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集是河南省信阳市
商城县辖镇,以姓氏及
聚落通名命名,清末余姓居此开店铺,后兴集,得名余家集。
余集镇位于商城县西南部,地处
大别山北麓,处二省三县七乡结合部,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
宋河镇”的美誉。截止2022年,余集镇行政区域面积8940公顷,有两个居民委员会,24个
村民委员会,
户籍人口50881人,42个工业企业。
余集镇是原国家建设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建设镇”“中州名镇”“省级卫生乡镇”“市级文明乡镇”,是豫皖边界通往湖北武汉的交通咽喉和
商城县西南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不仅历史悠久、灵山秀水,而且民风纯朴、人文荟萃。
2022年5月,余集镇积极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余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迅速安排部署,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历史沿革
余集镇镇历史悠久,古时称隆门里,元代末年抗元名将余普清、余思铭父子携后裔兵败定居于此,命名余家集。
朱棣是十一年(1475年)
镇区始建,曾称罗集、雷集。清
同治年间,
集镇四周筑有高4米,底宽2米,长500米的石寨。四门设置炮楼,街头有哨门。主街长600米,宽4米,房屋1600余间,沿街门市300余间,全集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多为砖瓦结构房屋。30年代,余集生意兴隆,有土布、板粉、鱼秧“三大桩”,招商于市,时有“
澴潭镇”之称。大革命时期,商光农民起义,余集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摇篮。民国27年(1938年)日军进犯
武汉市,途径余集,房屋被毁数百间。共和国成立后为独山乡,辖余集、吴河和冯店,政府驻地余集。1994年11月撤乡建镇,更名为余集镇。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夏朝,全国分为九州,余集属
扬州市管辖。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一一约公元前11世纪),仍属扬州。西周时(约公元前11世纪一一公元前771年),属
荆州市管辖。
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一一公元前256年),为黄国地。
春秋时期,
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夏,楚人灭黄,属楚国地,属雩娄镇(见《
春秋左传注》及明嘉靖三十年《
商城县志》)。
战国时为梁之南境。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余集属
九江郡。秦末,
项羽起兵伐秦,自立为
项羽,封部将
英布(
英布)为
英布,今余集属其管辖。后布归属
刘邦,封为
英布,定都六,今余集仍属之。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属
汝南郡新都。
刘恒时(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属
庐江郡雩娄。
王莽称帝时(公元9年一一23年),属庐江郡新延。
东汉初属宋国新。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一一280年),余集属魏国
安丰郡雩娄县。
西晋时(公元265年一一316年),余集属豫州安丰郡雩娄县。
东晋时(公元382年左右),属豫州弋阳郡。
南北朝(公元420年一一589年)属
顺昌府为宋县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淮南道光州殷城县。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一一960午),先属
吴国,后属
南唐。
明洪武初,余集名隆门,属凤阳府商城县隆门里,后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商城县。
朱棣11年,余集镇区始建。
清代,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商城县,余集名仙山里。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余集属
光州直隶州商城县。
清末,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商城划分为城、安、康、和、乐、亲七个区。余集属安区,辖鲢鱼山以西地区(包括今余集、吴河、
汪桥镇、观庙、冯店)。
辛亥革命后,属
