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巡洋舰是以核原料为燃料的巡洋舰,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绕地球数周而无须补充燃料。
核动力巡洋舰往往用于执行海上作战任务,例如
反潜、反舰和对陆攻击。同时,由于其拥有强大的电力系统,还可以用作科学研究、救援和监测任务。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
伯利恒钢铁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CGN 9)。“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
导弹,
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
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20世纪70年代,
苏联建造了4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4号舰“彼得大帝号”是世界上唯一现役核动力巡洋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大增,由于海军具有机动性和战略打击能力强的特点,美国特别重视海军的发展。为了在
美苏冷战中战胜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美国积极推行“战略威慑”和“控制海洋”的政策。而要使舰艇经常在大洋上游弋,
美国海军就迫切需要一种有较大续航力的动力以保证舰艇时刻处于战备状态,而当时的蒸汽轮机由于启动慢、加速性差不足以承担这种使命;新兴的
燃气轮机由于技术还不成熟也很难满足要求。于是,美国海军把希望寄托到了
核动力身上。
1955年1月17日,世界上第一艘
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之后,显示出了核动力的极大优越性。虽然在美国海军内部有不同声音(认为核动力造价昂贵、技术复杂,而且在战时一旦受损将酿成核灾难),但鉴于核动力所具有的优势,美国海军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决定建造核动力舰艇。优先计划是建造
核动力航空母舰,其次是建造为航母保驾护航的核动力巡洋舰,于是“长滩”号的问世。
装备历程
美国
1957年12月,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在美国
伯利恒钢铁开工,于1960年下水,命名为“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CGN 9)。
“长滩”号最初的舰种编号为CLGN 160,随后改为CGN 160(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957年定为CGN 9。“长滩”号最初是作为驱逐领舰(DLGN)来开发的,由于舰体逐渐向大型化发展,最后改为巡洋舰。按最初计划。“长滩”号的武器仅有
导弹,后来为对付亚音速战斗机及小型舟艇,在服役前期安装上127毫米炮等。
长滩号的
核反应堆为2座C1W加压永型反应堆,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80000马力,2轴推进,航速30节以上,30节航速下续航力为90000
海里。“长滩”号于1980—1983年间接受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用于发射“黄铜骑士”对空导弹的发射架。经过现代化改造,安装了
三坐标雷达,
舰桥被保留下来,且在上面加了一层厚装甲。
1985年,
美国军队在“长滩”号后甲板上安装了
BGM-109巡航导弹,但随着“宙斯盾”巡洋舰和
驱逐舰的不断列装,“长滩”号在1995月1日退出现役,服役期34年。
班布里奇”号是美军第3艘核动力水面舰,美军原计划将该舰设计为大型驱逐舰(DLGN),最终于1975年将舰种改为巡洋舰(CGN),该舰没有同型舰。
“班布里奇”号的
核反应堆为2座D2G加压水型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2轴推进,功率60000马力。航速30节,20节航速时续航力90000
海里;标准排水量7600吨,满载排水量8580吨。总长172.3米,宽17.7米。吃水8.8米,舰员558名。
“班布里奇”号初建时武器为“小猎犬”
舰空导弹、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三联装短距离鱼雷发射管,76毫米连发
速射炮。后加装武器为
AGM-84反舰导弹,20毫米近防
航空武器系统,装备
美RGM-84A“鱼叉”导弹。
“班布里奇”号始建于1959年5月15日,1961年4月15日下水,1962年10月5日正式服役,1996年9月13日退出现役。
“特拉克斯顿”号(DLGN 35)是第4艘核动力水面舰,1975年,
美国军队将该舰的舰种改为
导弹巡洋舰(CGN)。
“特拉克斯顿”的
核反应堆为2座D2G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的功率为60000马力,2轴推进。最高航速大于30节。标准排水量8200吨,满载排水量8800吨,总长172米。宽17.7米。吃水9.5米。舰员591名。武器为多联装
小猎犬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该发射装置还能发射“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后更换为“标准”-2ER对空导弹。
特拉克斯顿”号始建于1963年6月17日,1964年12月19日下水,1967年5月27日正式服役,1995年9月11日退出现役。
“加利福尼亚”级是
美国军队真正批量建造的核动力巡洋舰。由于当时的国防部长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的反对,造舰计划曾一度被搁置,已经设计完成的3号舰也因成本增加而被取消,最后只建了2艘。初建时,“加利福尼亚”的舰种是核动力驱逐领舰(DLGN),1975年改为核动力巡洋舰(CGN)。
“加利福尼亚”级核反应堆为2座D2G加压水型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60000马力,2轴推进,航速超30节。标准排水量9561吨,满载排水量10450吨,总长181.7米,宽18.6米,吃水9.6米,舰员603名。搭载武器为2座“标准”-1MR
舰空导弹单装发射架(MKl3)等。在现代化改造中,加装了2座四联装“
AGM-84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20毫米近防
航空武器系统,雷达等装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
1970年1月23日,首舰“
加利福尼亚州”号(CGN 36)始建,1971年9月22日下水,1974年2月16日正式服役,1999年7月9日退役。
1970年12月1日,2号舰“
南卡罗来纳州号”(CGN 37)始建,1972年7月1日下水,1975年1月25日正式服役,1999年7月30日退役,2007 年完成报废。
加利福尼亚级在建造之中时,
