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议是明代围绕由藩王入继帝位的
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杬的尊号与主祀问题而产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刚刚以外藩入即皇位六天的嘉靖帝朱厚熜急谕
礼部等衙门详议其父兴献王尊号,由此引起朝臣分为迥然对立的两派。两派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将明世宗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应该加尊到什么程度才算合于礼制。这个争论又具体分为:到底是尊无后的
朱祐樘为皇考还是尊明世宗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考;兴献王能否入
太庙崇祀并加称庙号。围绕这两个问题形成了议礼派和卫礼派。卫礼派坚持旧制,坚称只能考于明孝宗,兴献王即便是作为
完颜雍的亲生父亲也不能作为
正统,更不能入太庙。议礼派与此相反。嘉靖三年七月,世宗召百官至左顺门,正式下令“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今更定尊号日‘圣母章圣皇太后”,在
礼部侍郎何孟春和修撰
杨慎等人的号召下,群臣二百二十余人跪伏左顺门。世宗下令将
马理等134名官员逮捕下狱,何孟春等86名官员听候处治。此事即左顺门事件,是大礼议的转折点。此后再无公开反对议礼的官员,世宗皇帝由被动转向主动。嘉靖七年,《
明伦大典》颁布,对在“大礼议”中曾经反对过世宗的官员定罪,正式为世宗即位以来的七年多时间内议礼之争做一个总结。一般认为《明伦大典》的刊布是大礼议的结束,历时7年零2个月之久,但礼议之争的余波则又持续了20多年。
在此过程中,议礼派和卫礼派围绕“继统”与“继嗣”的关系展开激烈争论,引起巨大礼制、人事变动,其影响波及整个嘉靖朝,乃至此后数十年的政局走势。
背景
大礼议由武宗暴亡所引发,在内阁首辅
杨廷和的策划下,变通办法,选取武宗堂弟明世宗(
朱厚熜)继统。但在世宗称帝后,杨廷和非要把武宗和世宗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关系,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议便开始了。
完颜雍即位意味着永乐以后明代历史长河中最大的政治撕裂,而伴随出现的大礼议则是新旧势力政治的综合较量。
正德二年(1507年)年秋八月,朱厚生于兴王邸。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封国在安陆州。
正德十四年(1519年),
朱祐杬,谥号“献”。以世子身份居丧并决策封国政务。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尚未除服,
朱厚照特旨令其袭封。五天后(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那时,
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明武宗无嗣,而
朱祐樘也无其他皇子在世,皇太后张氏(
孝康敬皇后)与
大学士杨廷和(朱厚熜未至京师前,杨廷和总揽朝政三十七天)摄理国政,根据《
皇明祖训》中所说的“兄终弟及”的原则,于三月十五日派定国公
徐光祚、
张峦张鹤龄、驸马都尉
崔元、大学士
梁储、
礼部尚书毛澄、太监
谷大用等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到京师即皇帝位。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等抵达安陆(谷大用先期至,朱厚熜不许其私)。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初一,拜别其父陵墓,次日辞别母妃启程。四月二,
朱厚熜抵京师,止于郊外。当时朝廷官员就有关于以什么礼仪迎接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的争论。礼部尚书毛澄根据
杨廷和的授意,定议以皇太子即位的仪式。
经过
继嗣、继统之争
大学士杨廷和曾帮
朱厚照起草遗诏。遗诏的内容是以明武宗武 宗的语气表示“:“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
聂氏宗祠,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明武宗之母慈寿皇太后颁发的懿旨:“皇帝寝疾弥留,已迎取兴献王长子厚熜来京,嗣皇帝位,一应事务俱待嗣君至日处分。”
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为关键。
朱厚熜对其右
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
杨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
礼部的方案(由东华门入,居
文华殿),择日登基。但未行,最后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当天中午,从大明门入,随即在
皇极殿即位。诏书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以第二年为嘉靖元年。
四月廿七,年仅十五岁(十四周岁)的明世宗下令群臣议定
朱厚照的谥号及生父的主祀及封号。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汉朝
刘康刘康(
刘欣生父)和
宋朝赵允让赵允让(
赵曙生父)先例,认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
正统,要以
朱祐樘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另以益王次子崇仁王
朱厚炫为兴献王之嗣,主奉兴王之祀。五月初七,
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六十余人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对明世宗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双方产生僵持。少年天子明试图优抚
杨廷和,并向毛澄厚赠黄金,欲使其改变主意,但两人都不为所动,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大臣封还。但毛澄亦修改意见,认为将来
朱厚熜有子时,可以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为兴王,继承其父亲的
王统。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
