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the Counterattack in Self-defence on Sino-India Border),又称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印方称为瓦弄之战(The battle of Walong),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
印度武装部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1个月。
战前,尼赫鲁政府继承了
英国的“印度中心论”,坚持扩张主义,试图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扩大
势力范围,包括对
西藏自治区的控制,并加强印中边境地区兵力,在1962年6月,印方对西藏山南地区进行入侵,这成为了中印边界战争的导火索。至同年10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集结了约2.2万人的兵力,并且印军飞机多次侵入中国边境地区进行侦察。最终于10月20日,随着中国边防部队对入侵
印度武装部队的反击,战争正式打响。第一阶段中国西藏军区有4个步兵团,新疆军区有1个团,兵力约1.3万人;
印度方面有1个军部、4个旅部,共21个步兵营,兵力约2.2万人。该阶段东线主要在克节朗方向,中国边防部队迅速攻克了印军第七旅,收复了部分领土;在西线,中国新疆边防部队采取逐次转移兵力的战法,歼灭印军并拔除侵略据点。中国政府在10月24日提出和平解决争端的三项建议,但遭到尼赫鲁政府的拒绝,随即中国边防部队于11月16日再次进行对印方的自卫反击。第二阶段中国边防军有8个步兵团、3个
炮兵团,兵力约2.6万人;印方有2个师,9个旅,炮兵、
装甲兵各一部,兵力约3万人。该阶段,中国西藏边防部队在东线
瓦弄镇方向和西线西山口一邦迪拉方向实施反击,基本歼灭
印度武装部队第四师和第十一旅等部队,迫使印军残余部队全线溃逃。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自次日零时起全线停火、自12月1日起后撤20公里,并重申和平解决争端的三项建议,交还印军武器、弹药和物资,释放被俘人员,表明了中国争取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之后中国继续通过外交途径推动和平解决
中印边界问题。本次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共计阵亡722人,负伤1697人,并缴获印方大量武器装备;印方共计阵亡4885人,负伤1047人,共计被俘第七旅旅长约翰·帕舒拉姆·达尔维(John Parshuram Dalvi)以下3968人。
这场战争对中印两国及
国际社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这场战役打击了印度政府的侵略扩张行径,提升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对于
印度,战争暴露了其军队在战术决策、部署协调、后勤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重大的军事和人员乃至经济的损失。此后中印双方经历了多轮冲突-和谈,通过举行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和军长级会谈加强沟通协作,旨在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之前,双方严格遵守当前的实际控制线。尽管后续存在1987年桑多洛河谷对峙、2013年帐篷对峙、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以及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等在内的边境摩擦事件,但双方均通过外交途径缓和了局势,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对这场战争
国际社会评价不一,一方面有评价认为中国的决定和行动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也有批评声音指出战争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英国学者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Neville Maxwell)认为,这场战争是印度政府的错误,其总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将战争强加给了中国人。中国国内学者指出,这场战斗为中印边界带来了数十年的安宁,并为中国在国际舆论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战争背景
西藏的历史归属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的主体,与多国接壤,是中国安全的西南屏障。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自
唐朝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
元朝时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英国自17世纪开始构建东方殖民体系,自1849年征服整个
印度后,开始以印度为基地向周边扩张,并对中国西藏等地的侵略行为。在战略上,英国以
印度洋为核心,建立
缓冲区以阻挠俄国南下印度洋的企图,并在边境政策旨中通过制造缓冲势力或寻求边界划定来维护
英属印度的安全。1888年至1904年,英国通过两次
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拉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逐步将
西藏自治区纳入自己的
势力范围,试图策动西藏独立。
1913-1914年英国策划召开的西姆拉会议,企图策动“西藏独立”,并同时于1913年5月至11月,
女王陛下政府将谍报官身份伪装成探险旅行者,随英国勘察队潜入西藏,搜集“划界”资料,炮制“
麦克马洪线”,该线西起不丹边境,向东延伸至西藏察隅,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
英属印度,将印度东北边界从
喜马拉雅山脉山脚与
阿萨姆邦平原边缘,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
山脊,企图通过这种非法手段攫取中国领土。中国历届政府均否定了“
西姆拉条约”与“麦克马洪线”,坚持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英
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和分裂图谋,为后来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制造了障碍,埋下了祸根。
两国政策
尼赫鲁的扩张主义
1947年印度独立后,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政府继承了
英国的“印度中心论”,坚持扩张主义,试图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扩大
势力范围,包括对西藏的控制,以构建安全战略边疆,将西藏变成中印间的“缓冲地区”。这一时期,中国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和国际形势,作出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而帝国主义和
