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2013年电视纪录片
《科举》,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兴革存废的人文历史类大型电视纪录片,由韩晶编导,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海视野影视有限公司制作,2013年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
《科举》是运用情景再现手段拍摄的纪录片,共分5集,分别为《隋唐烟雨》《牧驭天下》《学优则仕》《道高一尺》《穷途末路》,每集片长50分钟。该片在时间上跨越战国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以宽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中原地区科举制度长达1300年的兴革存废历史,着重探讨了科举的起源之谜,揭秘了封建王朝运用科举手段“牢笼英才、牧驭天下”的政治诉求,再现了鲜为人知的科举舞弊手段与防弊措施,解析了清末废除科举历史背景和重大影响。
该片对于研究中国科举制度历史,以及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影片信息
大型电视纪录片《科举》以宽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兴革存废,探索至今悬而未决的科举起源之谜,揭秘王朝如何娴熟运用科举手段,实现“牢笼英才、牧驭天下”的政治诉求;解析鲜为人知、闻所未闻的科举舞弊,聚焦作弊手段与防弊措施的精彩拉锯。
纪录片《科举》还彰显了一种成熟的制度背后的重重玄机。学而优则仕,是如何缔造古代中国完备的官僚政治体系,并形成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士大夫阶层。而科举制度盛行千年,又为何在晚清走向了穷途末路。
《科举》跨越战国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戏剧再现经典历史场面,设计制作场景80余个,动用演员1500余人次,各朝服饰400余套。权威历史专家深度介入,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有史以来首次运用高清技术全方位解析中国科举制度,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行程数万里,堪称大视野!大手笔!大制作!
分集介绍
第一集
500多年前,明朝正德某年的一个初春,北京贡院内,上千名应试男子正襟危坐在不足一米见方的单独号舍内,他们中有稚气未脱的翩翩少年,也有满头斑白的垂垂老翁。面对眼前的试卷,他们或愁眉不展、冥思苦想,或奋笔疾书、左右逢源。偌大的考场一片肃静,唯有巡逻兵勇的脚步声在空中回响。监考官也不时地巡场监视,锐利的目光扫过一排排号舍,决不会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科举制度是中原地区历代王朝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应考士子需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会试、殿试,由童生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再到世人望尘莫及的探花、榜眼、状元,可谓层级分明,序列严密。
而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古代中国就已有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但这些选官制度无不与门第阀阅紧密相连。到了隋末,一种新的通过公平竞争方式取士的制度呼之欲出……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契机,促使王朝选择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才选拔制度呢?有关科举起源的三种说法,各自依据何在?到底孰真孰假?中国科举史上的首位状元孙伏伽,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第二集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这天,唐皇宫内锦旗飘扬,气氛祥和。大殿之上,李世民正在为新科进士举行殿试。钦点完状元之后,唐太宗缓步来到殿外。此时,旭日高照,乾坤朗朗,唐太宗极目远眺,不禁心潮澎湃,他自豪地宣称:天下英雄尽入我中矣!
自开科取士以来,广大士子不惟门第,自由投考,择优录取,国家机器因此源源不断地获得新鲜血液补充,从而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王朝统治得以坚固。而科举同时也赋予每个士子以同等的权利和机会,通过考试向社会上层做垂直流动,不仅保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也缓解了一部分社会紧张和对抗。
李世民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深刻揭示了帝王大兴科举的真实意图,即“牢笼英才,驱策志士”。帝国统治者正是通过娴熟运用科举手段,实现其“笼络人才、牧驭天下”的政治诉求。
那么,面对潮水般涌向科场的芸芸学子,王朝如何层层筛选,确保人才脱颖而出?“重文抑武”政策的背后,帝国统治者又有什么难言之隐?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儒家地位何以发生180度大扭转?从“南北之争”到“南北榜案”,考试公平和区域公平到底孰轻孰重?
