳赤子之心,传中华文化与美德;以旭日蓬勃之势,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共迎更美好的明天,同创更辉煌的未来。
校训
诚、爱、勤、毅
办学理念
明德致用,务实创新
学校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特色目标
卓尔不凡,越而不已
核心文化,卓越教育
办学定位
市内领先,省内一流,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精神见长,国际视野宽广的
杭嘉湖平原名校
育人目标
大气、睿智、高雅、从容的现代卓越人
学校发展
湖州第二中学坐落在
湖州市学士路,创办于1901年,2011年12月成功地举办了湖州二中建校110周年庆典。学校于1997年被评为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98年学校初中、
高中脱离,高中部迁入湖州市学士路新校址。2018年8月起由
江旭峰同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学校办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坚持“服务于祖国,奉献于人民”的人生信念,成为“顶天立地有本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工作的一代新人为宗旨。“顶天”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激情,有坚定正确的方向;“立地”就是要能够求真务实、踏实肯干、团结协作,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有本事”就是要有知识、有能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二中的学生要达到“四个一”的具体要求:
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二中学生在独立人格的追求上,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奉献人民。
一股高雅文明的正气:二中学生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学会审美,诚实守信,协作共事,具有团队精神。文明礼貌,正直高雅。
一身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二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敢于冒尖、学有所长、主动发展,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副强壮健美的体魄:二中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健体,能根据自身的身体和生理特点,学会健身的技能和方法,讲究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注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充满改革活力、追求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一、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1.创造教育现代化良好的条件。1999年就成为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教师改革
课堂教学,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好的物理环境和条件。
2.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体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切实转变单纯地传授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该校不是摆设而切切实实提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与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1.全体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进一步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该校教师的基本信念。为办好
湖州市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教师尽心尽职,立足岗位,做出贡献。
2.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与外校与外地区的交流,多次组织教师到
上海市、
杭州市等教育先进地区的优秀学校参观访问,同时教师自身也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式转换,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学校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报考在职教育硕士。该校已经有多名教师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研组中广泛深入地学习教学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开展听课评课并逐步实现微格化,深入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找出差距和问题所在,切实加以改进。
4.进一步加强师资的梯度建设。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校本培训,继续抓好青年教师“五个一”培养计划,进一步落实新老结对助教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取经,校内开设公开课并进行录像评课,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使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取得长足的进步,分别在全国、省、市各项教学比赛中获奖。该校还着力培养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名师工程,许多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取得骄人的成绩。
5.加快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制度,通过改革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率先在全市进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优质优酬,优胜劣汰,拉开差距”。通过改革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全校工作的开展。为此学校进行多方面改革,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打好基础。
①建立公正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搞好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前提就是评价。学校将建立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四方面相结合的评价考核制度。
②修改和完善高考奖励制度。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愿望,是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所在,不断提高该校的高考水平与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方面,学校通过对高考奖励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社会和家长满意。
三、学校注重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
学校大力营造教科研气氛,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意识,以科研为先导,逐步实现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成为科研型的教师。2003年大型课题《发展性预科教育模式——城市重点
高中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确立为“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是
浙江省省惟一有立项的中学。以此研究为载体,精心组织,全力打造,全面推进科研兴校,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确立了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工作重点,课题研究更贴近教育和教学实际,更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的常见问题。
学校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成果集和报刊,交流教育科研信息,现已编辑了研究性学习和教师说课等多个
专集。实践和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们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主要开发两类校本课程:一是发挥重点中学基础教学强的优势,开发基础型课程,二是发挥研究性学习实施早、规范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优势开发拓展型课程。要努力形成有湖州二中特色,体现
湖州市二中水平的校本系列课程。截止2013年由该校老师主编多种教学辅导用书已出版发行。学校以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为国植贤德为先
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针对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我国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进步,学校将整合多元的德育内容,探索和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工作新方法、新机制和新载体。在全校实施德育导师制,挑选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的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教师组成导师团,真正体现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也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
