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位于中国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三义村北,东距咸阳市区约15公里,南距
西安市市区约14公里,西距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约2公里,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
吕雉的合葬陵墓。
汉高祖刘邦在登基后的一年就开始修建长陵,陵园成方形,仿照
长安形制,建有寝殿,便殿;陵寝有二,位于东西两边,分别是高祖和吕后的陵寝。此外,还存在长陵邑、陪葬墓、丛葬坑等附属建筑。长陵在历史上多遭战火,早在西汉末年就曾遭
赤眉军毁坏,但在清朝、民国时受到一定保护。60年代起,长陵周边出土了彩绘陶俑、皇后印玺等多件文物,1970年至1976年,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综合考察,发现大量实物遗存。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原因,长陵陵园的部分垣墙及园内建筑都已被损毁。陵邑除西墙址南段、北墙保存较好外,其余墙址及建筑多已遭破坏,目前基本被农田和现代建筑物、构筑物所覆盖。
1956年8月6日,长陵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长陵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由来
在古代,长陵被称为“长山”,亦被称为“长陵山”。《水经注·卷八》中记载:成国故渠“又东长陵南,亦曰长山。”《三辅黄图校证》中记载:“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丈。”
关于长陵的名字,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因与所在地古称“
长平” 或“长平坂”有关,另一种则是取自
西汉首都“
长安”的首字而得名。
历史沿革
陵主背景
刘邦,字季,生于
沛丰邑(今江苏沛县),秦末率沛县子弟三千抗秦,于公元前202年自立为“汉朝”,定都于长安,被称为“西汉”。史称“
刘知远”或“汉高帝”。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的庙号为“太祖”,尊号为“高皇帝”,驾崩于公元前195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享年六十二岁,5月葬于长陵。他是
中原地区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有天下”的皇帝,在位期间稳定了封建秩序,沿袭秦制,
消灭异姓王,结亲匈奴,除叛乱之根基迁六国遗族豪杰、名家10多万人于
渭河平原,实行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等政策,恢复经济。
吕雉,姓吕名雉,字娥姁,生于公元前241 年,死于公元前 180 年,是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的第一任妻子,同时也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女权臣。后与高祖刘邦合葬于长陵陵园内,与高祖刘邦陵冢并置,且二者坟丘大小几乎相等,这在
西汉帝陵营建中仅此一例。在刘邦生前,吕后助其起兵反秦、战
项羽;
西汉建立后,又反对异姓王的分裂割据,稳定了汉初政局;刘邦死后,吕后依然借着刘邦几十年的声望和影响,在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的困难情况下,担当起定国安邦的重任,坚持和巩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并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营建过程
《汉书·地理志〔上〕》中记载:“长陵,高帝置。”,可见刘邦生前已为自己选址,修了陵墓。长陵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主持者,可能是
萧何与阳成延。刘邦登基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长陵,这座陵寝是以
西汉的首都
长安为原型,和长安城之间的
渭河相望。从
未央宫前殿废墟的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座“长陵山”。此外,墓园中还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寝宫,便殿。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年),“高园便殿”发生了火灾。
董仲舒认为,这是因为“高园殿不当居陵旁”,违背了这个规定,“虽贵为高园殿,犹灾之。”“高园”和“高园殿”即高祖寝园的简称。董仲舒所在的
刘彻时代,便殿筑于
两周王陵之外。“高园”和“高园殿”即高祖寝园的简称。董仲舒所在的汉武帝时代,便殿筑于陵园之外。
汉长陵虽然没有汉代最大的陵寝,但是它的随葬品数量在
