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合肥市下辖区,位于
合肥市主城区东部,东接肥东县,西、南滨
南淝河,北邻长丰县、新站区,主管区域面积62.8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瑶海区常住人口为862043人。
瑶海区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瑶海区最早是始建于1949年2月1日成立的合肥市第一直属镇,后在50年代改为隶属车站区。60年代,城市开展公社化运动,瑶海区改为东市区人民公社,后在1968年被撤销,改成立东市区人民政府。2002年3月,合肥市进行区划调整,东市区更名为合肥市瑶海区。截至2022年,瑶海区下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开发区,区人民政府驻
合肥市市瑶海区明光路1号瑶海区政务大楼。
瑶海区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服务业、建筑业、文化创意和
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2022年,瑶海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741.3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5%,三产比例为0.02:33.67:66.31。瑶海区是合肥城区东向发展的“
桥头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合徐、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贴境而过,安徽汽车客运枢纽站、安徽邮政枢纽和
合肥站等座落区内,
轨道交通多条地铁线路途经瑶海,南淝河水运通江达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瑶海区古老的大兴集,以“一里三公墓”闻名中外。历史悠久的“坝上街”是
合肥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古庐州“东大街”曾是商贾云集之所。李鸿章享堂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
大洪拳、葫芦烙画、庐州核雕等54项入选省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长江180艺术街区。
名称由来
“瑶海”,名称始于1987年,因建设中的
瑶海公园处七里塘村姚海自然村—带,以“姚海”谐音命名。“瑶”即瑶池,为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水池,西王母所住的地方。传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曾于合肥排演黄梅戏《
天仙配》,故以“瑶海”喻瑶池。
历史沿革
瑶海区最早是始建于1949年2月1日成立的
合肥市第一直属镇,1949年4月与第二直属镇合并为合肥市第四区。同年9月,合肥市撤销4个区,分设大东门、车站、西门、北门、南门5个派出所辖区,瑶海区属车站派出所辖区。
1950年4月,合肥遵照皖北行政公署指令,车站区派出所行政区辖职权转由新成立的合肥市车站区行使。该区辖境:东以淮南铁路线合肥段为界,西起合肥老城区东城门,南至郊区雷大郢,北至合肥老火车站前刘大郢。东西跨度0.75千米,南北跨度2.5千米,面积1.875平方千米。全区辖15个行政小组,居民2410人。
1960年,城市开展公社化运动,瑶海区于当年6月5日改成立为东市区人民公社(区人委仍存留。中共车站委员会更名中共东市区人民公社委员会。)该公社时下辖三里街、和平路、胜利路、东方红、花冲、大兴集、明光路和红光等8个分社。
1968年5月18日,东市区人民公社撤销,改成立东市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地蚌埠路472号。原东市区人民公社所辖的分社,于当年9月3日全部撤销,改设为18个街道委员会。其中有6个为工厂区居民街道。同年6月,该区下辖的21个农业、蔬菜大队划出由郊区管辖。
1973年恢复为居委会建置。此间,全区共设有48个居民委员会。1979年,全区共有55个居民委员会。1980年1月,恢复
合肥市东市区名称和建制。
1985年末东市区范围西南抵
南淝河,东至二十埠,东南接郊区大兴乡,北连郊区张洼乡、辖和平路、胜利路、大通路、明光路、七里站、三里街、车站等9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金大塘。
1998年,东市区辖胜利路街道、车站街道、
三里街街道、花冲街道、东七街道、大通路街道、和平路街道、明光路街道、红光街道。2000年,东市区辖9个街道。
2002年3月,合肥市进行区划调整,该区更名为合肥市瑶海区。
地理
位置境域
瑶海区位于
合肥市市主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3′44″,北纬31°41′54″~31°57′59″,东接
肥东县,西、南滨
南淝河,北邻
长丰县、新站区,主管区域面积62.8平方公里。
气候
瑶海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梅雨显著、夏雨丰沛,除个别年份外,通常无严寒和高温天气。年平均气温15.7℃,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0.6℃(1955年1月6日);7、8月平均气温26.5℃,极端最高气温41℃(1959年8月23日)。生长期年平均239天,无霜期年平均2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63.3小时,年总辐射119.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
降水日数118.4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514.9毫米(195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8.1毫米(1978年)。
地形地貌
瑶海区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水文水利
水文
瑶海区被
南淝河、
二十埠河、
板桥河、小板桥河等几条河流环绕,其中二十埠河有较长一段位于区内。二十埠河,又名龙塘河,发源于长丰县三十头乡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区与肥东县边界南流,在肥东县
龙塘乡程马圩与三十埠河汇合后,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长27公里,
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缓,常年通舟。
水利
