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手册》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影评、导演对话、
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该书以“网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电影商业和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现任主编为程青松。该书于2020年6月荣获第28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年度电影评论贡献奖。该书的出版旨在为电影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以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提高电影产业的水平。
电影理论
论作者策略
电影之惑
介入一个真实
“结构”综合症
静止与流动的影象:历史的神话与人的神话
朴质的开端:《神女》
我们可能的银幕形象
华语电影
《梦想照进现实》:彻头彻尾的八卦电影
《黄金甲》;市场之下的“黄金甲“
《绿帽子》:爱情是生活的幌子
《新街口》:始于包子铺,终于避孕套
《最好的时光》:如兰花静静绽放
《结果》:等待与拒绝
《
掩埋》: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中国纪录片真想不能被掩埋
《三峡好人》:生活是一片江湖
《三峡好人》:超现实色彩呼应时代
浪奔浪急中的三峡好人
专题: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之香港电影
作为“跨境视觉”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二十年
和谐“黑社会”
我家城事
《放逐》:银河不再难以想象
获奖记录
华语十佳
2020年6月29日,第11届中国电影
金扫帚奖暨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华语十佳颁奖典礼在北京“
松美术馆松艺术区”举行线上颁奖礼。颁奖仪式由
程青松、
李学刚主持。出席颁奖仪式的有演员
咏梅、
陶红、
艾丽娅、
颜丙燕、
郭晓东、
吕星辰、
张颂文;导演
夏钢、
刘苗苗、
王小帅(连线)、李玉、
胡维捷、
徐磊、
白雪、
陆庆屹、
霍猛、
毕志飞;制片人
吴毅、
方励、
耐安;编剧
阿美、
汪海林(连线);作曲
董颖达、摄影师张昊,以及颁奖嘉宾张莉、汪莎、辛奇等。受疫情影响,未能到场的获奖者
蔡明亮、
陈冲、
虹影、
李玉刚、
万玛才旦、
林书宇、
曾国祥、
刁亦男、
杨曜恺、
柯汶利、
陈哲艺、
赵德胤、
吴可熙、
王景春、
陈以文、
袁富华、
杨雁雁、
齐溪、
易烊千玺、
范少勋、
谢沛如、
饺子、木头等则以视频或书面的方式发表了获奖感言。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华语十佳影片获奖: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热带雨》
《夕雾花园》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纪录片获奖:
《你的脸》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动画片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商业片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导演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编剧获奖:
阿美 王小帅 《地久天长》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男演员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女演员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男配角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女配角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新导演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新演员获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非职业表演获奖:
《过昭关》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音乐: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杰出表演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作家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9年度戏剧成就奖:
青年电影手册杰出电影成就奖:
欧美电影
《
007别传之皇家夜总会》:我们需不需要一个全新的“铁金刚”
《坏痞子》:默片、新浪潮及黑色浪漫
《朱尔与吉米姆》:女人只爱自己
电影:一个需要用爱和一生去追逐的梦想
全球电影节参展指南
电影笔记
精致的平庸:论当前艺术电影的某种倾向
影象奢华的沉沦:有关中国武侠大片
电影对话
上海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先生
香港电影研究学者张燕女士
第六代导演王超先生等
手册推荐
未来最有潜力的导演
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最有价值的电影图书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攻读指南
电影从DV创作训练开始
第一辑介绍
2007年第一辑,主要关注了新的
