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名方震,字百里,号澹宁,以字行,浙江
杭州府海宁县
硖石街道(今
嘉兴市海宁市石镇)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蒋百里考入
求是书院旧址(
浙江大学前身),两年后又赴日留学,并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在日本求学期间,蒋百里组织了同乡会,创办了《
浙江潮》杂志,并担任主编,宣传革命进步思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与
蔡锷、
张孝准被视为“中国三杰”。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先担任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后又代理
陆军大学校长。1913年,任
袁世凯南京总统府一等参议。在袁世凯暴露称帝野心后,他加入两广护国军,参加反帝斗争。“五四”运动后,又参与了“
新文化运动”,负责主编《改造》杂志。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蒋百里在受到
蒋介石邀请后为北伐军出谋划策。1930年因唐生智反蒋失败,蒋百里受到牵连,被关了20个月。1935年,他被重新起用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准备对日作战。1937年,蒋百里出版了军事论著集《
国防论》,是
中国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1938年11月4日,病逝于广西宜山(今
河池市宜州区),年仅56岁。
蒋百里学推欧亚,文武兼备,著述宏富,尤精研兵。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 他还是
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国防论》成为整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被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其《军事常识》对军事理论常识的阐述,填补了当年中国军事理论的空白。 其他著作有《
欧洲文艺复兴》《孙子新释》等,后又辑为《蒋百里全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蒋百里,名方震,浙江海宁县
硖石街道人。蒋百里少时家里条件不好,12岁时蒋百里的父亲蒋学烺病逝。之后蒋百里和母亲杨氏两个人互相依靠,靠蒋百里的母亲做针线活来满足生活开支。蒋百里于1898年考中秀才,仅17岁。
1899年,之后他在时任桐乡县知事的方雨亭和当时还是
杭州市知府林迪臣
幕府的高啸桐二人的推荐下,蒋百里成功考入求是学院就读,同窗为
钱均夫和
厉绥之。在求是学院就读期间,蒋百里的名声也随之扩大,他被成为“硖石才子”。
留学深造
1901年,蒋百里入读
清华大学,之后受到了地方官员的赏识,被资助前往
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
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学习。在成城学校时,蒋百里与
蔡锷相识,并且在蔡的引荐下结识了
梁启超,他与二人私交密切。次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已经达到3000人,蒋百里当选了中国留日学生大会的干事,他还组建了浙江同乡会,创办了《浙江潮》杂志。
在1904年爆发的
日俄战争中,《
浙江潮》杂志对
俄罗斯帝国和日本进行了批判,斥责了清政府,同时蒋百里还发表了《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长篇论著,在文章中主张革命与民族精神。蒋百里在受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
义和团运动的刺激后,他在成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了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蒋百里于1905年以步兵科第一、第三期士官生冠军的成绩毕业,与
蔡锷、
张孝准被
日本军人并称为“中国三杰”。毕业后蒋百里于次年回国,担任了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但受到旧军
张作霖的妨碍。
于是蒋百里再度出国,前往
德国深造军事知识,担任第七军的实习连长。1910年,蒋百里再度回国,受到日本士官学校同学
爱新觉罗·良弼提拔,就任禁军管带。之后转到
赵尔巽手下,担任东北督练公所总参议,他面对东北新旧军的矛盾,在老同学
蓝天蔚、
张绍曾、
吴禄贞等