河南省豫南道商城县。1931年属安区苏维埃,1941年属独山乡,1948年属独山区。
解放初,属潢川专员公署商城县。
1952年,
信阳市、
潢川县合并为
信阳专区,余集属信阳专区商城县。1956年,全县划分为城关镇,翟区、杨桥区、余集区、新店区、集区、上石桥区、双椿铺区。
1958年,全县划分为8个人民公社,灯塔(今城关镇)、卫星(今
长竹园乡)、钢铁(今
达权店镇)、跃进(今冯店.余集、吴河)、越美(今观庙,
汪桥镇,鱼山,三里坪)、东风(今汪岗,伏山)、超英(今酆集,李集,四顾墩,苏仙石,河凤桥)、铁路(今
上石桥镇、武桥、白塔集、双椿铺、岗)
1961年,全县划分为余集、上石桥、河凤桥、翟畈、达权店、四顾墩、城关、双椿铺、长竹园、伏山、汪桥、酆集12个公社。余集辖今冯店、吴河余集等地。
1974年底,全县划分18个公社,冯店、吴河两公社从余集公社析出,余集
行政区划至今未变。
1978年,余集公社改称余集乡。
1994年,余集撤乡建镇。
1931年中共商光边区特委、商光边区革命委员会、安区苏维埃驻地余集镇。1931年7月,鄂豫皖红军医院第六分院从
光山县迁至迎水村。同年7月,红四军军委在余集召开军事会议,旧址尚存。
行政区划
余集镇辖2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余集街居委会、东门街居委会、李湾村、石板村、文冲村、张冲村、朱畈村、皮冲村、何冲村、迎水村、刘湾村、黄洼村、仪学村、杨棚村、曹集村、湾塘村、前湾村、雷冲村、西湾村、杨湾村、花湾村、连塘村、红阳村、龙门河村、响塘村、文桥村。全镇339个村民组,总人口6万余人,
镇区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
地理环境
余集镇
丘陵、山地交错分布,水库,池塘荡漾其间,森林、草坡绿意盎然,桑田
台地逶迤连绵。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主产水稻、小麦、红薯、茶叶、
桑蚕、板栗、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等。有小型水库14座,塘堰1185处。全镇县级管理河流2条(龙门河和曹集河),流经镇21个村,镇级河流2条(迎水村和万象河),流经镇11个村,小Ⅱ类水库18座。
白露河,又称
白鹭河。古称(pai)水,俗称白鹭水。因其上游沿岸常有白鹭飞翔栖息,故名。全长136公里,河宽70米,属
常流河。源于
新县小界岭,自南内北流经新县、
光山县、商城、
潢川县四县汇入
淮河。总
流域面积1900平方公里。
(2)隆门河
隆门河,系白露河支流,属常流河。隆门河源于石板村下冲脑,由南向北流经石板、响塘、
龙门河、仪学等村,在檀树岗处汇入商光河。全长10.5公里,河宽2-30米,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河道面积0.5平方公里,水位1一一0.1米,年径流量4118万立方米。有申河、林河、白道河、文桥河等77条支流,可灌溉农田7500亩。
别山余脉
1.双尖山
双尖山,位于余集镇张冲村,一峰两尖,故名。北依张冲,南至新湾、郭店,东至七冲,西接单尖山。长2公里,宽1.5公里。山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海拔485米。
2.犀牛望月山
犀牛望月山,位于余集镇张冲村,是商城、
新县两县界山,山体形似昂首的犀牛,故名,又名犀牛头。北抵张冲,南至李冲村陶家山,西北界新县沙窝乡罗汉村。长7.5公里,宽7公里,山体呈西北一一东南走向,主峰
犀牛头,·海拔578米。
独山,位于余集镇,群山环绕,此山独立,故名。因独山位于余集地理正中心,余集以前称独山乡。独山北至连塘,南至李湾,西至红阳,东至郭庙,长2公里,宽7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
4.单尖,位于张冲村,商城、新县两县界山,孤峰独立,故名。东、北至张冲村,南抵七冲村,西界新县
沙窝乡罗汉村。长2公里,宽1.3公里。山体呈西南——
东北地区走向,海拔485米。
5.毛爷山
毛爷山,位于余集镇杨棚村白露河畔。东接余集镇磨盘山,南连余集鸡冠山。,北抵板庙,西界陈集。相传,明末一
毛姓老人带领百姓同土匪打仗战死,后人在此山建毛爷庙,以示纪念,山以庙名。
鸡冠山,位于余集镇杨棚村白露河畔,商城、
光山县两县界山。山峰形如
鸡冠花,故名。东至余集镇杨棚村,北接余集镇毛爷山,西、南界
光山县白雀园乡。长2公里,宽1公里。山体呈西北一一东南走向。海拔254米。
7.狮子山
狮子山,位于余集镇迎水金田,商城,
新县两县界山。东北至余集镇迎水金田,西、南抵新县罗汉,海拔213米。山体扁平,形如卧狮,峰顶一石,形如狮头,故名。
8.钟铺大尖
钟铺大尖,位于余集镇西湾村,万象河发源于此,东至余集镇桃花尖,南至余集镇西湾,西连刁龙寨,北抵铺,西北至梅楼。海拔475.7米,万象河源此。
9.栖
凤岭公园。全县乡镇第一家开放式休闲公园,建设有梅花园、桃园、桂花园、杏园、石榴园、红枫园、紫薇园、李子园。
交通
余集镇交通便捷,省级公路、S339横穿其境,距
京九铁路25公里,县际公路余黄路、余杨路和余吴路成放射状,日车流量达2000多辆次。
镇区坐车可直达
沙窝镇、
达权店镇、
长竹园乡、冯店、吴河、汤泉池、白雀园、观庙、中铺等地,坐长途汽车可直达