印度当局唆使西藏的亲帝分子进行了种种“独立”和“反共”的丑恶表演,千方百计地阻挠西藏的解放,妄图分裂西藏,将该地区变为印度的附庸。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进军
西藏自治区、完成中国大陆统一时,印度驻
拉萨市代表理查逊竭力唆使西藏当局进行军事部署,企图抵制解放军进军西藏。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勤政殿庄严地举行了签字仪式,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面对中国恢复在西藏的主权,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讲话中说:“不管有地图没有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印度政府重拾“麦克马洪线”,指使其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越过传统习惯线,占领了
西藏自治区门隅地区重镇达旺,
珞瑜地区占领了扎那、西洛木河流域地区,并继续沿
雅鲁藏布江向北推进。对此,尼赫鲁在给周恩来总理的信诬称
印度拥有
阿克赛钦地区等争议地区的领土主权,并说:“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
中国地图标明是属于中国的)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
在这一时期,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东段设置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将“
麦克马洪线”标绘为“已定界”,试图以“东北边界”一说代替“麦克马洪线”;在中段,
印度武装部队于1954年6月越境侵占乌热,后续几年内逐步侵占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自1954年至1958年4月侵占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于1955年侵占波林三多等地区,于1958年6月2日进入并设卡,侵占巨哇、曲惹地区;在西段,印军在1954年官方新地图中将
阿克赛钦地区划入
印度,形成争议,后续派遣军警频繁入侵,逐步蚕食阿克赛钦地区,于1955年5月占驻
巴里加斯地区,至1960年8月强占约450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在1959年7月28日于
班公湖地区越境捕获中国调查组人员,后续在1959年及1960年在班公湖地区非法越界并挑起事端。此外,印度还不断侵犯中国
领空。据不完全统计,仅1957年8月至1960年12月,侵入
中原地区赛图拉边防区的印度和不明国籍的
军用飞机达29架次;1958年至1960年侵入中国
阿里地区的飞机共达84架次,其中绝大多数是军用飞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2月31日,中印两国政府在北京开始就两国在
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谈判中提出,应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内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两国政府签定《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政府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首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两国的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该协议规定了中国政府在
印度设立商务代理处,印度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商务代理处;指定了贸易市场,规定了两国香客朝圣事宜,以及商人和香客的出入和往来过境事宜;印度政府同意将其驻在
亚东县和
江孜县的武装部队全部撤退,并将其在西藏地区的邮政、
电报、电话等企业及其设备和驿站全部按合理价格移交
中原地区政府。两国总理还于6月28日,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确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适用于处理
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此后,正式交接仪式于1955年4月在
拉萨市举行。
尽管在公开场合尼赫鲁政府大谈建立印中友好关系,承认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部分、放弃“西藏特权”,但实际上对华奉行扩张主义政策,加强印中边境地区兵力,强化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前进政策”与反蚕食斗争
1958年末,
印度当局在怂
西藏自治区上层反动统治集团叛乱的同时,开始挑起中印边界争端,并1959年10月后,将边境地区原先的警察或半军事力量维护转为军事责任接管。在1960年的
中印边界问题谈判后,尼赫鲁政府依旧坚持武力改变边境现状,并在美苏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加快了其以武力蚕食、侵占
中原地区领土的步伐。同年2月,印方发布作战指令,在拉达克地区部署了包括步兵旅和民兵营在内的军事力量,构成了对抗中国“侵略”其边境的规划基础。
1961年起,
印度武装部队依据“前进政策”在中印边界西段沿奇普恰普河谷、加勒万河谷、羌臣摩河谷、
班公湖两岸等几个重要
战略通道,对中国领土进行蚕食。对此,中国政府方面于1962年5月6日下达《关于恢复边境巡逻的具体措施和边防哨卡处置情况的原则》,面对印军的不断进逼和猖狂挑衅,
中原地区边防战士未经允许都不准使用手中武器击退侵略者,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边境斗争的各项方针政策,同印军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期间还发生了“择绕桥事件”等在内的流血事件。
对于印方“前进政策”对中印边境造成的冲突,中国政府坚持无条件讨论边界问题。1962年8月4日起,中方提出尽快举行
中印边界问题讨论的建议,但
印度则一再拒绝了中方建议,认为中国关于双方武装部队各自后撤20公里的建议“有着严重的缺陷”,并要中国在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而且要中国在东段非法的
麦克马洪线以北也是属于自己的领土上撤出。尼赫鲁政府因其所推行的“前进政策”受阻,拒绝中国的和平谈判,公然发布向中国边境地区全面进攻的命令,挑起了中印边境战争。
战前部署
印度军队
战前,印度政府在边境地区进行了长期的军事准备,包括增加军费、购买先进军事装备、积极扩军备战,在中印边境地区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如道路、直升机降落场和
空投场,以改善作战条件和机动能力。
截至1962年10月,中印边境
印度陆军总兵力增至60万人,装备有火炮1500门、坦克790辆、飞机1000架、舰艇69艘。在东段,印度军队通过实施“前进政策”,不断增调兵力,至1962年10月,已在中印边境东段集中了1个军部(第四军)、1个师部(第四师)、3个旅部,共计15个步兵营,兵力达到2.2万余人,其第七旅所属4个营推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地区,并与原侵入该地区的