第三集
公元1014年的一个清晨,睢阳应天府书院如往日一般书声琅琅,不绝于耳。岂料,书院的早读还不到一个时辰,学子们便纷纷丢下手中书卷,争先恐后地跑了出去。原来是笃信道教赵恒皇帝前去朝拜老子庙途径睢阳,学子们为争睹龙颜而趋之若鹜。然而,却有一名学子手不释卷,诵读依旧。同窗不解,学子答曰:日后再见,也未必晚!第二年,这名学子参加科试一举及第,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果然亲眼见到了皇帝。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科举考试长期稳定的进行,使得一批又一批饱读诗书又精通政务的士林精英,由科举入仕,进入帝国管理层,他们或乘时立功,或临危受命,对帝国安危和王朝盛衰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科举价值观的盛行,使得读书重学蔚然成风。“孤村到晓尤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砥砺子弟勤勉读书,专攻举业,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随之形成。
那么,学而优则仕,天下士子真能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抱负吗?从“饭后钟”到“碧纱笼”,及第前后的待遇何以天差地别?《西厢记》才子佳人式的浪漫传奇背后,为何是如此犀利露骨的功利诉求呢?阉党专权,入仕以行道的士大夫又为何趋之若鹜,寻求权阉庇佑呢?
第四集
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适逢三年一度的顺天乡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乡试,朝廷动用了大批军役,考生必须接受极为严格的搜检,不仅要脱下衣衫,甚至连辫子也要解开检查。结果,搜出偷偷挟带作弊工具的考生40余名,用以作弊的“小抄”和“夹带”积如小山,更有将答案藏于笔管、空心砚台、糕饼或蜡烛间,甚至抄写在衣物上用灰土覆盖掩饰者,令人瞠目结舌。此外,两场考试中交白卷者68人,没有做完者300余人,文不对题者近400人,怯场自行退出者竟高达2800人。在中国科举历史上,此次搜查的严厉程度,可谓空前绝后……
在波诡云谲的中原地区历史进程中,王朝兴替,政权更迭,而科举制度却行之千年,历久弥坚。究其原因,是由于历代王朝在大兴科举的同时,对科举的防弊制度做了严密的部署。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典章制度,如何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自然成为帝国统治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那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弊措施与作弊手段究竟是如何相生相克的呢?“北闱科场案”血迹未干,“江南乡试案”又尘嚣四起,科场舞弊缘何屡禁不止呢?金榜题名的背后,有多少学子乐极癫狂,又有多少书生抑郁而终?黄巢揭竿而起,真的只为名落孙山吗?
第五集
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这天,朝臣们步履匆匆地来到紫禁城,觐见光绪帝慈禧。朝臣中有直隶总督北洋政府大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皆为慈禧太后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此番,他们匆匆而来,不为别的,只为奏请立停科举之事。
晚清的教育改革始于1901年,清廷曾设想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废止科举到学堂办学的逐步转换。如今,两年时间已然过去,改革却起色不大。朝堂上,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言辞恳切地奏请慈禧:朝廷如果还想继续之前设定的从科举到学堂的逐步转变之法,那么,二十年后学堂办学方可见效。然而,几次战争中原地区惨败,割地赔款,国运不济,王朝已没有二十年的时间可等。为补救时局艰危,朝廷必须痛下决心,马上停废科举
面对群臣的呼声,慈禧的脸色极为凝重。思虑再三之后,一个事关万千学子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策就在这一刻产生了。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正式废止科举。至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
科举,这一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文化壮举,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抡才大典的官员选拔制度,为何到了晚清,会遭到无情的抛弃?帝国的沉沦与忧患,科举制度真的难逃其咎吗?废科举、兴学堂,究竟是王朝自救的良药,还是引发帝国危机的酵床呢?
幕后制作
纪录片《科举》共搭建古代场景84个,租用和制作陈设道具一万余件,动用演员1500余人次,拍摄情景再现共117场,将经典历史场面一一重现。
三个月的外景拍摄,顶着酷暑,横冲直撞,打捞被现实挤压变形的残存记忆,寻找被历史层层覆盖的一砖一瓦,汇聚成2400分钟的声画素材。
一个多月的情景再现拍摄,1500余名演员的参与,80多个古代场景,400余套历朝服饰,1万多件陈设道具,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之间马不停蹄地奔跑穿梭;早起,熬夜,疲惫到食不下咽,外加嬉笑怒骂,争执打斗,最终凝结成60盒珍贵的高清像带。
三个多月的后期制作,初剪,精修,反反复复的推倒重来;修旁白,贴动效,100多条出自世界知名作曲高手的罐头音乐,终于炼成250分钟的纪录片《科举》。
艺术特色
故事是种态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罢废于晚清,历时1300多年。如再上溯到其它选官制度存在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时间更为久远,历史跨度惊人。而史家记载历史,大多只喜欢记述结果,留给后世的无非是枯燥的大事年表。对于每天有无数网络信息和电视频道可供选择的观众而言,他们当然不会对这些故纸堆感兴趣。
确实,我们的观众早已过了观赏温饱期,他们不会再像信息匮乏时代那样,如饥似渴、饥不择食地吸收信息了。今天的观众已进入观赏精细化时代,不仅要求精神食粮富含营养,更要求色香味俱全,换句话说,也就是故事要讲得更好。因此在《科举》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戏剧、民间故事甚至坊间传说,我们都如获至宝。我们用被史界反复论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研究成果,来构筑我们的历史观,搭建完整的历史空间,而野史、传说则作为补充,为历史空间打开多个另类天窗,以便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历史。我们相信,无论是宝石还是玻璃,珍珠还是水滴,都可以折射事物,关键在于创作者拥有怎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举个例子,《科举》在讲述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段历史的时候,先是借用了一个坊间传说,绘声绘色地描述慈禧是如何钦点末代状元的戏剧性过程,接着再由历史学家来分析坊间传说的种种可疑,去伪存真,以正视听。这样,既避免了以诈化诈,又让观众从中看到独裁对科举公平的践踏以及王朝对当时局势的失控,感受到清末扑朔饺子的乱世情态,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了这段历史。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讲故事既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我们对待观众的真诚态度。让我们学会用故事片的表达方式去拍摄纪录片,这是上天对我们的丰厚赐予!