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策划、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品德,充分体现二中学生一身文明高雅的风度。该校按照“一项原则”、“二种意识”、“三个层次”、“四个纬度”的实施方略,形成“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中心,以四大节日活动为基本载体,以
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的二中德育特色。
1.“一个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德育内化: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以完善人的道德为始终目标,把对学生的教育,由“外求他塑”转化为“内求自塑”。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完善的追求,有对自己负责,把自己塑造好的能力。学校要为全体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自主策划和实施各项德育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与升华。
2.“两种意识”。树立“全球意识”、“现代意识”,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将更开放,而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具有高素质的各类人才队伍。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形势,包括国际国内政治生活的人和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使
社会主义教育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具有“
全球意识”和“现代意识”。
3.“三个层次”:德育工作中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年级特征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形成高一到高三的递进层次,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一年级突出抓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巩固和发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成效,提升
学生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和道德能力等品德的内在气质、涵养、风度和水平。高二年级推进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完善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高三年级以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为主线。以学校业余党校为主要阵地,实现党的理论、基本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
4.“四个纬度”: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四大节日”活动。把“读书节、
中国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增进对社会、对国情、对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体验与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积极实施新课程计划,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该校提前一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体系,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切实开展新教材的学习和研讨。重视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加强选修课、活动课程的建设,重点抓好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和管理。这样使该校的研究性学习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点配置了创新实验室、天文地理实验室、无土栽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场地,同时,加强和完善了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从课时的设置、课题的选择、教师的指导、活动的开展到成果的形成及测评,一系列工作规范而有条理,并显示一定的成效和影响,吸引了省内外兄弟学校领导和同行的参观学习。该校基本构建了以过程研究为主线的目标体系,并以学年为单元,确定各阶段的课程目标。
[高一]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培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并具有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三、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
青少年在高中阶段,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在这关键的时刻,应以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身体朝着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从学校领导至教师都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育人新观念,不只着眼于上好在校期间的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
技术技能外,应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
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实施了体育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着重考虑学生特点,课内外教学、活动采用自主选项法,充
分体现出学生在选项时按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创造条件让每个体能、个性、潜能各有差异的学生充分得到发挥,发展其特长,开发个性优势,例如体力与智力完美结合的新兴定向运动,就深受学生的欢迎。着重提高学生对体育课、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的自身价值产生一种渴求趋势,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直接体育需要。促使体育教育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以求得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的体育教育意义。成功地构建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整体方案,建立体育课教学“二段型”教学形式和课外体育活动按兴趣分组的形式,研究“二段型”教材建设的优化组合,实行竞技教材化。编制一套学校
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试行纲要。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措施,历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1997年被评为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从1998年迁入新校址以来,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及重点率稳步上升。1999年赵乐、施玮同学更是位列全省高考理科第二、四名。学校建立了“优秀学生培养工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学校德育创出了特色,在省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1987年被授予
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并一直保持至今,1991年被授予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全国和浙江省读书先进集体,1999年学校党支部被授予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3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1991年和1999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德育先进集体,2002年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学校,2000年和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团委,2006年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委。1999年被授予浙江省中学生先进业余团校和“曙光计划”省级示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结出累累硕果,该校是浙江省15所综合实践课实验学校之一,2003年是
浙江省教育厅点名在
大连市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进行交流的四所学校之一。2004年,被授予“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学校”。2006年、2008年被授予空军招收飞行员先进工作单位。2007年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被授予
