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
江苏南京地区的汉语方言
南京话(Nankinese),又称南京官话,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广义的南京方言包括南京市所辖11个区的方言。狭义的南京方言只包括明都城范围内的玄武白下(已合并秦淮区)、秦准、建邺区、鼓楼5区及城郊结合处的方言。截至2017年,使用人数约1600万人。依据《南京市方言志》采用特征判断的方法把南京方言二十八个点(新派不在分区之列)分为南北两大区,两大区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区。同时根据年龄还会区分老南京话中的最老派和老派,新南京话中的新派和最新派,共分四派。此外城区、城乡以及家庭职业也会有差异。
南京话原属于吴语,最早可以追溯至南京自公元前495年吴王筑城,并成为江南之都,到晋朝五胡乱华后,京师南迁,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雅言,雅言和吴语逐渐融合成为南京市雅音,为刘宋、齐、梁、陈四代所袭。明代建都南京市,以古中原雅音为正音,鉴于中原地区于金、元二朝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遂以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了标准国语“南京官话”。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1957年推广汉语以来,南京市方言明显向普通话转变,形成了新南京话,并取得了支配地位。
南京方言老派共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有42个韵母,包括10个儿化韵;有5个声调(不包括轻声)。南京方言词汇的重要特点是同义词丰富,南北色彩兼备:同一个意思常有好几个词可选用,例如“颈子-脖子”“衣裳-衣服”“黑鱼-乌鱼”等。在构词方式方面,最老派儿化词丰富,像北方话;老派以下“子”尾词用得多,像江淮官话;此外也有不少“头”词尾和重叠名词,又接近吴语特点。语法上,南京话的特点体现在动补结构、疑问句表达形式、特殊虚词等;南京方言的否定可能式使用非常普遍。
南京方言作为南京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与变化。具有南京市白局、南京评话等地方特色方言曲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红楼梦》中就有大量南京话的表述;并且具有特色俗语和歌谣。受外来方言特别是汉语的影响,南京方言正在迅速消变,南京话的使用范围正在萎缩。自2009年起江苏省就设立了方言档案库,同时鼓楼区档案馆也开设线上方言系统,便于更好的保留和传承方言,同时将南京话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南京阿》也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南京方言。
语言定义
《南京方言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一文最早作大致划分:城内与四郊所说的方言均为南京方言。《南京方言词典》则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作了具体界定:最狭义的南京话,是指六城区及城郊结合处的方言;广义的“南京话”,含原行政区划中的江宁区(现江宁区)、江浦县(先江浦区)及六合县(现六合区)的方言。就六城区而言,城南三区(秦淮区白下区(已合并秦淮区)、建邺区),尤其是秦淮区的话为南京市方言的代表。城南三区方言为老南京话的代表,城北鼓楼、玄武二区方言为新南京话的代表,下关区(已与鼓楼区合并)方言不能作为南京话的代表。
历史沿革
晋朝之前
南京自公元前495年吴王筑城以来,迭经变迁。自东吴兴都起,成为江南之都,南京早期属于孙吴,本土语音本为已经初步汉化的中古吴语,在晋朝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吴语区。吴语,是周朝吴王姬泰迁吴的时候,吴国贵族讲的语言,与当地本土的越人居民语言,逐渐融合产生的。
南朝至隋