张桥水库位于巢湖流域南淝河支流板桥河东支上游,合肥市瑶海区境内,坝址坐落在合肥新站开发试验区三十头社区范冲村附近,控制板桥河流域面积34.4km2,总库容1122万m3。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上、下双坝)、进/出水闸、放水底涵、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及下坝泄洪闸等建筑物组成。水库工程于1967年动工兴建,1968年11月基本竣工。河南“75.8”暴雨后,又设置了非常溢洪道。2002年4月经专家组鉴定,大坝被评为三类坝。水库为库区提水站提供水源,有效灌溉面积达1.1万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瑶海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瑶海区有耕地5277.31公顷,园地304.00公顷,林地2909.49公顷,草地共373.86公顷,湿地4.3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147.4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393.7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13.20公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瑶海区按《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日常救护工作中主要包括
两栖纲、爬行类、鸟类、水禽类、哺乳类等等。两栖类主要是一些蛙类、蝾螈类动物,爬行类如蛇类、龟鳖类、蜥蜴类和鳄鱼等,鸟类如鹰、、雕、枭,水禽类如天鹅、鹤类、鸳鸯、喜鹊等,哺乳类以中小型兽类为主,如刺猬、黄鼬、貉子还有大型的像野猪等。
植物
截至2022年,瑶海区有2株古树名木:
丝绵木、朴树。
白杜,别名白杜,
卫矛科卫矛属,
树高约9米,胸径约61厘米,树龄约150年,三级古树,位于明光路街道水上园小区内,附近居民称之为“神树”。朴树,榆科朴属,树高约10米,胸径约60厘米,树龄约120年,名木,位于
合肥市第十中学(新校区)内,生长地曾为
李鸿章私塾所在地,传为李鸿章手植。阳春三月,在瑶海区还可以观赏到梅花、樱花、碧桃、
迎春花、
海棠花等等。
自然灾害
瑶海区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
雷电、大风及强降水,其他灾害还有
森林火灾、地震等。
地质灾害类型可划分为滑坡、崩塌、
泥石流等。截至2023年7月,瑶海区已有27个社区被授予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6个。
2014年7月27日合肥暴雨致城区多处下穿桥积水,截至当日下午13时,瑶海区站点降雨量105mm,达大暴雨量级。此次暴雨造成的主要积水点有:瑶海区
郎溪路与临泉路交口、新站区瑶海东路路面等多地,另外,瑶海区地势低洼小区也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瑶海区下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开发区。区人民政府驻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1号瑶海区政务大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瑶海区常住人口为862043人。男性人口占常住人口50.7%,女性人占常住人口49.3%,常住人口中,0-14岁占比17.6%,15-59岁占比69.5%,60岁以上占比12.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39135人,占总人口的97.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908人,占总人口的2.7%。
民族
瑶海区境内人口以
汉族为主,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瑶海区有39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其中回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为4293人。
语言
瑶海区很大一部分区域就是从
肥东县划归而来,所以,在瑶海区周边就流传着很多肥东话的谚语和方言。肥东话与普通话一样都有21个
声母(
零声母除外),主要差异如普通话分属n、l声母的字,肥东话大多念成l声母,即“n,I”声母不分;普通话有38个
韵母,肥东话有40个韵母。
宗教信仰
该区有佛教、
道教、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等宗教。有宗教团体1个,宗教活动场所16个,信教群众近1万人。安徽省伊斯兰教协会、安徽省新疆商会、
合肥市市
民族企业商会和新疆驻皖工作组驻落辖区。
经济
综述
瑶海区高举“产业立区”大旗,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服务业、
建筑业、文化创意和
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2022年,瑶海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741.3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5%。2021年,瑶海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大关,达702.6亿元,三产比例为0.02:33.67:66.31。
第一产业
瑶海区是合肥市主城区,故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瑶海区是合肥工业经济的发源地,其第二产业以建筑业为主。2021-2022年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建筑业十强区”称号,截至2023年3月,全区资质内
建筑企业达193家,全年完成产值近800亿元。建筑业领军企业有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四公司、安徽宝业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省交通航务等一批央企等。
2022年,瑶海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0.3%;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2.2%。
第三产业
瑶海区第三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为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中国网谷”一谷三基地产业战略布局为依托聚集发展,2022年净增企业256家,产值实现倍增、达50.5亿元。