阿萨姆邦步兵第五营一部会合,企图依托已侵占的地区侵占更多领土; 在西段,
印度武装部队至1962年8月份以前已部署1个旅部(第一一四旅)、4个步兵营,共约4000余人,后将第七十旅所属的2个营调至
列城、楚舒勒地区,使得西段地区兵力增至1个旅部、6个步兵营,5600余人,较1960年增加了1.5倍。其中
印度第四军是是尼赫鲁政府的
嫡系部队,曾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东地区作战,并在印度独立后曾参加过印、巴克什米尔战争,也是此次入侵的主力部队。第四军下辖步兵第四师和第二师,其中第四军辖步兵第五旅、第七旅和第十一旅。其中第七旅是第四师的主力,有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和旁遮普联队第九营等部队,共约3000余人。
印度武装部队企图在东段边境通过依托已侵占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和克节朗地区,继续向中国西藏边境纵深地区扩大侵略;而在西段边境,印军计划凭借其建立的43个侵略据点,逐步推进,侵占中国的
阿克赛钦地区,并得到了美国和
苏联等国的支持。由此,印军更有恃无恐的在边境地区制造紧张局势、挑起冲突,试图通过军事手段造成既成事实,为其领土扩张政策服务。
印军第四师第七旅在克节朗地区的部署特点是背山面水,前重后轻,宽正面,浅纵深,状似短腿“丁”字型。此外,
印度武装部队以地堡群为主要工事,每个连的地堡约在50个以上,有的连超过100个。
中国军队
针对印军的入侵作战,中方加强了边防一线的布防力量,将步兵第二团分编为步兵第二、第三团,第十团、第十一团编为充实的值班团。参战部队总兵力达到6300人,其中包括具有实战经验的干部和经过临战训练的士兵,并进行了充分的政治思想动员和临战训练。中国
边防部队的主力是具有
中国工农红军传统和光荣战斗历史的部队,如藏字四一九部队、第一五三团等。炮兵第三〇八团两个120
迫击炮连和第十一师两个82迫击炮连组成轻便炮群,支援步兵战斗。
中原地区边防部队在东段集中了藏字四一九部队所属的3个步兵团、第十一师两个团、
山南市军分区步兵第二团以及军区炮兵第三〇八团两个连和工兵第一三六团一部,共计10300人。作战计划采取从两翼攻击,并向
印度武装部队左翼实施主要突击的战术,同时迂回其侧后,中间正面牵制,分割印军并各个歼灭。具体部署包括使用第一五五团和第一五七团1个营从左翼卡龙、枪等实施主要突击,第一五七团主力向左侧后迂回章多、捣毁印军第七旅旅部和后勤供应基地,第一五四团向印军
右派突击,第三十二团第二营和山南
军分区守点分队在正面牵制印军。炮兵第三〇八团两个120
迫击炮连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两个82迫炮连组成轻便炮群,支援步兵战斗。 在西段,新疆军区和康前指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迂回包围战术,攻坚守拔点。具体部署包括以步兵第十团第三营围歼加勒万河谷14号据点的
印度武装部队,步兵第十一团第三营围歼红山头6号据点的印军;骑兵第三团主力进至弧形山,负责打援。另以一部兵力拔除红山头西侧印军31号据点;步兵第二团第七连拔除17号据点,尔后协同骑兵第三团、
工兵第一〇九团第一营第一、第二连打援;第四师侦察连配属工兵1个排,插至无名高地和5608高地东南河岔处,阻止印军北援红山头,并切断9号、25号据点印军的退路。
中国政府在面对印度军队的挑衅和蚕食行为时,作出了自卫反击的决定,其战略目标是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并通过有力的军事行动迫使印度重返谈判桌,寻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中央军委的指示强调了“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要求军事行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需要,并确保初战必胜。
军委领导层对作战行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仅精心谋划,而且亲自指挥,确保了作战方向、打停进撤等每个关键环节都有及时明确的指示。他们的指导体现了对军事行动与政治外交紧密结合的要求,强调了在必要时宁可在军事上作出牺牲,也要避免政治外交上的不利后果,从而确保了军事战略与国家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由于就地补给困难,中国边防部队在
西藏自治区地区进行了大量物资储备,并建立了
后勤保障机构,确保了作战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供应。同时抢修了道路桥梁,增修了边防哨卡的工事,加强了通信建设,确保了作战指挥的畅通。
战场环境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在
喀喇昆仑山脉和
喜马拉雅山脉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进行的,这些地区构成了“世界屋脊”的一部分。该地区的地形极为险峻,气候条件极端恶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地理面积,拥有显著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中印边境线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争议区域的自然环境极为严酷,这对部队的机动性、指挥协调以及后勤补给构成了巨大挑战。由于战线延伸较长,加之运输和补给的困难,使得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受到限制。
中印边境线的东部地区尽管自然条件相对适宜,地形以高山深谷和茂密的森林为主,但山势险峻,限制了大规模军事部署的可能性。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属于高寒缺氧地带,常年积雪且道路光滑,人迹罕至,地形险峻,通常只适宜小规模部队执行任务;中段地区则因
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口而闻名,这里的高山
冰川和频繁的大雪封山现象,使得在此区域进行军事行动面临显而易见的困难。这些极端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产生了显著影响。部队在集结、机动、指挥和协同作战方面面临重重困难,战场容量受限,非战斗减员事件频发,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难以完全发挥,后勤补给工作也极为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克服自然条件的挑战,成为了取得作战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部队的适应性训练、物资保障、以及对恶劣环境的克服策略对于整个军事行动的成功至关重要。中印边境的东段和西段因其相对适宜的自然条件,成为边境冲突和军事行动的主要发生地。这些地区的
军事战略重要性,加之复杂的
地缘战略背景,使得中印边境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战争过程
尼赫鲁政府在其“前进政策”的主导下,多次侵犯中国边境。1962年10月至11月,
