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茄(
学名:Withania somnifera)为
茄科(Solanaceae)
睡茄属(Withania)的一种
草本植物,别名醉茄、
催眠睡茄、印度人参、南非醉茄、冬樱桃。其作为印度传统草药,被多部印度
悉达医学典籍收载,如《揭罗迦本集》《妙闻集》《八支心要集》等,当时的人认为其具有强大的壮阳和延长生命的特性,可增加个体抵抗不利环境条件的能力和促进性行为。历史上,睡茄曾被当做一种适应原(可帮助人体抵御生理和心理压力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疗许多与压力有关的病症,包括失眠、厌食、焦虑等。
美国“天然药物综合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睡茄可能对失眠、持续性焦虑有一定治疗效果。
睡茄高约70厘米;茎枝圆柱状,密被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花3-6朵簇生于枝腋或叶;
花冠狭钟状,裂片卵状三角形。
浆果球状。种子扁肾形,淡褐色。睡茄原产于阿富汗、
孟加拉国、中国、
印度等地,后被引入
毛里求斯、
澳大利亚等地,多生于海拔750-1000米的山坡、草地、林地、岩石等地。其耐寒性较弱,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以排水良好、适度肥沃的干燥石质土壤为宜。
睡茄含有
内酯类、内类
衍生物、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可制成膳食补充剂。其在北美、
日本、西欧和
中东等地区都很流行,销售产品包括干根、粉末和液体提取物等。此外,睡茄种子可用于
凝结植物乳,制作素奶酪;果实可用作肥皂
替代品;叶子可用作驱虫剂。非洲人还会将睡茄的干燥根碾碎,加热冒烟后用于驱赶狮子等大型动物。
历史
命名由来
睡茄被称为“印度人参”,印度人称其为“Horse Smell”,意为“有马的气味”,在
印度文化中马的气味表示
发情、情欲的意思,因此印度人认为睡茄有滋补催情的作用。睡茄的
学名为“Withania somnifera”,其中“somnifera”意为“诱导睡眠”;英文名为“ashwagandha”,该名是由
梵语“ashva”(意为马)和“gandha”(意为香味)组合而成,表示睡茄的根部有一种像烈马一样的气味。
传统医学记载
作为
印度传统草药,睡茄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可追溯到
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公元前600年),其被多部印度
悉达医学典籍收载,如《揭罗迦本集》(Charaka Samhita,成书约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妙闻集》(Susruta Samhia,成书约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和《八支心要集》(Astanga Hidaya,成书约公元500年)等。当时的人认为睡茄具有强大的壮阳和延长生命的特性,可增加个体抵抗不利环境条件的能力和促进性行为,《揭罗迦本集》
中将睡茄列为补品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
消瘦、体弱和
神经系统乱等。在
悉达医学分支拉萨亚纳(Rasayana)草药中,睡茄也占据了最突出的位置,主要用于滋补、强身,尤其是在工作过度或精神疲惫后用于恢复精力。据
印度阿育吠陀药典记载,睡茄需在冬季采集其干燥成熟根,洗净后切成
短片储存。此外,传统阿育吠陀系统认为其果实、叶子和种子还能治疗记忆丧失,可作为春药、利尿剂等药剂。
在印度草药治疗中,除了单用外,睡茄也是许多传统
方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常用于小儿消瘦、老年虚弱、
类风湿性关节炎、
湿疹等疾病,在阿育吠陀后期的各种书籍中均被记载用作利尿剂、催情剂和滋补剂,用水碾碎睡茄根形成的糊状物即可减轻关节处的炎症以及局部的、
溃疡和疼痛的
肿胀。此外,睡茄的根与其他草药合用可治疗蛇毒以及
蝎子蛰伤,其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草药“Ashwagandharishta”可用于改善歇斯底里症、焦虑、记忆丧失、晕厥等症状,还能增加精子数量。现代英国学者罗伯特·沃博达(Robert Svoboda)在其著作《阿育吠陀,生命、健康和长寿》中记载“睡茄具有清脑、镇静、安神和安眠之功效”。
现代研究历史
1958年,美国学者库鲁普(Kurup)首次发表了有关睡茄抑菌原理的文献。20世纪60年代,
印度学者马尔霍特拉(Malhotra)报道了睡茄总萃取物对
中枢神经系统、平滑肌、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和骨骼肌的影响。1992年,印度学者查克拉博蒂(Chakraborti)通过实验发现睡茄具有抗肿瘤成分,并且其根部提取物可抑制移植
小鼠肿瘤的体内生长,每天腹腔注射睡茄根部提取物可使小鼠体内的肿瘤消退。1996年,印度学者发现睡茄的活性成分Withaferin A(WFA)具有强大的