金融业初步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以信托、小贷、担保、
典当、投资等公司为补充的多元化
金融服务体系,现有
国盛证券安徽分公司、
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国元小贷等一批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3月,瑶海区有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商业综合体4个,商业街区11条,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超市21个,站前路拥有9家纺织服饰市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有“安徽时尚第一街”的美誉。
2022年,瑶海区实现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
营业收入132.9亿元,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8月,瑶海区境内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
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
合肥市东北部,辖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是合肥市“中心引领、两翼齐飞”空间发展格局中的东部发展翼主引擎。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汽合”,打造新型显示、新能源及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
集成电路、
大健康、
智能制造等五个超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系统构建“产业森林”,集聚了
京东方、
维信诺、
康宁公司玻璃、
晶合集成、
颀中科技、视涯科技等一批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连续两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排名第4,2022年全年全口径规上工业
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瑶海区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安徽省教育强区。2023年,瑶海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共计57个校区。其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54个校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1所。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城市少年宫是合肥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截至2020年,瑶海区公开招聘、选调教师1775名(其中招聘1550名,选调225名),截至2016年7月,中小学生在校生总数达7万余人。截至2022年秋季学期,瑶海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公办率55%,普惠率92%。
医疗事业
截止2022年,瑶海区共有公卫机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均为城镇职工医保及居民医保定点服务机构。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合肥市东部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医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
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总占地面积200余亩,含2个院区,下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瑶海区11家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单位,开放床位2584张。老年护理院开放床位1001张。
文化事业
瑶海区大兴集以“一里三公墓”闻名;“坝上街”自古就是车船码头,是庐州仓米布交易的繁华之地,是合肥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古庐州“东大街”曾是商贾云集之所。截至2023年,共建立省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54项,已建成“区文化馆-14个综合文化站-6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瑶海文化馆新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位于瑶海区文化艺术中心,2017年3月新馆正式启用,新馆总面积3300平方米,内设艺术展览展示区、艺术辅导培训区、艺术社团活动区、文化孵化基地、办公区五大区域。
科技事业
瑶海区科技创新方面,首支百亿规模的“穗禾科创”产业基金落地,首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诞生,“中国网谷”
大数据企业聚集,科技普及方面获评中国科协“
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优秀组织单位,涌现出顾振东、何鸣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普信息员典型代表。
2022年,建成
5g基站542个,科技成果登记316项、就地转化科技成果207项。14家企业获批安徽省
创新型中小企业,银山棉麻成为瑶海区首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国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0家。
体育事业
截止2022年底,瑶海区47个健身场地设施已全部竣工交付投入使用。瑶海全民健身中心位于