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首批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09年被授予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2018年,学校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目前全校共45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2000余人。正式教职工224人。
杰出校友
裘明德:49年高中毕业,56年山东医科大学毕业,84年至86年获
哈佛大学、密执安等大学三张研修证书,现任
兰州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津贴。
张玉花(上海航天局登月总设计师):86届高中校友,现为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探月工程某型号总指挥、研究员、
上海市宇航学会高级会员。在她身上展现了新一代女
科技人员经过自我不懈努力,与男同胞们并肩战斗,让“嫦娥奔月”这美丽传说和“敦煌飞天”这千年飞天梦想变为了现实的风采;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热爱航天事业,为完成飞天任务无怨无悔忍受压力的宽阔胸怀,和自尊、自信、自力、自强追求完美的优秀品德。
沈宏炜:1985年湖州二中毕业,中国技巧运动员,1988年5月,她和队友在全国技巧冠军赛上,夺得“混双”第二套冠军,1989年获
全国技巧锦标赛第一套冠军。1989年10月她代表我国参加在
苏联里加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杯技巧赛,她与队友摘取了“混双”第二套
金牌和全能银牌,成为湖州第一个世界冠军。为此,1989年被评为
浙江省“十佳”运动员,并载入《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大辞典》。任浙江省体工大队教练。
黄拥军:1983年湖州二中毕业,中国技巧运动员,1988年获全国技巧第一套冠军,1990年获全国技巧及全能第一套金牌。1991年在第八届世界杯技巧赛中与队友合作,获男子四人全能第四名,1994年在第十一届
世界技巧锦标赛中与队友合作,获男子四人全能,第一套和第二套三项冠军,并与队友合作,获混合团体冠军。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94年获
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朱培坤:
湖州市人,深圳市百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教授;成都百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百绿生物染色体杂交研究所所长。
维管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的发明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学术理论的奠基人,高等植物多基因改造的开拓者。应用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创造出豌豆—
玉蜀黍属、小麦—玉米、水稻—玉米、高粱—水稻、
大米草—水稻、玉米—水稻和玉米—小麦等一系列新类型粮食作物。相继发表《多基因工程试论》、《高等植物纲间杂交的探索》、《植物遗传工程转化学初探》和《高等植物的第三类杂交——染色体杂交》等学术文章。由山东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海内外唯一的一本高等生物(植物)染色体杂交的专著《
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蒋承: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1954年毕业于湖州初级中学(今湖州二中),历任中国古生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
卢良恕:著名农学家、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
高中时期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今湖州二中),194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
金陵大学农艺系学习,随后在中央农业实验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1954年,由他主持选育的早熟、抗锈、丰产的“华东6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推动了中国
长江中下游平原小麦生产。在农业宏观研究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
种植业三元结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等重要战略观点。1994年
卢良恕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在小麦育种、栽培、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科技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仁:我国著名力学家、
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1938年于东吴大学附中(今湖州二中)毕业后进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48年,王仁于
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攻读研究生课程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美国布郎大学应用数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
北京大学力学系和数学系。70年代初期,他走上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开辟了中国地球动力学的新领域。1980年王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塑性
动力学和地质构造应力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为中国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钦俊德:我国著名昆虫生理学家。1933年于东吴大学附中(今湖州二中)毕业后进入东吴大学生物系学习,而后又于1950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理科博士学位,后转入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任荣誉研究员。回国后,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和
北京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他在研究除灭农作物害虫方面硕果累累,曾先后四次获国家和科学院重大
科技成果奖。
钦俊德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我国的昆虫生理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徐献瑜:1928年东吴三附中高中毕业,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计算数学专家、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1922年,徐献瑜考入东吴三中(今湖州二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1932-1934年徐献瑜在
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美国
华盛顿大学深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是
美国华盛顿大学第一个获博士头衔的中国人。1956年,他在
苏联编出了中国人写的第一个电子
计算机程序。徐献瑜先后在燕京大学、
台湾辅仁大学、
北京大学任教;并历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中科院计算中心研究员、全国计算数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徐献瑜教授为我国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研究和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尚荫:著名微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病毒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25年毕业于东吴三中(今湖州二中),并考入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而后于
耶鲁大学深造,并于1935年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他去
斯坦利(美著名生物化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病毒学研究,而后于1947年在武汉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病毒学研究所。高尚萌历任
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病毒学武汉研究所所长。高尚萌于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病毒学实验室、病毒学专业和微生物学专业,对中国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谈家桢: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高中时期,谈家就读于东吴三中(今湖州二中),高中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学习,而后又于1932年考入北京
燕京大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1934年,谈家桢前往
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并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
路易斯·摩尔根教授。1937年,谈家桢回到了祖国,先后任教于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并历任复旦大学校长、