张璁上疏支持明世宗,认为明世宗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 ,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而且汉定陶王、宋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 。张建议明世宗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明世宗见此奏章后大喜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当时杨一清居家见张璁疏说:“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王守仁也“心喜其说” 《国史传》评论:
张璁此论“出所真见,非以阿世”。但张璁微末之身人单势孤,难以动众,明世宗唯有先行妥协。但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明世宗坚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礼,遭到杨廷和反对后痛哭流涕,表示愿意辞位,奉母返回安陆,杨廷和无奈之下只得让步。当年十月,明世宗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当时,湖广总督
席书曾草拟奏疏,附和张璁、
霍韬的意见,称兴献帝宜定号皇考兴献帝。
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论。但两封奏疏没能上呈。
再起纷争
被贬至南京刑部
主事的
张璁与同僚
桂萼等又上疏重提旧事。明世宗下旨诏两人入京,在“继嗣派”策划暗杀张璁与桂萼之时,明世宗封两人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明世宗召集群臣集议,
杨廷和见明世宗有意变更前议,上疏请求致仕。此时,
朱厚熜的地位已稳固,早已厌恶杨廷和跋扈难制,就顺水推舟,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
此时,颇感群龙无首的
礼部尚书汪俊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适逢主事
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吏部尚书
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反对明世宗以兴献王为皇考。明世宗不悦,下令更多的官员参与进议论中来。于是,给事中
张翀等三十有二人,
御史郑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
邹守益等,也都抗章力论。状元
唐皋也上疏说:“
皇帝宜考所后以别
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倾向于反对。因为邹守益是
王守仁的大弟子,唐皋是前朝状元,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明世宗因此恼羞成怒,此次进言之人均被斥责、罚俸甚至罢黜。最后,汪俊等只好妥协:“于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结果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明世宗无奈之下,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
邵氏兄弟(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为“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明武宗皇后为庄肃皇后(孝静毅皇后)。“本生”二字实际上只是承认了
朱厚熜的生物学父母,但宗法上他还是需要称孝宗为“皇考”,称张太后为“母后”,事实上还是被过继到了孝宗名下(这一点可以参照清朝的
光绪帝,他的生父奕譞被称为“本生皇考醇贤亲王”,生母醇亲王嫡福晋
叶赫那拉·婉贞被称为“皇帝本生妣”,而其本人已被过继与文宗
咸丰为子,需称文宗为“皇考”,称
慈安太后、
慈禧两宫皇太后为“母后”)。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
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
聂氏宗祠、社稷,群臣哗然。正逢早朝刚结束,
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孝庄钱皇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 ”
杨廷和之子、状元
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
编修王元正、给事中
张翀等在
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
金献民、
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明世宗在
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明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
朱厚熜震怒,令
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十六日,明世宗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后续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
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明世宗生母改称“圣母章圣皇太后”,九月改称
朱祐樘敬皇帝曰“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十一月邵太后卒,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后改为太皇太后、皇后,即孝惠皇后),葬入
明茂陵;嘉靖四年(1525年)册封庶母王氏(兴献王侧妃)为睿庙淑妃(嘉靖十一年卒,谥号“温静”);嘉靖五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十二月,蒋太后卒,谥号为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慈孝献皇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献皇帝神主供入
太庙,“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 “奉睿宗于太庙之左第四,序武宗上”。
原有兴献王墓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即后来的
明显陵。
评价
《西园闻见录》卷26,载:“凡言礼而贵者,其人材皆磊磊,既无言礼,亦有以自见者哉!”