郎溪路与乐水路交口东北角,占地面积43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450平方米,与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文化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共同组成了瑶海市民中心,这也是安徽首个县区市民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场馆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一场两馆”以及健身中心,涵盖各类运动项目。瑶海区有跆拳道运动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篮球运动协会等。
人居环境
截至2014年末瑶海区有
城市公园51个,占地面积236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136公顷,
绿地率40.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70公顷,绿化覆盖率45.2%。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噪声等级保持稳定,PM10、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空气环境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臭氧年均浓度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要求。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城市之肾”和”城市之肺”。2022年,瑶海区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区,建成街头游园、花境15个,新增、提升绿化面积超50万平方米。空气优良天数308天,优良率86.8%,开展
水环境综合整治,5处省、市考断面达Ⅳ类及以上标准。
社会保障
2022年,瑶海区参加企业基本
养老保险370.67万,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0.17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1.23万人,参加
失业保险230.63万人,参加
工伤保险248.1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3.9万人,
下岗失业再就业4.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5万人。
交通
综述
瑶海区是合肥城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合徐、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贴境而过,安徽汽车客运枢纽站、安徽邮政枢纽和
合肥站等座落区内,
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4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途经瑶海,
南淝河水运通江达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安徽第一路的长江东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主车道
放行通车,
龙岗路、大众路等20余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五横八纵”主干路网基本成型。
公路
瑶海区境内有合徐、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贴境而过。“十三五”期间,瑶海区建成通车113条道路、192.64公里,完成32条老旧小街巷改造,大通路等22条慢行系统完成改造。截至2021年底,瑶海区建成通车上海路、裕溪路高架等主次干道20余条,实现15分钟到
滨湖新区、政务新区通勤圈。瑶海区城市路网体系逐步完善,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提升至6.7公里。
铁路
合肥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境内,是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也是
淮南铁路、
合九铁路、
宁西铁路、合蚌高速铁路、
商合杭高速铁路的交汇车站,日均办理旅客列车220多列,包括20多列始发旅客列车。2023年4月,合肥客运筹建的合肥火车站候机厅正式运营,真正实现火车与飞机的无缝衔接。
公共交通
“十三五”期间,瑶海区建成站北广场、客运东站、滁州路、东二环站、
郎溪路5个普通公交枢纽,东七里站、三十埠2个换乘枢纽。扩建龙岗公交充电站,新建和平路、王岗路公交站
充电桩群,新增充电桩87个。截至2024年2月,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4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途经瑶海,南淝河水运通江达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人文
综述
瑶海区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大兴集,以“一里三公墓”(
宋朝包公墓、明朝蔡文毅公墓、清朝李鸿章公墓)闻名中外。历史悠久的“坝上街”,自古就是
桨轮船码头,是
合肥市仓廪米布交易的繁华之地,是合肥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古庐州“
东大街”曾是商贾云集之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鸿章享堂,54项省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以及公瑾大鱼头、
红烧鲫鱼、高台红烧肉、徽黄臭鳜鱼等一批特色美食。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6月,瑶海区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享堂建于清光绪28年,是李氏家族成员为其修建的墓园,为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
清代名臣墓园之一。李鸿章享堂位于东郊大兴镇,
坐北朝南,北临裕溪路,系晚清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原有屋四重,连东西花厅、房在内共99间,其东还有库房、仓房,大门前有
影壁。照壁之外立有御制碑,御赐祭文碑等三座,其西南为李鸿章墓地,墓前大道直通
南淝河。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开始原地修复,2003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瑶海区共建立省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54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张氏大洪拳