到晋朝五胡乱华后,京师南迁,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始成中华文化的中心,南京话也在历代的变迁中演化。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市雅言,流行于上层社会和知识阶层,又称“士音”。南京市本地居民语言为吴语,又称“庶音”。雅言和吴语逐渐融合成为金陵雅音,为刘宋、齐、梁、陈四代所袭。自东晋起,南京音以古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流传到周边国家,比如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授的中国话都是南京话。日本江户时期冈岛冠山所编写的《唐话要》《唐译便览》《唐话便用》《唐音雅俗语类》《经学字海便览》等书其中的官音就是指官话的南京话。隋朝统一中原地区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江东金陵雅音和中原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以南朝为正统政权而以金陵士音为重。唐著《唐韵》,沿隋《切韵》;宋编广韵,袭隋唐切韵、唐韵。
唐朝至清
随着历史的变迁,南京市的城市地位因统治者是否定都于此而上上下下,唐朝建立之后,南京虽由于城市地位的降低,影响力不及从前,但金陵士音依然为中国官方语言。北宋末年,金朝南侵,北方人民又大量南来,而且多是汁洛人,在这一人口聚散过程中,南京话自然又向北方话进一步转变。
明代建都南京,以古中原雅音为正音,鉴于中原地区于金、元二朝更多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遂以由六朝南京市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音为基础音系确立了标准国语“南京官话”。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
清朝雍正帝于1728年下令将官话改为北京官话后、南京话已不是官方标准语,但影响力依然很大,即便到了清末,南京话依旧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当时有“申话不如京话好,南京市白话更堪嘉”的美誉。在清末,为了统一汉语问题,1892年,卢戆章出版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第一次提出了“语言统一”,主张以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音。他在书中写到,“又当以一腔为主脑,十九省之中,除广、福、台而外,其余十六省大概属官话,而官话之最通行者,莫如南腔。若以南京话为通行之正字为各省之正音,则十九省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而中国之大,犹如一家非如向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无言也。”
民国时期
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如有入声等。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复合越南语
1918年(民国7年)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包括保持入声特征,主要由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混合提取创造。南京大学(前身为国立东南大学与南京高师)教授张士一发表《国语统一问题》,其主张以北京话作为国语标准基础的意见得到当时多数人支持。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后,南京城人口锐减,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人口再次达到一百多万人,补充进来的几十万人以苏北、皖北为多,经过这一次大聚散,北方人更多了。这时苏北、皖北话及汉语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本来已属于北方话系统的老南京话处在普通话的包围之中,南京话自然地向前发展,但这时老南京话还能自成系统,固守城南一隅。只是祖辈世居南京市的青年人已不再向他们的长辈学说老南京话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这一时期原来主要说老南京话的家庭妇女和老年人大多参加工作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由于广泛的交际活动,南京话开始明确地向普通话靠拢,前进的速度比前一阶段快得多。
1957年推广汉语以来,南京方言明显向普通话转变,形成了新南京话,并取得了支配地位。新南京市话保留了老南京话声、韵、调的主要部分,但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抛弃了老南京话方言性特强的部分,现在广泛流行于南京地区,特别是在中年以下的南京居民当中。
所属语系
南京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中官话支中的江淮官话。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