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大礼之议》载:“考孝宗之说,援引汉哀帝、宋英宗预立为储君者不同,第以伦序当立、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入继
大统。若谓继统必继嗣,则宜称武宗为父矣。以武宗从兄,不可称父,遂欲抹杀武宗一代而使之考未尝为父之孝宗,其理本窒碍而不通。故璁论一出,杨一清即谓此论不可易也。”
谈迁《国榷》卷53,载:“
永嘉(张璁)议礼,能以辩博济其说。即论星历,亦援据不穷。其见知于上,非偶然也。”
《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嘉靖三年七月条》,载:“大礼议起,诸臣不能酌理准情,以致激成过举。及嘉靖欲去本生称号,自当婉言正谏,冀得挽回,乃竟跪伏大呼,撼门恸哭,尚成何景象!虽事君父,纲常所系甚重,然何至势迫安危?顾杨慎则以为仗节死义之日,
王元正、
张翀则以为万世瞻仰之举,俨然以疾风劲草自居,止图博一己之名,而于国事无裨益。”
影响
积极
大礼议不是简单的礼仪之争,而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即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
朱厚照暴亡后,明代政治秩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恢复正常。大礼议的发生和较长时间的持续,就在于身为皇帝的明世宗暂时并未拥有全部的皇权。换言之,大礼议是明代皇权由明武宗流向明世宗的必要路径,也是恢复明代政治秩序的必要步骤。明世宗在大礼议中一步步的胜利和杨廷和集团一步步的失败,其实就是明世宗皇权一点点地获得和明代政治秩序一步步地恢复。这一争论跟明代其他时期的廷议有着本质的不同。仅仅从礼制方面引经据典,对大礼议进行纯粹古礼的解释,不可能真正认清其本质特征及其在明代政治长河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在杨廷和集团的败灭过程中,新生力量在迅速成长。在大礼议中,
张璁等人与杨廷和集团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既赢得了明世宗的敬重,又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使明世宗发现了自己所要依靠的真正力量。作为没有东宫旧僚的明世宗从议礼双方的表现中真切认识到了取舍大臣的一个主要标准,即能否支持自己的大礼主张。因为谁也无法全盘否定
完颜雍的大礼观点。借助于大礼议组建自己能够掌控的人事格局,这是明世宗最大的政治收获,符合明朝的政治利益。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钦定大礼,标志着明代皇权从武宗完全流向世宗,至此,
朱厚照时代基本结束,嘉靖革新时代真正到来。大礼议拉开了明代改革的序幕,
杨廷和集团的彻底垮台和
张璁等“大礼新贵”的崛起使清除弊政成为可能,嘉靖政治也因此进入全方位的变革创新时代。
消极
另一方面,大礼议使得杨廷和与明世宗两人形同陌路。杨廷和被削官为民,更中断了杨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后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世宗日渐腐化,大肆兴建、
迷信方士、尊崇
道教,又好长生不老之术,此后明朝政治风气愈发颓废。议礼派“以片言至通显”,因迎合皇帝而从下级官员升至
大学士、六卿,使朝廷官员看到奉迎君主带来的好处,嘉靖十七年后,内阁十四个辅臣中,如
徐阶、
顾鼎臣、
严讷、
夏言、
郭朴、
严嵩、
袁炜、
高拱、
李春芳等,有九人是通过撰写道教的青词起家的。从此明朝官员中谄媚阿上之风盛行,政风日益败坏。
争议
定义
对“大礼议”的解释而言,《中文大辞典》认为大礼议是“明世宗时追尊皇考典礼之廷议”。正德十六年 ( 1521) 四月世宗即位后,命令“礼部会官议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 。而《辞源》说世宗“议以生父
朱祐杬祐杬为皇考,礼官不可,议论纷纭” 。《辞海》说“大礼议”是“明代宫廷中争议世宗本生父尊号的事件”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是“皇统问题上的政治论争” 。《中国历史大辞典》则认为“大礼议”是“嘉靖年间确定兴献王朱祐杬尊号的争论” ,事实上大礼议是从正德十六年 ( 1521) 四月开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引用《明伦大典》所谓“始而争考、争帝、争皇,继而争庙及路,终而争庙谒及乐舞” 。
事实上,大礼议争论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问题。对世宗来说,他在竭力维护他与父母的固有关系。
杨廷和等人为了维护孝宗一系的根本利益而绞尽脑汁地剥夺
完颜雍与
朱祐杬固有的父子关系,在没有征求
朱厚熜及其母亲的意见下,随便改换当朝皇帝的父母和抢夺兴献王妃的唯一儿子,这是毫无人性的。
实质
大礼议从表面上看是一场政治斗争,或礼仪之争,实际上是对武宗遗诏的法律诠释过程。世宗和
张璁赢得大礼议的胜利是明代法律的胜利,并因此捍卫了明朝法律的尊严并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秩序。
议礼事件的对阵双方除了固守他们坚持的伦理道德底线之外,更有其他外界因素渗透其中。嘉靖初年,以
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文官集团大都是弘治、
正德两朝的遗老,而以张璁、
桂萼为代表的议礼派则代表着朝廷的一股新进势力,有世宗的支持,议礼派决定与当权派不惜一战。
议礼事件中掺杂着
意识形态的纷争:被奉为官方正统的程朱理学与异军突起的陆王
心学之间的交锋。嘉靖年间正是明代心学突起风靡的时代。在议礼派诸人中,拜阳明为师、习阳明之学的大有人在。在议礼这个具体问题上,杨廷和和
礼部所援的故事正出于
宋儒程颢的《濮议》,这种“天理”貌似强大,事实上却僵硬古板。两种思想交锋,王学首次战胜朱学,标志着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