自光绪六年张氏大洪拳第一代宗师张福顺(1856-1933)传授此拳,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合肥张氏
大洪拳是由张传正(1916-2001)拳师传入市内,现为合肥市最有影响的门派之一。张氏大洪拳是集内外家与一体的一个拳术门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演练时扎实稳慢,发力配合呼吸,以气催力,因而此拳宜于防身健身。2017年,该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安徽省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等,起源于汉朝,从在马匹上烙印记,到在竹木筷子上烙简单图案,发展到
清代在家居上烙画花鸟、山水图案,时光流转,一直传承至今。葫芦烙画
传承人郑小良的作品以葫芦为烙画平台,以纯烙画手段专攻人物、山水,在技法上从
国画入手,秉承国画之精髓,同时吸取
西洋画的写实技巧,从而突破了传统烙画风格。2008年,该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州核雕
庐州核雕所使用的雕刻原料“象牙果核”原产南美
赤道附近,
植物学分类属于
棕榈科棕榈属,别名
象牙果。创作一件象牙果核“剔雕”作品一般需要经过六道工序:创作构思、选核、打底稿、粗雕、精雕、抛光打磨,创作完成后,再根据需要打孔并穿上绳子,或挂在胸前,或悬于腰间,或把玩于掌中,也可陈列于案头,年代久了温润如玉,古色古香。2017年,该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
合肥城乡居民素以大米为主食,兼食其他杂粮,主要有
大麦、小麦、玉米、
番薯、
南瓜两吃、
豆类等。
改革开放后,以面食、豆类为时尚,如
面条、油条、包子、豆浆、
干生粉、
千张等。烹调以红烧、炒、炸、炖、煎为主。菜肴重色重油重味,调味品以菜油为主,佐以
酱油、食盐、
生姜、味精、醋、
香油等。菜肴以素菜、豆腐为主,兼有鱼、肉、蛋等。民间素有吃早点之习俗,如三河米饺、
丰乐酱干等。特色饮食有招牌去头龙虾、公瑾大鱼头、红茶米粉肉、霸王执鞭威震四方、
红烧鲫鱼、三河米酒肉、高台红烧肉、药膳水晶鸡、徽黄臭鳜鱼、养生冬瓜饺等。
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是李鸿章创做的杂烩。这道菜的精髓在于要选用上好的原材料,一般主料有鱼肚、鸡肉、火腿、
鸽蛋、干贝、冬菇、
菜苔等。还要提前熬制
老母鸡汤用作汤底。辅料有
料酒、盐、葱、姜、
芡粉等。在做法上,先将鱼肚切片,火腿、熟鸡肉切丝,将主料放置
老母鸡汤中煨制入味;再将高汤倒入锅中,加入煨好的原料,调咸香味,装入瓷灯中即可。2018年,李鸿章大杂烩被评为“中国菜之安徽十大经典
名菜”。
习俗
生贺寿庆习俗
旧时,
合肥市民间在妇女临产时,要吃红糖汤心蛋,俗称“催生蛋”。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
馥芳艾纳香或
湘蕾金银花煮水给婴儿洗澡,俗称“洗三”。婴儿“洗三”后,女婿要向妻娘家报喜。妻娘家人在接到报喜后,要在婴儿出生第九日送礼贺喜,礼物主要是婴儿所需之衣物、尿布及产妇月子里所需吃的老母鸡、
鸡蛋、
挂面、红糖等食品。产妇满月后,俗尚用香艾煮水洗澡净身,谓此可护理皮肤,灭菌除毒,防患妇科病。在新生婴儿满百天生日时,俗兴“贺百岁”。在新生儿满周岁日要举行抓周贺庆。在孩子十二周岁生日时,还要作童庆。
对于老者,合肥民间则俗尚举寿庆,做寿者的年龄起始为六十岁。传统的做法是:于正厅设寿堂,壁挂寿画寿联,设香,上置炉焚香、点烛、供寿桃。晚辈亲属要备办寿礼,敬献孝心。寿礼多为老人喜吃的食品、喜穿的衣服及其他平素欣羡的物品。至亲好友则视情赠送寿礼,表示祝贺。
艺术
歌舞
莲湘相传于清乾隆年间,皇帝经常微服私访,为了掩饰身份而用,渐渐在民间流传。非遗传人孙尚琴1939年出生于安徽
定远县,幼年时受家人诱导,喜欢上打莲湘并随奶奶学着敲打。1997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在三里街文化站的支持鼓励下,成立了莲湘表演队,创编出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背景音乐的莲湘舞参加了迎香港、
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深受市、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此舞动作优美而且还能强身健体,所以被一批退休人员所喜爱。莲湘舞参加省、市、区文体活动40余场,举办莲湘舞培训班6期80余人次。莲湘表演队被评为省级体育示范点,获
合肥市民间舞蹈大展演“十佳”节目奖。
手鼓舞是非遗传人刘家萍在云南少数民族彝族烟盒舞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编的舞蹈,用云南民族歌曲做舞蹈背景音乐,将少数民族兄弟茶余饭后用来装烟丝用的一种休闲工具——烟盒染成红色,盒边镶上红丝带,作为手鼓舞的道具。演员十指敲击木盒而发出清脆的响声,舞蹈者边跳边敲击手中的烟盒,鼓点与舞蹈语言紧密结合,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欢乐情绪。手鼓舞曾代表瑶海区参加市级舞蹈大赛荣获
三等奖,参加区级舞蹈大赛荣获
一等奖。
腰鼓最早流行于
陕西省,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非遗传人詹文芝1959年开始学打腰鼓,至今已有50年。1993年退休后常年活跃在社区舞台上,经常邀约一批退休人员在社区广场手把手地教她们打腰鼓,激发她们的兴趣。2000年在大兴镇文化站及家人的支持下,成立了腰鼓表演队,共有46名队员。她把腰鼓的传统打法与现代舞蹈动作相结合,独创出与众不同的“欢乐腰鼓舞”,参加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举办了数十场腰鼓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00人以上,荣获市级
二等奖和区级一等奖。
技艺
宫廷描金纸制作人范发生,在继承传统安徽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徽雕艺术,对
泾县出产的
宣纸,进行了再加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加工纸,同时融合了安徽徽雕木刻艺术的特点,结合我国古代木板印刷,木刻水印等优秀作品进行努力研究,已研制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他首用的板,拱花技术,把原本单色的木板印刷印成了彩色的图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彩色印刷。作品中有,山水、人物、文佩、
文玩、风光等各种形式的
