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是一座位于中国
福建省惠安县东南端的
小岛,距离县城三十五里。它北濒
崇武镇海面,南峙祥芝水域,西通
泉州市港口,东则汪洋无际,可通往台湾省、
日本、东南亚等地。獭窟岛纵横不过三里,却因其三座小山而被称为“区区獭窟三丘地”。该岛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港口,自
唐朝以来就有人居住。现在,獭窟已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历史人文
獭江、离县治三十五里,即古二十六都地也。先是四面波涛,洞深莫测,人未有问津者。唐光启间(885—888年),自灵隐寺来有异僧慧远、以衣渡之,始建寺于东山之麓。有宋南渡,江浙人避难入闽者沿海托迹,由是獭之居人稍盛。咸以捕鱼为生、或贸易于江、浙、湖、广之间。至
绍兴(1131—1135),海中沙淤大塞,行者乃得待潮而渡,然尚苦于垫溺;开禧(1205-1207年),白沙真阳寺僧道询,率其徒拏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潮至桥没、潮退可渡,居人称便。
景炎元年(1276年),端宗航于
泉州港,值
蒲寿庚作乱,与元将
札剌亦儿·唆都犯帝舟,因改泊外渚,即
獭江。忽烟蔽海,咫尺莫辨,庚惧不敢迫,帝遂趋
潮州市、口占「踏沙行」一首与居人别。元至正间(1341—1370年),万户赛甫丁阿里可据
泉州市反,人受荼毒,獭江与焉!。大德四年,居人复稠密,日益富饶,创建有三教堂大寺,基址二所、石柱狻,
佛塔高大精巧,虽名山宝刹不过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出没海岛间,太祖命
江夏区候
周德兴筑城海上,獭居其一。增置巡检司、獭亦居其一。有于獭东高处筑石寨,有警则熢燧、俾崇武军望而来援。嘉靖间(1522—1566年),寇氛大炽,屡犯獭江,义士陈德友及子仕湖击却之;未几、寇复至,仕湖力战死,有司以闻、
完颜雍命立祠岁纪。明亡、
郑成功遥奉永明王,正朔据金、厦两岛不下、沿海为骚动。国朝
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旨迁界,獭江居人尽散四方,流离失所者不可胜计。
康熙帝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既平,廷议展界,人稍稍复归故土,披荆斩棘、重立室家、风景莦条,盖有不堪目者。二百余年来圣圣相承,休养生息,生斯际者安居乐业、比户可封、履厚席丰、渐渐成乐土,骎乎与 通都大邑比隆矣!
——据清光绪元年(1875年)
曾枚著《獭江所知录》原文载。
獭窟是
惠安县著名的渔村和海上交通津头,在历史上有过数回的盛衰演变。1970年7月,惠安县“七一围垦”工程动工,在獭窟岛南北两端建造两条“八”字型跨海长堤(南堤长1160米,北堤长1140多米),至1972年年底建成。使得“千年孤岛连大陆,十里海峡变通途”。
三名来历
浮山、獭窟、獭江三名来历。
未有浮山村,先有浮山寺。
一、 《浮山》:
天宝李儇光启间(885—888年),浙江杭州灵隐寺慧远禅师,云游南下,衣钵渡海到此岛上,见其风光秀丽,景色幽雅,且四面皆海,与陆隔绝,仿如世外桃源,是出家人静修之佳境。于是雇小船、募民工、运材料在此地建寺。寺建成后名一时难定,但见此海岛四面波浪涌动,宛若浮悬海中,故称“浮山寺”。
南宋时,外地居民日渐住进岛上,于是村落逐渐形成,村也因寺而得名。
二、 《獭窟》:相传有两种说法:①堪舆家以地形像獭,故名。②南宋间,
江浙人避乱入闽,托迹沿海,于是岛上居民稍盛,以捕鱼为生,或贸易于江浙湖广之问,往来众多船舢停泊港口,