印度武装部队悍然向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后,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主动停火,并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1个月。
战前阶段
1962年6月,在
印度当局“前进政策”主导下,
印度武装部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对西藏山南地区
错那市克节朗河谷以及拉则拉山脊(即塔格拉山脊)的冒险入侵,成为1962年10月中印边界战争的导火索。随即,尼赫鲁政府在东部军区之下成立第四军,任命考尔
中将为军长,专门执行对华作战任务。10月16日,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召集国防部长梅农和军界高级将领开会,进一步研究、部署对华作战。次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西段同时炮击中国
边防部队的前沿阵地。
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开始对入侵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第一阶段(10月20日-28日)
该阶段中国西藏军区有4个步兵团新疆军区有1个团,兵力约1.3万人;印度方面有1个军部、4个旅部,共21个步兵营,兵力约2.2万人。
东线主要在克节朗方向。中国西藏边防部队针对印军部署前轻后重、翼侧暴露、横宽纵浅的特点,采取两翼突破、正面牵制、侧后迂回、包围分割和各个歼灭的战法,迅速攻克了枪等、卡龙、扯冬和沙则、仲昆桥等地,全歼印军第七旅,直取达旺。此战,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部分中国领土,为以后的军事、政治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西线,中国新疆边防部队采取逐次转移兵力、集中兵力拔点的战法,一举歼灭奇普恰普河谷、加勒万河谷两地
印度武装部队,乘势扩张战果,拔除了
班公湖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印军侵略据点,并对
巴里加斯地区的印军实施了反击。共拔除印军侵略据点37个,歼其一部。
克节朗反击战
中国
边防部队在克节朗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战前准备,包括战术训练、适应性锻炼、物资储备和战场建设。部队针对战区的地形特点和印军的部署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训练,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战术技术水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西藏军区前指决心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迂回包围战术,攻歼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的
印度武装部队。具体部署包括对印军的加印14号和天印6号据点进行拔除,并组织好打援,切断印军退路和其他据点
补给线。
1962年10月20日拂晓,中国边防部队在张国华司令员的指挥下,从中印边境东、西两线同时开始对入侵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在克节朗地区,中国部队奉命对印军发起全线攻击,首先对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左翼进行了强攻,迅速突破印军阵地并攻克了枪等和卡龙两个重要侵略据点。随后,中国边防部队攻克了克节朗地区印军的右翼重要据点
沙则,消灭了印军在该地区的有生力量,同时采取迂回战术,攻占了章多,这是印军在克节朗河谷地区的指挥和补给中心,从而切断了印军的退路。最终成功歼灭了
印度武装部队第七旅,取得了克节朗反击战的胜利。
克节朗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击毙和俘虏了大量
印度武装部队人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第七旅旅长约翰·帕舒拉姆·达尔维(又译为季·普·达尔维
准将)也在此战中被俘。该次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反击战
中国边防部队在战前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包括政治动员、战术研究、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的讨论。康前指(康西瓦指挥所)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心拿下红山头。为此,集中了步兵第四师第十一团第三营配属57无坐力炮排、82迫击炮连、师工兵营第二连1个排、喷火连1个排等兵力,形成了10:1的兵力优势和7:1的火炮优势。
1962年10月20日,在攻击开始前(8时25分),炮兵群对红山头
印度武装部队据点进行了火力急袭,以猛烈的炮火摧毁印军工事。随即,步兵发起冲击,突破前沿攻入第一层
台地,采取抵近射击歼灭堑壕内残存印军。第九连第二排作为突击营最左翼排,猛冲猛打,迅速攻上山顶并固守阵地。在第二层台地上,步兵利用随伴火炮抵近射击,发挥
喷火器、炸药包、
爆破筒、
手榴弹等近战武器的威力,对地堡逐个攻击,全歼第二层台地印军。第八连第一排担负攻山头插红旗的任务,经过激战,战士王仁青首先登上山顶,战士马世绪把红旗插上红山头。经过80分钟的激烈战斗,红山头战斗胜利结束,歼灭
印度武装部队62人,其中毙42人,俘20人,缴获了包括81
迫击炮、
轻机枪、步枪等在内的大量武器装备。
攻克红山头后,部队立即整顿,调整部署,做好抗击印军援兵反扑的准备。10月20日22时,部队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继续拔点作战,警戒、打援、守卡分队相继拔点,歼灭印军30余人,收复失地。
班公湖反击战
班公湖两岸由空喀山口防区和阿里防区负责防守,印军第一一四旅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跨湖侵入并设立了多个据点。
中国边防部队于1962年10月21日6时出发,首先对西里扎普的“空印16号”据点发起攻击。该据点位于班公湖北岸,
印度武装部队利用此点控制湖滨通道及水上交通。中国边防部队采取夜围晓攻的战术,分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向心突击,最终在当日9时22分战斗结束,攻克“空印16号”。而后,继续对4400高地的“空印29号”据点发起攻击。该高地位于
班公湖北岸,是中国10号哨所的山梁上的两条
山脊之一。攻击分队采取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包围攻击的战术,成功拔除了该据点。22日8时,中国
边防部队继续对绝拉沟的“空印15号”据点发起攻击,23日11时许战斗结束,最终歼灭了该地区的
印度武装部队。在班公湖南岸的阿支防区,中国边防部队发现印军野营地的印军无警戒酣睡,于是通过
迫击炮射击为信号发起突袭,迅速攻击并歼灭了该地的印军。中国边防部队接连击败印军据点后继续南下阿里,歼灭
巴里加斯地区印军,并在在羌山口通过快速行动和勇猛冲击,迅速歼灭了守军,于29日结束战斗,次日回撤至日土宗、甲岗、
狮泉河一带休整待命。
在
班公湖地区的拔点战斗中,中国
边防部队成功拔除了印军在班公湖两岸设立的多个据点,歼灭了入侵的印军,收复了失地,并对印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缓冲阶段