电影理论观点,2006——2007年的年度的华语电影趋势,同时我们也专访了网络已故影评人
卡夫卡·陆,以此文章纪念他的过早离世。2009年我们即将出版第二辑,主要关注2008年的华语电影,以及新的创作动向,独立电影和记录片等。
第二辑介绍
作者介绍
程青松,青年编剧,电影批评家。担任编剧的电影有《电影往事》、《
沉默的远山》、《
丛林无边》、《
幸福成本》、《
晚安重庆》等;著作有《国外后现代电影》、《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看得见的影像》。2009年出任《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内容提要
踏入2009年,回顾2008年
中影股份环境,我们深深感觉到中国电影批评实际上也已经站在转折点上。下面的文字将大致说明《电影手册》的立场和意见,也将说明我们对电影批评环境的期望与呼吁。
我们对中国电影批评的几点看法
一,缺少自觉的反省,电影批评变成歌功颂德的工具,致力于营造“儿童化的世界”,走向低俗,去制造廉价的甚至欺骗性的“歌舞升平”。缺少对电影内容及形式的理性怀疑和反思。
二,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牟利倾向驱使电影批评机构和个人纯粹为金钱而评论,淡化乃至忘记了自己所承担的批评责任,任意炮制“电影票房泡沫”,沦为商业的“皮条客”,理论成为论证票房至上的工具。
三,被主流媒体操控主导了主流舆论,电影批评语言风格呆板,简单地模仿、照搬、甚至挪用外来理论资源,不再遵循理论自身的逻辑(科学
逻辑与创造逻辑),而必须遵循媒体的逻辑(一切以主流舆论为转移)。
四,批判地
反思电影的目的在于批判地重构电影,对这一点,从
法国新浪潮的
安德烈·巴赞、特吕弗到台湾新电影
焦雄屏、
吴念真,所有真正的影评人都不曾讳言,而中国电影批评仅仅停留在思想的表达上,实践性不足。
五,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日,
谢晋导演去世也令我们感觉哀伤,特发
朱大可先生对谢晋电影进行批评的文字,这恰好是我们对谢晋导演真诚的纪念。
六,2009年,当《
南京!南京!》这样一部商业消费国耻的怪胎电影以买断一切媒体资源的方式恣意污染我们的视听的时候,我们深知中国电影批评的道路还极其漫长。因此我们将
崔卫平、
郝建、朱大可、张献民,
杜庆春,钭江明,李多钰等电影批评家的文字郑重地推出,也算是为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做一点我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青年电影手册》也将以“批评”的姿态持久、深切地关注中国所有的电影。
我们正面临的电影批评环境
社会愈加开放使得外来学术的译介(作为必要的可参考思想资源)和本土信息的获取(作为批判主体的
认知体验平台)成为可能,我们认为电影批判主体(批判者本身)的认识、认知、洞察与感受能力达到与其自身使命相当的水平,而充分展示了其内在矛盾与张力的电影批判客体自身的总体化(
萨特语)为批判主体形成思想提供了前提。主客体达到了历史所能容限的成熟度,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我们期待的改变与我们的决心
第一,反省性的批评首先是对观众习以为常的,或电影工作者有意为之、刻意雕琢的电影艺术的批评,同时,也是对电影艺术由以呈示或掩饰的社会现象的批评。
第二,科学的批评思维必须具有独立的、非依附性的品格,以自由意识的充分展开为前提、为基础,理论地把握批评客体达到的客观性、系统性。
第三,立足于对本土社会生活现象、新工业文明时代及电影作品的关系在张力性质上的深刻把握,创造性、构建性地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批评话语系统,形成既能包容电影艺术的统一性、又着力于中国电影批评与文化省思的强有力的解释框架和知识体系。
第四,以电影批评影响电影创造乃至推进电影创造,是独立批评的核心意义所在。
对我们来说,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电影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中国电影有更多可能的作为,我们渴望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给我们精神上的支援。
章节简介
前言:
一、主流电影单元
《集结号》的叙事 崔卫平
(2)《投名状》中
庞青云:大恶之下,焉存小善 郝建
(4)《梅兰芳》:主题离散与政治解决 郝建
失踪的时代 钭江明
(5)《赤壁》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寓言安德鲁?萨尔瓦
(7)方励:电影就是我生命最大的快乐与梦想
宋健君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电影 宋健君
《似水流年》专题片:1978-2008我们的银幕记忆 电影频道节目组
“谢晋电影模式”大争鸣
三、独立时代
(一)、独立电影评论
对独立电影的一种描述张亚璇
不透明的疆界 张献民
朱其访谈:DV影像对底层社会的表现 张亚璇
DV主义崔子恩
(二)新锐导演访谈
高文东:《美食村》放弃电影语言的经验李名
应亮:我们的认知是平等的 李名
禾家:《大地》一首长着像纪录片的诗 耿聪
(三)、纪录片浪潮
(8)村民影像计划报告吴文光
(11)记录片的地缘政治 张献民
(12)超市景观 徐展雄
(四)、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独立影像
中国
独立电影在海外 Judith Pernin朱迪
(2)这些电影的结尾 王 杨
(3)爱情都已经被淹没了 王 杨
(4)你想要什么?—— 从小说到电影 张 旋
(5)我记忆中的安东尼奥尼 侯宇靖
2008年冲击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
第五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北京记录片交流周
云之南纪录片电影节
香港录象和数码短片节
韩国釜山电影节
日本东京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