西汉是最多的,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陵寝体系。就像唐人彦谦的《长陵诗》中说的那样:“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 按照《
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汉高祖皇帝在长陵北部修建了一座城池,用来镇压关东六国的城池,将关东六国的城池和关内的世家大族都安置在城池之中,由他们管理,城池的总户口为5057户,总人数为79469人。
刘盈时,皇宫由
长乐宫迁到
未央宫。惠帝居未央宫,
吕雉仍在长乐宫。当时吕太后掌握着朝政实权,惠帝凡事都要向其母汇报、请示。但是二宫之间隔着一条南北大街——安门大街,惠帝便在武库以南修了一条跨越安门大街的复道——天桥。当时负责礼仪典章制度的
叔孙通认为,安门大街是每月一次从长安城西北的高寝接送高祖衣冠到长安城南的高庙进行祭祀的法定道路——“
聂氏宗祠道”,在此之上架设复道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但是,古人认为“天子无过举”。为了圆满地解决这个矛盾,叔孙通提出了个折衷办法,
未央宫与长乐二宫间的复道继续使用,“月游衣冠”的活动仍照常进行,只是把活动地点从长安城内的高庙搬到渭北的长陵之旁,在那里又修了一座庙,史称“原庙”,“原”字就是“再”的意思。
毁坏修葺
长陵在历史上多遭战火,在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长陵邑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十不存一”。《后汉书·刘盆子传》中记载:“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
吕雉尸体,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东汉永初元年(107)又遭“羌戎作虐”,致使其“领户不盈四千”。此后历经风雨,在清朝受到一定保护,《水经注·渭水》记载:“清乾陕西巡抚
毕沅曾在长陵立碑,以束者为高祖陵。”民国时,长陵受到保护,设守陵户管理陵区,以防盗掘和破坏。
发现历程
1957年,
陕西省在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长陵并进行了调查。后于1965年,考古人员在长陵一处墓葬周围考察时,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坑,遂对其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考古发掘,出土的
陶俑数量超过3000件,现藏
咸阳博物馆。在此期间还于1968年在长陵狼家沟附近出土了一枚吕后的“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在此期间,省考古研究所曾对长陵陪葬墓周亚夫墓进行发掘,出土了三千多陶人、陶马,号称“
西汉三千
兵马俑”。另外,在1970年,考古工作者对陪葬坑北边不远处的两个大墓冢进行了考古发掘,从中发现了钟、等乐器,彩绘漆木车、漆箱等用具。
1980年,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长陵进行了调查。1983-1984年,
陕西省考古学家
石兴邦等人,对长陵作了一次全面的勘测,对徐家寨村北面的陪葬墓进行了清理。1989年,渭城区文管会同省文物局在长陵考察划界保护范围。 1990年,渭城区文管会对长陵进行了普查。2001年内完成了平陵调查,对平陵和上官皇后陵及周围遗址进行钻探和勘察,基本廓清了陵墓、陪葬墓、建筑遗址、陵邑的形制和分布范围,确定了帝陵和后陵的关系,新发现了许多建筑遗址。2002年,
咸阳市考古所对其
两周王陵、建筑遗址及陪葬墓进行考古调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陵位于
渭河北岸的咸阳东北部,东距咸阳市区约15千米,南距
西安市市区约14千米,西距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约2千米。陵园入口处为公路X234,东侧为机场专用高速,处于咸阳市渭城区窑三义村北。长陵与其他8座帝陵(分别是汉茂陵、
汉平陵、
汉延陵、
汉康陵、
汉渭陵、
汉义陵、
汉安陵、汉长陵、汉阳陵)呈线性分布形态沿东西方向一线排开,绵延长达五十千米,西起
兴平市南位镇,东至
泾水和渭河的交汇处,南至渭河北岸,北接
泾阳县的高庄、蒋刘乡,与汉长安遗址隔渭河相望。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3千米。横跨泾阳、 渭城、
秦都区、兴平、
高陵区五县市,其中在咸阳
市辖区有20个乡镇、约300个自然村,53万人口,总面积 517.37平方千米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2' 42",北纬34°26'3"。
地形地貌
长陵位于
陕西省咸阳市
秦汉新城区划范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65-490米,地势平坦,展现出
关中地区黄土台塬地貌特征,黄土台塬地貌处于黄土沟壑与河谷平原的过渡地段,是关中地区窑洞建筑的集中地区。“陵—塬— 村—河”的空间格局展现出这片区域独特的自然形态。秦汉新城的地形由两道塬坎组成,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一道塬