细胞毒性,这表明其有可能作为治疗多种癌症的抗癌剂,但这一结论尚无充足的临床证据证实,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
美国“天然药物综合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睡茄可能对失眠、持续性焦虑有一定治疗效果,口服睡茄溶液可能可以改善某些人的整体睡眠质量,减轻部分人的压力,缓解与压力有关的体重增加和持续性焦虑。
形态特征
茎、叶
茎枝圆柱状,密被柔毛,多二歧分枝。叶互生,由于返茎现象而常生于下一茎节处并面对二歧分枝的枝腋,生于茎、枝上部者由于另一小枝未发育而成二出,且2叶大小不等,宽卵形或椭圆形,连叶柄长7-12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且下延到长1-2厘米的叶柄,全缘而稍波状,两面疏生柔毛而脉上毛较密,中脉在上面隆起,侧脉每边4-6条。
花
花3-6朵簇生于枝腋或叶腋,发育程度各异;
花梗长2毫米,果时稍伸长达5毫米,密生柔毛;
花萼钟状,外面密生柔毛,长及直径约2.5-3毫米,萼齿5枚,稍不等大,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花冠狭钟状,筒部外面毛稀疏而檐部毛浓密,长约4-4.5毫米,直径约4毫米,5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5毫米。
雄蕊5枚,稍伸出花冠裂片的弯缺,花丝长1.8毫米,
花药长约0.8毫米,背面药隔显著,花丝着生于药隔基部稍上处;花盘围生于子房基部,环状而边缘波状;子房圆锥状,长1.5毫米,
花柱长1.5毫米,
柱头增大不明显。果萼卵状,膜质,长1-1.2厘米,直径约9毫米,被柔毛,具10不明显纵肋。
果实与种子
浆果球状,直径约8毫米。种子扁肾形,淡褐色,长约2.8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布网纹状凹陷。
分布栖息
睡茄原产于阿富汗、
孟加拉国、中国、
印度、
西班牙、
坦桑尼亚、
土耳其、
也门等地,后被引入
毛里求斯、
澳大利亚等地,其在中国分布于
甘肃省、
云南省等地。睡茄多生于海拔750-1000米的山坡、草地、林地、岩石等地,其
栖息地通常靠近水域。
生长习性
睡茄耐寒性较弱,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在阴凉处则易生长不良,以排水良好、适度肥沃的干燥石质土壤为宜,土壤pH值最好为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睡茄在
温带气候条件,可以作为
一年生植物种植,第一年即可开花结果。
栽培技术
睡茄可用种子繁殖,土壤或容器播种均可。早春播种于温室中,通常2周内发芽率很高,25-30天后,即可将幼苗移植到土壤或花盆中栽培。
有学者以睡茄腋芽为外植体,建立快速繁殖体系,并用
秋水仙碱进行睡茄四倍体诱导。发现四倍体诱导率因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异,0.5%的秋水仙素对
丛生芽浸泡处理48小时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可达13.79%。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明显变厚、颜色加深、叶片
气孔及其
保卫细胞大小增大、气孔密度减小,且保卫细胞内
叶绿体数目增加。四倍体睡茄植株丰富了
种质资源,为睡茄的保存和推广提供了条件,可用于
远缘杂交研究。
有学者以
催眠睡茄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发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
培养基是MS+2,4-D+KT,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是MS+6-BA+NAA,试管苗生根诱导最优培养基为1/2MS+NAA,在
珍珠岩+腐殖土的基质中,再生植株的室外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2%。室外移栽时,睡茄的再生植株易被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植株移栽或活率降低,因此移栽后需定期咭酒
多菌灵溶液,减少细菌或真菌对植株的感染。温度对于睡茄移栽成活率也有一定影响,环境温度低于17℃时,睡茄生长明显减缓;25℃左右是睡茄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
主要价值
食用营养
睡茄含有氨基酸、
黄酮、
绿原酸、
糖苷、葡萄糖、缩合单宁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膳食补充剂食用。随着世界各国对膳食补充剂需求的增加,睡茄产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其在北美、
日本、西欧和
中东等地区都很流行。欧洲地区,尤其是