地理分布
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东邻仪征市句容市溧阳市三市,北与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接安徽省郎溪县宣城市,西面自北向南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当涂县相邻,京沪、宁赣铁路的交汇点,是江苏省的省会。截至2022年,下辖玄武区、秦淮、建邺区、鼓楼、栖霞区、雨花台、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11个区,广义的南京市方言包括南京市所辖11个区的方言。狭义的南京方言只包括明都城范围内的玄武白下(已合并秦淮区)、秦准、建邺、鼓楼5区及城郊结合处的方言。
内部分区
依据《南京方言志》采用特征判断的方法把南京方言二十八个点(新派不在分区之列)分为南北两大区,两大区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区。
南区:南1区—城区;南2区—马群、石门坎、红花、雨花、江东门、上新河;南3区—沙洲、双闸、铁心桥、西善桥、板桥;南4区—玄武区迈皋桥燕子矶、尧化门。
北区:北1区—栖霞市栖霞山;北2区—龙潭、营防;北3区—浦口、顶山、三河、沿江、水丰、盘城街道、葛塘、长芦。
南区和北区的分区依据为:
内部差异
年龄差异
语音方面,差别遍及多数韵母、部分声母、个别声调及半数连读变调和几乎全部儿化韵母;有音值的不同,又有音类分合的差别。差别之大,足以令不明背景的人听来像是不同的方言。有一件事颇能说明问题。南京市有白局(方言说唱)和白话(方言相声)两种曲艺,即使内容平常,并无其他笑料,只要用老南京话的口音及词语表演,即能引来年轻观众的阵阵笑声。这在其他地方包括大中城市似不多见。南京方言粗略地分,有老南京话和新南京话两种;为了说清差别,还要区分老南京话中的最老派和老派,新南京话中的新派和最新派,共分四派。由于年龄差别和地区差别等相互交叉,新老之间很难画出准确的年龄界限,大致可以二十五岁、五十五岁、八十岁为界。下面以城南为主、兼及城北,说说各派的差别。
最老派—城南八十岁以上老者的方言,现在使用人数很少,但被公认为老南京话的代表。内部差别不大,发音用词也较稳定,语音特点跟赵元任《南京音系》所说大体一致。城北除自城南迁来者外基本没有最老派。
老派一五十五岁到八十岁之间的城南方言。这一派(包括七十岁以上的当地人)自认为是不标准或已走样的老南京话,这与其他城市该年龄段的人自我评价很不一样。内部差别较大,同一个人的发音和用词也不稳定,时新时旧。城北只有部份老年人(多为从城南迁来的)使用老派方言。
新派一—二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间城南人的方言,跟上述两派差别较大,内部差别也很大,城北多数中老年人也接近这一派。
最新派——二十五岁以下城南人的方言,内部差别不大。城北中年以下及外来居民改说南京话的也接近这一派。中小学生基本通行这种口音。
城区差异
城南秦淮、白下区(已与秦淮区合并)、建鄴三区方言变化稍慢,一向被视为老南京话的代表;城北鼓楼、玄武二区受汉语影响较大,兼受本省外地方言影响,较多体现新南京话的特点;下关区(已与鼓楼区合并)是唯一在城门外的城区,苏北安徽移民很多,方言明显区别于其他各区,不被认为是南京话的代表。
①城南较多保留尖团分别,[tʂ]组声母和[ts]组声母分别。城北因普通话和苏北话的影响,很少有人分尖团。因苏北话的影响,很少有人能系统区分[tʂ]组和[ts]组(外地人说的普通话也往往以[ts]组代[tʂ]组)。
②城南只有[aŋ uaŋ],没有[an uan]的人较多,城北区分[aŋ uaŋ]与[an uan]的人较多。
③城南[ae ɔo]韵的复元音性质较明显,城北多念单元音[ɛ ɔ]。
④城南许多人有[iɛ ie]二韵,城北多合为[ie]韵。
⑤城南儿化韵明显比城北丰富。
城乡差异
南京市话”习惯上包括其郊区方言,但南京有四个郊区,地广人多,分布在长江两岸及江中的洲,内部差别也很大。下面列举城郊的主要差异:
①中古见晓组开口二等字,城区除“敲、角、解、酵、校~秤”的白读音为[k]组声母外,其他字都读[tɕ]组声母,郊区许多地方有更多的字念[k]组声母。
②圆唇韵母[ɒ iɒ uɒ]等,在城区主要限于最老派中的妇女,在多数场合已很难听到,在郊区的雨花台区部分地区、浦口区大厂区(已合并为六合区)等仍普遍保留。
③见晓组的桓韵字和山删韵合口字在城区无别,都念[uaŋ]韵,在郊区除近郊少数乡镇外普遍不同韵。
家庭职业差异
①撮口韵。最老派中,书香门第和中上层家庭出身的人有范围与汉语大致相同的撮口韵([y]或带[y]介音的韵母),而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人,念[y]韵的字很少或完全没有,带[y]介音的字则多少存在一些。
②“这”的读音。代词“这”,包括“这里、这块、这样子”等中的“这”,老南京话前一类出身的只念[tsəʔ┒],后一类出身的人有[tsəʔ┒] [tɕie?┒]两读或只念[tɕieʔ┒],新南京话一律念[tsəʔ┒]。