平均海拔300米,二道塬平均海拔400米。长陵坐落在泾渭两河之间的二级台塬之上,地势平坦而辽阔呈西高东低之势,视野通而广阔。
气候
长陵位于泾渭两省交界的五陵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为13.1℃,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18℃,年日照时间为2182个小时,年降雨量为545毫米,初秋连续降雨,第一次
霜冻从十一月上旬开始,第二次霜冻结束于三月下旬,无霜期219天,一年中东北风较多,平均风速为2.7米/秒,冬天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18米/秒。长陵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宜人。地质环境稳定,少有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但该地区秋季温差大,可能会引起
土遗址内水份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裂隙和剥落。另外,该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在这一年中,七月到九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47%,暴雨时期也多集中在这段时间,短时间且集中大量的降雨对土遗址的破坏较大,尤其是表面没有植物覆盖直接裸露于地面的土遗址来说更容易引起冲沟甚至塌等灾害。而冬季寒冷干燥,在雨雪天气过后由于气温较低,导致遗址冻结时间较长,从而容易对土遗址产生冰劈作用,气温转暖后又易产生冻融剥蚀等问题。
水文
在长陵的南边,
渭河从西到东穿过;在长陵的东北部,经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一直注入渭河。长陵有一个以
黄河为主体的渭河水系,由渭河和
泾河两个主要的河段组成。地下水资源丰富,长陵遗址所在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32772万立方米。
渭河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今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于
宝鸡峡进入
陕西省境,中、下游横贯关中平原,至
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全长818千米,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千米,在陕西省境内长502.2千米,流域面积33,78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5%。
渭河水系受到区域地质及地貌影响, 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
泾河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
宁夏回族自治区径源县老龙潭,干流经甘肃省平凉、经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于长武县亭口附近先后纳
马莲河、
蒲河、黑河等支流,形成辖射状水系,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径阳县张家山界入
渭河平原,在陕西
高陵区陈家滩附近注入渭河。
生物多样性
长陵附近的农作物资源中,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为主,其他有高粱、大豆、谷子、薯类、小豆、绿豆、
荞麦等。共有
禾本科、
豆科等5科16种;蔬菜作物有
十字花科、
葫芦科、豆科、
茄科、
百合科等9科近20种;果树中有
苹果、梨、猕猴桃、桃、杏、李、柿、核桃、板栗、
葡萄、枣等7科12种80多个品种。
陵区布局
长陵遗址由陵园、陵邑、陪葬墓共三部分组成。长陵陵园分布有高祖陵、
吕后陵、外藏坑、礼制建筑等。陪葬墓分布于长陵以东,上世纪70年代初仍保留封土的陪葬墓有63座,大多呈南北方形排列,并以组群形式分布。根据历史记载,
萧何,
曹参,
周勃,
周亚夫,
王陵,
张耳,
纪信,
戚夫人,田氏,王氏,张良等都陪葬在长陵。 陵园以北350米处是长陵邑所在地,位于今
咸阳市韩家湾乡怡魏村。陵园以东,是功臣陪葬墓群。在刘邦陵北130米处、吕后陵北350米处,以及吕后陵正南、距南墙30米处,各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这应当是当时
寝殿、便殿一类的礼制建筑。
主要遗址
长陵遗址由陵园、陵邑、陪葬墓共三部分组成。长陵陵园分布有高祖陵、
吕后陵、外藏坑、礼制建筑等。陪葬墓分布于长陵以东,上世纪70年代初仍保留封土的陪葬墓有63座,大多呈南北方形排列,并以组群形式分布。根据历史记载,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王陵,张耳,纪信,戚夫人,田姓,王姓,张良等都陪葬在长陵。
陵园
陵墓
长陵陵园平呈方形,边长780米,周长3120米,高祖陵与吕后陵在同一陵园中。