水獭亚科常来船上觅食,并出没栖息于海边礁石间的窟窿里,所以这里又叫獭窟。
宋、元时期,獭窟岛海上交通发达,船舶众多,大都通行
马来群岛。明、清两代又转航台湾。后该地居民因通商贸易或向外拓基创业,纷纷迁往台湾、
厦门市及海外,“獭窟”这个地名随之传遍五洲四海。
三、 《獭江》:据《獭江新考》载:“先是余与吾乡吴君希然登高而望,谓堪舆家以地形像獭,绝不类似;思有以易之。既而吾祖希声公以品行、文学闻,时称“獭江先生”。于是把“獭窟”更名为“獭江”。
现小学、中学、老人协会都以獭江命名。
行政隶属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拆晋江东乡十六里置
惠安县后。属惠安县镇安铺。
明、清时期,属泉州府、惠安县、二十六都、獭窟铺。设巡检司。
民国时期,属群獭乡。后属青山乡。初编8个保,再编为5个保,又编成3个保,设连保主任。后编为一个保,下设甲长。
1949年,编制为惠安县、青山乡、浮山特编保。
1949年10月,成立浮山乡人民政府。属惠安第四区公所。
1953年,属第六区公所。
1955年,属崇武区公所。
1958年,撤区拼乡,成立惠安县浮山乡人民委员会,为全县29个乡之一。
1958年9月,拼入飞跃公社。
1961年,称浮山管理区(连同东岺公社)。
1962年,分属崇武公社,成立浮山大队,分设 浮山渔业社,浮山运输社,浮山海带养殖场。
1970年,浮山建海堤,改为七一大队。
1974年,拼入张坂公社。
1975年,下半年复名为浮山大队。
1984年,改为浮山村民委员会。
獭窟古城
獭窟城在惠安獭窟岛东山南麓浮山寺前,依山面海,为出入
泉州港必经之地,原属
南安县卢溪巡司,后巡司移设于此。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洪昆著《獭江新考》所载:“
城:正方,明洪武初,命江夏侯卜筑于此。泉四巡司之一也。东西一百一十一丈,南北一百一十二丈,广一丈一尺二寸。高二丈八尺五寸,周围八百七十六步。
池:广袤,长竟城。阔有不齐,约丈五尺有奇。迁界后,半已堆满,只留东西隅一面。
楼:楼一,在南门,今已坏,雉堞自提督马得功来,已令推倒,今莫稽其数。
城门:门二,东一南一,东门前已筑塞,传闻云:开则倭寇至也。岂惩嘉靖间倭乱之患也欺?
衙署:城正中为巡司官署,署之左为土地祠,右为
城隍庙,前为敌台,又前为通路,路之两旁为兵营房。
兵制器械:二者世远湮没无稽,今姑阙之,俟将来博采。
居民:建城之后,未有居民,官署兵营而外,余皆旷土。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生
陈策、曾化鲁等,缘嘉靖间,倭寇猝侵,附近各铺居民走入城,相拒旬余,虽活万口,而死于风露者数百人。惩无屋之患,呈盖屋居住。”
清代末年,城内常住100多户人家,后大多迁出。20世纪50年代,只有10多户住居。1970年,此城墙条石被拆作獭窟南北海堤基石,现尚有古城遗址、古大等,以及几户人家在此所建新居。城外附近有两座小山,称“大包山”、“小包山”,当年曾发掘出生锈的兵器,如刀剑诸类。
獭窟城,与
惠安县的
崇武镇、莲城、
小岞、峰尾隔海相望,互为犄角,为我国古代的海防重地和对台贸易港口之一。曾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獭窟岛在元、明、清都有对台贸易,“獭窟万人丁,崇武百家姓”是对其盛况的生动描写。据载,獭窟岛“东则汪洋无际,可通台湾、澎湖及
日本、
琉球王国诸番”;清洪昆著《獭江新考》,曾这样记载獭窟岛:“唐、宋、元间,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为舟车输运津头,称富盛焉。”.