中国画图案,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40多年来,范发生在安徽宣纸的基础上,又加工出更多的加工纸艺术品,加工纸作品达300多种,木刻水印达200多种花色。
面塑也称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工艺制作,但并非起源于瑶海区,而是作为非遗传人的面塑艺人武建付居住在该区。它用面粉、
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可谓历史悠久。面塑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铁字书法始于明末清初的
康熙,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是纯手工
锻造技艺。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
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凿等技巧制成,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非遗传人
郑书山其作品经常被国人作为礼品馈赠给港澳同胞及各国友人收藏留念。郑书山的铁字书法吸取雕刻、锻造等工艺之长,使纸墨书法与铁艺溶为一体;将纸磨书法中的提、按、顿、挫等以锻造铁字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打造的书法作品的种类分为:中堂、扇面、斗方、
长卷、横匾、条屏、创意品等。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7月,瑶海区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长江180艺术街区,位于
合肥市长江路180号。
重要景点
长江180艺术街区
长江180艺术街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前身是合肥恒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后按照瑶海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相关政策,对部分老厂房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总占地面积约88亩。长江180艺术街区保留了老工业的文化特色,主要分为文艺创作展示区、机车文化展示体验区、餐饮休闲娱乐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区、特色市集活动区等多个功能板块。
花冲公园
花冲公园是国务院批准的
合肥市市总体规划中的八大公园之一,公园占地面积165亩,水面20余亩,有各类树木计2.6万株,草坪2.18万平方米,是瑶海区一块较完善的市级园林绿地。主要布局体现自然冲坡为骨架,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花卉特色,保持四季有花的现代
中国园林风格,建筑形式以现代派为主,并结合地方特色,分为主入口广场、陆地游戏区、水上乐园、花鸟鱼虫宠物园四大部分。
瑶海公园
瑶海公园是合肥四大公园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农民公园,有水上游乐场和各类绿植景观。瑶海公园占地33.3公顷,主要项目有:安徽首家中国斗牛场、水上大世界、全国第一网上浮桥、全省第一26娱乐桥世界、少儿磨练中心、攀岩、原始烧烤狩猎场、儿童娱乐中心、沙滩浴场、水上大风车、漂流探险、恐怖城、弹跳飞人、电动大花轿、历代帝王及四大美女蜡像馆等。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7年,瑶海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9年2月,瑶海区入选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瑶海区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名单。
2019年10月,人民日报《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发布,瑶海区名列《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第40位。
2019年12月,瑶海区获“中国服装商贸名城”荣誉称号。
2020年4月,瑶海区入选“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瑶海区大兴镇入选“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入选“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21年1月,瑶海区入选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5月,瑶海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7月,瑶海区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99。
2024年9月20日,瑶海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59位。
参考资料
瑶海概况.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4-11-10
自然地理.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3-08-23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26
行政区划.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3-08-23
领导之窗.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3-08-23
园区介绍.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8-27
医院概况.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官网.2023-08-26
医院位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09-10
张氏大洪拳.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23
饮食风尚.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3-08-24
文化名人.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