③[o]与[ə]。城北新南京话中,知识分子出身者或脑力劳动者多把“歌、哥、课、科、河”等念[ə]韵,体力劳动家庭出身或体力劳动者多念[o]韵。
④处所代词。知识阶层多用“这里、那里、哪里”,一部分人也偶用“这儿、那儿、哪儿”,体力劳动者多用“这块、那块、哪块”。
语音特点
语音
声母
南京方言老派共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
韵母
南京方言老派共有42个韵母,包括10个儿化韵。
南京话的入声没有喉塞者,只是比较短促,而且完全和舒声相配,故入声不单列。
声调
南京方言有5个声调(不包括轻声),见下表:
语音特点
词汇
南京方言词汇的重要特点是同义词丰富,南北色彩兼备:同一个意思常有好几个词可选用,其中有带方言色彩的词,也有来自汉语的词;日常生活常用的亲属称谓中,南京市方言的词也兼有北方特色和南方特色。在构词方式方面,最老派儿化词丰富,像北方话;老派以下“子”尾词用得多,像江淮官话;此外也有不少“头”词尾和重叠名词,又接近吴语特点。
动词
与普通话的动词比较而言,最有特点的是南京方言的动词重叠。单音节动词可以四次重叠,表示动作在持续过程中,后面用表示出现新情况的短语或小句,如“他走走走走不认得路了”。动词带了补语后还可以重叠,如“扫扫干净、听听清楚、摆摆正、煮煮烂”等。动词重叠加“的”,由表示动作转化为表示状态,含有悠闲、随意、轻松、漫不经心一类的意味,动词前有受事成分,但不能移到后面作宾语,,例如“她在柜台里头生意不做,毛衣打打的,瓜子磕磕的!”和“大家都急死得了,你还在这块二郎腿跷跷的。”
副词
南京市方言中,副词具有特殊的用法,如程度副词中的“蛮、透、死、精、将好、将将好、将将就就”,范围副词中的“笼统、一正、连到、一塌刮子、夯不郎当”,时间副词中“头、后头、马即、赶嘛、先头、先才、才将、将将、弄不弄、一弄、长临了”,情态副词中的“好、得、该派、特为、亏好、有许”,等等。
介词
南京方言中还有一些不同于汉语的介词及用法,如“告、带、给”等,这些介词的用法复杂。“告”表示的语法意义有多种,如“桌子告我一般高(桌子跟我一般高)”,“我非要告他争这口气(我非要同他争这口气)”,“我告你打听一件事(我向你打听一件事)”,“去告碗拿过来(去把碗拿过来)”等等。
助词
助词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而使用频率极高的词“给”。普通话中也有这个词,其词性分别是动词、介词和助词。南京话中的“给”既有与汉语一致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普通话说“这个公园不让进”,南京话说成“这个公园不给进”。这种用法在近代汉语中也有用例,研究这种用法,能为阐释普通话使役式的来源提供重要佐证。助词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还有一个“得”,如“这个苹果红透得了”。《南京方言词典》认为这个“得”是结构助词,从其句法位置和语法意义来看更像是时态助词,相当于汉语的“了2”。
语法
动补结构
南京市方言中“VVR”动补结构中“V”是单音节述人可控动词,“VV”的语法意义表示动作量的增大,充分体现了数量相似性原则;“R”主要是表示积极的结果的形容词,它只指向“V”的受事,而不指向“V”的施事和“V”本身。“VVR”结构所在的句子只能表示未完成事件,没有否定形式,“V”的宾语采用主谓谓语句或把字句的形式放在“VVR”之前,句类上它们都是祈使句,并且认为南京方言“VVR”动补结构形式可能是受吴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
南京市方言中的“V不起来”结构。“V不起来”作为动补结构,是南京否定可能式的表达形式,例如“卖不起来”的意思是“不能卖”或“卖不成”。作者认为汉语和南京话中都有“V不起来”的表达形式,但南京话“V不起来”仅有少数与普通话的“V不起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大部分与普通话不同,其使用范围大大超过普通话。从表达形式上看,南京话特有的“V不起来”没有相应的肯定形式,其语法意义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V”所表示的动作不能做或做不成”。
疑问句表达形式
南京方言的疑问格式“阿/还VP”和汉语疑问句的转换形式,文章认为“阿/还VP”问句在普通话中有两种对应形式,即“VP吗?”句式和“VP不VP?”句式。