名胜古迹
獭窟岛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唐、宋、元、明至清以来长达1000多年历史的石雕实物,是
惠安县石雕史上一页宝贵的历史剖面。如唐建的浮山寺(后堂)、宋代的武安王宫(井亭宫)、元代的石塔、明代的獭窟妈祖宫(
西宫)、六王府(后宫)、
清代的节孝坊(
獭江曾氏族谱载:秉德公,讳有德,字惟达,号敬亭。生于
康熙甲申年(1704)七月初十日,卒于
乾隆壬戌年(1742)九月十一日。丁未年入泮,乾隆戊午(1738)科举人。乾隆三年,秉德氏为母请旌节孝,奉旨建旌,旌表修入县府志,进主节孝祠,春秋配祭,有志铭行略载小传。)等,都还保存着各个历史朝代的石雕,是
惠安县千年石雕史的见证。1987年被列为国家重要文物保护。
◆《獭江所知录》载:“
慧远,灵隐寺僧。善相地。先是獭江四面皆水,洞深莫测,人未有问津者。唐光启间,慧远以衣钵渡之,谓是上方真脉,乃岭飞来,将于此建丛林焉。既而登东皋一望,慨然曰:“非我缘也,后有居者,族姓其蕃衍乎?”竟拂袖归。或曰:别建寺于东山之麓。今其寺,井泉独甘。”
浮山寺始建于
李儇光启年间(885—888年),系浙江杭州灵隐寺僧人,法号“慧远禅师”创建。寺原有三大院落,从前面到后面依序是佛堂、僧堂、经堂,规模宏大,巍峨壮观。寺内奉祀三宝佛、观音菩萨、
十八罗汉、
地藏王诸佛像,历代香客云集,香火鼎盛,蜚声于
闽南地区一带。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惠安县建城五座,以防御倭寇入侵,獭窟城就建在浮山寺前面。为建城池需要,拆掉浮山寺前面两座院落,仅留存后座,即原来的经堂,故此后人们称浮山寺为“后堂寺”。
宋开禧间(1205—1207年)
◆《獭江所知录》载:“道询,白沙真阳寺僧,幼有灵异。宋开禧间于獭江候渡,有了角道人与之坐,语道询道:“何不作桥?”道询以风波为辞。道人曰:“汝作诗念,桥何以成?”道询遂率其徒操舟运石,成桥七百七时间。南北跨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免垫溺之患。——了角道人者,纯阳仙也。后以丸丹授道询。
景炎元年(1277年)赐道询“灵应大师”。”
惠安县县洛阳白沙真阳寺僧道询,率其徒以舟运石建桥,
石桥长约七里,共有七百七十孔,南北跨西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
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
泉州市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此桥受到摧毁性破坏,就此荡然无存。现陆上
桥头遗址名为“
桥头区”。
◆《獭江所知录》载:“宗辉,不知何处僧,晨钟暮鼓,益无所稽考。惟荷山小折而西,有两古井,井垣并镌“淳佑癸卯僧宗辉建”八字。知为出家于
赵昀时,盖六百余年矣。离古井不数武,旧有“三教堂大寺”基址二所,石柱
狻猊(
石狮),
佛塔(石塔)高达精巧,皆题大德年号。或即宗辉当日卓锡处,而重修于元代?”
◆《獭江所知录》载:“景炎元年(1276),端宗航于
泉州港,值
蒲寿庚作乱,与元将
札剌亦儿·唆都犯帝舟,因改泊外渚,即獭江。忽濛烟蔽海,咫口莫辨,庚惧不敢迫,帝遂趋潮州,口占《 踏沙行》一首与居人别。”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獭江新考》载:“城,正方,明洪武初,命江夏侯卜筑于此。泉四巡司之一也。
神话传说
獭窟人世代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得道和尚,来到泉州獭窟岛化缘,要在岛上建座寺庙。他探听到“辛长者”是獭窟岛首富,就问他要兑银子。辛长者随口应道:“兑一袋银子。”即兑满一布袋银子。和尚误以为是一块银子,也不再落实一下,就不辞而别,心里暗暗咒骂辛长者,并写了黄纸牒文呈送天庭
玉皇大帝,让玉帝责罚他。过了几个月,辛长者不见和尚来扛银子。就亲自派人把一大袋银子扛去给和尚。和尚一见这么多银子,恍然大悟,知道冤枉了好人,顿时大惊失色。事已至此,只好通知辛长者到外地避难。他匆匆忙忙赶到辛长者家中,高声大叫:“辛长者啊,事情不好了,大难临头,赶快逃走!”辛长者像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祸从何来,忙问何故。和尚如实相告。辛长者觉得当初自己没把话说清楚,难怪和尚听错,于是立即收拾家中细软,整理行装远走他乡。
