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县,
中原地区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分
武安市、
邺县置临水县,属
广平堂。唐武德六年(623年),临水县并入
滏阳县。唐永泰间于临水故城复置
招义县,宋太平兴国间更名
昭德县,宋熙宁间降为昭德镇。
临水县自三国魏初始置,历两晋、
南北朝、
隋朝,直到唐初并入阳县,存在时间大约350余年(期间一度撤销)。临水县治所数度迁移,其后大部分时间县治松釜,即今
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临水县境变化较大,其最大辖境包括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全部,以及
磁县、
涉县大部和
武安市南部一带。
建置沿革
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分武安县、
邺县置临水县(治今磁县城),属冀州广平郡。因城临滏水得名。
北魏天赐元年(404年),涉县并入临水县,属司州魏尹。
北魏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临水县并入邺县(今
临漳县西南)。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由临水县析出原涉县地并入陵县。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临水县,改属
魏郡。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临水县移治松釜(今
峰峰矿区临水镇)。【唐《
元和郡县图志》原文“移理松釜”,宋《
太平寰宇记》改“釜”作“谷”】
宇文邕保定市元年(561年),从临水县析出
滏阳县,并置
成安郡(治滏阳县、在今
磁县城),辖滏阳、临水二县。
北周武帝
建德六年(566年),临水县移治故涉城(今
涉县城)。
隋开皇七年(587年),临水县治移于西戌(今涉县东北)。
隋开皇十年(590年),由临水县析出原涉县地复置涉县。临水县还治松釜,并废成安郡。于滏阳县置慈州(因滏阳县西九十里有
磁山遗址,出
磁石,取是名,即今磁县),领滏阳、临水二县。
隋大业二年(606年),慈州废,临水县改属相州(今
安阳市)。三年罢
相州,临水县更属
魏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慈州(治
滏阳县),领滏阳、临水、
成安县三县。
唐武德六年(623年),临水县并入滏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慈州废,滏阳县改属相州。
唐永泰元年(705年),复置州(治滏阳县,因与河东慈州重名,故加石字旁),并于临水故城置
招义县属之。
唐天三年(906年),礠州改名惠州,昭义县属之。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复为礠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昭义县更名
昭德县,仍属礠州。
宋政和三年(1113年),“礠州”改为“
磁县”,属
河北西路。滏阳县辖有四镇即
台城镇、观城镇、昭德镇和
临水镇。
金朝,昭德镇废,临水镇属河北西路
彰德府(今
安阳市)磁州。
元初,临水镇属中书省
真定路。后改属邢路、
洺磁路、广平路。
明代,临水镇属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市)磁州(今磁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临水村(镇废)改属直隶
广平府磁州西乡。
民国二年(1913年),改磁州为磁县,属直隶省
冀南道。次年又改属大名道。十七年废道,磁县直隶
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六督察区。
临水村属磁县纸坊约(乡级行政单位)。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磁县和
武安市南部合并成立了
磁武县。县驻地
彭城,属太行六专区领导(1945年磁武县撤销)。
1945年,磁县解放,磁县人民政府驻地彭城镇,属太行六专区领导。临水村仍属磁县。
1949年,临水村属河北省邯郸专署磁县(驻磁县城)西区。
1950年,成立
峰峰矿区(驻彭城镇),下设5 个区公所,辖57个村镇。5个区为:峰峰区、彭城区、和村区、胡峪区、
大峪镇。
1952年,峰峰矿区归
河北省直辖,并升彭城镇为峰峰矿区直辖镇,56个村庄仍按原区划不变。即:峰峰矿区下设一、二、三区,一个直辖镇(彭城镇)。
1954年,峰峰矿区改为河北省直辖峰峰市(驻临水村)。下辖四区二镇一办事处:峰峰区、彭城区、
和村镇区、观台区;
彭城镇、和村镇;马头办事处。
1956年,峰峰市撤区并乡,全市划为20个乡镇办事处。年底,撤销
峰峰矿区,改为峰峰矿区,其所辖行政区域全部划归
邯郸市。临水村改置临水乡。
1961年,将原来6个农村人民公社改划为15个农村人民公社。即:临水、峰峰、大峪、彭城、王看、义井、和村、界城、观台、林坦、新坡、小屯、史村、淑村、大社。
1958年7月,乡改为人民公社。不久,组建合并6个大公社,即:临水公社、和村公社、大社公社、林坦公社、观台公社、彭城公社。