南京方言的选择问句分为列项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两种形式。列项选择问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是……还是……”的形式,一种采用“A的B的”的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普通话相同,第二种形式是普通话第一种形式省略了“是”和“还是”。例如“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句话,南京话是“你说的真的假的?”的说法。列项选择问不是南京方言疑问句特有的形式,而是汉语渗透南京话的结果。反复问句还可以分为四种形式:“VP不VP”式,“阿/还VP”式,小句+“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阿VP不VP”式。其中,“阿VP”句型是江淮方言乃至北部吴语固有的句型,但其产生的时间却迟于“VP不VP”句型由北方传入的时间,这两种反复问句的形式之间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特殊虚词
新南京话一般不用“着”而用“倒”表示持续(如“他拎倒一个包”),并且指出,“倒”可以表示持续的动作状态或持续的心理行为,不能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南京方言的“到”有四种不同的用法,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到”:“到1”相当于汉语的“着”,表持续和存续意义,紧接在动词、形容词后,例如:“吃到饭”“跑到跑到就停下来了”等;“到2”相当于普通话的“在”,用于地点和时间前,例如:“他坐到桌子上讲话”;“到3”相当于普通话的“了”,用于完成体,例如:“多亏到有你, 不然肯定办不成”;“到4”相当于普通话的“到”,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例如“烫到了”“冻到了”。
句法
南京方言的否定可能式使用非常普遍,如“新买的收音机听不起来”,“他送我的钢笔写不起来”。南京方言的双宾语句式跟汉语也有很多不同。南京市方言中表示给予义的双宾语句,如果两个宾语都比较简短,它们在动词后的位置可以互换,如“你给他一支笔”和“你给一支笔他”、“送他两张票”和“送两张票他”、“退小张十块钱”和“退十块钱小张”都可以说。若宾语比较长,则常在指物宾语后用“给”引出指人宾语,放在指物宾语之后,如“他给了一半家产给两个儿子”。
语言保护
语言价值
南京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多个朝代的首都,而南京方言体现了南京的悠久历史。南京方言作为南京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与变化,以南京曲艺“白局”为例,南京方言是白局艺术风格的立身之本,正是运用了方言演唱和念白,才使得南京白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既有力量感、节奏感,亦有典雅、婉转的韵味。
使用现状
受外来方言特别是汉语的影响,南京市方言正在迅速消变。南京话与普通话在家庭生活、学校教育、日常工作、公共服务等场合的使用比分别为:62.8%:34.4%,49.4%:50.6%,39.8%:59.8%,47.5%:49.7%。这显示,南京话的使用范围正在萎缩。
进入20世纪以来,南京方言的变化显著。例如,老南京话[n]、[l]不分,现今中青年人已开始区分,估计不需要多久,这两个声母即可完全分开。老南京市话分尖团,如“姐”和“解”不同音,“秋”和“丘”不同音,现在南京方言已不分尖团。老南京话无撮口韵,或者说有撮口韵的人少,无撮口韵的人多。现在是读撮口韵的多,青少年全部有撮口韵。老南京话前后鼻音不分,如“班”和“帮”同音,“分”和“风”同音。现在青年人大多已能区分。
保护措施
2009 年,江苏省启动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并出版《方言江苏省·乡音悠扬》《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等方言编纂成果;同时南京市鼓楼区档案馆将与南京开放大学合作,以已经收录的南京方言资源为基础,制作南京方言微视频,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扬南京方言。此外,鼓楼区档案馆还计划开发上线南京方言的语音系统,感兴趣的市民既可以听,也可以上传自己讲的南京方言,经认可后也将收录,以此不断扩充南京方言档案库。
南京市大学文学院教授顾黔认为保护和传承南京方言,需要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完成。政府应高度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根据各区县方言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法规,设立相应的方言文化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推进南京方言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学界应加强调查研究,对南京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方言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和记录南京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社会大众应积极参与南京市方言的保护,主动提升自己的语言意识和方言保护意识,在习得汉语的同时,注重传承南京方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将方言保护和传承落到实处。
