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目,Charadrii,
鸟纲鸻形目的一个亚目。大多为候鸟,雏鸟为早成性,雌雄鸟相似,包括12科。
总体介绍
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
麦鸡属例外)。
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多数结群。
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也吃植物。多在地面营巢。栖息于水边、沿岸或内陆。性怯懦,但善于活动。大多为候鸟。雏鸟为早成性。雌雄鸟相似。包括12科。
分类介绍
水雉科
包括6属8种。广泛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淡水水域。中小型涉禽。脚趾特别长,可在荷叶上行走,有的种类如水雉有长的中央尾羽。雌鸟体型比雄鸟大。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2属2种: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为我国南方常见候鸟;
铜翅水雉Metopidius indicus,见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彩鹬科
鹬读音yù。仅2属2种。中小型涉禽。有性倒转现象。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分布于非洲、
印度至中国及
日本、东南亚、
菲律宾、
巽他群岛及
澳大利亚。
留鸟或季候鸟,栖于沼泽型草地及稻田,行走时尾上下摇动,飞行时双腿下悬。另一种为
半领彩鹬Rostratula semicollaris,分布于南美。
蟹鸻科
仅1属1种,即蟹鸻Dromas ardeola。分布于非洲东部、
马达加斯加岛、
中东和南亚的海岸,最东到达印度的
安达曼群岛。中型海滨鸟类,体长约40厘米。以蟹为主食,也吃
软体动物门和蠕虫等,在沙地的洞穴中筑巢,是鹬鸻类中唯一在洞穴中筑巢的种类。性温和,鸣声嘈杂。
蛎鹬科
包括1属11种。广泛分布于
温带和
热带地区的沿海。中型涉禽。平时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软体动物、
甲壳亚门或蠕虫。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在海滨砂砾中筑陷穴状巢,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褐黑色斑点。我国仅1种,即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见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
河北省、
山东省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
蛎鹬是萨尔瓦多和
爱尔兰的国鸟。
鹮嘴鹬科
仅1属1种,即嘴鹬Ibidorhyncha struthersii。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故名。体长约40厘米。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我国多见于西部地区。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觅食溪流和池塘石下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反嘴鹬科
包括3属10种。广泛分布于
温带和
热带水域。我国2属2种。反嘴鷸
反嘴鹬属 avosetta分布于
东半球,喙尖长而向上翘,觅食时部分张开,在浅滩上来回横扫取食;常排成行,一起涉水围捕小鱼和
甲壳亚门;能在深水中像倒立身体。
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喜沿海浅水及淡水沼泽地,有多个
亚种,或成单独种。
石鸻科
包括2属9种。分布于各大陆温带和热带水域。体型较大,头和眼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黄昏和夜间成对活动,栖于大型河流及海边的沙滩和
砾石带。我国2属2种。石鸻Burhinus oedicnemus分布广泛;大
石鸻Esacus magnirostris较罕见,于
海南岛及
云南省有记录,澳洲石鸻Esacus neglectus成结伴种,可能为共种。
燕鸻科
有5属17种,包括燕鸻和走鸻等。分布于旧大陆
温带和
热带水域。因飞行似燕而得名,又称土燕子。喜食蝗虫。我国有1属3种。普通
普通燕鸻Glareola maldivarum分布于欧亚大陆部分地区以及
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在我国东北、西北及沿海地区为
夏候鸟;体长约22厘米;主要取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飞行迅速,但大多仅飞200~300米的短距离,落地也很迅速,有时几乎成垂直状,在地上常作短距离疾走,或向一方或转其他方向;夏季繁殖期,常结成几百只的大群。领燕鸻Glareola pratincola
欧洲、
北非、
中东至
中亚,越冬于非洲。
灰燕鸻Glareola lactea分布于
亚洲南部,在国内仅分布于
云南省,不常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鸻科
有10属67种。包括
麦鸡和鸻等。除
南极洲外都有分布,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厘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在湿地中常和鹬类混群在一起,与鹬类相比,鸻类嘴多短而直,尾短而眼睛较大,有些种类颜色较鲜艳,有些麦鸡还有凤冠或肉垂。
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一般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我国有3属13种。常见的有
灰鸻(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
金鸻Pluvialis fulva、
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和
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多为冬候鸟或旅鸟。
鹬科
有24属87种。包括
丘鹬、
沙锥、
蹼鹬、
杓鹬、
矶鹬、滨鹬等。分布遍于全世界。在北极和亚北极繁殖,到
热带一些地区越冬。小中型涉禽;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羽色暗淡,雌雄羽色及大小大都相同;跗蹠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蹼。栖息于海岸、沼泽、河川等地。飞翔力强,飞行时颈与脚均伸直。取食小动物(如
甲壳亚门、昆虫)和植物。我国有14属38种,常见如
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矶鹬Actitis hypoleucos、
针尾沙锥Gallinago stenura、
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等。
领鹑科
仅1属1种,即领鹑Pedionomus torquatus。分布于
澳大利亚。四趾。常被归为
鹤形目。
籽鹬科
仅2属4种。分布于
南美洲西部山区。体型似
沙鸡,喙短似雀,以种子为食。包括:棕腹籽鹬Attagis gayi、白腹
籽鹬Attagis malouinus、灰胸籽鹬Thinocorus orbignyianus、
小籽鹬Thinocorus rumicivorus。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