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立五乡六镇。五乡为:南大峪乡、新坡乡、香山乡,大社乡、界城乡。六镇为:彭城镇、和村镇、王看镇、义井镇、
临水镇、
峰峰镇。
至2006年,
峰峰矿区隶属
赵都,区政府驻地临水镇。全区共辖9个镇、148个行政村、68个社区。九镇分别是:临水镇、峰峰镇、
新坡镇、
大社镇、和村镇、义井镇、彭城镇、
界城镇、
大峪镇。
典籍记载
《晋书》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司州
广平 邯郸(秦置为郡。)易阳
武安市 涉襄国(故邢侯国都。)
南和区 任 曲梁 列人
肥乡区 临水 广年(侯相。)斥漳 平恩
《魏书》
司州
魏尹,故
魏郡,汉高祖置,二汉属
冀州,晋属司州,天兴中属相州。天平初改为尹。领县十三:
临水,晋属
广平县,真君六年并邺。太和二十一年复属。
刈陵,二汉、晋曰潞,属
上党郡,真君十一年改,后属。有
伏牛山、黎城、三垄山、积布山、
潞城区、武军城、涉城。有涉水、台壁。
《北齐地理志》
《北齐地理志》
一、司州(治邺县)
《魏书·地形志》司州原领十二郡,
北齐天保七年后仍领十郡。
(一)清都尹(治邺县)
领八县:
《魏书·地形志》
魏郡下云:临水,晋属
广平堂,真君六年并邺,太和二十一年复,属魏郡。《
太平寰宇记》
滏阳县下云:本汉
武安市地,属魏郡。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广平郡。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又于
招义县下云:魏黄初三年,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谷,周武建德六年移理故涉城,即今
涉县是也。
然则临水县之得名,是临滏水所致,而县治又有多次移治,最后竟代原涉县而为治,故
王仲荦《
北地理志(上下册)》云临水在今涉县西北。而
北齐之临水县在松谷,《
读史方舆纪要》
磁县下云:临水城,在磁州西北三十里。是北齐之临水当在今河北磁县西北也。
《北周地理志》
《北周地理志》
(现代)王仲
滏阳(今河北磁县城关)
临水(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
旧置。《魏书·地形志》:临水,晋属
广平县。真君六年,并邺。
太和县二十一年复。属
魏郡。《寰宇记》:
滏阳县,本汉
武安市地,属魏郡。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
广平堂。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又
招义县云:魏黄初三年,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
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谷,周武建德六年移理故涉城,即今
涉县是也。隋开皇七年,移于西戍。十年,移于今理。《
北齐书》郝连子悦传:除林虑
知府。世宗往晋阳,
路由是郡,因问所不便。悦答曰:“临水、武安二县,去郡遥远。山岭重叠,车步艰难。若东属魏郡,则地平路近。”世宗笑曰:“卿徒知便民,不觉损干。”仍敕以事施行。
北周封临水县者,见《
隋书》
苏孝慈传:
宇文邕改封临水县公。《隋书》孝义·
陆彦师传:
宇文赟时,赐爵临水县男。
《隋书》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魏郡(后魏置
相州,
东魏改曰司州牧。
后周又改曰相州,置六府。
宣政初府移洛,以置总管府,未几,府废。)统县十一,户十二万二百二十七。
安阳市(周
大象初,置相州及魏郡,因改名邺,
开皇初郡废,十年复,名安阳,分置
相县,邺还复旧。
大业初废相入焉,置魏郡有
韩陵山。)邺(东魏都。后周平齐,置相州。大象初县
随州市徙安阳,此改为
灵芝县。开皇十年又改焉。)
临漳镇(东魏置。)
成安县(
北齐置。)灵泉(后周置。有龙山。)尧城(开皇十年置,名
长乐区,十八年改焉。)
洹河(
后周置。)滏阳(后周置。开皇十年置慈州,大业初州废。)临水(有慈石山、
鼓山十八景、滏山。)
林虑(后魏置林虑郡,后
齐郡废,后又置。开皇初郡废,又分置
淇阳城。十六年置岩州。大业初州废,又废淇阳入焉。有林虑〈谷共〉、仙人台、水。)
临淇镇(
东魏置,寻废,
开皇十六年复。有淇水。)
《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十五
本汉
魏郡武安市之地,
宇文邕於此置
滏阳县及
成安郡,隋开皇十年废郡,於县置慈州,以县西九十里有慈山,出慈石,因取为名。大业二年废,以县属相州。皇朝
永泰元年重置,以河东有慈州,故此加“石”也。
滏阳县,望。郭下。本
刘彻安县之地,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
广平堂,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以城在滏水之阳,亦曰滏阳。周武帝於此别置滏阳县,属成安郡。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相州。十年于此置礠州,滏阳属焉;大业二年,废
磁县,县属相州;永泰元年,重立礠州,县又割属。
招义县,上。东南至州四十里。魏黄初三年於今
滏阳县置临水县,
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釜,
宇文邕建德市六年废。
永泰元年再置,仍改名昭义。
《旧唐书》
志第十九 地理二
磁州 隋魏郡之滏阳县。武德元年,置磁州,领滏阳、临水、