自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打退了
印度武装部队的进攻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了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但尼赫鲁政府不甘心第一阶段作战的失败,拒绝中国政府提出的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
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宣布全国处于“
紧急状态”,成立“应付紧急情况内阁”,进行战争动员,调兵遣将,决心再度进行军事较量。为了进一步打狠打痛
印度侵略者,以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谈判解决,中国政府命令
西藏自治区、新疆边防部队再次进行自卫反击。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下院发表讲话中表示,坚持要求中国从自己大片领土撤出后方能举行会谈。
对于印方的回应及其军事举措,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准备对
瓦弄镇地区
印度武装部队的反击作战。10月29日,西藏军区前指上报了《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反击作战方案》,计划采取浅近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并于11月8日上报了重新研究的作战方案,以及此前方案利弊权衡意见,计划于11月16日向瓦弄印军发起全线攻击。
第二阶段(11月16日-21日)
第二阶段中国边防军有8个步兵团、3个
炮兵团,兵力约2.6万人;印方有2个师,9个旅,炮兵、
装甲兵各一部,兵力约 3万人。
东线在瓦弄方向,中国西藏边防部队对印军第十一旅等部队实施反击;在西山口一邦迪拉方向,中国西藏
边防部队针对
印度武装部队“铜头、锡尾、背紧、腹松”的布势特点,采取打头、切尾、击背、剖腹的战法,向印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实施反击。中国西藏边防部队,经过英勇顽强战斗,基本歼灭印军第四师和第十一旅等部队,攻占了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瓦弄、里米金、梅楚卡等地,进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鹰山口、萨木维尔和金古底一线,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迫使入侵中国领土的印军残余部队全线溃逃。
在西线,中国新疆
边防部队采取以主力迂回敌后、严密包围、侧后突击的战法,向班公洛地区
印度武装部队侵略据点展开反击,经过激烈战斗,拔除据点6个,歼印军一部。最终,中国边防军将设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领土上的印军侵略据点全部扫除。
瓦弄地区反击战
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印军在此地驻有第四师第五旅一部,并在争端后逐步增兵,设立
哨所。该地区由印军第十一旅防务,该旅辖4个步兵营、2个炮兵连及旅部勤务分队,共约1800至2100人,以连为单位组成马蹄形地堡群阵地;中国军队为歼灭瓦弄地区之敌,由昌都军分区前指统一指挥瓦弄地区作战行动。第三九〇团、第三八八团、第三八九团等部队参与作战,计划采取迂回包围战术,断敌退路。
中国
边防部队在攻击前进行了一系列的侦察、物资囤积、道路修缮等准备工作。第三九〇团、第三八八团等部队向前沿开进,抢占了关键的“05”“06”高地。11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向
瓦弄镇印度武装部队发起全线攻击。第三九〇团首先向“07”高地之印军发起进攻,随后各团按计划行动,与印军展开激烈战斗。在高山狭谷密林地区,中国边防部队采取了强攻与迂回相结合的战术。随着瓦弄印军被突破防线,中国边防部队转为由追击部队迅速推进、搜剿部队在深山密林中搜捕印方逃军。
瓦弄作战结束后,中国边防部队共歼灭入侵印军1200余人,击毙印军道格拉斯联队
中校营长以下750余人,俘印军库马盎联队第六营及廓尔喀联队第三营中校营长以下502人,还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1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中国
边防部队在战斗中伤亡共752人。
班公洛地区反击战
在班公洛地区,
印度武装部队因第一阶段战败而增调兵力,第十旅主力、第一六三旅及其它部队在西线加强部署,构筑工事,设置
地雷等障碍物,对中国边防部队进行挑衅;中国边防部队则在反蚕食斗争阶段便已在该地区设立哨卡,布设雷场,封锁通道,掩护哨卡正面,主力部队至日上宗集结,进行休整和战斗准备,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计划同时歼灭印军8、9、16号据点。
中国边防部队决心首先拔除印军8、9号和16号三个威胁最大的据点。11月17日,阿支拉多、且坎守卡分队进行侦察巡逻,18日拂晓展开活动迷惑
印度武装部队。中方炮兵部队组成炮兵群,配置在阿1号至11号卡后侧,计划首先以火力急袭“阿印16号”,支援阿支突击连拔点战斗。担任攻击8、9号据点的部队在夜幕掩护下接近印军哨卡,发起冲击。通过班组战术、火箭筒、无坐力炮抵近射击,
喷火器喷射和
爆破等手段,逐个攻击印军地堡。由于地形限制,16号据点的攻击采取炮火掩护、
工兵开辟通路、正面强攻、侧后助攻的打法。经过激战,中国
边防部队成功拔除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侵略据点,收复了失地。
该战役,中方拔点部队在战斗中伤131人,亡67人;共歼灭
印度武装部队165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至此,西线第二阶段作战历时3天,以全部肃清
曼冬错以西地区印军入侵据点而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西山口作战
西山口地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地势险峻。印军在西山口、
德让宗、邦迪拉地区部署了约1.2万余人,包括第六十二旅、第四十八旅、第六十五旅及炮第四旅,沿公路两侧成线式纵深梯次配置,企图阻止中国
边防部队南进,并伺机反扑;西藏军区前指决心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多路穿插分割的战法,具体部署包括藏字四一九部队、第十一师、第五十五师等,计划首先攻歼西山口、申隔宗地区的
印度武装部队,然后向邦迪拉方向发展进攻。
11月18日8时30分,部队按计划发起攻击。炮兵对西山口之印军实施火力袭击后,步兵发起反击;11月18日9时12分,第一六五团突破了印军前沿阵地,印军开始向南逃跑。中方第一六五团在炮兵支援下,勇猛追击,连续攻克多个战略要点,并向纵深发展。第一六三团和第一五四团也分别从不同方向对印军发起攻击,形成合围之势。
在第一六三团第九连攻占无名高地战斗中,第四班副班长
庞国兴在与连主力失去联系后,同第六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第八班副班长周文轩组成了临时战斗小组。小组深入敌后7.5公里,夺下敌人2处炮阵地,缴获各类火炮7门。战后,庞国兴被记个人
一等功,并被授予“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所在连队被命名为“庞国兴英雄连”。
印度武装部队在
中原地区边防部队的猛烈攻击下,防御决心动摇,开始溃逃。中国边防部队已形成合围,