新建陆军势力的帮助下,对东北进行了建设,使其成为了抗日抗俄基地,与建设西南的
蔡锷互相呼应。1911,
辛亥革命爆发,蔡锷在
昆明市发动起义后作为
云南省都督掌控了西南大局,蒋百里也在此情况下积极策划
东北地区独立。
武昌起义后,蒋百里同省同届的
士官同学
蒋尊簋担任了
浙江省都督,蒋百里受到邀请担任了浙江都督府总参议一职,其后拜门师
荫昌荐蒋百里于
袁世凯。但由于
张作霖的突然发作,新军被大批调走,蒋百里被迫出逃南下,逃过一劫。
反对帝制
1912年冬,蒋百里担任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一职,但由于陆军总长
段祺瑞等旧派军人的压制,他多次受到刁难,对现实感到绝望,于是于1913年6月18日在与全校师生讲话后拔枪射击自己胸膛自杀,但在勤务兵李如意的夺枪下,未受到致命伤,此事也受到了全国关注。蒋百里伤愈后便辞去了保定军校的校长职务。于1913年被袁世凯委任为总统府军事处一等参议,次年著《孙子新释》,
蔡锷也被请到北方,袁世凯封其为昭威将军。二人在
蔡锷1904年回国之后再次重逢,之后蒋百里和蔡锷发现了
袁世凯要称帝的意图,蔡锷将此事告知还在国外的
黄兴。黄兴在
东京的代表
张孝准派遣李小川携带密信前往北京与蒋百里、蔡锷商讨。
1915年,袁世凯积极筹备帝制,蔡锷在袁世凯即将称帝时邀请12位将军共同谎称拥护帝制并趁机逃脱至
天津市,袁世凯得到消息之后派遣
陈仪前去抓捕。陈仪是蒋百里和蔡锷的同学,他在出发抓捕蔡锷前,私下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蒋百里,因此蔡锷立马离开天津。不久之后,蒋百里出任
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出师计划股主任,和
梁启超相继南下支援
蔡锷在
云南省起兵讨伐
袁世凯,在全国声讨下,袁世凯的帝制仅仅维持了83天。
新文化运动
1916年,
蔡锷去世,蒋百里亲自料理了他的丧事,并与
梁启超等人共同成立“松社”,建立松坡图书馆来纪念蔡锷。蒋百里在次年但任了
黎元洪总统府顾问一职,著《军事常识》。蒋百里在1918年跟随由梁启超主持的“欧洲考察团”前往外国游历,并且于1920年回国。1919年,蒋百里着手考察瑞士民兵制,这是他军事思想的重大转变。1920年,
五四运动爆发后,国内提倡新文化运动,于是蒋百里全力参与了进来。他作为
梁启超的助手,负责主编《改造》杂志,主持“共学社”的编译工作和“松坡图书馆”的图书部工作,并担任“讲学社”的总干事。蒋百里在每期的《改造》杂志中至少发表一篇文章,文章多以社会风气政论为主。1921年,蒋百里撰写了中国关于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欧洲文艺复兴史》。从1920年9月到1935年7月,蒋百里主持的“共学社”总共出版了16套丛书,他还帮助了耿济之等人出版了他们翻译的俄罗斯文学名著。
纵横捭阖
1924年,直奉第二次战争爆发,蒋百里受到
冯玉祥的邀请,临时帮忙出谋划策,会后他就悄然离去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发起了北伐运动,北方以
张作霖、冯玉祥、
孙传芳、
吴佩孚等人为首的军阀开启了混战,他们都希望蒋百里能够加入自己这方的势力。于是蒋百里在各方势力中游走,想要联合各方势力共同征讨依附于日本帝国的
奉系军阀,进军
东北地区,统一祖国,达成“利用军阀,打倒军阀”的设想。1925年,蒋百里前往汉口担任吴佩孚军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张联络广东国民革命军讨伐张作霖,但没有被吴佩孚采纳。后来吴佩孚决定联奉击冯,蒋百里于次年辞职回
上海市投靠孙传芳,又因孙传芳投靠
张作霖而离去。至此,蒋百里“利用军阀,打倒军阀”的设想彻底宣告破产,这也使得蒋百里认识到:国民革命军才能做到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誓师北伐,蒋百里在受到
蒋介石邀请后为北伐军出谋划策,但未正式担任北伐军的总参谋长一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百里前往武汉,在事实上成为了自己门生
唐生智的参谋长。但最终唐生智反蒋失败,于1930年兵败下野,蒋百里因此遭受了长达20个月的牢狱之苦。次年
九一八事变后,蒋百里在门生
陈铭枢的保举之下被蒋介石放出后赋闲在家。之后蒋百里于1933年赴日考察,鉴于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就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当局备战。直到1935年夏,蒋百里被
蒋介石重新起用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并于同年12月被派往欧美进行考察,目的是为全面抗战作准备。考察回国后,蒋百里倡议发展空军,建设现代国防。并秘密游说德、意支持中国。
受到重用
1936年12月,蒋百里考察归国后,他回到武汉担任军事委员会顾问。之后他于12月11日前往
西安市向