历史经典场面
要拍摄一部历史跨度超过千年的纪录片,资料奇缺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除了晚清因西方照相术的发明尚有斑驳信息残存于影像之中,其它朝代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建筑实体,或因江山易帜,毁于战火,或因岁月风化,无迹可寻。那么,如何重现漫长的科举历史呢?难道我们只能将镜头对准那些被历史瓦砾层层覆盖的残迹遗存,作空泛的历史回望吗?
情景再现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案之一,从《北方的纳努克》到《智人》,再到《凯撒大帝》,纪录片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举个例子,关于科举起源于什么朝代,至今说法不一。其中一说是科举起源于汉代的一次日食刘恒目睹日蚀,惊骇不已,以为是上天谴责帝王无能,于是慌忙下《求贤诏》,让天下有识之士参加宫廷考试,胜出者封官,帮助帝王治理国家。另有一说是科举始于隋炀帝偶然的心血来潮,称隋炀帝为了夺取帝位,长期压抑性情,故作不好声伎,以此骗取父亲的信任。而一旦即位,本性还原,不仅东征西狩,还设立“进士科”,举办全国性的诗歌达人赛,声色犬马,穷奢极侈。
当然,我们的情景再现是有态度的,那就是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告诉观众哪些属于坊间传说,哪些是当前史界比较认同的说法。
历史的夹角
纪录片《科举》大约有三分之二篇幅是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表达的。为了传递一种沉静的力量,我们没有使用比较流行的大幅度的、花哨的运动镜头,而是运用了一些朴素的镜头语言,以一种安静的、凝望的方式去表现历史。但这么做的风险是,因为你不使用流行语汇,别人就可能认为你不会使用这些语言。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故事讲得更好。
《科举》约有八千多个分镜头,我要求摄影师和美术师每一个镜头都带前景。这是十分苛刻也是极难做到的要求,甚至在众多中外纪录片作品中也是比较罕见的。我说服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希望透过“历史的夹角”去“偷拍”历史。历史空间和我们的现实空间是互不交融的两个空间,我不认为纪录片创作者可以肆意闯入历史空间,惊扰历史老人的沉睡。我更愿意站在层层时间年轮之外,透过“历史的夹角”去“偷拍”历史。而前景,正是构成“夹角”的重要原素。
举个例子,我们在再现“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场面时,美术师在四周燃起熊熊炉火,而摄影师则透过炉火去拍摄赵匡胤利诱威逼武将们放弃兵权。所有的镜头都是透过火光拍摄完成的,这一方面让酒宴透露出强烈的杀机,另一方面也营造了“隔岸观火”的效果,让观众可以更冷静、更理性地观察宋朝初年诡谲莫测的政治风云。
为什么斑驳的青铜器躺在博物馆里会美轮美奂?因为幽暗的光线,安静的姿态,以及由防盗玻璃隔出的观赏距离,这就是“夹角”效应。只有透过“夹角”,镜头里的人和景才会更深,更神秘,更有质感。
幕后花絮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科举》在第一集〈隋唐烟雨〉中提到: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岁的元稹去投名帖拜访李贺
文献记载,普遍认为——诗人元生于779年,李贺约生于791年,而那时李贺才两岁。
----------------------------------
该记录片总撰稿:韩晶(导演、作家),上海电影高级编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该记录片客座顾问:
谢俊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渭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春瑜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职员表
总编导介绍
韩晶,导演、作家,上海电影集团公司高级编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执导多部影视剧和纪录片,并多次获奖,包括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2010年度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奖。其编剧的悬疑电视连续剧《生死迷局》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获收视佳绩,其执导的大型纪录片《大辛亥》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获多方好评。出版纪实文学《刺客令》、《北洋乱》、《心灵捕手》和童话专集《两只大傻瓜》等图书。
导演手记
2012年7月13日乾陵晴转阴有雨转晴
今天,外景摄影制组按原定计划,赴陕西乾陵拍摄。乾陵是唐武则天和她的丈夫李治的合葬墓。中原地区科举制度始于隋,成于唐,作为盛世一代帝后的长眠之地,乾陵是不能不去的。
一早坐车从山西省出发,经长途跋涉,于下午三点抵达目的地。与乾陵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我们的拍摄获得了允许。
摄影师架好机器正待开拍,岂料,刚刚还灿烂如炬的太阳霎时被乌云遮蔽,天空阴霾密布,雷霆大作,紧接着,便是大雨倾盆而下。面对骤变的天气,我不禁有些纠结,是暂停拍摄,待天晴后再来呢?还是因时制宜,改拍雨景?雨水为上天所赐,我又为何不顺从天意,拍摄雨中的乾陵呢?当我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一个个浸润着雨水的画面出现在镜头里:淋着大雨手中紧握奏表的文臣武将石像,在低垂的云幕下沉默不语的石马,没有头颅却依然让人感觉他们在遥望远方的石俑阵……雨中的乾陵别有一番韵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落寞和沧桑,那是繁华退去后的千年空寂。
我们的拍摄正在兴头上,岂料,刚才还黑云压顶、大雨如注的天空忽然云开雾散,紧接着,雨后初霁的天边居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再接着,便是晴空万里,乾坤朗朗。雨后的乾陵宛若初生,铅华洗尽,素面朝天,任凭岁月流转,它自坦然自在。
来到乾陵,无字碑是不能不拍的。那是武则天为自己死后竖的碑,举世闻名。武则天生前集权利与荣耀于一身,死后却为自己留下一座无字空碑,莫非,是为了暗指女皇功德罄竹难书吗?还是为了体现“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的气概?
正当我们专心拍摄无字碑的时候,摄影师钱家祥突然大叫:“天上有条龙!”大家闻声望去,不禁惊呆。空中真有形状酷似飞龙的云团朝无字碑方向疾驰而来,待靠近碑时,龙眼、龙嘴、龙爪相继显现,清晰可辩。光阴荏苒,一代天骄早已灰飞烟灭,千年之后的今天,唯风云化龙,俯首听命,这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这件事说起来有点像缪谈,好在我们的摄影机记录下了云龙驰向无字碑的全过程。
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雷霆、风暴、雨霁、彩虹、日落,原本是浩瀚宇宙需要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来上演的惊心动魄的长剧,乾陵却只用了一个黄昏,把它浓缩成不可思议的宇宙小品,让我们在瞬间窥黑蚱永恒,以微渺感悟到了无限!