印度武装部队难以逃脱被歼的厄运。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印军第四师的设防体系迅速瓦解,全面崩溃。中国边防部队相继攻占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米龙岗地区,基本歼灭了印军,并继续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并对溃逃的印军进行清剿。中国边防部队则在追击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主动停火并后撤,随后转入搜剿阶段,肃清战区内散藏的
印度武装部队。
里米金、梅楚卡、都登方向反击战
在
都登方向,印军约800余人部署在邦拉、更仁设防,主要由马德拉斯联队第二营(欠2个连)、第四十四山炮团第七十连及勤务保障分队一部驻守都登及其附近地区。
中方墨脱独立营率两个连于11月15日从地东出发,于19日17时55分进至更邦拉,向印军发起攻击。经过19分钟的战斗,印军向更仁逃窜。21日18时,墨脱营占领更仁,印军逃往都登。22日上午,墨脱营追至哥布(距都登半日行程),获悉都登之
印度武装部队已于21日南逃。该营部奉命停止追击,于23日1时从哥布返回浪波待命。此战,中国边防部队共歼印军12人,独立营亡8人、伤2人。
20日21时30分,总参谋部发出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并指示东线中部各部队在占领梅楚卡、里米金、都登后即停止追击,在原地打扫战场,加强警戒;山南、林芝军分区参战部队撤回里米金、梅楚卡、浪波等地区,集结待命。
停战
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自次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从1962年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随后部队转入防御状态,并在1962年12月至1963年2月期间,分期分批地主动后撤到指定位置。为了维护边境秩序和防止破坏分子的活动,中国政府在实际控制线本侧的若干地点设立了民政检查站。
宣布停火并后撤后,中国政府重申三项建议,并将缴获的
印度武装部队武器、弹药和物资交还给
印度,释放了全部印军被俘人员,以表明了中国争取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并继续通过外交途径推动和平解决
中印边界问题,包括与印度政府进行直接谈判。虽然印度政府最初拒绝了中方的三项建议,但中国政府因停战之举在
国际社会得到了多国政府和领导人的支持和赞扬。
战争结果
中方
人员伤亡
中国
边防部队共计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战备损失
中国边防部队共计消耗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
手榴弹7080枚、
爆破筒64节、炸药2050kg,喷火油料677升,损坏122mm榴弹炮1门、
机关枪18挺、长短枪81支、40mm火箭筒2具、电台(步话机)5部、汽车12台。
战斗成果
中国边防部队在作战中,歼灭
印度武装部队3个旅(第七旅、第六十二旅、炮兵第四旅),基本歼灭了3个旅(第一一二旅、第四十八旅、第六十五旅),另歼灭印军第五旅、第六十七旅、第一一四旅、第一二九旅各一部。
此外,在军事意义上,反击战的胜利打击了印度政府的侵略扩张行径和反华气焰,同时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和苏联赫鲁晓夫集团在国际上掀起的反华逆流;在战略位置方面,中国边防部队在东线西藏边防部队乘胜追击和进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鹰寞山口一线和萨木维尔与金古底,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西线新疆
边防部队彻底清除了
印度武装部队全部入侵据点,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
印方
人员伤亡
印方伤亡包括第六十二旅旅长霍希尔·辛格
准将以下4885人,负伤1047人,第七旅旅长约翰·帕舒拉姆·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被俘。
战备损失
印方共计被缴获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
加农炮13门、88mm
榴弹炮36门、75mm
山炮12门、106.7mm
迫击炮27门、106mm
无后坐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
机关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
枪榴弹发射器(
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
手榴弹169210枚、
地雷14848枚,电台(
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战败分析
根据《亨德森·布鲁克斯-巴贾特报告》内容,
印度武装部队在战斗中的损失和挑战是多方面的:
在部署协调方面,
印度武装部队在边境线上的分散部署形成了多个小型孤立的
哨所,导致兵力无法有效集中,防御能力减弱,通信干扰和指挥联系中断进一步影响了战斗指挥和部队协调,使得一旦哨所遭到攻击,部队难以有效重组和反击,造成了物资和装备的损失;
后勤方面,由于支持不足和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不够导致了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印度军队未能适应
拉达克的严寒条件,情报评估不足,弹药和物资
补给线不充分,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作战效率和
火力支援,撤退时的混乱也导致了更多的物资损失;
在战术决策上,印度军队高层对局势的判断存在误判,缺乏针对性的战术准备和战略规划,印度政府实施的“前进政策”未得到充分的军事准备和支持,导致在实际冲突中
印度武装部队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依赖于中国军队可能的反应而非自身实力和准备的充分性,这些决策层面的问题在实战中被放大,最终共同导致了
印度军队在战争中败北。
后续事件
边界谈判
中印反击战之后,中印双方继续进行了多轮冲突-和谈,先后签署过多部协定,对“中印边境(界)实际控制线”的概念逐渐实现了合法化。
此外,对于中印边界及边防安全问题,两国持续加强沟通协作:截止2019年中印双方已进行“中印举行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二十二次,截止2024年2月中印两军军长级会谈进行二十一轮,旨在共同捍卫
多边主义和公平正义,维护两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致力于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沟通,尽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边境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亦称中印边界危机,是自1962年战争后最严重的领土争端。该事件起始于印度政府在80年代初重启“前进政策”,导致
印度武装部队在1986年6月渗透到桑多洛河谷,引发旺东事件。1987年,印军的进一步挑衅行为与中国军队的“874”演习导致了军事对峙。尽管印度外交部提出抗议并将事件舆论化,中国外交部坚决驳斥并维护领土主权。通过外交途径,包括中印总理和外长的多次交涉,局势最终缓和,双方同意撤军并重启谈判。