蒋介石汇报出国考察情况,12日凌晨,
西安事变发生,蒋百里也一同被扣押。蒋百里曾经两次和
张学良一起面见蒋介石,他提出先把
蒋鼎文放回南京的建议也被采纳。之后蒋百里从军事、经济、文化方面为全面抗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引导
蒋介石从抗战布局到具体兵力安排进行思考,使得蒋介石愈发器重蒋百里。蒋百里于1937年发表了《国防论》,该书认为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
日本拖垮,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
七七事变后,蒋百里在1937年9月被
国民政府外派到德意两国进行外交,目的是打开南京政府的外交局面。但蒋百里未能阻止
意大利参加德日意三国的防共协定,之后要求面见希特勒失败,因此蒋百里派遣
蒋复璁先行携带报告回国。并且蒋百里在柏林居住时撰写了《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他对日本自然条件、历史、政治形态、
明治维新、外交等方面对日本进行剖析,之后《日本人》在次年8月在《
大公报》上连载。1938年7月蒋百里回国,他受到邀请到处演讲,同时在《大公报》的邀请下相继发表了《抗战的基本观念》《欧局与英国外交》等论文,进一步阐明
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也使得他名声大噪。此后,每当
蒋介石遇到了重大问题时都会询问蒋百里的意见,武汉失守之前,
国民政府预计将大本营撤退到南岳衡山,蒋百里被安排在蒋介石官邸附近的住宅里,方便蒋介石随时召见他。
发病去世
1938年8月,蒋介石提出让蒋百里担任
陆军大学校长,在他的再三推脱下,最终担任了陆军大学的代校长。蒋百里于1938年9月10日担任代校长后负责管理校务,还亲自参加了陆军大学的实地演习。同年10月中旬,蒋百里在
桃源县主持了陆军大学特三期的毕业典礼,之后武汉局势紧张,蒋百里负责办理迁校的事情,为此四处奔波。蒋百里原来就有心脏问题,晚年又患痛风,10月底时,蒋百里到达
桂林市,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因为迁校依旧抱病动身。之后蒋百里于11月4日晚突发心脏病,在广西宜山病逝,年仅57岁,中华民国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理论思想
军事思想
蒋百里是中国第一个把近现代西方的军事理论以系统的方法介绍到国内,他还用西方军事的理论来对中国的兵书进行研究,使得中西军事理论融会贯通,为后代军事学留下了许多理论与启发。蒋百里于1913年发表的《孙子新释》中提出了他对战争,国防、战略战术的初步认知,标志着蒋百里的军事思想以及初步成型。之后的十几年里,蒋百里的军事思想不断形成脉络,他在1934年发表的《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中提出的国防经济学理论成为了其军事思想的核心,最终他于1937年发表的《国防论》一书以“生活条件与战斗思想相一致”的国防思想为核心,对各个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进行整理和选录,标志着他的军事思想基本定型。之后蒋百里也继续丰富他的军事思想,但突发心脏病使得他于1938年11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其军事思想的要点是:国防战略部署要在判明敌国的情况下进行;战争的战略是持久的,但战术上要选择迅速解决;战争和国防要注重全面性;建立平时和战争相结合的国防体制。
国防经济思想
蒋百里国防经济思想的核心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并且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战争和国防的全面性理论。他坚持国防经济建设要自力更生,要将战时和平时的国民经济相结合,并且重视国防的经济效益,主张增值型的国防建设。同时他还对城市和工业的布局做了具体规划,要求重视工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得以发展。蒋百里还提出要把武器研制和武器大批量制造区分开来,要研制新式武器来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使国防强大,但不能大规模的生产新式武器,减少国家财政负担。
抗战理论
蒋百里在1922年出版的《裁兵计划书》里假设敌人从
东北地区南下华北与
江淮平原,对此进行了国防建设的基本构想与部署,包括军事布置和物质准备。之后他在1935年访问
意大利的报告中提议