中国遗传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谈家桢一生致力于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遗传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9年国际上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发现的一颗编号为3542号的
小行星为“谈家桢星”。这既是对谈家桢在遗传学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终身不渝、孜孜不倦于中国科研和教育事业精神的礼赞。
潘德明:自行车环球旅行家,1930年6月,潘德明秉持信念,历时七年,行程数万公里,从参加
上海市组织的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开始,经
杭州市、
广州市、由
海口市进入
越南,行到
清化省,仅剩一人,遂把徒步改为骑自行车,途经亚、非、欧、美、澳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环球旅行。1937年6月从缅甸回到祖国的
云南省。途中受到29国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和著名人士接见,曾拜会了
印度大诗人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及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美国受到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接见和奖励。1976年辞世。
裘明华:我国著名医学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专家。194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今湖州二中),高中毕业后进入东吴大学医学系学习。曾先后任教于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首民:原名黄墨林,湖州青山人。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基督教教会创办的湖州海岛中学(湖州二中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结识
上海市来湖求学的吴成栋,成为吴门常客。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后,接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的黄墨林火速奔赴前线,投身革命,参加了保卫汉口的战斗,并被湖北革命军政府的
都督黎元洪任命为前线督战员。清军溃退后,调任革命军总指挥部
黄兴的卫队长。汉阳失守后,他与黄兴等人一起去南京参加了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盛典。回沪途中,黄兴为其改名“首民”,意即参加武昌首义之民。1913年,经孙中山推荐,他与荣毅仁等人一起赴美留学,先入
密苏里州派克大学(Park University)攻读农科,尤专植棉。后又入
亚拉巴马州(Alabama)工业学院,于1916年毕业。毕业后转入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
Colombia University)修学商业组织及
管理学。居美时曾获得
清华大学奖学金。1917年学成归国。“五四”运动爆发后,黄首民积极参加民主爱国运动,断绝与
日本的工商关系,并动员工厂员工抵制日货。1976年于
上海市逝世。
王会悟:1898年7月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6岁开始受古典文化启蒙,13岁就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20岁到湖州湖郡女塾(今湖州二中)攻读英语。1920年她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结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王会悟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并成为了选点“一大”的功臣。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和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于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1993年病逝于北京。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人,也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是我党最早的一本妇女刊物《妇女声》创办者,是一名优秀的妻子,忠诚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战士,被毛主席称为“真正的人”。
王士龙:双林人,曾就读于
湖州市东吴大学附属中学(现湖州二中)。他品学兼优、思想进步、体格健壮、多才多艺,曾在省运会上获得过标枪和铅球第一名。1935年,他和双林一批青年人组织“双华篮球队”,这个球队是湖州最早的篮球队之一。1937年11月,
日寇占领了双林,国难当头,时任双林育才学校教员的王士龙怀着一腔救国热情,参加了省政工队并担任双林政工队副队长,他发动群众,举办训练班,出版抗日刊物等,积极投身抗日运动。1941年,王士龙不幸被捕,坚贞不屈,痛骂日寇,于7月18日被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25岁。他是双林为抗日而牺牲的第一人,2006年被
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方慕兰:1952年读高二,1957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任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胡正海:1949年高中毕业,1953年东吴大学毕业,1957至1959年
北京大学学习,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津贴。
莫述诚:1950年高中毕业,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夫人施印华,1951年高中毕业,北京轻工业学院副教授。
张爱民:1945年
高中毕业,1949年东吴大学毕业,任北京燕山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橡胶事业部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津贴。
赵筹:1934年高中毕业,1939年华西大学生物系毕业,1942年获中国大学昆虫系硕士,1949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生物博士,1952年任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动物系教授。
闵杰:65届初中校友。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和经济史,现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1976年8月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76年9月至今在本院近代史所工作。任近代史所图书馆馆长。论文《戊戌学会考》获中国史学会第一届优秀论文奖,《论清末彩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
潘祥康:1961年高中毕业,1966年北京外语学院毕业,曾任驻外政务参赞和大使。
沈培康:1972年高中毕业,82年
厦门大学毕业,92年获
英国爱希克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英国特许化学家、留英学者化学科技理事、中国轻能发电装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
朱宗德:1954年初中毕业,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毕业,任
国防科技大学正军职
少将副校长。
朱孝林:1960年初中毕业,1964年通讯兵学院毕业,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五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郑全全:1963年初中毕业,1981年杭州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91年在英国
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郑国:1949年初中肄业,1959年山东青岛医学院毕业,任山东
滨州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柏兴:1966年初中毕业,1997年杭州大学研究生,任
新华出版社《浙江经济报》副总编、主任编辑。
周忆:82届高中校友,1992年,获得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初,加盟中国第一家国际公关公司“中法公关”(后被爱德曼公司合并)任项目主管。1993年12月,加盟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其中国地区第一位公关代表。1999年12月,被任命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传播与策划部高级经理,同时兼任亚太区企划部品牌推广负责人。2001年10月,加盟IBM大中华区任企划部总经理。2002年9月,被任命为IBM大中华区企业传播与策划部总监。
王:1983年高中毕业,1988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199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获石油工程学博士学位,现任
英国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院研究工程师。
王飞舟:1985年高中毕业,2001年4月日本东京大学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任日本
5pb中田制作所技术部副部长,副总工程师。
黄海:1979年高中毕业,90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教授。
俞智强:1975年高中毕业,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1999年获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曾任驻英国大使馆外交官、教育局财务司处长,任中誉