高祖的陵寝,位于陵寝的西侧,形似一个斗拱,由夯土层堆砌而成,上、下都是矩形。陵墓底部为东西向153米,南北向135米,顶为东西向55米,南北向35米,封土高为32.8米,陵墓底部为南,西,北三面为灌溉沟渠。
吕后陵位于高祖墓东南方280米处,墓形与高祖墓一模一样。它的封底为东西150米,南北130米,顶上为东西50米,南北30米,封底高度为30.7米。西汉的皇帝和皇后合葬,就是两个人都葬在一个墓地里,但都会有自己的坟墓,大部分的皇后都会有自己单独的坟墓,只有在长陵,才会有一座共同属于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在整个汉朝的
皇陵中,汉长陵的建筑风格在所有的皇陵中是最独特的。特别之处在于:在陵园中,有两个墓穴,分别是刘邦和吕雉的墓穴,而且,两个坟墓的体积,大小都差不多。这种现象,自长陵以后,在帝陵建筑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学者范富认为即便是
西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孝文窦皇后,她的葬礼与
吕雉相比,也是相形见绌。由此可见,
刘邦去世后,吕后对汉朝虚弱的政权的稳定与巩固,其政治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吕后做出的政绩,使她获得了几乎与皇帝享有同样的政治荣耀和隆重葬礼的规格。
外藏坑
在
商朝、西周时期的大型陵墓附近,先后发现了数量不一、内涵各异的车马、人殉等坑。时至
秦始皇陵,先后发现有“
兵马俑” “百戏俑” “甲” “水 禽”等坑180余座。对此考古学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命名,或曰:陪葬坑、随葬坑、殉葬坑、从葬坑、丛葬坑、府藏坑等等,莫衷一是。
学者
焦南峰根据《汉书·霍光传》,
汉宣帝“赐金钱、缯絮,绣棉被,百领,衣橱五十橱,珍珠,玉衣,梓宫,便房,
黄肠,每一套都有一套,
杉木棺材,十五套,东园,所有的一切,都与车制有关,认为将
西汉帝陵发现的大量此类遗存定名为“外藏坑” 可能较为适当。
经考古勘探,目前
两周王陵内共发现外藏坑285座,其中 K1、K2坑体已坍塌;K12探明有疑似盗洞;K137、K138、K128、K129、K134发现有盗洞;K207、K217、K218、K219、K220、K222、K274均被盗扰,K284东部被南北向的水渠所叠压,以上外藏坑保存情况较差。其余外藏坑基本上均为形制明确,未发现遗存本体有垮塌及盗掘迹象, 保存较好。
礼制建筑
西汉帝陵的地面上建有陵庙、寝园一类的礼制建筑。西汉陵庙一般独立成园,故又称“庙园”,因与寝园同为礼制性建筑,所以又合称 “寝庙园”。陵庙是古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为祭祖而设立的一种礼制建筑。
刘知远的
原庙为最早的西汉帝陵陵庙,开创了陵庙建设的先河。
西汉的陵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帝庙、皇庙和后庙;其中帝庙、皇庙又可细分为京庙、原庙、陵庙和郡国庙。寝园又称园寝。
寝殿是寝园的正殿。便殿是寝园的别殿、侧殿。在
西汉帝陵的众多建筑构造中,由寝殿和便殿等组成的寝园是最基本、最重要、使用时间最长的祭祀性建筑。西汉帝陵皆有寝园,除帝陵外少数特封的王、后、太后、太子陵园也建有寝园。
在长陵陵园之内,高祖陵和吕后陵的北部东西并列分布着两处建筑遗址:东边的在吕后陵北350米,西边的在高祖陵北130米。它们是陵区中比较重要的礼制建筑。
陵园以南分布有几处重要建筑遗址。其中,在吕后陵正南,北距陵园南墙30米,有一大型建筑遗址,东西250米,南北亦在百米以上,遗址内有巨大的柱础石,红色墙皮,大量砖瓦堆积。
在上述建筑遗址南约400米,有一较大型遗址,东西150米,南北近百米,遗址内纵横分布着截面为圆形和五角形的水管道。圆形水管道直径20~35厘米;五角形水管道有大、小两种,大者高50厘米,小者仅及此一半。五角形水管道,顶如房脊,形如两坡顶的房子。排水管道的铺设,视情况而定,有的单列,有的并排几列。
长陵邑
长陵邑城址位于今
秦都区韩家湾乡怡魏村,是
西汉第一座正规的陵邑,徐苹芳学者认为其修建既有对“奉山园”传统的继承,也有强化主干、弱枝节的政治考量。西汉建国初期,政治动荡不安,危机四起。北方是匈奴,东方是六国的老贵族。修建陵墓,迁移人口,这是必需的。长陵邑是靠近京城的要塞,既可以监视匈奴,又可以削弱当地的分裂势力,一箭双雕。西汉初年的经济萧条,也是设立“长陵邑”的重要因素。后因公元107年,羌戎作乱导致民用匮乏,在三国时代被废弃了。
长陵开始营建于刘邦称帝后的第二年,汉王朝定都
长安之后,关东各地的旧贵族和新官宦从各地迁徙而来,成为了陵邑中的主要居民,前者如齐楚大族,后者如诸功臣家。徙民不仅在政治上享受殊遇,而且在经济上也会得到中央政府“与利田宅”的奖励。
刘邦将关东的权贵、英雄豪杰,全部迁往皇城,一方面是怀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人口,增加京师的人口。据《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长陵陵邑有50057户,79469人。由以上不难看出,帝陵文化景观不仅仅是高大的封丘,也包含古代卓越的建筑群,还包含特别意义的城市群。学者王晓玲认为帝陵文化景观是一个时代技术水平的展示,集中展现这一时代的经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文化水平。同时,由于帝王的丰功伟绩,创造的历史辉煌与现实的反差,加强了景观的历史纵深感。