语言文化
方言曲艺
南京白局
南京方言拥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遗产——南京白局。南京市白局最初产生于明朝时期南京特有的云锦织房里,作为工人闲暇时抒发劳作热情或者生活郁结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南京白局曾作为南京主流文化之一被大众所熟知,旧时大街小巷随处都有说着一口流利南京话的南京白局艺人。在2018年,南京白局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京白局唱词中,许多韵脚正是因为南京官话与汉语的不同发音而押韵顺通。例如,在南京市俗语中有这样一句,“红配绿,丑的哭”,其中的绿字读做 “路”,因此这韵脚“绿”字和“哭”字就押韵了。南京白局中除了南京方言唱词发音的巧妙之外,还常常出现代表南京地方特色的唱词。如经典南京白局《机房苦》中的唱词中出现:焦头鸡、削零、腰子箩、鸡头果等南京特有词汇。
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又称南京的“说书”,使用南京方言进行演出,其最早可以追溯至刘宋、梁时期,由于当时佛教盛行,南京地区出现了一种名为“唱导”的宣法讲经形式。明末清初,桃叶渡畔的“长吟阁”,就是被称为“南都第一”的柳敬亭说书的场所。
南京评话通常又分为文武两派。文派比较注重艺人的“三寸口舌”的说功;而武派则更讲究艺人的形象语言,主人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皆模仿得惟妙惟肖。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评话作品有《八朵云》《周侗访友》《济公传》《吕四娘刺雍正》《乾隆下江南》。
方言影视
张艺谋历时5年打造的影片《《金陵十三钗》》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讲述了1937年13位秦淮区妓女在南京大屠杀中为挽救一群女学生生命挺身而出,闪现着人性光辉的故事。片中张艺谋认定“只有南京话才能表现出秦淮的韵味”。因此片中南京话的出现频率非常高,“阿晓得啊”“是滴哎”“你干么事啊”“小妹妹不要做呆事哎”等南京话在片中频繁出现。许多南京市观众还发现,片中角色所操南京方言与当今语音并不相同,是1937年的南京话,是张艺谋在拍摄影片时特地请来南京白局的非遗传承人徐春华为演员们上课,逐字纠正发音,才使电影重现原汁原味的老城南腔。
南京特色的动漫IP—“阿槑”。“我是阿槑,是个土生土长的南京猿人。我爱南京市的美食,爱南京的历史,爱南京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口空气,总之南京的一切我都爱。我和所有南京人一样,说着一口纯正的南京话,以自己为南京人而荣……”这个圆头圆耳、浓眉小眼、厚厚嘴唇的动漫形象,拥有众多粉丝。创始人金立峰说,“我从小在南京长大,之前老城南拆迁的时候,为了留住儿时的记忆,我骑车在老城区里到处拍照留念,拍了近千张照片。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发现照片这种平面的方式,很难把儿时市井生活的状态完整保留下来。我就在想能不能用一种方式,把那个年代南京市原汁原味的生活展现给下一代……于是南京文化代言人‘阿槑’就这样诞生了。”
2012年,阿槑被评为江苏幸福大使;2013年,以阿槑为主角的《南京乐悠游2013.7》手绘旅游图成为亚洲青年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礼品;2015年6月,方言动漫脱口秀《槑好说》上线,第一季的播放量达到了4000万人次;2016年9月,《槑好·南京》系列上线三天销量破千册,推出一个月即再版。2022年12月,动画片《槑好时光·城南忆事》正式发布。