2012年7月29日歙县
今天,外景摄影组来到安徽歙县拍摄。歙县境内散落着一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随着摄影机的深入,那些明清时期甚至宋代遗留下来的老房子不断映入眼帘,显赫的门楣,繁复的装饰,精美的雕刻,无不在叙述着当年的繁华与荣耀。十年寒窗,节衣缩食,科甲及第,旦夕之间进入到帝国核心管理层,位份显赫,万人敬仰,这一幢幢饱经岁月沧桑的府邸,便是明证。
陪同我们拍摄的是县委宣传部的汪主任,一个看似有点懵懂实则很犀利风趣的中年书生。中午休息的时候,他随口说起一件事,称自己有一次去西安兵马俑参观,但见艳阳下参观者在门口排成长龙,而让外国人出入的贵宾通道却空无一人。他感觉不爽,便拉着同行的下属来到贵宾通道口,用歙县土话问下属:锅洗了哇?下属答曰:要洗。又问:碗洗了哇?再答:要洗。还问:锅碗要洗哇?答:要洗要洗!检票员听了以为是日本友人,自然放行无误。那副言辞凿凿、一本正经的模样,霎时把我们乐得人仰马翻。
下午的拍摄继续进行。大晴天,万里无云,烈日炙烤,38.5度的高温。不间断的挥汗如雨,每个成员的衣衫都湿了干,干了又湿。到傍晚收工时分,摄影师的深色汗衫上早已是盐花一片。歙县的宣传部长晚上要犒劳大家吃饭,摄影师本想回酒店换件干净的衣服,只因汪主任称部长已在酒店恭候,便只好打消回去换衣服的念头。我也自欺欺人地安慰摄影师,短袖上的盐花貌似不规则印花,很容易骗过别人眼睛的。
见了面,才知对方是个女部长。入座后还没交谈几句,细心的女部长便已看破了汗衫上的玄机。当她获悉摄影师汗衫上结的是盐花时,不禁大为感动,当即斟满杯中酒,起身向摄影师敬酒,然后,一饮而尽。
2012年7月30日江西婺源晴
正午,为了拍摄一座古桥,摄影组必须穿越一片广袤的麦田,去寻找最佳的角度。
四十多度的地面温度,炙热得让人感到窒息、昏聩,伙伴们都被烤得耷拉下脑袋,连说笑的精神都没了。然而,就在我们沉默不语地低头穿越麦田的时候,我发现,田里不及半人高的麦株却依然静静挺立,不仅挺立,而且挺立得绿油油,婷婷然。我心里暮然升起一种感动。为了自我标榜,我们都曾不假思索地将自己比喻作一株小草,并且还很为自己虚假的低调和谦虚沾沾自喜。穿过麦田的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其实做一株草并不容易,烈日,高温,干涸,虫害,危机无处不在,而麦株却以最柔弱、最安静、最不起眼的方式,向我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不拔。
试想,如果把我像麦株一般置于田间,任凭烈日暴晒炙烤,不出半日,我早呜呼哀哉了。比起草芥的坚韧,我远不如它!刹那间,对生命的敬畏贯通我的全身,直至灵魂的细枝末梢。
我知道,从此,我再不会轻易将自己喻作草芥!
2012年10月3日浙江横店晴
感谢上苍眷顾,今天又是碧空万里。开机至今已十多天,横店的天气日日晴好。
按计划,今天在影视城明清宫拍摄顺治帝御试的戏,表现的是清朝轰动全国的江南乡试案爆发后,顺治帝在中南海瀛台复试乡试中榜举子的情节。为了起到震慑作用,考场戒备森严,军役密布,考生一律戴刑具入场,如临大敌。现场除了皇帝,多名大臣和宦官,几十名应试举子,还有大批荷戈士兵,是个大场面。
编导沈玉卿酷爱表演,因外形肥硕敦厚,饰演太监神形兼备,自然当仁不让,于是乎忽而变身汉宫宦臣,忽而换装天宝太监,忽而又充当明代阉党,在各朝皇宫频繁穿越,不亦乐乎。今天,他当然又是太监。
不巧的是,那天来充当军役的当地群众演员中老年居多,堂堂一国之君,老兵弱丁岂能滥竽充数?情急之下,造型师孙国民打起了女生的主意,岂料,编导王旭还真愿意上钩。恰逢我女儿那几日来探班,王旭便拉上她,换了士兵服装,再贴上两撇假胡须,活脱脱两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兵勇,站在远景,焉能辨雌雄?
2013年1月9日上海阴雨
今天是个值得书写的日子,五集纪录片《科举》到今天终于全部完成了。
《科举》是个大工程。
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浩如烟海的史料,迷雾叠嶂的传说,散落各地的遗存,该如何下手?近一年的脚本创作,带着团队博览群书,在故纸堆里寻找令人心动的细节,在严肃且有意思的教授们面前,重新做回听话的学生,几易其稿,几近崩溃,最后熔铸成五万文字。
五盒录像带静静地躺在桌上,我心中突然泛起一阵难舍。差不多近两年时间,我觉得自己始终游走在现实的边缘,穿梭于古今之间,与遥远年代的帝王将相、士林精英面对面。我遥望他们,我凝视他们,聆听他们的内心之音,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不断汲取能量,获得成长……
我知道,今天是时候告别他们了。我必须走出《科举》,去拥抱我的第一部大电影《我为相亲狂》!
参考资料
《科举》.央视网.2024-11-24
科举(2013).豆瓣电影.2024-11-24
大型纪录片《科举》.凤凰网.2013-06-27
目录
概述
影片信息
分集介绍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幕后制作
艺术特色
故事是种态度
历史经典场面
历史的夹角
幕后花絮
职员表
总编导介绍
导演手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