成安县三县。四年,割
洺州之临洺、
武安市、
邯郸市、
肥乡区来属。六年,置磁州总管府,领磁、邢、洺、黎、相、卫六州。其年,废总管府。以临洺、武安、肥乡三县属洺州,
磁县领滏阳、成安、邯郸三县。贞观元年,废磁州,滏阳、成安属相州,以邯郸属洺州。永泰元年六月,昭义节度使
薛嵩请于滏阳复置磁州,领滏阳、武安、昭义、邯郸四县。州新置,未计户口帐籍。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八十五里,至东都六百六十五里。
邯郸 汉县,属
广平堂。隋属磁州。州废,属
洺州。
永泰县初,复置磁州,来属。
武安 汉县。隋复置,隶磁州。
昭义
永泰元年,廉察使薛嵩特置于滏口之右故临水县城。
《唐会要》
卷七十一
州县改置下
《太平寰宇记》
卷五十六
宋 乐史 撰
河北道
磁州
磁州滏阳郡今理滏阳县本汉魏郡
武安市地
宇文邕于此别置滏阳县及
成安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于县置磁州以昭义县界有
磁石山出磁石因取为名
大业二年废州以县属相州唐武德元年复置磁州领滏阳临水武安三县四年割洺州之临洺武安邯郸肥来属六年置磁州总管府领磁邢洺黎相卫六州其年废总管府以临洺武安肥鄊三县属洺州磁州领滏阳武安邯郸三县贞观元年废
磁县以滏阳武安属相州以
邯郸市入
洺州永泰元年六月昭义节度使
薛嵩请于滏阳复磁州领滏阳武安昭义邯郸四县天祐三年以与西慈州同名改为惠州天祐十三年却复为旧磁字
元领县四
滏阳 邯郸 武安 昭义
滏阳县旧六鄊今五鄊本汉
武安市县地属
魏郡魏
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
鸡泽县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又以城在滏水之阳亦曰滏阳
宇文邕于此别置滏阳县属
成安郡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相州十年于此置磁州滏阳属焉
大业二年废磁州县属相州唐武德元年重立磁州县又属焉
招义县西三十五里二鄊魏黄初三年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谷周武建德六年移理故涉城即今
涉县是也隋开皇七年移于西戍十年移于今理唐武德六年废永泰元年再置仍改名昭义滏口泉在县西一里半出
鼓山十八景南脚流至
漳河在县西南四十里从潞州涉县界至
《元丰九域志》
●卷二
○河北路
县三。(
太平兴国元年改昭义县为昭德。
熙宁六年省
昭德县为镇入滏阳。)
上,滏阳。(二乡。昭德、亲台、二祖、台村四镇。有滏山、
磁山遗址、漳水、滏水。)
上,
邯郸市。(州东北七十里。二乡。大赵一镇。有
邯山区、灵山、漳水、
沁河。)
上,
武安市。(州西北九十五里。二乡。北阳、
固镇县、
邑城三镇。铁冶一务。有锡山、武安山、水。)
《资治通鉴注》
晋纪十五
永和六年〔(庚戌、三五○)〕
春,正月,
巡抚将军张沈据滏口,〔滏口,滏水之口也。
李豫永泰元年,
薛嵩奏于滏口之右故临水县城置
招义县,以属磁州。沈,持林翻。滏,音釜。〕
唐纪四十一
卢子期攻磁州,〔磁,墙之翻。考异曰:旧
李宝臣传作「攻邢州」。今从实录。〕城几陷;〔几,居依翻。〕李宝臣与昭义留后
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于清水,〔按新书
田承嗣传,「清水」作「临水」。晋置临水县于滏口之右,属
广平堂,
北魏及隋属
魏郡。唐初省,永泰元年,薛嵩表于临水故城置昭义县,属磁州。〕擒子期送京师;斩之。
《金史》
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滏阳,有滏山、
磁山遗址、
漳河、滏水。镇四:台城、观城、(昭德后废)、二祖、增临水镇。
《嘉靖磁州志》
卷一 地理志
关防里镇
里(共四十一里)
临水里,西四十里。
镇(共四镇)
临水镇,在临水里,即古临水县,今为镇。
古迹
招义县故址:在
本州岛西临水里,本隋临水县,属
魏郡,唐改昭义县,属磁州。
《读史方舆纪要》
○滏阳废县今州治。汉武安县地。晋为临水县地。
北魏因之。
后周析临水置
滏阳县。隋为慈州治,州废,仍属魏郡。唐初复为慈州治,寻属相州。乾
元初,九节度围邺,
安庆绪求援于
史思明,思明遣将李归仁军滏阳,为邺声势。
广德市初,复置州于此。明初县省。今州城周八里有奇,有门四。
临水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晋置县于滏口之右,属
广平堂。后魏及隋属
魏郡。唐武德六年,省。
李豫广德元年,
薛嵩表于临水故城置
招义县,属磁州。
大历九年,
田承嗣叛,遣将卢子期攻磁州,官军破之于临水,即此。宋省入滏阳县。
《大清一统志》
卷二十一
古迹
临水故城
在
磁县西北魏
黄初三年分
武安市置临水县属广平郡晋因之后魏真君六年并入
邺县太和二十一年复置改属魏郡唐改置昭义县
元和郡县志昭义县东南至磁州四十里魏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谷周建六年废永防元年再置改名昭义旧唐书地理志昭义县永防元年观察使薛嵩特置于滏口之右故临水县城太平寰宇记磁州昭义县在磁州西三十五里周建徳六年移临水县理故涉城隋开皇七年移于西戍十年移于今理旧志按旧唐书纪
开成四年移
招义县于固镇驿盖非故治矣宋初避讳改为昭徳
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滏阳金志滏阳有昭徳镇后又
临水镇今临水镇在州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