合肥市、
南京市、
郑州市、
武汉市、
信阳市、
上海市、无锡、
江苏省、深圳、
东莞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规划中的
固始县之麻城高速将横穿余集,届时余集到武汉可直通高速。
民国以前,余集仅有从余集到界岭、余集到白雀园两条古驿道与外界相通,村落之间阡陌相连。民国21年(1932年),商城经余集到沙窝的公路修通,余集成为江苏、
安徽省以及本省的
潢川县、固始通往武汉的必经之地。尔后日军进犯,战乱频繁,至余集解放前夕,境内所有公路毁坏,车辆不通。建国以后,余集交通获得了快速发展。省际公路获得了长足发展,S339先后贯通。县际公路得到了完善和拓展,先后修建了余集经冯店、
达权店镇、
长竹园乡到湖北两路口的余黄公路,余集经吴河到汤泉池的余吴公路,余集经杨棚到观庙、白雀园的余杨公路。
余集人应经常听老人讲“跑汉口”这事的,旧时余集贫穷落后,交通不便,那时余集镇土特产全靠我们祖先肩挑手提送往百里外的汉口,他们从汉口回来再挑上当地人生活急需品,这种运输方式(跑汉口)在我县延续几十代人,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被车辆所替代。余集人“跑汉口”,与山西人“
走西口”和山东人“
闯关东”一样悲壮。
大别山高速公路作为
上海—西安高速公路和
上海-成都高速公路的
联络线,与
信阳市境内已经建成运营的京港澳、
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沪陕三条
中国高速公路,共同构成大别山区域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直接串联起中原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与宣商高速
互联互通。该高速贯穿余集东西,于
槭树坳南设置余集互通式立交,与S214
相交,设余集高速出口,目前进入施工阶段;
(2)商麻高速
商麻高速由潢川
双柳树镇进入
商城县境,经过
汪桥镇、观庙、余集到新县沙窝进入
麻城市境内,十四五期间将开工建设。
(3)S339南信叶路,西起
信阳市经过
罗山县、
新县、余集、商城到安徽叶集,为信阳南部地区重要交通要道。
(4)S214从
双柳、汪桥进入余集,然后向南先后进入冯店、
达权店镇、
长竹园乡、黄柏山到两路口进入湖北境内。
(5)余吴路。从余集出发,经过
吴河乡直到汤泉池管理处。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集镇的民风古朴,极其尊重长辈,崇敬先祖。余集镇各氏族都有完整的
家谱。不少家谱
明文记载先辈定下的族规家训,如“忠厚传家”、“勤俭传家”、“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等。
(1)祭祀
民间传统节日来纪念先祖的有三个:
除夕的中堂前祭;正月十五的坟前祭;
清明节的墓前祭等。还有在一九四九年前的氏族
聂氏宗祠家族人的
公祭。而最隆重最热烈的祭祀先祖活动,当属正月十五,人言“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坚守着
元宵节坟前送灯的传统。
余集镇处于江淮之间,受
中原文化和
吴越文化的熏陶,民歌古朴清新,细腻婉转。有灯歌,、情歌、小调等。
余集舞龙
(3)轿头锣鼓
余集镇轿头
锣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最早用于新春佳节玩龙灯,轿头锣鼓是以农村生产、生活为题材编排的锣鼓乐曲:锣鼓套路中的牛打角、牛搔痒、八哥洗澡等。
(4)家神牌位
中堂中央处贴一宽幅,纵书“祖宗昭穆
牌位”或“天地君亲师”,左右各有一行纵书小字,左为“东厨司命”,右为“福禄财神”。宽幅两边还配有一幅窄联,联的内容各异。
(5)民间故事
余集民间故事极多,有反映历史的,有关于神仙鬼怪的,有讲地名风俗来历的。归结出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系列:
一余少保的传说,该传说反映元末明初余思铭抗元的故事。
二余六爷斗智,
清代同治年间
秀才。此人聪明绝顶,能言善辩,嫉恶如仇,经常打“被告吃原告”的官司,主要有《正名余集》、《柿树不买》等。
三
朱洪武讨饭,余集镇仍然流传着朱洪武年轻时在余集一带讨饭经历,如《朱洪武卖牛》等。
(6)大鼓书
大鼓书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其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之类小说。
特产美食
余集镇物产丰富、商业文化兴盛,有熟语言“余集三大桩,土布、板粉和鱼秧”:
(1)土布。余集镇的织布业(木
织布机)、印染业在明清时期发展较快。1940年前木织机近千架,纺纱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虽然已被先进工艺取代,仍然以家纺如充绒、制衣等新形式传承着。
(2)板粉。主产于余集、汤泉池等地。该产品从明代开始生产,至清末全镇有近50家粉坊制作,其中以粉商张德兴监制者最优。板粉以优质豌豆为原料,用当地清凉纯净的泉水洗漂粉丝,工艺精湛,制作考究。