话说和尚化缘有了相当多的银子,就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寺庙尚未建成,忽见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站在寺前高喊:“此地是曾家祠,不是僧家寺。”和尚认为这是土地公显灵告诫他,所以寺庙还没建好,就放火烧掉,半途而废。
明洪武间,附近果然建一座曾氏宗祠,于是,“曾家祠,不是僧家寺”的说法就传得更玄了。
现在这座寺庙废墟
基址上有4根石柱并排,据说是当年和尚建寺的柱子。据
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75年),曾枚著《獭江所知录》载:大德四年(1300年),居人复稠密,日益富饶,创建有三教堂大寺基址二所,石柱
狻猊(
石狮),
佛塔(石塔)高达精巧,虽名山宝刹不过也。
20世纪50年代,曾在这里挖出瓦片、木炭。这可能是火烧的遗迹。
1985年,獭窟岛居民在三教堂大寺附近的沙滩上发掘出5座元朝石塔,塔上镌刻的文字标明是“
大德癸卯、甲辰(1303~1304)建造”,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从石塔的文字和图像看,当时和尚的确曾建造过寺庙。
曾姓开基
獭江曾氏始祖淮公、号思斋,系入闽始祖延世公之子二房运公之后,球公之孙孝和公之后八世孙元靖公之子。淮公(即龙山第十九世、武城第五十四世)。明命奉政大夫(文职官正五品),诰授
都督,同知(从一品),又授荣禄大夫(文武散官从一品),升授
光禄大夫(散官一品阶)。祖妣赠宜人,祖妣赠安人,祖墓合葬于本獭峰山盏篱潭下,坐乾向兼戌辰。号曰“半月沉江”。
公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奉江
夏侯姓周德兴(时镇守
福建省)防海之命,建城及炮台于獭江,并由南安白石迁家住獭江烟树下,地处海滨门,隔江遥望高山,钟灵秀,左有街门、右有华表,得龙虎之把门。人文蔚起,子孙繁衍,播迁闽台,遍及海内外各地。历代科第,文风鼎盛,名仕官宦辈出。诚祖德之光,克振獭水之家声也!
獭江曾氏后裔有迁居台湾
新竹市竹堑、吉羊仑庄(始祖曾群,于清嘉庆年间由獭窟渡海到台。现已发展到第10代,在全台各地子孙有男女老少700多位。),福州霞浦,福州福清等地。
思斋公生五子,长楠公、号玉峰;次椻公、号永峰;三杞公、号宜峰;四梓公、号宏峰;五椿公、号安峰。
长房玉峰公生四子:芳山、古山、秀山、明山。玉峰公派下子孙于清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迁居 台湾台南“铁砧脚”。(全族外迁,但大多数迁台湾,今
厦门市还有少数长房堂亲。)
二房永峰公生三子:长煌公、号东溪,传 石深井刊。次燿公、号西斗、斗山。三华表公(传云外迁)。二房三世祖 斗山公生二子:长石围公,传 西斗大祖刊。次景行公(俗号“砖仔”),传 荷山大祖刊。派下子孙世代居獭守祖。繁衍昌盛,诗书相继不绝。
三房宜峰公生一子:神山公。神山公于明
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居张坂 塘边、后吴,宗风远播,蜚声遐逦。曾恒德公(后吴人)清乾隆六年辛酉授贡生,十八举顺灭乡试由国子监助教授工部
主事,刑部员外郎中,
郧阳区知府。
四房宏峰公子孙居獭,生四子:仁山、义山、礼山、智山。宏峰公之三子礼山公之后七世孙肇辅公(即
獭江之九世),迁居螺城洪厝围,子孙昌盛,文风仕进。肇辅公之五世孙贞岱公、字惟青,
乾隆丙辰(1736年)武举人,授浙宁中军府。廷凤公(岱公之子)、字仪侯、号竹悟,乙己(1785年)恩贡。钦公(延凤公之长子)字克臣、号雨楼,
爱新觉罗·弘历五十四年(1789年)
举人。钰公(延凤公次子)、字励臣、号石友,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授湖南彬州
知州。师洙公(钰公之子)
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年)举人。师洛公(钦公之子)、道光七年(1827年),由生加捐训导。师海公、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举人。世界曾氏宗亲总会已故会长
曾纪华乃肇辅公之九世孙也!(即獭江之十八世)
五房安峰公生二子:自潜规、见海。派下子孙居獭,因家谱散失未知何世分支播迁