长陵邑位于长陵的北面。长陵
皇陵的北面城墙,就是长陵邑的南面城墙,东墙还未被发现。长陵邑是一座长方形的城市,其北面长2200米,东面宽1245米,城墙宽度7-9米。地上的城墙最多只有6米。墙都是用夯土加固的,通常夯土厚度为6-8厘米;墙体
地基夯实的厚度为15-18 厘米。南,北,西三个方向都有一个大门,南北两个方向的大门是相对的,其中西门位于城墙的正中间。陵邑城墙,大体保存完好。现存最完整的有西城墙南边、南城墙西边、北城墙西边,城墙长约10米,高约2~6米,地基非常坚固。
陪葬墓
在
西汉各陵寝中,长陵随葬者最多,墓葬布局最合理,为西汉所罕见。陪葬墓自陵寝东大门至
泾水,绵延7.5千米。长陵陪葬墓,当时陪葬的有100多人,当时有七八十个墓葬,现在还保存着63个墓葬,大多呈南北四方形,成群结队。陪葬墓的封土主要有覆斗形、圆锥形、山形等三类,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些陪葬墓旁侧还有建筑遗迹及砖、瓦残片等。那些随
刘邦征战四方的有功之人,大多都会在长陵下葬。
萧何、
曹参、
周勃、
周亚夫、
王陵、
张耳、
纪信、
戚夫人、田氏、王氏等。据《长安志》的第33页记载,张良的墓在“离长陵五里路”的地方。 “ 张良墓在
咸阳市东北18千米。” 则作为
西汉开国元勋的留侯张良死后也陪葬长陵。
出土文物
瓦当
长陵的陵邑、陵园和陪葬区的范围内,考古发现有一些汉代或秦末的文物。计有砖、瓦、瓦当、水道和铁秀头等,其中以瓦当为最多。瓦当的种类有圆形、半圆形、带字的和图案花纹等,以圆形的花纹图案瓦当为主。
圆型的瓦当分为文字和花纹两组。带字的圆形瓦片发现有五种,以“长乐未央” “长生无极”为多,特殊的有 “齐园宫当” “长陵东当” “长陵西当”等。花纹瓦当的花纹组合分两层:周边是主饰,中间圆心是附饰。所饰纹样不同但均能协调匀称,为一完整之图案结构。
皇后之玺
1968年,在长陵附近发现一方虎纽扣的
白玉印章,其上刻有“
西汉皇后之玺”。印的顶部是一只老虎,老虎趴在地上,头部和尾部微微向左弯曲,眼睛瞪得大大的,栩栩如生。在玉玺的周围,雕刻着许多的云朵。此印为四四方方,四面长都为2.8厘米,重33克,阴刻着“皇后之玺”。《
汉官旧仪》中说:“王后的印章,与皇帝的文字相同,王后的印其上刻有“皇后之玺”。印的顶部是一只老虎,老虎趴在地上,头部和尾部微微向左弯曲,眼睛瞪得大大的,栩栩如生。在玉玺的周围,雕刻着许多的云朵。此印为四四方方,四面长都为2.8厘米,重33克,阴刻着“
西汉皇后之玺”。这只玉玺的
玉石质地,栩栩如生的螭虎,玺文的笔画,以及精湛的雕刻技巧,都是不可多得的。《汉官旧仪》中说:“王后的印章,与皇帝的文字相同,王后的印章,有金螭虎的钮扣。”这枚印章的形状和印章上的文字,正好符合汉代的制度。而且该文物位于
刘知远与
吕雉同葬长陵的一千米外,故有可能是汉高祖吕雉的遗物。
皇后御玺是汉代唯一的一件品级最高的御玺。据专家称,该遗址创下了两个国家的新纪录:第一,中国首次发现皇后的印章;二是皇后的印章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所以它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国家的瑰宝。
汉兵马俑
1965年冬天,在长陵墓群中发现了三千名著名的彩色兵马俑。在墓葬中,在随葬品区域内,发现了11个位于东西向的、相互对峙的土坑,其中有1800多个步兵俑,580多个骑兵俑,以及大量陶制的盾牌、武器、车辆等装饰物。五个墓穴中都有兵马俑,大的有48.5厘米,小的有44.5厘米,只有普通人的1/3至1/4的身高。虽然没有真人那么大,但每一个都很强壮。他们穿着鲜艳的红色和白色相间的铠甲,右手拿着
长枪和盾牌,左手握着拳头垂下。骑兵俑葬于6个坑内,他们穿着红色、白色、绿色和紫色的服饰,上面还有彩绘的图案,身上多穿着黑色的盔甲。这些骑兵俑形态各异,有的俯首贴耳,有的昂首嘶鸣。
参照《
水经注》的记载,认为这批
兵马俑是为
周勃、
周亚夫父子殉葬的。
刘启(即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周勃、周亚夫父子因平定七国之乱历下大功。大将军去世时,朝廷给予他们极高的待遇。这些庞大的
陶俑群,正象征着为死者送葬的军队。
陪葬坑文物
在陪葬坑中的杨家湾
汉墓中的四号墓和五号墓中各发现二百余枚玉片。玉片形状有三角形、
梯形、长方形、
菱形等。质料较好,有
白玉、
碧玉等。个别玉片的四角小孔内还有残留的
银丝。另外,四号墓的祭祀坑中害发现有两辆彩绘漆木车,车下有两只狗骨架。还有彩绘漆箱;圆形、长方形
漆盒和漆盘,盘内盛有羊骨架,还有残留的马、牛、猪等骨骼和残破的彩绘陶鼎。
四号墓南墓道口北9米,平行排列着三个用具坑。南面用具坑内有13个大鸭蛋壶,内储稻谷;中间用具坑内放有116件日用陶器,包括豆、盆、筒杯等;北面用具坑内置有35个方仓,仓内盛储谷子、黄米、小麦、荞麦等粮油作物。这些陶器,质地精良、造型优美,除方仓外,大都有各种颜色的彩绘图案,花纹有简化蟠螭纹、变形回纹、三角纹和涡纹等。图案纹饰线条流畅,颜色对比度鲜明,有着明显的同时代漆器图案特点。
其他看点
长陵的保护性标识是一个“工”字型基座的石碑。石碑高130厘米,宽100厘米,厚20厘米;基座高47厘米,宽44厘米,长140厘米。石碑的正上方用楷书字体写着“
陕西省首批重点
文化遗产”,下面是
咸阳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10月1日设立的“高祖长陵”字样。