拉吉夫·甘地总理于1988年12月的历史性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新篇章的开始,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奠定了基础。
“
帐篷对峙”是1987年中印边境东段桑多洛河谷武装对峙以来最为严重的边境摩擦事件。该事件发生的
拉达克在历史上属于中国
西藏自治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是西藏通往
中亚和
印度的门户。事件起始于中国军队在印方声称的“境内”搭建帐篷,随后
印度派出分队形成对峙。经过紧张的外交交涉,双方最终同意撤军,结束了为期20天的对峙。虽然中印两国有着较为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行之有效的边境危机管控机制,但此次事件还是对中印两国的政治互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未来边境冲突的风险。
中印边境“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2017年在中印边界锡金段发生的一起边境冲突。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270余人携带武器,连同2台
推土机,在多卡拉山口越过锡金段边界线100多米,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方的修路活动。印边防部队越界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余人,连同2台推土机和3顶帐篷,越界纵深达到180多米。对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及中国驻印度使馆多次向印度提出交涉,并公开表态,强调中国领土主权。最终,6月28日下午2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
2020年6月15日,中印双方产生
“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印边境西段实际控制线的中方一侧——加勒万河谷地区,两军发生的激烈肢体冲突。中方边防部队在团长
祁发宝领导下,在交涉无果后展开反击,最终将越线
印度武装部队击溃驱离。此次边境冲突中,印方严重违反两国边境协定,由印方挑起并由印方承担全部责任,中国政府由此向印方发起严正交涉。此次边境冲突中,中方
陈红军、
陈祥榕、
肖思远、
王焯冉四名官兵牺牲,团长祁发宝重伤;印方据官方消息称,共死亡20人。
影响
中国影响
政治外交
政治上,中国通过自卫反击战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尊严,展现了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决心与能力,同时也传递了中国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意愿。
外交上,中国在战后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通过声明和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争取了
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
在冲突后,中国政府主动提出和平解决争端的三项建议,体现了中国追求和平的外交政策和对稳定地区局势的承诺。中国政府在冲突中始终坚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通过外交途径积极沟通和宣传,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战后,中国军队的迅速后撤和主动停火行动,展现了中国军队的自制力和对和平的重视,赢得了
国际社会的尊重,有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宣传,也为中国后续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军事边防
军事上,中国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成功击退了
印度武装部队的进攻,增强了军队的实战经验和信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展现了良好的作战能力和高效的指挥体系,增强了军队的实战经验,提升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布局和战略部署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能力,为后续的边境谈判和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场战争也提醒了中国领导层对国家安全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视,促进了军事改革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国内社会
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提升了国内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增强了国民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增强了国内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战争展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促进了国内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视。
印度影响
政治外交
政治上,印度政府的军事冒险行为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国内的矛盾和压力,对尼赫鲁政府的威信和国内政治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国内外对尼赫鲁政府的批评和压力增大。外交上,
印度的扩张政策和军事行动遭到了
国际社会的质疑,尽管得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但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声誉受损。
同时,印度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受到了挑战,使其在国际舆论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也受到了质疑。印度在冲突后开始重新考虑其不结盟政策的立场,特别是在
美苏冷战背景下,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安全和军事联系,以增强自身的战略地位。
军事边防
军事上,
印度武装部队在战斗中遭遇重大损失,这对印度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是一个打击,同时也暴露了印度
军事战略和准备上的不足。
印军在自卫反击战中遭遇挫败,暴露了印度军队在战术、装备以及