福州市,其文风鼎盛,清朝期间来獭祭拜祖先,并竖匾 《五子登科》于獭江曾氏宗祠。
历代邑庠生,太学生,国学士,大学生,今博士,硕士因人数众多,不胜枚举。百年来谱牒失修,遗移甚多,加之十年社会变革,各房谱牒被焚散失,蕃衍各地,未尽其祥,又因丁口繁衍,事业,生活需要,不断向外发展,播迁海内外各地及台湾各县市。
吾曾氏以孝传家,“千古家风三省训;依稀祖德绍前贤”。故子孙繁荣,文风鼎盛,诗书相继不绝。昔宗祠有诗云:“追维吾祖,烟树卜居,支传黍稷,派衍斯,衣冠林立,比户琴诗……”正如獭江曾氏宗祠的对联:獭水家声远,龙山世泽长;
沂河渊源恢
泗河,獭山科第绍龙山。
庚午年(1990年)旅台裔孙 曾贻图(二房东溪人)返乡探亲,目睹宗祠倒塌,孝思荣生,缅怀祖德,独资修建,得旅台、旅厦及海内外宗亲热心支持,今祠宇面貌焕然一新。
渔业海运商业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
◆獭窟村渔民始用巨舰(大型网仔对船拖网)捕鱼。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开放晋江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设海防通判驻蚶江,“挂验巡防,督催台运及近辖词讼”。欲渡台者,由通判衙门给照,禁止偷渡。獭窟、下垵、崇武船只开始通台贸易。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十二月一日,獭窟立有《 奉宪立碑》碑,碑文重申渔户,行商按
乾隆七年(1742年)定例领取,配给课盐,记明领取月份、数量、换牌日期等(此碑尚存)。
獭窟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距台湾北部
淡水港137
海里,距新竹港110海里,至梧栖港97海里。獭窟岛通商南洋,始于明时,航行南洋巨船称为“番船”,每年秋初七、八月间乘东北风启航,至翌年夏初四、五月间趁东南风返航,来回一次,将近一年。
渔业、海运商业达到一个很可观的兴盛时期。
清光绪年间,獭窟岛的渔业、海运商业又达到兴盛时期。据光绪九年(1883年),獭窟岛拥有
渔船八十多对(一百六十多艘),每艘载重三十多吨;海运
商船一百五十多艘(载重五十吨以上的大船七十多艘,载重二十吨左右的
驳船八十多艘)。
清末民初,獭窟岛有几位海运商业大户,通行台湾。清末光绪年间,獭窟
茂林厝头的船主张德时置9艘商船,载重数百吨通商台湾,其孙张嘉兴至今尚保存着该先祖当年商船经营的帐簿,以及 顺丰、顺发、顺美等商船船号等原始资料。
民国初期,有一位海运商业大户户主李巷,人称“李仔巷”,置有载重100多吨至300多吨商船6艘,总载重1000多吨航行
福州市至台湾各港口和山东青岛、
烟台市一带。运往台湾的主要货物是
松木,从台湾运回的主要是供制家具的
楠木。他曾结识台湾的知名人士
辜振甫之父
辜显荣,得其赏识,被提拔任为 台湾福州商会会长,通商贸易大为发展,还在福州开设“福泉惠”商行,以此为调运商品的据点,兴盛一时,现台湾尚有女儿家族。20世纪90年代,其年逾古稀的女儿名“金恤”曾两度从台湾返乡探亲,寻根祖,重修
李姓祖厝,并在祖厝大门立匾题刻“福泉惠”三个金辉大字,以纪念先辈的创业之功德。
抗日胜利、台湾光复后,獭窟岛与台湾的海运通商又一度繁荣。当时幸存的
渔船海运
商船共有50多艘,最大的船只载重100多吨,最少的可载重10多吨,一齐转向对台贸易。原
渔业主张全毅,行号“协泉”,置有渔船5艘共载重100多吨,转向对台商业运输交通贸易;其弟张全礼,行号“协顺”,也置商船3艘,一并转向对台贸易,并派员往台湾驻站采货转运。又有张福灶、张福发兄弟俩人置
货船贸易。还有船主张仕石自置1艘船号“永成”木帆船载重100多吨,其亲自下船配货押运通行台湾各港口。再有张金福、郑南、曾谋顺三人合股置1艘
木帆船载重20多吨,取三人之名的各一字为船号命名“福南顺”,一同前往台湾通商贸易。那时,西峰张晋昌,与同乡张细弄合股置一艘小船,载重仅10吨,船号称“金合兴”,也被人雇佣往台湾台北运货。此外,另一船主曾燕本,在家乡颇有名望,他自置机动船1艘,通行台湾各港口。这些
商船运往台湾的货物为
杉木王、钢铁、砂糖、罐头、
楠木家具等,并运来一些台湾的大米叫“
蓬莱米”。运来的货物大都销往城乡各地,也有外地客商到獭窟采购货物。西峰张晋昌做过中介者,曾引荐晋江客户王金川、惠安肖厝商家大户肖碧川、东园村商行庄鼎元等人到獭窟,向商船经营者采购
白糖、钢铁、水泥等,运往该地区转销,还介绍过
惠安县的城关、