蒋介石要加快发展空军,为对日作战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在《总动员纲要》《总动员之意义及其实施方法纲要之说明》等文中对中国总动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对长期抗战提供了整体规划。抗日战争开始后,蒋百里在1938年初发表的《速决与持久》中提出中国想要长久抗战就不能选择阵地战,而是应该采用机动战的模式。在中国人民出现抗战意志消沉时,蒋百里对抗日胜利进行了论述,之后其出版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更是得出了日本侵华战争最终会失败的结论,使得中国兵民都振奋起来。蒋百里死后,他的言论和著作依旧鼓舞和支撑着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意志。
国防外交理论
蒋百里在1935年“华北事件”,向
蒋介石提出要将军事和外交一体化的国防外交体制,提出把军事和外交相结合起来考虑而不是分开处理。蒋百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前往德意游说两国支持中国抗战,因此他在
意大利对中态度冷淡时提出以经济合作来推动中意外交关系,从而增强中国的国防理论,但最终未能取得预期结果。这也对蒋介石之后思考和处理重要外交问题上产生了积极影响。1935-1938年,蒋百里将其外交活动和军事理论相互结合,从军事、外交、经济三方面对
中日战争进行分析,形成了特别的国防外交理论,为中国抗战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互相作序
曾经
梁启超为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作了5万字的序,与正文字数相等,梁启超自认为此序过长,另外作了一篇短序给蒋百里。之后梁启超将这篇5万字的长序取名为《清代学术概论》,将其单独出版,并邀请蒋百里为此书作序。
东北逃亡
1911年,蒋百里从
东北地区逃亡,
张作霖因为素来不喜欢他,所以派人追杀蒋百里。追杀蒋百里的人到了火车上,但是没有发现蒋百里。因为此时火车职员打破惯例,在发车前让蒋百里使用洗手间来缓解内急,并且将洗手间从外部锁上,蒋百里因此逃过一劫。
与蒋左梅
蒋百里在1913年自杀未遂,他在治疗过程中与当时还是护士的佐藤屋子相识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再次见到佐藤屋子后,蒋百里选择追求她,但佐藤屋子出于两人国籍的不同拒绝了他,并且离开中国回到了
日本。蒋百里在之后转为写信追求佐藤屋子,之后佐藤屋子决定回到中国并且说服了她的家人。1914年冬,二人在天津德国饭店结婚,蒋百里因为喜欢梅花而为佐藤屋子取名为蒋左梅,蒋左梅结婚之后就不再说日语,她也不教二人的5个女儿日语,她在日常生活交流中都是使用北京话来进行交谈。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蒋左梅选择与日本方面断绝来往,并且变卖家产来支持抗战。在蒋百里死后,蒋左梅依旧选择留在中国,她用中文教导女儿,还支持抗战事业。二人之女
蒋英是著名音乐家,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妻。
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李烈钧评价蒋百里学识渊博,涉猎很广。
中国历史明史专家
黄仁宇肯定了蒋百里在1937年中国抗战中作出的贡献。
中国国民党将领傅立贤评论蒋百里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并且用文字来鼓舞
中原地区兵民抗战的信心。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原政治研究员黄萍荪肯定了蒋百里所写文章对中国人抗战意志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
后世纪念
蒋百里故居
蒋百里故居名为“怀萱堂”,原地址在硖石镇吴家廊下,是蒋百里出于纪念母亲在1923年建造的,当时谭延闿为此书写了“怀萱堂”一匾,梁启超赠送了“慷慨各努力,闲暇辄相思”对联,但都未能保留下来。“怀萱堂”于1984年10月被列入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怀萱堂”在2001年的旧城改造中被迁到南寺街城中城后,并按照原样复原了房屋前庭的水池和庭院。
蒋百里旧居
安亭别墅1号楼曾经是蒋百里的居所,它于1936年建成,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坐落于上海安亭路46号。
蒋百里纪念馆
蒋百里纪念馆位于东山北麓,站在馆前可以望到
智标塔。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蒋百里先生的雕像,展馆大厅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是与家人和与友人的照片回顾。蒋百里纪念馆展览内容以人物事迹图版为主,并结合内容实物陈列了部分相关书籍及书法作品,展馆内还根据需要配备了多处多媒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