后勤保障方面的不足,迫使印度重新审视和加强其军事能力和国防建设。冲突后,印度在边境争议地区采取更为强硬和警惕的态度,导致中印边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国内社会
军事开支的增加和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一定程度激发了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对政府提出了更强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要求。此外,军事行动、战后的重建和对受影响地区的援助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成为政府的经济负担。
战争的经历也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影响,士兵的牺牲、战争的失败对民族自豪感的打击在印度社会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国际影响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冷战背景下,中印边境冲突引起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关注,各自试图在冲突中寻求自己的战略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战格局,
苏联和
美国等大国不得不重新评估与中印两国的关系,影响了他们在
亚洲的政策和战略部署。不结盟运动和其他国家尝试介入调解,显示了
国际社会对于和平解决争端的期待,也反映了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但由于
印度是
不结盟运动领导者之一,冲突暴露了不结盟运动在处理
成员国内部冲突时的局限性,影响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团结和影响力。同时,它也提供了
现实主义与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实践案例,影响了国际社会对大国如何处理邻国冲突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的认识。
此外,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提供了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理论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在大国如何处理与邻国冲突、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提供了研究素材。
和平与安全
中国在冲突后的行为展示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共识,并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为
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通过谈判和克制避免战争的范例。同时,冲突后
中原地区主动交还缴获的武器装备,释放战俘等行为,为国际社会在军控和
裁军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即通过建立信任措施和透明度来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国际舆论与外交政策
中国在冲突后的表现赢得了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尊重,有助于改善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特别是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领导人的决策和行动为国际社会在军控和裁军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即通过建立信任措施和透明度来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中印边境冲突引起了
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关注,许多亚非国家对冲突表达了关切,并尝试进行调解。这一事件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
国际争端中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共识。
评价
英国著名学者和
澳大利亚记者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Neville Maxwell)长期研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对这场冲突他评价:印度人长期以来被两个自欺欺人的幻觉蒙蔽了双眼,失去了厘清中印关系的能力……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本人应该为印度战败这场国家灾难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历史真相是,印度政府犯了错误,尤其当时的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是他将战争强加给了中国人。
印度
中将亨德森·布鲁克斯(Henderson Brooks)和
印度军事学院院长普莱敏德拉·辛格·巴贾特(Premindra Singh Bhagat)
准将在《亨德森·布鲁克斯-巴贾特报告》中评价:(在本次战争中)整体防御规划和后勤支持的提供必须是指挥部和陆军总部总参谋部的关注点。不幸的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师级司令部的最终作用是撤离。一支超过2500人的多
兵种混合部队在几分钟内就土崩瓦解了。这并非士兵或单位的过错,而是在敌人面前缺乏集中的领导和控制。如果指挥得当,这样规模的部队本有超过一半的机会能够成功撤退到BONDILA。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教授
王宏纬评价:每个客观和持公正立场的人都可看出,1962年战争是尼赫鲁政府强加给中国的。中国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的反击和后发制人的行动,一是为了捍卫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二是为了希望将尼赫鲁政府拉回到谈判桌上来。
中国国防大学研究员瞿定国评价:中国反击作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
印度扩张的野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给中印边界带来了数十年的安宁。
湖南省党建理论研究基地专家谢忠评价: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期间,毛泽东等领导人应对国际舆论的政治智慧和高超斗争艺术,对当今复杂国际环境下有效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塑造客观公正的中国形象、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关作品
书籍
版画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