(3)余集鱼苗孵化源远流长。明清之际,转向商品生产,余集成为
大别山地区最大的余苗集散地。鱼秧与土布、板粉并称为余集“三大桩”而闻名遐想 。
文物古迹
明洪武年间,余集老街便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
集镇了。历练多年沧桑变化。人口不断迁徙,到中华民国,余集老街已成为一个较为繁荣的集镇,素有“
澴潭镇”之称。由于它位于鄂、豫、皖三省边缘地,又系
安徽省通往
武汉市的公路,交通咽喉,商贸贩运者来往不断,现已成为本县境内农村中的一个贸易重镇。昔日余集老街,戒备森严,
同治二年(1863年),围绕老街四周,修建有一道高4米,底宽2米,长5000米的石寨城墙,民国初年,城墙被拆毁。余集老街上,寺庙、
聂氏宗祠繁多。北有大吉寺,帝王宫(湖北会馆),
铜山关帝庙(北庙),余氏祠、
张姓祠,南有南庙,余祠堂。
十龙庙位于余集镇皮冲村部一公里处。每年农历
正月十六和八月二十七日逢庙会。十龙庙是
商城县西南区域集宗教、风光、农贸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胜地。十龙庙是一座仿古的建筑,传统的四合院,坐北朝南,有30多间房子,占地30多亩。庙的大门是座牌楼,颇具特色,不仅气势宏伟壮丽,而且古朴文雅,观之令人神往。牌楼高12米,宽20米。牌楼的墙壁上,雕刻的有二龙戏珠、龙凤朝阳和八仙过海、南北二斗下棋等图像,其姿态各异,神情生动,色彩鲜艳。所雕刻物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十龙庙东有
龙门河,西有双冲河。自然风光,四季各异,美好无比。
张冲水库在县城西南22公里,余集镇张冲村境内。1965年动工,1971年建成,具旅游、垂钓、休闲价值,同时在其库区发展养殖业还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青狮山,俗称狮子头,位于迎水金田(与沙窝罗汉交界处)。整座山就象一头狮子卧在山上,头是奇石组成,头高昂,仰望杨家寨,一眼睁开,一眼闭,嘴半张,嘴深4米,宽近10米。
狮子山西部是白象山,狮子山与白象山的夹隙处是黑龙潭。主潭长约600余米,宽窄不等,宽处有百余米,窄处不过一米,人可一跃而过,但其深不可测。两岸峭壁耸立,如同刀削,整个
黑龙潭就象一条黑龙静卧在山涧。
黑龙潭的出口处,有一间圆形的
石洞(俗称龙屋),深约数十米,其顶端有一对二米深的圆形石洞(俗称是龙角)。相传是在数千年前,天空雷电交加,乌云紧盖,天空昏暗,顿时狂风暴雨,一条黑龙由天而降,沿狮子河下游,碰到青狮和白象,便奋力从两者之间游过,留下黑龙潭,一急之下,一头碰到石岸上形成龙屋,刚好两只角一挑,挑出两个龙角。
毛爷山位于余集镇杨棚村,西与
光山县白雀镇隔白鹭河相望,又叫白芽山,纵横连绵,景色优美。此山不高,海拔约500米左右。从北向南看,仿佛
孔雀竹芋,青山绿黛,如
中式屏风;从东往西看,则如
砾石垒就,险而竣,山头如一扎布头的老农,与一俊秀女子相对,默默地述着一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久为流传的故事。山的西边,就是白露河。那里有一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与此山相对峙,相映衬,仿佛玉成。
代表人物
余思铭,余集人。元未
戊戌岁(1358年),就金刚台集义兵归附
安丰镇(在今安徽寿县),授
平章事守御金刚台。
甲辰八月(1364年),奉诏领所部兵马赴
开封市,从征累战有功。
洪武元年(1368年),赐绯衣一袭,镇抚(
从五品)两员。九月,随总兵宋渡河,克怀庆、泽、潞等州县,太祖深宠之。二年(1369年),调攻桃花二寨,受命一道,赐绯衣一袭,床一面,赏镇抚两员,授
宁夏卫指挥事(
正四品)。洪武十一年(1378年),征西蕃,抱病归卒于家。勅葬原籍,子亨袭其官。
戚先初,余集前湾人。生于1913年,1950年任贵州凤岗县
县委书记,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66年任空军后勤部政委兼修建部政委。1991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
雷唐,出生于
商城县余集乡一小康家庭。1912年入信阳高级学堂。1915年入武昌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与革命先躯恽代英同班。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9月,与恽代英一起受聘在中华大学中学部任教。1920年2月,协助恽代英在
武昌创办“利群书社”。1932年秋,含冤蒙难于
光山县白雀园。
余维业,见义勇为英雄,2020年11月,被
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记
一等功。租住在大唐街道
轻纺城集团社区的余维业恰好到路西新村办事,也主动加入抗洪队伍。因担心水位升高淹没办公楼的
配电箱,会对救援人员和附近村民造成危险,余维业便自告奋勇去关配电箱的电源,不料瞬间被漏电击中倒地身亡。
参考资料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