吕后陵的保护标识是一块没有基座的石碑,高约130厘米,宽约100厘米,厚约20厘米,碑面上方用楷书字体写着“陕西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咸阳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10月11日设立的“吕后陵”字样。
价值与意义
长陵作为汉代修建的第一座帝王陵墓,直观的展现了汉初帝陵的整体布局形制,为了解、研究
西汉帝陵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手资料,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巨大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长陵作为汉代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一方面继承了秦建陵邑的制度,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加以重新规制,使之形成了具有独立陵园、墓穴和封土、祭祀的陵庙、寝园、外藏坑、陪葬墓、陵邑、道路系统的规模化形制要素,创建了汉帝陵建制的规范。 其中,长陵邑作为特殊的地方行政组织,在巩固
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促进长安地区经济繁荣、发展长安周边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长陵的建制和陵区丰富的遗存,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丧葬制度、民俗文化。
长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丧葬文化。长陵的布局设计中蕴含着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据研究成果显示,长陵的整体布局形制是依照汉
长安格局的所建,内部的街道建筑等都有对应,而陪葬墓各个王公大臣的埋葬位置也或多或少与其生前的地位有所呼应,帝后陵内设置有陵寝建筑,是对
西汉“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的真实反映。
此外,长陵还体现了古代的风水思想。帝陵选择建在平坦开阔,土厚水深,良田万倾的咸阳原之上,不仅仅满足了帝陵高敞防水的要求,同时更达到了帝陵选择的“风水”条件,坐西朝东,在中国早期风水学中具有代表性。同时,长陵的陵园及陵邑位于长安城北首,此处正是两条通往西北的重要交通道路的必经之地,而长陵的设置也为汉王朝的
京师长安添加了一道防御外侵的阻隔屏障,它的选址及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的风水及帝陵设计思想,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科学艺术价值
长陵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逝去后的栖身之所,根据汉代“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其中的陪葬品,必定是当时手工艺之中的精品。从中出土的
西汉陶制兵马俑,反映了西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制陶工艺技术等,充分展示了两千年前高超的文化艺术水平和艺术成果。从陵墓、陵庙、陵园的建筑材料、建筑艺术及建筑风格上的地面夯打,基础处理,封土堆积,排水设施,陵园阙门,陵庙位置的建造等为研究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水平提供了
基础资料。
社会价值
长陵遗址整体的规划面积达13.9098平方千米,范围跨秦汉新城窑店街道、正阳街道以及泾河新城高家庄新庄村,目前为保护遗址,长陵区域内种植有大面积的浅根系植物对地下遗产进行标示和覆盖,而大范围的绿地也有助于形成绿岛效应,对改善小区域内的水热环境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遗址区域内保护利用工程的进行,也有助于推动环境整治,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通过对长陵的保护利用有助于推动当地的发展,同时能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这些无疑可以实实在在的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经济收入, 有助于遗址与居民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推动长陵的保护利用。
旅游价值
长陵周边村镇的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仍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长陵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宏伟高大的封土堆及其良好的周边地理环境,为发展文物旅游事业的提供了有利条件。