方言文学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与张友鸾创办《南京市人报》,并以南京为背景创作了小说《丹风街》书中人物口语系地道的南京方言。除此之外还有小说《大江东去(共三部)》散文《白门十记》两都赋》等作品与南京有关。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著于明朝,其语言,人们一般都认为是北方官话,但也有许多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中有许许多多的南京方言。例如,南京方言研究者范志军先生曾著文说:《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不仅有词汇现象,也有语音、语法现象。其中大部分仍在今天的南京方言中使用着。例如第九回:“茗烟在窗外道:····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硬正”读作 enzen(去声)是一个典型的南京话,表示“强硬”、“不服软”等意思。现在我们也会说:“这个人的后台硬正得很。”同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同样篇中大量运用南京话。
南京市话研究中,明清以来,中外学者和传教士对南京方言或以南京方言为基础的南京官话进行过调查研究。如清人胡垣的《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德国学者何美龄的《南京官话》,奥地利学者屈耐特《南京字汇》等,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孙力、费嘉的《南京方言志》,刘丹青的《南京方言词典》和鲍明炜等的《江苏省志·方言志》等。其中,赵元任《南京市音系》于1929年发表,是第一篇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南京方言的论著。
方言俗语
南京的方言中,有些类似谜语,颇有特殊趣味从前南京老辈曾有择其中能在文字上相对者,制成联语,列举如下:
两言对:如“桃干”(指儿童逃学)对“否核”(指小儿高兴时表现);“捣鬼”(说私话)对“出神”(指人沉思时表现);“吃酷”(指男女相互妒忌)对“秤盐”(指与小儿戏)。
三言对:如“油炒饭”(肥美)对“醋泡茶(指马虎一点);“猫叹气”(一种盛食器具)对“狗套头”(指没有襟的背心);“小头鬼”(指做事不大方)对“大脚仙”(指乡村大脚姑娘)。
四言对:如“坐冷板凳”(指人不得意)对“钻热被窝”(指巴结上司);“借沟出水”(指借题出气)对“拆屋还基”(指有骨气)。
五言对:如“眼睛会说话”(说人很伶俐)对“拳头不认人”(指相打起来不顾一切);“脚面上支锅”(指眼前暂时安定)对“眼睛中出火”(指看人好不免眼熟)。
六言对:如“眼生向头顶上”(看不起人)对“心夹在胳肢窝”(偏私不怀好心);“眼泪咽在肚里”(指受委屈不敢哭)对“鼻涕淌到嘴中”(指不清洁的小孩)。
七言对:如“小儿口中讨实话”对“秃子头上放毫光”;“推开窗子说亮话”对“站在楼上唱高腔”;“磕个青果泡茶吃”对“拿着大枣当火吹”(指以讹传讹)。
八言对:如“打杯冷白酒麻麻嘴”对“买块许昌热豆腐烫烫心”;“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对“嫁狗跟狗,嫁鸡跟鸡”;“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对“猫养猫疼,狗养狗疼”。
方言歌谣
南京市匠作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匠作业民俗随之演进。也伴随着许多工匠歌谣,例如:《打铁歌》《木匠上梁喜话》等,其中南京流传的《木匠上梁喜话》歌谣中就有敬祀张班、鲁班的记载:“酒酒酒,壶中有,什么人所造?杜康王所造。一敬天,天长地久;二敬地,地出黄金;三敬财神,四敬菩萨,又敬张、鲁二班”。
在周益民出版的《南京童谣》中全书收录了38首童谣,分成游戏篇、生活篇、奇想篇、自然篇、古怪篇。比如《数字地名歌》,十个数字十个地名,有一枝园、三山街、七家湾、九龙桥、十字街等。每首童谣后面还设置了“韶韶玩玩”板块,在《南京风味小吃谣》中,不仅列举了糖芋苗、小元宵、豆沙条、马蹄糕烫干丝、三丁包……美味可口的南京小吃,还提到清代文人袁枚,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人,他在南京隐居了很长时间,对南京文化有很深的影响。他当时居住在随园,写了一本《随园食单》,里面列了很多南京风味小吃。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民俗、文、历史等渗透在童谣中。
目录
概述
语言定义
历史沿革
晋朝之前
南朝至隋
唐朝至清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语系
地理分布
内部分区
内部差异
年龄差异
城区差异
城乡差异
家庭职业差异
语音特点
语音
声母
韵母
声调
语音特点
词汇
动词
副词
介词
助词
语法
动补结构
疑问句表达形式
特殊虚词
句法
语言保护
语言价值
使用现状
保护措施
语言文化
方言曲艺
南京白局
南京评话
方言影视
方言文学
方言俗语
方言歌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