涂寨镇等乡村的私人到獭窟采办小宗货物。獭窟通行台湾朝发夕至,每天都有大量的台湾货物起卸,各路客商如车龙水马般接踵而来,运销货物红红火火,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因此,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晋江小吕宋,獭窟小台湾。”
永和、长和两大户置“番船”通商南洋发家致富。长和船主还在海边筑“布房“一处,供应船用帆布,现尚存残墙基址。两大户祖厝都筑在海边滩头,工程浩大,至今基址尚存。
曾姓仁里(笼内),
洪门两个房族置“番船”通商南洋,在獭窟北面后茂按口尾园筑有数百米长石堤一处,为保护其祖宗坟墓风水免受风浪冲击,但当时也作船舶靠岸的码头。现石堤已倾倒,遗址尚存。
荷山有一大户置巨船九艘通商南洋,号称“九王”,家住獭窟荷山下楼,还在泉州港口石头街置有田地一大片。耕山耘海,家资巨富。有一年台风季节,狂涛大作,洪水猛涨,九艘大船全被台风击毁,石头街的大片田地也被洪水冲垮。
抗战时期,日军曾经三次登上獭窟岛。特别是1940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十二日)海、陆、空军袭击獭窟岛(同时袭击崇武城),烧毁泊港渔、
商船五十九艘,杀害船民十八人,损失货物不计其数。抗日战争胜利后期,又有日舰三艘被盟机炸沉在水深十九托至二十三托(即十九寻至二十三寻)之处,鱼网经常被沉舰缠破甚至全部破灭。因此
渔业受到很大的破坏,海运商业也只限于
福建省沿海一带。
獭窟岛旧海关
光绪七年(1881),獭窟设置了海关关卡,时称“
泉州市常税总局獭窟分局”。首任关长 李逸翰,继任关长名“妈福”(泉州人),关员有 蒋阳生、曾傲霜等,炊事员 猫冰司。管辖
惠安县、晋江、
莆田市、
仙游县等县沿海海运船舶,各地船舶均须到獭窟海关换发船牌和烙印船号。船号以“獭”字为首编列,分为两类:航行台湾的船舶船号为黑底白字,航行本省沿海的船舶船号为白底黑字。凡出入泉州港口的
商船都要接受獭窟海关检验,按章交纳关税。当时有一句话:“二十四岙头的船都要来獭窟过关。”海关还设有关艇一艘和稽查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队等,捕缉走私
货船。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港口被封锁,才废除獭窟海关的驻设。当时獭窟立有石碑一块,上刻海关条文,此碑于建浮山海堤时,被改制为语录牌,现碑文无从查考。
陆上交通
1970年以后浮山海堤建成连接大陆,陆上交通畅通风雨无阻,可以日夜兼程通往城乡各地。
1984年以来又开通往
惠安县泉州
厦门市客运班车来往更加便利。现在每天半小时有惠安—浮山客运班车从南堤经过,又有每天上午、中午傍晚厦门—浮山客运班车从北堤经过还有
东桥—泉州客运班车每天15分钟就有车辆,从浮山南堤外沿海大通道经过,其地货车、摩托车、自行车来往不绝。
渔港码头
2004年惠安县政府投资480万元在獭窟后茂垵,风炉山突出部吟咀礁,建造浮山二级码头又是陆岛交通码头。长度120米,引堤40米,2004年渔港陆岛交通码头建成既是船舶停港的避风良港,又是货物运输装卸的转运站,有关码头通路交通正在筹建。
教育方面
现村中有獭江小学一所在校学生500多人,幼儿园100多人。獭江中学一所(1994年由台胞庄行雄先生捐建),在校学生300多人,两所学校曾多次评为优秀先进单位和多项获奖。学校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地方特产
獭窟岛盛产精制的
鱼签、
鱼饼,既酥又脆,质佳味香,远近驰名,畅销海内外。这种鱼制品,獭窟岛上家家户户都能制作,近几年来已出现许多制作和销售专业户。一些合股经营獭窟鱼饼、鱼签的行业专业户,产品已远销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吕宋等地区。獭窟鱼饼、鱼签作为赠送亲戚朋友的礼品,深受喜爱。
人口土地面积
獭窟岛土地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5000人。
下级组织
下辖:
西峰区、西斗、荷石、茂林、东峰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邮政编码
36212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