美国海军开展了“弗吉尼亚”级(CGN 38)的建造,CGN 38总体结构上基本类同于“加利福尼亚”级舰,改进了火力和电子对抗设备,排水量11000吨,用MK26双联装多用途发射装置代替了MK13型,前者既可发射“标准"防空
导弹,又可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球艏声纳改用更强的SQs53型;增加了2座三联装
反潜鱼雷发射管,携带2架SH-2“
海妖直升机”
反潜直升机并在飞行甲板之下设机库,增设了MK116反潜
火控系统,
舰空导弹火控射击通道数为2个,全舰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舰员为472人。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军队计划对4艘“
弗吉尼亚”进行现代化改造,但都未实行,连正实施
核燃料更换的“
得克萨斯州”号也中止更换作业,并于1993年7月退出现役,其他3艘也相继退出。
之后,随着两极对抗体制瓦解,东西方
美苏冷战结束,
美国海军战略的改变,将部分舰只提前退役。
核动力舰只不仅建造费用高,而且维持费用也极其昂贵,需要专业化的特殊场地、人员、设施来进行反应堆维修及更换核燃料。
苏联
苏联海军计划按照美国海军“核动力舰队”计划的模式建造自己的核动力舰队。主要任务是利用搭载的大量大型反舰导弹来攻击敌航母战斗群。由于自身必须携带大量进攻和防御武器,苏联将目光放到了大型核动力巡洋舰的研制上。
1956年8月25日,
苏联下达了《1956-1962年舰载新式武器及动力系统的开发》的指示,次年5月又通过了《舰载导弹武器的开发》。根据上述命令,第17设计局和第16设计局分别开始了63型
核动力导弹轻巡洋舰和81型核动力防空舰的设计工作。
1958年7月原方案完成后,第17设计局向国家船政委员会递送报告。政府方面采纳了船政委员会的建议对原方案和报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是由于当时可以装备的反应堆尚未开发出来,而且P-6KR、
P-40战斗机、M-3等导弹也处在开发阶段,因此同年12月,政府从《1959-1965年海军设计建造计划》中删除了与63型相关的章节,并下达了停止该舰设计工程的指令。
63型巡洋舰下马后,
苏联继续推进核动力巡洋舰的开发工作,最后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了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该舰为前苏联首级采用
核动力推进的水面战舰,满载排水量24300吨,首次装备了
垂直发射系统系统和大量
导弹,并配有3架直升机,吨位大,火力强。本级舰共建4艘,分别为首舰基洛夫号(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2号舰伏龙芝号(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3号舰加里宁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和4号舰尤里·安德罗波夫号(
彼得大帝号)。
1970年,
1144型巡洋舰首舰“基洛夫”号(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
海军上将 Ushakov)开工建造。
1977年2号舰“伏龙芝”号(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Admiral Lazarev)开工建造。1985年底,“伏龙芝”号被调整到
美国太平洋舰队并担任旗舰。此后,该舰与太平洋舰队的两艘航母一起,成为对抗
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力量。
苏联解体后,“伏龙芝”号被改名为“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由于缺乏资金和维修保养条件较差,1994年该舰停止海上活动,被封存在
符拉迪沃斯托克阿布雷克湾锚地。1998年,“拉扎耶夫
海军上将”号退役。2002年12月6日,该舰突然起火,但未波及到
核反应堆。为安全起见,该舰随后被运往红星船舶维护中心拆除了核反应堆,同时进行了基本维护以延长封存期限。2021年初,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与第30修船厂签署合同,由该厂拆解“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随后,该舰被拖入浮动
船坞内,在这里进行拆解回炉。
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Admiral Nakhimov)是
苏联时期建造,1988年服役,原名“加里宁”号,
苏联解体后改为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1999年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就被封存在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厂。2013年6月,俄罗斯重启对已封存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现代化改造计划 。
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彼得大帝号,Pyotr Velikiy)于1998年4月正式服役,排水量26000吨,是全世界最大的非航母核动力
水面战斗舰艇。现是
北方舰队的旗舰,俄海军水面
核动力战舰,也是全球吨位最大的现役非航母攻击舰艇。
2023年7月,
俄罗斯海军已决定,在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的维修和现代化改装工作完成后,俄罗斯北方舰队旗舰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将正式退役。
服役动态
1964年,长滩号与
美国海军第一艘
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以及班布里奇号(USSBainbridgeDLGN-25)核动力
导弹护卫舰组成“第一特遣群”(TaskForceOne),是海军史上第一支全部以核动力舰艇组成的舰队,随即展开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为时65天,总航程30565
海里,完全依照1906至1906年由美国海军“
大白舰队”环球航行的航线。在不停靠任何港口、不进行任何补给的情况下,环绕地球一周,航程30000余海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核舰队环球远航。
1968年,长滩号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使用
黄铜骑士导弹系统在
越南战争中共击落了3架
米格战斗机。
“基洛夫”级二号舰“伏龙芝”号于1984年8月服役。1985年8月驶离北方舰队母港———北摩尔斯克,开始了它历时4个月的海上大“亮相”,南北穿过
大西洋,绕航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东渡印渡洋,经
马六甲海峡进入
南海,又越过
巴士海峡,沿台湾以东洋面北上,于11月20口穿过对马海峡,到达
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