德国,在植物研究方面的投资最大。在美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睡茄补品都是通过天然膳食补充剂渠道销售的。睡茄主要以干根、粉末和液体提取物销售,其中传统上干燥的根和根粉很受欢迎。市场上还推出了包含睡茄成分的功能性健康饮料,产家声称其具有增强能量、提高耐力和思维灵敏度等作用。此外,睡茄种子还可用于
凝结植物乳,制作素奶酪。
其他用途
睡茄果实富含
皂苷,可用作肥皂
替代品,叶子可用作驱虫剂。非洲人会将睡茄的干燥根碾碎,然后放入容器中加热,使其冒烟,用于驱赶狮子等大型动物。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睡茄含有
内酯类、内酯类
衍生物、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内酯类是睡茄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与人体内的甾体类激素相似,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即体内激素过量时可抑制激素的作用,而当激素水平偏低时又可转化为相应激素,其良好的适应原性可帮助机体在多种应激、病后恢复和环境改变中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
降血糖、血脂研究
有学者在
四氧嘧啶诱导的
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同时分别灌胃从睡茄根和叶中提取的总
黄酮类物质,发现与
对照组相比,各
实验组的尿糖、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和
肝糖原显著升高,
血清、肝脏、肾脏和心脏脂质中总胆固醇、
三酸甘油脂、
磷脂和低密度
脂蛋白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血清、肝脏、肾脏和心脏蛋白显著升高。这表明睡茄中提取的黄类物质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中的血糖和血脂。此外,6例轻度非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6例轻度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用睡茄根粉后,患者尿钠排出量显著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
免疫调节研究
有学者通过研究
环磷酰胺造模
小鼠发现,睡茄可显著提高小鼠的
免疫细胞数和
血小板数。在
绵羊红
细胞致敏的
血清溶血素实验中,其也可显著提高细胞的
血细胞凝集程度。此外,还有学者发现与
氧化锌纳米粒子诱导的毒性小鼠模型组相比,睡茄提取物和睡茄素处理组小鼠的Toll样受体表达下调,同时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得到恢复,这表明睡茄对毒性小鼠的免疫调节和保护作用。
镇静功能研究
有学者将睡茄、甘草和上举天门冬的干燥粉末进行颗粒化处理得到一种保健食品,受试者使用该食品22个月后,87%的患者伴有不安、抑郁和焦虑症状得以改善。睡眠素乱
小鼠在服用醉茄根提取物后,小鼠的体重显著提高,自主活动得到改善,焦虑水平、脂质
过氧化和
亚硝酸盐水平降低,谷胱甘肽和
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这表明睡茄根提取物可有效改善小鼠睡眠紊乱的症状。
神经保护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睡茄能很好的改善
双酚A诱导的认知紊乱小鼠的行为学缺陷,增加
海马体区域N-
甲基D-
天门冬氨酸受体,改善内源性抗氧化的水平。在给大鼠服用睡茄提取物后检测其神经学行为特征,以及过氧化脂质、
还原型谷胱甘肽、
儿茶酚胺、谷胱甘肽
还原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酪氨酸羟化酶等
物质的活性,发现睡茄提取物均能显著改善以上指标。此外,睡茄还具有保护
帕金森病患者中的神经元损伤的潜力,有学者用睡茄的根提取物进行了包括电刺激
小鼠被动回避反应、十字迷宫等5个实验,最终证实其对小鼠的脑代谢具有改善作用。
安全性研究
2012年,有学者对食用睡茄的剂量容忍度、安全性和活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大部分健康志愿者按750、1000、1250毫克/天服用食用睡茄,30天后监测其症状、生命机能、
血液学和生理生化器官功能。发现志愿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干预前后的器官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整体
体脂肪率呈下降趋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显著降低,肌肉力量显著增加。这说明睡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偶有轻度至中度的短暂不良反应报道,包括食欲、性欲增大和
幻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