会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级会计师。
徐大伟:1975年高中毕业,1982年
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任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研究院。
徐晨:1980年高中毕业,1984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1993年获美国泊度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后,科学家。
夏平:1975年高中毕业,曾任湖州师专化学系副主任,
湖州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湖州师院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民盟湖州市委会副主委(主持工作)、主委,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湖州师院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民盟湖州市委会主委。主持
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
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精品课程主持人;湖州师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多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7篇被SCI收录。曾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湖州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湖州师院优秀教师等荣誉。
沈坚:1955年11月生,该校1974届校友。
历史学博士,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现任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兼党工委书记、兼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分会副会长,浙江历史学会会长,《世界历史》编委等。1978年3月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在
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多次应邀赴法访问研究和讲学。主要著作有《法国近代工业化新论》(专著)、《当代法国》(专著)、《文明的历程》(专著)、《
法国通史简编》(合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合著)、《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合著)等,代表性论文有《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中的稳定因素》、《关于法国近代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近代法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法国史学的新进展》、《战后法国的工人阶级与社会冲突》、《文化改变城市》、《世俗化与法国天主教的现代定位》等。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争论片《
大国崛起》
法国篇的学术指导,并应邀在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做讲座。曾被评为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
闵建雄:1975年高中毕业,1994年德国汉德堡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任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一处处长,主任法医师。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6年,学校学生高考应届报考人数701人,其中应届第一批上线人数为259人,理科205人,文科54人,第一批重点率达37%。
2017年,学校学生高考一段上线率达33%,其中保送生班一段上线率达88%。
2019年,学校学生高考纯文化课成绩一段上线人数达到 283人。
2016年,在第33届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中,获得
三等奖4项。
2019年,学校学生在第3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浙江赛区中,获得
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17年,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
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得
一等奖2项;在
湖州市首届“南太湖计划”青少年创客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第15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项。
2018年,学校学生在湖州市中小学生
中国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三等奖1项;在湖州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2019年,学校学生在“临港杯”第十二届国际水中
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在第二十届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优秀奖1项。
教师成绩
2018年,学校教师在
浙江省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
一等奖1项;在浙江省高中理科教师实验
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
湖州市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与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9年,学校教师在湖州市高中化学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湖州市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湖州市第十二届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
所获荣誉
2005年,学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2004年度市教育装备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学校被浙江省高招办、南空司令部评为空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湖州市委
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2004-200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中共
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湖州市“四城联创”工作先进单位;被湖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2005年度湖州市治安安全示范单位、被湖州市综治办、市公安局评为2005年度湖州市治安安全示范单位。
2007年,学校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四个单位评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2008年,学校被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评为招飞先进单位;被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总工会评为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被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浙江省(2005—2006年度)教科研先进集体。
2010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浙江省2004-2009年教育科学研究“百强学校”;被
湖州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评为湖州市市属学校实验室优胜单位。
2011年,学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评为2010年度湖州市市属学校实验室考核优胜单位。
2015年,学校被湖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评为湖州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2014年度湖州市市属学校(单位)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2017年,学校被
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湖州市模范集体;被中共湖州市教委评为2016年度市直学校(单位)党建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被
湖州市教育局评为2016年度湖州市市属学校(单位)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2018年,学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评为2017年度湖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被湖州市教育工会评为湖州市2017-2018年“三育人”先进集体。
2019年,学校被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模范集体;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教育工作突出贡献集体、2018年度全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湖州市第二中学官网.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