帝王陵墓有着特殊的凝聚力量,对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有较大的影响力,吸引着他们回来寻根问祖、拜祭祖先。帝王陵墓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成为维系一批批海内外华人的纽带,并进而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西汉长陵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其正是汉文化纪念碑式的遗址。它的存在,向大众直观的展示出了汉朝曾经的灿烂与辉煌,也向我们传递了汉文化的源头与影响,而这无疑在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长陵的展示利用,可以发挥遗产的教育功能,让公众进一步的了解历史、触碰历史、走进历史, 而这也是对
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7年,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长陵博物馆选址及建设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长陵博物馆位于秦汉新城境内汉高祖
刘邦长陵陵园以东,占地约106亩,建筑面积约6700平方米,博物馆总投资约1亿元,由建筑设计大师崔愷院士主持设计,设计理念遵循汉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功能设计集文物保护、展示、科教、文创产品开发为一体,系统地保护展示刘邦及长陵历史遗迹,是一座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博物馆。根据不同功能划分,建筑空间分为公众区域、业务区域和行政区域。公共区域建筑包括展陈区、影视报告厅等,业务区域建筑包括文物库房、文物登记室、研究室等。建设长陵博物馆是
秦汉新城落实国家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举措,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秦汉新城一座标志性文化建筑。
保护
民国时,长陵受到保护,设守陵户管理陵区。
1988年1月13日,长陵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
渭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长陵文管,负责长陵田野文物安全。次年,渭城区文管会同省文物局在长陵考察划界保护范围。
1992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陵冢,一般保护区为整个
两周王陵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200米。
1998年,成立长陵文管所。长陵另设有群众保护小组。后年,设长陵文物保护管理所,承担长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2011年1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调整周原遗址等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政府决定对包括汉高祖长陵墓在内的11座29座国家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地及建筑用地进行调整。
2014年6月6日,《关于长陵保护展示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陕文物字〔2014〕181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原则上批准了该项目的立项申请,并提出了“长陵”的建设方案。
相关文化
学者王晓玲认为帝陵文化是古代社会发展的见证,记录着历史的奢华和不幸,成为了解历史、印证历史和宣传历史的窗口,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从文学视域对帝陵文化的关注,有助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保护
文化遗产。同时,以帝陵人文景观为核心的文学书写,构成了独特的文学景观。
诗文
晚唐诗人
唐彦谦的《长陵》一诗中这样写道:长安高阙此安刘,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诗的首联就阐明了长陵高阙埋葬着
刘邦,陪葬在此的几乎都是位列诸侯者。
廖文炳在《唐诗鼓吹》中就借咏长陵来感怀现实:今者霸业无存,空闻明主之提三尺,而长陵犹在,已见愚民之盗一抔。一 兴一废,感慨系之矣。
影视作品
《探索发现》对
西汉的帝陵的进行了揭秘,第一集就讲述了汉高祖刘邦的长陵。
所获荣誉
1956年8月6日,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长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